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侵蚀评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壤,评价,有机质,遥感,喀斯特,因子,容重。
土壤侵蚀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梁晓珍,符素华,丁琳[1](2019)在《地形因子计算方法对土壤侵蚀评价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嫩江县、怀来县、吴起县、开州区、长汀县5个区域1∶1万地形图,生成5 m分辨率的DEM作为数据源。分别用分段坡长法和汇流面积法计算了坡长坡度因子,并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计算了土壤侵蚀模数,评价了土壤侵蚀强度,对比分析了分段坡长法和汇流面积法对坡长因子及水土流失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汇流面积法提取的坡长因子值和空间分布差异比分段坡长法更大,2种方法的低值区差异较小,高值区差异较大。2种方法计算水土流失面积比例差异不大,而在计算土壤侵蚀强度上显示出明显的差异。研究结果为不同地形区土壤侵蚀的地形因子和土壤侵蚀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史东梅,金慧芳,蒋光毅[2](2019)在《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耕层质量退化作用及其评价趋势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侵蚀是导致坡耕地耕层质量退化和土壤生产力不稳定的关键驱动因素。该文从水蚀区坡耕地侵蚀控制和生产功能角度,在解析地块尺度土壤侵蚀、水土保持、农业活动对坡耕地耕层生态过程作用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耕层质量退化作用、影响效应及作用途径。认为:1)坡耕地耕层质量变化由降雨侵蚀、耕作活动交互作用的生态过程决定,2种作用的时间、空间尺度不同;耕层土壤参数在坡耕地农业生产中作用分为保水、保土、保肥和增产潜力,由地块尺度农作物-耕层耦合效应决定土壤生产能力、坡耕地水土流失特征及耕层侵蚀性退化方向及程度。2)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耕层质量退化作用表现为土壤性质恶化、土壤质量劣化、土地生产力衰退3个方面,耕层土壤物理性质变异程度大于化学性质变异,径流作用导致的土地生产力衰退大于土壤流失作用。3)坡耕地耕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兼顾侵蚀下降、产量提升2个目标,地块尺度诊断指标有效土层厚度、耕层厚度、土壤容重、土壤抗剪强度、土壤有机质、土壤渗透性可作为合理耕层评价最小数据集;坡耕地合理耕层适宜性分为5级,其诊断指标分级标准宜与土壤侵蚀分级和耕地地力分级衔接。4)坡耕地合理耕层评价未来应密切关注耕层质量诊断指标最小数据集、坡耕地合理耕层阈值/适宜值分级标准、坡耕地水土流失阻控标准拟定3个主要方向。研究可为深入认识坡耕地侵蚀性退化机制,辨识坡耕地合理耕层调控途径以及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建技术参数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8期)
王雅澜,李梓涵,邵怀勇[3](2019)在《2009—2013年赤水河中上游水土流失防治区土壤侵蚀性动态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通用水土流失方程,结合GIS、RS技术方法,对四川省赤水河中上游水土流失防治区2009—2013年土壤侵蚀性动态进行评价分析,建立R、K、LS、C、P五项评价指标,并利用空间分析功能进行强度分级、时空上的统计与分析和主要侵蚀因子识别。结果表明,5年间,该地区轻微度侵蚀面积最大,达到70%~82%,有增长趋势,其保持率达到84%~94%,主要侵蚀因子为C因子;中微度侵蚀面积占20%左右,在14%~22%波动,保持率49%~77%,主要侵蚀因子为C因子;其余侵蚀强度面积占比很小,向更低强度转化的比例较低,影响因子复杂。(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6期)
杨雪琴,贺倩,刘恩勤[4](2019)在《基于连环替代法的叁江源地区土壤侵蚀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RS与GIS技术,利用RUSLE模型对叁江源地区2010、2015年的土壤侵蚀状况进行了评价。同时引入连环替代法探讨土壤侵蚀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叁江源地区整体上呈现出中东部侵蚀严重,东部和西部侵蚀较小的空间分布特征;随着海拔和坡长坡度的增加,土壤侵蚀模数也随之增加,坡度坡长因子增幅比高程更大,土壤侵蚀对坡度坡长因子更敏感;2010—2015年整体上土壤侵蚀减小,中部和西部地区侵蚀减小,东部地区侵蚀增加;连环替代法较好地定量描述了由于降雨和植被因子造成的土壤侵蚀量及其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降雨对全区的影响范围较大但程度较低,植被影响范围较集中但程度较深。(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2期)
