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电压控制分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主动配电网,微电网,分区控制,自动电压控制
电压控制分区论文文献综述
潘舒扬,李勇,贺悝,潘馨,胡斯佳[1](2019)在《考虑微电网参与的主动配电网分区自动电压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可再生能源出力的间歇性与随机性给配电网电压控制带来了挑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微电网参与的主动配电网(ADN)无功电压分区与控制策略。通过潮流计算,获得电压灵敏度矩阵,采用聚类算法构建分布式微电网在ADN中的控制空间,确定微电网主导的可控区域集合。在自动电压控制(AVC)系统的框架上,提出了考虑微电网参与电压柔性控制的AVC系统。通过该系统可合理调度微电网与传统无功补偿设备协调运行,并对ADN进行无功补偿,实现控制区域柔性且快速的自动电压控制,提升ADN电压质量。最后,通过IEEE33节点系统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21期)
王晓婷[2](2019)在《孤岛微电网电压质量分层分区优化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电网作为高渗透率的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接入配电网的纽带,可实现电能质量供需的灵活控制,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微电网系统中分布式电源的不确定性、运行模式的多变、以及负荷设备类型的多样化,给微电网电能质量,尤其是电压质量治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根据微电网负荷性质、电压频率控制特性以及不同层次用户需求。从时间和空间的双重尺度,研究微电网电压质量分层分区优化控制策略,对改善微电网电压质量,提高系统电压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针对微电网电压不平衡控制、电压控制区域划分,以及用户对电能质量多样化的需求等问题,主要展开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针对孤岛微电网公共耦合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接入不对称负荷引起的电压不平衡问题,提出网络化分层协同优化控制方法。其中,本地控制层采用下垂控制和虚拟阻抗,实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分配。在二次控制中,采用动态一致性算法获取全局平均值,实现电压、频率偏差的恢复。并结合优化控制策略,实现PCC和DG电压不平衡协同补偿控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补偿PCC电压不平衡的同时,兼顾DG逆变器输出端电压质量。2)针对微电网电压控制区域划分问题,提出了基于电压增量矩阵的微电网电压控制分区方法。该方法采用广义Tellegen定理求解灵敏度,构造了电压增量矩阵,并以K-均值聚类算法进行聚类。对聚类分区方案和分区过程产生的对区域连通性有影响的特殊节点,以综合模块度最优为原则进行选择和调整,将电网划分为若干不同的子区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得到区域间解耦性和对故障的鲁棒性均较强的分区方案。3)针对含多母线的孤岛微电网不同母线对电能质量的多样化需求问题,在分区的基础上,分析多母线电压不平衡补偿机理,提出一种电压不平衡分层分区优化补偿策略。叁次控制层采用改进人工蜂群算法获得最优的叁次补偿增益,送往二次控制器。生成补偿参数,乘以叁次补偿增益后反馈至一次控制层,以此优化分配各DG补偿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PCC、DG端以及各母线电压不平衡协同控制,满足系统对电能质量多样化的需求。(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9-05-30)
舒坤林[3](2019)在《分布式电源等值建模和无功电压分区控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紧缺、环境污染、气候恶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加快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的重要能源战略。但大量分布式电源并网也给传统电网带来了过电压、功率波动大等问题,为了给分布式电源并网提供理论基础,研究分布式电源的特性十分必要。而且系统规模越来越大,以全系统的无功设备来处理电压越限协调难度大,成本高,需要研究分区域电压越限解决方案。本文主要研究了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小型水力发电系统和微型燃气轮机系统的稳态潮流模型和稳态等值方法,直驱风电场、小水电集群和微型燃气轮机集群的动态等值模型和两步聚类等值方法,以及相应分布式电源的电磁暂态等值模型和层次聚类法;接着研究了无功电压分区方法和分区域处理电压越限的方案,并对上述模型和方案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首先分析了各分布式电源的稳态特性,根据其特性和控制模式分别等值为PQ节点或PV节点,提出了分布式电源集群的稳态等值方法,通过潮流计算对所提出的稳态模型和等值方法进行了验证。其次提出了直驱风电场、小水电集群和微型燃气轮机集群的动态等值建模方法。采取先聚类等值后建模的方法,即先提取各分布式电源的动态特性指标,针对K-means聚类初始聚类中心不易选取的问题,提出了两步聚类法对分布式电源进行聚类分群,提出了分布式电源集群的动态等值方法,并对所提出的动态等值建模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和对比分析。接着提出了直驱风电场、小水电集群和微型燃气轮机集群的电磁暂态等值建模方法。同样采取先聚类等值后建模的方法,即先提取各分布式电源的电磁暂态特性指标,再通过层次聚类分析对分布式电源进行聚类分群,提出了分布式电源集群的电磁暂态等值方法,并对所提出的电磁暂态等值建模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和对比分析。最后提出了一种分区处理电压越限的解决方案。首先提出了包含PV节点和平衡节点的电气距离矩阵形成方法,只需一次聚类求取初始分区结果,再按照每个分区含有无功源的原则对分区结果进行优化调整。接着提出了电容器最佳配置方案和系统发生电压越限时无功调节的方案。通过IEEE30节点算例系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5-01)
