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区域气候变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气候变化,区域,江汉平原,气温,气候,降雨量,东京。
区域气候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张家伟[1](2019)在《气候变化可能导致英国作物种植区域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近日发布一项研究称,如果气候变化不减缓,英国主要作物种植区域将越来越不适合农业生产,这类生产可能要逐步转移到北部和西部地区。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学者领衔的团队建模分析了气候变化对英国农业带来的长期影响,他们所基于的假设是:如果全球碳排(本文来源于《粮油市场报》期刊2019-11-07)
王云生,郑绵平,闫丽娟,卜令忠,齐文[2](2019)在《区域气候变化对西藏扎布耶、当雄错、班戈湖变化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The lake hydrological and meteorological data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re not rich. This research reports the observed climatic data and measured water levels of saline lakes from the local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the Zabuye salt lake, the Dangqiong Co salt lake and the Bankog Co salt lake in recent two decades. Combining with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maps, we have analyzed the changes of the water level of these three lakes in recent years and discussed the origins of the changes induced by the meteorological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and the water level reflect a general ascending trend in these three lakes during the observation period. The rising rates of the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were 0.08℃/yr during 1991–2014 and 0.07℃/yr during 2004–2014, and of the water level, were 0.032 m/yr and 0.24 m/yr, respectively. Analysis of changes of the meteorological factors shows the main cause for the increase of lake water quantity are the reduced lake evaporation and the increased precipitation in the lake basins by the rise of average temperature. Seasonal variation of lake water level is powered largely by the supply of lake water types and the seasonal change of regional climate.(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期刊2019年11期)
刘盛梅,刘莉,张红[3](2019)在《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社会逐渐趋向于工业化发展,向环境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现象已经逐渐影响到农业的生产与种植。本文主要针对气候变化对新疆地区的农业生产影响进行区域差异分析,阐述了气候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降低不良影响的策略,以期全面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期刊2019年17期)
孔春芳,岳永财,徐凯[4](2019)在《2000~2015年江汉平原区域植被NPP时空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植被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重要核心内容之一。利用CASA模型估算了2000~2015年江汉平原植被NPP,并利用线性回归与逐像元相关性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江汉平原植被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16年来江汉平原植被NPP的年总量在25.43~29.76 TgC之间,呈波动增加趋势;(2)江汉平原NPP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明显的不均匀特征,形成一系列的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符合"丘陵-平原-河流-城市"的衰减趋势;(3)江汉平原NPP与年降水量、年均温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83 7和0.498 5;经显着性检验可知,江汉平原NPP的产量与年降水量相关性较弱,而与年均温则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4)植被NPP与年降水量、年均温呈正相关的像元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69.19%和83.41%,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腹部的农耕区域,说明江汉平原农耕区NPP的产量对年降水量与年均温的依赖性较强。(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9年06期)
