导读:本文包含了脑干功能失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脑干,功能失调,婴儿,模型,动态,癫痫,功能。
脑干功能失调论文文献综述
肖振国,田心[1](2006)在《脑干功能失调仿真模型及其在癫痫机制研究中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癫痫是一种常见的脑部疾患,以脑部神经元过度放电引起的突然反复和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它的发病率为每年20-50/10万。癫痫的产生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清楚,脑干功能失调是一类难治性癫痫发病机制的重要假说之一,婴幼儿时期的难治癫痫一婴儿痉挛症(Infantile Spasms,IS)就是该类癫痫的典型,IS的发病机理至今仍不清楚,目前较一致的假说是:脑干是IS的责任结构。IS脑电的重要特征是高幅失律(Hypsarrhythmia)。因此研究其发病机制和有效治疗方法一直是神经病学的重大课题和研究热点。(本文来源于《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6-05-01)
肖振国,田心[2](2005)在《脑干功能失调产生高幅失律脑电的动态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一类因脑干功能失调引起的癫痫的发病机制为切入点,基于脑干 丘脑 大脑皮层神经信息传导关系的生理平台,在Simulink平台上建立了相应的脑干 丘脑 大脑皮层的非线性动态模型。研究目的是在神经核团的层次上,研究由于脑干功能失调引起高幅失律脑电的机制。研究的重点是调节模型中大脑皮层脑干之间的联系参数增大兴奋性传导参数C1 和减小抑制性传导参数C2 ,来仿真大脑皮层和脑干之间的信息传导障碍。模型的输出是丘脑核团突触后电位变化的总和,它与相应皮层处的脑电相对应。仿真结果是:当C1 增大或C2 减小时,与正常状况相比,模型输出的波幅增大,模型输出的相关维数下降,说明此时脑电的特性为高幅和失律。研究结果从信息学的角度支持了此类癫痫发病的脑干责任结构机制假说。(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期刊2005年03期)
肖振国[3](2003)在《脑干功能失调产生高幅失律脑电的动态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癫痫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以局部或全脑神经元短暂、反复的同步放电为特征。本论文以婴幼儿时期的难治癫痫—婴儿痉挛症(Infantile Spasms,IS)的发病机制假说—脑干功能失调为研究的切入点,在神经核团水平上研究由于脑干功能失调引起的脑电高幅失律的机制。 本论文应用动态系统建模和仿真的理论和方法,在脑干—丘脑—大脑皮层之间神经信息传导的生理平台基础上,建立了对应Matlab的Simulink非线性动态仿真模型,经过对仿真信号的分析研究,从信息学的角度来研究典型婴幼儿IS和同类癫痫产生机制的脑干责任结构假说。 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为: (1) 选用脑干—丘脑—大脑皮层之间的机能联系作为生理平台,建立了适合研究目的的脑干-丘脑-大脑皮层生理模型。 (2) 以生理模型为基础,在Simulink平台上建立了脑干—丘脑—大脑皮层神经信息正常传导的动态仿真模型。 (3) 在此模型框图的基础上,根据脑干信息传递功能状态,改变参数值(如突触间联接系数C_1和C_2)的大小,“设置”了大脑皮层—脑干核团神经信息传导障碍,以此研究由于脑干功能失调造成相应皮层区癫痫脑电的机制。 模型的输出是丘脑非特异核团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的综合,模型输出与相应皮层处的EEG相对应,可以表征脑电的动态特性。本研究中给出了两个量度模型输出的量化指标:模型输出波形的峰峰幅度A和输出信号的相关维数Dc。 从本论文的研究中得出的结论如下: 1.脑干、丘脑以及大脑皮层之间相互联系的生理模型为基础的Simulink脑 中文摘要 干一丘脑一大脑皮层非线性动态模型,可以仿真脑干功能正常和异常状态 下对应的神经电活动。本论文建立的模型可以应用到临床和医学研究由于 脑干功能失调引起的癫痈发作(如IS)。本论文的思路和方法可以推广 应用到其它脑疾患的非线性动态仿真模型的建模和仿真。2.本论文的仿真结果表明,由于当大脑皮层核团对脑干核团的抑制作用减弱 或者兴奋作用增强时,会造成大脑皮层到脑干的神经信息传导通路发生障 碍,从而导致相应皮层区高幅失律脑电的产生。本论文的研究结果支持了 Is以及同类癫痈产生的脑干责任结构假说。(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期刊2003-06-01)
脑干功能失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以一类因脑干功能失调引起的癫痫的发病机制为切入点,基于脑干 丘脑 大脑皮层神经信息传导关系的生理平台,在Simulink平台上建立了相应的脑干 丘脑 大脑皮层的非线性动态模型。研究目的是在神经核团的层次上,研究由于脑干功能失调引起高幅失律脑电的机制。研究的重点是调节模型中大脑皮层脑干之间的联系参数增大兴奋性传导参数C1 和减小抑制性传导参数C2 ,来仿真大脑皮层和脑干之间的信息传导障碍。模型的输出是丘脑核团突触后电位变化的总和,它与相应皮层处的脑电相对应。仿真结果是:当C1 增大或C2 减小时,与正常状况相比,模型输出的波幅增大,模型输出的相关维数下降,说明此时脑电的特性为高幅和失律。研究结果从信息学的角度支持了此类癫痫发病的脑干责任结构机制假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脑干功能失调论文参考文献
[1].肖振国,田心.脑干功能失调仿真模型及其在癫痫机制研究中应用[C].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6
[2].肖振国,田心.脑干功能失调产生高幅失律脑电的动态仿真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5
[3].肖振国.脑干功能失调产生高幅失律脑电的动态仿真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