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变性腰椎滑脱症论文-李树文,王宇鹏,杜志才,杨铁翼,吴一民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论文-李树文,王宇鹏,杜志才,杨铁翼,吴一民

导读:本文包含了退变性腰椎滑脱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脊柱滑脱,显微内窥镜手术,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论文文献综述

李树文,王宇鹏,杜志才,杨铁翼,吴一民[1](2019)在《改良显微内窥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下改良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7月~2017年7月在本科行显微内窥镜下椎间融合患者129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59例采用经典入路,70例采用改良入路。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近期疗效。[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经典入路组术中2例出现硬脊膜撕裂,经头低脚高位1周左右愈合;2例神经根损伤术后出现一过性腓骨长短肌肌力下降,经对症神经营养治疗2~4周左右恢复正常,1例切口延期愈合,总并发症发生率11.86%。改良入路组出现1例一过性腓骨长短肌肌力下降,经对症神经营养治疗2周左右恢复正常,总并发症发生率1.4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显着优于经典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24~48个月,平均(30.50±15.25)个月。随术后时间延长,两组患者的VAS和ODI评分均显着减少(P<0.05),而JOA评分显着增加(P<0.05)。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间VAS、ODI和JOA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评估方面,两组患者均达到骨性融合,两组融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两组129例患者均末见内固定物松动、移位或断裂。[结论]显微内窥镜下改良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操作相对简单,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疗效满意。(本文来源于《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司建炜,乔昊,夏海蛟[2](2019)在《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不同节段融合术后相邻椎节退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L_4椎体滑脱与L_5椎体滑脱行单节段融合术后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为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17例,其中L_4滑脱组9例、L_5~S_1滑脱组8例。17例患者均行单节段PLIF手术,术时年龄35~72岁,平均(53.9±9.6)岁;术后平均随访13~23个月,平均(16.3±3.5)个月。影像学资料包括末次随访腰椎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利用院内PACS系统测量骨盆入射角(PI)、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腰椎前凸角(LL)、剩余腰椎前凸角(剩余LL)、颈7铅垂线(C_7~S_1 SAV)等,利用X线片结果共同判定术后疗效。以L_4椎体滑脱患者融合术后全脊柱X线片测量结果及ODI评分作为对照,比较L_5椎体滑脱患者融合术后全脊柱X线片测量结果及ODI评分,分析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L_4椎体滑脱与L_5椎体滑脱行融合术后临床疗效及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存在的差异,并研究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 L_4滑脱组患者的末次随访的剩余LL、C_7~S_1 SAV及术后疗效(ODI指数)与L_5滑脱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PI、SS、PT、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融合术后过小的剩余LL及过大的C_7~S_1 SAV会影响临床疗效,加重邻近节段负荷,成为诱发邻椎病的重要诱因;L_5椎体的解剖结构特殊,在融合L_5~S_1节段时应该更加慎重。(本文来源于《宁夏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菅炎鹏,徐松山,李涛,王一公[3](2019)在《TLIF与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PLIF治疗,观察组行TLIF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前后VAS评分、ODI指数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卧床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VAS评分、ODI指数、腰椎滑脱程度、腰椎前凸角度及椎间隙后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腰椎滑脱程度、椎间隙后缘高度低于对照组,腰椎前凸角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IF与PLIF术式均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有效术式,TLIF术式临床效果更佳,且手术操作简单、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术后疼痛感较轻,利于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闻志强[4](2019)在《TLIF与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TLIF)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在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PLIF治疗,观察组采用TLIF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疼痛、功能障碍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较少、VAS及ODI评分较低,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IF在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PLIF治疗更为显着,可有效缓解患者腰椎疼痛感,利于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医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14期)

李国栋,张文博,吴文旭,孙中明[5](2019)在《退变性腰椎滑脱症非手术治疗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导致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发病率较过去明显升高。当前,针对该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迅速,尤其是非手术疗法取得明显进步,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对相关文献整理、分析、总结相关经验,以期对该病的治疗方式的选择有所裨益。(本文来源于《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期刊2019年13期)

