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行心脏超声与心电图检查的对比分析

老年高血压患者行心脏超声与心电图检查的对比分析

(广汉市人民医院四川德阳618300)

【摘要】目的:观察对比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心脏超声及心电图检查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76例高血压老年患者作为诊断对象,根据患者不同检查方式均分为心脏超声检查组(25例)、心电图检查组(25例)、心脏超声联合心电图检查组(26例),观察不同检查方案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脏疾病检出率差异。结果:经不同检查方式诊断后,心脏超声组检出21例(84.00%),心电图组检出19例(76.00%),心脏超声联合心电图检查组检出25例(96.15%);临床检出率对比,采用单一检查方案的两组患者检出率相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比2类单一检查方式,联合检查组患者检出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心脏超声联合心电图检查,能够进一步提升心脏疾病检出率,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值得综合应用选择。

【关键词】老年患者;高血压心脏病;心脏超声;心电图;诊断

【中图分类号】R544.1;R54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2-0152-02

老年高血压是当前较常见的一类心脑血管疾病,同时也是严重威胁老年群体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的慢性病之一,疾病迁延发展可诱发多类合并症状,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猝死等情况,临床致残、致死率相应较高,所以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尽早给予科学诊断,合理治疗干预避免心血管系统不良情况发生,现实而必要[1]。本研究为选取适宜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的临床检查方案,强化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系统纳入了我院2015年4月以来收治的76例高血压患者,回顾性分析了7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不同检查方法的效果差异,现将研究结果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76例高血压老年患者作为诊断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58~74岁,平均年龄(64.8±6.7)岁。根据患者的不同检查方案依次划分为心脏超声检查组(25例)、心电图检查组(25例)、心脏超声联合心电图检查组(26例),两组患者均于检查前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纳入本研究。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检查方法

心电图检查:检查前引导患者休息20~30min,选用日本光电1550P型心电图机实施检查,引导老年患者保持仰卧体位,同时保持精神的平稳,消除紧张情绪,以放松安静状态下实施心电图检查,确保心电图检查结果不受情绪波动影响;进而检查医师作各导联常规连接、测量12导联心电图,依次测量3次之后,展开患者病情的综合分析判断。

心脏超声检查:采用PHILIPS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实施患者检查,合理设置探头频率为2.5~4.0MHZ,实施患者胸骨左侧扫查,探查左心室切面同时,测量患者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内径,依次测量3次之后,实施患者病情的综合分析判断。

1.3指标观察

心电图检查确诊标准即:心电图显示患者左心房增大,Pv1负向波大于0.04s,深度向下幅度大于1mm,双峰出现间隔时间超0.04s。左心室肥厚标准:QRS波群电压改变:男性Rv5或Rv6+Sv1大于4.0mv,女性大于>3.5mv。RI大于1.5mv,RI+SⅢ大于2.5mv,Rav1大于1.2mv,Ravf大于2.0mv,RⅡ+RⅢ大于4.0mv,符合上述标准即可确诊。QRS时间轻度延长0.10~0.11s。彩超检查确诊标准即40岁之上患者左心房内径大于3.5cm,绝对厚度超过12mm。综合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差异。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均纳入SPSS18.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代表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研究中76例患者检查结果对比可知,联合检查组26例患者中,依次检出左心房增大患者14例(53.84%),左心室肥厚患者11例(42.31%),整体检出率达96.15%;心脏超声组25例患者,依次检出左心房增大患者11例(44.00%),左心室肥厚患者10例(40.00%),整体检出率为84.00%。相比心电图检查组25例患者中,依次检出左心房增大患者10例(40.00%),左心室肥厚患者9例(36.00%),整体检出率为76.00%。综上可知,联合组26例患者高血压心脏病检出率明显优于同期采用单一检查方式的两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老年高血压所指即年龄55岁以上,血压超出规范值90mmHg/140mmHg以上的一类心血管疾病,通常患者受血压持续超出临界值,心血管系统内各脏器均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时因老年群体身体机能不断退化,抵抗力降低,也易引发冠心病、心梗、心绞痛等合并症、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因此,针对老年高血压疾病的诊断,应选择科学可靠的方法,强化诊疗效果,降低预后不良结局发生率。

而从高血压发病机制来讲,老年高血压患者通常迁延发展会造成左心室泵血阻力负荷的持续增加,导致患者心腔扩张、心肌肥厚乃至心功能障碍情况,对于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通过观测患者是否存在左心室肥厚及左心房增大,具有着临床科学依据,目前已被众多业界学者研究证实[3-4]。而本研究通过采用超声、心电图检查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过程中,即相继检出患者左心房内径及主动脉根内径比例升高情况,相应证实了这一论点,从而也为后续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另外,就本研究所采用的心脏超声诊断及心电图诊断方式来讲,心脏超声是依托超声波实施患者心血管系统结构显像检查,通过声波探查患者心脏血液流速及结构状态,从而发现生理结构异常部位完成疾病确诊。而心电图则是依据心肌产生的生物电流变化,以专门的心电图机作变化记录,最终以连续曲线显示患者心脏功能状态的一类检查方式,对于高血压心脏病诊断也有着较好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76例患者检查结果对比可知,联合检查组26例患者,整体检出率达96.15%;心脏超声组25例患,整体检出率为84.00%;心电图检查组25例患者,整体检出率为76.00%。综上可知,联合组26例患者高血压心脏病检出率明显优于同期采用单一检查方式的两组患者。本研究通过对比高血压患者行单一检查与联合检查的心脏疾病检出率差异发现,发现采用心脏超声联合心电图检查更具患者诊断优势,可更好的反应患者病情,且2项诊断方式均为无创、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患者检查耐受度较高,可以为患者后续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更科学的参考依据,值得综合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正.老年高血压治疗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J].健康必读,2013,12(4):219-220.

[2]周静,李卫湘,王明珍,等.老年高血压心电图Ptfv1、左心房内径及心室功能变化的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4):1892-1893.

[3]王虹.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动态心电图数据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6,14(3):73-74..

[4]杨法,李小珠,等.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动态变化与心率变异的相关性[J].吉林医学,2016,37(6):1310-1311.

标签:;  ;  ;  

老年高血压患者行心脏超声与心电图检查的对比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