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印规则图案程序设计的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盼丽[1](2021)在《SCS创客教学法在中职VB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创客教育是在国家政策文件和时代潮流推动下所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创新理念为基础的创客教学法因极具个性化的培养方式应运而生,SCS创客教学法是创客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其核心目标是简化教师开展创客的流程,步骤简单,可操作性强,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教育领域得到迅速推广。因此,为满足中职学校VB(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新需求,改变VB课堂上学生被动学习、课堂参与度不高等现状,本研究将傅骞教授提出的SCS创客教学法在中职VB程序设计课堂上进行有效运用,以期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创新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研究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行动研究法。首先,笔者通过查阅创客教育、创客教学法的相关文献,梳理创客教学法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对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其次,结合文献资料、调查分析及教学实践归纳了中职VB程序设计课程在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鉴于此,重点阐述了SCS创客教学法的应用优势。再次,在相应的理念指导下,初步构建将SCS创客教学法应用于VB教学的模型,主要从创新意识、创新技能、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四个维度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然后,以汝阳县中等专业学校2019级计算机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教学行动研究,探索模型的适切性,并在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教学对比实践。最后,笔者借助于问卷调查、创意作品、课堂观察、学生成绩及创新能力测量表等工具从多个方面来检验教学效果。研究结果表明,SCS创客教学法得到实验班学生的普遍好评,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相较传统教学法而言,SCS创客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学生的作品完成度及综合成绩均有一定地提升,所构建的模型在三轮的实践中也逐渐完善,更具操作性。笔者希望本研究能对今后的教学实践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
刘思露[2](2020)在《基于分形理论的云肩形态构成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随着中华传统汉民族服饰“云肩”在现代文化生活当中的日益衰颓,云肩逐渐消失在现代人的生活之中,仅在汉服、戏服和影视剧服饰中偶有出现。众多学者研究了云肩的纹饰、文化和形制等感性语义,而理性客观的形态构成鲜有讨论。本文基于分形理论对现存的云肩样式进行再探究,以广泛收集的云肩素材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分形艺术图形和云肩平面图形在艺术美学和数理逻辑上的相似点,从而构建了基于分形理论的云肩分类判断模型。本文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检索、田野调研、观察法、类比法、定量分析法和模拟法等,并将理论成果运用于博物馆云肩科普交互系统的设计。论文包括:(1)对研究对象(云肩)的简考,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现状;(2)对分形理论的整体认识及其在艺术领域的应用概况;(3)结合分形艺术图形与云肩平面图形的相似性,收集一定数量的云肩素材样本进行形态构成原理分析,推导出云肩的分类判断模型;(4)使用李克特量表对模型进行定性验证,以及感知哈希算法中的汉明距离对模型进行定量验证,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并探究实际应用方向;(5)根据研究的理论成果完成云肩DIY图形交互系统的设计。
宋哲琦[3](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张婧[5](2020)在《以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为导向的初中Python教学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自2006年周以真教授提出“计算思维作为除读、写、算之外当代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后,计算思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投身到计算思维的相关研究中,计算思维教育也逐渐走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如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Python作为一门程序设计语言以其语法简洁,易入门等特点,逐步纳入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和高考内容体系中,并被赋予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重任。对以培养初中生计算思维为导向的Python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成为本研究的重点。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教育实验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计算思维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并对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Python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构建了适用于初中Python课程的教学模式。其次对构建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验证计算思维培养的效果。最后,对研究进行总结与展望。结果表明,以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为导向的Python课程教学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计算思维水平得到有力的提升。
