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碱法浸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含氟锡泥,NaOH浸取,锌粉置换,Sb~(3+)
碱法浸出论文文献综述
孙彬彬[1](2019)在《电镀工业含氟锡泥碱法浸出-锌粉置换回收锡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锡需求量的不断增长以及锡矿资源的日益衰竭,从含锡废物中回收锡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电镀厂含氟锡泥为研究对象,利用锡在碱性溶液中的选择性浸出,在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基础上,对电镀含氟锡泥碱法浸出-锌粉置换回收锡工艺进行进一步的系统深入研究,优化碱浸与置换反应条件,进行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在置换过程筛选活化剂及分散剂并探讨其反应机理。置换液利用碱性电沉积技术回收锌粉(_(9))4+<100 mg/L),碱浸渣利用水浸-同离子效应回收氟化钠。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对电镀含氟锡泥碱法浸取参数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为90℃,NaOH浓度为120 g/L,搅拌速度为500 rpm(保证固液混合均匀即可),液固比为12:1,反应60 min时,锡的最大浸出率可达98.64%。采用缩芯模型对含氟锡泥碱法浸出进行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浸出反应0~10 min内,浸出过程为外扩散控制过程;在浸出反应10~90 min内,浸出过程为界面化学反应控制过程。(2)锌粉在NaOH溶液中置换锡的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锌粉置换锡为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且反应较为彻底。酒石酸锑钾(Sb~(3+))的投加能起到提高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和分散锡颗粒的作用,在温度90℃、NaOH浓度120 g/L、锡浓度20 g/L、搅拌速度500 rpm条件下,投加100 mg/L Sb~(3+)、锌锡摩尔比Zn:Sn=2.6:1、反应时间45 min时,溶液中Sn~(4+)浓度小于100 mg/L,置换锡的纯度可达98.53%。Sb~(3+)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Sb~(3+)投加到NaOH溶液中后与锌粉发生置换反应,与同时生成的Sn形成SnSb合金,为锌粉置换锡提供了一个新的反应基质,锌粉置换锡的氧化还原电动势(EMF)与还原电流的比值大幅增加,增加了锡粉成核和晶粒生长的比率,生成了更多的细晶粒;在Sb~(3+)存在时,析氢过电位正移了0.1 V,并且析氢反应的还原电流较空白大幅度增长,说明析氢副反应变得更为容易和剧烈,析氢副反应产生的氢气的鼓泡作用进一步分散了锡颗粒,锡的分散导致锡不会附着在锌粉表面,增加了锌粉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置换反应速率与置换锡的纯度。(3)以缩核模型对锌粉置换锡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无Sb~(3+)存在时锌粉置换锡受内扩散控制;当Sb~(3+)存在时,锌粉置换锡受化学反应控制。Sb~(3+)存在时的置换反应活化能(Ea=64.83 kJ/mol)与空白(Ea=60.44 kJ/mol)相比基本保持一致,而Sb~(3+)存在时的指前因子(A=1.95)明显大于空白的指前因子(A=0.23)。因此说明Sb~(3+)的投加未从根本改变置换反应机理,反应速率变快仅仅是因为Sb~(3+)的分散作用而导致的锌粉反应活性位点数目的增多。(4)对实际电镀工业含氟锡泥进行碱法处理工艺整体优化,碱法浸出后溶液中NaOH和Sn~(4+)浓度分别为52.66 g/L和25.95 g/L。