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环菌的发酵

蜜环菌的发酵

杨德辉

(吉林省东方制药有限公司,吉林长春130013)

摘要:进行了蜜环菌深层发酵产胞外多糖的培养基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豆粕粉作氮源时,菌丝得率最高,以麸皮作氮源时,多糖产率最高;红薯粉为蜜环菌菌丝生长和多糖产量的最适碳源。最适培养基配方为:红薯粉3%,豆饼粉1.5%,葡萄糖1%,KH2PO40.15%。机械搅拌对菌丝的生长和多糖的产生都不利;接种后当即上摇床比接种后静置一段时间再上摇床的菌丝的生长及多糖含量都多;培养基中加1%的乙醇对菌丝的生长和多糖的产生都不利;600ml发酵实验中,发酵液多糖含量可达0.485mg/ml,菌丝干重可达20.8g/l。当发酵液值降为5.0左右,颜色开始变为棕褐色,菌丝亮光由强变弱时,即可终止发酵。

关键词:蜜环菌;深层发酵;胞外多糖;培养基

1概述

本文主要是完成蜜环菌培养基的研究。优化并确定最佳培养基的置备条件与组成。主要通过菌丝的生长和多糖的含量,来确定在何条件下配制的培养基最有利于蜜环菌的生长。

2实验研究原材料与方法

2.1原材料及规格

表1

2.2实验步骤及方法

2.2.1发酵液中多糖的提取与测定

取一定体积的发酵液在3000r/min下离心10min,取20ml上清液于50℃吹干浓缩,加三倍体积的乙醇沉淀12小时,3000r/min离心15min;沉淀用75%的乙醇洗至无还原糖反应,离心;沉淀,用60℃热水充分溶解,离心去沉淀,上清液用苯酚浓硫酸测定多糖含量。

2.2.2发酵液中菌丝干重的测量

将已知体积的发酵物用两层纱布过滤,取菌丝放于50℃吹风干燥至恒重。称重换算成每升发酵液中菌丝的干重。

2.2.3培养蜜环菌的最佳碳源选择

按2%的用量将小麦粉和红薯粉分别煮20分,冷却至70℃,加入糖化酶糖化至无碱液反应,两层纱布过滤,滤液配培养基;将蔗糖按2%用量溶解,配营养基。每250ml三角瓶装50ml培养基各3次重复,121℃灭菌30分。

2.2.4培养蜜环菌的最佳氮源选择

将麸皮按1%的用量加水煮沸20分;豆粕粉按1%的用量加少量水浸泡一段时间,用研钵磨成浆,加水煮沸15分;分别用两层纱布过滤,滤液配营养基;氯化铵和蛋白胨按1%用量溶解配营养基。每250ml三角瓶装50ml培养基,各三次重复,121℃灭菌30分。

3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3.1碳源对蜜环菌液体发酵的影响

26~27℃130r/min振荡培养6小时,处理后检测,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以红薯粉作碳源时,蜜环菌液体发酵的菌丝产量和多糖产量都高,小麦粉次之,蔗糖最差。这可能与红薯粉的营养成分比较丰富有关。另外,有报道,以红薯粉为碳源时,可以使ph下降缓慢,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可能也为蜜环菌的液体发酵提供了优越条件。

表2碳源对菌丝和多糖产量的影响

3.2氮源对蜜环菌液体发酵的影响

26~27℃130r/min振荡培养6小时,处理后检测,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蜜环菌产多糖的最适氮源为麸皮,产菌丝的最适氮源为豆粕粉,对氯化铵的利用很差。可能是由于无机氮的营养太单一,同时,菌在利用无机氮的过程中,pH值回显著下降,而有机氮对pH值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

表3氮源对菌丝和多糖产量的影响

3.3机械搅拌对液体发酵的影响

每250三角瓶装50培养基,26~27130振荡培养5。由表4可知,三角瓶中玻璃棒根数增加,菌丝和多糖的得率都减少。这是由于其中的玻璃棒在振动过程中与菌丝碰撞,会引起一部分细胞的破裂,不利于菌丝的生长。

表4机械搅拌对蜜环菌菌丝生长和多糖产量的影响

3.4接种后静置对发酵的影响

培养6小每250ml三角瓶50ml培养基,26~27℃时。由表5可知,接种后应立即上摇床,菌丝和多糖得率都高。工业发酵中,接种后应立即供养培养,能够缩短发酵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

表5接种后静置对蜜环菌菌丝生长和多糖产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卯晓岚.中国经济真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35.

[2]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微生物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3]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

标签:;  ;  ;  

蜜环菌的发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