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地矿学科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张德霖[1](2019)在《在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换届大会上的讲话》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9月10日)各位代表,各位理事:大家好!今天这次会员代表大会既是总结大会,也是继往开来的换届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了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审计报告和学会章程修改稿。按照学会章程和换届规定,选举产生了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第九届理事会,我本人担任第九届理事会的理事长。在此,我代表理事会的183名成员,常务理事会的70名成员,真诚感谢全体会员和全体会议代表对我们新一届理事会以及我
张家豪[2](2019)在《“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深入,近代大学作为重要的学术共同体,也是晚清民国生产知识、思想的重要载体,日益受到学界关注。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的提出,也促使大学史研究不断升温。中国近代大学有国立、省立、私立、教会等多种形式,其中国立大学是高等教育的主体。然而各个国立大学的规模建制及教研水平差距甚大,位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大学拥有各种资源优势,但也有一些校史较短、与中央关系疏远的国立大学历经坎坷,教学成就有限。若欲全面了解民国高等教育的多般面相,应对此类带有地方性、边缘性的国立大学抉隐索微,探讨其困境成因,借此透视不同地区政府、社会与大学的互动以及民国高等教育的不平衡性。在这方面,国立山东大学便是一个恰当的样本。作为传统文化大省,近代山东在文教事业方面的成就并不突出。虽然当地政府曾借清末新政之机第一时间成立了新式大学堂,但教学成绩有限。而且在其后近30年时间里,山东陷于内乱、灾荒和政争,省内社会环境混乱,亦无法得到中央政府的有力支持,教育资源稀缺,因而高等教育发展缓慢。除教会大学外,1927年前山东各类高校从未培养出合格的本科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内环境暂时趋于和平稳定。在蔡元培、何思源、傅斯年等官员学者的提议下,行政院批准在山东创设国立大学。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成立。作为中央平衡全国教育布局的计划之一,国立山东大学是近代山东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国立大学,却带有浓厚的“地方性”:该校虽然位于经济大市,但其自身基础不固,与中枢较为疏远,在当时13所国立大学中相对边缘化。山大自中央所得拨款极其有限,多数时间依赖省府“协款”及其他零碎款项勉力维持,师资设备得以不断添置,但由此也造成学校自身发展计划时常受到省府干预;学校周边环境安谧、商业发达,是教学研究的福地,也使学校在发展海洋生物等学科方面具有先天地理优势;山大员生数量稀少而关系融洽,大部分师生很少介入政治或社会运动,学风朴实而不流于浮躁。经多年勠力经营,至1937年前山大已成为具有3院8系,文、理、工科均衡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并顺利培养出200余名合格的本科生,对省内文教事业贡献颇着。不过在此期间,部分学生受国难的刺激而发起数次学潮,虽然规模有限,亦表现出学生强烈的民族情感,但也使得杨振声、赵太侔两任校长及部分教员离职,造成了师资流失。高等教育的良好发展态势因中日战争全面爆发而中断。卢沟桥事变后,沿海战区大学大多在日寇侵逼下陆续迁徙至西南、西北地区办学,民族文化命脉在战时得以赓续,而山大则没有这么幸运。因韩复榘应战不力,日军很快沿津浦线侵入山东,山大本来历史浅短,设备未周,校方对战事应变迟缓、准备仓促,且与教育部联络不畅,师生西迁数千里后,校产已丢弃大半,人员流失严重。由于学校仅成立数年,规模有限,经此一役实已耗尽办学资本,不得不接受教育部停办的指令,并入中央大学,成为唯一一所因战争解散的国立大学。剩余校产也被其他教育机构“借用”。重庆政府时期,山大校友多次向中央政府呼吁恢复母校,但学校在战时复员并不易实施,直至1945年秋日本投降后不久,该建议方得到教育部批准。经过近一年的接洽校舍、添购设备、招徕师资、招收新生等繁杂工作,山大于1946年底成功在青岛复员开学。此时全校为5院14系建制,师生人数较之前倍增。而且学校真正实现“国立”的名义,校款全由教育部提供;但另一方面,战争对山大以及山东本省环境的摧残却一时不易恢复,学校解散时“借用”给各机关的校产也难以索回或损毁,原校区亦被强占。1946年的复校工作无异于“新创”:适龄学生人数大增,学校科系相应增加,但校舍需重新争取;图书仪器多为现购,教员须多方接洽;以周边环境而言,山东自战后便不断爆发国共两党的武装冲突,交通路线时常瘫痪,内战阴影笼罩青岛,导致市内难民云集,物价高过平沪,山大师生教学、生活大受影响,离职退学者亦所在多有。直到1949年6月青岛解放前,山大有不少课程仍无法顺利开出,日常教学工作也不时因罢课罢教和课外活动而中断,复校之初即筹划的两个研究所亦徒具空壳,未培养出研究生。在1927-1937年间的13所国立大学中,多数学校能借助自身政治背景、文化环境、办学基础方面的优势或特殊情形下的机遇取得较为出色的教学成绩,除个别特例外,各校在战争中尚能延续办学,并循序扩大规模。相比之下,山大的发展轨迹却相当曲折,洵属罕见,其根本原因在于该校在地域环境、文化积淀、教育基础和政治背景方面的劣势。山东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资源配置不佳,省内政局混乱,缺乏有远见的政治家和民间社团来扶助教育事业,高等教育发展缓慢,造成山大建校基础薄弱;国民党政权自两广起家,政府内鲁籍乃至北方人士较少,缺乏话语权,加之山东地方政府与中央不睦,导致山大不受南京政府重视;国立大学的经济实力一般与其政治地位相关,因此山大在战前难以获得教育部的拨款以及其他基金会等团体的支持,大多数时间依赖省政府“协款”维持办学,学校规模有限,在和平环境中尚有发展之机,而一旦遭遇战争则不堪侵毁;在1946年复员后,山大得以获教育部供款,且成功聘到一些知名学者,不过由于山东政治经济形势恶劣,这种变化成效一时未能彰显,直至青岛解放前学校一直处于恢复整顿的状态。总之,虽然山大在全校师生的筹划运作下,教学成绩尚属中规中矩,且还能在战后重整旗鼓,扩大规模,但由于办学根基不固、缺乏优势资源,导致山大在民国时期教学成就有限。梳理国立山东大学在民国年间的办学历程,了解地方性、边缘化的国立大学的运作经验,有助于还原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曲折性和不平衡性,为今日大学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提供一定参考。
裴艳丽[3](2018)在《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代需要新的文明意识与观念指引。十九大报告提出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是党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生态回应。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高校必须遵循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教育。如何有效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引导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价值信仰,是新时代的大课题,也是论文力求探索和解决的重要问题。论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论文的前三章,主要阐述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涵与特点、理论指导与借鉴、成绩与问题等基本内容;论文第二部分研究了该选题的核心问题,主要依据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培育什么人”、“用什么观点培育人”、“怎样培育人”和“如何提升和评价培育结果”的理路构架了文章的内容体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具有自己独特的本质要求和鲜明的外在特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概念的阐释思路,通过对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观教育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等内涵的一一辨析,丰富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科学内涵。