杨孟豪[5](2019)在《侵蚀—沉积地形指标在藉河示范区土壤侵蚀评价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完整的土壤侵蚀应该包含侵蚀、泥沙搬运和沉积过程,然而,目前针对土壤侵蚀的评价往往只是关注对泥沙侵蚀作用的研究,对泥沙沉积作用的考虑明显不足。地形是影响土壤侵蚀发生的重要因素,关于土壤侵蚀与地形关系的研究也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但目前的研究多倾向于地形对侵蚀影响的分析,而研究地形对泥沙沉积作用的影响还有所欠缺。因此,开展包含地形对泥沙沉积作用的土壤侵蚀研究,对于全面了解地形对泥沙侵蚀、搬运和沉积的影响,完善侵蚀产沙模型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藉河示范区为例,以降雨数据、土壤数据、地形数据和TM遥感数据等为数据源,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采用Moore算法,提取能全面描述地形对土壤侵蚀—搬运—沉积过程影响的侵蚀-沉积地形指标,建立了藉河示范区1997、2005、2010、2015年四个典型年份的土壤侵蚀-沉积因子库;基于RUSLE模型,实现了典型年份藉河示范区土壤侵蚀的评价分析;将侵蚀-沉积地形指标与RUSLE模型耦合,完成了藉河示范区1997-2015年土壤侵蚀-沉积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侵蚀-沉积地形指标的提取与分析。采用Moore算法提取了表征地形对土壤侵蚀—搬运—沉积过程影响的侵蚀-沉积地形指标,指标提取结果及其分析表明该指标可以定量地表达地形对侵蚀和沉积的影响。(2)建立藉河示范区土壤侵蚀-沉积因子库。基于RUSLE模型中各因子及其算法,并结合侵蚀-沉积地形指标算法,建立了藉河示范区4个典型年份的土壤侵蚀-沉积因子库,为研究区土壤侵蚀评价及数据的有效管理提供了基础。(3)基于RUSLE模型的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藉河示范区1997、2005、2010和2015年的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1326.18、2790.39、2025.23和1366.32,单位为t/(km~2·a),土壤侵蚀整体以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为主,在2005年之前,土壤侵蚀以向更高侵蚀等级转移为主,呈加剧趋势,2005年之后以向更低侵蚀等级转移为主,呈改善趋势。不同坡度等级上,出现随坡度增加,土壤侵蚀先趋于增加后减少的特征,15°~45°的坡度上是研究区土壤侵蚀主要分布坡段。不同海拔等级上,土壤侵蚀随海拔升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中海拔区(1562~1782m)和中低海拔区(1335~1562m)土壤侵蚀分布面积最广、强度最大。(4)土壤侵蚀-沉积时空变化特征。藉河示范区的土壤侵蚀-沉积状况整体上在1997-2005年呈现增加趋势,2005年之后呈现减小趋势。土壤侵蚀-沉积状况以微度侵蚀、微度沉积为主,且整体以土壤沉积为主。随着坡度的增加,土壤侵蚀、土壤沉积均先趋于增加后减少,土壤侵蚀主要分布在15°~35°的坡度上,土壤沉积主要分布在5°~35°的坡度上。土壤侵蚀、土壤沉积均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都主要分布在中海拔区(1562~1782m)和中低海拔区(1335~1562m)。基于侵蚀-沉积地形指标的藉河示范区土壤侵蚀-沉积评价,既能定量表达研究区侵蚀量、沉积量,又能识别土壤侵蚀、沉积的可能发生部位,弥补了RUSLE模型不能计算泥沙沉积量的缺陷,可为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期刊2019-06-17)
邓超,陈志彪,陈志强[6](2019)在《南方红壤区土壤侵蚀强度评价及空间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016年GeoEye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通过ENVI软件提取植被覆盖度和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结合DEM数据,提取研究区土壤侵蚀等级图,定量分析南方红壤侵蚀区朱溪小流域的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现状以及不同地形、土壤因子下土壤侵蚀面积的分布.结果表明:强烈、极强烈、剧烈侵蚀面积主要分布在小流域东北和东南部,西南部以轻度和中度侵蚀为主.水土流失面积中,中度侵蚀面积最大,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32.87%,其次为轻度和强烈面积比例分别为21.61%、22.48%.水土流失面积均随着高程、坡度和有机质质量分数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土壤容重在1.25~1.30 g·cm~(-3)之间时,主要表现为轻度、中度、强烈侵蚀.生产活动中,需合理开垦耕地,转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减少植被的破坏.