浸出液通过配置450 g/L NaOH溶液并按体积比10:3的比例加入到浸出液中来调节NaOH浓度变为142.33g/L,Sn~(4+)浓度变为20.42 g/L。锌粉置换稀释液时,在温度为90℃、搅拌速度为500 rpm、锌粉投加量为锌锡摩尔比Zn:Sn=3:1、100 mg/L Sb~(3+)的反应条件下,反应90 min后溶液中Sn~(4+)浓度小于100 mg/L,所得锡粉的纯度可达95.81%。电解置换液(电流密度为1000 A/m~2、电解1 h)所得锌粉的纯度可达96.55%。NaOH浸取渣主要成分为氟化钠,用去离子水水浸碱浸渣并投加NaOH利用同离子效应可回收氟化钠,在80℃、液固比为20:1、搅拌速度500 rpm时水浸浸取率为85%。在NaOH投加量为40%时,所得氟化钠产品纯度达到95.66%。碱法处理工艺可回收电镀工业含氟锡泥中的金属锡,所用锌粉可通过电沉积技术回收利用,碱浸渣中的氟化钠可通过水浸并投加NaOH回收氟化钠,整个工艺具有技术经济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5-01)
周义朋,徐玲玲,黎广荣,孙占学,史维浚[2](2018)在《砂岩型铀矿石无氧化剂碱法浸出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无氧化剂条件下砂岩铀矿碱法溶浸水岩作用过程及铀浸出特征,在实验室开展了蒸馏水浸泡和无氧化剂碱法浸出试验。结果表明,无试剂的水岩作用盐离子综合体及水中天然溶氧作用,可使铀向水中弱迁移;无氧化剂碱法浸出铀迁移强度与HCO3-浓度正相关,HCO3-浓度700~900mg/L是对浸铀影响相对显着的区间;UO2(CO3)22-和UO2(CO3)34-是无试剂和碱法浸出溶解铀的主要存在形式,两者占比与HCO3-浓度和pH相关。缺少氧化作用的碱法浸铀强度较弱,液固比1.5∶1浸出40d铀回收率17.17%~22.37%,且浸出速度衰减较快,这与矿石中的铀以四价占优有关。尽管如此,在碱性地下水体系尤其是碱法地浸退役采区,长时间内铀的迁移仍不可忽视。(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冶炼部分)》期刊2018年12期)
曾英元,华骏,颜文斌,高峰,蔡俊[3](2015)在《碱法浸出石煤中的钒和硅》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石煤提钒工艺中,为了充分利用石煤中的有价元素硅,采用碱浸提钒工艺提取石煤中的钒和硅.经过预焙烧后,可以有效地破坏石煤结构,提高钒硅浸出率.在焙烧温度850℃、焙烧时间2h、浸出温度95℃、浸出时间4h、固液比(g∶mL)1∶1.4、矿碱质量比1.2∶1的条件下,钒的浸出率为86.6%,硅的浸出率为61.4%.(本文来源于《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李兰杰,郑诗礼,陈东辉,杜浩,白瑞国[4](2015)在《钒渣无盐焙烧-碱法浸出高效清洁提钒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钒渣焙烧提钒工艺中存在焙烧温度高、炉窑结圈、转浸率低以及产生大量氨氮废水等问题,研究了钒渣空白焙烧过程钒尖晶石相的氧化过程及机理,得出钒铁尖晶石相在600oC以后即可完全氧化分解,钒渣经过750 oC以上的温度一次焙烧后钒转化率>95%,通过钒渣Na OH水热碱浸实验得出,在180 oC碱浸2h可以实现钒浸出率达到95%以上。在空白焙烧—水热碱浸的过程中,无有害气体及废水排放,为高效清洁生产技术。(本文来源于《第叁届钒产业先进技术研讨与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5-09-12)
蔡俊[5](2015)在《石煤钒矿碱法浸出制备五氧化二钒联产白炭黑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石煤提钒工艺中,为了充分利用石煤中的有价元素硅,本研究采用碱浸提钒工艺提取石煤中的钒和硅,分析了石煤钒矿的物相和主要成分分析,探索了直接碱浸、预焙烧碱浸的各影响因素对钒、硅浸出率的影响,考察了添加剂对碱浸提钒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浸出液中的钒、硅的有效分离,得到了五氧化二钒和白炭黑两种产品。采取本工艺提钒,不仅提高了石煤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同时大大降低石煤提钒过程中的烟气污染。