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除了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属性,还结合了环境教育和伦理教育等特点,在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了其独特属性,主要表现在教育方式的渗透性和循环性相结合、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和关联性相结合、教育功能的导向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等方面。全面把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特点,是构建教育目标、设置教育内容和选择教育途径方法的指导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克服了以往将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将自然、人、社会统一于实践中去考察,从而形成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重要文本的解读,以自然、经济、社会这三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核心要素为逻辑线索,梳理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生态经济观和生态社会观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性思考,是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生态回应,凝聚了中国社会的“生态共识”,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最本土化、科学化的理论指导;任何教育都有其生长的传统文化根基和民族土壤,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不仅要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念中寻求思想养分,还需从西方各生态伦理学派的思想中探寻合理资源,借鉴西方生态伦理教育的经典理论,方能促其科学发展。自1973年8月国务院召开首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到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新时代要求,生态文明观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各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相继创建了具有示范效应的“绿色大学”,逐步完善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课程设置,多方探讨了绿色主题的教育途径,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生态文明观教育体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显着提高,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批合格的生态人才。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观的宣传教育得到了学界、政界的高度重视,高校也相应地增加了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力度,但还是面临着不少问题。环境宣传教育的现状与环保事业的快速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宣传教育手段创新突破不足,高校环境课程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到目前为止,高校之间在课程设置上也呈现出各自为政的局面,生态文明观教育没有形成连贯、系统的教育体系,缺乏统一的规范和要求,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参差不齐等。总之,要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有效性,必须从制度上找原因,在教育资源上下功夫,在教育环境上找突破,多方发力协调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创新发展。“培育什么人”、“用什么观点培育人”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生态素养的生态人才。“用什么观点培养人”就要以教育目标为依据,从生态文明观的认知、生态文明情感的养成和生态行为能力的培育等方面入手,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逐步形成以生态文明和谐观、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文明法制观、生态文明消费观和生态文明科技观等有机统一体的教育内容体系。用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念引导大学生重新认识自然的价值,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怎样培育人”,是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朱熹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文章结合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通过课程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网络育人和实践育人等五个纬度形成合力,探索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有效途径。生态文明观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意识情感性的教育,必然要求高校采取多样化、综合性的教育形式与方法,提高学生的接受兴趣和参与意识。从各种生态文明观教育方法的共性和互补性出发,提出了舆论宣传与价值引导相结合的方法、环境熏陶与榜样示范相结合的方法、主题实践与情境体验相结合的方法。多种教育方法融合贯通的创新运用,克服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形式单一,教育手段不创新的现实困境,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的内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何提升和评价培育结果”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关注点所在。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文章从教育要素、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有效性;深刻认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学评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准确把握其评价方案的设计,以及评价指标和方法,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何金先[4](2015)在《我国高校“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文中研究表明"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是地质科学入门课程,也是高校学生普及地球科学知识,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课程内容是以地球各圈层的特征和相互作用为主线,注重地球与人类的关系。"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在我国20年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师资不足、教学实践环节薄弱、开课时间不合理、课程普及程度不高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蔡健[5](2015)在《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是我国特有的出版规制。它在降低交易成本、抑制机会主义、保护受众利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是报刊出版规制与组织出版自由权利相互博弈的产物。规制设计的初衷是:面向大众传播媒介的报刊规制与面向组织传播媒介的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形成互补,调整所有具有连续性出版物特征的出版物,共同构建无缝对接的连续性出版物规制体系。然而,由于运行规制、规制客体法律属性存在局限性,这个初衷未能兑现。规制局限性即规制失灵。规制失灵影响资源配置效率,造成社会福利损失。