韩有香,刘彩红,李国山[5](2019)在《青海高原典型生态区域未来气候变化趋势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RCPs情景,对青海高原典型生态功能区2019–2050年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RCP 2.6、RCP 4.5和RCP 8.5叁种排放情景下,叁江源地区、祁连山地区、柴达木盆地地区、青海湖地区和河湟地区5个生态功能区的年平均气温均呈升高趋势;在RCP 2.6和RCP 4.5情景下河湟地区的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其他4个地区的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在RCP 8.5情景下,5个生态功能区的年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通过年代际分析发现,在RCP 2.6、RCP 4.5和RCP 8.5 3种排放情景下2040–2049年年平均气温达到高峰,而且在RCP 4.5和RCP 8.5情景下2040–2049年5个生态功能区的气温达到2.0~2.1℃和2.4~2.5℃。通过M-K检验发现,在RCP 2.6、RCP4.5和RCP 8.5情景下5个生态功能区的年平均气温均发生了突变,但发生突变的时间不一样。柴达木盆地地区的降水在3种情景下,在不同的年份中发生了突变;青海湖地区的降水在RCP 4.5和RCP 8.5情景下发生了突变;祁连山地区的降水在RCP 4.5情景下发生了突变;河湟地区的降水在RCP 2.6情景下发生了突变,叁江源地区的降水在RCP8.5情景下发生了突变。通过累积距平检验可知,在RCP 2.6、RCP 4.5和RCP 8.5 3种情景下,5个生态功能区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累积距平曲线均呈上升趋势,表明2019–2050年是气温偏暖,降水偏多的时期。1971–2000年5个生态功能区的气温和降水量均呈升高趋势,在中、高排放情景下5个生态功能区的增温速率均大于气候基准年的增温速率。除河湟地区外的4个生态功能区基准年的降水增加速率均小于未来30多年3种排放情景下的降水增加速率。在这种暖湿环境中,牧草(农作物)的生长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殷保国,丁浩,代传春,李璐[6](2019)在《基于PSR模型的城市区域气候变化脆弱性综合评价理论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针对城市脆弱性,本文建立合理模型,提出应对方案。通过对城市气候变化脆弱性的合理简化,使用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模型来研究人类和自然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本文运用Matlab将2000年到2017年的数据通过灰色关联算出权重,并采用协调度数学模型判断一个城市的脆弱性。由于数据指标过多,本文通过专家调查,将指标进行简化,得出气候因素对脆弱度影响高。针对气候变化这一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合理分析得出解决方案,为解决黄山市脆弱性提供合理方案,并进行推广。(本文来源于《新型工业化》期刊2019年05期)
Mudassar,Hussain[7](2019)在《巴基斯坦区域和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应对与减缓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巴基斯坦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区域社会和经济资料收集,结合问卷调查,研究了全球气候变化对巴基斯坦区域社会、经济的影响,从人口、资源和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研究了巴基斯坦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揭示了全球气候变化对巴基斯坦各个方面影响的社会、经济等因素,提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和减缓作用的对策,为巴基斯坦在气候变化条件下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参考。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破坏在南亚地区尤为明显,该地区居民对气候变化的应对能力脆弱,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和减缓意识极低。由于贫困率高,财政资源有限和物质资源短缺,巴基斯坦的适应能力低,气候灾害频繁发生,如气温变化,持续性洪水,冰川融化,湖泊饱和,地震,飓风,风暴,雪崩,干旱,缺水,虫害,人类健康问题。季节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一直威胁着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人类社区,动物栖息地,森林,土地和海洋,未来可能造成进一步的破坏。即使巴基斯坦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贡献微弱,然而气候变化对巴基斯坦普通居民的影响可能非常大,当地动物物种如狮子,秃鹫,海豚和乌龟也濒临灭绝。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干预及工业发展,交通,城市扩张,能源生产和消费,农业活动,废物管理不当,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活动(LUC&F)引起的温室气体(GHG)排放。所有这些都对巴基斯坦各地区和省份的气候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表明巴基斯坦的各个地区在气候变化中都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但由于缺乏关注,农村,城郊和小城市的情况最糟糕。此外,区域层面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是可区分的,这与不同地区的气候,地形及生产方式有直接关系。因此,识别信息差距,提高警觉水平,以及制定各部门的预防措施势在必行。本研究调查了温室气体排放对农林牧业天气趋势和模式,食物水和能源安全以及巴基斯坦社会各部门的影响,重点关注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方法及其经济影响,因为其成本已超过每年70亿至140亿美元。(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5-01)
黄晓晖[8](2019)在《一带一路区域未来气候变化多情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气候模式在空间上的分辨率较大,其与观测值也存在较大的误差,无法直接在评估模型上应用。本文利用分位数映射法和扰动法对全球气候模式(HadGEM2-ES)模拟的地表气温和降水量进行订正,减小模式本身与观测之间的误差。同时利用较高空间分辨率的观测资料(CRU和ERA-interim)作为建立订正函数的样本,提高订正后模拟值的分辨率。在此基础上运用模拟值分析未来不同RCP情景下2020-2099年一带一路区域气温、降水、干旱及相应的极端气候变化。结果表明:(1)订正后RCP2.6情景线性增温趋势最小,RCP6.0比RCP4.5略大一些,RCP8.5增温趋势最大。RCP4.5和RCP6.0情景在2055年之前增温显着,之后RCP4.5情景中9个地区都有增温趋势放缓迹象,放缓时间有地区差异,RCP6.0情景出现放缓的地区较少,放缓时间也较晚。(2)在未来的20a一遇极端日最高气温变化中,前40年非洲和西亚地区RCP8.5情景增温幅度最大,在欧洲地区确实有一定的增幅,四种情景差异不大,东亚中国地区在RCP4.5、RCP6.5和RCP8.5叁种情景中都有较大的增幅。未来后40年与前40年相比,RCP2.6变化幅度不大,而其他叁种情景则有了大幅度的增加。极端日最低气温的增幅要比日最高气温大一些,且结论的可信度也更高。(3)订正后东亚、东南亚和俄罗斯地区在4种情景降水趋势多为增加,北非、西亚地区在4种情景多为减少趋势,其他地区不同情景间的差异较为复杂。未来的20a一遇极端日降水量变化中,前40年极端降水略有增加,后40年增加幅度更为明显。RCP2.6情景变化相对不明显,其他叁种情景增加显着,其中也包含那些平均降水量减少的地区。(4)干旱频率变化中,未来RCP4.5情景在黑非洲东部、东亚和中亚交界处、俄罗斯北部的轻旱、中旱、重旱频率都有所减小。特旱频率在黑非洲东部、西亚阿拉伯半岛和中国新疆地区有较大幅度的减小。