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流分布对板翅式制氢反应器性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徐攀,文键,厉彦忠,王斯民,屠基元[1](2021)在《氢正仲转化耦合流动换热板翅式换热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揭示在催化剂填料的微小通道内氢正仲转化反应与流动换热耦合机理,在对比分析已有的氢正仲转化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42~70 K温度区间内氢气在催化剂填料的平直翅片通道内正仲转化反应与流动换热的耦合过程。结果表明,Elovich计算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8%,是与实验数据最吻合的计算模型;由于催化剂颗粒的作用,热侧Colburn传热因子是冷侧的8~10倍,并且热侧换热增强因子与冷侧接近,正仲转化与流动换热一体化设备能够保证流动换热性能同时实现正仲连续转化过程;出口仲氢体积分数与质量空流速有关,当质量空流速小于等于0.658 kg/(m3·s)时,出口仲氢体积分数能达到要求。该研究可为大型氢液化装置的系统性能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周伟,李新颖,钟雨晨,褚旭阳,连云崧[2](2021)在《甲醇重整制氢微反应器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微反应器是利用精密加工技术制造出的通道特征尺寸在1~1 000μm之间的微型反应器.由于拥有微小的通道尺寸和极大的比表面积,微反应器具有优异的传热传质能力和很好的防爆安全性,可以实现物料的瞬间均匀混合、高效的热能传导以及反应参数的精确控制,近年来在甲醇重整制氢反应等领域中应用前景广阔.本文首先介绍甲醇重整制氢微反应器的系统组成和运行原理,接着重点围绕甲醇重整制氢微反应器的结构设计、加工技术、供热模式等进行分析,同时对其现有的和潜在的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介绍,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与展望.
范风铭[3](2020)在《轻油催化裂解制烯烃分离工艺模拟及优化》文中认为本研究基于世界首套40万吨/年轻油催化裂解制烯烃的工业示范装置运行数据,深入研究催化裂解制烯烃的工艺和过程优化。根据实际生产装置物流组成、产物组成,以轻油催化裂解制烯烃单元的高能耗分离装置为研究课题,采用分级精馏、热泵、乙烯制冷、丙烯制冷、夹点换热等措施,对深冷分离装置进行工艺和能量优化。首先通过关键组分的热力学性质研究,采用非极性体系的汽液相PR状态热力学方程,以流程稳态模拟技术作为研究方法,结合Aspen Plus商业模拟软件建立准确的的精馏分离数学模型,考察理论板数、各塔压力/温度、回流比等工艺参数对分离指标的影响。通过与工业示范生产装置对比,流程模拟与操作数据、设计数据吻合,关键位置的温度值与运行装置相差±5℃以内,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准确性。模拟计算结果显示:聚合级乙烯产品30.00%,聚合级丙烯产品23.30%,双烯烃收率为53.30%,高于传统蒸汽裂解的乙烯丙烯收率(45%~48%)。其次在模型基础上对目前装置存在能耗瓶颈进行优化。通过模拟计算、热力学与实际数据比较建立合理的工艺流程,经过数据分析和换热网络的对比等方法,优化烯烃分离流程降低能耗,建立能耗比较模型。从定性到定量,有针对性地过对每个精馏体系进行分离优化,确定最佳进料塔板位置和最优回流比。结合夹点技术和Aspen Energy Analyzer对目前装置存在能耗瓶颈进行优化,通过换热网络的优化,能量逐级利用等手段,对不同工艺流程的能耗进行计算比较,减少装置能耗。优化的研究结果与基础工况相比,优化后总冷负荷减少10.55%,优化效果明显。综上,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轻油催化裂解制烯烃分离单元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常赫[4](2020)在《不同流场环境下水平管内气水两相流动传热特性数值研究》文中指出气液两相流作为多相流热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人民的生活及工业生产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流体在流动过程中除受流体的固有性质,如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的影响外,与流场环境也有着密切联系。流体的物理性质是可控因素,其影响效果大多可控。与之相比,流场环境的改变对流体流动的影响往往与理论计算值有较为明显的偏差且难以控制。因此,为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同时准确掌握复杂流动的特性参数,对不同流场环境下流体流动及传热特性进行深入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数值模拟的方法,根据流场环境的分类,对几何结构流场、环境流场及热载流场下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与全面的探讨分析。1.几何结构流场。建立了蛇形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壁面性质及Y型汇流结构对流体流动及传热特性的影响。与常规尺度通道不同,微通道内流体流动受惯性力、粘性力及表面张力影响较大,意味着壁面性质及几何结构是其气液相界面分布情况改变的主要因素之一。当Y型夹角为60度时,气液两相压降和Po数最低。除此之外,通过添加源项,建立了滑移壁面边界条件下微通道内流体流动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疏水壁面可以诱导滑移现象的产生,同时减小压降、表面摩擦系数和流动阻力系数,从而利于传热,且高宽比较小的微通道内减阻效果较好。与此同时,针对蛇形微通道特殊的几何结构,对U型微通道内流体流动及传热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曲率对流体流动及换热的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曲率的增加使得沿水平坐标方向的速度分布对称性增强,增大了流体流动阻力,截面速度分布趋势不受影响,但靠近内壁流体的流速及温度高于靠近外壁的流体。2.环境流场。依据环境流场影响效果,选取了常规尺度水平通道,通过添加自定义函数,建立了起伏振动工况下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动及传热的数学模型。与稳态工况不同,振动引起的附加惯性力及流体自身的重力影响了气液相界面分布规律,且振动参数对低流速流体影响较大。