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角接触球轴承接触角的测量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贺平平[1](2021)在《变工况预紧力下主轴轴承服役性能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速、高精密、高可靠性主轴是高速加工设备极端化发展的需求,而支撑元件轴承服役条件下的温升变化所导致转轴的热变形直接影响机床主轴的加工精度及寿命。主轴的智能化发展要求主轴在低速重载、中速中载、高速轻载的变工况下同时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和热特性。预紧力是影响轴承的刚度、寿命、温升等服役性能的关键。目前,主轴制造商提供的预紧方式和预紧力大小仅保证轴承在单一工况下有良好的服役性能。本论文在保证不同转速下轴承刚度、寿命等服役性能良好的前提下,提出通过主动调节预紧力实现主轴轴承温升变化控制的方法,具有运用灵活、成本低、主轴结构变动小的特点。针对此方法就高速角接触球轴承接触参数解析算法改进、变工况下轴承接触状态及性能、轴承热力耦合建模及预紧力优化等方面做了如下研究:(1)基于改进Newton-Raphson算法的角接触球轴承接触参数解析方法研究。基于Hertz接触理论,建立了高速角接触球轴承拟静力学模型,针对传统Newton-Raphson算法在求解高速角接触球轴承接触参数时出现初值难以确定、不易收敛等问题,在数值求解过程中引入中间变量,减少未知量数目,进行分步求解,使非线性方程组初值选取更为明确;将迭代修正因子引入改进Newton-Raphson算法,采用遗传搜索策略优化迭代修正因子,提高了求解准确性,缩短了收敛时间;通过矩阵变换,简化了雅克比矩阵的求解过程。与传统算法相比,改进的Newton-Raphson算法更简便更高效。采用改进算法分析了滚道椭圆化、外圈倾斜度和预紧机制对高速角接触球轴承接触参数非线性变化的影响规律。(2)变工况下轴承接触状态及服役性能研究。为进一步提高轴承力学模型的预测精度和鲁棒性,根据钢球和内滚道接触、非接触状态下的受力特点构建轴承统一的力学模型,揭示径向力、预紧力和转速对和内滚道相接触的钢球数目变化的影响规律;建立轴承刚度和寿命的数学描述,探明接触状态变化下轴承动态刚度、寿命的变化规律;基于球和滚道接触的运动学特性,分析轴承摩擦生热机理,建立轴承局部摩擦生热解析方程,量化不同工况下轴承的生热量。研究结果表明,较大的径向力、较小的预紧力及过高转速使部分球和内滚道分离;随着预紧力的增加,接触球数量增加,使轴承径向刚度发生突变,轴承寿命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预紧力和转速的增加导致轴承生热量增大。因此,合适的预紧力可以使轴承获得良好的服役性能。(3)多因素影响下轴承热力耦合建模研究。针对运行状态下轴承热、力相互耦合的特点,基于拟静力学理论,考虑离心效应和热效应建立多因素影响下定位预紧轴承的热力耦合修正模型,采用热网络模型求解轴承的温度场,实现对轴承动态参数的识别,探明轴承结构尺寸、接触参数与温升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预紧力、转速等各项因素对轴承温升的影响规律。定位预紧下轴承的温升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有良好的精度和可靠性,文中的方法能有效获取不同工况下轴承的温度场。(4)轴承预紧力优化研究。针对生产实际中主轴需满足低速重载、高速轻载等多工况加工需求,而主轴轴承预先设定预紧力无法满足变工况下轴承服役性能的综合需求问题,提出不同转速下以刚度、寿命、温升为约束条件的轴承预紧力优化策略。为保证不同转速下轴承的刚度、寿命和温升数据的等效性和同序性,对各类数据进行了归一化处理,采用多项式拟合和幂函数拟合方法描述轴承刚度、寿命和温升的归一化数据曲线,基于多目标优化理论,根据功效系数法建立了预紧力的优化模型,设计了可调的预紧力加载装置及轴承预紧力、温升测试平台。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预紧力既可满足不同转速下轴承刚度、寿命的综合要求,也保证了轴承温升变化在合适范围内。提出的方法为变工况下主轴轴承的预紧力优化提供了理论指导,为后续主轴轴承温升控制研究提供了思路,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谢超祥[2](2021)在《非等接触角配对角接触球轴承力学特性分析》文中认为角接触球轴承是滚动轴承中的一种,由于具有制造精度高、极限转速高、承载能力强等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高速场合,所以对角接触轴承依然有着深入的研究。角接触球轴承一般采用成组配对安装,因为配对使用的角接触球轴承除了拥有单个角接触球轴承优点外,同时其对比单个轴承在承受载荷方面与使用寿命上都具有非常大的优势。目前主要针对相同接触角配对的角接触球轴承情况进行了大量研究,而对于非等接触角配对的情况研究较少,所以本文主要对非等接触角配对角接触球轴承的力学特性进行研究,探究其在实际应用的可能性。首先,基于Hertz接触理论等经典轴承分析理论建立了非等接触角配对角接触球轴承的静力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联合载荷下非等接触角配对轴承的载荷分布、接触角变化规律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轴向载荷主要由直接承受轴向载荷列轴承承担,轴向载荷增大会使轴承受载更加均匀;力矩载荷与径向载荷会使轴承加剧轴承受载不均匀,但也可以相互调节两个力从而使轴承受载均匀;与相同接触角配对轴承相比,非等接触角配对角接触球轴承中,当接触角较大的轴承作为直接承受轴向载荷列轴承时,其内圈产生的三个方向的位移量均是比较小的,说明非等接触角配对的方式可以改善轴承承受载荷能力,选择合适的非等接触角轴承进行配对使用有助于提高轴承的性能。其次,基于静力学模型建立了非等接触角配对角接触球轴承的拟静力学模型,模型中考虑转速引起的离心力与陀螺力矩等因素对轴承的影响,并对其动态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动态情况下,非等接触角配对轴承的载荷分布与接触角变化规律上与静态下很接近,但由于离心力作用导致钢球“外抛”压向外圈使钢球与外圈接触载荷大于与内圈接触载荷;通过与相同接触角配对轴承的动刚度与发热量对比,在施加较大力矩载荷时,非等接触角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最后,搭建了非等接触角配的角接触球轴承试验台,测量了非等接触角配角接触球轴承和相同接触角配对角接触球轴承在承受联合载荷时的内圈轴向位移以及角位移,通过与理论分析结果对比发现: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保持一致。由此可以说明本文所建理论模型是正确的。