(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李丹丹,周忠发,王历,黄登红[7](2019)在《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与风险评价——以贵州省绥阳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进一步探索解决土壤侵蚀造成的土地资源破坏、土壤肥力损失、质地恶化以及石漠化加剧等问题,以贵州省典型喀斯特山区绥阳县为研究区,选取ALOS影像、DEM和社会经济数据,运用人机交互解译方法提取坡度、土地利用及植被覆盖度等指标因子,以GIS空间分析探索土壤侵蚀强度的指标因子相关性、空间特征和风险性评价。结果表明:1)该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的等级面积比依次为:中度(32.35%)>强度(24.55%)>微度(21.28%)>较强度(9.28%)>轻度(6.66%)>剧烈(5.88%),中度侵蚀类型和强度侵蚀类型占主导部分;2)土壤侵蚀强度与坡度的相关系数为0.670,与植被覆盖度的相关系数为0.386,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3)研究区SEDI指数为423,土壤侵蚀程度达到较重等级,存在较强的潜在风险。其中,研究区东北部、东南部、东部等地SEDI指数最高,绥阳县西南部风华镇一带SEDI指数最低。该研究为预防喀斯特山区土壤退化、改善土壤环境及生态建设具有一定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通报》期刊2019年04期)
卢刚[8](2019)在《基于CSLE模型的天山北坡西白杨沟流域土壤侵蚀定量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定量评价天山北坡西白杨沟流域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状况,分析其分布特征,为区域水土保持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县西白杨沟流域为研究区,采用样地调查与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技术相结合方法和CSLE模型,对西白杨沟流域进行土壤水力侵蚀评价及侵蚀强度空间分布分析。[结果]天山北坡西白杨沟流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748.91 t/(km~2·a)。地形对土壤侵蚀强度影响明显,在坡度20°~40°区域,土壤侵蚀模数最高,为1 127.22~1 229.62 t/(km~2·a)。缓坡(<20°)区域,坡度对土壤侵蚀模数呈正效应,而在陡坡(40°~70°)区域,坡度对土壤侵蚀模数呈负效应。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南坡、东南坡和东坡;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力侵蚀程度影响不同,表现为:呈灌木林地[1 709.80 t/(km~2·a)]>有林地[1 389.40 t/(km~2·a)]>天然牧草地[605.20 t/(km~2·a)]>人工牧草地[334.71 t/(km~2·a)]>水浇地[113.69 t/(km~2·a)]的趋势。[结论]土壤侵蚀强度总体以微度和轻度为主,强烈侵蚀、极强烈侵蚀、剧烈侵蚀主要分布在流域的中下游和下游;天山北坡西白杨沟流域侵蚀强度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土地利用、土壤性质联系紧密。(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9年02期)
侯瑞[9](2019)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驱动机制分析及其稳定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但由于区域内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原本贫瘠的土壤及稀疏的地表植被覆盖使得区域内土壤及其组成物质缺乏保护。与此同时随着人口日益增多、农田不断开垦,使得区域内植被覆盖不断减少,土壤稳定性不断降低,粮食增产空间持续缩小。进而使得区域内形成土壤肥力下降→粮食产量下降→扩大种植面积→毁林开荒→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的恶性循环,并最终致使区域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位于黄土高原腹地,横跨黄河干流峡谷两侧,是陕北黄土高原的主体部分。区域总面积约为3.25万平方公里,占陕西省土地面积的15.8%。区域内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此外由于人口过快增长引起的毁林毁草、开荒种地,造成土壤侵蚀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导致区域内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经济恶性循环,使得这一区域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的状态。