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画面效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材料创新,油画肌理,水墨效果,中西碰撞
画面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余丽菲,周玲仪,刘璐[1](2019)在《油画肌理中的水墨效果研究——以结合”滴画法”的画面效果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初以来,绘画艺术发展迅速,油画艺术的发展更是多姿多彩,多种多样。绘画形式创新是当今社会迅猛发展的必然要求。早在吴冠中先生探究油画中的中国因素,包括中国元素,中国趣味等,不仅体现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形式和内涵,更显现出东方绘画的写意精神。如今蕴涵中国本土化的油画,越来越成为油画创作者的尝试方向。本文以西方油画为载体,以运用油画肌理如何体现中国画独特的"水墨味"画面效果为核心,并结合西方波洛克"滴画法"体现的图形意味来进行阐述。例如正文第二部分:油画肌理丰富性探究,包括材料和技法上丰富性的探究;第叁部分:综合材料的特殊使用,油画肌理构建出画面的特殊审美形式。本论文以油画肌理为研究对象,结合油画和中国画,在综合相关文献基础上做主题性的研究。将采用实践法、观察法、经验分析法、分类法、文献探究法等研究方法,对创新结果整理分析。(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26期)
古岱月[2](2019)在《教学视频画面中重难点提示位置对学习者学习效果影响的眼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的学习模式越来越趋向多元化,同时也就衍生出多种多媒体学习形式。其中以教学视频最为常见。怎样制作出高质量的教学视频供学习者高效地学习与使用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主要针对教学视频画面中重难点提示所出现的不同位置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其中以眼动实验测试为主要研究方法,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观察重难点提示位置的改变对学习者认知负荷、学习数量、学习质量、学习效果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各项眼动指标的影响情况。(本文来源于《电脑与电信》期刊2019年08期)
张恒[3](2019)在《第二十届海创周黑科技显身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由大连市人民政府主办、以“创想 追梦 再出发”为主题的第二十届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以下简称“海创周”)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开幕,《中国消费者报》在海创周黑科技产品体验展区看到了用手机可以拍出3D照片的APP、一滴血可测耳聋基因的诊断系统……真正感(本文来源于《中国消费者报》期刊2019-07-16)
王峰,刘文华[4](2019)在《《老中医》的色彩运用与画面构图的艺术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老中医》是一部以20世纪叁四十年代的上海为背景,讲述了孟河医派传人翁泉海在上海开馆行医,与同仁、弟子们一起奉献一生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中医的电视剧。整部剧时代感强、画面唯美、恢宏大气,仿佛一幅时代画卷。该剧的色彩运用与画面构图对营造时代环境、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发挥了较好的艺术作用。(本文来源于《当代电视》期刊2019年07期)
张叁鹏[5](2019)在《电视新闻画面的航拍技术应用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无人机航拍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为电视新闻采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应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对拍摄对象进行多视觉拍摄,能够对拍摄对象进行多视觉展现,进而增强所拍视频或图片的视觉震撼力和艺术魅力。本文从无人航拍机的应用情况入手,来分析其在电视新闻采编中拍摄的视觉表达等方式,以期为电视新闻传播效果的提高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西部广播电视》期刊2019年08期)
程博慧[6](2018)在《水彩纸特性与画面效果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着重对水彩纸的分类、不同特性水彩纸所适合的应用方式、在材料方面进行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全篇分为叁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课题研究的背景、现状、目的、意义、方法这几个问题,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做了整体的梳理。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共叁章。第一章追溯水彩纸的历史,讲述水彩纸的发展历程,并根据水彩纸各不相同的特性及其在水彩画创作中表现出的不同特性,依据水彩纸的材质、制作方法、工艺、重量、尺寸等方面的特性对其进行了分类。第二章依据针对纸张特性所做实验的实验结果再结合水彩纸的特征来研究、分析各种水彩纸的不同特性。通过实验结果来对比分析纸张的不同特性及其对绘画的影响。第叁章介绍了现阶段市面上常见的一些水彩纸的特性,及艺术家运用相关纸张所作创作并以此为依据来进一步研究和论述水彩纸的特性。第叁部分为本文的结语,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了总结,并对本文的创新点与局限性做了总结论述。(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8-10-01)
储卫民[7](2018)在《加深减淡工具,增强画面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摄影师可以通过改变画面局部的明暗,提升照片的氛围,强化立体感。在Photoshop中,改变画面局部明暗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最好用的是加深、减淡工具。加深减淡工具怎么用在工具栏的左侧,点击T文字图标上面的“棒棒糖”图标,就可以打开菜单,选(本文来源于《中国摄影报》期刊2018-08-31)