何宾滨[6](2020)在《基于微差的数字化设计及建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引导21世纪的前沿科学,数字化在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人们认识自然、辨别事物提供量化标准,引导人们透过现象分析事物本质。本研究试图以微差为视角,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建筑现象中分析微差存在的成因,总结微差形成的规则与方法,最后通过设计建造实践对微差进行表达。文章围绕着微差在设计中存在的价值以及数字化建造如何系统性的塑造微差展开。研究通过观察各领域中微差的普遍存在以及建筑设计发展历程中微差的产生,分析外力如何影响个体产生微差以及微差为个体带来的影响。在分析过程中,文章通过数字图解的可视化语言进行描述,为设计师提供可供参考的脚本程序和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实验性思路。研究重点在于以微差的视角分析其特征性,在此基础上运用于实验性设计建造实践。研究中以数字化设计实验为例,讨论如何运用各种算法和工具在建筑中生成微差,以及在建造过程中如何实现微差的问题和相应解决办法。论文共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到第二章)阐述了微差现象的普遍性,明确了差异、相似与微差的相关定义。第二部分(第三章到第四章)以形态、操作策略、设计方法、建造手段四个角度回顾建筑设计中微差现象的出现及微差对建筑的影响。接着,从研究跨平台软件的基础算法中进行微差的生成手段,提炼出在数字化设计中微差生成的三个特性,并且将实现这些特征的程序作为工具箱,试图制定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第三部分(第五章到第七章)将数字化设计中的微差在数字化建造中系统化的表达,以数字化设计实验及建造实践进行阐述。探讨未来建筑学的发展趋势及微差在数字化设计中的意义。
吴帆[7](2020)在《埃洛石纳米涂层改性聚乳酸片材和聚氨酯海绵的研究》文中认为埃洛石纳米管(Halloysite nanotubes,HNTs)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和性质的天然矿物纳米材料,其在功能材料、生物医药、环境修复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凸显出愈来愈重要的价值。利用天然的管状纳米粘土埃洛石涂覆改性高分子材料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论文选择了两种形式的高分子材料为高分子基体:片状的聚乳酸(PLA)和海绵状的聚氨酯(PU)。通过不同的相互作用机理,将埃洛石纳米涂层涂覆在这两种高分子材料表面。对这类新型埃洛石纳米涂层改性高分子材料的理化性质及其实际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本研究中涉及的技术工艺简单、绿色环保、价格低廉,在组织工程、环境修复、大规模原油溢漏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而为制备高性能的高分子功能材料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示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鉴于HNT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细胞捕获能力,本工作结合PLA的3D打印技术及聚多巴胺(PDA)良好的黏附性,实现了低成本且适合细胞取向生长的接触引导材料的制备。在这项研究中,通过将取向生长3D打印的PLA片材浸入多巴胺和HNTs分散液中来提高诱导细胞取向生长的能力,制备了埃洛石纳米涂层改性的3D打印PLA片材。生物粘合剂PDA的邻苯二酚结构可以与PLA和HNTs表面的羟基形成共价键。因此,埃洛石纳米涂层涂覆均匀,并且与PLA基底的结合力牢固。结果表明,多巴胺修饰的HNTs(PDA@HNTs)成功涂覆到PLA片材表面,且PDA@HNTs涂层改善了PLA材料的粗糙度和亲水性,维持了细胞在PLA材料上的黏附和增殖,并且实现了小鼠前成骨细胞和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取向生长。(2)鉴于HNTs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和吸附性,本工作结合PU海绵良好的多孔结构和高效简便的浸涂法,实现了具有良好吸附性和阻燃性的二合一多功能海绵的制备。在这项研究中,通过浸泡涂覆法将PU海绵浸入HNTs分散液中来改善海绵的耐高温性和染料吸附性,制备了埃洛石纳米涂层改性的PU海绵。埃洛石纳米涂层通过氢键等相互作用均匀地结合到PU海绵表面。结果表明,涂覆后的PU海绵依然能够保持较高的孔隙率,且海绵的表面从疏水性转变为超亲水性。HNTs涂覆的PU(HNTs-PU)海绵的亚甲基蓝吸附量提升了七倍以上。此外,埃洛石纳米涂层显着改善了PU海绵的阻燃性能,HNTs-PU海绵可以自动熄灭,并防止海绵熔化滴落。(3)鉴于HNTs具有良好的纳米粗糙度和高比表面积,本工作结合PU海绵良好的多孔结构及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TMS)的低表面自由能,实现了具有高效吸油能力的超疏水PU海绵的制备。在这项研究中,首先用HDTMS和正硅酸乙酯对HNTs进行表面接枝改性,再通过浸泡涂覆法将PU海绵浸入聚硅氧烷改性的HNTs(POS@HNTs)分散液中来调控海绵的表面形貌和疏水性,制备了POS@HNTs纳米涂层改性的PU海绵。POS@HNTs涂层通过物理相互作用均匀地结合到PU海绵表面。结果表明,疏水HNTs改性的PU(POS@HNTs-PU)海绵的水接触角大于150°。改性海绵对油和有机溶剂具有选择性吸收能力。此外,这种超疏水性海绵也显示出良好的可重复使用性,即使经过10次吸收-挤压循环仍能保持良好的吸收性能,也可以连续、高效、快速地从水中分离出油和有机溶剂。