与振动幅度相比,振动频率的改变对流体流动及传热特性影响更为显着。通过对稳态及不同振动参数下通道内流体摩擦压降、空隙率及流体温度变化规律进行探讨分析发现,与稳态工况下通道内流体流动情况相比,周期振动对流量和瞬时摩擦压降的影响更为明显。振动幅度主要影响液面波动高度,即截面含气率;而振动频率主要影响液面波动的激烈程度,但振动参数对流型定义没有明显影响。一定范围内,振动可以强化换热,温度峰值出现在通道从起伏运动的最高点向平衡位置移动的过程中。3.热载流场。以预测气液两相流摩擦压降及空隙率的经典模型及相关经验公式为基础,对本文所建立的不同振动参数下水平通道内流体流动的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比较几种典型摩擦压降关联式发现,Muller模型的预测值与动态工况数值计算结果吻合较好;通过比较四种典型模型的含气率关联式得出,当振动参数较小时,漂移通量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当振动参数较高时,基于流型建立的关联式模型更适用。与此同时,依据场协同分析理论,分析了热载流场对蛇形微通道及不同振动参数工况下水平通道内气液两相流传热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合理设计弯曲微通道的壁面性质和曲率等相关参数,有利于提高微通道内流体的传热性能;对于本文所采用的起伏振动工况,发现在一定振动频率范围内起伏振动是有效强化换热的手段,低Re数和强振动参数条件下,振动对流体流动换热的影响效果最为明显。
夏鑫[5](2020)在《微通道反应器内甲醇蒸汽重整制氢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氢能具有能量密度高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少的特点,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替代燃料。燃料电池技术是一种高效利用氢能的技术,在汽车、船舶等可移动设备上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目前氢燃料电池中的供氢问题制约了氢能和燃料电池的广泛应用。运用甲醇蒸汽重整进行现场制氢成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之一,然而反应物的均匀分配对微通道反应器内制氢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本课题针对一种新型歧管结构的微通道反应器进行甲醇蒸汽重整制氢性能的研究。反应物流量的均匀分配有利于提高反应器的传热传质特性,从而影响甲醇蒸汽制氢反应的性能。在制氢反应器中引入新型树状歧管进口结构,对不同级数的歧管结构进行流量分配均匀性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验证该歧管结构具有较好的反应物流量均匀性。在此基础上,确定微通道反应器的尺寸参数,进行制氢实验系统的搭建。在新型微通道反应器中采用商用Cu/ZnO/Al2O3催化剂,通过实验研究操作条件对甲醇蒸汽反应性能的影响。分别研究了水醇比、液体空速、反应温度与催化剂粒径对甲醇转化率、氢气产率以及产物中各气体含量等制氢性能系数的影响,总结实验规律并提出本系统适宜的工况。实验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粒径分布150-200目(74-100μm)、水醇比为1.3、液体空速为1.34 h-1、反应温度为275℃时,此时甲醇转化率和生成气中CO含量分别为90.38%和0.56%。36 h的稳定性测试为制氢系统的长期稳定工作提供充分的实践保障。在新型微通道反应器中,进行制氢反应热力学与动力学的研究。通过热力学计算,求取重整反应中的平衡常数,并对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进行分析。根据甲醇重整反应和甲醇分解反应平行进行的反应机制,建立了双曲线型的反应动力学模型。整理制氢实验结果,通过最小二乘法对模型方程的系数进行求解。统计学中F测试验证提出的动力学模型是可靠的,为制氢性能的提高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本文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更好地揭露了微通道反应器的特性和反应特性,为微通道反应器的优化设计和制氢系统中操作条件的确定提供合理的方案,具有实际的工程运用意义。
易邹东一[6](2019)在《面向PEMFC的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反应器的研发》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以来,能源需求的刚性增长和节能减排的双向压力迫使人类寻找和开发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现有的新能源中,氢能具有燃烧热值高、污染低、可再生等优势,有望成为化石燃料的理想替代能源。然而目前氢能经济的商业化进程,却受制于当前移动储氢技术的发展水平。现有的移动储氢技术在质量能量密度、体积能量密度、安全性、成本等方面离商业化应用仍有一定差距。为此,本文在NSFC-浙江两化融合联合基金“多孔金属-波纹基板层叠型自热重整制氢微反应器设计与制造基础研究”(项目编号:U1809220)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基金“层叠自热型醇类制氢微重整器反应载体的热耦合设计及多尺度制造”(项目编号:LR14E050002)的资助下,开发了一种面向PEMFC(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反应器。采用数值仿真分析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了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反应器的可行性验证,建立了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微反应器的传热传质数值模型,研究了面向PEMFC的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反应器的CO去除技术和层叠方案,开展了面向PEMFC的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反应器的甲醇重整制氢实验和甲醇重整制氢-PEMFC集成发电实验。