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规划组群决策支持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方嘉奇[1](2021)在《震后医药应急物流供需动态适配决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世界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我国地震灾害在近二十年呈现出活跃的态势,频率和规模都大于往常。地震发生之后,应急物资特别是应急医药是保障地震灾区伤病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物资。如果不能精准、快速地将应急医药配送至灾区,则有可能影响伤病患者的救治。本文研究的医药应急物流供需动态适配决策问题主要是指通过分析医药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影响因素,预测灾区医药物资需求并动态地进行高效配置,即解决应急医药“配多少、何时配、如何配”的问题以实现供需匹配。由于地震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实际决策过程变得尤为艰难。在地震发生初期,灾区应急医药需求信息混乱且不完备,增加了需求预测的难度;而灾后应急医药的需求及配置又迫在眉睫,需要依照时间窗序列快速地进行医药物流的供需适配决策;同时,随着应急救援工作不断推进,灾情也会发生变化,导致原来的应急医药适配决策出现不能适应需求的快速变化,需实时调整刷新适配决策以应对地震现场信息的更新。关于上述应急医药物流供需的复杂性适配决策问题,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学者对医药应急物流决策问题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还缺乏医药物流动态配置的综合、深入的系统性研究。对此,本文提出的应急医药动态供需适配决策不仅符合地震的实际救援情况,同时能更加快速、精确地进行医药物资配置,最终达到供需适配。针对应急医药物流中需求信息完备性、配置时间紧迫性和灾情演化动态性这三大关键性问题,本文以适量、适时、适运为目的,分析了医药应急物流供需适配相关问题,综合考虑了震后应急医药的实际供需情况和供需适配特征,对适配场景进行了分析,将适配模式选定为基于全局考虑的多目标多阶段协同适配模式以构建供需适配决策模型。首先,通过构建基于地震疾病谱的多源数据融合需求预测模型以解决信息完备性问题;随后通过建立基于时间窗序列约束下供需适配决策模型,在实现供需适配的同时,以解决时间紧迫性问题;最后建立滚动时间窗序列,并应用贝叶斯决策理论,综合应用历史信息、现场样本信息和预测信息,建立医药应急物流供需动态适配决策模型以解决灾情演化动态性问题。通过三大模型的构建,能够有效实现应急医药的供需适配。同时,本文还以汶川地震数据为背景分别对需求预测模型、供需适配时间窗序列决策模型以及供需动态适配决策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可以有效解决医药应急物流需求预测问题,并得出科学合理的医药应急物流动态适配决策方案。该决策方案确保适配效用损失最小,提高适配效率。另外,通过滚动时间窗序列、贝叶斯决策理论及群组刷新技术等使得适配过程更加贴合地震实际情况,实时更新以达到决策最优,使有限的救援医药物资发挥最大效用。由此可见,本文研究震后应急医药的供需动态适配决策能够为地震救援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图53幅,表44个,参考文献186篇。
闫晓燕[2](2021)在《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及国际分工的驱动,次区域合作蓬勃兴起,次区域合作理论也成为地理学、政治学和经济学领域的新交叉方向和研究热点。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强化次区域合作成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战略选择。亚洲开发银行牵头建立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以下简称“GMS合作”)机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趋近于资源分配的“帕累托最优”;从经济贸易、基建水平、能源保障、非传统安全、民族团结、科教文卫事业等领域合作看,与澜湄次区域主体需求错配,趋近于一种非合作博弈的“纳什均衡”。次区域合作的层次、范围、规模和水平迫切需要实现提升。中国倡导建立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以下简称“澜湄合作”),可以看做是是次区域合作的提质升级版。自成立以来,澜湄合作进展良好,成效显着。作为一个崭新的合作机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先行先试的典型引领方面,在中国塑造良好国际形象、着力促进周边外交方面,显现出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世界政治经济的热点地区,澜湄次区域不可避免地受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影响和冲击。在次区域合作过程中,由于地缘重要性、民族宗教复杂、国家实力悬殊、民粹主义盛行、发展理念差异、深度贫困及大国博弈的影响等,导致次区域各国一边互动活动增多、程度增强,不断获取澜湄合作的利益;一边又出于各方面考量主动或被动地做出不同的决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次区域合作的发展进程。在我国参与澜湄次区域合作进程中,除国家层面主导和助推之外,地方政府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云南省,地处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结合部,与流域内各国地缘区位临近、地域文化相通、边贸合作历史悠久、互联互通无缝衔接,具有先天地缘优势;而且作为次国家行为体,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云南主动融入、积极参与澜湄合作,致力于实现“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参与次区域合作的积极性较高、能动性较强。鉴于次国家行为体融入次区域府际关系治理对于促进此区域合作具有现实意义和正外部性效应,通过次级政府府际合作和府际关系治理,不仅可以解决国家主体的功能不足或机制不畅问题,还能够实现地方政府自身发展利益,激活内生动力,借助外部推力,坚持重点带动、整体推进,对于拓展次级政府发展空间,推动次区域合作的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论文以澜湄合作为研究背景,围绕次区域合作过程中的府际关系治理这一研究主题,以云南省参与澜湄合作的路径为实证内容,借助次区域合作理论、府际关系治理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地缘经济外部性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等,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假设分析法、因子模型构建法、演化博弈分析等方法,通过分析澜湄合作的外部环境(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大国战略博弈日趋激烈、全球治理体系需要变革与发展、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风险交织)、次区域的现实情况(外交取向选边站驱稳、发展梯度倒逼合作力度驱强、经贸合作向多领域拓宽、制定主张地缘战略趋同),从微观机理、中观区域和宏观政策三个维度,对微观主体利益决策特征、博弈过程和驱动机理进行分析,厘清次区域主体利益诉求和决策特征,构建了一个次区域合作中府际关系治理驱动机制的微观机理分析框架—(APT—R)因子模型,并进行了多情境府际合作关系的模拟和验证,比较分析了三种策略扰动下的府际关系演化过程与机制运行效果,揭示府际合作实现的驱动机制与实现过程,从府际关系、策略扰动者利益承诺和策略随动者利益诉求三个方面揭示了驱动因素与驱动过程,表明了多主体、多领域、多层级的合作框架是澜湄机制的独特优势,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次区域合作研究的框架和方法论。为次区域合作中的府际治理的多主体磋商、多利益导向、多层级合作提供理论支撑。本文聚焦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等实践热点问题,以次区域经济地域分工新趋势和不同阶段主体利益诉求变化为线索,通过分析阐述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成效与利益契合度;澜湄合作成效与利益契合度;云南融入澜湄合作机制的必要性与路径选择,提出了如下观点:一是逆全球化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下,湄公河流域国家发展诉求由外向型经济向多领域合作共赢转变;二是澜湄合作机制契合了这一府际合作需求变化,强调多边网络化合作、多领域共建共享和命运共同体等合作理念与机制,是次区域合作的更高版本;三是中国作为大国,推进澜湄合作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地缘博弈阻力,而云南在区位、文化、基础方面具有消除合作阻力的先天优势,因此得出“畅澜湄机制必先强云南功能”的结论,也为强化云南建设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功能,提出了路径设计与对策建议。在实际运用层面,对“黄金四角”府际合作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实施“黄金四角”府际合作,有助于将府际关系“问题区”向府际合作“试验区”转型。对于云南省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强化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功能,提出了路径设计与对策建议,对于云南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助推国家推进澜湄合作的进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性。论文在理论分析框架、研究视角拓展、模型机制构建等方面的创新如下。一是将云南融入澜湄合作这一实践问题纳入框架进行分析,并建立次区域合作的演化博弈模型,比较分析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和澜湄合作机制两种情境下的演化博弈过程与合作驱动机制,模拟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澜湄合作和云南融入澜湄合作三种情境的演化过程,从驱动机制、情景模拟的微观层面论证得出“畅澜湄机制必先强云南功能”、“次区域府际治理需要的多主体磋商、多利益导向、多层级合作”的结论。二是将府际关系治理纳入次区域合作的研究中,是次区域合作研究的视角拓展。构建次区域府际关系治理的分析框架,丰富并拓展了传统国家内部次级政府合作研究。梳理了云南参与湄公河流域区域合作的历史进程、作用瓶颈和强化辐射功能的对策,验证次区域府际关系研究框架的可行性和云南开展次级政府府际合作的路径,为拓展云南参与的路径,强化云南辐射功能提供对策建议与科学机制支撑。三是构建APT—R因子模型。通过分析演化,强化“云南功能”在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对云南辐射功能的强化赋权、拓展路径、参与领域进行了政策框架构建,针对服务国家推进“命运共同体”需求和云南功能短板的供需矛盾,提出拓展云南参与路径的5大领域和增强云南功能的5点建议,充分发挥云南区位优势和开放功能,服务“一带一路”和澜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使云南省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