本工艺所采用的直接碱浸提钒工艺,在添加剂二氧化锰用量为2%、粒径220目、固液比1:0.8、浸出温度95℃、浸出时间为7h和碱矿比1.7:1的条件下。钒的浸出率为59.3%,硅的浸出率为49.6%,和不加添加剂相比,钒硅的浸出率提高了11.5%,硅的浸出率提高了7.6%。在焙烧温度850℃、焙烧时间为2h、浸出温度为95℃、浸出时间为4h、固液比为1:1.4、碱量比为1.2:1和添加剂二氧化锰用量为2%的条件下,钒的浸出率为95.5%,硅的浸出率为67.2%。采用盐酸调节p H值,控制搅拌速度在100r/min,缓慢滴加盐酸至p H值为7.5,控制温度在70℃下反应1h,浸出液中二氧化硅沉淀率为91.2%,五氧化二钒损失率为3.5%,钒硅分离效果良好;分离后的硅渣经p H为3的盐酸溶液淋洗后得到二氧化硅含量为95.6%的白炭黑,硅的回收率为61.3%,白炭黑产品比表面积为224 m2/g,经红外、X射线衍射分析白炭黑产品为非晶态结构的水合Si O2,且产品各项质量指标都达到化工行业标准。采用201树脂分离富集,钒富集及杂质分离效果显着。在温度为303K,p H值为7.5,五氧化二钒浓度为6g·L-1时,201树脂吸附钒饱和吸附容量为278mg·g-1。钒溶液流速为1.2L·h-1时,动态平衡吸附量为148mg·g-1。加入氯化铵沉钒时,在p H=8.5,加铵系数1.6,沉钒时间为2h条件下,沉钒率可达99%以上。沉钒得到的偏钒酸铵产品的红外光谱图、XRD图谱与偏钒酸铵标准图谱一致。偏钒酸铵煅烧得五氧化二钒产品,其红外光谱、XRD图谱与五氧化二钒标准图谱一致,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了YB/T 5304-2011粉钒标准。(本文来源于《吉首大学》期刊2015-06-30)
孙红燕,肖锐敏,森维,孙剑[6](2012)在《铅锌烟尘碱法浸出分离铅锌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炼铅厂生产的铅锌烟尘为研究对象,采用碱浸出的方法分离铅锌烟尘中铅和锌。考察了液固比(浸出液体积/原料质量)、浸出温度、浸出时间、NaOH浓度等工艺参数对Zn、Pb金属浸出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当液固比为14,浸出温度为70℃,浸出时间为30min,NaOH浓度为6 mol/L时,铅和锌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5.326%和94.325%。此方法成功地实现烟尘中铅和锌的有效分离。(本文来源于《2012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下册)》期刊2012-08-01)
胡慧萍,谢丽芳,陈启元,王树宾[7](2012)在《碱法浸出含锌废催化剂制备硫化锌》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以含锌废催化剂为原料,通过碱浸、净化、沉淀制备ZnS的新工艺。重点考察浸出温度、NaOH浓度、液固比(浸出剂质量/原料质量)和浸出时间等工艺参数对Zn浸出率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是:NaOH浓度5mol/L、液固比25∶1、温度80℃、浸出时间2h,在该条件下锌浸出率可达90%;浸出液经过锌粉1次净化后采用水热法可以获得纯度较高、结晶性好的ZnS,沉锌后的滤液可以作为浸出剂循环利用。(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冶炼部分)》期刊2012年01期)
徐冬,赵中伟,陈爱良,刘旭恒,陈星宇[8](2011)在《氧化锌的碱法浸出》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等温溶解度法所研究的25℃、75℃和100℃时Na2O-ZnO-H2O叁元水盐体系的平衡相图,借鉴氧化铝湿法生产工艺,探讨了氧化锌在碱性体系中的溶解和析晶过程.结果表明,对100℃、Na2O的质量分数wNa2O<34%的平衡体系,可采用稀释分解实现氧化锌的分离,完成该碱浓度下的氧化锌循环;对100℃、Na2O的质量分数wNa2O>29%的平衡体系,可采用冷却降温实现锌酸钠的分离,锌酸钠稀释后易得到氧化锌,从而完成在该碱浓度范围的氧化锌循环.(本文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7期)