研究成果对于推进甲醇重整制氢技术在PEMFC中的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第1章,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详细综述了国内外在甲醇重整制氢工艺、甲醇重整制氢反应器结构设计和甲醇重整制氢CO处理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章,阐述了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反应器的工作原理,提出并制作了一种具有微凸台阵列的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微反应器,开展了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微反应器的可行性验证实验。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微反应器在实验中实现了室温下启动和自热重整制氢。第3章,使用有限元仿真软件Fluent建立了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微反应器的三维传热传质模型,分析了反应器内流速分布、温度分布、反应物浓度分布,为自热型甲醇重整反应器的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第4章,针对PEMFC的供氢要求,研究了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反应器的CO去除技术,制备并测试了 CO选择甲烷化催化剂,将富氢重整气中的CO含量降低至10ppm以下;提出了一种面向PEMFC的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反应器,研究了该反应器的层叠方案,在反应器内集成了甲醇重整制氢、甲醇燃烧供热和CO去除功能。第5章,使用面向PEMFC的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反应器,开展了甲醇重整制氢实验研究,分析了工艺参数对反应器制氢性能与CO去除效果的影响;搭建了甲醇重整制氢-PEMFC集成发电系统,验证了甲醇水蒸气重整技术用于PEMFC的可行性。第6章,总结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工作。
杨宏刚[7](2018)在《宏观尺度流体分配歧管的流场特性及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流体分配歧管是工业领域极为常见的一种将流体分流的装置。实际工程中大型袋式除尘器上配置的用于匀配含尘气流的横向通道是宏观尺度流体分配歧管的一种典型应用。而大型袋式除尘器横向通道流量分配不均会直接导致除尘效率的降低和运行成本的增加。因此,为提高此类设备的整体性能,亟待解决宏观尺度流体分配歧管流量分配不均问题。本文针对宏观尺度流体分配歧管流场特性及其结构优化的研究,首先,基于理论分析分别对流体分配歧管的主管形状与整体结构进行研究,获得影响流体分配歧管流量分配性能的主要因素;其次,通过建立流体分配歧管流体动力学数值模型,分别研究入口雷诺数、横向支管矩形截面宽长比、歧管面积比以及主管线性渐缩角对流体分配歧管流量分配性能的影响,揭示各因素与流量分配均匀性及流动压降的相关性,获得提高流量分配均匀性的合理手段;然后,对影响流体分配歧管流场特性的多因素协同作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采用极差分析法获得因素重要度,并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获得流体分配歧管优化模型;最后,依据实际工程的相关设计参数,基于优化模型对原流体分配歧管结构进行优化,并通过搭建未优化与优化流体分配歧管相似实验台,研究不同结构下的流量分配性能,从而验证优化模型的准确性。本文主要结论与创新如下:(1)基于总体衡算法研究流体分配歧管主管形状对其流量分配性能的影响,通过量化歧管摩擦阻力系数与局部阻力系数,获得通过对主管线性渐缩能有效提高流量分配均匀性;基于动量守恒法研究流体分配歧管整体结构对其流量分配性能的影响,获得含有摩擦效应系数与动量效应系数的流体分配歧管微分形式控制方程;最终获得影响流体分配歧管流量分配性能的八因素,包括歧管主管长度(L)、歧管主管截面直径(D)、横向支管的长度(Lo)、横向支管截面直径(Do)、横向支管数量(N)、歧管壁面绝对粗糙度(K)、主管线性渐缩角(θ)以及入口雷诺数(Re)。(2)采用数值手段分别研究了入口雷诺数、横向支管矩形截面宽长比、歧管面积比以及主管纵截面线性渐缩角对流体分配歧管流量分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入口雷诺数取值范围为4×1054×106时,流量分配均匀性与入口雷诺数的相关性极小;横向支管矩形截面宽长比与流量分配均匀性呈反相关,与歧管内空气流动的压降呈正相关;当歧管面积比减小时,导致歧管内部空气流动阻力显着增大,流量分配均匀性提高;当主管线性渐缩角增大时,导致歧管内部空气流动阻力小幅增大,流量分配均匀性提高,获得最佳歧管主管形状为三角形。(3)采用极差分析法获得影响因素对流量分配性能影响的重要度依次为歧管的面积比、歧管的主管长度、壁面的绝对粗糙度、横向支管的长度、歧管入口雷诺数;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获得歧管的面积比、歧管的主管长度、壁面的绝对粗糙度、横向支管的长度以及歧管入口雷诺数五因素协同作用的流体分配歧管优化模型。(4)依据工程相关设计参数与流体分配歧管优化模型,获得歧管面积比AR的最优解。结合相似实验模型的测试,研究未优化工况与优化工况对流体分配歧管流场特性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流体分配歧管模型不仅可以提高流量分配均匀性,而且可以小幅降低流动阻力,同时说明了优化设计的准确性。
杨嵩[8](2018)在《梯度多孔金属纤维烧结板的优化设计》文中认为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及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急剧消耗,以氢能为代表的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日益引起了相关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微反应器内部发生的甲醇重整制氢反应,被视为为燃料电池等微型电子装置提供在线氢源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稳定、高效的催化剂负载是甲醇重整制氢微反应器的核心部件,而多孔铜纤维烧结板(Porous Copper Fiber Sintered Felt,PCFSF)以其制造成本低、负载能力强等优点,在近些年来逐渐发展为一种新型的催化剂负载。然而,设计、制造出具有可控孔隙率分布、具有更优制氢性能的多孔铜纤维烧结板仍然存在许多挑战。本文基于数值分析的方法获取多孔铜纤维烧结板的最佳流动速度场分布,从而优化纤维板的拓扑结构;在此基础上,利用多步模压和固相烧结的制造方法,制备了四类具有优化拓扑结构的新型多孔铜纤维烧结板;最后,通过甲醇重整制氢实验测试平台,对上述四类新型多孔铜纤维烧结板进行了甲醇重整制氢实验研究,从而甄选出具有优化制氢性能的纤维板,并分析其对应的拓扑结构、孔隙率分布对实验性能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梯度多孔铜纤维烧结板的宏观数值仿真。