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防渗墙材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防渗墙,塑性,混凝土,材料,粘土,海泡石,围堰。
防渗墙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宋帅奇,尤培波[1](2019)在《海泡石土配置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材料的可行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XRD射线分析试验、抗压强度试验、劈拉强度试验、渗透试验及重金属离子吸附试验,系统分析海泡石土取代膨润土配置塑性混凝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海泡石土与膨润土有相近的物理性质,具有针状纤维结构,可塑性强,比表面积大,塑性指数、液性指数或吸附性能均大于等于其他黏土矿物;与膨润土相比,加入少量海泡石土即可达到同样幅度的强度降低效果,加入海泡石土的塑性混凝土拉压比可达0.07~0.27,小于普通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变形性能较好;掺加海泡石土和膨润土均对渗透深度影响较大,但掺量变化影响不显着,且海泡石土对渗透深度的影响略小于膨润土;海泡石土对重金属离子Cd的吸附能力是膨润土的2~3倍。综合分析,用海泡石土配置塑性混凝土可行。(本文来源于《河南城建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石妍,陈霞,余舟,杨华全,李家正[2](2018)在《掺低液限粘土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材料微宏观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研究掺低液限粘土塑性混凝土的力学、变形、抗渗以及静叁轴应力-应变关系等性能。采用SEM、XRD、MIP等微观手段,分析掺低液限粘土塑性混凝土的水化产物形态、物相和孔结构。结果表明,水泥用量160kg/m~3,随着粘土掺量的增加,塑性混凝土强度均降低。平均吸水率为10.4%,相对渗透系数在10~(-7)~10~(-8)级别。根据静叁轴试验,塑性混凝土强度随围压增大呈现良好的线性,并获得了邓肯-张模型参数。随龄期增长各浆体水化程度增加,结构整体性提高。不同粘土掺量的硬化浆体中晶相水化产物种类并无改变,只是各衍射峰的强度有所不同。单掺粘土100kg/m~3时,浆体中小孔、微孔占比最高,塑性混凝土的强度也最高。(本文来源于《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8-11)
宋帅奇,陈颖杰,韩杨[3](2018)在《水泥窑灰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材料基本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直剪试验和渗透试验,研究了水泥窑灰取代水泥配制土–膨润土–水泥窑灰塑性混凝土的基本性能。结果表明:配制的塑性混凝土14天和28天龄期的无侧抗压强度分别在2.82~12.81 MPa和3.76~14.98 MPa之间;其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粉土含量增加有所降低,但降幅不明显;膨润土和水泥窑灰含量增加,其无侧限抗压强度有明显提高;该塑性混凝土14天和28天龄期的黏聚力分别在0.3~2.1 MPa和0.2~2.1MPa之间,内摩擦角分别在23.7°~55.5°和20°~48.5°之间;黏聚力随粉土、膨润土和水泥窑灰含量的增加均呈增加趋势;内摩擦角随粉土、膨润土和水泥窑灰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该塑性混凝土14天和28天龄期的渗透系数在1.62×10-7~1.79×10-8 m/s和1.54×10-7~1.01×10-8 m/s之间,且随粉土、膨润土和水泥窑灰含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粉土、膨润土和水泥窑灰掺量为15%时比较合适。(本文来源于《水力发电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李孝成[4](2012)在《风化土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材料的试验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用风化土配制的塑性混凝土防渗墙体材料能达到强度低、弹性模量小、抗渗性能好的特性,通过室内外试验提出适用于工程应用的施工配合比,经两座工程应用后检测,各项指标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来源于《人民珠江》期刊2012年06期)
孙开畅,田斌,孙志禹[5](2010)在《叁峡工程二期围堰防渗墙材料快速检测及其力学指标早期预报》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叁峡二期围堰的重要性,对现场快速判断防渗墙墙体材料施工质量的试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拌和样,测定出柔性材料的原材料的实际下料数量。根据防渗墙墙体材料成型样的早期强度,提出了其力学指标的早期预报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叁峡二期围堰实际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水力发电》期刊2010年12期)