杨昱[3](2021)在《网联车辆队列生态式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出行需求的迅速增长,持续上升的汽车数量导致了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能耗攀升、交通事故频发。如何防止交通拥堵、降低耗能、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是人们日臻重视的重要课题。汽车作为主要交通运载工具肩负着巨大的责任以改善当下交通系统严重的能源耗费、拥堵和安全等问题,因此在技术层面对车辆的生态性进行改进与完善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不断推动汽车安全、节能、高效的智能生态出行技术具有重大意义。在5G通信和V2X技术的高速发展下,以车辆队列行驶为典型代表的多车组群系统控制技术受到了广大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基于V2X通信的网联车队生态式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Ecological 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ECACC)技术是在网联车辆队列行驶的基础上实现以节能为主要优化目标的队列协同控制方法。该技术作为多车协同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可以实现车辆群体节能,增强跟车行驶安全,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智能交通系统战略起到关键推动作用。该技术的主要思想在于基于V2V和V2I的车联网通信通过获取当前交通环境状态、队列车辆状态以及前方道路信息等,进行以车辆队列行驶经济性为主要目标的最优设计,同时实现稳定安全的队列跟车效果,以此对队列中头车进行行为决策与各子车辆动力系统最优化控制,最终达到车辆队列在多种智能交通场景下节能、安全的行驶目标。相对于传统的单车控制,车辆队列协同控制在能效方面可以提高10-20%,并且增加了道路跟车行驶的安全性,缩短了跟车间距,提高了道路交通的容载率与通行效率,从而减少了由交通拥堵带来的大量能源耗费。车队ECACC策略从车辆自身的动力系统优化和微观交通出行规划两方面共同实现生态出行的目的。本文以均质纯电动网联车辆队列为研究目标,基于V2X通信技术针对车队在高速和城市典型场景下以队列能耗为主要优化目标、以队列跟车性能为基本保障开展了关于生态式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的理论研究,并通过仿真分析、硬件在环测试以及实车实验进行了验证。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车辆队列在不同场景下的行驶方式和行驶限制进行分类设计。按照车辆队列前方交通流状态,车队行驶方式划分为基于被动跟车和主动规划的ECACC策略,分别对队列行驶的两个主要性能即跟车和节能进行了建模与验证。在底层跟车控制方面对队列行驶的技术基石即CACC跟车控制器进行了建模、分析和仿真验证,分别讨论了基于前馈-反馈结构和纯反馈结构控制器的特点,并进行了队列弦稳定性分析。此外,在能耗方面建立了基于电机Map和电池动态参数的纯电动汽车能耗灰盒模型,并与成熟商业软件进行了对比验证,为ECACC策略的展开提供了模型研究基础。(2)针对车队前方存在不受控车辆的情况进行了基于被动跟车的ECACC策略设计。由于车队前方车辆阻挡,车辆队列需被动地沿某一速度轨迹行驶,因此基于车辆队列纵向动力学特性和恒定常数车头时距的跟车策略,考虑道路连续坡路信息,提出了以能耗和队列跟车性能为优化目标的模型预测控制求解方法。通过在特定行驶速度下对车队中各子车辆进行分布式控制实现动力系统优化,平衡队列跟驰过程中能耗与跟车精度间的博弈,实现车辆能量经济性、驾驶舒适性以及跟车准确性的多目标优化。(3)针对车队前方无交通流约束情况进行了主动规划的ECACC策略设计。基于队列行驶过程中各子车辆的动力系统状态和跟车行驶需求,建立基于队列解耦的分层控制体系即顶层头车能量最优速度轨迹规划和底层子车辆经济车速跟随的逻辑框架。队列头车通过V2I通信获得道路参数如坡度、曲率以及交通限制等信息,根据自身动力系统特性,通过基于动态规划的求解方法得到了能耗的全局最优解并得到对应速度轨迹。在速度规划中,考虑车辆横向特性,建立了希尔函数对横向加速度进行约束,实现车辆在转弯过程中的安全速度控制。此外,在最优控制问题的性能函数中引入了时间调节因子,以实现在不同行程时间需求下车辆队列能耗-时间综合最优的驾驶模式。(4)针对城市典型的连续信号灯交叉口场景的ECACC策略。基于城市工况下节能导向的车队绿波带通行需求,提出了基于生态驾驶的队列行驶方法,通过V2I通信提前获取信号灯SPa T状态进行速度引导实现队列全绿灯通行的生态驾驶效果;针对交通信号、道路参数和行车环境等复杂情况对车辆动力系统进行能量优化,提出了基于切换逻辑的动态规划快速求解方法;此外,提出了队列信号灯交叉口不分离策略,保证了队列行驶完整性,提高了队列整体的通行效率、行驶经济性和跟车安全性。(5)建立了仿真分析—硬件在环—实车实验的验证体系。基于真实城市路况实时高精度地图进行了硬件在环测试,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了RSU和OBU终端设备的实时信息传递;建立了基于Virtual Platoon的实车跟车验证方法,在不同的加速度需求下进行了车辆队列性能测试。一系列测试验证了网联车辆队列生态式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的节能效果与跟车安全效果。通过以上内容由理论到实践的系统研究,本文阐述了网联车辆队列生态式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的巨大节能潜力和行驶安全优势,同时体现了ECACC策略在不同场景下应用的广泛性和适用性。该策略在未来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具有深远的实际应用价值,并为实现道路车辆安全、节能、高效的智能生态出行提供了技术基础。
范志雄[4](2021)在《信贷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 ——以甘肃省平凉市X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信贷消费市场的不断发展,信贷消费作为一种平滑农村居民家庭消费能力的重要工具,对保障农村居民家庭造血式消费资金的充裕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和农业自身的脆弱性,农村发展面临着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的考验。农村居民家庭储蓄能力欠佳且缺乏信贷抵押品,难以获得民间资本的青睐,致使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空间狭小。为了激发我国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盘活农村消费市场,自2013年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政府对我国贫困地区的发展现状做出精准定位,将信贷金融扶贫政策作为帮扶贫困农村居民家庭内生性发展、撬动消费杠杆的主要金融工具,且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效。尽管我国信贷金融扶贫政策加速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但农村居民家庭的消费理念还相对落后,这与国家落实信贷政策促进农村居民家庭创收性消费发展的初衷存在偏差。本文借助乡村调研的数据资料,运用数理模型分析了甘肃省平凉市X乡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的消费情况,尝试分析农村家庭居民在是否参与信贷两种情况下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第一,对选题背景进行阐述引入研究问题,根据国内外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对支撑本文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第二,根据样本数据和参考已有文献,选取相关分析指标,构建logit模型分析农村居民家庭参与信贷的影响因素。第三,借助OLS稳健性检验、共同支撑域条件以及平衡性检验对数据的合理性进行解释说明。利用近邻匹配、半径匹配、核匹配等三种方式对家庭总消费、生存型消费、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进行倾向得分匹配,探讨出获得信贷资金的农村居民家庭和未获得信贷资金的农村居民家庭对三种消费类型的支出差异。第四,通过组群差异分析,将样本数据按照年龄大小和文化程度进行分类,按照消费类型对不同组群进行得分匹配,以求得出不同组群之间的信贷消费差异和同一组群内不同个体和不同文化程度以及年龄的消费差异。第五,提出我国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未来乡村振兴战略中继续实施“信贷+”相关政策的对策建议。
