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制备纳米二氧化锰

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制备纳米二氧化锰

一、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制备纳米二氧化锰(论文文献综述)

刘松,景显东,刘英杰,林刚[1](2021)在《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气凝胶干燥、饱水文物干燥、医用材料制备、催化剂制备、超细材料制备、食品干燥、低阶煤干燥、木材干燥、液相色谱填料基质多孔硅球制备等诸多领域,文章主要对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相对于传统干燥技术的优势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王晗[2](2020)在《超临界流体沉积技术制备贵金属基催化剂用于室温催化氧化甲醛》文中研究说明甲醛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室内空气有机污染物,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去除室内甲醛对于人类安全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甲醛去除方法,甚至在室温下即可将甲醛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具有高效节能、环境友好等优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其中,贵金属催化剂性能优越,是目前最理想的甲醛净化方法。贵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与制备方法有着很大的关系,超临界流体具有零表面张力、高扩散系数及低粘度系数等优点,具有优越的传质性,可以在材料表面负载高分散、粒径均匀、强相互作用力的纳米颗粒,但目前未有超临界流体沉积技术在贵金属基甲醛催化剂的公开研究。本文通过超临界流体沉积技术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优异甲醛催化性能的贵金属基催化剂,并通过多重手段表征其结构、表面等物理化学性质。经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阳极氧化法制备孔径大小均匀的TiO2纳米管(TiNT)载体,以无机化合物氯铂酸为前驱体,确定了超临界流体沉积技术的工艺参数,成功将Pt负载于TiNT制备了优异性能的甲醛催化剂,该样品在室温下即可将甲醛催化氧化,其甲醛催化性能远高于相同条件下制备的Pt/P25,这是因为载体的性质对SCFD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分析可以说明超临界流体沉积技术制备的Pt/TiNT催化剂上Pt粒子分散更为均匀、与载体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增强了催化剂的还原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甲醛的催化氧化。(2)通过简单的氧化还原法制备δ-MnO2载体,通过超临界流体沉积技术以无机化合物氯铂酸为前驱体成功制备了Pt/δ-MnO2催化剂,表现出了优异的甲醛催化性能,在负载量仅为0.1%即可达到接近98%的甲醛去除率,且其中75.45%的甲醛被转化为CO2。这是因为超临界流体优越的传质性使得Pt能够均匀分散并充分地与载体接触,从而提高了金属载体相互作用,TEM、XPS和H2-TPR等结论表明均匀分散且与载体有较强相互作用的Pt增强了催化剂的被还原能力,相应的吸附的O2也容易被激活到Pt活性位点上,从而具有更低温度的催化氧化活性位,有效地促进甲醛催化。(3)以无机化合物硝酸银为前驱体,δ-MnO2为载体,通过超临界流体沉积技术制备制备了Ag/δ-MnO2催化剂。与传统浸渍法制备的样品相比,由于超临界流体优越的传质性使得Ag能够均匀分散并充分地与载体接触,同样可以提高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具有更低温度的催化氧化活性位,有效地促进了甲醛的催化氧化。其中,5wt%Ag/δ-MnO2(SCFD)催化性能最佳,催化剂在室温下即拥有86%的甲醛去除率和高达54.4%的甲醛转化率,当温度上升至75oC时,该样品可将吸附的甲醛完全催化氧化。

齐洁[3](2020)在《锰氧化物/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能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新型储能器件也在不断发展。电极材料是化学电源能量转化反应发生的场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器件的储能性能。因此,关于新型电极材料的研究一直是电化学储能领域的重要课题。锰元素地壳储量丰富,其氧化物安全性高、环境污染小,被广泛应用于储能领域。然而,氧化锰本征的电导率较低,在充放电时锰会发生多种价态变化,并且可能出现较大的体积变化,这些都大大制约了其容量的稳定发挥。将其与碳复合并进行形貌-结构调整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有效办法。本论文研究利用不同的碳复合方式、形貌结构来改善氧化锰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和超级电容器电极的储能性能,并对其电化学反应机理与构效关系进行了揭示:首先,本研究利用有机官能团与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富含氮、硫元素的水溶性小分子稠环芳烃ACM为碳前驱体,制备出一种可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氧化锰/碳均匀复合材料。得益于活性组分的纳米尺度、连续的高导电碳网以及发达的纳米多孔结构,该材料具有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降低的电荷传输阻力以及增强的结构稳定性,从而表现出更优的电化学储能性能:在0.3 A 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500周后,其可逆容量达到699.7 m Ah g-1,容量保持率为87.8%。进一步研究发现,通过改进ACM的碳化工艺,可以显着改善该复合材料中碳组分的微晶结构,减少其缺陷结构,降低其表面氧含量,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目标材料的首次库仑效率。其次,本研究设计研发出两种具有核壳结构的氧化锰/碳复合材料,即桑椹状C@Mn O2纳米材料和球形C@Mn O微米材料,对比揭示了材料形貌结构与其储锂电化学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其中,前者桑椹状C@Mn O2材料具有连续的导电碳骨架结构和纳米多孔结构的Mn O2壳层,因此可同时保证该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子传导性和离子扩散性;而后者C@Mn O微球则因其导电性碳内核被绝缘性Mn O包裹,因此该复合材料电子传导及离子传输通路均受到较大限制。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也进一步表明,桑椹状C@Mn O2材料表现出更佳的容量、倍率及电化学循环性能。进一步地,本研究采用简单的水热分解-高温热处理法,构筑了具有独特中空六角星形貌的Mn O纳微米多孔材料。该设计使得目标材料具备了大比表面、短距离电荷扩散等非常有利的电化学储能结构优势,进而使得其在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展现出了远优于作为对比材料的无孔中空六角星形Mn O2的电化学性能,如:(i)在0.5 A g-1循环200周后,前者的可逆比容量可维持在834 m Ah g-1,而后者仅为338.4 m Ah g-1;(ii)而在0.1、0.3、0.5、1.0、1.5 A g-1等不同的电流密度下,两者可实现的可逆容量分别为769.7、741.7、718.9、713.2、704.4m Ah g-1,和476.7、392.4、357.0、303.4、269.9 m Ah g-1。此外,本研究还采用高锰酸钾氧化乙炔黑的方式制备了一系列C@Mn O2核壳结构材料,并基于它们的赝电容性能明确了该种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储能构效关系。该研究表明:(i)通过改变前驱体的配比,可实现目标材料的组分、形貌和结构的精准调控,进而能够在实现其活性材料最大负载量的同时,实现其电荷传输动力学特性的优化;(ii)而当高锰酸钾与乙炔黑的质量比为3:1时,所制备目标材料在电子及离子传输方面具有最为理想的核壳组成结构,此时其以链状乙炔黑为导电骨架,以具有连通孔道的Mn O2纳米花为外壳;(iii)相应地,该目标材料在被用作赝电容器电极时(以浓度为6 mol L-1的KOH水溶液为电解液)也表现出最为优异的电化学储能性能,如在电流密度为1、1.5、2、5、8、10 A g-1时其比容量分别达到274.4、258.3、244.4、198.8、174.2、162.2 F g-1,而在1 A g-1下循环5000周后其比容量仍能达到90.2%,预示了其良好的应用前景。总之,本论文通过设计研发具有不同组分组成与形貌结构的氧化锰基电极材料,并系统探究它们作为锂离子电池以及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电化学储能性能,成功地揭示了碳复合、核壳结构与纳米多孔形貌在改善氧化锰材料电子-离子传输能力、结构稳定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高性能氧化锰电极材料的制备、改性及储能应用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王少坤[4](2020)在《功能性再生纤维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纤维素生物质-竹粉为原料,离子液体[Emim]OAc为溶剂以形成纤维素溶液。通过在纤维素溶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氧化石墨烯(GO)以制备纤维素气凝胶(CE)和纤维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气凝胶(CG)。鉴于GO和纤维素表面具有丰富的羟基和活性官能团,CE和CG气凝胶是用于化学修饰的理想前驱体,从而产生一系列具有特定性能的衍生物。竹粉经碱预处理后溶于离子液体[Emim]OAc中形成均匀的纤维素溶液,通过溶液混合-再生和冷冻干燥工艺成功制备具有不同纤维素含量的纤维素气凝胶(CEs)和不同GO含量的纤维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气凝胶(CGs)。CE气凝胶具有较低的密度和优异的机械性能,并且其比表面积高达209 m2/g。CG复合气凝胶显示出网状结构和三维多孔结构。在吸附实验中,CG4.5复合气凝胶对有机染料亚甲基蓝(MB)和抗生素盐酸四环素(TC)的最大吸附量可分别高达245.1mg/g和80.0 mg/g,并在对MB和TC经六次循环后,仍表现出良好的去除能力。通过CE和CG气凝胶中的纤维素和GO成分与KMn O4之间的原位氧化还原反应使Mn O2纳米颗粒在气凝胶上生长,制备二氧化锰负载的纤维素气凝胶(MCE)和纤维素/氧化石墨烯气凝胶(MCG)。MCE和MCG气凝胶表面的Mn O2纳米颗粒呈三维花瓣状球形纳米结构,为MB的扩散和去除提供了快速的运输通道和丰富的活性位点。在吸附实验中,MCE和MCG气凝胶对MB的吸附能力显着提高,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08.3 mg/g和80.5 mg/g,去除效率高达96.66%。在经过连续多个吸附-解吸循环后,MCE气凝胶的去除效率不会显着降低且结构完好。以1,4-丁基磺酸内酯为改性剂,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对CE和CG气凝胶进行功能化,制备磺基功能化的气凝胶(SCE和SCG)。SCG4.5气凝胶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170 m2/g),并且对MB和TC的吸附能力大大提高,最大吸附量分别高达421.94 mg/g和163.40 mg/g。对于包含MB和TC的模拟废水,新型SCG气凝胶吸附剂的去除效率分别高达99.56%和99.98%,并且在对MB和TC分别经过七个循环和十个循环后,其吸附能力没有明显下降,几乎保持了原始结构的完整性。