孙晶[8](2020)在《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文中提出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绿色革命、创意产业、时尚文化、低碳生活等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当代设计已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综合化趋势,一系列跨专业、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设计与类型,正成为设计的新景观。本文通过阐述设计的综合性与综合性设计的基本内涵,分析综合性设计的不同类型,更加清晰认识综合性设计与各门类设计之间、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研究综合性设计对当代设计艺术发展取向的影响和对艺术设计变革的启示。剖析综合性设计形成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背景,理解其出现的必然性、必要性与可行性。基于时代发展对于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的更高要求,以及艺术设计教育综合发展的内生动力,反思当前艺术设计教育难以开展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的成因与问题,进一步明确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理念与目标。同时,借鉴和分析国外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有益经验,从基于创新战略的大学重构,到跨校跨学院的联合培养,从增设跨学科综合性的新兴专业,到创建跨学科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与研究机构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参照。以教育学综合课程与教学理论为学理依据,梳理综合性艺术设计课程的基本范式,发展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设计,促进以综合为形式的教学组织,从而为综合性艺术设计教学实践,培养跨学科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建构切实可行的教育路径与方法。此外,更加突出强调在制定综合性教育管理制度、建构面向未来的新学科新专业新课程、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建设跨学科综合性教育平台等方面进行更大力度的改革与创新,通过多头并进、多项并举,真正促进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深入。
刘奕[9](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梁宇靖[10](2019)在《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中小学STEAM教学模式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实施素质教育。而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国力竞争基础工程的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和时代要求。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注重过程和实践、强调创新能力培养的STEAM教育开始兴起,成为世界各国实现国家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教育教学理念以及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STEAM教育使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创造者,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STEAM教育在我国尚处于初步阶段,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故本研究旨在构建以培养中小学生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中小学STEAM教学模式,以期促进STEAM教育的发展和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研究首先通过大量的相关文献研究,对国内外STEAM教育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对STEAM教学模式、创新能力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其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分析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然后,基于上述研究,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做中学理论、项目式学习理论等理论基础以及从生活实际出发、跨学科知识整合、做中学等主要理念的指导下,借鉴已有的相关教学模式,设计并构建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中小学STEAM教育模式。而后根据该模式进行教学实验设计,开展教学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实习学校广州市H中学初一年级两个班级为实验对象,以Scratch《神奇的万花筒》这一项目为例,通过在具体教学情境下的实践应用,检验该中小学STEAM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与有效性。通过对教学实施效果调査问卷、师生访谈以及创新能力测量量表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中小学STEAM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创新能力,对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将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二、打印规则图案程序设计的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打印规则图案程序设计的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SCS创客教学法在中职VB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创客教育的兴起 |
