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草)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退耕还林(草)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余波[1]2004年在《退耕还林(草)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可持续发展原理、森林可持续经营原理、生态学原理、林业生态工程学原理、统计学原理等为理论依据,以退耕还林(草)系统为对象,进行了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方法的初步研究,建立相应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洪雅县境内退耕还林(草)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应的案例分析。取得了以下成果: (1) 通过大量文献查阅以及实地调查,归纳总结出了退耕还林(草)系统的概念、组成要素、结构层次、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相关关系以及系统的运行机制、系统的功能以及系统发展的目标和内涵,初步构建了退耕还林(草)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理论基础体系。 (2) 在退耕还林(草)系统可持续评价理论指导下,提出了建立退耕还林(草)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指标选择的思路和方法、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指标的量化和综合评价指数的计算方法,为后面的实例分析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3) 在退耕还林(草)系统可持续评价的理论基础和退耕还林(草)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论的指导下,结合洪雅县退耕还林(草)发展情况,提出了一套包括4个层次,26个指标的退耕还林(草)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与以往区域级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的研究相比,有所创新,提出了区域具体森林类型(退耕还林)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 (4) 根据所构建的指标体系,结合洪雅县境内退耕还林(草)系统及其周边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条件特点特别考虑到研究区域现有统计数据的可得性,确定了26个指标所需监测的因子和测算方法以及各指标相应的参照值。 (5) 利用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对洪雅县境内的退耕还林(草)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退耕还林(草)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为0.778,系统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可持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研究区退耕林分还处于幼林阶段,林分结构不合理,各项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另外就是外部经济条件受限。 (6) 退耕还林(草)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关键是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以量化、动态、综合地评价退耕还林(草)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根据不同区域退耕还林(草)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系统诊断,采取相应的经营措施,有利于指导退耕还林(草)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研究区退耕还林(草)系统的现状,应以发挥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根本出发点,采取相应抚育措施,合理调整林分结构,使其向空间镶嵌式分布、混交结构发展。

