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霞(苍南县浦亭乡小学,浙江温州325800)
据有关方面调查反映,现在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约占学生总数的25%左右,造成这一现象的问题很多,有家庭方面的、学校方面的及社会方面的。应如何提高对学生内心需要和行为问题的敏感性、洞察力和理解力,这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问题的出现
一般学生刚进入高年级,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性,对老师、同学抱有新鲜感。但我班的陈同学,上课无精打采,打瞌睡,作业不完成,从不和同学玩耍,还经常迟到。一段时间下来,学习成绩倒数第一,不良的学习习惯给同学造成了不良影响,给班级管理带来困难。几次电话联系,家长总是抱怨孩子是如何的不听话,自己是怎样的气愤、伤心。
二、症结所在
期中考后,我对他特意进行了家访,陈同学原本有个很幸福的家庭,但因各种原因,父母不和很久。孩子从小跟随母亲,较听母亲的话,但母亲生气之下离开了家,不和家庭联系。孩子从小就怨恨父亲,而不听从父亲的说教,加之父亲脾气暴躁,教育孩子的方法简单。孩子奶奶年岁已高,对孩子的行为也无计可施,久而久之,孩子除了迷恋电脑外,变得对人、对事漠不关心,性格孤僻,不想理解他人,也不让他人理解自己,而家长也对孩子除了抱怨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于是干脆不管。
三、问题的解决
差不多了解了陈同学的问题所在,我感到他最缺乏的是家人对他的爱和宽容,加之父母不和给心理、生活带来的创伤,使他形成了孤僻、厌世的情怀。若不加以引导对孩子的性格塑造非常不利。思考了几天,终于试着去做如下工作:1.发动全班同学,特别是班委,有意识地关爱他,帮助他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给各任课老师打招呼,对他尽量多鼓励,少批评,注意教育方式。2.试着联系他的母亲,改变家庭教育模式。
首先,我经常找他聊天,注意他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微小变化。一天,我发现他啃着面包当中餐,我告诉他这样吃法对身体发育不利,要求他和我一起到食堂吃饭,利用午休时间给他开小灶。天气冷了,叫他注意保暖;精神不佳时,问他是否生病了。从小事入手,让他体会老师对他的关心和重视,慢慢的,他看我的眼神不再漠视,而是羞涩和期盼,我们的心灵距离在小事中拉近了,这时我对他的不良行为习惯提出建议。
课堂上我要求他认真听讲,勤动手、动脑,积极思考。我还要求同学理解他、帮助他,让他体会同学对他的关爱,体会全班集体的温暖。我听说他小时候是个绘画的能手,就鼓励他参加班级工作,为编辑班刊出点力。在他为班级付出一点劳动后,就及时表扬他为班级添光彩,让他体会自尊和集体的荣誉。一个人只有当他体会到爱,才会更好地爱别人,陈同学慢慢变了,变得学会了自我约束,变得愿和他人交往了,久违的笑容在他脸上再现了。在期末自评中,他说自己本学期最大的进步是愿意去理解他人了。
然后,多方配合,客观上营造促使良好心理和行为习惯持续发展的契机。在一次周记中,陈同学提到:“我真不知道大人们在干嘛,无休止地争吵,互相算计,所以我只能采用玩电脑来麻痹自己。”如此坦率的语言,着实让我震惊。为了陈同学的持续进步,我感到单靠老师一方面的教导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新学期开始之际,我又去家访,和陈同学的父亲共同分析了现在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他的父母抛开个人恩怨,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在与孩子沟通的前提上达到互相理解。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陈同学发生了许多变化,他和父亲的关系融洽多了,性格开朗了些,脸上的笑容多了,和同学交流也多了,有时也参与游戏,参与班刊编辑工作,学习主动性提高了,课堂上做到了专心听讲,成绩稳步提高。对人、对事不再是一种漠不关心的神情,半学期以来从没迟到和早退。
四、反思和讨论
对陈同学的进步感到欣慰之时,我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班主任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对后进生的教育。而每一个后进生的背后,都有其产生的家庭、社会背景。有效的实施了教育,主动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班主任如果采用正确的处理方式,就能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正确的人生观。
要转变一个学生,不仅要有爱心、耐心和细心,而且单凭学校教育是不够的。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社会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挑战,促使家长对家庭教育问题进行新的思考,对家长的职责、家庭教育的内容进行新的认识。但由于种种原因,仍有不少家长对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没有正确的认识,重养轻育的现象依然存在,将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和社会。因此,班主任如何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应该是班主任深思的问题。
教育好一个后进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的今天,要长期不懈地努力。这也不是一两个老师能解决的,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