针对具有单一孔隙率、两梯度孔隙率和三梯度孔隙率三种类型的多孔铜纤维烧结板,通过使用ANSYS/FLUENT内置的孔隙介质模块(Porous Media),建立了用于描述多孔纤维板结构的宏观模型。结合甲醇重整制氢反应的实际反应工况,提出了一种宏观数值仿真方法,并通过改变多孔铜纤维烧结板模型的孔隙率分布和入口流速,研究了上述三种结构的多孔铜纤维烧结板的流动速度场分布。结果表明,与孔隙率单一的多孔铜纤维烧结板相比,梯度结构能够极大的优化其流动分布,并使其速度场变的更加均匀,从而对其反应性能产生极大的影响。(2)基于速度场拓扑优化的多孔铜纤维烧结板的制备。使用多齿刀具在卧式车床上实现连续性铜纤维的切削加工,加工出当量直径100μm以下、且具有丰富微观表面形貌的铜纤维。以上述单一孔隙率、两梯度孔隙率和三梯度孔隙率三种类型的多孔铜纤维烧结板的流场分布为设计指导,采用线切割加工方法制备出与流场形状一致的金属挡块。以铜纤维为原材料,将其填充在相应的模压模具中,并使用金属挡块进行多步模压工艺。采用低温固相烧结技术在900℃的温度下,按照固定升温曲线烧结出具有优化梯度结构的多孔铜纤维烧结板。基于速度场拓扑优化的设计方法,通过上述工艺,制备出具有新型拓扑结构的梯度多孔铜纤维烧结板。(3)梯度多孔铜纤维烧结板最优孔隙率分布的实验研究。利用两层浸渍的方法,将铜-锌-铝-锆四元体系催化剂涂覆到具有优化梯度结构的多孔铜纤维烧结板上。使用超声波水浴振动仪,研究纤维板的催化剂负载强度。采用甲醇重整制氢实验测试平台,改变反应物溶液的注射速度和反应温度,使之分别在6-14ml/h和260-380℃范围内变化,针对不同拓扑结构的多孔铜纤维烧结板进行了制氢性能测试,分别获取了不同结构纤维板的甲醇转化率、氢气流速、氢气选择性和一氧化碳浓度。将优化后多孔铜纤维烧结板的制氢性能,与单一孔隙率、两梯度孔隙率、三梯度孔隙率三种类型纤维板的制氢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具有优化孔隙率分布的新型梯度多孔铜纤维烧结板,在一定反应空速和反应温度条件下,可以极大的提高甲醇重整制氢反应的反应特性,从而证实上文中宏观数值仿真方法的正确性。(4)面向制造的梯度多孔铜纤维烧结板的优化设计。基于上述流动速度场分布,从制造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两种具有新型拓扑结构的多孔铜纤维烧结板。将其表面涂覆铜-锌-铝-锆四元体系催化剂,并装载到制氢微反应器当中之后,同样使用甲醇重整制氢实验平台测试其制氢实验特性。在注射速度为6-14ml/h、反应温度设置为260-380℃工况下,分析了甲醇转化率、氢气流速、氢气选择性和一氧化碳浓度四个主要参数与孔隙率分布的关系。最后,还利用宏观数值仿真方法,探究了上述两种新型多孔铜纤维烧结板的速度场分布。
韩金厚[9](2018)在《炼油厂氢气系统循环神经网络建模与群智能调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智能工厂与工业4.0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而生产的优化调度是流程工业建立智能工厂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生产经营管理与生产过程控制之间的纽带。在石化行业中,一方面由于重质原油和含硫原油的加工比例不断增大,以及环境保护法规不断增强,清洁油品的生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重质油品市场逐渐萎缩,轻质油品市场持续增长,这些导致了炼油厂深加工技术如加氢裂化、加氢精制的广泛应用,原油的处理深度和加氢比例不断增加,炼油厂对氢气的消耗量日益增大,氢气成本已经成为炼油厂成本中仅次于原油成本的第二大成本。因此,如何高效地利用氢气资源,在满足氢气需求的同时降低氢气系统的成本,对提高炼油厂的综合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氢气系统的优化包括优化设计与优化调度。本文针对炼油厂氢气系统的优化调度进行了研究,融合基于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数据驱动建模和基于物料守恒的机理建模,利用混合建模的方法得到氢气系统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xed integer nonlinear programming,MINLP)模型,然后针对该模型提出了 一种求解复杂MINLP的群智能与线性规划协同算法,利用标准测试函数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对炼油厂氢气系统进行仿真研究来验证本文所提MINLP模型和求解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对本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针对炼油厂氢气系统中的氢阱,建立了基于LSTM数据驱动的耗氢量预测模型。由于氢阱装置和反应过程较为复杂,机理模型的建立需要较多的化工反应机理和累积的经验,参数数量庞大,存在不确定性和扰动,数据量巨大,因此利用深度学习中的循环神经网络,建立了基于LSTM数据驱动的耗氢量预测模型,并根据某蜡油加氢装置的数据进行耗氢量的时间序列的单步预测和多步预测,结果显示耗氢量的单步预测中平均预测误差在1.5%左右,耗氢量的多步预测(本文取三步预测)中每步的平均预测误差均在2%以内,与机理模型相比较,大大简化了工作量且预测结果较为准确。2)针对炼油厂氢气系统,利用基于LSTM数据驱动建模和基于物料守恒的机理建模的混合建模方法,建立了氢气系统优化调度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NLP)模型。目标函数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氢气系统的运行成本,包括氢源产氢成本,压缩机电力成本,尾氢燃烧效益,还有可能破坏氢气系统稳定的惩罚项,根据文献中提出的氢气管网容量异常惩罚项,氢阱的氢源更换惩罚项和压缩机停启惩罚项;约束条件综合考虑了氢气系统内的氢源、氢阱、氢气管网、压缩机、提纯装置的约束,包括氢气物料守恒,氢气流量守恒,装置工艺(产量或者处理量)约束,装置状态(是否工作)约束等。3)针对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NLP)模型,提出了 一种求解复杂MINLP的群智能与线性规划协同新算法,算法包括外层的改进粒子群算法模块和内层的单纯形算法模块,外层模块将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传给内层模块,内层模块将结果反馈给外层模块进行问题更新,不断迭代得到MINLP问题的最优解。