本文运用现代出版理论、政府规制理论、日常生活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等理论,采用抽样、比较、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论述了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成因、特征和功能,梳理了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的内容构成、认识演变和社会关联,选取在全国具有代表性的江苏省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出版现状、存在问题及规制变迁进行了系统研究,旨在为规制创新提供参考借鉴。源自《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的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是静态出版安全观的产物。它以消除负外部性为基点,以控制数量增长为重点,以强化实施进入规制、运行规制并漠视规制客体客观本质属性、客观经济属性为手段,旨在确保出版不出事。这是一种典型的计划经济出版规制。与此相反,动态出版安全观以鼓励正外部性为基点,以尊重出版自由权利为重点,以在强化内容规制、质量规制、激励性规制的同时放松进入规制、运行规制为手段,旨在实现文化影响力。这是一种脱胎于市场经济的意识形态。规制变迁的内因是规制失灵,规制变迁的外因是规制对象的客观需求和制度环境的发展变化。1997年1月至今,江苏省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规制类型、规制体系均发生变迁。就规制类型来说,经济性规制经历了由不断强化到不断放松的变迁,社会性规制经历了由相对放松到不断强化的变迁,呈现“双拐点”现象。“双拐点”现象的表面原因是认识的变化,本质原因是出版安全观的变迁。就规制体系来说,规制变迁呈现“分界线”现象。“分界线”现象的动因也是出版安全观的变迁。意识形态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集中反映和高度凝结。“双拐点”现象和“分界线”现象表明,出版安全观作为核心意识形态是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变迁的重要外因。2008年11月,江苏省将《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市属)审批权限下放到各省辖市。审批实践中,绝大多数省辖市依法执行进入规制,但也有个别省辖市擅自增加许可条件。这种情形同样存在于全国15个副省级市及其所在的11个省。另外,从《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市属)审批权限是否下放以及下放程度来看,各地做法不尽相同。上述情况说明,出版安全观作为核心意识形态是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变迁方向的决定性因素。由于意识形态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等特点,静态出版安全观与动态出版安全观的博弈将会是一个长期过程。江苏省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经济性规制不断放松的进程,其主要内容是以审批权限下放为代表的进入规制放松,与此同时,运行规制没有放松,规制客体客观本质属性、客观经济属性没有回归。现实生活中,“县市报”、“公关刊”、“理事会”、“数字化”等一直在挑战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运行规制。上述情况说明,规制变迁必须进行顶层设计,国家规制主体应该发挥规制变迁的决定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积极稳妥地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创新在借鉴参考江苏省及其他地区规制变迁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必须与市场化改革方向保持一致。规制创新的基本思路是:宏观上坚持动态出版安全观,中观上促使规制客体法律属性归位客观属性,微观上实现放松经济性规制、强化社会性规制与确保规制执行力有机统一,调整并不断优化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特点的市场经济出版规制。总之,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创新必须融入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始终坚持理论创新与规制创新相融合、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相结合、放松规制与强化规制相配合的基本路径,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新闻出版行政管理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李红丽[6](2014)在《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道德是20世纪中期以来产生的一种新型道德,它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核心,它是传统道德(人际道德)的拓展和扩充,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和标志。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就需要具有较高生态道德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由于其专业特点将承担更多的生态道德责任,因此更需要对地矿类专业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论文以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为研究主题,试图回答对地矿类专业大学生“为什么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意义)、教育什么(内容)和怎么教育(途径)”等基本问题。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采用历史分析、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是构建了教育内容体系,尝试挖掘了地矿专业知识和地学哲学中的生态道德教育资源,以具体课程为例,分析了如何在地矿专业课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和如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论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绪论。第一章首先论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本文认为,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理论意义,论文尝试建立了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基础理论,包括基本概念、重要意义、理论基础、主要内容、主要途径等,这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深入、系统研究提供了理论素材。地矿专业教育中生态道德教育资源的挖掘,地矿专业教育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研究,为结合专业教育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了一种理路。二是实践意义,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体系、教育途径的确定,为教育实践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借鉴,尤其是通过挖掘地矿专业教育中的生态道德教育资源,寻求地矿专业教育与生态道德教育的深度融合,为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一种实践途径。本章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的不足以及研究趋势。首先分析了国外生态道德教育现状,接着从理论基础(依据)、基本内涵、必要性、原则、内容、实践、对策和途径等方面考察了国内研究现状,最后分析了存在的不足和研究趋势,指出目前国内未见对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专门研究,也未见地矿专业教育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但通过分析发现,生态道德教育融入地矿专业教育有可能、也有必要,若得以实现,将能切实提高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本章随后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为第二章,基本概念的界定和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重要意义的阐释。