高海清[2]2009年在《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研究》文中指出陕北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已经给当地以及全国的生产、生活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生态恢复和重建的一项重要战略就是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8年来,植被有了较快恢复,人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陕北地区生态恢复的艰难性、能源开发、地方工业飞速发展、以及退耕还林(草)工程管理机制本身的弊端,使得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持续性面临严重的障碍。随着工程的推进,如何巩固成果、完善政策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全文共分九章第一章:导论。主要描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说明了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基本概念和基础支撑理论。对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涉及到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如退耕还林、可持续性的基本概念和市场机制、外部性、公共管理等基础理论,这些理论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叁章: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现状分析。介绍陕北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状况、退耕还林(草)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教训,分析生态恢复重建的艰难性,提出陕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第四章: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评价与支撑体系构建。作为全文的核心部分,选取了合理适宜的20个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主要影响因子,采用AHP法,用陕北2007年的统计数据和调研数据,对退耕还林(草)可持续性的生态、经济、人口和政策管理4个一级指标,20项因子进行指标权重,评估结果表明:生态效益影响因素所占的比重最大,接近50%,经济发展指标次子接近30%,说明影响生态效益的因素是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其次为经济效益因素。这与陕北退耕还林工程的现实正好相符。从而构建了包括技术支撑、经济支撑、生态移民支撑、政策与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支撑在内的一个“四轮齐驱”的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第五章: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陕北地区造林多年保存率只有15%左右,水土保持重点小流域也不过为30%左右,这意味着每次造林成本的70%到85%都付诸东流。陕北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当地植被恢复需要一个强技术系统,这是客观条件决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技术进步是克服陕北退耕还林过程中干旱、水资源短缺等自然障碍的重要措施。工程实施过程中,不仅要研究克服植被恢复困难的抗旱节水树种、乔灌草植被建设的适宜类型、适宜规模与合理布局,引入诸如种子、机械等基本物化要素,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同时要培育具有现代科学知识、能运用现代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等方面的人力资本投入。从根本上扭转林草植被建设中长期存在的“叁低”局面,实现陕北的植被恢复重建。第六章: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支撑。经济发展是生态重建的基础,调整退耕后后续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经济状况是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的又一个重要条件。以榆林市为例,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现状的合理性分析,确定榆林市退耕还林(草)条件下农业主导产业为特色农业、畜牧业。提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初步构建了“四区一带”的产业布局:特色林果区、旱作农业区、特色种植业区、特色草畜区、农副产品加工带。利用区域能源工业反哺涉农业,加强基本农田设施改造、农村生活能源改造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第七章: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移民支撑。通过生态移民改变陕北地区的人口分布格局,在陕北设立更多的“生态无人区”,把散居于生态脆弱区的人口向生存条件较好的小城镇和村落集中,对人口迁出区采取封禁措施,以达到生态无人区的自然修复。通过靖边县红墩界镇万丰泉村移民至安置地尔德井村的案例分析,得出移民政策的启示:(1)生态移民确实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变农业产业结构。(2)工资性收入是移民们提高收入的有效途径。(3)就地生态移民更合适生活在生态脆弱区人民的一种方式。只有把生态移民和地区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健康有序、生态演替朝着良胜循环方向发展的人居环境。第八章: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管理模式创新支撑。政策是否合理,是政策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目前,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数量代替质量、上报代替监测、评价不全面等误区。同时,由于退耕还林(草)工程公共物品属性、各相关利益主体的不同动机,使得博弈的结果是退耕还林工程监督困难,现行政策不配套。目前实施的“户退户管”的管理模式成本比较高,存在激励不相容等问题。这种私人承包制的管理模式不具备持久生命力。陕北地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探索出参与式、民营承包式、科教先导式等适合的管理模式。这些模式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推动了退耕还林的可持续发展。第九章:结论与建议。通过对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的研究,得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结论与建议。作为陕北人希望自己能为陕北地区的生态恢复与经济建设尽一份微薄之力。

萨如拉[3]2002年在《退耕还林还草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基础研究——以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其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退耕还林(草)工程是国家为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和保护西部生态环境提出的一项涉及千家万户,政策性强,操作难度大,极为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关系到退耕地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战略部署。呼和浩特市武川县是2000年国家退耕还林(草)工程174个试点示范县之一。如何使该项工程进一步推进武川县县域可持续发展进程,同时达到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本文通过建立县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县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和退耕还林理论基础,研究县域退耕还林(草)地域选择标准,同时提出退耕还林(草)模式建议,有关政策、技术、运行机制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对当地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提供帮助。