李威峰[3](2021)在《RP-3燃油-空气润滑高速滚动轴承性能测试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制空权的争夺是影响现代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随着战争武器装备的不断发展,高性能的无人机在夺取制空权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对无人机而言,灵活的机动性是决定其性能的重要方面。航空发动机作为无人机的“心脏”,必须拥有优异的性能和极高的可靠性。滚动轴承是航空发动机的重要承载润滑部件,在高温、高压、高转速的环境下工作,若长期处于干摩擦或边界润滑,会导致其严重磨损,甚至造成轴承抱轴卡死,对发动机的性能与可靠性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如何保证轴承的良好润滑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研究的某型涡喷发动机采用RP-3燃油自润滑,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流,采用油气润滑可以优化润滑系统结构,满足飞行器轻量化要求,且油气润滑作为新兴的润滑技术,具有油耗低、散热好的优势。在油气润滑过程中,油气管道内环状流的形成是良好润滑的基础,但RP-3燃油低粘度、低接触角等材料特性与传统润滑油有很大区别,有必要研究RP-3燃油在不同工况下对轴承润滑的影响规律。本文根据某涡喷发动机实际工况,开展了数值模拟并指导试验设计,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1)研究RP-3燃油的流动特性及工况对管道内环状流的影响。建立了水平油气管道模型,使用Fluent模拟计算了润滑油材料参数对环状流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RP-3燃油比传统润滑油有更好的成膜条件,其中低的粘度、接触角和气液张力系数都更有利于管内形成均匀环状流,但膜厚低于传统润滑油;RP-3燃油在油气管道中形成环状流所需的供气速度和供油量比传统润滑油低,管径的减小并不会减少对供油量的需求。因此实际使用中,相较于传统润滑油的使用规范,可以缩短油气管道长度,优化结构,减小供气压力节约气量,减少单次泵入油气管道的油量并增加供油次数,使供油更加均匀。(2)根据轴承使用工况和设计标准,对高速轴承油气润滑测试台架进行了总体设计和关键零部件公差及轴承排列设计;对7002系列轴承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7002C和7002A5角接触球轴承均可满足发动机载荷要求;对滚动体进行热力学计算,油气润滑的摩擦转矩明显小于脂润滑。润滑过程中强制对流是主要的散热途径,但达到一定气速后,持续增加气速对轴承降温效果减小,同时影响环状流的形成和轴承滚动体的覆膜。(3)通过试验测试了不同供油量、供气压力、轴向载荷、径向载荷、转速对7002C轴承温升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气润滑中RP-3燃油相较于传统润滑油需要更高的供油量,并确定了供油量的可选范围;不同转速对供油量可选范围影响不大;供气压力在可控范围内对轴承润滑影响更大,在可形成良好润滑的条件下建议采用更低供气压力;对于7002C角接触球轴承,轴向载荷对轴承温升的影响大于径向载荷。
姚国祥[4](2021)在《基于响应面与遗传算法的电主轴动态特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电主轴作为机床的关键功能部件,其工作状态、可靠性和性能直接决定了机床整机的性能。作为精密的机电液复杂系统,其性能很难直接通过经验准确评估。如果在预研阶段准确地建立电主轴的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可以大致掌握其性能指标,从而大幅缩短其设计和研制周期。本文对电主轴的动力学建模优化和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以转子动力学、摩擦学为理论支撑,将电主轴的动力学建模分为三部分:角接触球轴承建模、刀柄-主轴结合部建模和主轴系统建模。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结合了响应面和遗传算法的主轴结合部参数修正方法,并建立了基于修正参数的主轴系统动力学模型,最后通过试验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基于Hertz接触理论,建立了考虑预紧力的电主轴轴承滚动体的协调方程组,同时综合考虑预紧力、轴承转速的影响,建立了高速角接触球轴承的拟静力学模型。通过MATLAB仿真,分析了轴承转速和轴承刚度、滚动体载荷间的关系。简化了电主轴的结构,在此基础上基于Timoshenko梁单元理论建立了电主轴的有限元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建立了刀柄-主轴结合部模型,结合角接触球轴承模型建立了完整的主轴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结合部参数对主轴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通过现场试验测试电主轴系统的加速度-力频率响应函数和固有频率,并将固有频率作为优化目标,刀柄-主轴结合部参数作为输入参数,通过对主轴系统进行仿真计算得到固有频率作为输出参数,建立了响应面模型。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对刀柄-主轴结合部参数进行优化,求解其优化后的主轴系统的固有频率和频率响应函数,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在对主轴系统的模型进行优化后,分别考虑了不同部件的动平衡等级对于主轴端部响应的影响;同时,为了分析主轴系统在工作时的性能,采集了主轴在相同转速、不同切削深度下的多段加工信号,并将其作为输入载荷加载到主轴系统模型上,计算出了主轴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端部响应,并分析了输入载荷和端部响应之间的关系。