本章首先对生态道德、生态道德教育和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界定。接着论述了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对地矿类专业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有五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包括应对生态危机的客观需要、发展社会主义道德的必然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大学生全面发展和职业发展的需要。第三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该部分在分析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构建了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探讨了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具体包括论文的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第三章是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调查和分析。论文通过对七所高校、2503名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从整体上来看,地矿类专业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态环境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念,掌握了一定的生态环境知识,也有自觉的生态环境保护行为,渴望在大学阶段接受生态道德教育,并认为地矿类专业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道德教育资源,融入专业课、德育课中增加教育内容、融入日常教育管理、自我教育等都是较好的教育方式。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生态道德意识和观念还需加强,生态环境知识有待完善和丰富,生态道德行为还需更加自觉和知行统一,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开展的力度不够,地矿专业教育的生态道德教育功能未充分发挥等。接着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客观因素包括生态道德教育未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全员育人氛围不浓厚、生态道德教育资源欠缺等;主观因素包括传统道德(人际道德)的影响、绝对化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等。第四章阐述了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生态道德思想、地学哲学中人类与地球和谐发展理论以及道德教育的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道德思想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生态道德思想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地学哲学中人类与地球和谐发展理论分析了承认和尊重自然生存、自然对策、自然物质生产、自然价值的相关理论和人地协调发展规律;道德教育的基本理论包括道德教育的目标、过程和途径。第五章构建了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该章以第三章的现状和第四章的理论为基础,依据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目标、素质现状、专业特点,遵循理论性与实践性、全面性与专业性、整体性与层次性、稳定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了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体系,主要内容为生态环境知识教育、生态道德观念教育和生态道德规范教育。三方面的内容密切联系、相互促进,其中生态环境知识是地矿类专业大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正确认识和理解生态环境问题、理解生态道德观念和规范、进行正确的生态道德行为选择的知识储备和重要前提;生态道德观念,是地矿类专业大学生面对生态环境问题能够进行正确的是非、善恶、荣辱的认识、判断和评价的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生态道德规范则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改造、发展和建设的实践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生态环境知识和生态道德观念的具体体现和落脚点。第六章是专题研究,从地矿专业知识和地学哲学两个方面挖掘地矿专业教育中的生态道德教育资源。地矿类专业涉及专业课数十门,每门课都不同程度地蕴含有生态道德教育资源,本章选取了五个知识点进行较为深入地挖掘,即矿产资源不可再生性及其合理开发利用、人类与地质环境协调发展、人类活动与地质灾害防治、地下水污染与防治、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地学哲学研究的是地球科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哲学问题,论文挖掘了地学哲学中地质运动基本规律、地学价值论、人地关系理论中的生态道德教育资源,具体为地质系统律与生态整体观教育、地质互补律与生态道德责任观教育、自然价值与生态价值观教育、矿产价值与生态道德责权观教育、人地关系的历史发展脉络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人类与地球的相互作用与生态整体观教育、人地和谐发展理论与生态道德观教育。第七章为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研究。本章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两个主体,课堂教学、日常教育管理服务、自我教育三个维度,阐述了四种教育途径,分别为地矿类专业课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日常教育管理服务中贯穿生态道德教育、自我教育中融入生态道德教育。地矿类专业课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遵循适度性、恰当性、动态性、重点性原则,以《普通地质学》为例进行了论述,强调要提高专业课教师生态道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制度建设和科学评价体系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挖掘该门课程中现有的生态道德教育资源,适当扩充相关内容,完善教学方式方法,确保教学效果。日常教育管理服务中贯穿生态道德教育包括完善规章制度,将生态道德教育要求纳入其中;加强教育引导、增强全员参与生态道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发挥学务指导老师、辅导员、管理服务人员等各类人员的生态道德教育功能。自我教育中融入生态道德教育从自主学习、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党团活动、网络生活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释。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结语,总结了论文的主要内容、创新点、不足和研究展望。
蔡克勤,葛文胜,林善园[7](2012)在《中国百年地质教育史回顾及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历史是一面镜子,虽然不能做到"温故而知新",但回顾过去,正视现实,探索未来,是历史学研究的宗旨。中国地质教育百年史始终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相谐进,以国际地质学教学的历史经验为参照。特别是本次年会,正逢中国地质大学六十周年校庆,为梳理新中国地质教育的历程和成就提供了最好的契机。
郑佳荣[8](2012)在《基于GIS的地矿三维属性场建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总结了我国三维地质建模及GIS辅助决策系统在地矿中应用现状,指出针对不同用户群构建不同层次的应用系统,把基于GIS的三维地矿建模分为三个应用模式,并进行需求分析,明确系统功能;笔者进行插值试验,采用最小二乘原理,统计分析了插值方法在不同的地矿模型及不同采样数据分布情况下的误差大小,确定插值方法的适用情况,提出了半智能的“基于参数选择”的插值方法选择方案;作者指出目前建模方法很难用于表达三维地矿非均匀场,面向地矿实际应用,提出了“三维矢量边界框架的局部三维栅格模型”和“三维矢量边界框架下的体函数模型”用于表达体内非均属性数据场;从体剖分,体坐标构建方法到内部体函数拟合,构建体函数模型实现完整理论,还提出了一种新的三维可视化方法—鼠标拖动制作动态3十字交义剖面的三维可视化方法。这些方法大多数已在“地质工程师三维助手”软件平台上编程实现。