在外层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模块里,引入双适应度函数来对不满足约束的粒子进行筛选和对最优粒子进行选择,增强算法对边界的搜寻能力;引入粒子变异概率函数和粒子双变异策略来防止粒子群前期陷入局部最优并增强后期局部寻优的能力;适应度函数引入鲁棒优化来排除比较尖锐的最优解。将该算法应用于标准的MINLP函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优于其它算法,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Noé-Landry-Privace M’Bouana,郑文科,崔奇杰,陈杰,蔡伟华,姜益强[10](2018)在《运行参数对绕管式换热器环形均布器均布性能影响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绕管式换热器的两相均布装置—环形均布器。为了研究运行参数对其均布性的影响,基于VOF两相流及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研究了环形均布器模型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的均布性能。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气相入口速度的增大,环形均布器的液相均匀性先变好后变差;随着液相入口压力的增大,环形均布器的液相均匀性得到改善。
二、物流分布对板翅式制氢反应器性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物流分布对板翅式制氢反应器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氢正仲转化耦合流动换热板翅式换热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模型构建 |
1.1 物理模型 |
1.2 数学模型 |
1.3 数据处理 |
2 计算模型验证 |
2.1 网格无关性验证 |
2.2 翅片通道流动换热 |
2.3 氢正仲转化反应 |
3 结果分析 |
3.1 连续正仲转化性能分析 |
3.2 运行工况和翅片长度的影响 |
4 结 论 |
(2)甲醇重整制氢微反应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甲醇重整制氢的微反应器系统组成和反应原理 |
1.1 甲醇重整制氢微反应器的系统组成 |
1.2 甲醇重整制氢的反应原理 |
2 甲醇重整制氢微反应器的设计 |
2.1 甲醇重整制氢微反应器的结构形式 |
2.1.1 圆柱式微反应器 |
2.1.2 板式微反应器 |
2.2 甲醇重整制氢反应载体的微通道类型 |
2.2.1 二维结构微通道 |
2.2.2 三维结构微通道 |
2.3 甲醇重整制氢微反应器的供热设计 |
2.4 甲醇重整制氢微反应器的集成放大 |
3 甲醇重整制氢微反应器的加工制造方法 |
3.1 精密机械加工技术 |
3.2 特种加工技术 |
3.3 多孔金属材料加工技术 |
3.3.1 熔体凝固技术 |
3.3.2 金属沉积技术 |
3.3.3 纤维烧结技术 |
3.4 MEMS技术 |
3.5 3D打印技术 |
3.6 复合加工技术 |
4 甲醇重整制氢微反应器的应用 |
4.1 车载燃料电池 |
4.2 现场制氢 |
5 结论与展望 |
(3)轻油催化裂解制烯烃分离工艺模拟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烯烃分离研究现状 |
1.2.1 裂解制烯烃技术介绍 |
1.2.2 典型的烯烃分离流程 |
1.2.3 小结 |
1.3 分离技术在轻油催化裂解制烯烃中的应用 |
1.3.1 急冷单元 |
1.3.2 压缩单元 |
1.3.3 脱甲烷单元 |
1.3.4 脱乙烷塔和乙烯精馏单元 |
1.3.5 脱丙烷塔单元 |
1.3.6 丙烯塔单元 |
1.3.7 制冷系统 |
1.4 模拟软件在化工工艺流程中的应用 |
1.4.1 化工工艺流程的模拟 |
1.4.2 常用模拟软件 |
1.4.3 序贯模块法和联立方程法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6 研究课题的意义 |
第2章 基于Aspen Plus的流程模拟及验证 |
2.1 引言 |
2.2 热力学方程的确定 |
2.2.1 分离机理 |
2.2.2 分离过程的热力学定律 |
2.2.3 分离过程的热力学模型 |
2.2.4 热力学方程的选择 |
2.3 烯烃分离流程的模型建立 |
2.3.1 加工过程的物料平衡 |
2.3.2 工艺气性质及产品要求 |
2.3.3 分离方案选择 |
2.3.4 分离过程模拟 |
2.4 模拟建模的对比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烯烃分离过程的能量优化 |
3.1 引言 |
3.2 脱丙烷塔系统能量优化 |
3.2.1 脱丙烷塔操作压力选择 |
3.2.2 脱丙烷塔体系的分离精度与回流量 |
3.3 脱甲烷系统能量优化 |
3.3.1 脱甲烷系统梯级冷凝 |
3.3.2 脱甲烷汽提塔的优化 |
3.3.3 脱甲烷塔优化 |
3.4 C_2分离系统能量优化 |
3.4.1 脱乙烷塔精馏优化 |
3.4.2 乙烯精馏塔开式热泵系统优化 |
3.5 换热网络优化 |
3.5.1 基础工况 |
3.5.2 优化工况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总结和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符号说明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不同流场环境下水平管内气水两相流动传热特性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流场环境影响研究现状 |
1.2.1 通道尺度划分 |
1.2.2 几何结构流场的影响研究 |
1.2.3 动态环境流场的影响研究 |
1.2.4 热载环境流场的影响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气液两相流动的数值计算 |
2.1 软件简介 |
2.2 气液两相流基本理论 |
2.2.1 主要参数 |
2.2.2 相间作用力 |
2.3 基本控制方程 |
2.3.1 CLSVOF模型 |
2.3.2 模型控制方程 |
2.3.3 湍流模型控制方程 |
2.4 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过程 |
2.4.1 计算域及网格划分 |
2.4.2 方程的求解与离散 |
2.4.3 压力速度耦合算法 |
2.4.4 边界条件 |
2.4.5 初始条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蛇形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动的数值计算 |
3.1 引言 |
3.2 物理模型 |
3.3 数值模拟 |
3.3.1 壁面性质 |
3.3.2 滑移壁面 |
