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医学编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卫生领域,医学分类编码,职业化,DRGs-PPS
医学编码论文文献综述
张忻怡,谢明[1](2018)在《中美卫生领域医学分类编码的对比与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医学分类编码通过编码的方式对疾病相关数据进行存储、检索和分析,在国际上被用于死亡、损伤、流行病调查、医保付费、绩效管理等多个领域和场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医改的不断深入以及DRGs工具的开发应用,医学分类编码及编码质量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本研究从人才队伍、编码工具、编码质量保障叁个方面对比分析了中、美医学分类编码事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并进一步提出了优化编码人才培养教育机制,壮大医学分类编码队伍;创新编码质量监管控制手段,保障和提升编码质量;从法律法规、行业规范、行业准则、编码工具及编码软件的制定和研发层面,大力推动医学分类编码步入专业化发展轨道;以及协调编码事业与医保付费改革一致性步伐的建议。为我国医学分类编码事业高标准、高水平的发展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病案》期刊2018年09期)
本刊编辑部[2](2018)在《《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开始采用国际统一DOI注册编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刊已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国际DOI中国注册与服务中心签订DIO服务协议,由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为我刊出版的期刊论文进行DOI注册及解析、链接服务。本刊自2015年第1期开始使用国际统一DOI注册编码。(本文来源于《河南预防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裴佩,李丽华,赵桐,王晨,刘丹[3](2018)在《掌握医学知识对编码员准确编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编码员熟练掌握主要诊断选择原则,在此基础上掌握一定的临床专业知识有利于了解临床诊疗过程,协助医师准确地选择主要诊断,有利于从相近诊断中更加精准地选择出最符合临床实际的诊断。掌握一定的临床知识,有助于编码员准确地理解合并诊断编码的真正含义,使合并编码更加准确。对解剖结构和手术过程的了解有利于协助临床医师更加准确地选择手术名称,避免遗漏或多编手术过程。加强编码员临床专业知识的培训是提高编码员职业素养,提高病案首页填写质量的重要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病案》期刊2018年05期)
朱明宇[4](2018)在《基于医学人工智能技术的病案首页智能编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DRGs分组付费模式下病案首页ICD编码质控问题。方法:应用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机器学习技术、自学习算法、强误差容忍度等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开发的各类模型,将其应用在以诊断(编码)为主的病案首页数据之上。结果:使用技术手段辅助ICD编码的同时进行病案首页质控,人工核查与计算机智能核查保证准确性,提高病案首页书写标准化、规范化。结论: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方便高效地辅助医生完成病案首页录入过程。解决了病案首页ICD编码中的一大难题,实现了DRGs分组付费模式下的可行性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数字医学》期刊2018年04期)
宋尔卫[5](2018)在《非编码RNA与医学》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50年代可谓是"基因元年",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并提出遗传学中心法则。传统意义上的中心法则指的是遗传信息从DNA经由RNA流向蛋白质。该法则在一个时代里成为了细胞生物学最重要的基本法则,然而,过去10年对长短链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 RNA)的广泛研究极大地补充和改变了该法则,提出RNA可以直接作为功能分子参与调控生命活动。基因组中非编码(本文来源于《生命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张耀楠,付强,唐亮[6](2018)在《Chirp编码激励用于高频医学超声系统的实验及性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编码激励技术的各种激励模式在高频超声成像系统中的性能评价问题,本文设计了一个可以进行编码/脉冲激励的实验系统并基于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该实验系统由FPGA芯片XC7K325T、激励模块、AD7982、T/R开关、探头、二维控制平台、软件部分等组成,以N7系统TR电路板为核心进行构建。在实验中对比在编码激励方式与传统脉冲激励方式下,高频超声成像系统的分辨率、探测深度、信噪比,帧速率等一系列重要参数,然后将高频超声编码成像系统进一步应用于线模、体模等仿体以及离体组织的成像,进一步与传统激励模式相对比,获得在实际应用场景下编码激励方式与传统激励方式优劣势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Chirp激励模式的确可以对高频超声的穿透深度、横向分辨率、CNR等成像参数进行优化,但是会牺牲一定的轴向分辨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设备》期刊2018年01期)