丁超[5](2021)在《高速电主轴设计关键指标分析及特性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高速高精密数控机床已经逐渐成为机械制造领域的核心装备。作为数控机床核心功能部件的高速电主轴,其性能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零件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性能,对电主轴设计过程中关键指标分析及特性影响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以高速电主轴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以下内容研究:对高速电主轴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影响电主轴性能的关键指标,包括支撑特性、配合关系以及静-动态特性。基于赫兹接触理论,建立了角接触球轴承在轴向预紧力作用下的受力模型,得到了轴向预紧力与轴承接触角、接触载荷和接触位移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了预紧力与轴承温升、寿命和刚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轴承在高速旋转时其内部滚动体与内、外圈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和受力情况。基于弹性力学,对角接触球轴承内圈与主轴、轴承外圈与轴承座之间的配合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到了轴承在配合面处的接触应力和径向位移,揭示了配合公差对轴承接触角和刚度的影响;对电机转子与主轴之间的配合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电主轴分别在不同转速下过盈量和应力分布的规律;对加工误差、装配误差和热误差进行了分析,探索了不同工况条件对高速电主轴配合关系的影响。基于材料力学和转子动力学,对高速电主轴静-动态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主轴静刚度与轴承预紧力、主轴跨距以及悬伸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有限元对电主轴模态和谐响应进行了仿真,探讨了电主轴动态性能在不同预紧力、主轴跨距和悬伸量下的变化规律。
付立飞[6](2021)在《轴承间隙与摩擦力矩对角接触球轴承动力学特性影响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市场对各个行业机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空间轴承作为转动运动副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角接触球轴承在转速要求为中高速或载荷要求为重载的场合表现较为良好,在发动机部件、机车动力系统、航天卫星轴承、运载火箭轴承等领域尤为突出。因此,要提高机械装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就必须对角接触球轴承的非线性系统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为进一步了解轴承的动力学特性,需要建立考虑钢球数量、引导间隙、兜孔间隙以及摩擦的动力学模型。首先,本文从轴承的基本理论出发,对角接触球轴承包括轴承结构、曲率计算和轴承间隙在内的宏观几何学进行了论述,综合了角接触球轴承在运转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所有摩擦力矩,并对其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次,提出了一种方法,用网格划分细化了轴承滚动体和内外圈的接触,使得滚动体与套圈的接触力更符合实际的数值。最后,综合了引导间隙、兜孔间隙以及摩擦等多项因素,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多自由度的保持架、套圈以及钢球的运动微分方程。借助仿真软件模拟不同引导间隙、不同兜孔间隙和不同转速下的保持架质心轨迹数据,并借助数据处理软件进行二维可视化处理,发现保持架质心轨迹会趋近一个圆,且引导间隙增大时,这个圆的大小也会随之增大。随着兜孔间隙的增加,保持架轨迹受转速影响增大,轨迹出现偏移,在转速方向和重力方向密集且集中。将角接触球轴承嵌入机械臂中,对其进行仿真,探究发现不同载荷和转速下,保持架在轴承轴向的角速度持续变化,且随着转速的增加保持架转速的峰值位置出现的时间也随之变化。
薛凯瑞[7](2021)在《角接触球轴承径向间隙与微小变形的测量方法与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3R-CPR指向机构转动关节处所用角接触球轴承——NKS7001AW轴承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计算了轴承径向间隙增大的主要原因——变形,基于Hertz接触理论,计算了轴承滚动体在承受载荷时,变形量δ与载荷Q之间的关系,并求出了角接触球轴承内圈承受的径向载荷Fr在各个滚动体上的分布规律,即Fr=∑Qi,得到了轴承各个滚动体变形与径向载荷之间的关系。基于Stribeck理论,对角接触球轴承不同受压状态的径向间隙与变形进行计算,得到径向载荷与内外圈径向趋近量之间的关系,计算了NSK7001AW轴承在指向机构低速、轻载工况下的间隙变化,基于内外圈趋近级别提出具体测量方法—激光散斑法并论证。然后,基于Adams对轴承进行动力学仿真,以滚动体数目和径向游隙为变量,观察轴承内圈的“跨步跳动”现象,对比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基于Ansys Workbench,以载荷和位置角为变量,对轴承多体接触变形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不同载荷条件下轴承的静力学性能。与Hertz理论计算结果对比无误,所得结果可以作为验证理论正确性的方式之一。其次,针对高精度空间并联指向机构低速、轻载的工况以及前文提出的测量原理,设计角接触球轴承径向间隙与变形测量实验样机,对测量装置的传动系统以及传感检测系统进行元器件的选型,对可能引入误差的地方进行静态结构分析,对样机尺寸进行优化,确保样机实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最后,搭建激光散斑测量光路,加工并装配轴承加载实验台,进行了角接触球轴承径向间隙与变形的测量实验。对实验的结果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求出激光散斑法的条纹间距和所测真实位移之间的关系,得到轴承在不同载荷下的变形特性和间隙值;改变位置角参数重新测量,得到了不同载荷、不同位置角下轴承的径向间隙曲线,剔除误差后,对结果进行后处理,间接测量出了轴承的受载变形,并分析了变形对间隙的影响。将理论计算与仿真、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相互验证了正确性。