陈永富[4]2006年在《退耕还林工程定量监测与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全面、准确、及时的监测到退耕还林工程的各项信息并进行科学评价,为工程的决策、规划、实施和监督管理提供信息支持,确保退耕还林工程健康发展。现有的退耕还林工程监测与评价的理论和技术已不能完全满足退耕还林工程监测与评价的需要。为了提高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监测与评价的理论和技术水平,增强退耕还林工程监督、管理、决策的能力,本文在全面分析总结国内外现有退耕还林工程监测与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河北张家口、甘肃清水县、四川西昌市和海南昌江县等四个县(市)的不同类型的退耕还林地为研究对象,以遥感为空间信息获取手段,遥感与地面调查相结合,以计算机和地理信息为信息处理与分析平台,从理论——技术,微观——宏观,退耕地——造林质量——植被覆盖——景观格局——区域经济发展的系统研究。(1)通过对退耕还林工程的产生和发展及其特点分析,提出了退耕还林工程监测与评价具有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特点以及保障作用。它贯穿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始终和各个方面,是退耕工程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是退耕还林工程决策、管理、监督信息获取的根本途径。(2)论述了以生态经济学基础为主线;基础生态学原理为基础;林学原理为支撑;微观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基础为调控手段;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综合评价准则;社会学原理以及社会心里学原理指导人类从事退耕还林的社会行为的退耕还林工程监测与评价的林学、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理论基础。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高新技术为依托,与传统的抽样技术和固定观测技术相结合的退耕还林监测与评价的技术基础。(3)探索了高分辨率卫星遥感(Quickbird)监测退耕地、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造林密度、植被覆盖等方面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其可行性。第一是进行了Quickbird影像预处理技术研究,利用严格的传感器物理模型对Quickbird影像进行正射处理,GCP误差在2米以内;通过对中值滤波、高斯滤波和均值滤波的比较研究,高斯滤波对增强Quickbird影像中的树冠信息效果明显。第二是进行了Quickbird影像提取退耕地和树冠信息的技术研究,基于ISODATA判定规则的非监督分类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取出Quickbird影像中的退耕地信息;引入面向对象的Quickbird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并与常规遥感信息提取技术比较,显示了该方法的明显优点。第叁进行了Quickbird遥感植被覆盖度模型建立的研究,分别采用叁波段梯度指数法、归一化植被指数法和综合法建立Quickbird遥感植被覆盖度模型,结果表明,在叁种方法中以归一化植被指数法建立的Quickbird遥感植被覆盖度模型精度最高,效果最好。(4)利用中分辨率遥感(TM)为监测信息源,按照土地利用景观分类系统进行分类,选用斑块数(NP)、斑块面积比重(PLAND)等11个指标从斑块类型和

宋小玲[5]2010年在《退耕还林可持续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四川省天全县是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四川省林业厅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县。在工程的规划上,从天全县的自然地理条件出发,合理布局,突出了重点;在设计和实施上,确保了生态林的主体地位,生态林的比例超过80%;在造林种树的选择上,以桤木、桦木等乡土树种为主,部分引进速生叁倍体毛白杨和生态经济型造林树种杂交竹;在树种配置上,采取了针阔混交、阔叶混交、局部生态林与经济林混交等多种形式,并有部分乔、灌复层林。同时,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叁者的统一,把国家政策和林农意愿结合起来,探索了生态经济复合型造林模式。天全县自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在社会、生态、经济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着成效,该工程是否可持续将对天全县社会经济带来很大影响。本文在对我国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进行简要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退耕还林可持续性的内涵,并选择四川省天全县作为案例县,分析影响天全县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的因素。在大量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样本,确定研究对象,建立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农户、查阅期刊等途径获得退耕还林可持续评价指标所需数据,从生态可持续、社会可持续和经济可持续角度分析了天全县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性。经分析,评价综合指数x=0.7873

刘志超[6]2007年在《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耦合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根据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县)的种植类型、气候背景、地质和土壤背景的差异性将其划分为6种退耕模式,并将没有退耕的地区作为对照。通过对6种退耕还林(草)模式和对照的调查与分析,确定了适合退耕还林(草)区的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的参评指标;根据对退耕区经济指标的实际调查和对生态指标的实际观测,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出各个经济指标对退耕和未退耕经济效应的影响,以及各个生态指标在退耕区中生态环境恢复的作用;并运用协调发展模型对其进行了耦合评价,揭示退耕还林(草)后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的耦合关系。这些研究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模式划分结果:根据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安塞县)的种植类型、气候背景、地质和土壤背景的不同划分6种退耕模式和1个对照(未退耕地),6种退耕模式分别为:模式A:刺槐和柠条乔灌混交林退耕模式,模式B:叁叶草和苹果经济林模式,模式C:沙棘和苜蓿灌草混种模式,模式D:沙棘、侧柏和柠条灌木林模式,模式E:柠条、侧柏和苜蓿灌草混种模式,模式F:沙棘和刺槐乔灌混交模式。(2)经济效应分析得出:经济效应因子综合值顺序为:A>B>F>CK>C>D>E;通过对6种模式的农业收入、非农业收入和退耕补助叁方面的分析得出:在农业收入中模式A、B、F较高于对照;在非农业收入中模式C、D、E、F较好于对照;在对退耕补助的依赖性上,模式F的最小。(3)生态效应分析显示:生态效应因子综合值的顺序为:A>F>B>E>CK>D>C。通过对6种退耕模式与对照在土壤养分、土壤物理性和气候因子的比较分析得出:在土壤养分恢复过程中,有机质和全磷恢复最快,而速效磷最慢;在所有退耕模式中,模式A、B恢复效果最好,而模式C恢复效果最差。在土壤物理性质上,6种模式中除模式E以外的土壤容重与对照的比值都小于1外,他们对土壤容重的改良效果均较好。在气候因子上,6种退耕模式A、B、F的气温低于对照的气温,在各种退耕模式中模式F气温最低;对风速的影响中,降低风速效果最好的是模式B和F,模式E降低风速效果最差为-9.1%。在光照强度上,模式A、B、C、D、F对光照强度的影响都比对照低。(4)耦合分析结果:模式A的协调发展类型是中级协调发展类同步型,是所有模式中耦合最好的模式,模式E的协调发展类型是严重失调衰退类经济滞后型,是所有模式中耦合最差的模式。

