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行山区不同地形因子作用下对造林树种的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霍禹如[1](2021)在《内蒙古武川县人工林造林适宜性研究》文中提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不仅存在水土流失,而且风蚀和旱地荒漠化也十分严重,由于不合理的耕作、过度放牧等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现象严重。本研究以武川县典型人工林(油松纯林、沙棘纯林、柠条纯林、油松+樟子松+山杏混交林、油松+柠条+山杏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 10.2软件,研究武川县不同林龄、郁闭度阶段纯林和混交林的林地空间分布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和其适宜性评价,比较不同人工林造林适宜性的差异性,探究如何将武川县人工林效益最大化。对此,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比五种代表性的人工林,油松林的长势较好,覆盖面积大于其余四种林地,其林地在坡度0~5°的范围内覆盖面积最高,属于幼龄林组,适合位于阴坡上,其郁闭度在[0-10]区间内。该地区林分类型分布不均,林地质量参差不齐,林地结构单一,油松纯林面积较高,沙棘林地面积以及覆盖地区跨度相对较少。(2)在不同林分类型下的土壤理化性质中,油松+樟子松+山杏的全部指标比较含量大,其次是油松纯林,说明樟子松,油松更容易积累土壤的有机质,混交林的土壤结构相比其他纯林地的土壤更有利于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与利用;纯林中土壤速效氮含量最大的是油松林,对土壤改良启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不同林分类型下枯落物蓄积量与最大持水率呈显着负相关,与枯落物自然持水率、自然持水量、最大持水率、蓄水量、最大拦蓄量、有效拦蓄量无明显相关关系。(3)武川县五种人工林综合评价指数处于中等水平,说明这五种人工林适宜性一般,其中综合综合指数大小为油松+樟子松+山杏混交林(0.7402)>油松+樟子松+山杏混交林(0.7222)>油松林(0.6972)>柠条林(0.6846)>沙棘林(0.6806)。说明混交林适宜性更强,其次是乔木油松,然后还是灌木柠条和沙棘。
冯丹[2](2021)在《鲁中南干旱瘠薄山地立地因子空间变异性及微立地划分》文中研究说明干旱瘠薄山地是山东省内面积较大的困难立地之一,立地条件差是制约该区域植被恢复的重要因素。但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影响林木生长和群落发育的大多是立地微环境,传统的大尺度立地类型划分方法不足以满足小尺度上群落构建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以山东省两种典型干旱瘠薄立地(片麻岩山区和花岗岩山区)为对象,基于无人机航测技术和Photoscan平台获得研究区内高精度遥感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测定分析获取多维胁迫因子信息;利用ArcGIS技术对所获得立地因子进行解译和空间变异性分析,最终划分两种立地微立地类型。本研究旨在探索一套可以准确、快速划分干旱瘠薄山地微立地类型的方法,为困难立地的植被恢复和植物群落精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岩石类型为一级分类因子,将地形因子(坡度、坡向和海拔)作为二级立地因子,将土壤因子(IFI、土层厚度和土壤持水力)作为三级立地因子划分微立地类型,构建微立地分类体系。分析结果显示,在片麻岩山地和花岗岩山地的土壤因子(土壤养分、土层厚度和土壤持水力)在空间维度(坡度、坡向和海拔)上均存在一定异质性。(2)采用ArcGIS插值模块对土壤因子进行插值分析。交叉验证结果显示,片麻岩山区的土壤持水性采用协同克里格插值法、土层厚度采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土壤养分状况采用普通克里格插值法;花岗岩山区的土壤养分和土壤持水性采用反距离插值法、土层厚度采用普通克里格插值法,能较好预测土壤因子的变化。由此,制作出片麻岩和花岗岩两种立地微地形因子专题图。将获取的片麻岩山地1600个样方(10 m×10 m)分成8种微立地类型组和43种微立地类型,花岗岩山地获取的2826个样方(10 m×10m)共划分成8个微立地类型组和48种微立地类型。(3)对比实地调查结果,210个调查样方中除38个样方存在划分误差外,其余样方基本吻合,划分精度达81%。总之,山东省片麻岩山地和花岗岩山地微立地类型划分与实际立地条件较为吻合,这为区域内植物群落精准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基于无人机航测结合实地调查可以较为精准的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林业工作的效率。
王炜[3](2021)在《太行山区植被覆盖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文中指出植被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水土保持,调节大气气候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功能。大量研究表明,植被变化与自然和社会因素存在必然的联系。探讨植被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力,对区域植被修复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基于1982年-2015年的GIMMS NDVI数据,以太行山为研究区,结合气温,降水等潜在影响因素,系统分析了研究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分布和演变特征,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揭示了不同时间尺度下植被与主要驱动力之间的相关性。主要结论如下:(1)对研究区植被覆盖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覆盖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区域性差异,表现为北段低,南段高,中段高低值交叉分布的特征。34年间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极显着增加区域所占比例为54.42%,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北部和中西部,植被类型多为栽培植被,呈减少趋势的区域所占比例仅为2.63%,零星分布在城镇、工矿等区域。植被覆盖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升高,而与高程则呈相反的关系,低坡度地区植被的增长速率较高,高海拔地区植被的改善状况较好。(2)利用地理探测器和相关分析方法,从空间分布上探究了研究区34年植被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气温的解释力最强,其次为坡向、日照时数、土壤类型和降水量,其解释力均超过10%,其它影响因素的解释力都低于10%。但任意两因子交互作用的解释力都大于单个影响因子。采用相关分析时,植被覆盖状况与相对湿度、坡向、日照时数、高程和人口呈负相关,与其它因子呈正相关。(3)基于时间序列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分区统计法,探讨了研究区植被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植被与气温和降水主要呈正相关,与日照时数呈负相关;研究区北部,植被与相对湿度主要呈负相关,而在研究区南部则相关性不显着。但整体上,植被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均以不显着为主,且气象因素对植被覆盖状况的影响具有滞后性。草原主要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其它植被类型与气温和日照时数的相关性较高。
杨凝[4](2020)在《大清河上游山区典型小流域水源涵养功能评价及造林设计》文中指出雄安新区位于大清河流域的要地,目前流域上游山区水源涵养林覆盖率低、林分结构不合理且质量低,水源涵养功能差;林木耗水量过大导致下游生产生活区缺水,生态环境恶化,上下游用水矛盾尖锐。因此,分析大清河流域上游山区水源涵养林造林技术体系,对全面推进雄安新区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以大清河上游山区典型小流域大兰小流域为研究对象,进行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现状评价,在建设生态输水型小流域的背景下,提出水源涵养林造林典型设计,由此得出:(1)从水源涵养林造林设计原则、树种选择及搭配、营林模式及造林技术措施和造林密度研究四个方面总结出大清河流域上游山区水源涵养林造林技术体系。(2)大兰小流域主要林分水源涵养能力大小顺序为刺槐×杨树混交林>杨树纯林>刺槐纯林>油松纯林>荆条灌丛>荒地>三裂绣线菊灌丛。杨树的枯落物层水源涵养能力最好,刺槐×杨树混交林的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最好。(3)在现状水源涵养林功能评价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立地类型,对大兰小流域15个立地类型进行了造林典型设计,最终确定该小流域应营造针阔混交林、针灌混交林为主,提出了5种配置模式,分别为封山育林模式、侧柏+荆条混交模式、侧柏+山杏混交模式、侧柏+刺槐混交模式及油松+刺槐混交模式,以期为小流域水源涵养林水源涵养能力提升提供依据。