陈佳佳[9](2010)在《基于SWOT分析的地质类高校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行业特色型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地质类高校是我国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典型代表,对该类院校的发展改革的探讨,不仅能促进地质类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我国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建设具有建设意义。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地质类高校系统的分析,提出对地质类高校发展有益的对策及建议,旨在促进地质类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对高校发展战略理论作有益的补充。地质类高校发展策略的制定,必须以其特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全面深入分析为前提。对外在环境的分析就是要找出组织发展可能存在的机会和威胁,对内在环境的分析就是要找出组织自身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劣势。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将地质类高校发展的关键的机会和威胁突显出来,同时通过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的分析,确认地质类高等教育的实力和弱点,为提出地质类高校发展的合理优化的对策提供了客观需要和现实可能。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符合地质类高校客观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这也是本文的创新点。根据综合分析,地质类高校应该抓住机遇,强化基础,突出实践;加大对地质教育的投入;创新机制,合理规划;培养地质类高校学生的敬业精神;采取多渠道、多方式办学;并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相应政策给予保障,为我国地质类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李国彪[10](2009)在《关于地质类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文中提出我国地质人才的现状不容乐观,缺口很大。如何培养能够满足新时期地质勘探工作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具有敬业精神与创新意识的青年地质人才,是我们地质教育部门、各级地勘单位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与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在对我国地质人才供求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如何培养地质人才、培养怎样的地质人才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二、关于地矿学科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地矿学科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在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换届大会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明白新时代学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
二、想明白新时代学会职责定位的新目标 |
三、说明白新时代学会工作的新要求 |
四、做明白新时代学会工作的新任务 |
(2)“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学术前史 |
(一) 关于中国近代大学的通论性研究 |
(二) 大学个案及专题研究 |
(三) 关于国立山东大学的研究 |
(四) 对已有成果的检讨及本选题努力的方向 |
三、写作视角和方法 |
(一) 选题的概念界定 |
(二) 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
(三)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山东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及国立山东大学的源起 |
一、近代山东高等教育的起步阶段 |
(一) 近代山东高等教育的变迁—以济南、青岛两地为例 |
(二) 近代山东高等教育发展现象之成因 |
二、国立青岛大学的建立及更名国立山东大学 |
(一) 筹备委员会的成立及其活动 |
(二) 具体建校工作 |
(三) 国立山东大学的定名 |
三、山东大学起源考辩 |
(一) 山大校史的阐释史 |
(二) 编写校史的争议与山东大学校史起点的考订 |
小结 |
第二章 战前的国立山东大学(1930-1937) |
一、山大与中央及地方政府关于经费及科系设置问题的博弈 |
(一) 杨振声掌校时期的山大与地方政府的互动 |
(二) 1932年后政府与校方的合作与分歧 |
(三) 学校经费的争取 |
二、办学方针与学校建设 |
(一) 办学方针 |
(二) 营建方面 |
(三) 设备方面 |
(四) 院系建制 |
(五) 师资延聘 |
(六) 校务行政 |
三、战前山大的教学与日常生活 |
(一) 战前山大招生与教研工作 |
(二) 青岛环境与山大学生日常生活 |
(三) 对于“新月派”和“大同盟派”几个问题的澄清兼谈山大教员群体之交往 |
四、战前山大的学生运动 |
(一) 反甄别运动的波澜 |
(二) “九·一八”后的赴京请愿 |
(三) 1932年的“六月风波”与杨振声的黯然下台 |
(四) 学运低潮期的活动(1932-1936) |
(五) 山大学生响应北平“反对华北自治化”学运及其解决 |
(六) 山大的风潮之特殊性与得失 |
小结 |
第三章 全面抗战与国立山东大学的停办及复校 |
一、鲁青地区的沦陷 |
二、国立山东大学的西迁与停办 |
三、鲁殿重光——艰难复校的历程 |
(一) 山大解散后争取复校的工作与复员政策的确立 |
(二) 复校工作的具体开展 |
小结 |
第四章 战后山大的恢复与重整(1946-1949) |
一、“祸乱边缘的都市”——内战中的鲁青地区 |
(一) 国民党接收青岛后的内外局势 |
(二) 美国势力在青岛 |
(三) “难民城”和“乞丐市” |
(四) 经济问题 |
(五) 青岛市政府甄审政策的失误 |
二、经费与学校的恢复建设 |
(一) 校舍与设备的扩充 |
(二) 教员的招聘与薪资 |
(三) 行政组织的完善 |
(四) 院系建制的扩充 |
三、战后山大的教学与师生的日常生活 |
(一) 学生的招收与救济 |
(二) 日常教学与测验 |
(三) 校内的社团及课余活动 |
(四) 社会服务工作 |
四、战后山大的学生运动 |
(一) 复员初期的预备工作及“六·二”运动 |
(二) “六·二”运动后的蓄势待发(1947年6月-1948年秋) |
(三) 特刑庭事件及教师第二次罢教 |
(四) 护校运动 |
小结 |
第五章 国立山东大学发展的困境 |
一、“中心”地区国立大学的发展优势 |
(一) 政治中心及次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
(二) 经济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
(三) 文化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
二、另一所地方性国立大学——国立四川大学的机遇 |
三、国立山东大学的发展困境及其成因 |
(一) 演变态势与发展困境 |
(二) 成因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致谢 |
(3)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国内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涵 |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
二、生态文明观的内涵 |
三、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涵 |
四、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涵 |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特点 |
一、教育方式的渗透性和循环性 |
二、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和关联性 |
三、教育功能的导向性与实践性 |