黄利华[5](2020)在《佛山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特征及成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佛山是一座极具特色空间形态的历史文化名城,它的形态在工商业不断促进下自下而上发展,形成了遵循周边自然山水要素布局的自由式肌理。相比国内大多数由政治或军事推动而自上而下发展,形成轴线规整空间形态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形态表现出极为不同的特征和类型。佛山品字街历史街区是承载佛山市镇核心文化和发展动力的街区,历经2000多年的发展,该街区积淀了丰富的形态,是透视佛山历史发展和特色形态的重要窗口。2007年以来,伴随着珠三角地区如火如荼开展的“三旧”改造,该街区形态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面对街区形态保护缺乏关注和理论指引的现实困境,亟需依托完善的理论体系对该街区形态进行研究并引导其未来保护与发展。在如上背景下,本文采用城市形态学康泽恩学派的历史地理分析法,基于理论应用和拓展的目标,对品字街历史街区进行实证研究。本文期待通过对该街区现状形态的研究,探索街区形态特征、特征成因与规律,为街区未来形态发展提出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还可用于佛山乃至国内其他同类城市的历史街区。论文分为四大部分,共八章。第一部分对应第一至二章,是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阐述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等,梳理前人相关的研究成果并总结可拓展的方向;而后对研究所依托的“历史地理分析法”的核心理论、效用、在中国的应用与拓展进行精炼总结,为下文的研究思路开展奠定基础和方向。第二部分对应第三至四章,是街区的形态表象解读。首先,从城市和街区两个层面阐述街区形态发展的背景与基础,之后运用“历史地理分析法”对街区进行多层级的形态区域划分,最终划分出“传统形态区域”、“建国初期形态区域”、“现代形态区域”3类一级形态区域,往下细分则包含6类二级形态区域、16类三级形态单元和26类四级形态单元。第三部分对应第五至七章,是街区的形态特征归纳和成因解析。承接划定的三大一级形态区域,分三大章节独立展开。各章节内,首先详细研究各形态区域内各形态单元的形态特征,而后对形态单元整体展开特征归纳,最后从形态塑造者影响力及行为结果、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方式、经济体制与土地制度、生活需求与建造技术4方面深入解析形态单元各形态要素特征的成因,如上4方面链接不同城市发展时期呈现不同特点。第四部分对应第八章,是论文的研究结论总结以及对街区未来形态发展的建议。首先,总结出街区的形态特征:形态呈现历时性演进和共时性分布并存、相同功能用地形态呈现出不断循环演进的过程。而后对街区形态特征成因及其发展影响力进行总结归纳,发现:(1)同一影响因子对不同时期的同一形态要素特征影响力度不同,也会因自身在不同时期的差异形成不同的形态特征;(2)在后续发展时期中,前一时期所形成的形态特征会在多种力量影响下产生变化,这些力量的平衡是促进形态特征稳定的基础,但是这些力量的平衡又很容易被强大外力打破。最后,基于如上结论对街区形态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思辨,并结合形态区域划分成果提出街区保护界线的优化建议、以及各形态区域形态发展建议和形态优化更新指引。
苏笑悦[6](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许霖峰[7](2020)在《开放视角下中国居住区设计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城市建设迎来由增量走向提质的新常态下,居住区广泛封闭化导致的城市问题日益凸显且亟待解决。如何应对居住区与城市间的隔离发展,使其由封闭走向开放,是居住区研究与实践长期关注却未能有效攻克的难题。已有研究不乏立足开放视角的探索,以针对居住区个体从设计层面展开的研究为主,但居住区在城市整体运作中至关重要的参与作用,和设计控制对设计及其产出过程的潜在影响均未受到应有重视。为此,从城市维度,立足开放视角展开居住区设计控制研究,在应对封闭问题并提升城市空间生活品质方面尤为关键。通过设计控制应对居住区封闭问题,需要从认识两者间的关联入手。借助梳理居住区设计控制发展历程,发现早期对国外理论的引荐,为设计控制植入脱离于城市“自体完善”的基因,其后施行长达25年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进一步面向全国普及了内向分级式的设计控制框架,基于此框架居住区逐步形成稳定的封闭姿态,由此证实居住区封闭化发展与设计控制密切相关。同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提出了全新的设计控制框架,标志着居住区与城市统筹融合发展的新开端。在明确关联的基础上,需进一步从设计控制方面挖掘封闭问题的症结。现存问题成因在于五方面:技术标准重容量轻空间,导致空间管控不足、缺乏内外协调、结构有失多样;规划管理重指标轻实效,造成居住区管控精度低、设计审查不到位、制衡机制不健全;开发商重利益轻效益,致使空间产出标准化、高度配比资本化、边界处理领地化;居住者重个人轻邻里,加剧交往意识减退和封闭认同;从业者重产出轻品质,引致在地观和整体观缺失。这些本质源于设计控制在技术标准上的单一,管理制度上的不足,以及分别对开发商、居住者、从业者在设计咨询、宣传教育和后职业教育上的欠缺。认知开放的关键是深入本土居住现实,从居住区与城市的关系入手。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全国16个居住区展开调研,发现从城市整体维度出发,单纯从交通、空间、资源各单一维度将居住区对外开放,无法重构居住区与城市隔离发展的二元化关系,更不能全面应对封闭问题。对居住区开放的认知需要以尊重本土居住国情为根本前提,迎合城市未来发展的价值取向,从物质空间、设施资源、建管环境和居住观念多个维度分层次解读与建构,挖掘出开放视角应包含“多维开放”和“相对开放”两层递进的内涵。以确立开放视角为基础,可进一步搭建居住区设计控制的理论框架,框架经对现行设计控制的适应性调整后得出。基于现行设计控制在运作中呈现出的过程局部化、主体分垒化、内容自体化特征,融入开放视角的设计控制需要向过程全程化、主体协同化、内容统筹化转变。由此,可建立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的框架,包含全程贯通的过程层、协同联动的主体层、统筹兼顾的要素层、刚弹兼备的保障层。设计控制框架构成层次的导控基于应用操作层面,从空间、过程维度入手。空间维度重点围绕要素层展开:通过居住区道路交通系统的复合化织补,增强与城市公共交通、慢行系统和道路网格的衔接渗透与有序融合;借助功能设施系统的整体化调配,融入城市整体功能结构,有层次地提升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居住生活多元性;借由公共空间系统的双向化营造,对外强化与城市公共空间网络的融合搭接,对内满足居民的交往活动与精神颐养;利用建筑组群系统的调和化塑形,在不失自身空间特色的前提下,达成与周边城市风貌和空间形态的共生。以此为基础,依托保障层,透过控制、激励、引导三种手段将设计要点转化为导控内容,形成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的“要素导控工具箱”。过程维度以保障层为支撑,围绕过程层和主体层展开。先透过国家和地方两级法规的搭建,为设计控制过程在开放视角下运作提供法制保障框架。再借助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四会议事机制和平台会审机制,强化多主体多专业在全过程中的共同决策与协同,并在增强程序的同时提高设计审查力度。还可采取面向开发商提供全过程设计咨询、针对管理者和从业者开展继续教育、面对居民进行宣传教育等多种弹性手段,加强对过程运作的支持。上述刚性与弹性手段的组合即为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的“过程管理工具箱”。两种工具箱双管齐下,将以应对居住区建设管理的现实困境为前提,从城市层面系统化地推动居住区与城市的统筹融合发展,在有效推进居住区开放进程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万雍曼[8](2019)在《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策略研究 ——以洛阳老城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历史城市作为凝聚着人类智慧的“史书”而存在,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财富。然而,然而,在历史文化名城体系的引导下,历史城市保护主要面向名城,而能够纳入国家级或省级名城保护体系的历史城市非常有限,大量有历史价值的历史城市保护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历史价值被低估的同时,为城市发展带来的综合效益也被忽视。论文引入整体性保护理念,试图用关联、系统的方法来解决历史城市面临的“历史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双重困境。本文的主体内容分为现状研究、策略研究和实践应用三个部分。在现状认知中,首先对历史城市保护概况进行了梳理,发现历史城市保护呈现数量不足、地域分布不均、中小城市保护不力的现状。提取城市案例进行具体分析,指出当前历史城市在历史空间识别、历史资源利用、人文文化延续过程中整体性缺失的困境。最后总结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的意义。在策略构建中,论文从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的内涵入手,在三个层面对整体性保护策略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在空间形态层面提出构建历史要素整体关联的空间网络,克服历史要素相互分离的倾向,并在现代城市职能体系中经营历史空间网络,延续历史文脉;在历史资源利用层面提出强化地块单元整体利用的复合功能,总结了五种地块单元利用模式,其目标在于保护和延续传统格局的同时,满足城市功能的多样化需求;在保护实施层面提出促进院落组群整体协同的多元合作,分析了院落组群对延续平面肌理和社会结构的重要作用,针对居民流失的现实困境,探讨在院落组群中开展以居民为核心的多元合作的对策。在实践应用中,论文以洛阳老城为实证案例,其历史发展的层积性、现状遗存的碎片化和保护不力的状况在全国历史城市中具有普遍性。在解析时空演变和现状问题的基础之上,探讨了洛阳老城的整体性保护方法,从要素整合的空间网络利用、地块细分的复合功能开发、院落组群的多元合作三个方面展开具体实践,为类似的历史城市提供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与参考。
杨丽晓[9](2019)在《日照辐射驱动的寒地高层办公建筑组群形态节能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严寒地区高层办公建筑建设量较大,并呈现出密集化的趋势。建设进程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建筑节能需求与严寒地区极寒气候条件的矛盾日益凸显。建筑师、规划师需要以崭新的视角,借助多学科的发展成果进行生态、舒适城市和建筑环境的创作。论文旨在借助性能驱动设计理论与技术,以寒地高层办公建筑组群夏季日照辐射得热量最少、冬季日照辐射得热量最大为设计目标,建立一套寒地高层办公建筑组群形态多目标优化设计的方法。首先对寒地高层办公建筑组群的平面与空间形态特征进行研究,获取其形态设计量化指标,并结合实地调研和相关设计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值域和步长约束。使用三维建模软件Rhinoceros和参数化编程软件Grasshopper,完成寒地高层办公建筑群的参数化建模。其次,借助Ladybug&Honeybee建筑性能分析软件,对寒地高层办公建筑组群展开冬夏季日照辐射得热量的计算,并以此性能指标对建筑组群形态进行评价。最后,将参数化模型及性能目标转译为遗传算法平台Octopus中的生物学概念,基于遗传算法,对寒地高层办公建筑组群形态展开多目标优化设计,并对其进行可视化反馈和数据记录。对多目标优化方法的优势进行验证后,根据优化所得的帕伦托前沿面,分析设计参量的数值分布特征,提出基于日照辐射的寒地高层办公建筑组群设计的一般策略,并对其进行实例验证;同时提出方案优选原则,以此为依据进行最终方案的筛选。
