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流地区论文_刘舒茜,冉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城市河流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河流,城市,地区,生态,喀斯特,生态环境,淮河。

城市河流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刘舒茜,冉超[1](2018)在《西北半干旱地区城市河流生态环境整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河流是城市宝贵的资源,然而随着近年来快速城镇化的发展,无序的开发建设活动已经对城市河流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西北半干旱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河流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本文以石川河水系铜川城市段生态环境景观总体规划实践为例,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有机融合,综合考量,构建系统性的河流空间规划平台,力图提出一个城市河流生态环境治理思路,为西北半干旱地区城市河流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四川建材》期刊2018年01期)

王美懿,宗原,李小平,王影[2](2015)在《东北地区城市中小河流治理及生态修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沈阳蒲河城市中小河流治理及生态修复的案例,说明了河流生态修复的内涵,介绍了根据中小河流生态治理原则、水资源规划,按照河流形态、河床特性进行的河流生态修复设计的方法及水环境设计措施等。(本文来源于《东北水利水电》期刊2015年11期)

李小平,韩会生,姜雪宾,赵青[3](2015)在《寒冷地区城市河流生态治理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分析了寒冷地区城市河流生态治理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沈阳蒲河生态治理设计经验,总结了寒冷地区城市河流生态治理的关键技术,为相关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东北水利水电》期刊2015年10期)

王义民,师永辉,樊勇,江鑫宇,白蕊[4](2015)在《淮河上游地区城市与河流关系的时空演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淮河上游地区为研究范围,运用实地考察、历史文献和GIS技术,分析从秦代至今2200多年来城市与河流的关系,揭示城市与河流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第一,城市选址多在河流沿岸或干支流交汇处;第二,历史上城市分布呈现从北往南发展,北部城市数量多,城市分布密度大,南部数量少,分布密度小;第叁,秦至西汉时期城市数量增长速度快,东汉至魏晋时期城市稳定发展,至南北朝时期城市数量达到顶峰,之后一直到元代,城市数量整体处于下降趋势.明朝城市数量有所恢复,呈现出现代城市的分布形态.清代以后城市数量有所上升.(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陈兴科,吴永贵,卢天文[5](2015)在《喀斯特地区典型城市河流多自然特性评价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治理喀斯特地区城市河流,以贵州为例,开展了喀斯特地区典型城市河流多自然特性评价体系研究。喀斯特地区河流生态环境更敏感、脆弱,河流治理中应更重视流域面的治理。提出基于上述特性的喀斯特地区典型多自然型城市河流治理综合指标评价法,评价体系共分为3个层次(河道内指标、岸线指标和流域面指标)5大类(物理学指标、动力学指标、生态学指标、岸线指标和流域面指标)19个指标;客观赋分指标11个,主观赋分指标8个;主观赋权评估法综合评估权系数,由专家根据经验进行主观判断而得到权系数,然后再对指标进行综合评估。案例研究评价河流选择喀斯特区域特征明显的贵阳市南明河花溪水库坝址-叁江口河段(花溪河段)、叁江口-水口寺河段(主城区河段),表观多自然特性较好的花溪河段多自然特性量化评价分值86.46分,明显高于表观多自然特性较差的主城区河段35.66分。首次提出的水功能区符合性、保水蓄水指数、岸线功能区复合性、主体功能区符合性、河流曲度指数等5个指标权系数排名均在前10位,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同类地区开展河流多自然特性评价、拟定治理方案和制定行业标准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水生态学杂志》期刊2015年04期)

孟祥巍,许学工[6](2015)在《平原城市土地利用与河流污染关系分析——以天津市滨海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城市排水区替代平原城市河道的流域范围,选取天津滨海地区11条河流进行河流污染与土地利用的相关分析。根据遥感影像,利用GIS提取城市排水区土地利用数据,计算景观指数并与河流水质状况进行相关分析,为平原城市河流污染研究提供可行的方法支持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城市居民点与工矿用地是河流中重金属污染物(如铅、汞)的主要输入源;在耕地面积较大时增加了河流的有机污染物(如氨氮,生化需氧量等);林地、园地、草地和水体对于城市河流污染物有一定的净化作用。(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杨明楠,许有鹏,邓晓军,韩龙飞[7](2014)在《平原河网地区城市中心区河流水系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60s,1980s和2009年水系数据,从数量、结构和连通特征方面分别选取采用河网密度、水面率、河网发育系数、河网稳定度、河网连接率和实际结合度这6个指标,对浙江省杭州市中心区近50a水系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除Ⅱ级河道长度和面积在1960s—1980s有小幅度增加外,河道总体长度和面积均呈减少趋势;河网密度和水面率自1960s以来一直呈减小趋势。(2)1980s较1960sⅡ级河道发育系数增大,Ⅲ级河道发育系数减小。2009年河道发育系数均呈下降趋势,河网稳定性也呈下降趋势。(3)1960s—1980s河网连接率与实际结合度呈小幅度减小趋势,连通性略有下降;而到2009年,两个指标均有较大幅度下降,河道连通性下降趋势明显。这种水系特征变化会使得流域洪涝风险也随之加大。(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4年05期)