张罗[5](2020)在《多层复合木材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制备与研究》文中认为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兴电能储存装置,凭借自身优秀的电化学性能成为重型器械、军用领域和航空航天中必不可少的储能装置。电极是超级电容器中重中之重的部分,因此通过使用不同电极材料或用不同方式复合得到具有高功率密度、高能量密度和超长循环寿命等优越性能的电极材料,对当前超级电容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碳化木材和电化学活性材料相结合得到更好电化学性能和对环境友好的电容器电极材料。首先将木材进行碳化制备拥有良好导电性和较高比表面积的碳化木材;再运用电沉积法将碳化木材与导电聚合物、金属氧化物等传统电极材料相结合,实现了碳化木材复合电极的制备;最后通过三种表征技术和电化学测试对电极材料的表面形貌、化学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采用HCl、H2SO4、HNO3和HClI4作为苯胺的掺杂酸,用无模板自组装法制备了聚苯胺(PANI)电极材料,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通过改变酸的酸的种类,实现对聚苯胺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改变。在1A/g的电流密度下测试,硫酸掺杂的电极具有最好的电化学性能比电容高达105.4F/g,另外盐酸、硝酸和高氯酸的比电容分别达到88.4F/g、73.8F/g和61.2F/g。(2)将木材进行碳化制备了碳化木材,碳化木材具有良好导电性能和优异电化学性能。在不同的条件下将聚苯胺和MnO2电沉积在碳化木材上,分别获得了PANI/BCM复合电极和MnO2/BCM电极。通过电化学测试筛选最优制备条件,并且在1A/g的电流密度下进行测试比电容分别达到156.4F/g和272F/g。对比硫酸掺杂的聚苯胺电极比电容分别有48.4%和158%的提高,导电率明显增加。相较于无活性电极材料的碳化木材电极电容有35%以上的增加。(3)在PANI/BCM复合电极和MnO2/BCM复合电极的基础上,利用电沉积法沉积一层活性物形成MnO2/PAN/BCM复合电极和PANI/MnO2/BCM复合电极。并通过电化学测试,在1A/g的电流密度下进行测试,比电容分别达到320.5F/g和291.2F/g。对比单层电极比电容分别有104.9%和0.07%的提高,导电率有明显的增加。相较于以往的二氧化锰和聚苯胺的单层电极电容有40%以上的增加。

翟跃峰[6](2019)在《Mn4+添加对刚玉—莫来石陶瓷结构及性能的影响》文中认为结合国内外对陶粒支撑剂的实验研究发现锰矿粉可以降低烧结温度,促进烧结,但锰矿粉中不仅含有不同价位的锰离子而且含有很多杂质元素,其中含量最多的是Mn4+。为了确定Mn4+在烧结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并根据得到的实验结果指导陶粒支撑剂生产,进行了本文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有:第一,以高纯氧化铝和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二氧化锰为添加剂,深入研究了Mn4+的添加对纯相刚玉和刚玉-莫来石复相陶瓷结构及性能的影响。主要从物相组成、显微结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抗折强度五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刚玉试样,适当添加二氧化锰可以促进刚玉相的晶粒生长,提高其力学性能;二氧化锰的最佳添加量为6wt%,此时显气孔率为48%,体积密度为2.05 g/cm3,以及抗折强度为16.44 MPa。对于刚玉-莫来石试样,当二氧化锰添加量达到6wt%时,开始有莫来石相的产生,二氧化锰的加入可以促进莫来石相的生成;伴随着莫来石相的产生,材料的抗折强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当二氧化锰添加量为10wt%时,材料的抗折强度达到最大值70.91 MPa。第二,以高纯氧化铝和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碳酸钙和碳酸镁为添加剂,研究了碳酸钙和碳酸镁的添加对刚玉和刚玉-莫来石复相陶瓷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刚玉试样,在烧结过程中氧化铝会与添加的碳酸钙和碳酸镁反应生成六铝酸钙,并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六铝酸钙在增加,刚玉相在减少,导致试样的致密度降低,力学性能下降,抗折强度最高只能达到8.75 MPa;对于刚玉-莫来石试样,碳酸钙和碳酸镁的添加可以促进莫来石的形成,但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在烧结过程中反应生成玻璃相,抑制莫来石相的形成,玻璃相填充晶粒间隙,使材料变得致密。第三,以高纯氧化铝和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二氧化锰为主要添加剂,碳酸钙和碳酸镁为辅助添加剂,研究了在有玻璃相产生时Mn4+的添加量对刚玉-莫来石复相陶瓷结构及性能的影响。通过对试样结构和性能的研究发现,当烧结温度为1350℃时,随着二氧化锰添加量增加,试样的性能提升最明显,二氧化锰添加量为10wt%时,抗折强度达到最大值73.14 MPa。玻璃相的产生抑制了莫来石相的形成和发育,但玻璃相可以填充晶粒间的孔隙,使晶粒间发生粘结作用,使材料的致密度上升,力学性能也随之增强。