张文波[10](2018)在《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古代社会遗存至今的建筑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作为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类型多数暴露于室外环境中,这使得这类遗产不可避免地面临自然环境突变带来的灾害破坏风险,尤其是近些年发生的“汶川5·12大地震”、“玉树地震”、“海地大地震”、“印度洋海啸”、“尼泊尔大地震”、“日本熊本大地震”等骤发性自然灾害对各国建筑遗产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害,引起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高度重视。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遗产保护领域面对这种惨痛的灾害教训只能“被动应对”,这种“先破坏,后保护”的应对方式远无法恢复灾害造成的遗产损失。为了应对这种全球范围内遗产普遍面对的灾害风险,2007年,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世界遗产防灾减灾策略”。由此可见,建筑遗产的防灾减灾已成为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保护策略,也是实现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课题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并且成立了相应的国际遗产防灾减灾组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我国建筑遗产防灾减灾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如何根据古代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易损性特征、环境特征、灾害危险特征以及遗产地的防灾减灾能力发掘并形成一套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防灾减灾策略、措施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围绕这一目的,本文从两大方面展开研究,首先是确立了灾害学体系下的建筑遗产保护视角,建筑遗产既是研究保护的主体,同时更是灾害发生的构成要素,只有通过确立该研究视角,才能打破“传统”的“被动应对”的保护策略,进而将防灾减灾与遗产保护建立起密切联系。在将两大研究领域融合后,接下来,本文着手构建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框架结构,该部分内容主要从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建筑遗产的灾前预防、灾中应急响应和灾后恢复四个方面展开研究,这四个方面对应灾害发生的各个阶段,共同构成这一框架之下的有机整体。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既包括从宏观层面制定单灾种的建筑遗产灾害区划分析图,为我国遗产保护宏观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又针对具体建筑遗产面临的多种灾害风险构建出相应的评估体系,便于具体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实施。建筑遗产灾前预防、灾中应急、灾后恢复则是通过制定不同灾害发生阶段的防灾减灾规划,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与措施以降低遗产的灾害损失。基于以上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本文主要采用以系统论和跨学科为主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系统论的研究方法明确了文中“系统、要素、结构、功能”,从论文基础逻辑层面进行系统性架构,明确系统的整体目标和研究的结构层级,与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一起将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研究的相关要素和各分支研究的功能进行整合、系统化。通过全文研究,以期完善和推进我国建筑遗产防灾减灾学科的发展,拓展遗产保护领域应对自然灾害破坏的研究思路和应对途径。
二、交通规划组群决策支持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交通规划组群决策支持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震后医药应急物流供需动态适配决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 |
1.4 研究方法、思路和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文献回顾性分析 |
2.1.1 数据来源 |
2.1.2 文献统计分析 |
2.1.3 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
2.2 医药应急物流内涵 |
2.2.1 医药应急物流 |
2.2.2 医药应急物资 |
2.2.3 医药应急物资的特征 |
2.3 应急物流需求预测研究 |
2.3.1 应急物资需求特性 |
2.3.2 应急物资需求影响因素 |
2.3.3 考虑需求特性的预测方法 |
2.4 应急物流资源配置研究 |
2.4.1 应急物流资源配置概念 |
2.4.2 应急物流资源配置特点 |
2.4.3 应急物流资源配置模式 |
2.5 应急物流供需适配决策研究 |
2.5.1 供需适配决策研究 |
2.5.2 带时间窗约束的决策研究 |
2.5.3 基于动态信息更新的决策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3 应急物流供需适配问题分析 |
3.1 应急物流供需适配概念与特征 |
3.1.1 供需适配概念 |
3.1.2 供需适配特征 |
3.1.3 供需适配原则 |
3.2 供需适配结构及效用分析 |
3.2.1 供需适配场景分析 |
3.2.2 供需适配结构 |
3.2.3 供需适配效用分析 |
3.3 供需适配系统运作分析 |
3.3.1 供需适配系统目标 |
3.3.2 供需适配系统运作过程 |
3.3.3 供需适配系统运作模式 |
3.3.4 供需适配系统运作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4 不完备需求信息下医药物资多源数据融合预测模型 |
4.1 需求信息完备性问题 |
4.1.1 考虑信息完备的重要性 |
4.1.2 需求信息完备性分析 |
4.1.3 需求信息完备性优化方法 |
4.2 地震疾病谱变化规律分析 |
4.2.1 地震医学救援阶段划分 |
4.2.2 震后疾病谱变化表现 |
4.2.3 地震疾病谱变化影响因素 |
4.2.4 震后医药物资需求及其变化规律 |
4.2.5 地震疾病谱数据分析 |
4.3 不完备信息下地震疾病谱多源数据融合预测模型 |
4.3.1 多源数据融合预测技术 |
4.3.2 需求预测模型假设 |
4.3.3 多源数据融合过程 |
4.3.4 基于地震疾病谱的多源数据融合预测 |
4.3.5 对比分析 |
4.4 多源数据融合需求预测模型仿真分析 |
4.4.1 预测模型仿真背景 |
4.4.2 预测模型仿真过程与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紧迫状态下医药应急供需适配时间窗序列决策模型 |
5.1 配置时间紧迫性问题 |
5.1.1 考虑时间紧迫的重要性 |
5.1.2 配置时间紧迫性分析 |
5.1.3 配置时间紧迫性优化方法 |
5.2 紧迫状态下时间窗序列供需适配分析 |
5.2.1 时间窗序列的概念 |
5.2.2 时间窗序列的生成 |
5.2.3 时间窗序列下的医药适配方式 |
5.3 供需适配时间窗序列决策模型 |
5.3.1 符号与假设 |
5.3.2 时间窗序列的协同适配决策 |
5.3.3 单时间窗口的综合适配决策 |
5.3.4 求解方法 |
5.3.5 对比分析 |
5.4 供需适配时间窗序列模型仿真分析 |
5.4.1 时间窗序列适配模型仿真背景 |
5.4.2 时间窗序列适配模型仿真过程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灾情演化下医药应急供需动态适配决策模型 |
6.1 灾情演化动态性问题 |
6.1.1 考虑灾情动态演化的重要性 |
6.1.2 灾情演化动态性分析 |
6.1.3 灾情演化动态性优化方案 |
6.2 灾情演化下滚动时间窗序列供需适配分析 |
6.2.1 滚动时间窗序列的概念 |
6.2.2 滚动时间窗序列的生成 |
6.2.3 滚动时间窗序列下的医药适配方式 |
6.3 供需动态演化适配决策模型 |
6.3.1 符号与假设 |
6.3.2 动态适配决策概念界定 |
6.3.3 动态适配决策 |
6.3.4 求解过程 |
6.4 供需动态适配模型仿真分析 |
6.4.1 动态适配模型仿真背景 |
6.4.2 动态适配模型仿真过程与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医药相关数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次区域合作研究进展 |
1.3.2 府际治理研究进展 |
1.3.3 云南参与次区域合作研究进展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次区域合作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合作特征 |
2.2 府际治理 |
2.2.1 理念演进 |
2.2.2 次区域府际治理实践路径 |
2.3 地域分工理论 |
2.3.1 中心—外围理论 |
2.3.2 地缘区位论 |
2.3.3 劳动地域分工和协作理论 |
2.3.4 经典博弈理论 |
第3章 次区域府际合作的驱动机制 |
3.1 府际关系的APT—R因子模型 |
3.1.1 发展引力(Attraction) |
3.1.2 梯度压力(Pressure) |
3.1.3 战略推力(Thrust) |
3.1.4 博弈阻力(Resistance) |
3.2 基于主体异质性的府际博弈分析 |
3.2.1 有限理性概念 |
3.2.2 群体策略选择 |
3.2.3 演化稳定策略 |
3.2.4 合作博弈机制 |
3.2.5 群体选择与直接互惠 |
第4章 云南参与澜湄次区域合作进程 |
4.1 澜湄合作机制演变 |
4.1.1 合作成效 |
4.1.2 存在问题 |
4.2 阶段特征 |