岳亮,孙进[6](2019)在《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症脊柱骨盆参数的影响及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症脊柱骨盆参数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取180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分为对照组86例和观察组94例,分别采用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LF)、PLIF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以及腰椎前凸角(LL)、骨盆倾斜角(PT)、骨盆投射角(PI)、骶骨倾斜角(SS)等脊柱骨盆参数指标情况。结果术前,对照组和观察组ODI、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ODI、VAS评分较术前均降低,但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对照组和观察组LL、PT、PI、S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LL、PT、PI、SS较之前均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IF手术应用在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治疗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学》期刊2019年06期)

单晓威[7](2019)在《腰椎小关节面叁维成角变化与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及进展的相关性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退变性腰椎滑脱症(DLS)是我国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最常累及L4~L5节段,常由腰椎退行性变引起相邻椎体间移位,椎弓根峡部保持完整,而引起腰腿疼痛、坐骨神经受累、间歇性跛行等症状,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尽早对这种疾病进行预防规避、早期确诊以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干预质量,将会延缓病情进展减轻病痛,从而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DL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有很多,但暂未形成定论。主要机制有:(1)年龄性别及BMI因素:DLS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好发生于更年期或绝经后女性,且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4倍,其原因可能与老年女性绝经后体内激素不平衡,骨质疏松等因素有关;(2)腰椎小关节退变:腰椎小关节的退变不但会引起DLS的发生,还会导致其进展,最有意义的腰椎小关节面受累,在周围韧带、间盘、关节囊协同作用下导致退变加速,最终会使患者的腰椎小关节出现半脱位或者对合不良等问题;(3)腰椎间盘退变:腰椎间盘的退变和要椎小关节的退变之间有协同作用,退变引起的椎间盘退变高度丢失等改变引起椎间小关节面受力异常,致使小关节面遭到破坏、骨质增生、矢状化改变,抗滑移能力下降从而产生DLS;(4)腰椎生理结构与曲度:由于L5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L4椎体承受了其韧带的支持压力,再加上L4椎体高度高于两髂嵴的连线,来自软组织与骨盆的保护较少,而且其椎弓与椎间关节水平化,支持的韧带少而弱,因此小关节抗L4椎体向前滑移的力量就会下降,故而极容易出现滑脱等现象。由此可见腰椎小关节病变在整个DLS的发病机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针对腰椎小关节病变开展的临床研究层出不穷,腰椎小关节的空间趋向性、退变引起的关节突左右不对称、小关节骨关节炎等研究都获得了有意义的结论。近年来针对要椎小关节关节面成角改变的研究逐渐展开,但是腰椎小关节是立体的,仅观察某一层面的成角不足以对整个叁维立体的腰椎小关节成角情况做出评价;DLS的发生进展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较少有研究涉及到如何评价不同程度的DLS患者小关节叁维成角以及根据其成角情况推测病情进展的可能。因此本研究通过分组观察测量正常人组、DLSⅠ度组、DLSⅡ度组腰椎小关节叁维成角的变化,分析对比其意义,希望可以就DLS的发病机制及其进展预判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参考。目的:通过研究正常人与不同程度的退变性腰椎滑脱症(DLS)患者腰椎小关节在冠状面、矢状面以及横断面成角的变化,研究分析腰椎小关节面叁维成角变化与DLS及进展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方法。选取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门诊及住院收治92例患者,其中L4DLS患者62例;根据病情分为正常组患者30例;A组为Ⅰ度DLS32例;B组为Ⅱ度DLS30例。均使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同一型号的X线及计算机横断扫描(CT)机器检查,分别测量在冠状面、矢状面和横断面上头尾侧L4~L5小关节角度。结果:叁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全部性别分布采用卡方检验,?2=0.8090,P=0.6673(P>0.05),可认为叁组人员性别分布无差异;叁组人员BMI指数采用卡方检验,?2=3.1241,P=0.5373(P>0.05),可认为叁组患者性别及BMI指数分布无差异。全部患者年龄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测得平均年龄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1)L4~L5小关节面在冠状面上夹角比较:左右两侧小关节角均值比较:正常组33.6o±5.3o,A组小关节角为25.3o±4.3o,B组为20.7o±2.4o,叁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小关节角差值比较:B组(7.2o±1.3o)和A组(6.5o±1.7o)差值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6.5o±1.7o)明显大于正常组(2.6o±1.2o)(P<0.05)。(2)L4~L5小关节面在矢状面上夹角比较:A组(14.3o±2.7o)明显大于正常组(11.5o±3.2o)(P<0.05);B组(20.4o±1.4o)明显大于A组(14.3o±2.7o)(P<0.05),即A组患者较正常组矢状面小关节角偏向水平位,B组患者矢状面小关节角较A组更进一步水平位化。(3)L4~L5小关节面在横断面上夹角比较:头侧:左右侧小关节角平均值对比:正常组LFA为48.3o±4.9o;A组LFA为35.5o±4.7o,B组LFA为27.6o±5.1o,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尾侧左右小关节角平均值对比:正常组LFA为45.4o±5.2o;A组LFA为33.4o±6.3o,B组LFA为25.5o±4.7o,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侧小关节角差值比较:冠状面上正常组(2.6o±1.2o)和A组(6.5o±1.7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2.6o±1.2o)和B组(7.2o±1.3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横断面上正常组(3.7o±1.4o)和A组(8.3o±4.4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3.7o±1.4o)和B组(9.1o±3.7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面两侧差值A组(6.5o±1.7o)和B组(7.2o±1.3o)、横断面两侧差值A组(8.3o±4.4o)和B组(9.1o±3.7o)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小关节叁维成角在横断面的矢状化、矢状面上水平化、冠状面上竖直化以及两侧的不对称趋势会造成腰椎小关节的不稳定性,引起腰椎小关节骨关节炎加重以及叁关节复合体退变进展,导致滑脱程度的加重,这对DLS患者的提前预防干预、临床进展及治疗评估具有一定影响和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9-06-01)