袁登森[7](2019)在《生物质碳气凝胶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它的广泛利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在开采、运输和使用的过程中,时常发生的原油及工业含油废水泄漏对生态环境特别是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十分严重。因此,研究油水分离的新技术、新方法,对于消除油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相比于传统的机械抽离、原位燃烧、微生物降解等分离技术,利用多孔吸附材料,如由生物质纤维素制备的生物质碳气凝胶对油水进行分离是目前最受关注的一种新技术。这种新技术所用材料不但成本低、无毒害,而且除油效果好、使用过程中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本文着重于利用成本低廉、来源广泛的生物质纤维素作为原料,制备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生物质碳气凝胶,并详细研究了它们用于油水分离的性能,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部分。(1)树叶基生物质碳气凝胶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以豆腐柴树叶为原料,通过冷冻干燥处理和高温碳化热解,制备了树叶基生物质碳气凝胶。所制备的生物质碳气凝胶具有较低的密度和优异的疏水性,其三维网络结构能够提供有效的石油传输和存储通道。此外,所制备的生物质碳气凝胶对不同的油类及有机溶剂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34-68 g/g),可通过蒸馏回收所吸附的液体。因此,树叶基生物质碳气凝胶在油泄露回收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2)剑麻复合树叶基生物质碳气凝胶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以豆腐柴树叶和剑麻叶为原料,通过调整两者不同的用量比,采用冷冻干燥和高温碳化热解等方式制备了多种生物质碳气凝胶。实验结果表明,当剑麻纤维素与树叶纤维素的用量比为2:1时,所制备的超疏水分级多孔碳-200气凝胶(SHPC-200气凝胶)的最大水接触角为158°。此外,SHPC-200气凝胶对不同的油类和有机溶剂均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77.7-147.3 g/g),而且进行十次循环吸油实验后其吸附能力仍保持不变。另外,吸附的油品可以通过简单挤压就能加以回收。(3)分级结构生物质碳@SiO2@MnO2气凝胶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以剑麻纤维素为原料,采用原位生长技术,冷冻干燥和碳化热解等方式成功制备了可压缩、超疏水和多功能分级生物质碳@SiO2@MnO2气凝胶(HBCSM气凝胶)。随着SiO2@MnO2分级结构的加入,HBCSM气凝胶的表面粗糙度得到了有效地提高,同时也改善了其疏水性能,使得所制备的气凝胶在不同pH条件下仍能保持稳定的疏水性(>145°),而且能够有效地分离不同的油品和有机溶剂,也可用于分离表面活性比较稳定的甲苯水乳液。(4)二氧化钛纳米棒自组装生物质碳气凝胶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以剑麻纤维素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通过原位生长在生物质碳气凝胶表面构造了TiO2纳米棒,随后在氢气氛围下进行表面疏水改性。与利用有机硅聚合物进行的疏水改性相比,利用二氧化钛在氢气氛中煅烧改性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所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在不同的pH条件下仍具有很好的润湿性,水接触角保持在154°以上。它既能够吸附油品和有机溶剂,也能够有效地分离活性稳定的甲苯水乳液。

贺乾元[8](2019)在《药物递送纳米平台用于肿瘤成像指导下的光热/光动力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癌症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之一,手术治疗,局部放射治疗和化疗三大传统治疗手段是目前无法替代的临床治疗手段,彼此都存在着自身的缺点与不足,例如,化疗药物普遍存在溶解性差,生物利用率低,细胞毒性高,副反应严重导致无法提升用药剂量等缺点,手术治疗与放射治疗作为消灭局部肿瘤组织的治疗手段在治疗过程中同时会对患者的正常组织造成伤害,为了推动肿瘤治疗领域的前进与发展,我们需要在其他领域中寻求方法来解决目前肿瘤治疗中存在的问题,纳米技术可以通过将药物装载到纳米粒子中的手段,延长药物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减少药物的非特异性吸收,大小合适的纳米粒子还可以通过实体瘤的高通透滞留效应在肿瘤部位聚集。光动力治疗和光热治疗是一种新兴出现的肿瘤治疗方法,光热治疗是通过将特异性波长的激光照射已经富集了光热试剂的肿瘤部位,光热试剂可以将光能转换成热能并产生局部过高温杀死肿瘤部位的细胞和组织,光动力治疗是通过特异性波长的激光照射已经富集了光敏剂在肿瘤部位,光敏剂在光照条件下可以产生杀死肿瘤细胞的活性氧。光动力治疗与光热治疗与传统的放疗或手术治疗方法相比具有更低的侵袭伤害和更好的局部特异性。此外,通过肿瘤成像方法引导肿瘤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肿瘤治疗策略,肿瘤成像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直观的了解纳米粒子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在肿瘤部位的聚集能力等等与肿瘤治疗相关的信息。因此,设计并制备一种具有成像功能,并且同时具有可以改善传统治疗方法缺点的纳米粒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药物索拉菲尼为抗肿瘤治疗的模型药物,因为索拉菲尼是在肿瘤治疗领域中不可替代的一线药物,已经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认证,但是由于其水溶性差,生物毒性高,对肿瘤大小抑制能力薄弱,对患者造成的副作用明显的缺点让使用它的患者苦不堪言。本文致力于通过纳米技术解决药物索拉菲尼水溶性差和生物毒性高这一问题,通过引入光动力或光热治疗新型治疗手段协助索拉菲尼进一步的减少肿瘤体积,最终设计并制备出一种具有肿瘤成像治疗功能的复合纳米粒子,并且可同时装载索拉菲尼和光动力或其他光热试剂,解决在传统肿瘤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提升肿瘤治疗水平。本论文具体工作内容如下所述:(一)成功的制备了一种具有肿瘤近红外荧光成像功能,并可同时装载抗肿瘤药物索拉菲尼(SF)和光热光动力治疗试剂吲哚菁绿(ICG)的温敏脂质体纳米粒子(SF-ICG-Liposomes纳米粒子),SF-ICG-Liposomes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水化法,其中,选择相转变温度为41℃的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为主要膜材料,因为在光热治疗过程中,温度升高可以通过破坏SF-ICG-Liposomes纳米粒子的结构释放脂质体中药物,选择胆固醇和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做为磷脂辅料可以起到分别提升脂质体磷脂膜的刚性和水稳定性的作用,数据结果显示,选择Hep3B肝癌细胞系为实验细胞系,基于CCK-8的方法测定的体外细胞毒性证明SFICG-Liposomes纳米粒子可以减小索拉菲尼的生物毒性,并光照条件下SF-ICGLiposomes纳米粒子对比Free SF实验组和非光照条件下的实验组对Hep3B肿瘤细胞具有更好的抑制作用,体内的活体荧光成像证明SF-ICG-Liposomes纳米粒子具有在生物体内肿瘤部位聚集和成像的能力,动物活体的肿瘤治疗实验数据也进一步说明了SF-ICG-Liposomes纳米粒子具有优异的抗肿瘤作用,并且,脂质体与吲哚菁绿都和索拉菲尼一样已经通过美国FDA的认证,这使我们设计制备的SF-ICG-Liposomes纳米粒子具有更易于临床转化的前景。(二)成功的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了一种可以共同封装药物索拉菲尼(SF)和光敏剂二氢卟吩e6(Ce6)的PLGA纳米粒子(PLGA-SF-Ce6纳米粒子),使用聚乙烯醇(PVA)为乳化剂,制备PLGA-SF-Ce6纳米粒子后,并且在其表面包覆上一层4T1乳腺癌肿瘤细胞膜,得到被4T1肿瘤细胞包裹PLGA-SF-Ce6纳米粒子(PLGASF-Ce6@4T1M纳米粒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场发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果显示我们成功将4T1乳腺癌肿瘤细胞膜包覆在PLGA纳米粒子表面,并通过免疫印迹测试证明我们成功将细胞膜表面的TF相关性抗原(TF-antigen),钙粘附蛋白E(Ecadherin),CD44,CD47和CD326修饰在PLGA-SF-Ce6纳米粒子表面,使PLGASF-Ce6@4T1M纳米粒子具备上述抗原的各种功能,通过细胞摄取数据显示4T1乳腺癌肿瘤细胞会对PLGA-SF-Ce6@4T1M纳米粒子具有优异的摄取能力,生物活体荧光成像数据表明PLGA-SF-Ce6@4T1M纳米粒子在生物体内肿瘤部位具有优异的主动靶向性和成像性能,活体动物的肿瘤治疗数据表明在光照的条件下,PLGA-SFCe6@4T1M纳米粒子具有优异的肿瘤抑制效果,PLGA和Ce6与SF一样也都是通过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认证的药品,使PLGA-SF-Ce6@4T1M纳米粒子在临床转化方面具有美好的前景。(三)利用牛血清白蛋白上的氨基基团与高锰酸钾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制备出一种大小为15nm左右的牛血清蛋白-二氧化锰纳米粒子(BM),其中二氧化锰可以催化肿瘤组织过表达的过氧化氢产生氧气,改善肿瘤乏氧环境并增强光动力治疗效果,与此同时,利用牛血清蛋白中的疏水结构域可以同时装载疏水药物索拉菲尼(SF)和光敏剂二氢卟吩e6(Ce6),利用亲疏水作用力通过一锅法制备出BM-SF-Ce6纳米粒子,BM-SF-Ce6纳米粒子在水溶液体系中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在细胞实验中,我们以4T1乳腺癌肿瘤细胞为模型,细胞摄取数据显示4T1乳腺癌肿瘤细胞对BMSF-Ce6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摄取能力,CCK-8数据显示在乏氧条件下,BM-SF-Ce6纳米粒子的光动力治疗效果优于Free Ce6的光动力治疗效果,在动物活体的核磁共振成像和荧光成像测试中,表明BM-SF-Ce6纳米粒子可以作为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和荧光成像造影剂在肿瘤成像领域中应用,也同时证明了BM-SF-Ce6纳米粒子在肿瘤部位聚集的能力,与此同时,BM-SF-Ce6纳米粒子在动物活体的肿瘤治疗中也同样展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以上相关数据均表明,BM-Ce6-SF纳米粒子在未来的药物递送领域和肿瘤光动力治疗领域都具有巨大的潜能,其简单的制备方法也使其在未来工业化生产中具有美好的前景与未来。