张波[6](2010)在《沥青混凝土心墙坝防渗墙材料配比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Duncan-Chang非线性模型对下坂地深覆盖层沥青混凝土心墙坝进行了叁维有限元分析,并着重对防渗墙的应力变形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施工过程中防渗墙九种不同的材料级配方案,给出了大坝竣工期、水库蓄水期防渗墙应力和位移随墙体参数变化的规律;优化选择合适的墙体材料配比,为防渗墙墙体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宋博[7](2010)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材料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塑性混凝土具有初始弹性模量较低、极限应变较大、与周围土体的变形模量相近,易保证墙体的安全、以及抗渗性强等优点,近年来,塑性混凝土作为防渗阻隔材料应用于污染场地应急处置防止污染物扩散受到广泛关注。为进一步了解塑性混凝土的性能,对其材料配合比进行系统研究、了解载荷作用下抗渗性变化规律和污染物对其性能的影响,本文研究了不同配合比对塑性混凝土坍落度、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弹性模量和渗透系数的影响,分析了载荷作用下塑性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研究了塑性混凝土与重金属污染物的兼容性。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配合比试验表明,塑性混凝土各原材料组分含量变化对其性能有影响。适量减少水泥用量并增加膨润土用量,可以提高塑性混凝土的坍落度、降低弹性模量、提高抗渗性能;提高砂率可以增加抗压强度、降低渗透系数,但会使坍落度降低;适量加入引气减水剂可以改善拌和物和易性,降低渗透系数和弹性模量。根据配合比试验,确定了优化配合比,其拌和物坍落度为18cm,28天抗压强度6.01MPa,粘聚力1.88MPa,弹性模量11163MPa,渗透系数4.13×10~(-8)cm/s,各项指标均满足工程应用要求。渗流试验表明,保持围压和水压不变,当应力比(载荷与极限载荷的比值)小于30%时,渗透系数略有降低但变化很小。当应力比增加到30%~60%时,渗透系数明显减小,属于弹性阶段。当应力比大于60%时,渗透系数开始增大,进入塑性阶段。当应力比达到80%以上时,塑性混凝土内部出现了宏观裂隙,渗透系数显着增加。塑性混凝土与重金属的兼容性试验表明,塑性混凝土与重金属Cr、Pb、Cu具有较好的兼容性。与重金属接触28天后,塑性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会有一定降低,但其强度和渗透性并无影响。塑性混凝土采用静水养护可以提高抗压强度,但会降低抗渗性能,工程应用中需要引起注意。(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0-04-01)
俞钦[8](2009)在《用于土石坝防渗加固的防渗墙材料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结合福建省病险土石坝防渗加固技术研究,应用地方原材料进行了防渗墙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试验研究。研究认为,粘土混凝土、塑性混凝土具有早期低强和较低弹性模量等良好的力学特性和较小的渗透系数,方便防渗墙接头孔施工和适应坝体变形,同时节约水泥,降低造价。(本文来源于《水利科技》期刊2009年01期)
邓明基,徐千军,曹先锋[9](2006)在《黄河东平湖段滞洪区围坝防渗墙材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平湖滞洪区是黄河山东段的重要防洪工程。由于滞洪区围坝的坝体填筑质量差,坝基未经防渗处理,滞洪时,坝体和坝基渗水较严重,容易产生管涌、流土等渗透破坏,危及围坝安全。在此次堤坝加固工程中,采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截渗方案。本文主要对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实现材料“高极限应变”的要求,同时简化材料组分,降低工程造价,简化施工工艺。(本文来源于《水力发电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钱玉林[10](2005)在《堤防振动沉模防渗墙材料与受力变形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病险堤坝的处治工程中,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治理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垂直防渗技术已广泛用于堤坝的除险加固,是病险堤坝工程的主要防渗加固措施。工程中,常用的垂直防渗技术有:灌浆法、防渗墙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深层搅拌法和垂直铺塑等。 堤坝的垂直防渗是一个系统工程,垂直防渗方案的选择主要涉及到筑堤料、堤基土和防渗料的性状。然而,每项垂直防渗技术都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局限性,各种堤坝病害的产生机理、出现部位和破坏程度也不尽相同。