第二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理论指导与借鉴 |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理论指导 |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观的理论指导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指导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指导 |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理论借鉴 |
一、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借鉴 |
二、西方环境伦理思想的理论借鉴 |
第三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成绩与问题 |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取得的成绩 |
一、政策推动规范完善的课程设置 |
二、多方探索绿色主题的教育途径 |
三、相继创建示范效应的“绿色大学” |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生态文明观内容渗透缺乏体系化 |
二、生态文明观教育活动缺乏延续性 |
三、生态文明观教育队伍缺乏专业化 |
四、生态文明观教育效果缺乏实效性 |
第三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生态文明观教育制度相对滞后 |
二、生态文明观教育资源相对缺乏 |
三、生态文明观教育环境相对薄弱 |
第四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目标 |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总体目标 |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具体目标 |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生态文明和谐观教育 |
二、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 |
三、生态文明法制观教育 |
四、生态文明消费观教育 |
五、生态文明科技观教育 |
第三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课程设计 |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课程的设计方案 |
第五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途径 |
一、统筹推进生态文明观课程育人 |
二、扎实推动生态文明观实践育人 |
三、深入推进生态文明观文化育人 |
四、创新推动生态文明观网络育人 |
五、切实强化生态文明观管理育人 |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方法 |
一、舆论宣传与价值引导相结合的方法 |
二、环境熏陶与榜样示范相结合的方法 |
三、主题实践与情境体验相结合的方法 |
第六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有效性与评价 |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有效性 |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要素的有效性 |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过程的有效性 |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结果的有效性 |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评价 |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评价的方案 |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评价的指标 |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评价的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4)我国高校“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课程发展状况 |
二、课程内容的主线 |
(一) 地球各圈层的特征和相互作用是主线 |
(二) 如何理解课程内容主线 |
三、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师资不足 |
(二) 实践环节薄弱 |
(三) 开课时间不合理 |
(四) 课程普及程度不高 |
四、建议 |
(一) 解决师资不足问题的建议 |
(二) 多种方式加强地质实践环节 |
(三) 利用网络教育大力普及“地球科学概论”课程 |
五、结论 |
(5)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范围 |
1.3.1 基本概念 |
1.3.2 概念辨析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研究综述 |
1.5 理论基础 |
1.5.1 现代出版理论 |
1.5.2 政府规制理论 |
1.5.3 日常生活理论 |
1.5.4 公共产品理论 |
1.6 研究方法 |
第2章 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概述 |
2.1 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法律渊源 |
2.2 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成因分析 |
2.2.1 基于组织行为视角的分析 |
2.2.2 基于组织传播视角的分析 |
2.2.3 基于组织生活视角的分析 |
2.3 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基本特征 |
2.3.1 互动性 |
2.3.2 依附性 |
2.3.3 针对性 |
2.3.4 互益性 |
2.3.5 思想性 |
2.4 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主要功能 |
2.4.1 工作指导 |
2.4.2 信息沟通 |
2.4.3 形象塑造 |
2.4.4 资料留存 |
2.4.5 文化娱乐 |
2.5 小结 |
第3章 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及其变迁 |
3.1 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及制度 |
3.1.1 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 |
3.1.2 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制度 |
3.2 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变迁的历时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
3.2.1 社会性规制变迁 |
3.2.2 经济性规制变迁 |
3.3 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变迁的共时性研究——以江苏省省辖市为例 |
3.3.1 社会性规制抽样分析 |
3.3.2 经济性规制抽样分析 |
3.4 江苏省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变迁分析 |
3.4.1 规制变迁原因分析 |
3.4.2 规制变迁方式分析 |
3.4.3 规制变迁特征分析 |
3.4.4 规制变迁局限性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规制视角下江苏省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出版现状及存在问题 |
4.1 江苏省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发展阶段 |
4.1.1 过渡期(1997年1月—2001年12月) |
4.1.2 紧缩期(2002年1月—2008年8月) |
4.1.3 壮大期(2008年9月至今) |
4.2 江苏省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现状分析 |
4.2.1 总体状况分析 |
4.2.2 典型案例描述分析 |
4.3 江苏省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抽样分析 |
4.3.1 出版形式 |
4.3.2 经费来源 |
4.3.3 从业人员 |
4.3.4 出版质量 |
4.3.5 数字化 |
4.3.6 发展建议 |
4.4 江苏省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问题分析 |
4.4.1 影响出版发展的静态问题 |
4.4.2 挑战现行规制的动态问题 |
4.5 小结 |
第5章 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创新 |
5.1 规制创新目标 |
5.1.1 维护和保障社会组织的基本政治权利 |
5.1.2 肯定和发挥资源配置的市场决定作用 |