高翔[4](2019)在《含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电压分区协调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以及先进技术理念的支撑,可以预见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我国将呈现出井喷式发展。近年来分布式光伏在配电网中的渗透率持续增高,促使其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即通过控制光伏自身的功率输出主动参与配电网电压调节,保证电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然而尽管分布式光伏并网的相关技术已相对成熟,却依然存在弃光现象,因此解决含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电压偏差问题,提升配电网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消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研究含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电压分区协调控制策略。论文首先通过引入复功率传输增量来反映电网中任意两节点间的电气联系,详述了复功率传输增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随后,研究了基于复功率增量矩阵的分区理论,通过分析图论的系统分区思想,进而引出阈值搜索法,针对该算法得到的初始分区方案中某些临界节点所属区域的不定性,通过动态分散法调整与改进初始分区方案,得到最终分区方案,并利用算例分析验证该分区方法的有效性。其次,针对已经分区完成的配电网,重点研究了控制光伏电源出力的理论,通过研究单个光伏逆变器功率控制策略的数学模型,搭建了相应的PQ(U)控制结构。随后,详细研究了多个光伏逆变器的电压分区协调控制策略中区域内就地预防控制、区域间无功协调控制、区域间有功协调控制、区域间功率恢复控制的算法流程。最后,基于仿真软件PSCAD搭建光伏并网逆变器PQ(U)控制模型,对单个光伏逆变器的PQ(U)电压功率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并对含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的电压分区协调控制策略的各个过程进行仿真实现,与分散就地控制、直接弃光两种控制策略对比调压效果。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显着提高分布式光伏的渗透率,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并保障光伏发电业主的利益。(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韩平平,张海天,张炎,丁明[5](2019)在《考虑风电场无功调节能力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双馈型风电机组(DFIG)风电场的P-Q容量曲线,提出同时考虑区域电气距离和区域内静态无功平衡的含风电场电力系统无功电压控制分区方法,对处理含DFIG方案,并结合New-England 39节点系统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在无功控制分区过程中引入负荷被控空间的概念,采用先无功源节点聚类,后负荷节点归类的两阶段无功控制分区方法,有效解决了因风电有功出力影响其无功容量而带来的分区连通性和无功平衡问题。(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侯丽,徐晓霞[6](2018)在《关于多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分区电压质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压小平衡和电压暂降是微电网中突出的电压质量问题。针对含单公共连接点(PCC)和多PCC的微电网,提出一种面向多分布式电源(DG)的分区电压控制(ZVQC)方案,既改良了微电网运行中PCC电压的质量,又在微电网发生故障时控制电压的跌落现象,可以调节了不对称性,改善了微电网整体区域电压的质量。本文阐述了微电网的主要结构与电网对等分区的特点,探讨了多布式电源的微电网分区电压质量的控制方法。(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8年28期)
卜志荣[7](2018)在《智能配电系统分区电压控制技术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配电系统中的电力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是现阶段配电运行控制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功能,通过开展电压控制能对线损进行科学有效的降低,不仅能加强馈线电压质量,与此同时还能促进系统的安全性。所以对于本文来说通过分析智能配电系统的分区控制技术进行一定分析,进而提出以下内容。(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8年19期)
龚向阳,周开河,徐孝忠,王威,王波[8](2018)在《含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电压分区协调控制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围绕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后产生的电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灵敏度分区的协调控制方案。基本策略是由网络拓扑得到电压灵敏度因子,根据电压灵敏度因子将接入配电网的光伏用户分区。当出现电压越限问题时,利用光伏逆变器自身的剩余无功功率进行无功自治控制,若电压越限区域内逆变器无功功率耗尽,则沿馈线其余逆变器进行无功协调控制。若全部无功控制不足以解决电压问题,则进行电站层电压统筹控制,调节变电站有载调压变压器抽头和区域光伏有功出力削减值。最后利用所搭建的仿真模型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张艳艳[9](2018)在《电力系统无功电压控制分区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电网划分成若干个子区域进行控制,可以节省计算时间,提升控制效率和效果,改善电压稳定性,防止电压崩溃。介绍了无功电压控制分区概念、电网分区原则及无功电压控制分区方式和方法。从基于灵敏度电气距离采用启发式方法、聚类方法分区,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分区等方面对现有的分区方法研究进行综述,阐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了未来研究及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电工电气》期刊2018年03期)