杨静文[8](2021)在《端盖螺栓拧紧工艺对轴承预紧载荷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高端装备不断朝高精度、重载的方向发展,对于关键基础部件的性能也提出很高要求。滚动轴承作为轴系的重要支撑部件,其预紧质量是整机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端盖在预紧结构中起到控制轴承预变形量和固定轴系的位置,广泛应用于高端精密装备的轴系结构。端盖利用螺栓组紧固后,机械结合面和弹性相互作用影响下,定位预紧量增大且不均匀,轴承性能无法达到预期指标。目前端盖紧固工艺依赖经验和试错调整法,装配效率低,缺乏相关理论研究,定位预紧质量难以保证。本文以角接触球轴承为研究对象,研究定位预紧结构中端盖螺栓紧固工艺的改善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展考虑端盖紧固作用下滚动轴承预紧载荷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弹性相互作用基本理论,以求解螺栓组实际预紧力和结合部变形为目标,建立考虑机械结合面的攻丝螺栓组预紧解析模型,研究模型中各等效弹簧刚度的解析方法;分析了主要结构参数对实际预紧力分布的影响规律,提出减小预紧力离散度的结构设计方法。之后,研究了拧紧工艺参数对螺栓组实际预紧力分布的影响,提出螺栓组装配预紧力逆序补偿方法,保证效率基础上可以消除弹性相互作用的影响,有效降低预紧力离散度。建立端盖和轴承座连接结构有限元模型,将有限元数值模型与解析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解析模型和逆序补偿方法的准确性。接着,考虑了轴承过盈装配摩擦和工作接触角变化,建立端盖螺栓预紧力和轴承预紧载荷的模型。分析接触表面粗糙度和螺栓拧紧力矩对滚动轴承预紧载荷的影响,提出考虑端盖紧固作用的定位预紧设计措施。最后,研究了面向轴承预紧质量的端盖螺栓组预紧力优化方法,以轴承摩擦力矩为优化目标,轴承刚度、工作可靠性和被连接件强度为约束条件建立预紧力设计模型。结合逆序补偿法,提出端盖螺栓组拧紧工艺设计方法。基于上述研究内容形成完备的端盖紧固工艺设计方法,对于指导端盖紧固过程,保证轴承预紧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杜同成[9](2021)在《基于回转精度预测的轴承元件选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轴承作为机械行业中最常使用的零部件之一,它的精度及性能是一切机械系统性能保障的基础。在轴承生产中,轴承装配合套是一项对成品轴承回转精度及装配精度具有巨大影响的重要工序。但在目前的轴承装配工序中,主要以径向游隙和合套率为目标进行装配,一定程度忽视了轴承的回转精度,且人工参与较多,自动化生产难以实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深沟球轴承为例,在轴承自动化生产的背景下,提出了一种新的轴承元件选配方法,以轴承回转精度和游隙为目标进行轴承元件选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深沟球轴承回转精度数值模型。考虑轴承元件微观几何结构关系,建立外圈固定,内圈运动的轴承运动几何模型,并通过建立轴承力学平衡方程,求解轴承内圈三维空间下的跳动量。(2)以型号6312深沟球轴承为实验对象,检测各轴承元件的必要尺寸并代入回转精度模型,得到理论结果。然后检测装配完成后的成套轴承的内圈径向跳动和轴向跳动,与理论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该回转精度模型的有效性以作为轴承元件选配模型建立的基础理论。(3)基于轴承回转精度数值模型,建立了两种轴承元件分选方案,一种以符合游隙要求和回转精度要求为约束条件(条件选配),另一种以符合游隙要求且回转精度最高为约束条件(优化选配)。(4)为了适应轴承自动化生产线的节拍需求,使用BP神经网络算法对选配方案计算程序进行优化,提高了轴承选配的计算效率。(5)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按照本文提出的选配方法进行轴承装配,可提高装配轴承的合套率及回转精度;经BP神经网络算法优化后,选配计算时间要求范围内,可满足生产线要求。本文的研究工作为轴承自动化生产中的轴承元件选配工序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为轴承自动化生产线的搭建奠定了基础。
靳岚,芮执元,蒋海元,潘建龙[10](2021)在《考虑接触参数与摩擦生热交互影响的高速角接触球轴承温升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精确预测高速角接触球轴承在实际工况下的温升,通过对角接触球轴承的生热机理分析,提出一种考虑接触参数与摩擦生热交互影响的高速角接触球轴承温升预测方法。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脚本接口技术,自主编制Python脚本程序,实时提取受载的角接触轴承的接触参数为初始量,计算轴承摩擦生热量,将其作为时变热载荷,加载至有限元模型上,求解在径向载荷和转速作用下的高速角接触球轴承温升,得到接触参数、摩擦生热量、温升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最后采用轴承温升实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考虑接触参数与摩擦生热交互影响下的高速角接触球轴承温升预测方法更符合实际工况。