侯贵荣[5](2020)在《晋西黄土区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以晋西黄土区蔡家川流域内林龄相近的刺槐林(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油松林(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刺槐?油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以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栎类(Quercus dentata Thunb.)次生林为对照,基于林地调查和固定观测的方法获取林分结构(林分密度、树高、胸径、郁闭度、冠幅、叶面积指数、林分角尺度、林木竞争指数、林木大小比和林层指数)、基于吉县国家生态定位站定位观测设施获取不同林分结构对应的水土保持功能(水源涵养功能、土壤保育功能和蓄水减沙功能)等基础数据,对四种林分的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进行特征分析及综合评价,确定急需开展林分结构优化的林分类型,在此基础上,开展低效林的判别、分类分级、低效成因以及林分结构优化配置研究。本文通过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的耦合关系判别出能够提高水土保持功能的可调控的林分结构因子,解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影响路径及影响强度,并量化林分结构因子的调控范围和阈值。本研究拟解决以调控林分密度为主的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关键技术,为实现晋西黄土区水土保持林林分结构精准调控、空间配置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就林分结构而言,刺槐林、油松林和刺槐×油松混交林等人工林林分密度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性,次生林林分密度分布较为均匀。四种典型林分结构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和较大的差异性,不同林分水平结构呈现较强的规律性,而垂直结构规律性较弱。混交林各林分结构因子分布特征比纯林更接近于次生林,宜营造混交林。(2)关于水土保持功能,四种典型林分中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最优,次生林土壤保肥功能高于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高于氨态氮、硝态氮和速效磷,次生林蓄水减沙功能优于人工林,混交林地水土流失量相对刺槐和油松较少。四种林分水土保持功能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急需对人工纯林开展林分结构优化,因刺槐属于速生树种,其森林生态系统变化大于油松林,应优先开展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3)刺槐林水土保持功能低效判别及分类分级。根据刺槐林林分结构因子与水土保持功能综合指数(SWBI,0~10)分布特征曲线,以水土保持功能为导向,本研究将刺槐林划分为正常林分(SWBI为6~10,面积占比为63.59%)和轻度低效林分(SWBI为4~6,面积占比为16.41%)、中度低效林分(SWBI为2~4,面积占比为13.33%)和重度低效林分(SWBI为0~2,面积占比为6.67%),其中,研究区三种低效林总面积占比为36.41%。(4)刺槐林水土保持功能低效成因。三种低效林对水土保持功能有显着影响的林分结构因子类型整体相似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刺槐林轻度低效的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包括:林分密度、树高、冠幅、叶面积指数;造成刺槐林中度低效的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包括:林分密度、郁闭度、林木竞争指数、树高、角尺度;而造成刺槐林重度低效的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包括:林分密度、郁闭度、树高、林木竞争指数、叶面积指数。不同等级低效林的结构和功能耦合结果还表明林分密度对其余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具有显着影响作用。三种低效林主要林分结构中除了树高因子随低效等级增加呈减少趋势,其余结构因子表现为两极分化趋势,不合理的林分结构配置造成了低效刺槐林。此外,在研究区气候条件持续暖干旱化、林地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低的综合影响下,刺槐林水土保持功能也每况愈下。(5)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轻度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为:林分密度=1698株·hm-2,树高=11 m,冠幅=7.52 m2,叶面积指数=2.35;中度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为:林分密度=1529株·hm-2,郁闭度=0.66,树高=9.86m,林木竞争指数=2.14,角尺度=0.62;重度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为:林分密度=1459株·hm-2,郁闭度=0.61,树高=9.39m,林木竞争指数=2.03,叶面积指数=2.13。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低效刺槐林优化后可比优化前其水土保持功能有望分别提高0.86倍、3倍和6倍,对不同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模型方程进行验证,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的林分结构优化模型方程可接受用于水土保持功能综合值的估算(APE<10%)。实践中,林分密度是容易直接调控的因子,而树高、冠幅、郁闭度、叶面积指数、林木竞争指数和角尺度是不易直接调控的林分结构因子,基于此,本研究又通过三种低效刺槐林的主要林分结构影响因子与林分密度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可通过调控林分密度实现其余林分结构因子的优化,并提出了不同程度低效刺槐林优化后的林分密度建议。(6)本研究通过刺槐林地土壤水分资源和土壤养分资源与林分密度的响应关系对低效林适宜林分密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晋西黄土区刺槐林适宜林分密度应控制在1400~1700株·hm-2之间。为了保证刺槐林的水土保持功能,应将刺槐林的林分密度控制在此范围内。
闫烨琛[6](2020)在《大清河流域山丘区立地类型划分与评价》文中指出本研究以大清河流域山丘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和室内试验,使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筛选出立地主导因子;通过聚类分析划分大清河流域山丘区立地类型;综合考虑研究区地形、土壤因子和其他因子,通过均方差决策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进行立地质量评价;在此基础上以大兰小流域为案例研究不同立地类型上的适宜植物种。以期为整个大清河流域山丘区水源林建设提供“适地适树”和“高效营林”的科学依据,本研究结论如下:(1)筛选出影响立地类型划分的主导因子为海拔、坡度、坡向和土壤类型;以此为基础,将90个典型样地划分出3个立地类型组、28个立地类型。丘陵区立地类型组:丘陵平地褐土立地类型、丘陵斜阴坡褐土立地类型、丘陵缓阴坡褐土立地类型、丘陵斜阳坡褐土立地类型、丘陵缓阳坡褐土立地类型、丘陵斜阴坡粗骨土立地类型、丘陵陡阴坡粗骨土立地类型、丘陵陡阳坡粗骨土立地类型、丘陵缓阳坡粗骨土立地类型;低山区立地类型组:低山陡阳坡棕壤土立地类型、低山缓阳坡棕壤土立地类型、低山斜阴坡棕壤土立地类型、低山斜阳坡褐土立地类型、低山陡阳坡褐土立地类型、低山平阳坡褐土立地类型、低山斜阳坡石质土立地类型、低山缓阳坡石质土立地类型、低山缓阴坡褐土立地类型、低山斜阴坡褐土立地类型、低山陡阴坡褐土立地类型、低山陡阴坡石质土立地类型、低山急陡阴坡褐土立地类型、低山平地褐土立地类型;中山区立地类型组:中山缓阳坡棕壤土立地类型、中山平阴坡棕壤土立地类型、中山缓阴坡棕壤土立地类型、中山斜阴坡棕壤土立地类型、中山急陡阴坡棕壤土立地类型。(2)大清河流域山丘区整体的立地质量较差,在调查分析的典型样地中,无“优”等级立地,其中“良”等级立地类型占比为21.43%,“中”等级的立地类型占比为71.42%,“差”等级的立地类型占比为7.15%。(3)以大兰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针对其15种立地类型研究提出了11种适宜乔木、10种适宜灌木和41种适宜草本;并按照立地质量等级分别进行乔灌草结合、灌草结合和草本恢复措施。