该情景下未来在黑非洲东部、东亚和中亚交界处的2连旱、3连旱和4连旱频率均有所减少。3连旱频率在欧洲地区和中国华北地区增加。4连旱在西亚的阿拉伯半岛有减小的趋势。5连旱在北非、黑非洲东部和西亚地区减小,但在中亚地区增加了12.5%。(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邵宏,曹徐齐,阮辰窼[9](2019)在《东京供水服务的经验与挑战:深度处理系统、二次供水模式、气候变化应对与大区域供水运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面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106项水质标准要求后,为了契合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全国各地水司纷纷起步探索更高的供水目标,其中以上海、深圳等城市为先。2018年6月,上海率先发布了国内第一部水质地方标准——上海市《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DB31/T1091—2018);深圳盐田区实现全区直饮的目标也计划将于年底完成;此外,江苏省、浙江省等也纷纷制订了基于现代化水厂或更高标准要求的供水管理内部导则。但是,供水行业和水司未来的发展目标究竟是什么?所谓"直饮水"或"高品质水"仅仅是用更严格的水质标准来衡量吗?本期栏目介绍了日本供水服务的发展状况,或许能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思路。(本文来源于《净水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韩芳玉,张俊飚,程琳琳,童庆蒙,刘勇[10](2019)在《气候变化对中国水稻产量及其区域差异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78—2015年中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稻投入产出和气象数据,通过构建"经济-气候"模型,实证分析气候因素对我国水稻产量及其区域差异性的影响。研究表明:(1)降水量、日照时长和气温与我国水稻总产量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2)气候变化对水稻产量影响的区域差异性明显。降水增多有利于西南、黄淮海和西北及长城沿线(简称西北)地区水稻产量增加,但对东北、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水稻生产不利;日照时长增加对西南和东北地区水稻产量具有促进作用;温度升高对长江中下游、华南、西北地区水稻产量有正向作用,但对西南、东北和黄淮海地区水稻产量则具有显着负向作用。(本文来源于《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区域气候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The lake hydrological and meteorological data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re not rich. This research reports the observed climatic data and measured water levels of saline lakes from the local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the Zabuye salt lake, the Dangqiong Co salt lake and the Bankog Co salt lake in recent two decades. Combining with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maps, we have analyzed the changes of the water level of these three lakes in recent years and discussed the origins of the changes induced by the meteorological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and the water level reflect a general ascending trend in these three lakes during the observation period. The rising rates of the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were 0.08℃/yr during 1991–2014 and 0.07℃/yr during 2004–2014, and of the water level, were 0.032 m/yr and 0.24 m/yr, respectively. Analysis of changes of the meteorological factors shows the main cause for the increase of lake water quantity are the reduced lake evaporation and the increased precipitation in the lake basins by the rise of average temperature. Seasonal variation of lake water level is powered largely by the supply of lake water types and the seasonal change of regional climate.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区域气候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1].张家伟.气候变化可能导致英国作物种植区域变化[N].粮油市场报.2019
[2].王云生,郑绵平,闫丽娟,卜令忠,齐文.区域气候变化对西藏扎布耶、当雄错、班戈湖变化的影响(英文)[J].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2019
[3].刘盛梅,刘莉,张红.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J].吉林农业.2019
[4].孔春芳,岳永财,徐凯.2000~2015年江汉平原区域植被NPP时空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
[5].韩有香,刘彩红,李国山.青海高原典型生态区域未来气候变化趋势预估[J].草业科学.2019
[6].殷保国,丁浩,代传春,李璐.基于PSR模型的城市区域气候变化脆弱性综合评价理论体系[J].新型工业化.2019
[7].Mudassar,Hussain.巴基斯坦区域和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应对与减缓对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8].黄晓晖.一带一路区域未来气候变化多情景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9
[9].邵宏,曹徐齐,阮辰窼.东京供水服务的经验与挑战:深度处理系统、二次供水模式、气候变化应对与大区域供水运营[J].净水技术.2019
[10].韩芳玉,张俊飚,程琳琳,童庆蒙,刘勇.气候变化对中国水稻产量及其区域差异性的影响[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