赖亚飞[7]2007年在《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及其绿色GDP核算》文中研究指明退耕还林工程是中国政府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如何科学、合理评价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已成为政府部门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陕北黄土区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退耕还林影响因素及国内外森林效益评价指标基础上,根据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背景特征、主要问题以及区域的社会经济条件,建立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效益分析评价及其价值核算,探索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绿色GDP核算方法,为科学评价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提供理论与技术方法。(1)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因素权重,分析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主要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与退耕政策是影响退耕还林效益主要因素,而且吴起县石油工业虽然在一定范围内造成水、土环境污染,对退耕还林工程也带了一些负面影响,但石油工业通过财政收入直接反哺农业和增加基础设施、提供就业、减少对土地压力、恢复重建工业用地植被等方式促进了退耕还林工程,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2)采用机会成本法、恢复费用法、影子工程法等方法,计算出吴起县1999-2004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初始总价值,并通过相对支付意愿系数修正后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为13.7亿元,其中保护水资源价值为2.4亿元,占生态效益总价值17%;保育土壤价值为5.1亿元,占生态效益总价值37%;固碳制氧价值为3.0亿元,占生态效益总价值22%;净化环境价值为1.1亿元,占生态效益总价值8%;改善小气候价值为0.17亿元,占生态效益总价值1%;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为2亿元,占生态效益总价值15%;预计2007年生态效益达到32.9亿元。(3)采用成本法、市场价值法计算出吴起县6年退耕还林工程林木潜在价值和牧草价值分别为3.0和6.3亿元。吴起县6年退耕还林工程的总投入13.1亿元,效益的总价值为22.9亿元。年均净效益为1.6亿元。(4)采用典型调查与宏观分析相结合对退耕还林工程的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价。2004年比1998年农林牧生产总值增加了15.7%;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以76元速度稳步增长;有39.8%的劳动力转移到种植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对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5)采用机会成本法核算出退耕还林工程2002~2004年林草消耗水资源价值分别为0.7亿元、0.8亿元、0.9亿元。扣除退耕还林工程投入成本和林草消耗水资源的生态成本,吴起县2002~2004年退耕还林工程绿色GDP分别为8.5亿元、9.6亿元,12.0亿元,分别比当年GDP增加了43%、42%、31%。

王珠娜, 潘磊, 余雪标, 史玉虎[8]2007年在《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在综合国内外大量文献基础上,从退耕还林的概念入手,分析了退耕还林的内涵及开展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论述了国内外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计量评价的研究现状与方法,总结了退耕还林(草)生态效益计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趋势.