王丽芳,成茜,秦品乐,高媛[7](2018)在《基于多通道稀疏编码的非刚性多模态医学图像配准》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稀疏编码相似性测度在非刚性医学图像配准中对灰度偏移场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但只适用于单模态医学图像配准的问题,提出基于多通道稀疏编码的非刚性多模态医学图像配准方法。该方法将多模态配准问题视为一个多通道配准问题来解决,每个模态在一个单独的通道下运行;首先对待配准的两幅图像分别进行合成和正则化,然后划分通道和图像块,使用K奇异值分解(K-SVD)算法训练每个通道中的图像块得到分析字典和稀疏系数,并对每个通道进行加权求和,采用多层P样条自由变换模型来模拟非刚性几何形变,结合梯度下降法优化目标函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局部互信息、多通道局部方差和残差复杂性(MCLVRC)、多通道稀疏诱导的相似性测度(MCSISM)、多通道Rank Induced相似性测度(MCRISM)多模态相似性测度相比,均方根误差分别下降了30.86%、22.24%、26.84%和16.49%。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克服多模态医学图像配准中灰度偏移场对配准的影响,提高配准的精度和鲁棒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8年04期)
本刊编辑部[8](2017)在《《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开始采用国际统一DOI注册编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刊已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国际DOI中国注册与服务中心签订DIO服务协议,由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为我刊出版的期刊论文进行DOI注册及解析、链接服务。本刊自2015年第1期开始使用国际统一DOI注册编码。(本文来源于《河南预防医学杂志》期刊2017年11期)
王欢,商珞然,顾笑晓,戎非,赵远锦[9](2017)在《编码微载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医学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通量分析技术在生物检测、药物递送、材料评估和防伪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这些应用通常依赖于多元分析来实现。编码微载体技术为多元分析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策略。编码微载体通过赋予不同微载体不同编码信息来实现编码,编码方式通常为图形编码、光学编码等的一种或多种,并通过每个微载体编码信息的不同来实现对生物分子、细胞和材料的区分和检测。本文总结了编码微载体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微载体常用的编码策略,并重点阐述了基于编码微载体的分析技术在多元检测、细胞培养与捕获、药物评估、药物递送和防伪等领域的应用。最后,我们总结了编码微载体的优缺点,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化学进展》期刊2017年10期)
本刊编辑部[10](2017)在《《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开始采用国际统一DOI注册编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刊已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国际DOI中国注册与服务中心签订DIO服务协议,由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为我刊出版的期刊论文进行DOI注册及解析、链接服务。本刊自2015年第1期开始使用国际统一DOI注册编码。(本文来源于《河南预防医学杂志》期刊2017年09期)
医学编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刊已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国际DOI中国注册与服务中心签订DIO服务协议,由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为我刊出版的期刊论文进行DOI注册及解析、链接服务。本刊自2015年第1期开始使用国际统一DOI注册编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医学编码论文参考文献
[1].张忻怡,谢明.中美卫生领域医学分类编码的对比与启示[J].中国病案.2018
[2].本刊编辑部.《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开始采用国际统一DOI注册编码[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8
[3].裴佩,李丽华,赵桐,王晨,刘丹.掌握医学知识对编码员准确编码的影响[J].中国病案.2018
[4].朱明宇.基于医学人工智能技术的病案首页智能编码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8
[5].宋尔卫.非编码RNA与医学[J].生命科学.2018
[6].张耀楠,付强,唐亮.Chirp编码激励用于高频医学超声系统的实验及性能评价[J].中国医疗设备.2018
[7].王丽芳,成茜,秦品乐,高媛.基于多通道稀疏编码的非刚性多模态医学图像配准[J].计算机应用.2018
[8].本刊编辑部.《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开始采用国际统一DOI注册编码[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7
[9].王欢,商珞然,顾笑晓,戎非,赵远锦.编码微载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医学应用[J].化学进展.2017
[10].本刊编辑部.《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开始采用国际统一DOI注册编码[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