刘俊廷[7](2020)在《晋西黄土区恢复年限对林下植被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文中认为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具有复杂多样的地貌条件和恶劣的生态环境。在黄土高原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于减少该地区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以及提高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植被物种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是现今科学研究较为热点的问题,植被恢复年限对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更是林学、水土保持学科需要回答的科学问题。因此,探求植被恢复年限对植物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实践意义。为此本文以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恢复年限(10 a、15 a、20 a、25 a)的刺槐林地(Robinia pseudoacacia)、油松林地(Pinus tabuliformis)及侧柏林地(Platycladus orientalis)为研究对象,选择了42个调查样地,研究林地草本层的植物的丰富度指数(R、M)、多样性指数(H’、D)、均匀度指数(Jsw)、生物量及枯落物量等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变化;同时测定不同土层深度(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40~50 cm、50~60 cm)的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有机质、pH、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等14个土壤因子,探讨土壤理化性质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变化;并运用相关数学分析方法建立林下植被——土壤耦合评价模型,确定不同林地林下植被——土壤耦合的协调度;旨在为晋西黄土区退耕还林及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为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调查样地的草本植物共有20种,隶属于10科16属。经过25 a左右的植被恢复后,不同林地草本植物多样性有着特殊性;根据重要值各林地优势草本植物是细裂叶莲蒿(Artemisia gmelinii)和苔草(Carex spp);随着植被恢复年限增加,油松林地草本植物的丰富度指数(R、M)、多样性指数(H’、D)以及均匀度指数(Jsw)均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刺槐林地草本多样性指数却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侧柏林地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各指数的大小均表现为刺槐林地>侧柏林地>油松林地;说明刺槐林地和侧柏林地与油松林地相比更适合草本植物的生长。(2)林地草本层生物量以油松林地最小,其在不同恢复年限变化范围为5.4-7.4g·m-2,刺槐林地最大(值为24.93-57.67 g·m-2)。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侧柏和刺槐林地草本层生物量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而油松林地有逐渐减小的趋势。油松林地的枯落物量最大,其在不同恢复年限变化范围为15.68-27.31 t·hm-2,侧柏林地最小(值为8.36-12.38 t·hm-2)。刺槐林地枯落物量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油松和侧柏林地呈波动性变化。(3)林地土壤容重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均有减小的趋势,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的变化趋势与容重相反;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容重呈增加趋势,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均呈减小趋势;恢复年限为25 a时,林地0~60 cm土层容重的平均值分别为油松林地(1.16 g·cm-3)、侧柏林地(1.18 g·cm-3)和刺槐林地(1.18 g·cm-3);林地0~20cm土层的容重在恢复年限为10-15年期间变化最大,经过23年恢复后基本稳定在1.16 g·cm-3,恢复年限在5-10年期间总孔隙度变化最大,经过25年恢复后基本稳定在55.61%左右,恢复15年后毛管孔隙度稳定在54%左右。(4)不同林地0~60 cm土层的化学性质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变化趋势并不相同。土壤有机质含量、pH和速效磷均表现为侧柏林地>刺槐林地>油松林地;硝态氮、速效钾含量均为刺槐林地>侧柏林地>油松林地;铵态氮含量大小为油松林地>侧柏林地>刺槐林地;全氮含量大小为侧柏林地>油松林地>刺槐林地;全磷含量大小为刺槐林地>油松林地>侧柏林地。土壤全氮、有机质、速效钾、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有减小的趋势,具有表聚效应。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土壤养分逐渐富集,肥力日趋改善,养分逐渐增加。(5)草本植被——土壤耦合协调度指数在0.49-0.52之间,大小为侧柏林地(0.5111)>刺槐林地(0.5069)>油松林地(0.4932),油松林地属于濒危失调植被损益类型,而刺槐林地和侧柏林地属于勉强协调植被滞后类型。侧柏林地和刺槐林地草本植物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协调性好于油松林地。植被恢复时应该优先考虑营造刺槐和侧柏林。(6)草本植物的多样性受全磷、pH、全氮的影响较大。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M)、均匀度指数(Jsw)均与全磷(TP)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生物量(W-P)与速效磷(AP)、全氮(TN)、pH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枯落物量(W-L)与土壤容重(BD)、土壤总孔隙度(STP)和pH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韩新生[8](2020)在《六盘山半干旱区三种典型植被的结构变化及其多功能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实现森林植被从单功能向多功能的管理转变,需在不同空间单元上深入刻画和定量分析植被结构特征的时空变化及其多功能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多功能管理技术。黄土高原环境恶劣、侵蚀严重、干旱少雨、林水矛盾突出,格外需进行林水协调的多功能植被管理。为此,在作为黄土高原重要水源地的宁夏六盘山区,选择了半干旱的叠叠沟小流域内典型坡面上的三种植被(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天然虎榛子灌丛、天然草地),于2010-2019年生长季监测了华北落叶松林的生态水文过程,利用新调查和历史样地资料分析了植被结构特征时空变化及其环境响应,量化了立地因子和植被结构的多功能(碳固存、木材生产、物种多样性保护、产水等)影响,然后在林分尺度确定了不同坡向、坡位及林龄时能兼顾产水主导功能及其他功能的合理林分密度,在坡面尺度提出了符合多功能管理需求的不同植被的合理配置模式,可为六盘山半干旱区的森林植被多功能管理提供科技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森林结构特征随主要因素的变化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阳坡、半阳坡、半阴坡的各坡位,建群种有艾蒿、苔草、铁杆蒿、本氏针茅、披碱草等;随坡向偏离正北的角度增加,平均株高和LAI先缓慢下降,在坡向超过120°和90°后迅速降低;盖度先保持稳定并在坡向超过110°后缓慢降低。随土壤厚度增加,平均株高和LAI先快速升高,在土厚大于55和40 cm后升高缓慢;盖度先快速升高并在土厚大于50 cm后趋于稳定。虎榛子灌丛主要分布在各坡向的上坡位。随坡向偏离正北角度增加,平均株高、覆盖度、LAI、叶量先较稳定;当坡向在80-120°、70-130°、60-110°、90-130°区间内增加时,均为缓慢下降;之后迅速降低。随土壤厚度增加,平均株高、覆盖度、LAI、叶量均先快速升高,当土厚在10-25、10-25、10-30、10-35 cm区间内增加时均为缓慢增加,之后趋于稳定。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主要分布于阴坡半阴坡。随密度增加,树高、胸径均先表现为稳定;在密度超过2000、1500株/hm2时缓慢下降;在密度超过3000、2300株/hm2后降速加快。郁闭度和冠层LAI随密度增加的变化呈相反趋势,即先快速增加、后慢速增加、再趋于稳定。随坡向偏离正北角度增加,树高、胸径、郁闭度、冠层LAI均先表现为稳定,在坡向分别超过80°、80°、60°、50°后开始迅速降低。随土壤厚度增加,树高、胸径、郁闭度、冠层LAI均先为升高,在土厚超过90、80、80、100cm后逐渐趋于稳定。基于综合分析,构建了植被结构特征响应多个主要因素的耦合模型。2.森林植被固碳功能的变化与管理虎榛子灌丛与草地仅调查了植被碳密度,其随坡向偏离正北的角度增加呈逐渐减小、随土壤厚度增加呈逐渐增大。华北落叶松林各垂直层次的碳密度大小顺序为根系层(0-100 cm土壤层)>乔木层>枯落物层>林下植被层,其中根系层土壤碳密度比例高达88.5%。乔木层、枯落物层及生态系统总碳密度均随林龄与土层厚度增加逐渐增大,随密度增加呈先升后降(峰值在3300株/hm2),随坡向偏离正北角度增加呈逐渐减小。受多因素综合影响,林下植被碳密度随主要影响因子的变化均较弱。根系层土壤碳密度随林分密度增加为先微弱降低、后逐渐升高(在密度范围500-3300株/hm2内)、再缓慢降低,随其他因子的变化趋势与乔木层碳密度相同。3.森林木材生产功能的变化与管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林分蓄积和平均单株材积均随林龄和土壤厚度增加而逐渐增大,随坡向偏离正北的角度增加而逐渐减小;随林分密度增加,平均单株材积逐渐降低,但林分蓄积呈先升后降(峰值在3100株/hm2)。依据林分蓄积及平均单株材积的相对值随主要因素的变化,确定华北落叶松林的数量成熟期林龄为27年,但林龄50年时的林分蓄积及平均单株材积仍保持增长趋势;在实施追求优质木材生产并兼顾其他功能的多功能近自然经营时,需延长轮伐期至50年以上或实施持续覆盖的间伐利用。