1.1.2 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需求 |
1.1.3 中职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
1.1.4 创客教学法为中职VB教学提供新契机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创客教学法的研究 |
1.2.2 国内创客教学法的研究 |
1.2.3 研究评述与启示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点 |
1.5 论文总体设计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
2.1 理论基础 |
2.1.1 建造主义学习理论 |
2.1.2 情景认知理论 |
2.1.3 做中学理论 |
2.1.4 创新教育理论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创客 |
2.2.2 创客教育 |
2.2.3 创客教学法 |
2.2.4 SCS创客教学法 |
第三章 SCS创客教学法应用于中职VB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3.1 中职VB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1 中职生源及学习现状 |
3.1.2 VB教学现状 |
3.1.3 评价方式单一 |
3.2 创新能力水平调查与分析 |
3.2.1 调查目的 |
3.2.2 调查设计 |
3.2.3 数据分析 |
3.3 SCS创客教学法的优势 |
3.3.1 步骤精炼操作性强 |
3.3.2 情景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3.3.3 既关注学习过程又重视学习结果 |
3.3.4 既注重知识应用又关注能力培养 |
3.4 SCS创客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对比 |
第四章 SCS创客教学法应用于中职VB教学的设计 |
4.1 SCS创客教学法模型构建 |
4.1.1 构建思路 |
4.1.2 模型分析 |
4.2 SCS创客教学法教学流程 |
4.3 SCS创客教学法教学设计 |
4.3.1 教学内容分析 |
4.3.2 教学对象分析 |
4.3.3 教学目标分析 |
4.3.4 教学过程分析 |
4.3.5 教学评价分析 |
4.3.6 教学平台分析 |
第五章 SCS创客教学法应用于VB教学的行动研究 |
5.1 前期准备 |
5.1.1 研究假设 |
5.1.2 研究对象 |
5.1.3 研究材料与工具 |
5.2 具体实施 |
5.2.1 第一轮模型构建与初探——《双重循环控制图形输出》 |
5.2.2 第二轮模型优化与改进——《DO循环语句》 |
5.2.3 第三轮模型完善与定型——《学生创意作品设计与展示》 |
第六章 SCS创客教学法应用于VB教学的效果分析 |
6.1 学生对课程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
6.1.1 知识掌握程度 |
6.1.2 课程喜爱程度 |
6.1.3 方法认可程度 |
6.2 教学效果的调查与分析 |
6.2.1 调查问卷 |
6.2.2 创意作品 |
6.2.3 课堂参与度 |
6.2.4 学业成绩 |
6.2.5 创新能力 |
6.2.6 访谈结果 |
6.3 实验结论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有关中职VB教学中应用SCS创客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调查问卷 |
附录B 学生课堂观察记录表 |
附录C 创新能力测量表 |
附录D 第二轮教学案例设计 |
附录E 作品评价表 |
附录F 中职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G VB测试题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基于分形理论的云肩形态构成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理论意义 |
1.2.3 实际应用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4.2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云肩简考 |
2.1 云肩的定义 |
2.2 云肩的起源及演变 |
2.2.1 云肩的起源 |
2.2.2 云肩的发展及成熟 |
2.3 云肩的分类 |
2.3.1 外观形态类型 |
2.3.2 审美意趣类型 |
2.3.3 形制手法类型 |
2.4 云肩的艺术美学 |
2.4.1 装饰美学 |
2.4.2 构成美学 |
2.4.3 文化美学 |
2.5 云肩的应用现状 |
2.5.1 服饰应用 |
2.5.2 首饰应用 |
2.5.3 文博展览现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分形理论的整体认识及艺术应用 |
3.1 分形理论概览 |
3.1.1 理论来源 |
3.1.2 分形理论用于艺术创作 |
3.2 分形艺术 |
3.2.1 分形艺术的定义 |
3.2.2 分形艺术的美学规律 |
3.3 分形艺术图形 |
3.3.1 分形艺术图形的视觉特征 |
3.3.2 分形艺术图形在艺术领域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云肩的分形思想探讨 |
4.1 云肩素材样本的收集 |
4.1.1 收集来源 |
4.1.2 收集汇总 |
4.2 素材的分类整理 |
4.2.1 视觉化分类 |
4.2.2 素材汇总整理 |
4.3 素材样式的提取和整理 |
4.3.1 形态提取过程 |
4.3.2 色彩搭配规律 |
4.3.3 纹饰归类 |
4.4 云肩平面图形与分形艺术图形性质的相似性 |
4.4.1 设计原理的比较分析 |