郭建英[9]2009年在《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监测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全面分析总结国内外现有退耕还林工程监测与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黄土丘陵区的吴起县为研究地点,通过对当地不同类型退耕还林(草)地的植物多样性、群落生产力、土壤理化性状、林地水文效应及退耕还林前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退耕还林后当地生境的演变过程及其特征,并在实地调研与监测的基础上采取层次分析、理论分析、问卷调查、定量与定性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地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了相对客观、全面、科学、准确、系统的分析与评价,确立了符合当地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得出退耕还林工程对促进当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贡献率。研究工作所取得的主要认识与结果如下:(1)退耕还林工程改变了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10年来,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发生了较为复杂的转化。耕地面积比退耕前减少66.51%,减少的旱地主要转化为灌木林地;林地面积比退耕前增加了212.61%,主要由退耕地和草地造林转化而来;草地总面积变化不大,主要是荒草地、中覆盖度草地转向高覆盖度草地和灌木林地;居民建设地面积比退耕前增加了105.03%,水域用地面积比退耕前减少26.1%,主要是线状水系减少,水库、湖泊面积有所增加。(2)退耕还林工程优化了植物群落结构。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加速了对当地脆弱环境的修复,造林10年后,地带性植被长芒草、糙隐子草在不同的林地类型中均有分布,且与天然草地的重要值相近,林草群落结构已趋于稳定;从促进林下植被的多样性方面来看,沙棘×山杏混交林是吴起县相对最适合的混交林,对促进植被的恢复效果较佳;不同退耕还林地群落的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差异,除了油松和山杏纯林的枯落物生物量较小外,其他林地的枯落物生物量均大于天然草地;封育对草地环境的改善较为明显,由以一年生旱生植物为主的草本群落演替为由地带性植被长芒草、达乌里胡枝子为建群种的多年生草本群落,植被覆盖度由20%增加到75%,封育7年后的生物量比未封育草地提高317.89%。(3)退耕还林工程改善了退化的土壤环境。①实施退耕还林后,退耕地土层之间的孔隙度变幅很小,而农耕地和天然草地的非毛管孔隙度锐减很大,不利于下渗过程的持续进行;除了沙棘林地外,其他林地表层土壤容重明显低于下层,在各类型地中农田的上下层差异最大;退耕还林地的土壤主要以粗粉粒为主,退耕地的粘粒总体含量均高于农田;土壤有机质增加明显,不同退耕还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退耕还林地的土壤全量氮、磷、钾在不同林种、林带间、土层的差异均不显着,不同林地间的土壤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之间的差异不显着,但不同土层间的差异极显着;封育7年后,随封育时间的增加,封育草地的土壤含水量提高、容重不断减小、孔隙度不断增大;土壤养分除全磷、速效磷外,其他养分含量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且土壤养分表聚性明显。(4)退耕还林工程初步形成了森林水文效应。不同退耕还林地人工林的林冠截留量都较高,变幅在0.07~0.52mm之间,截留量最大的的是柠条林(0.52mm),截留量最小的是山杏林(0.07mm);沙棘×山杏混交林的渗透速率最大,为1.72 mm/min,山杏林地的稳渗速率最低,仅0.36mm/min。(5)退耕还林工程产生了显着的生态效应。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0年来,林地覆盖率由退耕前的12.3%提高到38.4%;累计涵养水源35405.03万m~3、减少土壤侵蚀物质6032.24万t、固定CO_2总量821.88万t、制氧总量276.95万t、吸收SO_2总量5.41万t、滞尘总量0.62万t;退耕还林工程发挥的生态效益经相对支付意愿系数调整后的总价值为58.61亿元,水土保持效益价值所占比例最大,共为52.7%,其中保育土壤价值占生态效益总价值30.4%,保护水资源价值占22.3%、固碳制氧价值占25.3%、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占19.1%、净化环境价值占0.3%、改善小气候价值占2.6%。(6)退耕还林工程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0年来,当地取得了较大的直接经济效益,总计9.75亿元,其中林木价值1.79亿元、牧草价值6.41亿元、林果产品价值1.55亿元;退耕还林后有38.2%的劳动力转移到种植业以外的其他行业,2008年农林牧总产值比退耕前1998年增加了97.8%,退耕还林后粮食产量并没有与退耕地面积成同比减少,退耕后人均粮食379 kg,高于我国现在的人均年消费口粮的206 kg,高45.6%,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以36.9%速率递增,收入结构多样化,打工经商的收入所占比例较大,占人均收入32.7%。总体来看退耕还林工程不仅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功能,而且具有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推动文明进步等功能。其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挥的效益比例得当。所取得的综合效益中,生态效益所占的比例最大,为63.08%,其次为经济效益,其所占比例为21.35%,社会效益的比例最小,为15.57%,与当地的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同时说明文章中构建的评价体系是正确的、科学的、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