吕凌洁[8](2018)在《如何运用平版画肌理表现画面光感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致观赏平版版画,发现它是运用无数细腻柔和,具有美感的颗粒肌理塑造形象的。光是一种重要的绘画语言,画家不仅运用光来再现自然物象,使其在二维的平面上塑造出叁维的立体效果,同时光还是一种具有传达美感与感情的视觉元素。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运用这些平版画中的颗粒肌理来表现画面光感效果,及所形成的视觉美感,使其与观者视觉心理相契合,并传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8年05期)
王燕[9](2018)在《洛佩兹的素描画面效果分析模拟与学习》一文中研究指出艺术不是仅仅客观地模拟对象,而是赋予客观对象高度的精神性,洛佩兹的艺术成就很好的说明了这点。在洛佩兹的艺术面前,观者会从视觉开始而以心灵的触动精神的升华结束。客观世界呈现全局让人们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又或许当局者迷审美疲劳,而艺术家的取舍提炼会引起观者不一样的感受,在艺术家再现美享受的同时艺术家提供的暗示可能与观者本身学识修养发生情感共鸣,引发观者新的思考。素描艺术包含众多形状、明暗和构图等等诸多因素,如果说现实生活场景的客观再现是全因素,那么不同风格面貌的素描来自其中每一个因素的提炼与取舍。我们改变一些因素会得到不同的视觉情感,例如轮廓线的直与曲、轻与重、虚与实、脏与净的处理都会使画面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我通过模拟分析认为洛佩兹的素描作品也正是通过观察客观事物对客观部分、抽象部分各种因素进行取舍提炼,得到他所需要表达的艺术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期刊2018-05-01)
刘小敏[10](2018)在《微课中教师画面形象效果的眼动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关研究表明,教学视频中教师出镜与不出镜对学习者认知负荷、注意力分配呈现相关性关系,对学习者学习效果有一定影响。本研究采用眼动跟踪技术,研究微课教师形象景别大小和教师形象呈现方式对学习者认知负荷、注意力分配的影响,以期对微课设计与制作提供相关建议。实验一探究教师景别对学习者认知负荷与注意力分配的影响。笔者依据实验目的,作出假设:微课教师形象景别越大,学习者认知负荷越高;微课教师形象景别不同时,对学习者眼动行为有显着影响;微课教师形象景别不同时,学习者注意力分配有显着差异。本次实验分为叁组,整个实验共45名被试。实验开始前,被试需要在1号实验室(用于问卷填写和等待)填写前测卷和2号实验室(眼动实验室)进行主视眼测试。眼动数据显示,总兴趣内,注视时间比例差异显着(F=4.801,P=0.013<0.05),注视时间比例平均值从高到低为:全景教师形象组、中景教师形象组、近景教师形象组;内容兴趣区内,注视时间比例差异显着(F=3.655,P=0.035<0.05),注视时间比例平均值从高到低为:全景教师形象组、中景教师形象组、近景教师形象组;教师形象兴趣区内,总注视次数差异极显着(F=6.001,P=0.005<0.01),总注视次数平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近景教师形象组、全景教师形象组、中景教师形象组,平均注视时间差异显着(F=3.819,P=0.030<0.05),平均注视时间平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中景教师形象组、全景教师形象组、近景教师形象组。实验二探究教师形象呈现方式对学习者认知负荷与注意力分配的影响。假设:间接呈现微课教师形象时,学习者认知负荷要低;微课教师形象呈现方式不同时,对学习者眼动行为有显着影响;微课教师形象呈现方式不同时,学习者注意力分配有显着差异。本次实验共有30人参与,15人参与“一直呈现教师形象组”,15人参与“间接呈现教师形象组”。该实验中“一直呈现教师形象组”微课视频来自实验一“中景教师形象组”,实验除改变微课教师形象呈现方式外,实验材料、实验设备、实验过程、实验分析方法均与实验一相同。实验二各项眼动数据分析结果均不显着。其中,在内容兴趣区内:总注视次数方差分析结果显示P=0.285>0.05,其平均值分析结果显示间接呈现教师形象组高于一直呈现教师形象组;注视时间比例方差分析结果显示P=0.923>0.05,其平均值分析结果显示一直呈现教师形象组高于间接呈现教师形象组;平均注视时间方差分析结果显示P=0.972>0.05,其平均值分析结果显示一直呈现教师形象组高于间接呈现教师形象组。结合本研究中多媒体认知学习理论、认知负荷理论、注意理论与数据分析结果,笔者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微课教师形象景别大小对学习者认知负荷有影响,对学习者注意力分配有显着影响。大景别(全景)教师形象对学习者的认知负荷影响最大,中景别(中景)教师形象对学习者认知负荷影响最小。微课教师形象景别不同时,学习者注意力分配有显着差异。呈现近景教师形象时,学习者注意力受教师形象区影响极其显着,而对内容区关注相对很少;呈现中景教师形象时,学习者观看教师形象区内容平均注视时间最长且效果显着。第二,微课教师形象呈现方式对学习者认知负荷、注意力分配有影响。间接呈现教师形象比一直呈现教师形象对学习者认知负荷影响更高,但两者差异不显着。教师形象呈现方式对学习者注意力分配大小并无显着影响。另外,间接呈现教师形象比一直呈现教师形象对学习者迁移成绩要好,且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画面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今的学习模式越来越趋向多元化,同时也就衍生出多种多媒体学习形式。其中以教学视频最为常见。怎样制作出高质量的教学视频供学习者高效地学习与使用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主要针对教学视频画面中重难点提示所出现的不同位置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其中以眼动实验测试为主要研究方法,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观察重难点提示位置的改变对学习者认知负荷、学习数量、学习质量、学习效果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各项眼动指标的影响情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画面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1].余丽菲,周玲仪,刘璐.油画肌理中的水墨效果研究——以结合”滴画法”的画面效果为例[J].艺术品鉴.2019
[2].古岱月.教学视频画面中重难点提示位置对学习者学习效果影响的眼动研究[J].电脑与电信.2019
[3].张恒.第二十届海创周黑科技显身手[N].中国消费者报.2019
[4].王峰,刘文华.《老中医》的色彩运用与画面构图的艺术效果[J].当代电视.2019
[5].张叁鹏.电视新闻画面的航拍技术应用及效果[J].西部广播电视.2019
[6].程博慧.水彩纸特性与画面效果探析[D].郑州大学.2018
[7].储卫民.加深减淡工具,增强画面效果[N].中国摄影报.2018
[8].吕凌洁.如何运用平版画肌理表现画面光感效果[J].艺术科技.2018
[9].王燕.洛佩兹的素描画面效果分析模拟与学习[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8
[10].刘小敏.微课中教师画面形象效果的眼动实验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