根据林分蓄积及平均单株材积随坡向及土壤厚度的变化,划分了木材生产功能区,其中坡向偏离正北的角度小于59°、土壤厚度大于152 cm时为木材生产最优区;坡向偏离正北的角度在59-98°、土壤厚度在80-152 cm时为木材生产适宜区;坡向偏离正北的角度大于98°、土壤厚度小于80 cm时则为木材生产非适宜区。4.灌草及林下植被特征的变化与管理草地的植物种数随草地盖度增加呈先升后降(峰值在盖度80%)。虎榛子灌丛下的草本种数与盖度随灌丛覆盖度增加呈线性降低。采用华北落叶松林下植被生长特征对林冠层LAI的上外包线评价了其对林冠层结构的响应。随林冠层LAI增加,林下植物种数先升高,在LAI为3.23时达到峰值(32种)后则降低;草本层覆盖度先稳定在较大值(97%),在LAI大于3.39时逐渐下降;灌木层覆盖度先升高,在LAI为2.33时达到峰值(47%)后则降低;草本层、灌木层及林下植被总生物量均呈先稳定后下降的变化。在对林下植被的物种数、覆盖度、生物量分别赋予权重0.63、0.26、0.11后,确定了适宜林下植被生长的林冠层LAI管理范围是2.65-3.25。林下植被管理还需考虑其他功能,在难以兼顾林下植被的特殊立地或经营时期,应优先保障主导功能或相对重要的主要功能。5.森林植被产水功能的变化与管理分析了森林植被生长季产流量在不同降水年份(枯、平、丰水年)随主要因素的变化。草地产流在各年份均为正值;产流量随坡向偏离正北角度增加而逐渐增多,随土壤厚度增加则先快速降低后缓慢降低。虎榛子灌丛产流在枯水年为负值,在平水年及丰水年为正值;产流量随坡向偏离正北角度增加先稳定后增加,随土壤厚度增加先降低后稳定。华北落叶松林产流在枯水年为负值,在平水年及丰水年为正值;产流量随林龄、密度和冠层LAI、土壤厚度、坡向偏离正北角度增加分别表现为先降后升、逐渐减小、逐渐降低、逐渐增加的变化。不同植被类型的产流以草地最大,灌丛居中,林地最小。本研究区要将保障区域供水安全作为主导功能和多功能经营的限制条件,但要避免过分损失其他功能;依据不同立地的各种功能潜力与管理需求,在林分尺度确定了合理林分密度,在坡面尺度确定了植被种类合理配置模式,从而提升森林植被的服务功能综合效益。6.林分尺度上的华北落叶松林多功能经营的决策方案基于森林各单一功能随坡向、土壤厚度、林龄和密度的变化,提出了在不同立地环境和林龄时的多功能(密度)管理的权衡决策方法:第一步,首先确定不同立地条件和林龄时的最大林分密度;其次是确定满足林分稳定要求的合理郁闭度(0.6-0.8)对应的密度范围,作为基本密度区间,但在特定立地或经营时期无法满足要求时可不予考虑;然后依据不同立地的各功能提供潜力与区域发展需求,进行各种功能的重要性排序,确定各单一功能达到其最大值的90%以上时的最优密度范围。第二步,依据各功能的重要性赋予不同权重,利用各单一功能最优密度范围的中值与对应权重进行加权平均,确定最优多功能密度;但为了增加实际操作的灵活性,向两端各扩展15%,作为多功能管理密度的范围;然后依据高龄林管理密度范围应小于或等于低龄林密度范围的原则,适当调整计算得到的多功能管理密度范围。利用上述方法,以较差(阴坡上坡位、半阴坡上坡位、半阳坡下坡位)、适中(阴坡中坡位、半阴坡中坡位)、较好(阴坡下坡位、半阴坡下坡位)的立地为例,在各林龄段确定了其多功能管理密度范围。7.坡面尺度上不同森林植被的合理配置模式基于华北落叶松林、虎榛子灌丛、天然草地这三种植被类型的各单一功能随立地条件与植被结构的变化规律,利用下面的决策程序提出了在四个坡向的典型坡面上进行多功能管理的最佳植被配置模式。第一步,根据大量的立地特征与植被特征调查结果,将各坡面均匀划分为6段坡位(坡顶、坡上、中上、中下、坡下、坡脚),并设定了各坡位的平均土壤厚度。第二步,根据研究区内的植被分布规律,在典型坡面的不同坡位分别设置了可能存在的植被配置模式,其中在植被种类分布相对简单的阴坡和阳坡均设置了3种配置模式,在植被种类分布相对复杂的半阴坡和半阳坡分别设置了11种和6种配置模式。第三步,依据各功能的坡面均值,评价了坡面上的各潜在植被配置模式,并基于坡面尺度的森林植被多功能管理原则确定了适宜的坡面植被配置模式。在立地条件较好并主要发挥固碳和木材生产功能的阴坡(半阴坡),坡顶部均配置虎榛子灌丛,坡上部配置华北落叶松林(草地),其他坡位均配置华北落叶松林;在立地条件较差并主要发挥产水功能的阳坡和半阳坡,坡顶和坡上部均配置虎榛子灌丛,其他坡位均配置天然草地。
杨建辉[9](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孟超[10](2019)在《基于景观格局稳定性的森林经营管理分区研究 ——以河北易县为例》文中认为森林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森林、土壤环境以及森林所依赖生存的各种环境要素共同组合的自然综合体。森林景观是以森林资源为基础,以森林生态系统为核心,耦合土地利用类型、环境条件等因素,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地域综合体。县域作为联结城市与乡镇功能的基础单元,是实施森林资源经营与管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营造生态宜居景观的关键层级。针对森林资源结构与功能特征、森林生态系统复杂性、森林景观格局多功能性,以及森林多层级优化经营需求,开展县域尺度森林资源结构、质量与功能评价研究,对深化森林资源结构、森林景观格局与功能关系认识,丰富森林经理学理论与范式,提高森林景观经营与管理,权衡优化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太行山区北端东麓河北易县为研究区,以201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DEM、2017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结合代表性林地调查和县域各级行政单元社会经济资料收集,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支持下,基于ArcGIS9.3、ERDAS IMAGINE 9.2、IBM SPSS Statistics24、Fragstats3.3等分析软件,综合运用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原理、生态稳定性原理和景观等级理论,在分析县域森林资源环境基础、结构与整体质量基础上,利用景观格局指数法,多角度解析了森林景观格局及其等级特征,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辨析出了决定森林资景观格局空间差异的主导因子,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发展、人类土地开发等方面,应用偏相关分析,系统研究了影响森林资源、景观稳定性经营的关键性调控因子,在GIS环境中构建框架模型,并评价了县域森林景观格局稳定性,建立了不同分区多层次优化经营分区。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DEM数据为基础,通过地形分析、空间统计等方法,综合分析了易县森林资源结构特征与质量。研究发现,全域地类以林地为主,森林以乔木、灌木林为主,占森林资源面积的97.07%,树种以杨树类、油松、柞树类、山杏等林分分布最多,占比分别为45.09%、19.09%、11.07%、5.68%和19.02%。西部山区乡镇森林景观资源优势明显,东部平原乡镇则较小,森林资源主要分布于300m以下浅山丘陵区和500-800米中山区。森林资源结构相对单一,中幼龄林居多,人工植苗面积大,主要森林经营指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基于等级理论和景观格局分析法研究表明,在县域景观尺度上,不同组织层次景观变化响应强烈。森林景观分离度(SPLIT)、多样性指数(SHDI)和斑块密度(PD)等变化响应强烈,随着组织层级细化,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大,斑块面积、数量等特征逐渐增强。森林景观分类组织层级越高,景观蔓延和聚合趋势越明显,组织层次越细,各森林景观类型空间集聚、丛生化程度越明显,景观斑块边缘效应越突出。森林景观与地形、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相互耦合,从山区到平原区,随着人类活动影响增强,森林景观破碎化、斑块形状复杂性及空间差异增大。(3)县域乡镇层级景观特征与立地条件、乡镇社会经济指标有较好的耦合关系。斑块密度(PD)、凝结度(COHESION)对地理环境支配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响应更大,低破碎化、高连通性、多样化森林景观与高海拔、高起伏度的地形条件关系密切,乡镇耕地和居民建设用地面积占比(PCLA,PRCLA)越大,林地景观连通性程度越低。平均坡度(MS)、土层厚度(SD)和高差(ED)作为基础性的控制因素,直接影响耕地、居民建设用地占比(PRCLA)等指标,从而间接作用于森林景观格局。在地形起伏、土壤条件一定下,降低乡镇人口数量(APS)、耕地和居民建设用地占比(PCLA,PRCLA)可降低森林景观格局破碎化,提升森林景观连通性。(4)通过构建通径分析模型,探讨了立地条件、乡镇社会经济指标对乡镇层景观特征量化影响。乡镇平均坡度(MS)、土层平均厚度(SD)、耕地面积占比(PCLA)、居民建设用地面积占比(PRCLA)等指标对森林景观格局破碎化影响较大,其解释能力达到了54%。乡镇单元内高差(ED)、土层深度(SD)、人口数量(APS)、耕地面积占比(PCLA)、居民建设用地面积占比(PRCLA)等指标对森林景观格局连通性空间差异的解释能力更高,达到了60%。(5)从森林资源数量、质量、森林景观格局三个维度,明确了森林资源、森林景观经营的主要指标。在县域上,林地面积、森林总蓄积量、每公顷森林蓄积量是主要的目标性经营指标。景观水平上的斑块密度、景观凝结度、聚合度和类型水平上的景观凝结度、核心斑块总面积、独立核心斑块数量、相似邻近百分比是森林景观格局的技术性经营指标。以地形粗糙度(TR)、土层厚度(SD)为控制变量,研究了影响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和景观格局的主要调控因子。乡镇人口数量(APS)、居民点及城建用地地块密度(DRAUCL)和面积占比(PRCLA)、工矿用地面积占比(PMLA)与县域森林资源、景观格局相关性较高,应作为县域尺度森林资源经营、景观可持续管理研究与实践关注的重点。(6)综合考虑森林景观稳定性(FLI)、森林生态适应性(FEA)和人为活动干扰(HD),研究构建了森林景观格局稳定性(FLS)评价框架模型,FLS=a·FLI×b·FEA×c·HD-1。通过模型评价和分析得出,不同乡镇单元森林资源对立地条件适应性差异较大。由于人口数量增长和土地利用开发程度差异,人为干扰对森林资源的影响程度从东部平原区逐步向西部山区降低。森林景观稳定性程度表现与地形、乡镇差异有关。基于此,研究划定了重点优化区、一般优化区、生态恢复区、重点保育区4个管控分区。根据不同分区森林资源质量、生态适应性和景观格局稳定性表现,分区多层级提出了相应的森林资源、景观经营策略,进而科学指导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