4.2.1 前期积累准备阶段(1950-1991 年) |
4.2.2 构建合作框架阶段(1992-2002 年) |
4.2.3 积极参与实践阶段(2003-2014 年) |
4.2.4 融入澜湄合作阶段(2015 年—今) |
4.3 重点合作区域 |
4.3.1 中越河口—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 |
4.3.2 中缅瑞丽—木姐跨境经济合作区 |
4.3.3 中老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 |
4.3.4 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 |
4.3.5 境外合作区 |
4.4 主要合作领域 |
4.4.1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4.4.2 产能合作成效显着 |
4.4.3 贸易畅通方兴未艾 |
4.4.4 资金融通格局初现 |
4.4.5 民心相通深入人心 |
4.5 问题与瓶颈 |
4.5.1 支持沿边地区开放的机制与功能不完善 |
4.5.2 边境贸易互补性不高 |
4.5.3 交通瓶颈 |
4.5.4 产能合作示范效应不显着 |
4.5.5 非公共安全隐患较大 |
第5章 基于APT—R因子的府际合作机制研究 |
5.1 次区域主体利益分析 |
5.1.1 泰国利益诉求 |
5.1.2 缅甸利益诉求 |
5.1.3 越南利益诉求 |
5.1.4 柬埔寨利益诉求 |
5.1.5 老挝利益诉求 |
5.1.6 中国及中国云南利益诉求 |
5.2 基于APT—R模型的府际关系动力机制 |
5.2.1 合作发展引力(A) |
5.2.2 发展梯度压力(P) |
5.2.3 战略协同推力(T) |
5.2.4 地缘博弈阻力(R) |
第6章 基于APT—R模型的府际关系情景模拟 |
6.1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情景分析 |
6.1.1 实施前稳态 |
6.1.2 策略扰动者 |
6.1.3 实现路径 |
6.1.4 模型设计 |
6.1.5 策略模拟 |
6.1.6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
6.2 澜湄合作机制情景分析 |
6.2.1 实施前稳态 |
6.2.2 策略扰动者 |
6.2.3 实现路径 |
6.2.4 模型改进 |
6.2.5 策略模拟 |
6.2.6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
6.3 强化云南辐射功能的情景分析 |
6.3.1 辐射中心策略 |
6.3.2 策略模拟 |
6.3.3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
6.4 案例: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府际治理研究 |
6.4.1 府际关系情境分析 |
6.4.2 府际合作领域 |
6.4.3 府际治理政策设计 |
第7章 云南参与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路径与建议 |
7.1 府际合作路径 |
7.1.1 促进互联互通 |
7.1.2 促进跨境产能合作 |
7.1.3 支持次级政府府际合作 |
7.1.4 促进跨境旅游合作 |
7.1.5 促进贸易畅通 |
7.2 府际治理保障措施 |
7.2.1 要素流动保障 |
7.2.2 企业主导保障 |
7.2.3 政府推动保障 |
7.2.4 辐射功能保障 |
7.2.5 改革赋权保障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发表论文情况 |
参加课题研究情况 |
致谢 |
(3)网联车辆队列生态式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车联网通信技术及在车辆领域的应用 |
1.2.1 车联网通信概述 |
1.2.2 基于车车通信的车辆队列控制研究现状 |
1.3 车联网环境下车辆生态出行协同控制研究现状 |
1.3.1 车辆动力系统节能控制 |
1.3.2 基于生态驾驶的车辆速度轨迹规划 |
1.3.3 面向车辆队列的协同节能控制 |
1.4 基于V2X车路协同环境下的车辆规划控制实现方法 |
1.4.1 软件仿真实现 |
1.4.2 硬件实现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
1.5.2 关键科学问题 |
1.5.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 章 面向ECACC策略的分层框架系统设计 |
2.1 引言 |
2.2 ECACC策略研究体系 |
2.2.1 研究核心框架 |
2.2.2 技术研究路线 |
2.3 顶层节能导向的ECACC策略 |
2.3.1 被动跟车的ECACC策略 |
2.3.2 主动速度规划的ECACC策略 |
2.3.3 车辆队列最优速度规划问题求解主流理论分析 |
2.4 智能网联车辆队列能耗影响因素及能耗建模 |
2.4.1 人-车-路系统能耗影响因素 |
2.4.2 纯电动汽车能耗模型建立 |
2.4.3 能耗模型准确度验证 |
2.5 底层车辆队列跟随CACC策略 |
2.5.1 均质车队CACC控制器设计原理 |
2.5.2 车辆队列跟随效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 章 基于被动跟车的智能网联车队ECACC策略 |
3.1 引言 |
3.2 基于非线性MPC的能量预测控制器设计 |
3.2.1 车辆纵向动力学跟车模型 |
3.2.2 电机模型 |
3.2.3 最优控制问题描述与求解 |
3.3 理想通信条件下智能网联车辆队列驾驶 |
3.3.1 跟车效果分析 |
3.3.2 能耗效果分析 |
3.4 考虑通信时延的智能网联车辆队列跟车效果 |
3.5 ECACC策略与传统单车策略性能比较 |
3.5.1 跟车效果分析 |
3.5.2 能耗效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 章 自由流速度下考虑横向约束的车队分层ECACC策略 |
4.1 引言 |
4.2 纵横向耦合的车辆模型构建 |
4.2.1 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 |
4.2.2 横向动力学模型 |
4.2.3 动态能耗模型 |
4.3 基于动态规划的车辆队列顶层最优生态速度轨迹规划 |
4.3.1 复杂工况下生态驾驶问题构建 |
4.3.2 系统约束与边界条件建立 |
4.3.3 最优速度轨迹求解 |
4.4 多模式定制化速度轨迹规划 |
4.4.1 能耗最优模式 |
4.4.2 能耗-时间综合最优模式 |
4.4.3 多模式队列头车规划策略相较于传统策略的性能对比 |
4.5 智能网联车队底层跟车控制策略 |
4.5.1 基于前馈-反馈结构的CACC控制器设计 |
4.5.2 典型CACC控制器性能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 章 城市信号灯交叉口基于生态驾驶的ECACC策略 |
5.1 引言 |
5.2 基于生态驾驶的最优控制问题构建 |
5.2.1 基于时间离散的最优控制问题构建 |
5.2.2 基于距离离散的最优控制问题构建 |
5.3 基于快速动态规划的最优控制问题求解 |
5.3.1 基于切换逻辑的快速动态规划求解 |
5.3.2 单信号灯交叉口的队列头车生态驾驶性能分析 |
5.3.3 连续信号灯交叉口的队列头车生态驾驶性能分析 |
5.4 保持队列完整性的跟车控制策略 |
5.4.1 车辆队列CACC控制器设计 |
5.4.2 信号灯交叉口车辆队列不分离策略 |
5.4.3 队列跟车效果分析 |
5.4.4 基于SUMO的车辆队列能耗效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 章 硬件在环与实车底盘测试验证 |
6.1 引言 |
6.2 基于快速原型的MPC控制器硬件在环测试 |
6.2.1 总体架构 |
6.2.2 通信时延条件下的跟车性能 |
6.3 基于V2I通信的顶层最优速度响应硬件在环测试 |
6.3.1 总体架构 |
6.3.2 基于实时高精地图的速度轨迹跟随 |
6.3.3 队列头车动力系统响应 |
6.4 实车底盘实验验证队列跟车性能 |
6.4.1 总体架构 |
6.4.2 车辆队列跟车性能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 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信贷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 ——以甘肃省平凉市X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 |
1.4.2 本文的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影响机理 |
2.1 理论基础 |
2.1.1 流动性约束与居民消费行为 |
2.1.2 收入与居民跨期消费选择 |
2.1.3 信贷与居民消费倾向 |
2.2 信贷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机理 |
2.2.1 信贷消费市场对消费结构影响 |
2.2.2 资金的供需对家庭消费的影响 |
2.2.3 信贷对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 |
2.2.4 生计资本对家庭消费的影响 |
第三章 农村居民家庭参与信贷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数据来源和样本基本情况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样本基本情况 |
3.2 变量选取和模型设定 |
3.2.1 变量选取 |
3.2.2 模型设定 |
3.3 影响农村居民家庭参与信贷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四章 信贷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变量构造及数据说明 |
4.1.1 变量选取 |
4.1.2 描述性统计 |
4.1.3 计量模型设定 |
4.2 相关检验分析 |
4.2.1 家庭消费的OLS稳健性检验 |
4.2.2 共同支撑域条件 |
4.2.3 平衡性检验 |
4.3 PSM匹配结果分析 |
4.4 组群差异实证分析 |
4.4.1 年龄组倾向得分匹配结果分析 |
4.4.2 文化程度组倾向得分匹配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
5.1 结论 |
5.2 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X乡入户问卷调查表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佛山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特征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概念辨析 |
1.3.2 研究对象 |
1.3.3 时间范围 |
1.3.4 研究内容 |
1.3.5 研究方法 |