3.3.3 网格无关性验证 |
3.3.4 数据处理 |
3.3.5 对比验证 |
3.4 气泡长度影响因素 |
3.5 壁面性质对传热特性的影响 |
3.6 滑移壁面通道流体流动特性的研究 |
3.6.1 滑移效应对压降的影响 |
3.6.2 壁面性质对滑移效应的影响 |
3.6.3 滑移效应对传热特性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U型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动数值模拟 |
4.1 引言 |
4.2 物理模型 |
4.3 数值模拟 |
4.3.1 数据处理 |
4.3.2 对比验证 |
4.4 曲率对流动特性的影响 |
4.4.1 曲率对压降的影响 |
4.4.2 曲率对速度分布的影响 |
4.4.3 曲率对传热特性的影响 |
4.5 壁面性质对流动特性的影响 |
4.5.1 滑移壁面对速度分布的影响 |
4.5.2 壁面性质对Po数的影响 |
4.5.3 滑移壁面对U型微通道的影响 |
4.6 场协同性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起伏振动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动特性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物理模型 |
5.3 数值模拟 |
5.3.1 控制方程 |
5.3.2 湍流模型 |
5.3.3 网格无关性验证 |
5.3.4 对比验证 |
5.4 起伏振动对流型图的影响 |
5.4.1 起伏振动对流型的影响 |
5.4.2 起伏振动对流型图的影响 |
5.4.3 起伏振动对流型转换界限的影响 |
5.5 起伏振动对摩擦压降的影响 |
5.5.1 起伏振动对平均摩擦压降的影响 |
5.5.2 起伏振动对瞬时摩擦压降的影响 |
5.5.3 起伏振动对压降波动的影响 |
5.6 起伏振动对空隙率的影响 |
5.6.1 起伏振动对瞬时空隙率的影响 |
5.6.2 起伏振动对平均空隙率的影响 |
5.6.3 经验公式对比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起伏振动通道内气液两相传热特性数值模拟 |
6.1 引言 |
6.2 数值方法验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振动对温度波动的影响 |
6.3.2 振动对Nu的影响 |
6.3.3 场协同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微通道反应器内甲醇蒸汽重整制氢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甲醇蒸汽重整反应器 |
1.3.2 重整反应操作条件 |
1.3.3 反应动力学模型 |
1.3.4 总结分析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反应器制造及实验系统搭建 |
2.1 引言 |
2.2 新型树状歧管结构流量分配性能的研究 |
2.2.1 歧管结构的设计及加工 |
2.2.2 实验方案 |
2.2.3 实验结果分析 |
2.3 微通道反应器的加工与装配 |
2.4 催化剂负载 |
2.5 实验系统 |
2.5.1 实验系统组成 |
2.5.2 实验数据处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通道反应器制氢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系统的调试及实验步骤 |
3.3 热力学参数对制氢性能的影响 |
3.3.1 水醇比的影响 |
3.3.2 液体空速的影响 |
3.3.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4 催化剂粒径对制氢性能的影响 |
3.5 进出口压降采集 |
3.6 制氢系统的稳定性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通道甲醇蒸汽重整制氢动力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热力学分析 |
4.3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4.4 动力学方程的求解 |
4.5 动力学方程的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6)面向PEMFC的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反应器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氢能经济发展前景 |
1.1.2 当前移动供氢技术瓶颈 |
1.2 甲醇重整制氢相关技术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甲醇重整制氢工艺研究现状 |
1.2.2 甲醇重整制氢反应器结构设计研究现状 |
1.2.3 甲醇重整制氢CO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
1.2.4 有待深入的问题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 本章小结 |
2 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反应器原理与可行性验证 |
2.1 引言 |
2.2 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反应器工作原理 |
2.3 自热型甲醇重整反应器催化剂选型 |
2.3.1 甲醇水蒸气重整催化剂的选型 |
2.3.2 甲醇催化燃烧催化剂的选型 |
2.4 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微反应器结构设计 |
2.5 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微反应器的制作与装配 |
2.6 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微反应器可行性验证实验 |
2.6.1 可行性验证实验系统搭建 |
2.6.2 可行性验证实验步骤 |
2.6.3 可行性验证实验结果 |
2.7 本章小结 |
3 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微反应器的传热传质数值分析 |
3.1 引言 |
3.2 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微反应器传热传质数值建模 |
3.2.1 反应器几何模型构建 |
3.2.2 克努森数与雷诺数计算 |
3.2.3 传热传质理论建模 |
3.2.4 边界条件设置 |
3.2.5 有限元仿真步骤 |
3.3 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微反应器传热传质特性分析 |