陆凌芝,耿光飞,季玉琦,李秀磊,魏子睿[10](2018)在《基于电气距离矩阵特征根分析的主动配电网电压控制分区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电压控制分区方法在确定分区数方面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电气距离矩阵特征根分析的分区方法,并将其应用到主动配电网的电压控制分区中,该方法能通过分析电气距离矩阵的特征根确定最佳分区数。首先,使用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潮流计算,得到电压/无功灵敏度矩阵,对其进行处理得到增广的电压/无功灵敏度矩阵;然后根据增广电压/无功灵敏度矩阵定义电气距离,得到电气距离矩阵;接着建立描述电气距离矩阵特征根序列的一个指标作为判断依据来确定较大特征根个数,该个数即为分区数;最后,采用基于Ward距离的凝聚层次聚类算法对电气距离矩阵进行聚类,得出分区结果。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本文来源于《电力建设》期刊2018年01期)
电压控制分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微电网作为高渗透率的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接入配电网的纽带,可实现电能质量供需的灵活控制,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微电网系统中分布式电源的不确定性、运行模式的多变、以及负荷设备类型的多样化,给微电网电能质量,尤其是电压质量治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根据微电网负荷性质、电压频率控制特性以及不同层次用户需求。从时间和空间的双重尺度,研究微电网电压质量分层分区优化控制策略,对改善微电网电压质量,提高系统电压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针对微电网电压不平衡控制、电压控制区域划分,以及用户对电能质量多样化的需求等问题,主要展开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针对孤岛微电网公共耦合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接入不对称负荷引起的电压不平衡问题,提出网络化分层协同优化控制方法。其中,本地控制层采用下垂控制和虚拟阻抗,实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分配。在二次控制中,采用动态一致性算法获取全局平均值,实现电压、频率偏差的恢复。并结合优化控制策略,实现PCC和DG电压不平衡协同补偿控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补偿PCC电压不平衡的同时,兼顾DG逆变器输出端电压质量。2)针对微电网电压控制区域划分问题,提出了基于电压增量矩阵的微电网电压控制分区方法。该方法采用广义Tellegen定理求解灵敏度,构造了电压增量矩阵,并以K-均值聚类算法进行聚类。对聚类分区方案和分区过程产生的对区域连通性有影响的特殊节点,以综合模块度最优为原则进行选择和调整,将电网划分为若干不同的子区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得到区域间解耦性和对故障的鲁棒性均较强的分区方案。3)针对含多母线的孤岛微电网不同母线对电能质量的多样化需求问题,在分区的基础上,分析多母线电压不平衡补偿机理,提出一种电压不平衡分层分区优化补偿策略。叁次控制层采用改进人工蜂群算法获得最优的叁次补偿增益,送往二次控制器。生成补偿参数,乘以叁次补偿增益后反馈至一次控制层,以此优化分配各DG补偿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PCC、DG端以及各母线电压不平衡协同控制,满足系统对电能质量多样化的需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压控制分区论文参考文献
[1].潘舒扬,李勇,贺悝,潘馨,胡斯佳.考虑微电网参与的主动配电网分区自动电压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19
[2].王晓婷.孤岛微电网电压质量分层分区优化控制策略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9
[3].舒坤林.分布式电源等值建模和无功电压分区控制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
[4].高翔.含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电压分区协调控制[D].郑州大学.2019
[5].韩平平,张海天,张炎,丁明.考虑风电场无功调节能力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方法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9
[6].侯丽,徐晓霞.关于多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分区电压质量控制[J].科技风.2018
[7].卜志荣.智能配电系统分区电压控制技术研究综述[J].科技风.2018
[8].龚向阳,周开河,徐孝忠,王威,王波.含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电压分区协调控制方案[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8
[9].张艳艳.电力系统无功电压控制分区研究综述[J].电工电气.2018
[10].陆凌芝,耿光飞,季玉琦,李秀磊,魏子睿.基于电气距离矩阵特征根分析的主动配电网电压控制分区方法[J].电力建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