4.4.2 视觉构图的比较分析 |
4.4.3 经典图形案例的比较分析 |
4.5 基于分形理论探究云肩的形态构成 |
4.5.1 云肩形态中的分形原理 |
4.5.2 基于分形原理的云肩形态判断流程图 |
4.5.3 云肩分类模型的表格整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分形理论的云肩分类模型的验证及应用 |
5.1 模型验证分析 |
5.1.1 模型验证框架 |
5.1.2 基于模型设计样本图形 |
5.1.3 定性对比分析 |
5.1.4 定量对比分析 |
5.1.5 分析结论 |
5.2 分类模型的意义 |
5.2.1 理论意义 |
5.2.2 实践意义 |
5.3 分类模型的局限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应用设计案例-博物馆DIY云肩图形交互设计 |
6.1 博物馆云肩展览及科普方式 |
6.1.1 云肩的展览形式 |
6.1.2 云肩的科普方式 |
6.2 云肩DIY交互系统设计概述 |
6.3 交互系统的设计内容及思路 |
6.4 交互系统的具体设计说明 |
6.4.1 交互系统功能设计说明 |
6.4.2 交互系统原型设计说明 |
6.4.3 交互系统UI界面设计说明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成果 |
7.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关于传统服饰云肩的平面图形调查问卷 |
附录2: 汉明距离定量分析图片相似度的源代码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5)以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为导向的初中Python教学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计算思维的国内研究现状 |
1.3.2 计算思维的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之处 |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计算思维 |
2.1.2 Python语言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合作学习的理论 |
2.2.3 混合式学习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以培养计算思维为导向的Python课程教学设计 |
3.1 准备分析阶段 |
3.1.1 学习者的特征分析 |
3.1.2 教材分析 |
3.1.3 Python课程分析 |
3.2 教学设计阶段 |
3.2.1 教学目标 |
3.2.2 教学内容 |
3.2.3 教学方法 |
3.2.4 教学模式 |
3.2.5 教学评价与分析 |
3.2.6 教学案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Python课程教学实验与结果分析 |
4.1 教学实验设计 |
4.1.1 实验目的 |
4.1.2 实验对象 |
4.1.3 实验假设 |
4.1.4 实验变量 |
4.2 教学实验实施的过程 |
4.2.1 教学实验的准备 |
4.2.2 实验组对照组前测 |
4.2.3 教学实践环节 |
4.2.4 实验班对照班后测 |
4.3 实验数据分析 |
4.3.1 测试题数据分析 |
4.3.2 访谈结果分析 |
4.4 研究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基于微差的数字化设计及建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4.1 研究对象 |
1.4.2 概念界定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微差现象的普遍性 |
2.1 自然界中的微差现象 |
2.1.1 植物中的形态微差 |
2.1.2 动物中的形态微差 |
2.1.3 自然现象中的微差 |
2.2 图形学中的微差现象 |
2.2.1 镶嵌图学中的微差 |
2.2.2 分形图学中的微差 |
2.3 乡村发展和城市发展中的微差现象 |
2.3.1 乡村肌理中的微差 |
2.3.2 城市形态发展中的微差 |
2.4 数学领域及哲学思想中的微差现象 |
2.4.1 非线性中的微差 |
2.4.2 德勒兹哲学中的微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筑设计中的微差 |
3.1 基于建筑形态的微差 |
3.1.1 建筑中的被动微差 |
3.1.2 建筑中的主动微差 |
3.2 基于操作策略 |
3.2.1 20世纪90年代数字设计策略 |
3.2.2 参数化主义设计策略 |
3.3 基于设计方法 |
3.3.1 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 |
3.3.2 从计算机辅助设计到数字化生成设计 |
3.4 基于建造手段 |
3.4.1 手工建造 |
3.4.2 标准化建造 |
3.4.3 数字化建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字化设计中微差的产生 |
4.1 微差单元之间的和谐共生 |
4.1.1 单元之间的连续性 |
4.1.2 微差单元之间的自相似性 |
4.2 随机性与参数控制并存 |
4.2.1 随机性 |
4.2.2 参数控制 |
4.2.3 随机性与参数控制 |
4.3 生成过程的涌现性 |
4.3.1 层次性 |
4.3.2 动态平衡 |
4.3.3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字化建造对设计中微差的塑造——以六轴工业机器人为例 |
5.1 数字建造 |
5.1.1 二维减法与组装 |
5.1.2 三维减法 |
5.1.3 三维加法 |
5.2 模型数字化 |
5.3 建造程序 |
5.3.1 路径点寻找 |
5.3.2 路径点平面校准 |
5.3.3 数据转化的几种模式 |
5.4 建造实验 |
5.4.1 亚克力铣削 |
5.4.2 砖砌实验 |
5.4.3 3D陶土打印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字化设计及建造实践 |
6.1 实验楼中庭空间建构 |
6.1.1 形态转化 |
6.1.2 建构系统 |
6.1.3 材料研究 |
6.1.4 打印与搭建 |
6.2 万科云城空间建构 |
6.2.1 形态转化 |
6.2.2 建构系统 |
6.2.3 材料研究 |
6.2.4 实体搭建 |
6.3 数字化铣削实践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微差在设计中的价值 |
7.1.2 数字化建造为微差的实现提供系统性方案 |