孙彦龙[9](2018)在《Ce/Mn/Al2O3-EG的制备及其吸附四环素与微波-紫外再生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针对现阶段吸附材料热再生过程中会释放吸附态有机污染物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设计了具有催化性能且稳定可多次循环使用的双功能吸附材料Ce/Mn/Al2O3,以强化吸附材料再生过程中对吸附态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能力。在此基础上加入膨胀石墨(EG)作为吸波介质并采用微波-紫外体系对Ce/Mn/Al2O3-EG复合吸附材料进行再生,不但可利用微波再生吸附材料的优势,还可进一步消除进入气相中的有机污染物。以强化消除吸附态有机污染物为目标,设计并制备了可热催化再生双功能吸附材料Ce/Mn/Al2O3。以拟薄水铝石为吸附材料前驱体、过渡金属元素锰为催化剂,以稀土元素铈为助催化剂、PEG2000为造孔剂。制备条件为:催化剂、助催化剂、造孔剂添加量分别为5%wt、5‰wt、10%wt,采用固相烧结法于空气气氛下450℃煅烧4 h,并以四环素为目标污染物对所制备材料进行评价。在造孔剂PEG2000及助催化剂铈共同作用下,所制备材料对四环素的吸附容量可由负载催化剂后的78.0 mg/g提高到196.4 mg/g,大幅降低了催化剂对材料吸附性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再生过程中双功能吸附材料Ce/Mn/Al2O3可使吸附态四环素矿化度由16.3%提高到38.5%,且再生温度由563℃下降到457℃,强化了四环素的降解并减少了再生能耗。通过对材料微观形貌、结构及吸附动力学、热力学研究,发现所制备材料对四环素的吸附过程分阶段进行且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并计算出吸附过程表观活化能为63.924 KJ/mol;造孔剂及助催化剂通过抑制催化剂产生的晶格畸变及孔洞堵塞来提高材料的吸附能力。为进一步消除吸附材料再生过程中进入气相中的降解中间产物,设计并制备了具有吸波能力的Ce/Mn/Al2O3-EG复合吸附材料。以微波加热制备Ce/Mn/Al2O3-EG复合吸附材料,以微波-紫外再生技术对使用后材料进行再生,并通过响应曲面法对制备及再生过程进行优化。根据复合材料升温及吸附性能的变化筛选了吸波介质,结果显示膨胀石墨掺杂量为8 wt%时即可使复合材料在500W微波输出功率下100 s升高到500℃以上,仅为石墨粉添加量的1/5。同时膨胀石墨良好的导热性避免了微波加热过程中局部过热对材料产生的破坏。以吸附及催化性能为评价指标确定了材料最佳制备工艺为:微波辐射时间6.5 min、微波功率500 W、前驱体投加量为8 g。对材料表征发现微波加热制备材料的微观形貌及结构与传统加热相似,确定了微波可代替传统加热在较短时间内合成目标材料。以再生率及四环素矿化度为评价指标对材料再生过程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再生工艺参数为:再生时间11 min、微波功率560 W、再生质量6.5 g。通过对吸附材料及再生技术的共同作用,吸附材料再生过程中四环素矿化度可由16.3%提高到71.7%,大幅降低了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开展了微波-紫外再生技术对气相中有机污染物降解机理的研究,以进一步强化再生过程、提高其矿化能力。根据外部输入条件对反应器内部条件及吸附态四环素矿化度的影响,发现紫外光强、进气湿度、空气流量为微波-紫外体系矿化有机物的主要影响因素。这说明无极紫外灯的加入使反应器内发生了气相降解过程。吸附材料再生时反应器内可检测到臭氧产生,峰值浓度在100-200 ppm之间,但其未主导污染物的矿化,而水蒸汽对矿化过程有显着影响。根据无极紫外灯发射波长及反应器内物质化学键裂解能,推测出了反应器内气相中的光反应过程,确定了使气相中有机物矿化的主要活性物种为紫外光激发臭氧、水蒸气分解产生的单线态氧及OH·。微波-紫外再生吸附材料过程中吸附态有机物的降解主要分为两阶段:吸附态四环素在材料表面热催化分解过程;进入气相中的中间产物降解过程。根据气相中间产物分析可进一步确定气相中有机物的降解是通过紫外光解、臭氧氧化及自由基氧化三部分共同完成,且烃类化合物较芳环类化合物在此体系内更容易被矿化为水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

