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人性启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张一曼,《驴得水》,启蒙主题
人性启蒙论文文献综述
郭岩[1](2019)在《谎言中的人性退守:话剧《驴得水》的启蒙主题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话剧《驴得水》是一部荒诞寓言喜剧。它讲述了民国时期四位老师怀揣启蒙的理想来到西北一个偏远乡村,兴办乡村教育成立了一个叁民小学,力图改变乡村"贫、愚、弱、私"的落后面貌。这个地区极度缺水,他们需要一头驴为其担水,而这笔经费又没人愿意负担,于是他们便谎报了一位"吕得水"老师,用他的工资来养驴。教育部官员的视察打破了学校的和谐,他们不(本文来源于《中国戏剧》期刊2019年09期)
刘云杉[2](2019)在《理性、人性与自由:论马克思启蒙观的生成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关于启蒙的观点和态度是基于对启蒙运动的批判和扬弃展开的,是与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密切相关的。马克思考察了启蒙运动思想的进步意义和历史局限性,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展开了他的启蒙观。马克思的启蒙观围绕理性、劳动和自由等范畴,体现出马克思理论话语对启蒙思想的扬弃和无产阶级的理论立场。对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与启蒙运动关系等马克思主义形成史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广[3](2018)在《人性的启蒙——何谓康德的纯粹理性的建筑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因为为知识论的表述所主导,并且对体系的说明也很繁难,甚至对理性的综合还给予了否定性的评价,一直以来,建筑术在有关批判的研究中都没有能得到充分的阐释,甚至被否定。然而,事实上,作为批判这一构筑体系的方法论的方法论中专门对建构体系的方法的说明,它不仅区别于分析要素的要素论,明确了说明体系可能性的方法,架构了批判的框架,也因为引入了一个实践的目的论,改变和定格了批判的旨趣。就此而言,它不仅提出了体系,使得批判得以功成,也让批判由一个说明何为科学的导引深化为了一个奠基人之为人的智慧的启蒙。(本文来源于《现代哲学》期刊2018年06期)
陈仁,杨兆山,李颖辉[4](2018)在《教育作为“启蒙”的价值规定与人性化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与"启蒙"存在着本质性的联系,即都是使人成之为"人"的价值实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以"培养人"为价值前提,教育成其为"启蒙"的实践,确立了促进人的理性、自由与培育社会民主精神的价值宗旨,体现出了深厚的人文主义情怀。借助"教育是什么""教育应该做什么"和"教育应该做成什么样"等通约性知识架构,将有助于阐明"教育何以成为启蒙"的价值规定性与实践使命,以更好地推动教育的转型与启蒙价值转化。(本文来源于《广西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3期)
栾俊[5](2018)在《启蒙与后启蒙:休谟人性视阈下的理性观之审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休谟理性观的探讨不能忽视休谟哲学的人性前提,否则我们就难以准确把握休谟式主体理性的特色、要旨及其问题之所在。休谟通过对理性的人性奠基与改造,理性与传统的"本体-神学"脱钩而得以彻底主观化(心理化)和世俗化(工具化)。理性不再染指知觉外的客观或超验领域而仅有知觉世界内的使用权能。在传统形而上学意义上,这样的理性无疑是消极的;但从世俗认知与实践的角度看,休谟的理性却有着积极的启蒙人学价值。人性化的理性也有着它的根本缺陷,后启蒙时代的人性危机无疑拓宽了我们检视休谟理性观的批判视野。(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卢丹,李琳[6](2018)在《理性与人性的冲突——启蒙辩证法视域下的《1984》》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启蒙辩证法分析乔治·奥威尔反乌托邦作品《1984》,揭示启蒙精神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沦为权力的工具,奴役人性,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启示。(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8 3rd PI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siness, Social Science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PIL-BSI 2018)》期刊2018-01-10)