同时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作为陕西省“粮仓建设”的重点区域,近年来实施了大规模的土地整治工程。因此迫切要求针对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区域的土壤稳定性进行评价。通过对已有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已有研究内容多专注于对土壤侵蚀机理与过程的模拟和分析,对于影响土壤侵蚀的影响因子影响力大小及因子之间的作用机制相关研究较少。且已有的对于土壤侵蚀的测定也更多的是基于土壤侵蚀方程进行测算,忽略了不同区域内影响土壤侵蚀的因子影响程度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基于已有的土壤侵蚀研究成果,利用土壤侵蚀程度作为土壤稳定性的主要度量依据,借助主成分分析及地理探测器等分析方法,建立土壤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快速有效地对影响土壤稳定性的因子评估打分并进行制图。通过构建评价体系,利用GIS空间分析,对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稳定性进行评价,形成土壤稳定性评价专题图。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水土保持研究及相关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为土地整治项目的论证与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区域内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重点监测及防治提供依据。基于地理探测器及主成分分析结果对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空间分异及其驱动机制进行研究,对造成土壤侵蚀的因子影响力大小进行分析,并对影响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确定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土壤侵蚀主导驱动因素,同时也研究了人口、土地利用类型及GDP等因素随着时间变化时对于土壤侵蚀的影响力大小,总结了随着时间的变化驱动因素对于土壤侵蚀影响力的变化规律。主要结论如下:1.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程度主要为水力侵蚀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土壤侵蚀现状分析结果显示,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主要为水力侵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土壤侵蚀分级分类标准》SL190-96)将侵蚀程度划分为六级,依次是微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和剧烈。土壤侵蚀存在显着地空间差异性,南部土壤侵蚀程度较小,北部地区土壤侵蚀剧烈,中西部地区土壤侵蚀较强烈。2.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及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对土壤侵蚀变化存在显着的影响。基于土地利用数据统计研究区各类用地面积变化情况发现,林地及草地面积占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说明林草地等生态用地面积占比与土壤侵蚀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关系,林地、草地及水域等生态用地面积占比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区域土壤抗侵蚀能力。同时发现虽然研究区内人口和GDP不断增长,但是由于城镇化的推进使得人口分布和经济产出在空间上愈加聚集,使得其对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表现出显着地正向效应。3.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稳定性总体偏低且空间上存在显着地差异。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稳定性总体偏低,土壤抗侵蚀能力较弱,低植被覆盖区域在强降水作用下极易导致严重的土壤侵蚀并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同时评价结果显示,区域内土壤稳定性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形成了东部佳县、绥德、延川一带的不稳定区,子洲、安塞为中心的中部相对稳定区,吴起、宝塔区为主的西部、南部较稳定区。通过分析发现研究区内地形因子的空间分布较均匀,无明显的空间地域差异,而降水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则呈现出较强的空间分异性,区域差异显着;对比发现土壤稳定性评价结果的空间分布模式与降水数据及土地利用数据的空间分布模式存在较大的相似性。(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08)