为确保病险堤坝的防渗处治效果,必须加强防渗技术的研究,选择科学、经济、合理的综合治理方案。 垂直防渗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防渗料的不断更新。本文在回顾和总结国内外垂直防渗技术的研究成果及其应用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振动沉模防渗墙技术,侧重研究了堤防振动沉模防渗料的性状及其防渗墙的受力变形特性。 为了保证振动沉模防渗料的和易性、可泵性、流动性、离析性、泌水性和防渗性,保证振动沉模防渗墙体的纵向均匀性,使墙体与堤防填料协调变形,加大振动沉模防渗墙的处理深度,需降低墙体防渗料的分层性及其刚度。通过振动沉模混合砂浆防渗料的室内配比试验,研究了混合砂浆防渗料的优化配比设计及其分层性状,揭示了混合防渗料的固化增强及其破坏机理。根据室内和现场试验,分析了防渗料各组分不同掺量对其性状的影响程度及其影响规律,揭示了防渗料各组分对强度的影响规律。混合砂浆防渗料的破坏特性及其判别准则是评价振动沉模防渗墙体安全性的关键问题,根据混合砂浆防渗料的破坏特性,提出了混合砂浆防渗料以及防渗墙的破坏判别指标。结合振动沉模防渗墙技术的工程应用,论述了墙体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对振动沉模防渗墙工程的各种特殊情况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针对堤防工程中垂直防渗除险加固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文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1、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病险堤坝的失事原因、堤坝失事与渗透破坏的关系、堤坝的渗透破坏型式、各种垂直防渗加固技术的研究成果和应用现状、防渗料的研究成果及其应用现状等;同时,结合长江中下游地区堤防工程的特点,分析了堤防防渗加固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2、根据混合砂浆各组分原材料的性状,结合振动沉模防渗墙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要求,采用水泥、粉煤灰、砂、土和外加剂等原材料,应用均匀设计理论,通过混合砂浆防渗料试件的室内配比试验,研究了混合砂浆防渗料的优化配比设计和混合砂浆防渗料各配比材料用量。 3、混合砂浆防渗料中,水泥和粉煤灰主要起固化料的作用,土料主要起充填作用,(本文来源于《河海大学》期刊2005-06-18)
防渗墙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试验研究掺低液限粘土塑性混凝土的力学、变形、抗渗以及静叁轴应力-应变关系等性能。采用SEM、XRD、MIP等微观手段,分析掺低液限粘土塑性混凝土的水化产物形态、物相和孔结构。结果表明,水泥用量160kg/m~3,随着粘土掺量的增加,塑性混凝土强度均降低。平均吸水率为10.4%,相对渗透系数在10~(-7)~10~(-8)级别。根据静叁轴试验,塑性混凝土强度随围压增大呈现良好的线性,并获得了邓肯-张模型参数。随龄期增长各浆体水化程度增加,结构整体性提高。不同粘土掺量的硬化浆体中晶相水化产物种类并无改变,只是各衍射峰的强度有所不同。单掺粘土100kg/m~3时,浆体中小孔、微孔占比最高,塑性混凝土的强度也最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防渗墙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宋帅奇,尤培波.海泡石土配置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材料的可行性分析[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9
[2].石妍,陈霞,余舟,杨华全,李家正.掺低液限粘土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材料微宏观性能研究[C].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3].宋帅奇,陈颖杰,韩杨.水泥窑灰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材料基本性能试验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8
[4].李孝成.风化土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材料的试验研究及应用[J].人民珠江.2012
[5].孙开畅,田斌,孙志禹.叁峡工程二期围堰防渗墙材料快速检测及其力学指标早期预报[J].水力发电.2010
[6].张波.沥青混凝土心墙坝防渗墙材料配比优化[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7].宋博.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材料试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
[8].俞钦.用于土石坝防渗加固的防渗墙材料试验研究[J].水利科技.2009
[9].邓明基,徐千军,曹先锋.黄河东平湖段滞洪区围坝防渗墙材料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06
[10].钱玉林.堤防振动沉模防渗墙材料与受力变形特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