苏旭东,何伯锋[7](2017)在《儿童生涯启蒙教育的人性圈囿与人性复归》一文中研究指出儿童阶段是生涯启蒙教育的起点。在适应生涯教育外部规律、内部规律和主体自身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儿童生涯知识内容的取舍与方式方法的选择,受到以父母为代表的教育群体和职商开发的技术工具等因素的普遍介入,存在着以成人为中心、工具思维的僭越等圈囿人性发展的问题。要实现生涯启蒙教育的人性复归,应将其广植于以儿童为中心的场域内,围绕儿童的主体地位发挥其凝聚、开放、激励等功能效应,以此超越工具依赖的倾向。(本文来源于《中小学德育》期刊2017年07期)
陈仁,杨兆山[8](2017)在《为了“属人”的幸福:教育的人性伦理与启蒙性格》一文中研究指出使人幸福、活得更好,是教育自古就形成的伦理议题和价值使命。在古典伦理学中,"幸福"被认为是基于德性的最高的善。近代以来,教育不仅延续了这一德性上的规定性,还将"幸福"导向了作为人之为"人"的价值特性与生命权利,从而使创造"属人"而非"物/非人"的幸福伦理诉求凸显出来。由此,为"幸福"而奠基,就不仅仅是德性的,而且更是出自内在人性的需要,它要求教育不断提升其精神品性与人性境界,实现对"人"进行赋值的同时,将自身升格为以自由与幸福为旨的启蒙教化实践。(本文来源于《南京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06期)
赵纪娜[9](2017)在《社会启蒙中的人性缺失——新世纪以来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是用美妙而含蓄的语言来表现人生的,是在普遍兴味和个人风格中反映特定历史阶段人们的生存状态的,是一个民族的心灵史。文学在现代生产时期,既要保持自身的属性,又要实现自己的责任。不同的人物形象塑造具有不同的社会根源,同时还与作者的性格、经历等相关。我们从相对客观的角度,中立地看待新世纪以来中国小说刻画的知识分子群体,以期为人物形象的表达提供新的视角。新世纪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形象和地位已有了较大改(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7年15期)
陈仁,杨兆山,李颖辉[10](2017)在《论作为人性需要的“幸福”及其教育启蒙意蕴》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性启蒙导致的一个重大变化是,传统建立在德性伦理基础上的"幸福"理解,转向了以"人"为价值核心的观念认知:"幸福"的德性伦理传统虽然没有被中断,但对于"幸福"的追求越来越被认为是一种人性内在发展与自我超越的价值需要,更是个体生命存在的基本权利。作为使人成之为"人"的价值实践形式,教育要为"幸福"奠基,要为缔造个体的和社会普遍的幸福付诸努力。把教育提升为"幸福教育",使人"感到幸福"和"活得更好",构成了兼具时代性与使命性的课题,而将"幸福"导向人的自由与"美感生成",更彰显了教育致力于"启蒙"的人性境界。(本文来源于《教育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人性启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马克思关于启蒙的观点和态度是基于对启蒙运动的批判和扬弃展开的,是与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密切相关的。马克思考察了启蒙运动思想的进步意义和历史局限性,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展开了他的启蒙观。马克思的启蒙观围绕理性、劳动和自由等范畴,体现出马克思理论话语对启蒙思想的扬弃和无产阶级的理论立场。对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与启蒙运动关系等马克思主义形成史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性启蒙论文参考文献
[1].郭岩.谎言中的人性退守:话剧《驴得水》的启蒙主题反思[J].中国戏剧.2019
[2].刘云杉.理性、人性与自由:论马克思启蒙观的生成逻辑[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
[3].张广.人性的启蒙——何谓康德的纯粹理性的建筑术?[J].现代哲学.2018
[4].陈仁,杨兆山,李颖辉.教育作为“启蒙”的价值规定与人性化实践[J].广西社会科学.2018
[5].栾俊.启蒙与后启蒙:休谟人性视阈下的理性观之审察[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6].卢丹,李琳.理性与人性的冲突——启蒙辩证法视域下的《1984》[C].Proceedingsof20183rdPIL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Business,SocialSciencesandInformationScience(PIL-BSI2018).2018
[7].苏旭东,何伯锋.儿童生涯启蒙教育的人性圈囿与人性复归[J].中小学德育.2017
[8].陈仁,杨兆山.为了“属人”的幸福:教育的人性伦理与启蒙性格[J].南京社会科学.2017
[9].赵纪娜.社会启蒙中的人性缺失——新世纪以来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评析[J].青年文学家.2017
[10].陈仁,杨兆山,李颖辉.论作为人性需要的“幸福”及其教育启蒙意蕴[J].教育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