二、太行山区不同地形因子作用下对造林树种的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行山区不同地形因子作用下对造林树种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武川县人工林造林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ArcGIS的空间分析技术 |
1.2.2 生态服务功能的国内外进展研究 |
1.2.3 适宜性评价研究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候 |
2.1.3 水文 |
2.1.4 土壤 |
2.1.5 植被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1.1 武川县人工林下的林地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3.1.2 主要人工林枯落物及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3.1.3 武川县人工林造林树种适宜性评价 |
3.2 研究方法 |
3.2.1 林地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3.2.2 样地设置的选择 |
3.2.3 土壤理化性质测试 |
3.2.4 数据分析 |
3.3 技术路线 |
4 武川县人工林下的林地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4.1 不同坡度下的林地空间分布格局 |
4.1.1 基于DEM的武川县坡度分析 |
4.1.2 武川县不同坡度下主要人工林地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4.2 不同坡向下的林地空间分布格局 |
4.2.1 基于DEM的武川县坡向分析 |
4.2.2 武川县不同坡向下主要人工林地空间分布特征 |
4.3 不同坡位下的林地空间分布格局 |
4.3.1 基于DEM的武川县坡位分析 |
4.3.2 武川县不同坡位下主要人工林地空间分布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主要人工林枯落物及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5.1 枯落物层涵养水源功能 |
5.1.1 枯落物蓄积量 |
5.1.2 枯落物持水能力 |
5.1.3 枯落物持水过程 |
5.1.4 枯落物各指标相关分析 |
5.2 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
5.2.1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含水率研究 |
5.2.2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特征 |
5.2.3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容重与含水率 |
5.2.4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持水量 |
5.3 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
5.3.1 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有机质 |
5.3.2 不同林分类型的速效氮 |
5.3.3 不同林分类型的速效磷 |
5.3.4 不同林分类型的速效钾 |
5.4 小结 |
6 武川县人工林造林树种适宜性评价 |
6.1 武川县人工林造林树种适宜性评价 |
6.1.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6.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3 评价指标的量化分级 |
6.1.4 指标权重计算 |
6.1.5 构造隶属度模糊关系矩阵 |
6.1.6 评价 |
6.2 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鲁中南干旱瘠薄山地立地因子空间变异性及微立地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干旱瘠薄山地植被修复 |
1.2 微立地类型研究 |
1.2.1 森林立地分类 |
1.2.2 无人机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森林立地分类中的应用 |
1.2.3 微立地定义及微立地划分 |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及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微立地主导因子的选择与微立地划分 |
2.2.2 无人机影像处理及DEM的建立 |
2.2.3 样地设置及野外数据调查 |
2.2.4 土壤样品理化性质测定 |
2.3 数据分析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片麻岩山地微立地特征研究 |
3.1.1 片麻岩山地土壤养分综合评价 |
3.1.2 片麻岩山地微立地因子空间变异分析 |
3.1.3 片麻岩山地微立地主导因子分析 |
3.2 花岗岩山地微立地特征研究 |
3.2.1 花岗岩山地土壤养分综合评价 |
3.2.2 花岗岩山地微立地主导因子空间变异分析 |
3.2.3 花岗岩山地微立地因子分析 |
3.3 干旱瘠薄山地微立地类型划分 |
3.3.1 片麻岩山地微立地类型划分结果 |
3.3.2 花岗岩山地微立地类型划分结果 |
4 讨论 |
4.1 干旱瘠薄山地微立地因子变异性 |
4.2 干旱瘠薄山地微立地类型划分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太行山区植被覆盖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植被覆盖状况演变 |
1.2.2 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力 |
1.2.3 太行山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驱动力 |
1.3 存在问题与不足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
2.1.2 气候特征 |
2.1.3 植被及土地利用状况 |
2.2 数据来源 |
2.2.1 GIMMS NDVI数据集 |
2.2.2 气象数据 |
2.2.3 其它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最大值合成法 |
2.3.2 均值法 |
2.3.3 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法 |
2.3.4 相关性分析 |
2.3.5 地理探测器 |
第3章 太行山区NDVI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3.1 不同时间尺度的研究区NDVI时空分布 |
3.1.1 研究区NDVI月际空间分布 |
3.1.2 研究区NDVI季际空间分布 |
3.1.3 研究区NDVI年际空间分布 |
3.2 不同时间尺度的研究区NDVI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3.2.1 研究区NDVI月际变化 |
3.2.2 研究区NDVI季节变化 |
3.2.3 研究区NDVI年际变化 |
3.3 不同地形因素的研究区NDVI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3.1 不同坡度的研究区NDVI变化特征分析 |
3.3.2 不同高程的研究区NDVI变化特征分析 |
3.4 不同植被类型的研究区NDVI变化特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太行山区植被覆盖变化的驱动力探测 |
4.1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研究区NDVI影响因素分析 |
4.1.1 研究区植被覆盖驱动力分析 |
4.1.2 影响因子的交互作用 |
4.2 研究区NDVI与影响因子的空间相关性 |
4.3 研究区植被覆盖状况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太行山区气象因素与植被覆盖状况的响应关系 |
5.1 研究区气象因素的变化特征 |
5.1.1 气象因素的年际变化特征 |
5.1.2 气象因素的季节变化特征 |
5.1.3 气象因素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 |
5.2 研究区植被覆盖状况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 |
5.2.1 研究区NDVI与气象因素的年际关系 |
5.2.2 研究区不同季节NDVI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
5.2.3 研究区不同月份NDVI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大清河上游山区典型小流域水源涵养功能评价及造林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源涵养林功能及作用 |
1.2.2 水源涵养林结构配置研究 |
1.2.3 造林规划设计研究 |
1.2.4 造林典型设计研究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 |
2.4 水文 |
2.5 土壤 |
2.6 植被 |
