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23010319861202XXXX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现如今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十分紧张,因此人们的生态意识也逐渐增强。生态意识在诸多领域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又因为建筑学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有必要将生态建设融入建筑学当中,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生态建筑的快速发展,减少建筑行业的资源消耗,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尽早实现。
关键词:建筑学设计;生态意识;探究
引言
作为生态建筑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建筑物的生态设计属于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建筑生态设计的特点在时间、技术、行为、空间中均有所体现。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建筑设计最基本的要求,生态建筑设计除去有普通建筑设计特征以外,还包括抽象、复杂的模式。以技术维度展开生态建筑设计分析,需要应用到硬性、软性生态技术,以此提高建筑调节性。
1生态学概述
1.1生态意识
这种意识实际上就是人们常说的可持续发展的体现,属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觉醒。当然人类并非第一时间就明白这一道理,人类是在不断破坏、不断受伤以后才形成了这种看似变乖的表现方式。在人类生态意识增强的过程中,人们对自然环境保护予以了重新的认识。人们渐渐意识到破坏自然环境并不会对地球造成任何影响,保护自然环境也不是在保护地球而是在保护人类文明。生态意识强调彰显生态价值,确立了生态文明在市场经济中的属性。人类作为地球上的高阶生物有必要审视自己的行为与表现,杀戮、掠夺等行为属于原始冲动,其对社会的破坏、自然的影响是错误的行为。生态意识是基于自然与社会情况出现的。为了解决自然、社会之间的矛盾就需要了解人与自然的综合性、整体性关系,明白人与自然有着唇亡齿寒、不可分割的关系。人类应平衡社会的发展与自然资源的使用,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而不是一味地对地球母亲掠夺。
1.2生态建筑
这种类型的建筑是近些年才出现的建筑形式,这种建筑形式基于生态学与建筑学特征,属于建筑学与生态学结合的建筑思想。这种思想将自然生态作为基础,打造了人工生态系统。利用科学技术赋予建筑群、建筑物更多、独特的特色,能够实现自然环境与人类很好地融合,构建有机生态体系,具备适应环境、调节环境功能。这种类型的建筑能够在为人们提供相应居住环境需求的基础上,考虑自然环境物质交换与接纳能力。
2建筑学生态设计的策略
2.1科学选址
建筑施工前,有关部门应进行科学规划,将建筑的特点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同时科学测评生态系统,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优化,从而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设计中,一方面要全面了解并掌握当地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还要对建筑的社会环境因素予以高度重视。需科学分析建筑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并考虑环境对建筑的作用。如在建筑设计规划中,应做好前期勘察工作,充分了解当地的地质与水文情况,且经过周密的计算检验建筑与环境间的作用能否与生态环境建设产生明显的矛盾。按照生态学原理,生态系统并不是长期稳定且保持不变的状态,生态系统自身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呈现出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但是这并不代表这种平衡状态可无限期的保持。所以,我们必须要严格把控这一限度,采用有效措施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从而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标准及要求,且在建筑生态设计中始终坚持科学选址。
2.2尊重个性,因地制宜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的供养,因此人类在进行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应秉持尊重自然的态度。以我国发展现状来看,若要以较短的时间实现绿色建筑发展目标相对较难,但是若能尊重个性,因地制宜地进行建筑设计和建设就可有效地缓解这一矛盾其中,因地制宜主要是指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特有的优势,高度尊重当地的环境,该方式一方面能够保护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促进环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基于此,在建筑工程施工前,有关部门需全面了解建筑施工现场以及周边地区的自然环境,在发挥其自然优势的条件下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比如,建设在旅游业周边的建筑不仅能够高效利用生态环境的优势,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也可有效减少大众生活对景区的负面影响。另外,对于大功率实用能源功能性建筑设计也需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将其建在资源储量和种类丰富的地区,高效地利用风能等可再生资源,以此全面体现出其在生态建筑中的优势特征。这里注意,高污染的化工类建筑应建设在远离人群、水源以及自然资源的地区,减少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在生产中还要针对排放物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待各项指标达标后方可排放。
2.3积极采取绿色化设计策略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生命周期内可有效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为人们提供健康、宜居和实用的空间。在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是体现生态意识的核心,而且其也是建筑生态设计和绿色化建筑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当中所说的绿色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其主要有建筑环境绿色化、建筑设计绿色化、建筑材料绿色化、建筑功能绿色化等。在设计中需充分结合建筑所在区域的自然以及社会环境,最大限度的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坚持就地取材,从而减少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资源消耗。此外还要在工作中保证建筑与生活联系密切,发挥出其最大作用。建筑当中的环境建设通常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室内装潢设计,一个是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的协调性。室内环境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场所,其应具备较强的艺术性和美观性,从而给人一种愉悦的心情。室外环境则应考量其与环境的和谐程度,从而满足绿色化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3提升建筑学设计生态意识的措施
3.1做好外部环境的协调工作
绿色建筑设计中,建筑与生态环境之间必须保持协调的关系,在建筑学设计当中要将建筑周围的环境和建筑周边的建筑设施作为设计中考量的重要因素,确保新建的建筑与周围的建筑和基础设施具有较高的协调性。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加强自然环境结合的基本效果,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还应将自然气候和季节变化作为设计中考虑的综合因素。如江南园林设计中具有鲜明特色的鸳鸯厅,就将建筑分成完整的两个部分,一面朝北,一面朝南,两个部分可顺应东西两个季节的活动。
3.2积极开发新能源和新技术
现如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新型的建筑材料也不断增多,其也有效增强了建筑物与环境的兼容性。而且在新技术开发的过程中,建筑学设计的选择更多,建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也明显降低。如采用新材料吸热降温,采用构造通风等多种形式的建筑设计,一方面减少了建设成本投入,另一方面也保证了资源的利用率。
3.3充分清洁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和风能都是清洁的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上述资源可显著增强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意识,保证城市与生态系统的协调性。如高质量的自然采光设计就能够减少人工光源对电能的消耗,且通风性较好的建筑一方面可以增强室内的舒适度,另一方面也保证了空气流通的质量,减少了空调运行过程中的电能消耗,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结束语
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因此建筑学生态设计理念对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对建筑学生态设计的意识明显深化,生态建筑设计因此得以完善。
参考文献
[1]周华军.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7,3(10):86.
[2]朱根峥.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7(14):224.
[3]叶文辉.解析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意识[J].城市建筑,2014(06):10+12.
[4]吴晓程.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意识[J].现代装饰(理论),2013(0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