张乾[10](2016)在《基于锰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储能器件,具备高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和良好的循环性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很多领域。目前,能量密度低和循环稳定性差成为制约锂离子电池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因而设计开发形貌、尺寸及组份可控的电极材料及其优化是解决上述难题的重要突破点。过渡金属锰基氧化物(如MnO2,Mn3O4,Mn2O3和MnO等)因具有理论比容量高,成本低,电位窗口宽,环境友好等优点,是一类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但是锰基氧化物存在过渡金属氧化物自身的缺陷,如电子导电性差,充放电过程中结构的不稳定,材料体积变化大等,使得其实际比容量很小,并且循环性能较差,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本文以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开发为研究背景,以锰基氧化物的应用为切入点,通过水热法设计合成了锰基氧化物/石墨烯以及锰基氧化物/二氧化锡纳米复合材料,有效改善了锰基氧化物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为深入研究锰基氧化物储锂性能奠定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利用改性Hummers法制备出氧化石墨烯,然后以一水合硫酸锰和氧化石墨烯为前驱体,通过水热法制备出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四氧化三锰/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并结合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拉曼光谱(Raman)等技术手段对产物的形貌和成分进行表征和分析。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该类材料作为锂电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具有高可逆比容量、高倍率性能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0.1A/g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00次循环,放电比容量为546.9 mAh/g,保留了初始放电比容量的37.1%。此外,研究还发现锰前驱体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mMn/mGO)对复合材料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以上结果表明,石墨烯的负载不仅可有效提高锰基氧化物的导电性,而且两者之间形成的独特三维网络结构也为电子和锂离子的传输提供了有效的三维途径,进而提升了锰基氧化物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2)采用两步水热法,首先通过水热法合成出三种具有不同形貌的二氧化锰纳米材料,并在此基础上与五水四氯化锡进一步水热反应,制备出具有多级结构的二氧化锰/二氧化锡复合材料。结合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术手段对产物的形貌和成分进行表征和分析。当被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时,三种材料都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循环性能,其中MnO2/SnO2-3样品的循环性能相对最好,在0.1A/g的电流密度下100次循环后的放电比容量仍能保持在81.2mAh/g,保留了初始放电比容量的67.8%。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锡的包覆不仅能够提高二氧化锰电极的导电性,而且可以减缓二氧化锰纳米颗粒的聚结。同时,复合材料所营造的疏松内部空间,为离子的传输和电解液的扩散提供通道,进而有效改善了因体积膨胀而导致的性能降低。

二、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制备纳米二氧化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制备纳米二氧化锰(论文提纲范文)

(1)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2超临界干燥技术的特点
3超临界干燥技术的应用
    3.1 气凝胶干燥
    3.2 饱水文物干燥
    3.3 医用材料制备
    3.4 催化剂制备
    3.5 超细材料制备
    3.6 食品干燥

(2)超临界流体沉积技术制备贵金属基催化剂用于室温催化氧化甲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甲醛的性质、来源及危害
        1.2.1 甲醛的性质
        1.2.2 甲醛的来源
        1.2.3 甲醛的危害
    1.3 室内甲醛污染的治理方法
        1.3.1 源头控制
        1.3.2 通风换气
        1.3.3 末端处理
    1.4 甲醛催化氧化技术研究进展
        1.4.1 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1.4.2 贵金属催化剂
    1.5 超临界流体沉积技术制备复合材料
        1.5.1 超临界流体沉积技术的特点
        1.5.2 超临界流体沉积技术的应用进展
    1.6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1.1 主要试剂和原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催化剂制备方法
        2.2.1 TiO_2纳米管(TiNT)
        2.2.2 水钠锰矿(δ-MnO_2)
        2.2.3 负载贵金属的复合催化剂
    2.3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
        2.3.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2.3.2 拉曼光谱(Raman)
        2.3.3 扫描电镜(SEM)
        2.3.4 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
        2.3.5 N_2吸附-脱附(BET)
        2.3.6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2.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4 催化反应评价
        2.4.1 静态评价装置
        2.4.2 动态评价装置
第3章 Pt/TiNT催化剂甲醛室温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超临界流体沉积技术制备Pt/TiNT催化剂
        3.2.2 超临界流体沉积技术制备Pt/P25催化剂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工艺参数所制催化剂甲醛催化性能评价
        3.3.2 动态装置评价不同载体催化剂甲醛催化性能
        3.3.3 静态装置评价不同载体催化剂甲醛催化性能
        3.3.4 催化剂的XRD结构表征
        3.3.5 催化剂的微观形貌表征
        3.3.6 催化剂的物理吸附表征
        3.3.7 催化剂的H_2TPR表征
        3.3.8 催化剂的XPS表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Pt/δ-MnO_2催化剂甲醛低温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超临界流体沉积技术制备Pt/δ-MnO_2催化剂
        4.2.2 浸渍法制备Pt/δ-MnO_2催化剂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动态装置评价催化剂甲醛催化性能
        4.3.2 静态装置评价催化剂甲醛催化性能
        4.3.3 催化剂的XRD结构表征
        4.3.4 催化剂的Raman结构表征
        4.3.5 催化剂的微观形貌表征
        4.3.6 催化剂的物理吸附表征
        4.3.7 催化剂的H_2TPR表征
        4.3.8 催化剂的XPS表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Ag/δ-MnO_2催化剂甲醛低温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超临界流体沉积技术制备Ag/δ-MnO_2催化剂
        5.2.2 浸渍法制备Ag/δ-MnO_2催化剂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动态装置评价催化剂甲醛催化性能
        5.3.2 静态装置评价催化剂甲醛催化性能
        5.3.3 催化剂的XRD结构表征
        5.3.4 催化剂的Raman结构表征
        5.3.5 催化剂的微观形貌表征
        5.3.6 催化剂的物理吸附表征
        5.3.7 催化剂的XPS表征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评语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致谢

(3)锰氧化物/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能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
        1.2.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史
        1.2.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1.2.3 锂离子电池的分类及构成
    1.3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1.3.1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1.3.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1.4 电极材料的改性
        1.4.1 纳米材料
        1.4.2 多孔材料
        1.4.3 空心结构
        1.4.4 复合材料
    1.5 锰氧化物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1.6 电化学电容器及MnO_2的应用
        1.6.1 电化学电容器概述
        1.6.2 双电层电容器
        1.6.3 赝电容电容器
        1.6.4 MnO_2在赝电容器中的应用
    1.7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原料和试剂
    2.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2.3 材料分析与表征
        2.3.1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2.3.2 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2.3.3 X射线衍射仪(XRD)
        2.3.4 物理吸附分析仪
        2.3.5 热失重分析(TGA)
        2.3.6 拉曼光谱分析(Raman)
        2.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4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组装及测试
        2.4.1 电极的制备
        2.4.2 扣式模拟电池的组装
        2.4.3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化学测试
    2.5 超级电容器的组装及测试
        2.5.1 电极的制备
        2.5.2 三电极装置及电化学测试方法
第3章 两亲性碳材料用于锰氧化物/碳复合物的制备、改性及储锂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的制备
        3.2.1 两亲性碳材料的制备
        3.2.2 MnO_x/C复合物的制备
        3.2.3 MnO_x及ACM基碳的制备
        3.2.4 MnX/C-H_2(X=S,O),MnX/C-900(X=S,O),MnO_x/C-HT的制备
    3.3 材料的表征与分析
        3.3.1 ACM的分子结构、ACM基碳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
        3.3.2 MnO_x/C的结构表征
        3.3.3 MnO_x/C的储锂性能研究
        3.3.4 不同工艺条件对碳锰复合物物性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两种核壳结构C@MnO_x复合材料的储锂性能比较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的制备
        4.2.1 桑椹状核壳结构C@MnO_2的制备
        4.2.2 球形核壳结构C@MnO及相关产物的制备
    4.3 两种核壳结构C@MnO_x的物性表征
        4.3.1 两种碳材料的表征
        4.3.2 两种复合物晶体结构及形貌的对比
        4.3.3 两种复合物热重及比表面积对比
        4.3.4 桑椹状C@MnO_2的拉曼及XPS表征
    4.4 两种核壳复合物的电化学性能及分析
        4.4.1 两种核壳结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空微纳六角星结构MnO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的制备
    5.3 材料的物性表征
    5.4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5.4.1 电化学性能分析
        5.4.2 储能动力学分析
        5.4.3 电化学反应机理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乙炔黑@MnO_2核壳结构的制备及电容储能行为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制备
    6.3 材料的表征
        6.3.1 材料的物性表征
        6.3.2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功能性再生纤维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
        1.1.1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组成
        1.1.2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预处理
        1.1.3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前景
    1.2 氧化石墨烯(GO)
        1.2.1 GO的结构
        1.2.2 GO的合成
        1.2.3 GO的性质
        1.2.4 GO的应用
    1.3 气凝胶
        1.3.1 气凝胶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1.3.2 气凝胶的特点
        1.3.3 气凝胶的制备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纤维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对MB和TC的吸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2 样品制备
        2.2.3 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2.3.2 表观密度及物理吸附性能分析
        2.3.3 力学性能分析
        2.3.4 红外光谱分析(FTIR)
        2.3.5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3.6 热重分析(TG、DTG)
        2.3.7 比表面积分析(BET)
        2.3.8 吸附污染物性能分析
        2.3.9 吸附剂的循环再生
    2.4 小结
第3章 二氧化锰负载的纤维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对MB的吸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2 样品制备
        3.2.3 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3.3.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3.3.3 热重分析(TG、DTG)
        3.3.4 吸附污染物性能分析
        3.3.5 吸附剂的循环再生
    3.4 小结
第4章 磺基功能化的纤维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对MB和TC的吸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4.2.2 样品制备
        4.2.3 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4.3.2 红外光谱分析(FTIR)
        4.3.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4.3.4 热重分析(TG、DTG)
        4.3.5 比表面积分析(BET)
        4.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4.3.7 吸附污染物性能分析
        4.3.8 吸附剂的循环再生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结论
        5.1.1 纤维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对MB和TC的吸附研究
        5.1.2 二氧化锰负载的纤维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对MB的吸附研究
        5.1.3 磺基功能化的纤维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对MB和TC的吸附研究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致谢