2.7 土地利用分析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地布设及调查取样 |
3.2.2 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指标计算 |
3.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研究技术路线 |
4 大清河流域上游(山区)水源涵养林造林技术体系 |
4.1 造林设计原则 |
4.2 树种选择及搭配 |
4.3 营林模式及造林技术措施 |
4.4 造林密度研究 |
5 大兰小流域主要林分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
5.1 小流域概况 |
5.2 大兰小流域水源涵养功能分析 |
5.2.1 植被层特征研究 |
5.2.2 枯落物层水源涵养能力分析 |
5.2.3 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分析 |
5.3 不同林分类型水源涵养能力分析与评价 |
5.3.1 评价体系的构建 |
5.3.2 不同林分水源涵养能力分析和评价 |
6 大兰小流域水源涵养林造林规划设计 |
6.1 造林地立地类型划分 |
6.2 水源涵养林适地适树分析及树种搭选择 |
6.3 造林典型设计模式 |
6.3.1 封山育林模式 |
6.3.2 侧柏+荆条混交模式 |
6.3.3 侧柏+山杏混交模式 |
6.3.4 侧柏+刺槐混交模式 |
6.3.5 油松+刺槐混交模式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大兰小流域植被调查名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介绍 |
致谢 |
(5)晋西黄土区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低效林研究现状 |
1.2.2 林分结构与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
1.2.3 刺槐人工林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2.研究区概况 |
2.1 吉县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土壤 |
2.1.4 气候 |
2.1.5 水文 |
2.1.6 植被 |
2.1.7 社会经济 |
2.2 蔡家川流域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气候特征 |
2.2.3 水文和土壤特征 |
2.2.4 地貌和植被特征 |
2.2.5 社会经济 |
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2.1 典型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特征分析 |
3.2.2 低效水土保持林判别、分类分级及对应林分特征分析 |
3.2.3 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目标与调控措施 |
3.3 研究方法 |
3.3.1 标准样地设置 |
3.3.2 林分结构调查 |
3.3.3 水土保持功能定位监测 |
3.3.4 低效林判别及分类分级 |
3.3.5 水土保持功能低效成因分析 |
3.3.6 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技术 |
3.3.7 数据处理 |
3.4 技术路线 |
4.典型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特征分析 |
4.1 典型林分结构特征分析 |
4.1.1 不同林分结构特征的变化规律 |
4.1.2 林分结构整体特征 |
4.2 典型林分水土保持功能特征分析 |
4.2.1 涵养水源功能对比分析 |
4.2.2 保育土壤功能对比分析 |
4.2.3 蓄水减沙功能对比分析 |
4.2.4 典型林分水土保持功能综合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低效刺槐林判别、分类分级及对应林分特征分析 |
5.1 低效林界定 |
5.1.1 水土保持功能综合指数构建 |
5.1.2 低效林判定 |
5.2 低效林分级 |
5.3 低效林成因 |
5.3.1 林分结构配置不合理 |
5.3.2 林地土壤水分、养分资源不足 |
5.4 低效林特征分析 |
5.4.1 林分结构特征 |
5.4.2 低效林自然地理分布特征 |
5.5 讨论 |
5.6 小结 |
6.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 |
6.1 林分结构优化目标分析 |
6.1.1 轻度低效 |
6.1.2 中度低效 |
6.1.3 重度低效 |
6.1.4 优化目标验证 |
6.2 林分结构调控措施分析 |
6.2.1 封山育林 |
6.2.2 抚育疏伐和更替补植 |
6.2.3 适宜林分密度验证 |
6.3 讨论 |
6.4 小结 |
7.结论、展望和创新点 |
7.1 结论 |
7.1.1 典型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特征 |
7.1.2 低效水土保持林判别、分类分级及其林分特征分析 |
7.1.3 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6)大清河流域山丘区立地类型划分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立地类型划分和立地质量评价研究 |
1.2.1 立地类型划分 |
1.2.2 立地类型划分方法 |
1.2.3 立地质量评价 |
1.3 立地类型划分和立地质量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立地划分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立地划分研究现状 |
1.3.3 国外立地质量评价现状 |
1.3.4 国内立地质量评价现状 |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条件 |
2.3 地形地貌 |
2.4 土壤 |
2.5 植被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典型样地选择 |
3.2.2 实地调查 |
3.2.3 土样、植物样参数的测定方法 |
3.2.4 数据处理方法 |
3.2.5 立地类型划分方法 |
3.2.6 立地质量评价方法 |
3.3 研究技术路线 |
4 立地因子研究 |
4.1 立地影响因子的选取原则 |
4.2 立地因子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
4.2.1 地貌地形 |
4.2.2 土壤物理性质 |
4.2.3 土壤化学性质 |
4.3 主导因子的选取 |
4.3.1 立地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4.3.2 立地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
4.4 小结 |
5 立地类型划分 |
5.1 立地类型划分的原则 |
5.2 立地类型的数量分类 |
5.3 不同立地类型特征 |
5.4 小结 |
6 立地质量评价 |
6.1 立地质量评价原则 |
6.2 立地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6.2.1 均方差评价指标权重 |
6.2.2 层次分析法评价指标权重 |
6.2.3 主客观综合权重 |
6.3 评价结果 |
6.4 小结 |
7 大兰小流域不同立地类型植物适宜性研究 |
7.1 大兰小流域立地类型与立地质量分析 |
7.2 大兰小流域不同立地立地类型植物适宜性研究 |
8 讨论和结论 |
8.1 讨论 |
8.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7)晋西黄土区恢复年限对林下植被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物多样性研究 |
1.2.2 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
1.2.3 土壤化学性质研究 |
1.2.4 植被-土壤关系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条件 |
2.4 土壤特征 |
2.5 水文特征 |
2.6 植被状况 |
2.7 社会经济条件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地调查 |
3.2.2 物种多样性及重要值计算方法 |
3.2.3 草本植物生物量计算 |
3.2.4 枯落物量及厚度计算 |
3.2.5 土壤数据采集与处理 |
3.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7 植被-土壤耦合模型建立方法 |
3.3 技术路线 |
4 林下草本多样性及枯落物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
4.1 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
4.2 草本层生物量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
4.3 枯落物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林地土壤物理性质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
5.1 林地土壤容重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
5.2 林地土壤总孔隙度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
5.3 林地土壤毛管孔隙度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
5.4 林地土壤非毛管孔隙度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
5.5 有林地土壤物理性质随植被恢复年限变化情况 |