1.3.6 研究框架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历史街区形态研究综述 |
1.4.1.1 国外研究 |
1.4.1.2 国内研究 |
1.4.2 品字街历史街区相关研究综述 |
1.4.3 历史保护相关重要文件梳理 |
注释 |
第二章 历史地理分析法的理论核心、效用与拓展 |
2.1 理论发展与核心框架 |
2.1.1 方法的提出与发展 |
2.1.2 核心概念与框架 |
2.2 方法运用效用 |
2.3 中国实例应用与理论拓展 |
2.3.1 中国实例应用——方法的适用性证实 |
2.3.2 方法拓展方向——研究路线提升与差异背景下的理论拓展 |
2.4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发展背景 |
3.1 城市发展背景 |
3.1.1 城市行政区划变化 |
3.1.2 城市发展历程 |
3.1.3 城市形态时期划分 |
3.1.4 历史城区发展 |
3.2 街区历史发展 |
3.2.1 1949年以前——门户之地 |
3.2.2 1949至1978年——商娱中心 |
3.2.3 1978年至今——历史旧街区 |
3.3 街区的保护体系 |
3.4 街区的用地权属 |
3.5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单元划分 |
4.1 平面格局类型划分 |
4.1.1 街道系统类型划分 |
4.1.1.1 街道分级与平面形制分类 |
4.1.1.2 街道分级空间特征 |
4.1.1.3 公共开敞空间分布 |
4.1.1.4 街道系统类型划分 |
4.1.2 地块格局类型划分 |
4.1.2.1 地块分类与分布 |
4.1.2.2 地块系列分类及细分 |
4.1.2.3 地块格局层级划分 |
4.1.3 建筑基底平面类型划分 |
4.1.3.1 建筑基底平面分类 |
4.1.3.2 建筑基底平面层级划分 |
4.1.4 平面格局类型及层级划分 |
4.2 建筑肌理类型划分 |
4.2.1 建筑各类特征分类 |
4.2.2 建筑肌理层级划分 |
4.3 土地利用类型划分 |
4.3.1 土地利用分类分布 |
4.3.2 土地利用层级划分 |
4.4 形态单元划分 |
4.4.1 形态区域等级划分 |
4.4.2 形态单元划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传统形态区域单元特征及成因分析 |
5.1 单元特征分述 |
5.1.1 历史建筑单元 |
5.1.2 传统街屋单元 |
5.1.3 传统民宅单元 |
5.1.4 小型空地与厕所单元 |
5.2 单元特征总述 |
5.2.1 空间分布特征 |
5.2.2 分项要素特性归纳 |
5.3 特征成因 |
5.3.1 形态塑造者影响力及行为结果分析 |
5.3.2 街道特征成因——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方式 |
5.3.3 地块特征成因——经济体制与土地制度 |
5.3.4 建筑特征成因——生活需求与建造技术 |
5.4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建国初期形态区域单元特征及成因分析 |
6.1 单元特征分述 |
6.1.1 早期集合住宅单元 |
6.1.2 晚期集合住宅单元 |
6.1.3 建国初期商业单元 |
6.1.4 独栋私宅单元 |
6.1.5 单位大院单元 |
6.2 单元特征总述 |
6.2.1 空间分布特征 |
6.2.2 分项要素特性归纳 |
6.3 特征成因 |
6.3.1 形态塑造者影响力及行为结果分析 |
6.3.2 街道特征成因——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方式 |
6.3.3 地块特征成因——经济体制与土地制度 |
6.3.4 建筑特征成因——生活需求与建造技术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现代形态区域单元特征及成因分析 |
7.1 单元特征分述 |
7.1.1 旧改住宅单元 |
7.1.2 开敞空间单元 |
7.1.3 现代商住单元 |
7.1.4 现代设施单元 |
7.1.5 仿古商铺单元 |
7.1.6 现代商务单元 |
7.1.7 大型重建商业单元 |
7.2 单元总体特征 |
7.2.1 空间分布特征 |
7.2.2 分项要素特性归纳 |
7.3 特征成因 |
7.3.1 形态塑造者影响力及行为结果分析 |
7.3.2 街道特征成因——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方式 |
7.3.3 地块特征成因——经济体制与土地制度 |
7.3.4 建筑特征成因——生活需求与建造技术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特征及发展策略 |
8.1 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特征 |
8.1.1 历时性演进和共时性分布并存 |
8.1.1.1 与城市发展周期同步的历时类型与特征演进 |
8.1.1.2 与城市发展结构同步的共时类型分布 |
8.1.2 呈现基本功能用地不断的形态演进 |
8.1.2.1 基本功能用地的形态类型演进过程 |
8.1.2.2 同类功能用地的形态演进模型构建 |
8.1.3 各类形态单元特征对比 |
8.1.4 与不同类型历史街区形态特征的差异对比 |
8.2 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特征成因及发展影响力 |
8.2.1 形态区域生成时期影响因素及特征关联 |
8.2.2 形态区域生成后特征发展影响力解析 |
8.2.3 小结 |
8.3 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可持续发展思辨 |
8.3.1 历史街区形态可持续发展思辨 |
8.3.2 历史街区形态最优发展模式探讨 |
8.3.3 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发展模式评述 |
8.3.4 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发展阶段及特征 |
8.3.5 品字街历史街区保护界线优化建议 |
8.3.6 小结 |
8.4 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发展策略建议 |
8.4.1 传统形态区域 |
8.4.2 建国初期形态区域 |
8.4.3 现代形态区域 |
8.5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国家、广东省、佛山市有关三旧改造(城市更新)政策文件汇总表 |
附录2: 地块实地调查记录表 |
附录3: 街区形态单元信息详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
1.2 研究边界 |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
1.2.5 时间语境:当代 |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
1.3 研究内容 |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
1.4 研究综述 |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
1.4.4 总体研究评述 |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6.1 跨学科研究 |
1.6.2 比较研究 |
1.6.3 类型学研究 |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
1.6.5 文献研究 |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
1.7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北美洲 |
2.1 美国 |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
欧洲 |
2.2 芬兰 |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3 英国 |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
2.4 法国 |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
2.5 德国 |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
大洋洲 |
2.6 澳大利亚 |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
亚洲 |
2.7 日本 |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
2.8 韩国 |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
2.9 新加坡 |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
3.5.2 深圳荔湾小学 |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
4.2.1 影响因素纳入 |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
4.3.1 行政班制教学 |
4.3.2 包班制教学 |
4.3.3 走班制教学 |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
4.3.5 研究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
5.2.1 “做中学”理论 |
5.2.2 建构主义理论 |
5.2.3 问题求解理论 |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
5.2.5 学校城市理论 |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
5.6 本章小结 |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6.1.1 教学空间集 |
6.1.2 组成要素 |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
6.4.1 串联组合 |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7.1.1 教学中心 |
7.1.2 技术路线 |
7.2 设计原则 |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
7.1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8.1.1 概念与分类 |
8.1.2 技术路线 |
8.2 设计原则 |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
8.3 室内开放空间 |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