杨艳芳[10]2008年在《西部退耕还林投资效益评估研究》文中提出退耕还林工程是在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提出的一项集社会、经济、生态于一体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被广大中国民众称为“德政工程”。其基本政策措施是: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本文以经济学、生态学、土地科学等理论为基础,在对退耕还林现行投资模式与结构分析总结的基础上,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系统全面分析不同利益主体退耕还林的成本和效益。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退耕还林投资效益进行综合评估研究,并借鉴综合效益评价数学模型,通过对退耕还林地区的实证分析研究,得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退耕还林投资效益的政策建议。全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导论主要阐述了该论文研究的背景,选题的主要目的及意义,研究的基本思路及主要内容,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并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退耕还林研究的最新动态,包括国内外退耕还林工程实践与理论研究方面,并对与本选题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进行综合评述,比较中外退耕还林理论研究的特点。第二部分首先介绍了与退耕还林投资效益有关的经济学、生态学、土地科学等相关支撑理论,接着介绍了退耕还林的概况以及退耕还林投资效益相关概念的界定,为退耕还林投资效益评估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第叁部分运用年鉴数据,分析政府财政对退耕还林工程投入的目标与模式以及规模与结构,并分析了现行退耕还林投资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运用成本效益法全面分析退耕还林的成本效益组成,探讨不同利益主体退耕还林的效益和成本。第五部分运用层次分析方法,选择退耕还林投资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借鉴综合效益评估数学模型,并以陕西省退耕还林为例,比较退耕还林前后各项效益指标,实证分析评价退耕还林的综合效益,得出退耕还林后综合效益明显好于退耕前的结论。第六部从统筹处理相关利益关系、建立相关支撑体系以及多渠道筹集资金等方面探讨提高退耕还林投资效益的建议。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1)将层次分析法应用于退耕还林投资效益评估研究中,根据层次分析法的要求和退耕还林实际特点将退耕还林投资效益界定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叁个层次,力图从方法上和内容上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并运用实证资料得出合理的评价结果,为退耕还林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2)针对目前退耕还林主要是财政投资的特点,以及财政投资的低效益,结合退耕还林的实际实施情况,提出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的建议,引导和鼓励民间投资,以提高退耕还林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 退耕还林(草)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 余波. 四川农业大学. 2004

[2]. 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研究[D]. 高海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3]. 退耕还林还草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基础研究——以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为例[D]. 萨如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2

[4]. 退耕还林工程定量监测与评价研究[D]. 陈永富. 北京林业大学. 2006

[5]. 退耕还林可持续性分析[D]. 宋小玲. 南京林业大学. 2010

[6].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耦合研究[D]. 刘志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7]. 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及其绿色GDP核算[D]. 赖亚飞. 北京林业大学. 2007

[8]. 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进展[J]. 王珠娜, 潘磊, 余雪标, 史玉虎.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7

[9]. 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监测与评价研究[D]. 郭建英. 北京林业大学. 2009

[10]. 西部退耕还林投资效益评估研究[D]. 杨艳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标签:;  ;  ;  ;  ;  ;  ;  ;  ;  ;  

退耕还林(草)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