3.3.1 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微反应器流速分布 |
3.3.2 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微反应器反应速率分布 |
3.3.3 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微反应器反应物浓度分布 |
3.3.4 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微反应器温度分布 |
3.4 基于传热传质分析的反应器设计思路 |
3.5 本章小结 |
4 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反应器CO去除与层叠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反应器CO去除方案的研究 |
4.2.1 重整制氢CO去除方案的选择 |
4.2.2 CO选择甲烷化催化剂选型与制备 |
4.2.3 CO选择甲烷化催化剂测试 |
4.3 面向PEMFC的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反应器层叠方案研究 |
4.3.1 反应腔结构设计 |
4.3.2 反应器层叠方案研究 |
4.4 面向PEMFC的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反应器制作与装配 |
4.5 本章小结 |
5 面向PEMFC的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反应器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面向PEMFC的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反应器的重整制氢实验 |
5.2.1 面向PEMFC的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系统的搭建 |
5.2.2 反应器自热启动实验 |
5.2.3 反应器重整制氢实验结果 |
5.3 甲醇重整制氢-PEMFC集成发电实验 |
5.3.1 甲醇重整制氢-PEMFC集成发电系统搭建 |
5.3.2 甲醇重整制氢-PEMFC集成发电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 教育背景 |
2 申请及授权的国家专利 |
3 发表及录用的论文 |
4 参加的科研项目 |
(7)宏观尺度流体分配歧管的流场特性及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研究类型 |
1.2.2 研究尺度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理论研究进展 |
1.3.2 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3.3 判定流动分配均匀性的指标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2 流体分配歧管流量分配性能的理论研究 |
2.1 歧管的主管形状对流量分配性能的影响 |
2.1.1 模型的建立及基本方程的推导 |
2.1.2 摩擦阻力系数与局部阻力系数的确定 |
2.1.3 结果分析 |
2.2 歧管的整体结构对流量分配性能的影响 |
2.2.1 分析模型及基本方程 |
2.2.2 无量纲体积流量Qd的确定 |
2.2.3 结果分析 |
2.3 影响歧管流量分配性能的主要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3 不同因素对流体分配歧管流场特性的影响研究 |
3.1 数值模拟方案设定 |
3.1.1 物理模型 |
3.1.2 控制方程 |
3.1.3 模拟设置 |
3.1.4 计算结果后处理 |
3.2 数值模拟验证 |
3.3 入口雷诺数对流量分配性能的影响 |
3.3.1 参数设置 |
3.3.2 结果分析 |
3.4 横向支管矩形截面宽长比ra对流量分配性能的影响 |
3.4.1 工况设计与参数设置 |
3.4.2 结果分析 |
3.5 歧管面积比对流量分配性能的影响 |
3.5.1 工况设计与参数设置 |
3.5.2 结果分析 |
3.6 主管线性渐缩角对流量分配性能的影响 |
3.6.1 工况设计与参数设置 |
3.6.2 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多因素协同作用下流体分配歧管流场特性研究 |
4.1 模型构建与参数设置 |
4.2 正交试验设计 |
4.3 模拟试验结果分析与优化 |
4.3.1 模拟试验结果 |
4.3.2 极差分析 |
4.3.3 因素水平与目标关系 |
4.3.4 非线性回归模型优化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流体分配歧管结构优化实验研究 |
5.1 结构优化 |
5.2 实验设计及实验系统介绍 |
5.2.1 相似实验设计 |
5.2.2 实验系统介绍 |
5.3 流体分配歧管模型实验结果分析 |
5.3.1 流量分配性能 |
5.3.2 静压分布与流动压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研究创新点 |
6.3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梯度多孔金属纤维烧结板的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制氢微反应器及催化剂负载的研究现状 |
1.2.2 多孔铜纤维烧结板制造的研究现状 |
1.2.3 梯度多孔铜纤维烧结板的研究现状 |
1.2.4 多孔铜纤维烧结板数值仿真的研究现状 |
1.2.5 研究现状小结 |
1.3 课题来源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梯度多孔铜纤维烧结板的宏观数值仿真 |
2.1 引言 |
2.2 计算域与网格生成 |
2.2.1 微反应器的几何模型 |
2.2.2 数值仿真的计算域 |
2.3 控制方程与边界条件 |
2.4 速度均匀性评价参数 |
2.5 数值仿真结果与分析 |
2.5.1 数值仿真方法验证 |
2.5.2 单一孔隙率多孔铜纤维烧结板的速度场分布 |
2.5.3 两梯度孔隙率多孔铜纤维烧结板速度场分布 |
2.5.4 三梯度孔隙率多孔铜纤维烧结板速度场分布 |
2.5.5 不同梯度多孔铜纤维烧结板的速度均匀性比较 |
2.5.6 基于流动分布优化多孔铜纤维烧结板的可能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速度场拓扑优化的多孔铜纤维烧结板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拓扑优化的多孔铜纤维烧结板的制造方法 |
3.2.1 切削纤维 |
