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不可译性论文-王春旭

文化不可译性论文-王春旭

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化不可译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不可译性,文化差异,英汉翻译,应对策略

文化不可译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春旭[1](2019)在《从文化差异视角看中西方翻译中的不可译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中的一个具有争论的矛盾问题,那便是翻译中的可能与不可能,即翻译中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中西方文化中存在诸多差异性,因此导致了中西方翻译中的不可译性现象。着重从文化差异视角讨论了汉语与英语翻译中的"不可译"现象,并对这一现象提出相应的解释与应对策略。(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15期)

常培丽[2](2019)在《语言的不可译性及应对策略探究——以文化负载词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文化间的交流。中英两种语言形式的固有差异是最难逾越的翻译障碍,虽然形式结构差异导致的不可译现象固然存在,但是正视和解决翻译难题才是时下所需,而采用范畴错位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有望消解语言的不可译性问题。(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05期)

黄鸣,狄曦萍[3](2018)在《外宣翻译中的文化不可译性及文化转换探析——以成都财富论坛宣传语英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兴起的外宣翻译已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热点,而外宣翻译热潮中的一个焦点就是跨文化交际的不可译问题。要创造性地解决外宣翻译不可译问题,真正让中华文化获得西方世界接受和认同,应以代表中国21世纪原创性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理论为依托,将西方语言、文化和功能翻译学派的思想融入生态翻译论,从根本上消减同样以生物进化论为支撑的欧洲中心主义,实现跨文化交际生态正效应。成都财富全球论坛宣传语的翻译不仅具有典型的不可译性,而且在外宣翻译中也极具示范效应。通过分析财富论坛英译本,说明实现语言、文化、交际跨文化生态正效应的重要性,强调应以平等的观念和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多样性翻译生态环境的循环构建。(本文来源于《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陈石[4](2018)在《从跨文化交际层面看文学作品中汉译英的不可译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古代,不同民族之间的沟通交际离不开语言交际,这种语言交际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翻译"。在国家"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不同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我国大量的文学作品开始输出国际。本文从跨文化交际层面探讨文学作品中"汉译英"翻译的局限性,旨在通过分析这种"不可译性"来研究文学作品翻译策略,寻求适用于文学作品翻译的方法。一、跨文化交际与翻译传统观念认为,所谓文化,即是一种社会现象,(本文来源于《短篇小说(原创版)》期刊2018年26期)

黄婷婷[5](2018)在《跨文化交际视角下旅游文本的不可译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各行业领域的发展,尤其是在旅游行业中,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了很多国外游客。但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旅游文本翻译时存在很多困难,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跨文化交际视角下旅游文本的不可译性主要原因在于文化差异下语言词汇的空缺及语言障碍,解决策略可参照类比、相融等方法。(本文来源于《黑河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黄鹏娟,李丽[6](2018)在《汉维翻译中文化上的不可译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历史、宗教、地域、习俗和饮食这些文化因素来探讨汉译维过程中的不可译性的成因,针对这一问题阐述了叁个较为常用的调节方法,希望对我们今后的翻译工作有所的帮助。(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梁鹏辉[7](2018)在《论语言文化的不可译性及其转化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自出现起就伴随着可译或不可译,这种现象根植于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之间的交流不断扩大,针对翻译的不可译也出现了许多应对策略。本文在研究翻译不可译的同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提出应对策略。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这一研究对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着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叁大部分:第一部分综述文化、语言和翻译的关系;第二部分阐述什么是翻译不可译;第叁部分针对不可译提出应对策略。(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8年11期)

刘欢[8](2018)在《《星期天到蓝田》中文化不可译性及补偿》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所选材料来源于陕西省旅游局印发的旅游宣传手册《星期天到蓝田》,其中既有关于着名景点描述,又有民俗文化方面的详细介绍。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转换由于思维、文化焦点的差异造成翻译障碍,从而导致了一些不可译现象。旅游资料中关于民族特色内容的翻译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翻译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不可译因素。为准确无误地传达原文信息,传播中国文化,本研究从文化层面将翻译中不可译因素细分为历史不可译因素以及文化风俗不可译因素,并结合严复先生的信达雅翻译叁原则,针对翻译过程中出现的两大不可译因素,总结出四种补偿方法,即:音译、增译、代替以及直译加注法。其中针对历史不可译因素,主要运用替代和加注的补偿方法;针对文化习俗差异引起的不可译因素,主要运用音译和增译的补偿方法。在语际翻译中,文化障碍导致的不可译性是绝对的,但不可译性本质上却是相对的。为了弥补文化上的缺省,解决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障碍,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变通补偿方法,变不可译性为可译性,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译者必须了解和掌握源语与译语文化差异,翻译时应采取恰当的补偿方式,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前提下,准确传递原文信息,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张秀梅[9](2018)在《俄罗斯电影语言文化翻译“不可译性”辩证》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影翻译中不可译性的产生既有语言方面的因素,也有文化方面的内容。在翻译时要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处理好译文内容、观众感受、文化差异等方面的关系,采用最能符合观众感受、表达原义和电影载体特点的译文,完成最佳的"不可译性"语言文化翻译。(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闫佳艺[10](2018)在《从“无等值词汇”与“文化空缺”视角看文本翻译中的不可译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语际符号转换。从翻译的过程来看,翻译活动无时无刻不受到文化语境的影响。在具体翻译实践中遇到无等值词汇和文化空缺现象不能"硬翻",要依据具体语境用最恰切的方式使不可译文本转换成可译性文本不失为一种选择,从而最大程度地消除文本不可译性带来的翻译障碍。(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07期)

文化不可译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文化间的交流。中英两种语言形式的固有差异是最难逾越的翻译障碍,虽然形式结构差异导致的不可译现象固然存在,但是正视和解决翻译难题才是时下所需,而采用范畴错位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有望消解语言的不可译性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化不可译性论文参考文献

[1].王春旭.从文化差异视角看中西方翻译中的不可译性[J].现代交际.2019

[2].常培丽.语言的不可译性及应对策略探究——以文化负载词为例[J].北方文学.2019

[3].黄鸣,狄曦萍.外宣翻译中的文化不可译性及文化转换探析——以成都财富论坛宣传语英译本为例[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4].陈石.从跨文化交际层面看文学作品中汉译英的不可译性[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8

[5].黄婷婷.跨文化交际视角下旅游文本的不可译性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8

[6].黄鹏娟,李丽.汉维翻译中文化上的不可译性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

[7].梁鹏辉.论语言文化的不可译性及其转化策略[J].山西青年.2018

[8].刘欢.《星期天到蓝田》中文化不可译性及补偿[D].湖南科技大学.2018

[9].张秀梅.俄罗斯电影语言文化翻译“不可译性”辩证[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10].闫佳艺.从“无等值词汇”与“文化空缺”视角看文本翻译中的不可译性[J].戏剧之家.2018

标签:;  ;  ;  ;  

文化不可译性论文-王春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