(5)多层复合木材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制备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注释表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超级电容器的概述
        1.2.1 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
        1.2.2 超级电容器的优势
        1.2.3 超级电容器的应用
    1.3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1.3.1 碳电极材料
        1.3.2 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
        1.3.3 导电聚合物电极材料
    1.4 论文主要工作目标及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 实验仪器设备
    2.3 表征方法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2.3.2 红外光谱分析仪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2.4.1 循环伏安法
        2.4.2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
        2.4.3 交流阻抗测试
第3章 聚苯胺电极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聚苯胺电极材料的制备
    3.3 不同酸掺杂聚苯胺电极材料的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
        3.3.1 聚苯胺电极材料的表征测试
        3.3.2 聚苯胺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PANI/BCM和MnO_2/BCM电极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PANI/BCM和MnO_2/BCM电极材料的制备
    4.3 PANI/BCM和MnO_2/BCM电极材料的表征和电化学测试
        4.3.1 PANI/BCM和MnO_2/BCM电极材料的表征测试
        4.3.2 PANI/BCM和MnO_2/BCM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MnO_2/PANI/BCM和PANI/MnO_2/BCM电极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MnO_2/PANI/BCM和PANI/MnO_2/BCM电极材料的制备
    5.3 MnO_2/PANI/BCM和PANI/MnO_2/BCM电极材料的表征和电化学测试
        5.3.1 MnO_2/PANI/BCM和PANI/MnO_2/BCM电极材料的表征
        5.3.2 MnO_2/PANI/BCM和PANI/MnO_2/BCM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Mn4+添加对刚玉—莫来石陶瓷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陶粒支撑剂概述
        1.2.1 简介
        1.2.2 分类
        1.2.3 制备工艺
    1.3 陶粒支撑剂添加剂
        1.3.1 白云石
        1.3.2 碳酸钙
        1.3.3 锰矿粉
        1.3.4 碳酸钡
        1.3.5 钾长石
    1.4 刚玉材料
        1.4.1 结构分析
        1.4.2 性能特征
        1.4.3 制备方法
        1.4.4 主要用途
    1.5 莫来石
        1.5.1 简介
        1.5.2 物理性能
        1.5.3 制备方法
        1.5.4 应用
    1.6 二氧化锰
        1.6.1 结构分析
        1.6.2 制备方法
    1.7 本课题研究意义
    1.8 创新点及重点解决问题
第二章 实验原料及实验方法
    2.1 实验设备及原料
    2.2 .实验流程
        2.2.1 原料的混合与研磨
        2.2.2 试样的成型与烘干
        2.2.3 试样烧结
    2.3 性能测试
        2.3.1 抗折强度测试
        2.3.2 体积密度和显气孔率的测量
        2.3.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3.4 扫描电镜分析(SEM)
第三章 Mn~(4+)添加对纯相刚玉和刚玉-莫来石复相陶瓷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3.1 Mn~(4+)添加对刚玉相的影响
        3.1.1 物相分析
        3.1.2 显微结构
        3.1.3 性能影响
    3.2 Mn~(4+)添加对刚玉莫来石相的影响
        3.2.1 物相分析
        3.2.2 显微结构
        3.2.3 性能影响
    3.3 小结
第四章 碳酸钙和碳酸镁添加对纯相刚玉和刚玉-莫来石复相陶瓷的影响
    4.1 碳酸钙和碳酸镁添加对刚玉相的影响
        4.1.1 物相分析
        4.1.2 显微结构
        4.1.3 抗折强度
    4.2 碳酸钙和碳酸镁添加对刚玉-莫来石复相陶瓷的影响
        4.2.1 物相分析
        4.2.2 显微结构
        4.2.3 抗折强度
    4.3 小结
第五章 有玻璃相产生时Mn~(4+)添加对刚玉-莫来石复相陶瓷的影响
    5.1 原料配比
    5.2 物相分析
    5.3 显微结构分析
    5.4 性能分析
        5.4.1 体积密度
        5.4.2 显气孔率
        5.4.3 抗折强度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生物质碳气凝胶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气凝胶制备工艺的发展
        1.2.1 常压干燥技术
        1.2.2 超临界干燥技术
        1.2.3 冷冻干燥技术
    1.3 碳气凝胶制备工艺的发展
        1.3.1 水热碳化
        1.3.2 热解碳化
    1.4 不同类型的碳气凝胶及其复合物的制备
        1.4.1 以有机高分子为碳气凝胶的前驱体
        1.4.2 以碳纳米材料为碳气凝胶的前驱体
        1.4.3 以天然高分子为碳气凝胶的前驱体
    1.5 碳气凝胶及其复合物功能化的应用研究
        1.5.1 碳气凝胶及其复合物在环境领域的应用研究
        1.5.2 碳气凝胶及其复合物在催化领域的应用研究
        1.5.3 碳气凝胶及其复合物在储能领域的应用研究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树叶基生物质碳气凝胶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主要原料与仪器
        2.2.2 树叶基生物质碳气凝胶的制备
        2.2.3 结构表征
        2.2.4 吸附性能测试
        2.2.5 循环吸附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气凝胶的形貌与结构
        2.3.2 气凝胶的表面化学组分
        2.3.3 气凝胶的表面积和孔隙率
        2.3.4 气凝胶的机械性能和润湿性
        2.3.5 气凝胶的吸附分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剑麻复合树叶基生物质碳气凝胶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剑麻复合树叶生物质碳气凝胶的制备
        3.2.3 结构表征
        3.2.4 吸附性能测试
        3.2.5 循环吸附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气凝胶的形貌与结构
        3.3.2 气凝胶的表面化学组分
        3.3.3 气凝胶的表面积和孔隙率
        3.3.4 气凝胶的表面润湿性
        3.3.5 气凝胶的机械性
        3.3.6 气凝胶的吸附分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级结构生物质碳@SiO_2@MnO_2 气凝胶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超疏水分级结构生物质碳@SiO_2@Mn O_2 气凝胶(SHBCSM)的制备
        4.2.3 结构表征
        4.2.4 吸附性能测试
        4.2.5 循环吸附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气凝胶的形貌与结构
        4.3.2 气凝胶的表面化学组分
        4.3.3 气凝胶的表面积和孔隙率
        4.3.4 气凝胶的表面润湿性
        4.3.5 气凝胶的机械性