5.6 讨论 |
5.7 小结 |
6 林地土壤化学性质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
6.1 土壤有机质含量、pH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
6.2 土壤硝态氮、铵态氮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
6.3 土壤速效磷、速效钾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
6.4 土壤全氮、全磷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
6.5 讨论 |
6.6 小结 |
7 林下草本植被-土壤系统耦合关系评价 |
7.1 植被-土壤耦合评价 |
7.1.1 评价指标及权重 |
7.1.2 草本植被-土壤系统的耦合协调性判断标准 |
7.1.3 草本植被-土壤理化性质耦合协调性评价 |
7.2 林下植被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
7.3 回归分析 |
7.4 讨论 |
7.5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8)六盘山半干旱区三种典型植被的结构变化及其多功能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森林植被结构特征的时空变化 |
1.2.2 森林植被固碳功能及其管理 |
1.2.3 森林木材生产功能及其经营 |
1.2.4 植物种类多样性及其管理 |
1.2.5 森林植被水土调节功能及其管理 |
1.2.6 森林植被的多功能管理研究进展与需求 |
1.2.7 干旱缺水地区植被多功能管理的特殊要求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六盘山区和周边区域基本情况 |
2.1.2 研究小流域概况 |
2.1.3 研究样地基本信息 |
2.1.4 研究植被的分布与立地条件 |
2.2 研究区近十年的气象特征 |
2.2.1 太阳辐射 |
2.2.2 降水量 |
2.2.3 空气温度 |
2.2.4 空气相对湿度 |
2.2.5 风速 |
2.2.6 潜在蒸散 |
2.2.7 2010-2019 年的气象参数月均值 |
2.3 研究方法 |
2.3.1 森林植被临时样地调查 |
2.3.2 森林植被固定样地的生态水文过程监测 |
2.3.3 森林植被结构变化的多因素响应耦合模型建立与评价 |
2.3.4 森林植被主要服务功能的模型 |
2.3.5 林分尺度上多功能管理的优化权衡方法 |
2.3.6 坡面上森林植被多功能管理的优化权衡方法 |
3 天然草地结构特征的立地差异及多功能影响 |
3.1 草地群落的基本情况 |
3.2 草地平均株高对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
3.2.1 立地因子筛选及平均株高的单因子响应 |
3.2.2 平均株高响应坡向和土壤厚度的模型 |
3.2.3 平均株高随立地因子变化的模拟 |
3.3 草地盖度对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
3.3.1 盖度对单因子的响应 |
3.3.2 盖度响应坡向和土壤厚度的模型 |
3.3.3 盖度随立地因子变化的模拟 |
3.4 草地叶面积指数对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
3.5 草地其他植被结构与盖度的关系 |
3.5.1 草本植物种数与草地盖度的关系 |
3.5.2 植物多样性指数与草地盖度的关系 |
3.6 天然草地生物量与碳密度随立地因子的变化 |
3.7 天然草地蒸散量及产流量随立地因子的变化 |
3.8 讨论 |
3.9 小结 |
4 虎榛子灌丛结构特征的立地差异及多功能影响 |
4.1 灌丛平均株高对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
4.1.1 立地因子筛选及平均株高的单因子响应 |
4.1.2 平均株高响应坡向和土壤厚度的模型 |
4.1.3 平均株高随立地因子变化的模拟 |
4.2 灌丛覆盖度对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
4.2.1 覆盖度对单因子的响应 |
4.2.2 覆盖度响应坡向和土壤厚度的模型 |
4.2.3 覆盖度随立地因子变化的模拟 |
4.3 灌丛叶面积指数对立地因子的模拟 |
4.4 灌丛叶量对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
4.4.1 叶量对单因子的响应 |
4.4.2 叶量响应坡向和土壤厚度的模型 |
4.4.3 叶量随立地因子变化的模拟 |
4.5 灌丛内草本植被结构对灌丛覆盖度的响应 |
4.5.1 草本植物种数对灌丛覆盖度的响应 |
4.5.2 草本植被多样性指数对灌丛覆盖度的响应 |
4.5.3 草本植被盖度对灌丛覆盖度的响应 |
4.6 虎榛子灌丛生物量与植被碳密度的空间变化 |
4.6.1 灌丛林冠层生物量与碳密度的空间变化 |
4.6.2 灌丛下草本植被及枯落物碳密度与灌丛覆盖度的关系 |
4.6.3 灌丛总碳密度的空间变化 |
4.7 天然虎榛子灌丛蒸散量及产流量的空间变化 |
4.8 讨论 |
4.9 小结 |
5 华北落叶松林结构特征的时空变化及多功能影响 |
5.1 林分平均树高对林龄、密度、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
5.1.1 平均树高对单因子的响应及立地因子筛选 |
5.1.2 平均树高的多因素响应模型建立与比较 |
5.1.3 最大林分密度随林木生长的变化 |
5.1.4 平均树高随主要影响因子变化的模拟 |
5.2 林分平均胸径对林龄、密度、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
5.2.1 平均胸径对单因子的响应 |
5.2.2 平均胸径的多因素响应模型建立与比较 |
5.2.3 平均胸径随主要影响因子变化的模拟 |
5.3 林分郁闭度对林龄、密度、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
5.3.1 郁闭度对单因子的响应 |
5.3.2 郁闭度多因素响应模型的比较 |
5.3.3 郁闭度随主要影响因子变化的模拟 |
5.4 林分冠层LAI对林龄、密度、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
5.4.1 冠层LAI对单因子的响应 |
5.4.2 冠层LAI多因素响应模型的比较 |
5.4.3 冠层LAI随主要影响因子变化的模拟 |
5.5 生物量及固碳功能的时空变化 |
5.5.1 华北落叶松乔木层生物量模型 |
5.5.2 华北落叶松乔木层碳密度的时空变化 |
5.5.3 华北落叶松林下植被碳密度的时空变化 |
5.5.4 华北落叶松林枯落物层现存碳密度的时空变化 |
5.5.5 华北落叶松林根系层土壤碳密度的时空变化 |
5.5.6 华北落叶松林生态系统总碳密度的时空变化 |
5.6 木材生产功能的时空变化及管理 |
5.6.1 平均单株材积与林分蓄积模型的构建 |
5.6.2 平均单株材积随主要影响因子变化的模拟 |
5.6.3 林分蓄积量随主要影响因子变化的模拟 |
5.6.4 平均单株材积与林分蓄积的权衡与管理 |
5.7 林下草灌生长对冠层LAI的响应 |
5.7.1 林下植被生长特征对冠层LAI的响应 |
5.7.2 林下草灌覆盖度对林冠层LAI的响应 |
5.7.3 林下草灌生物量对林冠层LAI的响应 |
5.7.4 林下草灌植被的多功能管理建议 |
5.8 产水功能的时空变化 |
5.8.1 华北落叶松林典型样地及坡面的林冠降水截留量变化 |
5.8.2 华北落叶松林典型样地及坡面的林冠蒸腾量变化 |
5.8.3 华北落叶松林典型样地及坡面的林下蒸散变化 |
5.8.4 华北落叶松林典型坡面不同坡位样地生长季内产流特征 |
5.8.5 华北落叶松林产流量对主要影响因子的响应 |
5.8.6 华北落叶松林地产流量随主要影响因子变化的模拟 |
5.9 讨论 |
5.9.1 林龄、密度和立地因子对主要植被结构特征的影响 |
5.9.2 主要因子对植被生物量及碳密度的作用 |
5.9.3 木材生产功能的变化特征及管理策略 |
5.9.4 林下植被随冠层结构的变化及管理 |
5.9.5 蒸散与产流受主要因素的影响 |
5.10 小结 |
6 华北落叶松林分的多功能管理 |
6.1 华北落叶松林的最大林分密度随影响因子的变化 |
6.2 不同立地条件下森林的多功能管理密度 |
6.2.1 传统森林经营方式 |
6.2.2 阴坡上坡位的多功能管理密度 |
6.2.3 阴坡中坡位的多功能管理密度 |
6.2.4 阴坡下坡位的多功能管理密度 |
6.2.5 半阴坡上坡位的多功能管理密度 |
6.2.6 半阴坡中坡位的多功能管理密度 |
6.2.7 半阴坡下坡位的多功能管理密度 |
6.2.8 半阳坡下坡位的多功能管理密度 |
6.3 讨论 |
6.3.1 多种服务功能的管理决策 |
6.3.2 多功能管理的决策方案 |
6.3.3 多功能管理的方法比较 |
6.4 小结 |
7 典型坡面的森林植被多功能管理 |
7.1 阴坡坡面的植被多功能管理 |
7.2 半阴坡坡面的植被多功能管理 |
7.3 半阳坡坡面的植被多功能管理 |
7.4 阳坡坡面的植被多功能管理 |
7.5 各典型坡面的植被多功能管理方式效果对比 |
7.6 讨论 |
7.6.1 森林植被多功能管理决策的尺度差异 |
7.6.2 立地条件对森林植被多种服务功能的影响 |
7.7 小结 |
8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立地类型划分与多功能利用方向 |
8.1.2 植被结构特征时空变化 |
8.1.3 立地特征与系统结构对多种服务功能的影响 |
8.1.4 华北落叶松林的多功能林分密度权衡 |
8.1.5 坡面尺度上确定合理的植被配置模式 |
8.1.6 森林植被多功能管理的决策步骤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9)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4 研究范围 |
1.1.5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总结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
2.1.3 土壤下渗理论 |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