3.2.2 多步模压 |
3.2.3 固相烧结 |
3.3 基于速度场拓扑优化的多孔铜纤维烧结板的图像 |
3.3.1 铜纤维的微观表面形貌 |
3.3.2 基于速度场拓扑优化的多孔铜纤维烧结板的光学图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梯度多孔铜纤维烧结板最优孔隙率分布的实验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催化剂的制备及涂覆 |
4.2.1 催化剂的涂覆 |
4.2.2 附着催化剂的多孔铜纤维烧结板的图像 |
4.3 甲醇重整制氢反应的性能测试平台 |
4.4 催化剂的负载性能分析 |
4.5 实验结果讨论 |
4.5.1 Ⅰ型多孔铜纤维烧结板的实验性能研究 |
4.5.2 Ⅱ型多孔铜纤维烧结板的实验性能研究 |
4.5.3 不同类型的多孔纤维烧结板实验性能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制造的梯度多孔铜纤维烧结板的优化设计 |
5.1 引言 |
5.1.1 面向制造的梯度多孔铜纤维烧结板的设计及制造 |
5.1.2 面向制造的梯度多孔铜纤维烧结板的外观 |
5.2 Ⅳ型多孔铜纤维烧结板的实验性能研究 |
5.3 面向制造的梯度多孔铜纤维烧结板的流动速度场分布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炼油厂氢气系统循环神经网络建模与群智能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炼油厂中的氢气系统 |
1.2.1 氢源 |
1.2.2 氢阱 |
1.2.3 氢气网络 |
1.3 氢气系统优化调度的研究进展 |
1.4 MINLP问题求解算法的研究现状 |
1.4.1 求解MINLP问题的确定性算法 |
1.4.2 求解MINLP问题的启发式算法 |
1.4.3 求解MINLP问题的混合求解算法 |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
第二章 基于LSTM的氢阱耗氢量预测模型 |
2.1 引言 |
2.2 多元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
2.3 循环神经网络RNN |
2.3.1 RNN概述 |
2.3.2 RNN前向传播算法 |
2.3.3 RNN反向传播算法 |
2.3.4 RNN模型的优缺点 |
2.3.5 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 |
2.3.6 LSTM隐藏层运算工作原理 |
2.3.7 LSTM前向传播算法 |
2.3.8 LSTM反向传播算法 |
2.4 欠拟合(underfitting)与过拟合(overfitting) |
2.4.1 欠拟合模型 |
2.4.2 拟合良好模型 |
2.4.3 过拟合模型 |
2.5 基于LSTM的耗氢预测模型 |
2.5.1 基于LSTM的耗氢单步预测 |
2.5.2 基于LSTM的耗氢多步预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氢气系统优化调度模型 |
3.1 引言 |
3.2 符号定义 |
3.3 优化调度目标函数 |
3.4 优化调度约束条件 |
3.4.1 氢源约束 |
3.4.2 提纯装置约束 |
3.4.3 压缩机约束 |
3.4.4 氢气管网约束 |
3.4.5 氢阱约束 |
3.5 实例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的群智能与线性规划协同方法 |
4.1 引言 |
4.2 粒子群算法 |
4.2.1 标准PSO算法原理 |
4.2.2 PSO参数选择 |
4.2.3 标准PSO算法流程 |
4.2.4 PSO的优缺点 |
4.3 改进的基于粒子群算法与单纯形算法 |
4.3.1 变量划分策略 |
4.3.2 外层IPSO中的改进 |
4.3.3 IPSO-SIM算法步骤 |
4.4 算法仿真与比较 |
4.4.1 测试函数描述 |
4.4.2 性能分析与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炼油厂氢气系统智能优化调度模型求解 |
5.1 引言 |
5.2 氢气系统相关数据 |
5.3 模型求解结果与分析 |
5.3.1 系统正常工况 |
5.3.2 系统异常工况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10)运行参数对绕管式换热器环形均布器均布性能影响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计算模型 |
1.1 几何模型 |
1.2 物理模型与网格 |
1.3 模型设置 |
1.4 网格无关性验证 |
2 模拟分析及讨论 |
2.1 均匀性模拟方案 |
2.2 均匀性评价比较 |
2.3 模拟结果分析 |
2.3.1 不同气相入口速度对比 |
2.3.2 不同液相入口压力对比 |
3 结论 |
四、物流分布对板翅式制氢反应器性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氢正仲转化耦合流动换热板翅式换热器研究[J]. 徐攀,文键,厉彦忠,王斯民,屠基元.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21(12)
- [2]甲醇重整制氢微反应器的研究进展[J]. 周伟,李新颖,钟雨晨,褚旭阳,连云崧.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3)
- [3]轻油催化裂解制烯烃分离工艺模拟及优化[D]. 范风铭.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0(02)
- [4]不同流场环境下水平管内气水两相流动传热特性数值研究[D]. 常赫. 东北电力大学, 2020(01)
- [5]微通道反应器内甲醇蒸汽重整制氢性能的研究[D]. 夏鑫.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6]面向PEMFC的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反应器的研发[D]. 易邹东一. 浙江大学, 2019(05)
- [7]宏观尺度流体分配歧管的流场特性及结构优化研究[D]. 杨宏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12)
- [8]梯度多孔金属纤维烧结板的优化设计[D]. 杨嵩.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9]炼油厂氢气系统循环神经网络建模与群智能调度研究[D]. 韩金厚. 浙江大学, 2018(08)
- [10]运行参数对绕管式换热器环形均布器均布性能影响模拟研究[J]. Noé-Landry-Privace M’Bouana,郑文科,崔奇杰,陈杰,蔡伟华,姜益强. 节能技术,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