        4.3.6 气凝胶的吸附分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二氧化钛纳米棒自组装生物质碳气凝胶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5.2.2 生物质碳@二氧化钛气凝胶(SHBCT气凝胶)的制备
        5.2.3 结构表征
        5.2.4 吸附性能测试
        5.2.5 循环吸附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气凝胶的形貌与结构
        5.3.2 气凝胶的表面化学组分
        5.3.3 气凝胶的表面积和孔隙率
        5.3.4 气凝胶的表面润湿性
        5.3.5 气凝胶的机械性
        5.3.6 气凝胶的吸附分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前景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8)药物递送纳米平台用于肿瘤成像指导下的光热/光动力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纳米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1.2 药物递送纳米技术在肿瘤领域的发展历程
    1.3 药物纳米技术在抗肿瘤药物领域中的应用
    1.4 纳米药物载体种类
        1.4.1 脂质体类药物递送纳米粒子
        1.4.2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类药物递送纳米粒子
        1.4.3 血清白蛋白类药物递送纳米粒子
    1.5 传统肿瘤治疗方法与局限性
        1.5.1 手术治疗
        1.5.2 放射治疗
        1.5.3 化学治疗
    1.6 新型肿瘤治疗方法
        1.6.1 光热治疗
        1.6.2 光动力治疗
    1.7 光动力/光热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治疗
        1.7.1 光动力/光热治疗与化学治疗方法联合治疗
        1.7.2 光照射治疗方法与免疫、基因或放疗等治疗方法联合治疗
    1.8 肿瘤成像
        1.8.1 荧光成像
        1.8.2 核磁共振成像
        1.8.3 肿瘤其他成像手段
    1.9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共装载索拉菲尼与吲哚箐绿温敏脂质体纳米粒子的制备和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共同装载索拉菲尼与吲哚箐绿脂质体(SF-ICG-Liposomes纳米粒子)的制备
        2.2.3 SF-ICG-Liposomes纳米粒子的材料性质测试
        2.2.4 SF-ICG-Liposomes纳米粒子中药物包封率
        2.2.5 SF-ICG-Liposomes纳米粒子的最优药脂比确定
        2.2.6 SF-ICG-Liposomes纳米粒子的光稳定性考察
        2.2.7 SF-ICG-Liposomes纳米粒子的光热性能考察
        2.2.8 SF-ICG-Liposomes纳米粒子的光热药物释放性能考察
        2.2.9 SF-ICG-Liposomes纳米粒子的细胞存活率考察
        2.2.10 SF-ICG-Liposomes纳米粒子的光照治疗效果考察
        2.2.11 SF-ICG-Liposomes纳米粒子的细胞摄取能力考察
        2.2.12 SF-ICG-Liposomes纳米粒子在细胞内活性氧产生情况考察
        2.2.13 动物和肿瘤模型
        2.2.14 SF-ICG-Liposomes纳米粒子的动物活体成像与药物血液循环考察
        2.2.15 SF-ICG-Liposomes纳米粒子的动物活体光热性能评估与抗肿瘤效果考察
        2.2.16 SF-ICG-Liposomes纳米粒子的组织分析与血管抑制效果考察
    2.3 结果与讨论
        2.3.1 SF-ICG-Liposomes纳米粒子的材料性能
        2.3.2 SF-ICG-Liposomes纳米粒子中药物包封率
        2.3.4 SF-ICG-Liposomes纳米粒子的最优药脂比
        2.3.5 SF-ICG-Liposomes纳米粒子的光热性能
        2.3.6 SF-ICG-Liposomes纳米粒子的光热药物释放性能
        2.3.7 SF-ICG-Liposomes纳米粒子的细胞存活率
        2.3.8 SF-ICG-Liposomes纳米粒子的细胞摄取能力
        2.3.9 SF-ICG-Liposomes纳米粒子在细胞内活性氧产生情况
        2.3.10 SF-ICG-Liposomes纳米粒子的动物活体成像与血液循环
        2.3.11 SF-ICG-Liposomes纳米粒子的活体光热性能
        2.3.12 SF-ICG-Liposomes纳米粒子的活体抗肿瘤效果
        2.3.13 SF-ICG-Liposomes纳米粒子的组织分析和抑制血管生成能力
    3 小结
第三章 索拉菲尼与Ce6共装载肿瘤细胞膜包裹纳米粒子的构建与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共装载索拉菲尼与二氢卟吩e6的PLGA纳米粒子的制备
        3.2.3 4T1肿瘤细胞膜碎片包裹SF-Ce6-PLGA纳米粒子的制备
        3.2.4 SF-Ce6-PLGA@4T1M纳米粒子的表征
        3.2.5 SF-Ce6-PLGA@4T1M纳米粒子中索拉菲尼与Ce6 含量的测定
        3.2.6 SF-Ce6-PLGA@4T1M纳米粒子中索拉菲尼的释放能力考察
    3.3 细胞实验
        3.3.1 试剂配制
        3.3.2 SF-Ce6-PLGA@4T1M纳米粒子的细胞毒性研究
        3.3.3 SF-Ce6-PLGA@4T1M纳米粒子对肿瘤细胞的光动力治疗效果研究
        3.3.4 SF-Ce6-PLGA@4T1M纳米粒子的细胞摄取能力研究
        3.3.5 SF-Ce6-PLGA@4T1M纳米粒子在细胞内活性氧产生情况的表征
        3.3.6 SF-Ce6-PLGA@4T1M纳米粒子对小鼠骨髓树突细胞刺的激成熟研究
    3.4 动物实验
        3.4.1 肿瘤模型的构建
        3.4.2 SF-Ce6-PLGA@4T1M纳米粒子的活体近红外荧光成像考察
        3.4.3 SF-Ce6-PLGA@4T1M纳米粒子的生物活体抗肿瘤能力考察
        3.4.4 SF-Ce6-PLGA@4T1M纳米粒子的血管抑制效果和组织学分析
    3.5 实验结果和讨论
        3.5.1 4T1肿瘤细胞膜碎片包裹SF-Ce6-PLGA纳米粒子的形貌
        3.5.2 SF-Ce6-PLGA@4T1M纳米粒子的粒径与电位
        3.5.3 SF-Ce6-PLGA@4T1M纳米粒子的免疫印迹
        3.5.4 SF-Ce6-PLGA@4T1M纳米粒子中药物含量的测定与释放
        3.5.5 SF-Ce6-PLGA@4T1M纳米粒子的细胞存活率
        3.5.6 SF-Ce6-PLGA@4T1M纳米粒子的细胞摄取
        3.5.7 SF-Ce6-PLGA@4T1M纳米粒子在细胞内活性氧产生能力
        3.5.8 SF-Ce6-PLGA@4T1M纳米粒子对树突细胞成熟的影响
        3.5.9 SF-Ce6-PLGA@4T1M纳米粒子的动物活体荧光成像
        3.5.10 SF-Ce6-PLGA@4T1M纳米粒子的活体肿瘤治疗效果
        3.5.11 SF-Ce6-PLGA@4T1M纳米粒子的组织分析和抑制血管生成能力
    3.6 小结
第四章 BSA-SF-MnO2-Ce6纳米粒子的构建与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实验试剂与设备
        4.2.2 BM-SF-Ce6纳米粒子的制备
        4.2.3 BM-SF-Ce6纳米粒子的材料表征
        4.2.4 BM-SF-Ce6纳米粒子中SF,二氧化锰与Ce6 含量的定量分析
        4.2.5 BM-SF-Ce6纳米粒子在体外产生氧气性质考察
        4.2.6 BM-SF-Ce6纳米粒子的体外催化过氧化氢性质考察
    4.3 细胞实验
        4.3.1 BM-SF-Ce6纳米粒子的细胞存活率研究
        4.3.2 BM-SF-Ce6纳米粒子体外的光动力治疗研究
        4.3.3 BM-SF-Ce6纳米粒子细胞摄取研究
        4.3.4 BM-SF-Ce6纳米粒子体外产生活性氧能力的考察
    4.4 动物实验
        4.4.1 BM-SF-Ce6纳米粒子的活体核磁共振成像与荧光成像研究
        4.4.2 BM-SF-Ce6纳米粒子的生物活体肿瘤治疗效果考察
        4.4.3 BM-SF-Ce6纳米粒子的生物活体组织学染色与免疫荧光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4.5.1 BM-SF-Ce6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4.5.2 BM-SF-Ce6纳米粒子的材料形貌
        4.5.3 BM-SF-Ce6纳米粒子的粒径与电位
        4.5.4 BM-SF-Ce6纳米粒子的XRD和 XPS
        4.5.5 BM-SF-Ce6纳米粒子中各组分含量
        4.5.6 BM-SF-Ce6纳米粒子的体外催化过氧化氢能力
        4.5.7 BM-SF-Ce6纳米粒子的细胞存活率