5.1.3 涵养和增强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实力 |
5.1.4 保护和实现内部资料的日常生活价值 |
5.2 规制创新原则 |
5.2.1 职权法定原则 |
5.2.2 公开透明原则 |
5.2.3 属性归位原则 |
5.2.4 宽严相济原则 |
5.3 规制创新思路 |
5.3.1 在宏观上创新规制理念定位 |
5.3.2 在中观上创新规制客体认识 |
5.3.3 在微观上创新规制内容调整 |
第6章 结束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6)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的缘起 |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3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及研究趋势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
§2.1 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内涵 |
2.1.1 生态道德的基本内涵 |
2.1.2 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内涵 |
2.1.3 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内涵 |
§2.2 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
2.2.1 应对生态危机的客观需要 |
2.2.2 发展社会主义道德的必然要求 |
2.2.3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 |
2.2.4 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
2.2.5 大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 |
第三章 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现状调查 |
§3.1 调查情况概述 |
3.1.1 调查目的和方式 |
3.1.2 调查范围和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3.1.3 调查问卷主要内容 |
§3.2 调查结果 |
3.2.1 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情况 |
3.2.2 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生态环境知识掌握情况 |
3.2.3 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情况 |
3.2.4 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认同和诉求情况 |
§3.3 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主要问题 |
3.3.2 客观因素 |
3.3.3 主观因素 |
第四章 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 |
§4.1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 |
4.1.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 |
4.1.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 |
§4.2 地学哲学中人类与地球和谐发展理论 |
4.2.1 承认和尊重自然生存 |
4.2.2 承认和尊重自然对策 |
4.2.3 承认和尊重自然物质生产 |
4.2.4 承认和尊重自然价值 |
4.2.5 人地协调发展规律 |
§4.3 道德教育的基本理论 |
4.3.1 道德教育目标 |
4.3.2 道德教育过程 |
4.3.3 道德教育途径 |
第五章 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体系 |
§5.1 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体系确立的依据 |
5.1.1 生态道德教育目标决定教育内容的方向 |
5.1.2 生态道德素质现状决定教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
5.1.3 地矿类专业特点决定内容的重点和切入点 |
§5.2 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体系确定的原则 |
5.2.1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
5.2.2 全面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原则 |
5.2.3 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的原则 |
5.2.4 稳定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 |
§5.3 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主要内容 |
5.3.1 生态环境知识教育 |
5.3.2 生态道德观念教育 |
5.3.3 生态道德规范教育 |
第六章 地矿专业知识及地学哲学中的生态道德教育资源 |
§6.1 地矿专业知识中的生态道德教育资源 |
6.1.1 矿产资源不可再生性及其合理开发利用 |
6.1.2 人类与地质环境协调发展 |
6.1.3 人类活动与地质灾害防治 |
6.1.4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 |
6.1.5 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 |
§6.2 地学哲学中的生态道德教育资源 |
6.2.1 地质运动基本规律中的生态道德教育资源 |
6.2.2 地学价值论中的生态道德教育资源 |
6.2.3 人地关系理论中的生态道德教育资源 |
第七章 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途径 |
§7.1 地矿类专业课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
7.1.1 渗透原则 |
7.1.2 案例分析——以《普通地质学》为例 |
7.1.3 保障体系 |
§7.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进行生态道德教育 |
7.2.1 现有教育资源的挖掘 |
7.2.2 相关教育内容的扩充 |
7.2.3 合理教学方式的运用 |
§7.3 日常教育管理服务中贯穿生态道德教育 |
7.3.1 规章制度的建立完善 |
7.3.2 相关人员的教育引导 |
7.3.3 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 |
§7.4 自我教育中融入生态道德教育 |
7.4.1 自主学习中自我生态道德教育 |
7.4.2 实践中自我生态道德教育 |
7.4.3 党团活动中自我生态道德教育 |
7.4.4 网络生活中自我生态道德教育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基于GIS的地矿三维属性场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1.2.1 GIS发展概述 |
1.2.2 GIS在地矿中应用现状 |
1.2.3 三维地质建模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4 面向三维地矿GIS构建关键问题分析 |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主要工作与研究成果 |
1.4.1 主要工作 |
1.4.2 创新成果 |
1.5 本章小结 |
2 基于GIS的三维地矿建模分析 |
2.1 基于GIS三维地矿建模应用分析 |
2.1.1 面向三维地矿建模GIS功能需求 |
2.1.2 面向三维地矿GIS特征 |
2.2 基于GIS面向三维地矿建模分析 |
2.2.1 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 |
2.2.2 基于GIS面向三维地矿建模过程 |
2.3 基于GIS三维地矿建模应用模式 |
2.3.1 面向三维地矿非均场GIS应用模式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空间插值方法分析及选择空间插值方法参数化 |
3.1 空间插值方法 |
3.1.1 空间插值方法总结 |
3.1.2 空间插值在三维地矿建模中的应用 |
3.1.3 插值方法优缺点分析 |
3.2 基于勘查工程布置系统的地矿勘探数据分布分类 |
3.2.1 勘查工程布置系统 |
3.2.2 地矿勘探数据分布分类 |
3.3 插值方法实验分析及选择插值方法算法设计 |
3.3.1 地矿概念模型分析及虚拟三维地矿形态数学模型 |
3.3.2 优化选择插值方法实验 |
3.3.3 半智能的“基于参数”选择空间插值方法方案及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4 三维地矿非均匀场建模方法分析 |