7.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埃洛石纳米涂层改性聚乳酸片材和聚氨酯海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埃洛石纳米管 |
1.1.1 概述 |
1.1.2 HNTs的表面修饰 |
1.1.3 HNTs的应用现状 |
1.2 埃洛石纳米涂层 |
1.2.1 埃洛石纳米涂层的制备方法 |
1.2.2 埃洛石纳米涂层的性能 |
1.3 高分子材料 |
1.3.1 高分子材料概述 |
1.3.2 纳米涂层改性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的设计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埃洛石纳米涂层对3D打印聚乳酸片材的改性及其对细胞取向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材料及试剂 |
2.2.2 主要实验仪器 |
2.2.3 3D打印PLA片材的制备 |
2.2.4 PDA@HNTs-PLA片材的制备 |
2.2.5 测试与表征 |
2.2.6 细胞培养 |
2.2.7 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 |
2.2.8 细胞形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打印参数层高对PLA片材结构的影响 |
2.3.2 PDA@HNTs-PLA片材的表面形貌 |
2.3.3 PDA@HNTs-PLA片材的理化性质 |
2.3.4 PDA@HNTs-PLA片材引导细胞取向的能力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埃洛石纳米涂层对聚氨酯海绵的改性及其对阻燃性和染料吸附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材料及试剂 |
3.2.2 主要实验仪器 |
3.2.3 HNTs-PU海绵的制备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HNTs-PU海绵的结构与组成 |
3.3.2 HNTs-PU海绵的理化性质 |
3.3.3 HNTs-PU海绵的染料吸附性能 |
3.3.4 HNTs-PU海绵的燃烧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疏水埃洛石纳米涂层对聚氨酯海绵的改性及其对油水分离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材料及试剂 |
4.2.2 主要实验仪器 |
4.2.3 疏水HNTs的制备 |
4.2.4 疏水埃洛石液球的制备 |
4.2.5 POS@HNTs-PU海绵的制备 |
4.2.6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HNTs的表面修饰 |
4.3.2 POS@HNTs-PU海绵的结构与组成 |
4.3.3 POS@HNTs-PU海绵的理化性质 |
4.3.4 POS@HNTs-PU海绵的吸油能力及可重复使用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发表论文 |
专利 |
致谢 |
(8)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一)学科交叉与综合趋势 |
(二)国外综合性教育的创新实践 |
(三)我国设计教育面临的根本问题:基于“分科”与“专才”培养理念 |
(四)改革与突破:时代需要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 |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跨学科理论 |
(二)综合性教育学理论与实践 |
(三)国外高校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与教学实践 |
四 核心概念辨析与界定 |
(一)综合 |
(二)以综合为特征的学科类型 |
(三)综合性设计 |
(四)综合课程 |
(五)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 |
五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综合——艺术与设计的特质 |
第一节 关于综合性设计的不同类型 |
一 交叉性设计 |
(一)交叉学科的定义 |
(二)“设计科学”:基于交叉与综合的多学科融汇 |
(三)关于交叉性设计 |
二 跨界设计 |
(一)关于跨界设计 |
(二)当代艺术与时尚设计的跨界融合 |
(三)“一专多能”的跨界设计师 |
三 边缘设计 |
四 总体设计 |
(一)总体设计与系统设计 整体设计 |
(二)关于总体设计 |
第二节 关于类型化的综合性艺术 |
一 艺术的综合性与综合性艺术 |
(一)艺术的综合性 |
(二)综合性艺术 |
二 瓦格纳“整体艺术”的构想:戏剧艺术 |
三 综合到融合:电影艺术 |
(一)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 |
(二)技术与艺术的综合 |
(三)创作过程的综合性 |
四 视听融合的艺术:多媒体艺术 |
第三节 艺术与设计的综合性特质 |
一 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到“德意志制造联盟”: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
二 “所有视觉艺术的最终目标是完善的建筑物” |
三 后现代:“视觉狂欢”与“多元拼贴” |
四 综合的当代艺术:观念体现与超越媒介 |
(一)观念体现 |
(二)超越媒介 |
第二章 未来——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内外驱动与目标 |
第一节 外部驱动与创新设计 |
一 创新设计:综合发展与产业振兴 |
二 数字生态共同体下的“综合+设计” |
(一)“数字生态共同体”与综合性艺术设计 |
(二)综合性艺术设计的新兴领域 |
第二节 艺术设计教育的变革与困境 |
一 专业类型划分与专业自主设置 |
(一)基于“专才”教育理念的专业类型划分 |
(三)缺乏专业自主设置权,艺术设计教育难以实现跨学科真正融合 |
二 行业发展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 |
(一)对应行业:设计专业蓬勃发展背后的危机 |
(二)面向未来:注重行业技能的专业教育难以适应创新设计发展 |
三 “专才”与“通才”: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教育理念 |