2.2.2 低影响开发(LID) |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2.2.6 分析总结 |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
4.1 地貌特征 |
4.1.1 沟壑密度 |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
4.1.3 坡度与坡长 |
4.2 雨洪特征 |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
4.3 产流机制 |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
4.4 尺度效应 |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
4.6.1 尺度选择问题 |
4.6.2 部门统筹问题 |
4.6.3 技术融合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
5.2.1 总体技术框架 |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
5.3.1 雨洪管控目标 |
5.3.2 水土保持目标 |
5.3.3 场地安全目标 |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
5.3.5 景观视效目标 |
5.3.6 场地生境目标 |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
5.6.1 政策法规 |
5.6.2 技术规范 |
5.7 本章小结 |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
6.3.4 分析总结 |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3 分析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
7.1.5 案例总结 |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
7.2.1 现实条件 |
7.2.2 现状问题 |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
7.2.4 适地性评价 |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
7.2.6 案例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
8.2.2 技术体系创新 |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附录C 附表 |
附录D 附图 |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景观格局稳定性的森林经营管理分区研究 ——以河北易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森林资源概念与内涵 |
1.2.2 森林资源结构与功能 |
1.2.3 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
1.2.4 森林景观格局与功能 |
1.2.5 森林景观格局层级特征 |
1.2.6 森林资源与景观经营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区代表性 |
1.4.2 研究目标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方法 |
1.4.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环境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气象 |
2.2.3 土壤 |
2.2.4 植被 |
2.2.5 水文、地质 |
2.3 林业生态建设情况 |
2.4 社会经济概况 |
第三章 县域森林资源环境基础信息处理与数据库构建 |
3.1 数据来源 |
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1 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处理 |
3.2.2 数理统计分析 |
3.3 森林资源环境基础信息数据库构建 |
第四章 县域环境及资源现状分析 |
4.1 森林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
4.1.1 地形地貌条件 |
4.1.2 土壤基础条件 |
4.2 林地及土地利用类型总体分布分析 |
4.2.1 气候资源条件 |
4.3 林地保护与退化类型分析 |
4.4 森林资源结构特征 |
4.4.1 林种结构 |
4.4.2 权属结构 |
4.4.3 功能结构 |
4.4.4 林龄结构 |
4.4.5 起源结构 |
4.5 研究区森林资源总体质量评价 |
4.6 小结 |
第五章 县域不同层级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
5.1 景观类型划分及景观指数选取 |
5.1.1 景观类型与层级划定 |
5.1.2 景观指数选取与分析 |
5.2 景观水平不同层级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
5.3 类型水平不同层级森林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
5.4 森林景观格局特征对不同层级变化的响应 |
5.5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乡镇的森林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
6.1 主要森林景观类型及影响因子的确定 |
6.1.1 森林景观类型划定 |
6.1.2 地貌类型划分 |
6.1.3 景观指数选择 |
6.1.4 主要影响因子的确定 |
6.2 县域乡镇单元森林景观格局及驱动因子分析 |
6.3 县域乡镇单元森林景观格局综合结构特征分异机理 |
6.3.1 县域乡镇单元森林景观格局破碎化形成机理路径解析 |
6.3.2 县域乡镇单元森林景观格局连通性形成机理路径解析 |
6.3.3 县域乡镇单元森林景观格局各综合结构特征变异解释度比较 |
6.4 小结 |
第七章 县域森林资源与景观经营调控关系分析 |
7.1 景观格局指标及控制变量梳理 |
7.1.1 景观格局指标梳理 |
7.1.2 影响及控制变量梳理 |
7.2 县域森林资源与景观经营辨析 |
7.2.1 森林资源数量经营指标 |
7.2.2 森林资源质量经营指标 |
7.2.3 景观格局与功能经营指标 |
7.3 基础条件因子相关性与控制变量选择 |
7.4 森林资源和景观格局及功能经营的主要调控因子 |
7.4.1 森林资源数量经营的主要调控因子 |
7.4.2 森林资源质量经营的主要调控因子 |
7.4.3 森林景观格局与功能经营的主要调控因子 |
7.5 小结 |
第八章 基于县域森林景观稳定性评价的经营管理分区 |
8.1 县域森林景观稳定性评价模型构建 |
8.1.1 构建思路 |
8.1.2 模型计算 |
8.2 森林景观稳定性要素分析 |
8.2.1 基于森林小班的森林景观完整性分析 |
8.2.2 县域不同乡镇单元森林景观生态适应性评价 |
8.2.3 县域不同乡镇单元森林资源人为干扰影响评价 |
8.3 县域森林景观稳定性评价与优化分区 |
8.3.1 县域森林景观稳定性评价 |
8.3.2 县域森林景观经营优化分区 |
8.4 县域森林景观格局优化分区多层级经营 |
8.4.1 重点保育区 |
8.4.2 生态恢复区 |
8.4.3 一般优化区 |
8.4.4 重点优化区 |
8.5 小结 |
第九章 讨论与结论 |
9.1 讨论 |
9.2 结论 |
9.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编着作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件 |
四、太行山区不同地形因子作用下对造林树种的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武川县人工林造林适宜性研究[D]. 霍禹如.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2]鲁中南干旱瘠薄山地立地因子空间变异性及微立地划分[D]. 冯丹.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3]太行山区植被覆盖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D]. 王炜.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4]大清河上游山区典型小流域水源涵养功能评价及造林设计[D]. 杨凝.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晋西黄土区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研究[D]. 侯贵荣.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6]大清河流域山丘区立地类型划分与评价[D]. 闫烨琛.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晋西黄土区恢复年限对林下植被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D]. 刘俊廷.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六盘山半干旱区三种典型植被的结构变化及其多功能影响[D]. 韩新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
- [9]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基于景观格局稳定性的森林经营管理分区研究 ——以河北易县为例[D]. 孟超.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