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通考论文-连凡

文献通考论文-连凡

导读:本文包含了文献通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文献通考·,经籍考》,马端临,分类渊源,归类调整

文献通考论文文献综述

连凡[1](2019)在《《文献通考·经籍考》经部分类渊源及其调整》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献通考·经籍考》由于其辑录体的特殊体制决定其分类体系与书籍归类具有综合众家而折衷以己意的特征。通过对其经部书目文献的分析可知,马端临在《经籍考》中辑录前代书籍的过程中进行的调整主要包括:分类体系中由分类项目的设置及其横向关系与纵向沿革造成的调整,以及书目归类中由分类者的主观视角与思想立场的差异造成的调整。通过分析历代目录与学术史,特别是与古籍目录的集大成者《四库总目提要》相对照可知,《经籍考》经部中对其分类类目与具体书籍的归类的调整往往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有其深层的学术背景,反映了思想文化的时代变迁。马端临敏锐地抓住了学术发展的脉搏,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分类与归类体系。(本文来源于《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付麒睿[2](2018)在《《清朝续文献通考》所载番部乐器梳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梳理清朝续文献考中乐器部分即乐考五到乐考九共计四章,其中乐考五为乐器概述、乐考六为雅乐器图式、乐考七为杂乐器、乐考八为乐器、乐考九为西乐内容梳理,对其中各民族乐器进行简介,本文将对乐考七、乐考八着重讨论,简介清宫藩部乐器的形制与演奏法。(本文来源于《黄河之声》期刊2018年23期)

连凡[3](2019)在《论《文献通考·经籍考》分类的渊源及调整——以子部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辑录体的特殊体制决定《文献通考·经籍考》的分类体系与书籍归类具有综合众家而折衷为己意的特征。通过对其子部书目文献的分析可知,马端临《经籍考》在辑录前代书目的过程中进行的调整主要包括:分类体系中由分类项目的设置及其横向关系与纵向沿革造成的调整;书目归类中由分类者的主观视角与思想立场的差异造成的调整。通过分析历代目录与学术史,特别是与古籍目录的集大成者《四库总目提要》相对照可知,《经籍考》子部中对分类类目与具体书籍的归类的调整往往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有深层的学术背景,反映了思想文化的时代变迁。马端临敏锐地抓住了学术发展的脉搏,并最终构建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分类与归类体系。(本文来源于《天中学刊》期刊2019年01期)

连凡[4](2019)在《《文献通考·经籍考》的分类渊源与归类调整——以子部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献通考·经籍考》由于其辑录体的特殊体制,决定其分类体系与书目归类具有综合众家而折衷以己意的特征。通过对其子部书目文献的分析可知,马端临在《经籍考》辑录前代书目的过程中进行的调整主要包括:分类体系中由分类项目的设置及其横向关系与纵向沿革造成的调整,以及书目归类中由分类者的主观视角与思想立场的差异造成的调整。通过分析历代书目与学术史,特别是与古籍书目的集大成者《四库总目提要》相对照可知,《经籍考》子部中对其分类类目与具体书籍的归类的调整往往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有其深层的学术背景,反映了思想文化的时代变迁。马端临敏锐地把握学术发展的脉搏,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书目分类与归类体系。(本文来源于《西部学刊》期刊2019年03期)

连凡[5](2019)在《《文献通考·经籍考》的分类渊源与归类调整——以经部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献通考·经籍考》由于其辑录体的特殊体制决定其分类体系与书籍归类具有综合众家而折中以己意的特征。通过对其经部书目文献的分析可知,马端临在《经籍考》中辑录前代书籍的过程中进行的调整主要包括:分类体系中由分类项目的设置及其横向关系与纵向沿革造成的调整,以及书目归类中由分类者的主观视角与思想立场的差异造成的调整。《经籍考》经部中对其分类类目与具体书籍的归类的调整往往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有其深层的学术背景,反映了思想文化的时代变迁。马端临敏锐地抓住了学术发展的脉搏,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分类与归类体系。(本文来源于《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连凡[6](2018)在《《文献通考·经籍考》的分类渊源与归类调整——以史部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献通考·经籍考》由于其辑录体的特殊体制决定其分类体系与书籍归类具有综合众家而折衷以己意的特征。通过对其史部书目文献的分析可知,马端临在《经籍考》中辑录前代书籍的过程中进行的调整主要包括:分类体系中由分类项目的设置及其横向关系与纵向沿革造成的调整,以及书目归类中由分类者的主观视角与思想立场的差异造成的调整。《经籍考》史部中对其分类类目与具体书籍的归类的调整往往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有其深层的学术背景,反映了思想文化的时代变迁。马端临敏锐地抓住了学术发展的脉搏,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分类与归类体系。(本文来源于《史志学刊》期刊2018年06期)