第三节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目标 |
一 可持续性发展的教育理念 |
二 综合教育:STEM走向STEM+X |
三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
第三章 借鉴——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重组与整合:基于创新战略的大学重构 |
一 阿尔托大学:重组,为了走向更美好的世界 |
二 伦敦艺术大学:联合,为了设计未来的经济 |
三 创意艺术大学:商业与设计的融合 |
第二节 跨校、跨学院的联合培养:创立跨学科的新兴专业 |
一 以创新设计的名义:跨校联合创设跨学科教育项目 |
(一)“创新设计工程”双硕士专业(Innovation Design Engineering,简称 IDE) |
(二)“全球创新设计”双硕士专业(Global Innovation Design, 简称GID) |
二 多校联合新模式:“设计伦敦”与“竞争性创意设计中心” |
(一)“设计伦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 帝国学院商学院 |
(二)“竞争性创意设计中心”:伦敦艺术大学与克兰菲尔德大学 |
(三)“创意商业中心”:伦敦艺术大学与伦敦商学院 |
(四)Erasmus+ STEAM:伦敦艺术大学与欧洲教育战略伙伴 |
三 跨学院跨学科的联合培养 |
(一)芬兰阿尔托大学“国际设计商业管理专业” |
(二)瑞典哥德堡大学的综合性硕士专业 |
第三节 为创新而协同:综合性教育与研究机构 |
一 建构综合性教育与研究机构:跨学科实验教学与创新实践并重 |
(一)斯坦福大学的跨学科教育与研究机构:“协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
(二)斯坦福大学克拉克中心(Bio-X):空间融通推动跨学科协同创新 |
(三)麻省理工学院MIT: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而跨学科综合 |
(四)为设计创新:伦敦艺术大学创设新的教育研究机构 |
二 跨学科课程与综合性实验教学 |
(一)设计思维课程:斯坦福大学哈索·普拉特纳设计学院(D.School) |
(二)社会创新辅修课程: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Designmatters |
三 合作:多元联合的创新实践 |
(一)基于创新的联合:帕森斯设计学院研究实验室 |
(二)未来老龄化实验室: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与清华大学 |
(三)走在时尚前沿:意大利米兰多莫斯学院与校企合作 |
第四章 建构——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与教学 |
第一节 综合属性的课程类型 |
一 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
(一)相关课程(correlated curriculum) |
(二)融合课程( fused curriculum) |
(三)广域课程(broad - fields curriculum) |
二 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
(一)主题性设计课程 |
(二)实验设计课程 |
(三)毕业设计课程 |
(四)跨学科跨专业工作坊 |
三 学生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
四 其他的综合性课程类型 |
第二节 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设计 |
一 走向综合的教学设计 |
(一)培养多方面兴趣与形式阶段理论 |
(二)经验的情境与知行合一 |
(三)走向综合:教学设计新趋势 |
二 综合:基于问题的教学设计 |
三 综合:基于主题的教学设计 |
(一)主题:跨学科知识与多维视角 |
(二)主题:多元文化的差异和融合 |
(三)主题:基于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 |
四 综合:基于项目的教学设计 |
第三节 以综合为形式的教学组织 |
一 教学组织与类型 |
二 教学组织形式 |
三 教师团队:多学科联合教学 |
四 学生团队:综合智力与协同创新 |
第五章 实验——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改革与探索 |
第一节 前提与保障:综合性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
一 改革面向跨学科教师的评聘管理、职称评定与绩效考核制度 |
二 促进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综合课程建设 |
三 建立适应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生态的教务管理制度 |
四 建立支持跨学科教研的财政制度 |
五 推动教师开展跨学科综合性教研活动的策略 |
六 开放教学资源,充分体现教育资源共享 |
第二节 探索:从工作室制到大基础课程、新兴专业方向 |
一 工作室制:综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
二 对标设计前沿:建构专业新方向与新课程群 |
三 毕业设计:联合导师制与跨学科跨专业综合 |
四 大综合:艺术设计基础课程 |
五 “艺工结合”: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学科与工科的新综合 |
六 设计+科技:新技术新媒介促进跨学科跨专业融合 |
第三节 “综合+”: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建设 |
一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的领导架构 |
二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管理与运行 |
三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类型 |
(一)建设综合性设计教学及研究平台 |
(二)建设综合性国际交流平台 |
(三)建设综合性协同创新平台 |
第四节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以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为例 |
一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率先实行全面学分制 |