        4.5.8 BM-SF-Ce6纳米粒子的细胞摄取
        4.5.9 BM-SF-Ce6纳米粒子的活性氧荧光
        4.5.10 BM-SF-Ce6纳米粒子的核磁共振成像和荧光成像
        4.5.11 BM-SF-Ce6纳米粒子的生物活体肿瘤抑制效果
        4.5.12 BM-SF-Ce6纳米粒子的抑制血管生成和组织分析
    4.6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Ce/Mn/Al2O3-EG的制备及其吸附四环素与微波-紫外再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吸附材料研究现状
        1.3.1 吸附的类型与应用
        1.3.2 吸附材料再生技术
    1.4 微波技术应用与吸波材料
        1.4.1 微波与物质作用机理
        1.4.2 微波吸收材料
        1.4.3 微波-紫外再生技术
    1.5 四环素的性质及目标污染物的选择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材料制备方法
        2.2.2 材料表征方法
        2.2.3静态吸附实验
        2.2.4 水样分析方法
        2.2.5 材料再生方法
    2.3 吸附模型及分析方法
        2.3.1 吸附等温线模型
        2.3.2 吸附动力学模型
        2.3.3 吸附热力学模型
第3章 Ce/Mn/Al_2O_3吸附材料研究
    3.1 引言
    3.2 可热催化再生吸附材料设计
        3.2.1 催化剂负载对材料吸附及热催化再生性能的影响
        3.2.2 催化剂负载量的影响
    3.3 材料吸附性能强化研究
        3.3.1 造孔剂影响研究
        3.3.2 助催化剂影响研究
        3.3.3 吸附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
        3.3.4 吸附热力学分析
    3.4 材料再生过程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Ce/Mn/Al_2O_3-EG吸附材料研究
    4.1 引言
    4.2 吸波介质性能研究
        4.2.1 吸波介质的吸波升温及吸附性能
        4.2.2 吸波介质掺杂对材料吸波升温及吸附性能影响
    4.3 Ce/Mn/Al_2O_3-EG制备研究
        4.3.1 材料制备及吸附性能变化规律
        4.3.2 材料制备及催化性能变化规律
        4.3.3 微波与传统加热制备材料微观结构表征
    4.4 Ce/Mn/Al_2O_3-EG再生研究
        4.4.1 材料再生过程再生率变化规律
        4.4.2 材料再生过程污染物矿化度变化规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微波-紫外再生吸附材料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微波-紫外再生反应器组成及基本参数研究
        5.2.1 反应器内温度变化规律
        5.2.2 反应器内紫外光强变化规律
        5.2.3 反应器内臭氧浓度变化规律
    5.3 微波-紫外再生过程中四环素矿化度变化规律
        5.3.1 再生体系对四环素矿化度的影响
        5.3.2 再生条件对四环素矿化度的影响
    5.4 微波-紫外体系内吸附态污染物矿化机理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基于锰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纳米材料
        1.2.1 纳米材料的现状和前景
        1.2.2 纳米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1.2.3 纳米材料的制备
        1.2.4 纳米四氧化三锰与RGO复合材料的研究概述
        1.2.5 二氧化锰与二氧化锡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概述
    1.3 锂离子电池概述
        1.3.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
        1.3.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1.3.3 锂离子电池的特性
        1.3.4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概述
        1.3.5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概述
    1.4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1.4.1 选题背景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样品的制备
        2.2.1 四氧化三锰/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2.2.2 二氧化锰/二氧化锡复合材料的制备
    2.3 材料的表征方法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2.3.4 拉曼光谱分析
        2.3.5 比表面积与孔径分析
    2.4 电化学测试
        2.4.1 Mn_3O_4/RGO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测试
        2.4.2 MnO_2/SnO_2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测试
第三章 Mn_3O_4/RG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储锂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结果与讨论
        3.2.1 X射线衍射分析
        3.2.2 拉曼光谱分析
        3.2.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3.2.4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3.2.5 比表面积与孔径分析
        3.2.6 电化学性能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MnO_2/Sn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储锂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结果与讨论
        4.2.1 X射线衍射分析
        4.2.2 拉曼光谱分析
        4.2.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4.2.4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4.2.5 电化学性能分析
        4.2.6 比表面积与孔径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四、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制备纳米二氧化锰(论文参考文献)

  • [1]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J]. 刘松,景显东,刘英杰,林刚. 低温与特气, 2021(02)
  • [2]超临界流体沉积技术制备贵金属基催化剂用于室温催化氧化甲醛[D]. 王晗. 深圳大学, 2020(10)
  • [3]锰氧化物/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能性能研究[D]. 齐洁. 天津大学, 2020(01)
  • [4]功能性再生纤维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王少坤. 天津大学, 2020(02)
  • [5]多层复合木材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制备与研究[D]. 张罗.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6]Mn4+添加对刚玉—莫来石陶瓷结构及性能的影响[D]. 翟跃峰. 太原科技大学, 2019(04)
  • [7]生物质碳气凝胶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D]. 袁登森. 江苏大学, 2019(02)
  • [8]药物递送纳米平台用于肿瘤成像指导下的光热/光动力治疗[D]. 贺乾元. 湖北大学, 2019(04)
  • [9]Ce/Mn/Al2O3-EG的制备及其吸附四环素与微波-紫外再生研究[D]. 孙彦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10]基于锰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 张乾. 上海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制备纳米二氧化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