连凡[7](2018)在《《文献通考·经籍考》的整理、着录及其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简介马端临及其《文献通考·经籍考》,先对《文献通考》及其《经籍考》的古籍刻本及影印本的情况进行梳理,后对今人点校整理本的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其历经《经籍考》单行本(1985)、"传世藏书"中的《文献通考》横排简体点校本(1996)及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竖排繁体点校本(2011)叁个阶段。《文献通考》及其《经籍考》从产生并为书目所着录直到最终在官修书目中确立地位,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目前学界对《经籍考》的学术价值及其与历代书目之关系的研究还有待提高。(本文来源于《图书情报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连凡[8](2018)在《论《文献通考·经籍考》的分类渊源及其调整》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献通考·经籍考》由于其辑录体的特殊体制决定其分类体系与书目归类具有综合众家而折中以己意的特征。马端临在《文献通考·经籍考》里辑录前代书目的过程中进行的调整主要包括:分类体系中由分类项目的设置及其横向关系与纵向沿革造成的调整,以及书目归类中由分类者的主观视角与思想立场的差异造成的调整。分析历代书目与学术史,特别是与古籍书目的集大成者《四库总目提要》相对照可知,《经籍考》中对其分类类目与具体书籍归类的调整往往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有其深层的学术背景,并且反映了学术的时代变迁。马端临敏锐地抓住学术发展脉搏,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分类与归类体系。(本文来源于《武陵学刊》期刊2018年06期)

连凡[9](2018)在《《文献通考·经籍考》的分类渊源与归类调整——以子部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献通考·经籍考》由于其辑录体的特殊体制决定其分类体系与书籍归类具有综合众家而折衷以己意的特征。通过对其子部书目文献的分析可知,马端临在《经籍考》中辑录前代书目的过程中进行的调整主要包括:分类体系中由分类项目的设置及其横向关系与纵向沿革造成的调整,以及书目归类中由分类者的主观视角与思想立场的差异造成的调整。通过分析历代目录与学术史,特别是与古籍目录的集大成者《四库总目提要》相对照可知,《经籍考》子部中对其分类类目与具体书籍的归类的调整往往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有其深层的学术背景,反映了思想文化的时代变迁。马端临敏锐地抓住了学术发展的脉搏,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分类与归类体系。(本文来源于《南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连凡[10](2018)在《《文献通考·经籍考》子部分类渊源及其调整》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献通考·经籍考》由于其辑录体的特殊体制决定其分类体系与书目归类具有综合众家而折衷以己意的特征。通过对其子部书目文献的分析可知,马端临在《经籍考》中辑录前代书目的过程中进行的调整主要包括:分类体系中由分类项目的设置及其横向关系与纵向沿革造成的调整,以及书目归类中由分类者的主观视角与思想立场的差异造成的调整。通过分析历代书目与学术史,特别是与古籍书目的集大成者《四库总目提要》相对照可知,《经籍考》子部中对其分类类目与具体书籍的归类的调整往往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有其深层的学术背景,反映了思想文化的时代变迁。马端临敏锐地抓住了学术发展的脉搏,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分类与归类体系。(本文来源于《河池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文献通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梳理清朝续文献考中乐器部分即乐考五到乐考九共计四章,其中乐考五为乐器概述、乐考六为雅乐器图式、乐考七为杂乐器、乐考八为乐器、乐考九为西乐内容梳理,对其中各民族乐器进行简介,本文将对乐考七、乐考八着重讨论,简介清宫藩部乐器的形制与演奏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献通考论文参考文献

[1].连凡.《文献通考·经籍考》经部分类渊源及其调整[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付麒睿.《清朝续文献通考》所载番部乐器梳理[J].黄河之声.2018

[3].连凡.论《文献通考·经籍考》分类的渊源及调整——以子部为中心[J].天中学刊.2019

[4].连凡.《文献通考·经籍考》的分类渊源与归类调整——以子部为中心的考察[J].西部学刊.2019

[5].连凡.《文献通考·经籍考》的分类渊源与归类调整——以经部为中心的考察[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9

[6].连凡.《文献通考·经籍考》的分类渊源与归类调整——以史部为中心[J].史志学刊.2018

[7].连凡.《文献通考·经籍考》的整理、着录及其评价[J].图书情报研究.2018

[8].连凡.论《文献通考·经籍考》的分类渊源及其调整[J].武陵学刊.2018

[9].连凡.《文献通考·经籍考》的分类渊源与归类调整——以子部为中心的考察[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8

[10].连凡.《文献通考·经籍考》子部分类渊源及其调整[J].河池学院学报.2018

标签:;  ;  ;  ;  ;  

文献通考论文-连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