二、角接触球轴承接触角的测量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角接触球轴承接触角的测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变工况预紧力下主轴轴承服役性能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主轴轴承动态特性、热特性及预紧力优化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轴承接触状态参数解析方法研究现状 |
1.3.2 轴承的动态特性及预紧技术研究现状 |
1.3.3 轴承热力耦合研究现状 |
1.3.4 预紧力对主轴轴承性能影响研究现状 |
1.3.5 最佳预紧力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基于改进 Newton-Raphson 算法的角接触球轴承接触参数解析 |
2.1 角接触球轴承静态接触参数计算 |
2.1.1 角接触球轴承的基本假设 |
2.1.2 无载荷下角接触球轴承的基本参数 |
2.1.3 初始预紧力下角接触球轴承的接触参数 |
2.2 高速角接触球轴承拟静力学建模 |
2.2.1 定位预紧下高速角接触球轴承拟静力学建模 |
2.2.2 定压预紧下高速角接触球轴承拟静力学建模 |
2.3 高速角接触球轴承接触参数解析及算法改进研究 |
2.3.1 高速角接触球轴承接触参数解析 |
2.3.2 改进的Newton-Raphson算法 |
2.3.3 改进算法验证 |
2.4 高速角接触球轴承接触参数影响因素分析 |
2.4.1 静态下预紧力对轴承接触参数的影响分析 |
2.4.2 滚道椭圆化对轴承接触参数的影响分析 |
2.4.3 外圈倾斜程度对轴承接触参数的影响分析 |
2.4.4 不同预紧机制下轴承接触参数的影响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变工况下轴承接触状态及服役性能研究 |
3.1 变工况下钢球与内滚道接触状态变化分析 |
3.2 基于接触状态变化的轴承动态刚度解析 |
3.3 基于接触状态变化的轴承寿命解析 |
3.4 轴承生热建模与分析 |
3.4.1 钢球与滚道接触的运动学分析 |
3.4.2 轴承生热模型 |
3.4.3 轴承生热量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多因素影响下主轴轴承热力耦合研究 |
4.1 轴承传热方式及温度场建模 |
4.1.1 生热部件传热方式 |
4.1.2 结合面接触热阻及换热系数 |
4.1.3 基于热网络法的轴承温度场建模 |
4.2 轴承热力耦合建模 |
4.2.1 过盈配合引起的膨胀量 |
4.2.2 转速引起的离心膨胀量 |
4.2.3 温升引起的热膨胀 |
4.2.4 多因素影响下轴承的热力耦合修正模型 |
4.3 数值分析及试验验证 |
4.3.1 静态下预紧力和过盈量对轴承参数的影响分析 |
4.3.2 转速对轴承膨胀量的影响分析 |
4.3.3 热效应和离心效应对轴承接触特性的影响 |
4.3.4 轴承热特性仿真与测试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功效系数法的主轴轴承预紧力优化研究 |
5.1 预紧力优化的理论与方法 |
5.1.1 多目标优化理论 |
5.1.2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求解 |
5.1.3 功效系数法 |
5.2 预紧力优化模型与仿真分析 |
5.2.1 样本数据的归一化 |
5.2.2 预紧力优化模型 |
5.2.3 预紧力优化分析 |
5.3 轴承预紧力调节及温升测试试验规划与验证 |
5.3.1 预紧力调节系统及轴承温升测试平台 |
5.3.2 试验验证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6.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A 发表的论文 |
B 参与科研项目 |
(2)非等接触角配对角接触球轴承力学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静力学分析 |
1.2.2 拟静力学分析 |
1.2.3 拟动力学分析 |
1.2.4 动力学分析 |
1.2.5 配对角接触球轴承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静力学分析 |
2.1 角接触球轴承基础理论 |
2.1.1 角接触球轴承结构的主要几何关系 |
2.1.2 角接触球轴承的组配 |
2.2 非等接触角配对角接触球轴承建模 |
2.3 静力学特性分析 |
2.3.1 联合载荷下的载荷分布 |
2.3.2 联合载荷下接触角的变化 |
2.3.3 位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拟静力学建模 |
3.1 非等接触角配对角接触球轴承内部变形 |
3.2 钢球平衡方程 |
3.3 非等接触角配对角接触球轴承内圈平衡方程 |
3.4 刚度矩阵 |
3.5 轴承发热量 |
3.6 求解方法与流程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等接触角配对角接触球轴承动态特性分析 |
4.1 载荷分布 |
4.1.1 载荷分布随轴向载荷的变化 |
4.1.2 载荷分布随径向载荷的变化 |
4.1.3 载荷分布随力矩载荷变化的情况 |
4.1.4 载荷分布随转速变化的情况 |
4.2 接触角变化 |
4.2.1 接触角随轴向载荷变化情况 |
4.2.2 接触角随径向载荷变化情况 |
4.2.3 接触角随力矩载荷变化的情况 |
4.2.4 接触角随转速变化的情况 |
4.3 动刚度 |
4.3.1 动刚度随轴向载荷变化情况 |
4.3.2 动刚度随径向载荷变化情况 |
4.3.3 角刚度随力矩载荷变化的情况 |
4.3.4 动刚度随转速的变化情况 |
4.4 轴承发热量 |
4.4.1 发热量随轴向载荷变化情况 |
4.4.2 发热量随径向载荷变化情况 |
4.4.3 发热量随力矩载荷变化的情况 |
4.4.4 发热量随转速变化的情况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试验研究 |
5.1 试验装置及测量方法 |
5.2 试验结果对比 |
5.2.1 静态试验分析 |
5.2.2 动态试验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3)RP-3燃油-空气润滑高速滚动轴承性能测试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高速轴承润滑方式 |
1.3 油气润滑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数值模拟 |