8.4 校园景观 |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成果与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开放视角下中国居住区设计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拟解决的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设计控制的相关研究 |
1.3.2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的相关研究 |
1.3.3 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我国居住区的设计控制历程 |
2.1 1950年代理论引导下的居住区设计控制 |
2.1.1 内向向心功能布局的启蒙 |
2.1.2 大尺度街区单元模式缘起 |
2.1.3 组团与分级式结构的雏形 |
2.1.4 中国特色三级结构的形成 |
2.2 1980-90年代标准化主导的居住区设计控制 |
2.2.1 标准定额首度出现 |
2.2.2 标准化倾向的显现 |
2.2.3 标准化实践的推广 |
2.2.4 国家规范首次确立 |
2.3 2000年初十年标准化基础上的细化深化 |
2.3.1 国家规范更新调整 |
2.3.2 因地制宜的标准化 |
2.3.3 国家级标准的新增 |
2.4 2010年后趋向多元化的居住区设计控制 |
2.4.1 国家级标准全面丰富 |
2.4.2 居住区规范二次修订 |
2.4.3 居住区设计标准更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居住区建设管理的现存问题与成因 |
3.1 技术标准重容量轻空间 |
3.1.1 控制要素欠缺空间管控 |
3.1.2 界内约束有失内外协调 |
3.1.3 内容模板化流失多样性 |
3.2 规划管理重指标轻实效 |
3.2.1 控规管控定位低精度 |
3.2.2 空间设计审查不到位 |
3.2.3 管理制衡机制不健全 |
3.3 开发企业重利益轻效益 |
3.3.1 固化品类标准化产出 |
3.3.2 以利润决定高度形态 |
3.3.3 推崇封闭边界领地化 |
3.4 城市居民重个人轻邻里 |
3.4.1 邻里间交往意识减退 |
3.4.2 对封闭认同日渐加固 |
3.5 从业人员重产出轻品质 |
3.5.1 程式化取代在地创作 |
3.5.2 欠缺设计整体观培养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居住区开放的误区与再认知 |
4.1 对居住区开放的现状解读 |
4.1.1 居住区开放热议对开放的认识解析 |
4.1.2 对居住区开放认识的实证研究检验 |
4.2 关于居住区开放的认识误区 |
4.2.1 采取小街区将获得开放 |
4.2.2 无边界隔离能实现开放 |
4.2.3 设施共享即可达成开放 |
4.3 城市发展趋势预判下居住区开放的价值观转变 |
4.3.1 品质提升转型下开放的融合观 |
4.3.2 社会公平导向下开放的共赢观 |
4.3.3 社会共治格局下开放的协作观 |
4.3.4 智慧升级推动下开放的安居观 |
4.4 全新价值体系下开放视角的再解读 |
4.4.1 多维的开放 |
4.4.2 相对的开放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框架 |
5.1 我国居住区设计控制的承载体系探析 |
5.1.1 规划管理体系 |
5.1.2 规划管理程序 |
5.1.3 规划管理手段 |
5.2 我国居住区现行设计控制的解读 |
5.2.1 控制过程局部化 |
5.2.2 控制主体分垒化 |
5.2.3 控制内容自体化 |
5.3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框架的构成 |
5.3.1 全程贯通的过程层 |
5.3.2 协同联动的主体层 |
5.3.3 统筹兼顾的要素层 |
5.3.4 刚弹兼备的保障层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要素建构与导控 |
6.1 兼具渗透性与有序性的道路交通复合化织补 |
6.1.1 小尺度街区编织细致网格 |
6.1.2 级配结构组织层进式交通 |
6.1.3 一体同构叠织化慢行网络 |
6.2 多元性与层次性并重的功能设施整体化调配 |
6.2.1 混合组配复合型功能布局 |
6.2.2 分权调理轴带式设施布局 |
6.3 融合性与特异性共存的公共空间双向化营建 |
6.3.1 逆向拓展外联内嵌式布局 |
6.3.2 双轨合塑内源生长型景观 |
6.3.3 分梯度渐进活化街道空间 |
6.4 共生性与丰富性兼并的建筑组群调和化塑形 |
6.4.1 内外协调过渡式建筑肌理 |
6.4.2 区间化错落调配高度形态 |
6.4.3 分步塑造特色化立面造型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过程运作与管理 |
7.1 两级法规搭建法制保障框架 |
7.1.1 法规层面为开放赋予依据的定位解析 |
7.1.2 规范性文件明确开放指向与实施要求 |
7.1.3 技术标准强化空间引导以及运作质量 |
7.2 三级机制合力强化共同决策 |
7.2.1 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牢固多元参与基础 |
7.2.2 四会议事机制增强程序与贯彻共识并举 |
7.2.3 平台会审机制强化专业协同和空间审查 |
7.3 弹性手段复合加强过程支持 |
7.3.1 多途径面向开发企业提供全程设计咨询 |
7.3.2 多层次针对管理及从业者开展继续教育 |
7.3.3 多形式面对居住者展开宣传引导与推广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策略研究 ——以洛阳老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新时期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面临挑战 |
1.1.2 历史城市保护的理论和方法亟待深化 |
1.1.3 洛阳老城保护与规划工作的现实需要 |
1.2 研究对象——历史城市 |
1.2.1 历史城市的概念界定 |
1.2.2 历史城市是对历史文化名城概念的延伸 |
1.2.3 历史城市是对城市遗产保护范畴的拓展 |
1.2.4 实证案例:洛阳老城具有历史城市的普遍性特征 |
1.3 研究视角——整体性 |
1.3.1 整体性的概念界定 |
1.3.2 整体性是中国营城文化的传统理念 |
1.3.3 整体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城市保护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探索:整体性保护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
2.1 国外整体性保护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
2.1.1 整体性保护理念的形成 |
2.1.2 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实践案例 |
2.2 国内整体性保护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
2.2.1 1982 至1996 年:重点关注历史城市内部空间 |
2.2.2 1996 至2005 年:开始转向历史环境的保护 |
2.2.3 2005 年至今: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的新时期 |
2.3 洛阳老城保护与更新已有研究 |
2.3.1 考古发掘 |
2.3.2 历史研究 |
2.3.3 保护更新策略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认知: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的困境与意义 |
3.1 历史城市保护整体概况 |
3.1.1 各等级历史城市梳理 |
3.1.2 整体保护情况分析 |
3.2 历史城市保护中整体性缺失的困境 |
3.2.1 空间困境一:历史遗存“碎片化” |
3.2.2 空间困境二:传统格局“模糊化” |
3.2.3 功能困境一:城市保护“局部化” |
3.2.4 功能困境二:保护方式“单一化” |
3.2.5 人文困境一:传统民居“边缘化” |
3.2.6 人文困境二:人文文化“流失化” |
3.3 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的现实意义 |
3.3.1 扩大既有的保护视野 |
3.3.2 整合碎片化历史资源 |
3.3.3 推动功能特色化发展 |
3.3.4 延续地域性人文文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构: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策略框架 |
4.1 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内涵解读 |
4.1.1 以系统观认知历史空间 |
4.1.2 以发展观整合历史遗产 |
4.1.3 以人居观引导历史保护 |
4.2 构建历史要素整体关联的空间网络 |
4.2.1 历史要素分类梳理 |
4.2.2 历史空间网络构建 |
4.2.3 历史空间网络经营 |
4.3 强化地块单元整体利用的复合功能 |
4.3.1 地块单元划分的必要性 |
4.3.2 地块单元类型划分 |
4.3.3 地块单元功能利用模式 |
4.4 促进组群院落整体协同的多元合作 |
4.4.1 院落组群组织方式 |
4.4.2 院落组群中的多元主体 |
4.4.3 基于多元主体的合作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解析:洛阳老城的发展与嬗变 |
5.1 时空演变分析 |
5.1.1 金元奠定城建基础 |
5.1.2 明清城市营建高潮 |
5.1.3 民国城市发展余韵 |
5.1.4 建国以后逐渐衰败 |
5.2 历史空间网络构建 |
5.2.1 山水格局网络:形胜延续,两河绕城 |
5.2.2 城市边界网络:方城四门,双环城界 |
5.2.3 街巷格局网络:延续旧街,双重街巷 |
5.2.4 建筑遗存网络:持续变革,多元院落 |
5.2.5 立体空间网络:轮廓消失、难以识别 |
5.2.6 人文文化网络:非遗凝聚、人文荟萃 |
5.3 整体性保护的现实问题 |
5.3.1 功利导向下空间整体性衰退 |
5.3.2 功能等级较低破坏历史氛围 |
5.3.3 二元主导对居民利益的排斥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施:洛阳老城整体性保护实践 |
6.1 基于要素整合的空间网络利用 |
6.1.1 总体格局控制 |
6.1.2 功能调整规划 |
6.1.3 展示利用规划 |
6.2 基于地块细分的复合功能开发 |
6.2.1 地块细分类型 |
6.2.2 地块开发策略 |
6.2.3 地块开发策划——以B012 地块为例 |
6.3 基于院落组群的多元合作模式 |
6.3.1 洛阳老城传统院落特征 |
6.3.2 院落组群的更新路径 |
6.3.3 院落组群更新的多元合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7.1.1 研究结论 |
