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积石山县吹麻滩初级中学731799
摘要:“2-4-1”生态课堂教学模式:“2”即两次检测,课前复习预习检测和课后教学效果检测;“4”既导学新课要遵循“四化”理念,“通过文本生活化——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教学内容目标化——问题设计提升课堂;通过教学过程活动化设计——管理课堂;通过知识系统化梳理——达成目标”;“1”即“一课一小结(课后反思)”。
关键词:模式创新创造
“目标问题化”是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实现知识目标化、目标问题化、问题思维化、思维层次化、层次梯度化、梯度渐进化,让问题成为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主动获取和运用知识,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问题”导学,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全面地获得发展。
“2-4-1”生态课堂模式以学习小组为组织形式,反映在教育教学上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生态课堂”是在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下,通过充分的展示和互动交流,使教学活动充满吸引力和责任感,使课堂洋溢着生命激情和充盈着幸福体验,是有“生命”的课堂。
二、“生态课堂”是在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为基本特征,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机会和展示机会的均等,引导教学走出“优生垄断”的误区。
三、“生态课堂”是在确保一定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进度的快慢和教学节奏的张弛,力求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
四、“生态课堂”是在学生思维激活的前提下,基于知识、超越知识、追求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相统一,追求思维深度和文化内涵相统一。
在“生态课堂”构建中,“自学、互学、展学、领学”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相互交融”是为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有效导学”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我实现、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超越自我”的循环往复的思维性学习过程。它既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为主体的生态教育理念,又呈现出“内容目标化、目标问题化、问题思维化、思维层次化、层次梯度化、梯度渐进化”的学习过程和思维活动,进而提升课堂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生态课堂”的成果价值主要体现在:依托新课程改革,通过构建以“文本生活化,内容目标化、目标问题化,过程活动化,知识系统化”为核心理念的“生态课堂”,遵循“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互助展评”的原则,引导学生“当堂自学、同伴互学、活动展学、互动评学、教师导学”,提高课堂学习力,激发学习活力,增强教学魅力,实现“讲授型课堂”向“学习型课堂”转变、“知识型课堂”向“发展性课堂”转变,达到“解放学生,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解放教师,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提升学校,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的改革目的。
“生态”,即生命健康成长的一种状态;教育的“生态”就是要让朝气蓬勃的山花烂漫般的青少年健康地成长、快乐地学习、幸福地生活。“2-4-1”新课程生态课堂旨在给孩子们好奇的童心增添一副创新的翅膀,把他们好动的天性培养成创造的本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2-4-1”生态课堂的生命体现,是生态课堂教学“活”的灵魂。
参考文献
《中国教育报》。
本论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初中阶段利用“2-4-1”生态课堂模式从教师层面进行课堂教学管理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5]GHB1189)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