二 开放与融合:设计学院与国际高水平院校的合作教学 |
三 “厚基础、宽口径”的设计基础教学改革 |
四 综合理念下的现代手工艺教学 |
结论 |
一 走向综合,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
二 问题与目标: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瓶颈和出路 |
三 积极建构综合性艺术设计课程,发展基于综合的教学设计 |
四 改革:从制度建设到多元化的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新模式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10)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中小学STEAM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1.1.2 STEAM教育的发展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STEM教育 |
2.1.2 STEAM教学模式 |
2.1.3 创新能力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STEAM教育 |
2.2.2 创新能力培养 |
第三章 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调查 |
3.1 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调查问卷分析 |
3.1.1 对创新能力的认识及自我评估 |
3.1.2 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情况 |
3.1.3 所在学校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情况 |
3.1.4 教师课堂教学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情况 |
3.1.5 对培养创新能力的想法和建议 |
3.2 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调查结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中小学STEAM教学模式的构建 |
4.1 理论基础 |
4.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4.1.2 多元智能理论 |
4.1.3 做中学理论 |
4.1.4 项目式学习理论 |
4.2 已有教学模式的启发 |
4.2.1 创客—STEM教学模型 |
4.2.2 STEM教学模式 |
4.2.3 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小学Scratch课程研究性学习模式 |
4.3 主要理念 |
4.3.1 从生活实际出发 |
4.3.2 跨学科知识整合 |
4.3.3 做中学 |
4.4 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中小学STEAM教学模式构建 |
4.4.1 教学目标 |
4.4.2 活动设计 |
4.4.3 活动过程 |
4.4.4 活动评价 |
第五章 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中小学STEAM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 |
5.1 实验准备阶段 |
5.1.1 实验思路 |
5.1.2 实验安排 |
5.1.3 变量分析 |
5.1.4 实验假设 |
5.1.5 实验内容的选择 |
5.1.6 实验工具 |
5.1.7 实验教学设计 |
5.2 实验实施阶段 |
5.2.1 实验班教学实施过程 |
5.2.2 对照班教学实施过程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3.1 教学实施效果分析 |
5.3.2 创新能力测量分析 |
5.4 实验结论 |
5.5 实验反思 |
5.5.1 教学过程存在问题 |
5.5.2 教学模式改进策略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创新之处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Ⅱ 教学实施效果调查问卷 |
附录Ⅲ 教学实施效果师生访谈提纲 |
附录Ⅳ 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 |
附录Ⅴ 万花筒创意设计表 |
致谢 |
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打印规则图案程序设计的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SCS创客教学法在中职VB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张盼丽.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2]基于分形理论的云肩形态构成研究与应用[D]. 刘思露.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以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为导向的初中Python教学设计与应用[D]. 张婧.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0(02)
- [6]基于微差的数字化设计及建造研究[D]. 何宾滨. 华侨大学, 2020(01)
- [7]埃洛石纳米涂层改性聚乳酸片材和聚氨酯海绵的研究[D]. 吴帆. 暨南大学, 2020(03)
- [8]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D]. 孙晶.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9]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10]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中小学STEAM教学模式研究[D]. 梁宇靖. 广州大学, 2019(01)
标签:scs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