罗志东,刘二佳,齐实,赵院[10](2019)在《基于系统工程学的土壤侵蚀高分遥感监测与评价工程化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分遥感技术是开展土壤侵蚀监测与评价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应用的整体效能和水平不高。本研究基于系统工程学原理和方法,主要从工程化知识库构建、工程化遥感信息提取算法、工程化综合集成3个关键要素方面,提出了一种土壤侵蚀高分遥感监测与评价工程化模式,并选取陕西省横山县进行了示范应用实践。结果表明:高分遥感工程化自动总体分类精度87. 58%,经过工程化修正模式修正,分类精度达到95%,基于工程化应用系统平台与基础集成数据,整体监测与评价工作效率提升了2~3倍。该模式实现了土壤侵蚀高分遥感监测与评价过程环节的系统化和协同化,有效提升了监测与评价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全覆盖、多频次推进土壤侵蚀监测与评价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模式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土壤侵蚀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土壤侵蚀是导致坡耕地耕层质量退化和土壤生产力不稳定的关键驱动因素。该文从水蚀区坡耕地侵蚀控制和生产功能角度,在解析地块尺度土壤侵蚀、水土保持、农业活动对坡耕地耕层生态过程作用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耕层质量退化作用、影响效应及作用途径。认为:1)坡耕地耕层质量变化由降雨侵蚀、耕作活动交互作用的生态过程决定,2种作用的时间、空间尺度不同;耕层土壤参数在坡耕地农业生产中作用分为保水、保土、保肥和增产潜力,由地块尺度农作物-耕层耦合效应决定土壤生产能力、坡耕地水土流失特征及耕层侵蚀性退化方向及程度。2)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耕层质量退化作用表现为土壤性质恶化、土壤质量劣化、土地生产力衰退3个方面,耕层土壤物理性质变异程度大于化学性质变异,径流作用导致的土地生产力衰退大于土壤流失作用。3)坡耕地耕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兼顾侵蚀下降、产量提升2个目标,地块尺度诊断指标有效土层厚度、耕层厚度、土壤容重、土壤抗剪强度、土壤有机质、土壤渗透性可作为合理耕层评价最小数据集;坡耕地合理耕层适宜性分为5级,其诊断指标分级标准宜与土壤侵蚀分级和耕地地力分级衔接。4)坡耕地合理耕层评价未来应密切关注耕层质量诊断指标最小数据集、坡耕地合理耕层阈值/适宜值分级标准、坡耕地水土流失阻控标准拟定3个主要方向。研究可为深入认识坡耕地侵蚀性退化机制,辨识坡耕地合理耕层调控途径以及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建技术参数提供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侵蚀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1].梁晓珍,符素华,丁琳.地形因子计算方法对土壤侵蚀评价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9
[2].史东梅,金慧芳,蒋光毅.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耕层质量退化作用及其评价趋势展望[J].农业工程学报.2019
[3].王雅澜,李梓涵,邵怀勇.2009—2013年赤水河中上游水土流失防治区土壤侵蚀性动态评价[J].湖北农业科学.2019
[4].杨雪琴,贺倩,刘恩勤.基于连环替代法的叁江源地区土壤侵蚀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9
[5].杨孟豪.侵蚀—沉积地形指标在藉河示范区土壤侵蚀评价中的应用[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9
[6].邓超,陈志彪,陈志强.南方红壤区土壤侵蚀强度评价及空间分布特征[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李丹丹,周忠发,王历,黄登红.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与风险评价——以贵州省绥阳县为例[J].科技通报.2019
[8].卢刚.基于CSLE模型的天山北坡西白杨沟流域土壤侵蚀定量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19
[9].侯瑞.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驱动机制分析及其稳定性评价[D].长安大学.2019
[10].罗志东,刘二佳,齐实,赵院.基于系统工程学的土壤侵蚀高分遥感监测与评价工程化模式[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