滑熠龙,刘清,陈家斌[9](2011)在《低品位氧化锌矿的碱法浸出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世界对锌的需求量的增加,碱法浸出低品位氧化锌矿因其显着的优点(浸出率达90%以上、环境污染小等)而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低品位氧化锌矿氢氧化钠浸出体系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氨浸体系中氯铵、碳铵、硫氨浸出的国内外各研究单位的最近研究成果,并对碱浸过程中矿石活化、闪锌矿难溶解两类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文来源于《四川环境》期刊2011年02期)
赵中伟,龙双,陈爱良,霍广生,贾希俊[10](2010)在《难选高硅型氧化锌矿机械活化碱法浸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氧化锌矿综合利用工艺的现状和不足,将处理氧化铝矿物的拜耳法移植于氧化锌矿的湿法处理过程而形成"锌拜耳法",提出氧化锌矿机械活化碱法浸出的新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当NaOH的用量为理论用量的3.5倍,温度为140℃,浸出时间2 h,液固比为10:1(mL/g)时,锌的浸出率达到95.1%,硅的浸出率为45.5%。氧化锌矿在高温、长时间和强机械活化作用下生成难溶产物Na2ZnSiO4是导致锌浸出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4期)
碱法浸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无氧化剂条件下砂岩铀矿碱法溶浸水岩作用过程及铀浸出特征,在实验室开展了蒸馏水浸泡和无氧化剂碱法浸出试验。结果表明,无试剂的水岩作用盐离子综合体及水中天然溶氧作用,可使铀向水中弱迁移;无氧化剂碱法浸出铀迁移强度与HCO3-浓度正相关,HCO3-浓度700~900mg/L是对浸铀影响相对显着的区间;UO2(CO3)22-和UO2(CO3)34-是无试剂和碱法浸出溶解铀的主要存在形式,两者占比与HCO3-浓度和pH相关。缺少氧化作用的碱法浸铀强度较弱,液固比1.5∶1浸出40d铀回收率17.17%~22.37%,且浸出速度衰减较快,这与矿石中的铀以四价占优有关。尽管如此,在碱性地下水体系尤其是碱法地浸退役采区,长时间内铀的迁移仍不可忽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碱法浸出论文参考文献
[1].孙彬彬.电镀工业含氟锡泥碱法浸出-锌粉置换回收锡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2].周义朋,徐玲玲,黎广荣,孙占学,史维浚.砂岩型铀矿石无氧化剂碱法浸出特征[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8
[3].曾英元,华骏,颜文斌,高峰,蔡俊.碱法浸出石煤中的钒和硅[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4].李兰杰,郑诗礼,陈东辉,杜浩,白瑞国.钒渣无盐焙烧-碱法浸出高效清洁提钒技术[C].第叁届钒产业先进技术研讨与交流会论文集.2015
[5].蔡俊.石煤钒矿碱法浸出制备五氧化二钒联产白炭黑的研究[D].吉首大学.2015
[6].孙红燕,肖锐敏,森维,孙剑.铅锌烟尘碱法浸出分离铅锌工艺研究[C].2012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下册).2012
[7].胡慧萍,谢丽芳,陈启元,王树宾.碱法浸出含锌废催化剂制备硫化锌[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2
[8].徐冬,赵中伟,陈爱良,刘旭恒,陈星宇.氧化锌的碱法浸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1
[9].滑熠龙,刘清,陈家斌.低品位氧化锌矿的碱法浸出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2011
[10].赵中伟,龙双,陈爱良,霍广生,贾希俊.难选高硅型氧化锌矿机械活化碱法浸出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