1.3.2 实验研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RP-3 燃油油气润滑管道环状流影响因素模拟 |
2.1 水平管两相流流型 |
2.2 油气管道内两相流模拟 |
2.2.1 计算流体力学基本方程 |
2.2.2 计算模型 |
2.2.3 边界条件 |
2.3 润滑油参数对管道内环状流影响 |
2.3.1 润滑油种类对管道内环状流影响 |
2.3.2 润滑油粘度对管道内环状流影响 |
2.3.3 润滑油接触角对管道内环状流影响 |
2.3.4 润滑油气液张力系数对管道内环状流影响 |
2.4 供油量对环状流影响 |
2.5 进气速度对环状流影响 |
2.6 油气管道直径对环状流影响 |
2.6.1 不同管径的影响 |
2.6.2 4 mm管径下环状流影响因素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高速轴承油气润滑试验台架设计及轴承性能分析 |
3.1 试验台架设计 |
3.1.1 高速轴承油气润滑试验台架总体设计 |
3.1.2 高速轴承测试台设计 |
3.2 关键零部件尺寸公差设计 |
3.2.1 测试轴尺寸公差设计 |
3.2.2 径向加载套圈尺寸公差设计 |
3.3 滚动轴承支撑结构设计 |
3.4 轴承试验监测方法 |
3.5 滚动轴承性能分析 |
3.5.1 测试轴承参数 |
3.5.2 基本额定动载荷及当量动载荷计算 |
3.5.3 基本额定静载荷及当量静载荷计算 |
3.5.4 轴承内外圈与滚动体曲率差计算 |
3.5.5 轴承滚动体承载区范围及最大应力计算 |
3.5.6 轴承热力学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RP-3 燃油的高速轴承油气润滑试验 |
4.1 试验方法 |
4.1.1 轴承的装配及拆卸 |
4.1.2 试验方案 |
4.2 10000 rpm油气润滑试验 |
4.2.1 10000 rpm供油量 |
4.2.2 10000 rpm供气压力 |
4.2.3 10000 rpm轴向载荷 |
4.2.4 10000 rpm径向载荷 |
4.2.5 10000 rpm综合试验 |
4.3 20000 rpm油气润滑试验 |
4.3.1 20000 rpm供油量 |
4.3.2 20000 rpm轴向载荷 |
4.3.3 20000 rpm径向载荷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基于响应面与遗传算法的电主轴动态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轴承-转子系统的研究 |
1.2.2 刀柄-主轴结合部的研究 |
1.3 本文研究目的、内容及创新 |
1.3.1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角接触球轴承的动态特性分析 |
2.1 概述 |
2.2 Hertz接触基本假设 |
2.3 Hertz接触理论 |
2.4 滚动体参数计算 |
2.4.1 滚动体与内外圈曲率和计算 |
2.4.2 轴承内圈在轴向预紧力下的变形 |
2.5 轴承预紧 |
2.6 滚动体的动态特性 |
2.7 角接触轴承力学特性分析 |
2.7.1 滚动体的位移协调方程 |
2.7.2 滚动体受力分析 |
2.7.3 刚度计算 |
2.7.4 实例计算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刀柄-主轴系统简化及建模方法研究 |
3.1 概述 |
3.2 主轴系统结构分析 |
3.2.1 结构分析 |
3.2.2 刀柄结构分析 |
3.3 建立主轴系统动力学模型 |
3.3.1 模型简化方法 |
3.3.2 结构离散化处理 |
3.3.3 材料属性的等效计算 |
3.4 1D单元理论 |
3.4.1 梁单元模型 |
3.4.2 刚性圆盘模型 |
3.5 刀柄-主轴结合部建模 |
3.5.1 刀柄-主轴结合部参数求解 |
3.5.2 高速旋转下的刀柄-主轴结合部参数求解 |
3.6 电主轴的动力学建模及求解 |
3.6.1 动力学建模 |
3.6.2 主轴系统动力学求解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响应面法的电主轴结合部参数修正 |
4.1 概述 |
4.2 电主轴的自由模态试验 |
4.2.1 试验目的 |
4.2.2 试验模态原理方法 |
4.2.3 锤击法介绍 |
4.3 基于响应面法的参数修正方法 |
4.3.1 响应面法原理 |
4.3.2 试验设计 |
4.4 建立响应面 |
4.4.1 响应面选择 |
4.4.2 响应面拟合 |
4.5 结合部参数优化 |
4.5.1 多目标优化与求解 |
4.5.2 结合部参数优化结果及模型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主轴的动态特性研究 |
5.1 概述 |
5.2 电主轴的动平衡分析 |
5.2.1 不平衡响应表达式 |
5.2.2 不平衡响应计算 |
5.3 电主轴的时域响应 |
5.3.1 载荷信号处理 |
5.3.2 时域响应求解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高速电主轴设计关键指标分析及特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高速电主轴设计研究概述 |
1.2.1 高速电主轴轴承研究概述 |
1.2.2 高速电主轴配合关系研究概述 |
1.2.3 高速电主轴静-动态特性研究概述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速电主轴设计关键指标分析 |
2.1 引言 |
2.2 高速电主轴整体结构特点分析 |
2.3 高速电主轴设计关键指标分析 |
2.3.1 支撑特性 |
2.3.2 配合关系 |
2.3.3 静-动态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速电主轴角接触球轴承分析 |
3.1 引言 |
3.2 角接触球轴承主要结构参数 |
3.3 赫兹接触理论 |
3.4 角接触球轴承在预紧力作用下的分析 |
3.4.1 预紧力与轴承生热之间的关系 |
3.4.2 预紧力与轴承使用寿命之间的关系 |
3.4.3 预紧力与轴承刚度之间的关系 |
3.5 角接触球轴承拟动力学分析 |
3.5.1 轴承滚动体受力平衡方程 |
3.5.2 轴承内圈受力平衡方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速电主轴配合关系的理论研究 |
4.1 引言 |
4.2 角接触球轴承配合关系的理论研究 |
4.2.1 配合关系理论分析 |