龚胜生,林月辉,戈大专[8](2013)在《叁峡地区城市与河流关系的时空演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采用历史文献和城市沿革分析,对314BC-AD2013年间叁峡地区城市与河流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宏观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演变看,战国西汉时期,叁峡地区城市主要沿长江干流缓慢增长;东汉隋唐时期,叁峡地区城市由长江干流向支流迅速蔓延;宋元明清时期,叁峡地区城市沿长江干流调整稳固;民国以来,叁峡地区城市主要依托重庆、宜昌两市极化增长;唐代是叁峡地区城市发展的分水岭,明清是叁峡地区城市格局的成型期,现代则是叁峡地区核心城市的极化期。从空间分布看,2300年来,以城址论,叁峡地区共出现过61个城市,其中71%的城市分布于长江干流沿岸,73%的城市分布于两河交汇处,82%的城市分布于海拔300 m以下的河谷地带,小河流域城市多从河流下游向上游拓展。总体来看,叁峡地区的城市发展体现了其由易到难、由低到高、溯江而上的区域开发时序。(本文来源于《地理学报》期刊2013年12期)

张坤[9](2013)在《欧洲城市河流与开放空间耦合关系研究——以英国伦敦、德国埃姆舍地区公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绿道、生态廊道、生态网络等多个可持续的规划理念中,河流和开放空间作为遏制城市蔓延的重要生态资源被广泛研究和应用。本文以德国鲁尔区埃姆舍地区公园和英国东伦敦绿色网格规划为例,首先从空间结构、规划策略两个层面探讨了城市区域河流和开放空间的耦合关系的形成,其次对比两个案例,分析了河流与开放空间的耦合关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河流是城市开放空间组织的重要的中枢系统,开放空间在河流的组织下和其他城市结构相结合使得城市向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本文来源于《城市规划》期刊2013年06期)

陈莉[10](2012)在《论西北地区城市河流综合治理工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目前河流的严峻形势以及西北地区的城市河流综合治理情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城市河流综合治理的设计理念和设计特点,西北地区的城市河流设计应注重总体布局,侧重水体和绿地规划,并注重文化内涵和美学理念,力求减少泥沙淤积和节约水资源。文章指出河流综合治理是一项公益性项目,对其效益应持远见,并对资金的筹措模式提出了看法。文章阐明现代化城市水利,必须遵循人水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治水理念,工程应力求恢复并合理运用河流的自然功能,并就西北地区城市河流综合治理工程提出了自己的认识。(本文来源于《水利规划与设计》期刊2012年06期)

城市河流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沈阳蒲河城市中小河流治理及生态修复的案例,说明了河流生态修复的内涵,介绍了根据中小河流生态治理原则、水资源规划,按照河流形态、河床特性进行的河流生态修复设计的方法及水环境设计措施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市河流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1].刘舒茜,冉超.西北半干旱地区城市河流生态环境整治研究[J].四川建材.2018

[2].王美懿,宗原,李小平,王影.东北地区城市中小河流治理及生态修复[J].东北水利水电.2015

[3].李小平,韩会生,姜雪宾,赵青.寒冷地区城市河流生态治理技术[J].东北水利水电.2015

[4].王义民,师永辉,樊勇,江鑫宇,白蕊.淮河上游地区城市与河流关系的时空演化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5].陈兴科,吴永贵,卢天文.喀斯特地区典型城市河流多自然特性评价体系研究[J].水生态学杂志.2015

[6].孟祥巍,许学工.平原城市土地利用与河流污染关系分析——以天津市滨海地区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7].杨明楠,许有鹏,邓晓军,韩龙飞.平原河网地区城市中心区河流水系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2014

[8].龚胜生,林月辉,戈大专.叁峡地区城市与河流关系的时空演化研究[J].地理学报.2013

[9].张坤.欧洲城市河流与开放空间耦合关系研究——以英国伦敦、德国埃姆舍地区公园为例[J].城市规划.2013

[10].陈莉.论西北地区城市河流综合治理工程[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2

论文知识图

城市河流地区的自然景观、社会...有森林河谷阶地的开发「194.12ExPlo...人在水边的游憩活动3Fig3.5:Peoplep...沃辛顿河谷规划鸟瞰图中国主要河流水系图查尔斯河鸟瞰Fig1.13Ab洲,s一eyevi...

标签:;  ;  ;  ;  ;  ;  ;  

城市河流地区论文_刘舒茜,冉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