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隈重信论文-马冰洁

大隈重信论文-马冰洁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隈重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隈重信,教化的国家,教育,传统道德

大隈重信论文文献综述

马冰洁[1](2019)在《大隈重信“教化的国家论”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隈重信是日本着名的政治家、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日本的各项改革的同时,也关注日本近代发展的转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大隈重信敏锐地意识到西方资本主义体制存在根本缺陷。因此他试图在西方体制之外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出了"教化的国家论"。"教化的国家论"主张通过日本的传统道德和中国周代的政治教育体制来缓和民主宪政与天皇制之间的矛盾,解决日本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与劳动问题。分析大隈重信"教化的国家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本在回归"东方传统"时存在的矛盾与困难,以及近代政治与教育的局限如何使日本走上了法西斯主义的道路。(本文来源于《人文论丛》期刊2019年01期)

宋佳睿[2](2019)在《大隈重信早期外交思想及其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末,由于西方近代化的冲击,东亚的传统秩序发生动荡。日本内部,幕府体制难以维系,传统朱子学遭遇怀疑、抨击与改变;佐贺藩《叶隐》武士道精神与时代不相融合。大隈重信作为一个出生于佐贺藩的“天保老人”,自身有由于时代所造成的精神烙印的同时,又反作用于幕末至明治的过渡时期。大隈重信对近代化新思潮的主动接受、对民族独立的不懈争取以及对他国的无情入侵和对东亚传统体系的破坏,都是他早期外交思想与实践的体现。本文以大隈重信早期的外交思想与实践为考察对象。试图从大隈家庭生长环境与幕末传统学理的改变分析其外交思想的发轫。通过考察大隈对欧美宗教、修约等事务的处理分析其近代民族主义外交思想与技巧。通过分析大隈对清朝入侵台湾事件的设计揭示其外交思想的本质。进而探寻日本幕府体制的解体与明治新体制的建设,以及东亚朝贡体系与西方条约体系的冲突碰撞。(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李成晴[3](2018)在《康有为致大隈重信书翰释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早稻田大学图书馆所藏"大隈文书"中,存有康有为致大隈重信书札四通,未被《康有为全集》及《康有为往来书信集》收录。四札作于1918年至1921年之间,其中第二通与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收藏稿本为同一信函,"大隈文书"藏手迹为定本,台藏手迹为草稿。四札所涉及的人事及思想,可与其他刊布资料互证者颇多,是研究康有为生平交游及民国史事的新材料。(本文来源于《文献》期刊2018年03期)

李卓,马冰洁[4](2017)在《大隈重信近代女子教育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隈重信是日本近代着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他一生积极参与日本的各项改革,并致力于女子教育事业。他的女子教育理念具有保守性和进步性的特点。他倡导社会赋予女子权利,让女子接受高等教育、学习实业知识并做丈夫的贤内助,推崇一夫一妻制,反对自由恋爱,反对一切动摇以家族制为根本的女权思想。大隈重信的女子教育论,体现了近代日本女子教育的矛盾性,但其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具有进步意义。(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李成晴[5](2015)在《梁启超致大隈重信佚札考释》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佚札的发现梁启超的翰札,自《梁启超全集》及《梁启超未刊书信手迹》出版以后,续有新资料面世,1迄今尚未有完整的汇辑本。就目前已刊布梁启超书信的情况来看,大多属民国时期所作,而维新变法前后梁启超的翰札往来,却鲜有新材料的发见。笔者在从事日本"大隈文书"档案编目方法研究的过程中,注意到其中有编号"イ14 B0351"的装裱函札一轴,共裱书信六通,其中有四通为梁启超戊戌政变后避难日本时致大隈重信之函,前两通尚存有信封。诸札为《梁(本文来源于《清史研究》期刊2015年03期)

杨延峰[6](2012)在《大隈重信的对华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隈重信(1838-1922)是日本近代着名的政党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个在日本社会迄今仍颇存争议的人物。大隈的人生经历曲折复杂,其对外思想中的对华观以及他在日本对华行动选择中所起的作用,应该说是引人瞩目的焦点之一。在其对外思想和对华观方面,大隈标榜的“支那保全论”和“东西文明调和论”流传甚广,并且富有欺骗性;而在近代日本对华行动选择中大隈所起的作用方面,大隈的政策主张表面上与武力征华的强硬派有所区别,但从其主政时提出“对华二十一条要求”的丑恶行径看,可谓“图穷匕首见”,旨在控制、统治乃至灭亡中国的本质没有不同。重要的是,在近代日本的政界、民间和学界,“大隈流”的对华观有一批忠实的听众和追捧者,映衬出那个时代日本对华认识主流思潮的缩影。因此,以大隈重信为典型,考察其中国观形成演化的背景,剖析其思想结构和内容,剥下其伪善面孔,揭露其本质,对于深化近代日本的中国认识及其行动选择研究,无疑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鉴于日本学界的相关评价分歧判然、我国学界的相关研究零散而不系统的现状,本文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理论方法,以具有代表性的原始资料为依据、相关研究文献为参考,系统梳理了明治大正时期大隈重信的对华观形成和发展轨迹,分析了其对华观的内容和结构,阐明了其对华观的基本特点和实质,指出了其对华观在近代日本思想史、近代中日关系史中的作用和影响。本文由序章、正文和终章叁部分构成。正文的四章依次阐述了大隈重信早期对华观形成的环境和基本特征,甲午战争后至辛亥革命时期对华观的发展,一战时期对华观的衍变,“东西文明调和论”下的对华观等。终章从“大隈重信对华观的主要内容”、“大隈对华观的基本特征”、“大隈对华观的影响”叁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性总结。基于上述研究思路进行的实证考察,本文在国内外学界先行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发现和收获,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首次在国内学界系统地研究了大隈重信的对华观。第二,对大隈重信“支那保全论”的提出、思想主张、演变及本质进行了深入考察,并与近卫笃麿的“支那保全论”进行了比较分析。第叁,系统探究了大隈重信“东西文明调和论”的产生背景、主要观点、理论框架、内在本质及在外交实践的应用。第四,驳斥了渡边几治郎、木村时夫等日本学者为大隈重信内阁强迫中国签订“二十一条”这一历史事实所做的种种辩解,认为大隈重信内阁提出的“对华二十一条要求”,虽然也有元老和民众推动的因素,但归根结底是有其思想基础的,是最能反映大隈对华观本质的行动体现。(本文来源于《南开大学》期刊2012-05-01)