4.2.2 角接触球轴承与主轴和轴承座之间配合关系分析 |
4.2.3 配合关系对轴承内部结构参数的影响 |
4.3 电机转子与主轴配合关系的理论研究 |
4.3.1 静态下配合关系分析 |
4.3.2 动态下配合关系分析 |
4.3.3 热对配合关系的影响 |
4.4 不同工况条件对高速电主轴配合关系的影响 |
4.4.1 加工误差对电主轴配合关系的影响 |
4.4.2 装配误差对电主轴配合关系的影响 |
4.4.3 热误差对电主轴配合关系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速电主轴静-动态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5.1 引言 |
5.2 高速电主轴静态特性分析 |
5.2.1 电主轴静刚度计算 |
5.2.2 电主轴静态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3 改善电主轴静态特性的措施 |
5.3 高速电主轴动态特性分析 |
5.3.1 高速电主轴模态分析 |
5.3.2 高速电主轴谐响应分析 |
5.3.3 改善电主轴动态特性的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轴承间隙与摩擦力矩对角接触球轴承动力学特性影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角接触球轴承静力学理论 |
2.1 引言 |
2.2 角接触球轴承的宏观几何学 |
2.2.1 轴承结构 |
2.2.2 曲率计算 |
2.2.3 轴承间隙 |
2.3 角接触球轴承摩擦特性分析 |
2.3.1 角接触球轴承滚动体所受摩擦力矩 |
2.3.2 角接触球轴承滚动体与套圈的摩擦力矩 |
2.3.3 保持架的滑动摩擦力矩 |
2.3.4 润滑剂黏性引起的摩擦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角接触球轴承部件间相互作用关系 |
3.1 引言 |
3.2 角接触球轴承坐标系的建立 |
3.3 钢球与内外套圈滚道间的作用力 |
3.3.1 三角网格法介绍 |
3.3.2 建立钢球与滚道间的接触力模型 |
3.3.3 接触力模型的仿真验证 |
3.4 钢球与保持架间的作用力 |
3.4.1 不同兜孔形状下的形变表示 |
3.4.2 钢球与保持架间的作用力 |
3.5 保持架与引导套圈间作用力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角接触球轴承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 |
4.1 引言 |
4.2 运动分析 |
4.2.1 条件假设 |
4.2.2 理想轴承运动分析 |
4.2.3 轴承内外圈接触点的速度 |
4.3 角接触球轴承动力学分析 |
4.3.1 保持架动力学分析 |
4.3.2 钢球动力学分析 |
4.3.3 套圈动力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角接触球轴承动力学仿真分析 |
5.1 引言 |
5.2 基于Adams对角接触球轴承的仿真 |
5.2.1 接触碰撞模型 |
5.2.2 保持架质心运动轨迹分析 |
5.3 基于Adams探究轴承对机械臂的影响 |
5.3.1 不同载荷及转速对机械臂的影响 |
5.3.2 摩擦特性对机械臂的影响 |
5.3.3 间隙对机械臂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7)角接触球轴承径向间隙与微小变形的测量方法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滚动轴承理论研究现状 |
1.3.2 滚动轴承游隙测量研究现状 |
1.3.3 微小位移测量研究现状 |
1.4 影响轴承间隙的因素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角接触球轴承的载荷分布与间隙计算 |
2.1 引言 |
2.2 滚动轴承接触问题的精确解法 |
2.2.1 弹性接触的Hertz理论 |
2.2.2 角接触球轴承的接触应力与变形 |
2.3 角接触球轴承的载荷分布 |
2.3.1 零间隙下角接触球轴承的载荷分布 |
2.3.2 含间隙下角接触球轴承的载荷分布 |
2.4 考虑滚动体受压状态的轴承径向趋近量计算 |
2.4.1 考虑滚动体受压状态的轴承间隙计算 |
2.4.2 考虑滚动体受压状态的轴承径向趋近量计算 |
2.5 角接触球轴承间隙的测量方法 |
2.5.1 角接触球轴承间隙类型 |
2.5.2 角接触球轴承径向间隙测量方法 |
2.6 激光散斑法测量角接触球轴承径向间隙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滚动轴承接触问题的仿真 |
3.1 引言 |
3.2 低转速下滚动体受压状态对间隙影响的仿真 |
3.2.1 不同径向游隙下轴承跨步跳动仿真 |
3.2.2 仿真结果与理论结果对比 |
3.3 接触问题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3.3.1 模型参数及单元选择 |
3.3.2 网格划分方法 |
3.3.3 边界条件及求解 |
3.4 角接触球轴承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角接触球轴承间隙与变形测量装置的结构设计 |
4.1 引言 |
4.2 角接触球轴承测量装置的结构设计 |
4.2.1 测量装置的功能分析及设计指标 |
4.2.2 测量装置主体结构设计 |
4.2.3 轴承加载实验台的结构设计 |
4.3 测量装置的强度校核与结构优化 |
4.3.1 测量装置径向载荷对输出轴的影响 |
4.3.2 实验平台的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角接触球轴承间隙与变形测量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目的与条件 |
5.3 测量系统光路的搭建 |
5.3.1 光学元件的选型 |
5.3.2 准直光路的搭建 |
5.3.3 激光散斑测量光路的搭建 |
5.4 角接触球轴承径向间隙测量实验 |
5.4.1 激光散斑法测微小位移的程序设计 |
5.4.2 轴承初始游隙的测量 |
5.4.3 球轴承间隙测量实验研究 |
5.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5.1 不同载荷下轴承变形结果对比 |
5.5.2 不同位置角下轴承变形结果对比 |