7.1.2 研究创新点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历史城市需要专题研究 |
7.2.2 保护策略亟待实践完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洛阳老城历史地图 |
附录 B:洛阳老城历史记载梳理 |
作者简介 |
(9)日照辐射驱动的寒地高层办公建筑组群形态节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2章 寒地高层办公建筑组群形态特征与相关理论 |
2.1 寒地高层办公建筑组群形态及其量化指标 |
2.1.1 单体建筑形态 |
2.1.2 群体建筑形态 |
2.1.3 群体建筑形态量化指标 |
2.2 有效利用日照辐射资源的必要性 |
2.2.1 寒地日照辐射资源 |
2.2.2 设计矛盾 |
2.2.3 发展趋势及设计要素 |
2.3 优化设计的相关理论 |
2.3.1 遗传算法与多目标优化 |
2.3.2 参数化建模与性能仿真 |
2.3.3 性能驱动设计的优势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寒地高层办公建筑组群形态节能优化流程 |
3.1 抽样调查 |
3.1.1 抽样调查概况 |
3.1.2 调研结果分析 |
3.2 优化问题基本要素选取 |
3.2.1 优化目标制定 |
3.2.2 设计参量选择 |
3.2.3 约束条件设立 |
3.3 优化问题程序实现 |
3.3.1 性能仿真模拟程序 |
3.3.2 设计参量转译程序 |
3.3.3 约束条件判定程序 |
3.3.4 数据处理与可视化程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寒地高层办公建筑组群形态节能优化设计策略 |
4.1 多目标优化法优势验证实验 |
4.1.1 迭代优化验证实验 |
4.1.2 均衡演进验证实验 |
4.1.3 性能充分挖掘验证实验 |
4.2 设计参量决策策略及分布特征 |
4.2.1 设计参量决策策略 |
4.2.2 设计参量的分布特征 |
4.3 帕伦托方案优选策略 |
4.3.1 优选原则 |
4.3.2 方案优选及分析 |
4.4 实例验证与结果分析 |
4.4.1 实例概况 |
4.4.2 策略应用及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寒地高层办公建筑群调研数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10)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范畴 |
1.2.1 研究视角与内容 |
1.2.2 建筑遗产范畴 |
1.2.3 灾害范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2.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建筑遗产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
2.1.1 概念 |
2.1.2 构成要素 |
2.2 建筑遗产的物质构成要素 |
2.2.1 建筑遗产 |
2.2.2 相关环境 |
2.2.3 附属文化遗产 |
2.3 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要素及特征 |
2.3.1 价值构成 |
2.3.2 特征 |
2.3.3 遗产价值与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关系 |
2.4 自然灾害相关内容 |
2.4.1 灾害的概念及类型 |
2.4.2 灾害的发生机制 |
2.4.3 灾害风险概念及构成要素 |
2.4.4 灾害对建筑遗产的破坏 |
2.5 防灾减灾的相关概念 |
2.5.1 防灾减灾(Disaster Risk Reduction) |
2.5.2 预防性保护(Preventive Conservation) |
2.5.3 风险防范(Risk Preparedness) |
2.5.4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
2.5.5 比较分析 |
2.6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理论背景 |
2.6.1 风险文化理论 |
2.6.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7 小结 |
3.构建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 |
3.1 构建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必要性 |
3.2 建筑遗产的风险评估的概念 |
3.3 制定建筑遗产灾害风险区划分析图 |
3.3.1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和主要灾害概述 |
3.3.2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地震区划分析 |
3.3.3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地质灾害区划分析 |
3.3.4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洪涝灾害区划分析 |
3.3.5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雷电灾害区划分析 |
3.4 灾害风险识别 |
3.4.1 概念 |
3.4.2 风险识别的方法与内容 |
3.5 风险分析 |
3.5.1 建筑遗产地震灾害风险 |
3.5.2 建筑遗产洪涝灾害风险 |
3.5.3 建筑遗产滑坡灾害风险 |
3.5.4 建筑遗产泥石流灾害风险 |
3.5.5 建筑遗产雷击灾害风险 |
3.5.6 建筑遗产风灾风险 |
3.6 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
3.6.1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现状 |
3.6.2 选择评估方法 |
3.6.3 建立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
3.6.4 风险评估 |
3.7 具体建筑遗产的灾害风险评估应用示例 |
3.7.1 彬县大佛寺明镜台相关概况 |
3.7.2 明镜台的致灾因子分析 |
3.7.3 灾害风险因子评估 |
3.7.4 评估数据的整理和计算 |
3.8 小结 |
4.建筑遗产的灾前预防策略与措施 |
4.1 建筑遗产灾前预防综述 |
4.2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规划的制定 |
4.2.1 必要性 |
4.2.2 防灾减灾规划概念及要求 |
4.2.3 防灾减灾规划的目标 |
4.2.4 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框架 |
4.2.5 灾害预防规划的主要内容 |
4.3 建筑遗产的非工程性预防策略与措施 |
4.3.1 监测 |
4.3.2 保养维护 |
4.3.3 全面勘测 |
4.4 建筑遗产的工程性预防策略与措施 |
4.4.1 抗震工程 |
4.4.2 防洪工程 |
4.4.3 滑坡防治工程 |
4.4.4 泥石流防治工程 |
4.4.5 防雷工程 |
4.4.6 防风工程 |
4.5 其他问题的探讨 |
4.5.1 灾前预防与最小干预 |
4.5.2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宣传与演练 |
4.5.3 物资保障 |
4.5.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4.6 小结 |
5.建筑遗产的灾中应急响应 |
5.1 建筑遗产灾中应急响应概述 |
5.1.1 概念 |
5.1.2 特征 |
5.1.3 原则 |
5.1.4 抢救内容 |
5.2 应急响应的基本程序 |
5.2.1 灾情预警 |
5.2.2 灾情判断 |
5.2.3 启动应急程序 |
5.2.4 应急响应的范畴 |
5.2.5 结束应急响应 |
5.3 建筑遗产灾前应急响应 |
5.3.1 灾前应急响应规划的制定 |
5.3.2 灾前应急响应的抢救策略与措施 |
5.4 建筑遗产灾灾后应急响应 |
5.4.1 灾后应急评估 |
5.4.2 制定抢救规划 |
5.5 应急响应中的其他问题 |
5.5.1 应急响应的宣传工作 |
5.5.2 国际合作 |
5.5.3 应急抢救技术、设备的研发 |
5.6 结论 |
6.建筑遗产的灾后恢复 |
6.1 建筑遗产灾后恢复的内容构成 |
6.1.1 概念 |
6.1.2 主要内容 |
6.2 灾后建筑遗产整体恢复规划 |
6.2.1 短期恢复 |
6.2.2 长期恢复 |
6.3 建筑遗产灾后评估与分析 |
6.3.1 评估类型 |
6.3.2 评估内容 |
6.3.3 砖石结构古建筑的震后评估与分析 |
6.3.4 木构古建筑的震后评估与分析 |
6.4 恢复目标 |
6.5 小结 |
7.结论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交通规划组群决策支持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震后医药应急物流供需动态适配决策问题研究[D]. 方嘉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D]. 闫晓燕.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3]网联车辆队列生态式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策略研究[D]. 杨昱. 吉林大学, 2021(01)
- [4]信贷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 ——以甘肃省平凉市X乡为例[D]. 范志雄. 兰州大学, 2021(12)
- [5]佛山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特征及成因研究[D]. 黄利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6]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7]开放视角下中国居住区设计控制研究[D]. 许霖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8]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策略研究 ——以洛阳老城为例[D]. 万雍曼. 东南大学, 2019(07)
- [9]日照辐射驱动的寒地高层办公建筑组群形态节能优化研究[D]. 杨丽晓.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10]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D]. 张文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