申洪良[7](2012)在《[紫砂古盆名器鉴赏(十六)] 明末清初乌泥抽角铺首长方盆——大隈重信侯遗爱,历史见证的名盆器》一文中研究指出盆用上好的乌泥制作,泥料纯净,包浆滋润,手感细腻润滑。盆腹微微外鼓,比例恰当,端庄稳重,盆的整体造型给人感觉有一种霸气。型制规正,盆尺寸较大而一点没有变形。内壁也修理干净,泥门用明针紧过,里外一致。盆侧铺首装饰,狮头做工非常精致。在明末清初的紫砂盆中,有铺首装饰的极为罕见。此盆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很高,不仅因为是个绝顶好盆,而且是见证了日本的一段历史事件的盆器。在日本明治时期,此盆是大政(本文来源于《花木盆景(盆景赏石)》期刊2012年04期)

杨延峰,李建华[8](2012)在《大隈重信“支那保全论”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支那保全论"是甲午战争后在欧美列强瓜分中国的形势下日本"对外强硬"派提出的对华政策主张,大隈重信是代表论者之一。日俄战争后,随着日本逐步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大隈"支那保全论"发展为东亚门罗主义即"大隈主义"。推进对华经济扩张是大隈"支那保全论"的核心,这一点在辛亥革命时期体现得尤为突出。一战爆发后,大隈"支那保全论"衍变为企图全面控制中国的"二十一条"。(本文来源于《日本研究》期刊2012年01期)

杨延峰[9](2011)在《大隈重信的“东西文明调和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东西文明调和论是日俄战争后在日本思想界兴起的一股带有文明使命观性质的思想潮流,其代表人物是大隈重信。该理论是作为解决当时欧美排斥日本移民问题的思想手段登上历史舞台的,其核心内容是"对于东洋来说,日本是西洋文明的介绍者;对于西洋来说,日本是东洋文明的代表者"。该理论为大隈重信的对外政策论:"支那保全论"和"日英同盟论"提供了理论支持。该理论具有对西洋先进国的从属性和对落后于西洋的东洋后进诸国的优越性的双重性质,其特征是完全无视东洋后进诸国的主权和自主性,因此最终沦为日本帝国主义对亚洲实施侵略的意识形态。(本文来源于《日本问题研究》期刊2011年04期)

徐跃[10](2010)在《近代史札记二则——由大隈重信未刊函引发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国家第一档案馆馆藏大隈重信致其时四川总督赵尔巽的一封未刊函件引发思考。一方面,由此函件探讨了中、日近代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差异样态;另一方面,也藉此思考了在近代中日关系中民族主义存在的多重性格。(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3期)

大隈重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9世纪末,由于西方近代化的冲击,东亚的传统秩序发生动荡。日本内部,幕府体制难以维系,传统朱子学遭遇怀疑、抨击与改变;佐贺藩《叶隐》武士道精神与时代不相融合。大隈重信作为一个出生于佐贺藩的“天保老人”,自身有由于时代所造成的精神烙印的同时,又反作用于幕末至明治的过渡时期。大隈重信对近代化新思潮的主动接受、对民族独立的不懈争取以及对他国的无情入侵和对东亚传统体系的破坏,都是他早期外交思想与实践的体现。本文以大隈重信早期的外交思想与实践为考察对象。试图从大隈家庭生长环境与幕末传统学理的改变分析其外交思想的发轫。通过考察大隈对欧美宗教、修约等事务的处理分析其近代民族主义外交思想与技巧。通过分析大隈对清朝入侵台湾事件的设计揭示其外交思想的本质。进而探寻日本幕府体制的解体与明治新体制的建设,以及东亚朝贡体系与西方条约体系的冲突碰撞。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隈重信论文参考文献

[1].马冰洁.大隈重信“教化的国家论”解析[J].人文论丛.2019

[2].宋佳睿.大隈重信早期外交思想及其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9

[3].李成晴.康有为致大隈重信书翰释证[J].文献.2018

[4].李卓,马冰洁.大隈重信近代女子教育思想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5].李成晴.梁启超致大隈重信佚札考释[J].清史研究.2015

[6].杨延峰.大隈重信的对华观研究[D].南开大学.2012

[7].申洪良.[紫砂古盆名器鉴赏(十六)]明末清初乌泥抽角铺首长方盆——大隈重信侯遗爱,历史见证的名盆器[J].花木盆景(盆景赏石).2012

[8].杨延峰,李建华.大隈重信“支那保全论”探析[J].日本研究.2012

[9].杨延峰.大隈重信的“东西文明调和论”[J].日本问题研究.2011

[10].徐跃.近代史札记二则——由大隈重信未刊函引发的思考[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标签:;  ;  ;  ;  

大隈重信论文-马冰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