4.1 三维建模方法概述 |
4.2 三维建模方法总结 |
4.2.1 矢量模型 |
4.2.2 体元模型 |
4.2.3 混合模型 |
4.2.4 矢量边界框架下的局部三维栅格数据模型 |
4.3 三维建模方法分析 |
4.3.1 真三维建模分析 |
4.3.2 三维建模方法用于表达三维地矿非均匀场存在问题分析 |
4.4 体内属性非均匀性表达与体函数数据模型 |
4.4.1 体函数数据模型相关领域相关研究 |
4.4.2 体函数数据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5 三维矢量边界框架下表达体内非均属性数据场的体函数模型分析 |
5.1 休函数模型 |
5.1.1 体剖分 |
5.1.2 体函数 |
5.2 体函数模型实现思路 |
5.2.1 研究方法 |
5.2.2 采用四面体剖分构建体函数模型 |
5.3 体函数实验 |
5.3.1 实验思路 |
5.3.2 实验过程 |
5.3.3 实验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6 “地质工程师三维助手”系统 |
6.1 系统数据模型及主要算法流程图 |
6.1.1 系统的数据模型 |
6.1.2 系统的数据格式 |
6.1.3 系统主要算法流程图 |
6.2 系统操作界面 |
6.2.1 系统主要功能及操作界面 |
6.2.2 系统模型操作 |
6.3 一种新的三维可视化方法-鼠标拖动制作动态3十字交叉剖面 |
6.3.1 十字交叉剖面 |
6.3.2 十字交叉剖面实现原理 |
6.3.3 动态3十字交叉剖面的操作流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成果 |
7.2 创新点 |
7.3 存在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基于SWOT分析的地质类高校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重要保障 |
1.1.2 地质类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选题的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的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系统研究法 |
1.4.3 SWOT 分析研究法 |
1.5 SWOT 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的意义 |
1.5.1 SWOT 分析方法 |
1.5.2 SWOT 分析方法对地质类大学发展的意义 |
1.5.3 SWOT 分析体系介绍 |
第二章 地质类大学发展面临的机遇(O)与挑战(T) |
2.1 地质类大学的概况及其定位 |
2.1.1 地质类大学的概况 |
2.1.2 明确地质类大学的定位及其意义 |
2.2 地质类专业人才供求现状分析 |
2.2.1 “十五”期间地质类专业本科招生总体情况 |
2.2.2 地质类专业毕业生供求状况 |
2.2.3 地质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及总体趋势分析 |
2.3 地质类大学面临的发展机遇 |
2.3.1 国民经济建设发展需求给地质类高校发展带来机遇 |
2.3.2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给地质类高校发展带来机遇 |
2.3.3 资源短缺造成的能源价格上涨给地质类高校发展带来机遇 |
2.3.4 民营企业的发展给地质类高校发展带来机遇 |
2.3.5 “211 工程”和“985 工程”的契机给地质类高校发展带来机遇 |
2.4 地质类大学发展面临的挑战(T) |
2.4.1 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观提出了挑战 |
2.4.2 教育服务市场的竞争使地质类高校面临挑战 |
2.4.3 来自国内大学的竞争压力使地质类高校面临挑战 |
第三章 地质类大学发展的优势(S)和不足(W) |
3.1 地质类大学发展的优势(S) |
3.1.1 具有明显的办学特色和独具特色的学科优势 |
3.1.2 具有深厚的行业背景,面向行业培养大批专业人才 |
3.1.3 地质类高校具有与行业部门产学研合作的工程背景 |
3.2 地质类大学发展的劣势(W) |
3.2.1 隶属关系的转变导致地质院校社会办学影响力下降 |
3.2.2 地质类高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人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 |
3.2.3 缺乏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善于攻坚的师资队伍 |
第四章 地质类高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4.1 地质类高校发展的总体构想 |
4.2 地质类高校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问题的探索 |
4.2.1 建立地质类高校学科专业集群体系(SO) |
4.2.2 构建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WO) |
4.2.3 人才培养改革的支撑条件(SO) |
4.3 我国地质类高校改革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4.3.1 加大地质教育投入力度,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等联合培养方案 |
4.3.2 积极构建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
4.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国内外交流 |
4.3.4 采取多渠道、多方式办学 |
4.3.5 培养创新型人才 |
4.3.6 培养大学生的敬业精神 |
4.3.7 国家的政策保障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关于地质类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地质类人才的供求状况 |
二、对地质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
1. 强化基础, 突出实践 |
2. 加大地质教育的投入, 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等联合培养方案 |
3. 机制创新, 合理规划 |
4. 培养创新型人才 |
5. 培养大学生的敬业精神 |
6. 采取多渠道、多方式办学 |
7. 政策保障 |
四、关于地矿学科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在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换届大会上的讲话[J]. 张德霖.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9(10)
- [2]“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D]. 张家豪.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3]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D]. 裴艳丽. 武汉大学, 2018(01)
- [4]我国高校“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 何金先.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06)
- [5]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规制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蔡健. 南京大学, 2015(01)
- [6]地矿类专业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D]. 李红丽. 中国地质大学, 2014(01)
- [7]中国百年地质教育史回顾及思考[A]. 蔡克勤,葛文胜,林善园.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12
- [8]基于GIS的地矿三维属性场建模研究[D]. 郑佳荣.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2(05)
- [9]基于SWOT分析的地质类高校发展对策研究[D]. 陈佳佳. 天津大学, 2010(02)
- [10]关于地质类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 李国彪. 中国地质教育, 2009(04)
标签:道德教育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大学生现状论文;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文; 大学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