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英
(黑龙江省绥滨县二九O农场医院156202)
【摘要】目的:浅谈脑出血的治疗方式。方法:根据我院收治的45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结果:经过临床诊断、治疗以及医护人员共同积极的努力下,患者均已治愈,恢复正常生活。结论:采取积极合理的救治措施挽救患者生命,减少神经功能残废程度,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脑出血;治愈率;临床诊断
【中图分类号】R74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0-0163-02
脑出血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多见于血压骤升导致脑动脉破裂,引起脑组织血肿、颅高压,脑细胞缺血、缺氧、坏死,以及相应的神经症状和体征。大脑出血占80%,脑干和小脑出血占20%,其中内囊出血最常见。脑出血是急性期脑血管疾病中最严重,致残率、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
1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3月我院我科收治的45例脑出血患者,其中男33例,女12例,最小37岁,最大79岁,平均57岁。男性多发于女性。发病时间为1~2个月。
2诊断与治疗
2.1诊断
50岁以上,多患有高血压病史,当白天活动过程中或者兴奋激动时突然发病。头痛、呕吐、昏迷和偏瘫等神经系统局灶体征。脑脊液呈血性即可确诊。有条件者可作CT检查来帮助诊断。
2.2治疗措施
2.2.1一般治疗
保持安静,卧床休息,减少探视,尽可量少搬动患者。严密监测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神志、瞳孔变化。吸氧并确保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监测血氧饱和度,如呼吸费力,痰液较多,血氧饱和度<90%,昏迷较深者行气管切开。昏迷患者24~48h未能进食,应留置胃管[1]。合并消化道出血者,酌情禁食。
2.2.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每日补液量2000~2500ml,生理盐水在1000ml左右。低钠血症及高钠血症均可加重脑水肿,病危、病重期间每日或隔日检查电解质,如有明显低钠血症,应用10%氯化钠纠正。
2.2.3防治脑水肿
甘露醇:20%甘露醇125ml快速静脉滴注,每6~8h1次。
呋塞米:病情较重、脑水肿严重者应加用呋塞米20~40mg,使用甘露醇20~30min后,静脉注射。
甘油果糖、甘油氯化钠:如患者有肾功能不全,停用甘露醇,改换甘油果糖及甘油氯化钠25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
β七叶皂苷钠:β七叶皂甙钠20~4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能减少脑组织渗出,减轻脑水肿。
清蛋白:20%清蛋白50ml静脉滴注,每日1~2次,会使胶体渗透压提高,减轻脑水肿并且作用持久。
2.2.4控制血压
脑出血后血压升高是在颅内压增高时,为确保脑血流量的脑血管自动调节反应,颅内压下降后血压也随之下降[2]。因此,脑出血发生后,首先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颅高压,而不是首先应用强降压药来降低血压。但24h后血压仍高于180/110mmHg,宜用马来酸依那普利5~10mg,口服,每日2次,配合美托洛尔、硝苯地平、非洛地平等口服药物控制血压。
2.2.5并发症防治
感染:脑出血昏迷患者易并发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入院时即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然后依据痰培养、尿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合理选用有效抗生素抗感染。注意侧卧或头偏向一侧,痰多者给予吸痰、雾化吸入以利于痰液排出。
应激性溃疡:重型脑出血易并发应激性溃疡,会导致消化道出血。使用西咪替丁0.4g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或者雷尼替丁100~15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或奥美拉唑40nag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胃内有咖啡色液体可用去甲肾上腺素6~8mg加入冷生理盐水100ml冲洗胃腔,之后用凝血酶2000~3000U溶入40ml生理盐水注入胃内止血。另外,还可口服云南白药0.5~1.0g,每日4次。
高热:高热者可用冰枕及物理降温,还可应用亚低温治疗仪控制体温,保护脑组织。
下肢深静脉血栓:重型脑出血患者,应勤翻身,抬高肢体,加强双下肢尤其是瘫痪肢体被动运动,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
2.2.6“微创”穿刺术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治疗中、重型脑出血疗效肯定,并已得到广泛应用,操作简便、安全性高、能可明显降低病死率、减少致残率、提升生存质量。
适应证:基底节出血>30ml;脑叶出血>30ml;丘脑出血>20ml;小脑出血>10ml;脑室出血及脑出血破入脑室并发急性脑积水。
禁忌证:有凝血功能障碍;有严重心、肾、肝功能不全。
脑干出血可行侧脑室微创引流术;小脑出血可先行侧脑室微创引流术,然后依据情况再采取小脑血肿微创穿刺术。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在发病后6~48h进行比较适宜。
2.2.7康复治疗
脑出血患者早期应加强患侧肢体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肌肉挛缩及废用性萎缩。病情稳定后尽早行综合康复训练,促进肢体功能及语言的康复。
3讨论
脑出血患者应就近到具备条件的医院救治,避免长途转运而加重病情,耽搁救治时间。患者就医及住院过程中,应尽量少搬动患者。除头颅CT、MRI等必要检查外,其他要搬动患者才能进行的检查,需要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或尽量到床旁进行,特别注意头部制动,以免诱发脑疝。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尽量在发病6h内进行,以免发生继续出血。一旦发生脑疝,患者随时可能死亡,应立即进行穿刺解除脑疝,可能会带来一线生机。脑出血的预后与出血量、出血部位、病因及全身状况有关。急性轻症经治疗可明显好转,重症者死亡率较高,病后30天内病死率为35%~52%,半数以上死亡发生在病后2天内。治愈者几乎都留有不同程度的致残后遗症。主要是开展健康教育,对高危人群定期健康检查,早发现、早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病,控制病情,劳逸结合。
参考文献
[1]朱爱珍.脑出血病人康复期健康教育指导[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7,35(21):16-18.
[2]陈敏章,邵丙扬.中华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870-3873.
[3]王言贵.诱发脑出血的常见因素[J].福建科技报,1999,19(22):7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