5.6 受载后轴承内部实际间隙分布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8)端盖螺栓拧紧工艺对轴承预紧载荷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螺栓组拧紧工艺研究现状 |
1.2.2 滚动轴承预紧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基于弹性相互作用的端盖螺栓组预紧模型及分析 |
2.1 螺栓组预紧的六参数“弹簧-节点”等效模型 |
2.1.1 螺栓拧紧受力及变形过程 |
2.1.2 基本假设 |
2.1.3 “弹簧-节点”等效模型建立 |
2.1.4 等效模型中力平衡和变形协调方程 |
2.2 模型参数确定 |
2.2.1 螺栓预紧力 |
2.2.2 螺栓刚度 |
2.2.3 被连接件刚度 |
2.2.4 机械结合面刚度 |
2.2.5 单元连接刚度 |
2.3 装配体结构参数对螺栓组实际预紧力的影响规律 |
2.3.1 螺栓分布间距 |
2.3.2 端盖与轴承座接触表面粗糙度 |
2.4 本章小结 |
3 端盖螺栓拧紧工艺研究 |
3.1 滚动轴承定位预紧均匀性措施 |
3.2 螺栓组预紧工艺参数对实际预紧力分布的影响规律 |
3.2.1 拧紧力矩 |
3.2.2 拧紧序列 |
3.3 基于逆序法的螺栓装配预紧力补偿方法 |
3.3.1 单步拧紧逆序补偿 |
3.3.2 多步拧紧逆序补偿 |
3.4 基于有限元的端盖螺栓组拧紧模型验证 |
3.4.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4.2 有限元模型与解析模型结果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考虑端盖紧固影响的滚动轴承预紧载荷建模与分析 |
4.1 滚动轴承过盈配合与游隙的基本理论 |
4.2 考虑端盖螺栓预紧力的滚动轴承力学模型 |
4.2.1 端盖螺栓预紧力与轴承预变形量的关系 |
4.2.2 轴承轴向预紧载荷模型 |
4.3 接触表面粗糙度对轴承预紧载荷的影响规律 |
4.4 端盖螺栓拧紧力矩对轴承预紧载荷的影响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5 端盖螺栓组预紧力设计 |
5.1 优化目标及变量 |
5.2 约束条件 |
5.3 端盖螺栓组拧紧工艺参数设计流程 |
5.4 设计结果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算例中各部分结构参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基于回转精度预测的轴承元件选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轴承回转精度研究综述 |
1.2.2 轴承合套选配研究综述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球轴承分析基础理论 |
2.1 深沟球轴承几何学 |
2.1.1 轴承密合度 |
2.1.2 轴承接触角 |
2.1.3 接触点主曲率 |
2.2 Hertz点接触弹性理论 |
2.2.1 基本理论概述 |
2.2.2 接触应力与变形 |
2.2.3 接触载荷与刚度 |
2.3 低速运动轴承基本假设 |
2.4 本章小结 |
3 深沟球轴承回转精度模型的建立 |
3.1 误差函数分析 |
3.2 几何模型的建立 |
3.2.1 理想状态模型 |
3.2.2 考虑几何误差的空载状态模型 |
3.2.3 受载状态模型 |
3.2.4 变形协调模型 |
3.3 回转精度模型求解方程 |
3.4 算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深沟球轴承回转精度模型实验研究 |
4.1 实验原理 |
4.1.1 套圈沟底直径检测原理原则 |
4.1.2 套圈沟底圆度误差检测原理原则 |
4.1.3 钢球直径检测原理原则 |
4.1.4 轴承内圈跳动检测原理原则 |
4.2 实验方案 |
4.3 实验流程 |
4.3.1 套圈沟底直径测量 |
4.3.2 套圈沟底圆度误差测量 |
4.3.3 钢球直径测量 |
4.3.4 轴承合套检测 |
4.4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深沟球轴承元件优化选配 |
5.1 选配模型 |
5.1.1 套圈编号赋予及钢球分组 |
5.1.2 径向游隙 |
5.1.3 分选方案 |
5.2 优化算法 |
5.2.1 BP神经网络算法 |
5.2.2 输入输出变量 |
5.3 算例分析 |
5.3.1 方案结果对比 |
5.3.2 算法结果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轴承元件及成套轴承测量数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角接触球轴承接触角的测量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变工况预紧力下主轴轴承服役性能预测研究[D]. 贺平平.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非等接触角配对角接触球轴承力学特性分析[D]. 谢超祥. 江苏理工学院, 2021
- [3]RP-3燃油-空气润滑高速滚动轴承性能测试与分析[D]. 李威峰.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基于响应面与遗传算法的电主轴动态特性分析[D]. 姚国祥. 吉林大学, 2021(01)
- [5]高速电主轴设计关键指标分析及特性影响研究[D]. 丁超.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6]轴承间隙与摩擦力矩对角接触球轴承动力学特性影响规律研究[D]. 付立飞. 燕山大学, 2021(01)
- [7]角接触球轴承径向间隙与微小变形的测量方法与实验研究[D]. 薛凯瑞. 燕山大学, 2021(01)
- [8]端盖螺栓拧紧工艺对轴承预紧载荷影响研究[D]. 杨静文.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9]基于回转精度预测的轴承元件选配研究[D]. 杜同成.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10]考虑接触参数与摩擦生热交互影响的高速角接触球轴承温升预测研究[J]. 靳岚,芮执元,蒋海元,潘建龙. 机械工程学报,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