戎飞龙,尹若峰,冯蒙蒙,张伯寅,刘艺[8](2019)在《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和腰椎管狭窄症与椎体周围肌容量的相关性:CT和MRI影像资料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既往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研究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和下腰痛与椎旁肌容量之间的关系,对于腰椎管狭窄症与椎旁肌的研究较少。目的:对比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椎管狭窄症患者和对照组之间椎旁肌、腰大肌横截面积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在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同时行腹部或者腰椎CT和MRI扫描的90例女性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根据疾病类型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为L4/5单一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B组为L4/5单一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C组(对照组)为既往无腰椎相关疾病和症状的人群。所有患者对诊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经过L3,4,5椎体下缘的轴位MRI图像测量肌肉横截面面积,选取经过L3,4,5双侧椎弓根下缘的椎体轴位图像测量椎体横截面积。使用Image-PROPlus6.0软件计算图像中目的肌肉和椎体的横截面积,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与结论:①3组在年龄分布上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986);②腰大肌、椎旁肌横截面积:A组与B组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而A、B组均小于C组(P <0.001);③椎体横截面积:3组之间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④提示L4/5单一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和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在L3,L4,L5椎体下缘水平均可以观察到腰大肌横截面积及椎旁肌横截面积较对照组减少,且具有一致性,但二者在肌肉减少的机制上可能不完全相同。(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24期)

池海[9](2019)在《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与椎旁肌退变的影像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核磁共振为检测手段,比较在退变性腰椎滑脱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病人和健康受试者两组人群中椎旁肌(多裂肌、竖脊肌、腰大肌)的改变。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式,筛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在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63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病人为退变组,以同一时间段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脊柱外科门诊就诊且无腰椎退行性改变者63例为对照组;两组人员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相匹配。应用ImageJ软件测量两组人员的核磁共振T2像上L4/5和L5/S1两个椎间隙的中间水平面的椎旁肌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和脂肪浸润百分比,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所测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SPSS13.0)。结果在L4-L5和L5-S1两个椎间隙的中间水平面,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病人与正常对照组多裂肌横截面积相比,未见明显差异;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病人与正常对照组脂肪浸润百分比相比,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病人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4-L5和L5-S,两个椎间隙的中间水平面,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病人与正常对照组竖脊肌横截面积相比,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病人大于对照组;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病人与正常对照组脂肪浸润百分比相比,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病人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4-L5和L5-S,两个椎间隙的中间水平面,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病人与正常对照组腰大肌横截面积相比,未见明显差异;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病人与正常对照组脂肪浸润百分比相比,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病人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病人与正常受试者相比,多裂肌脂肪浸润程度增大,竖脊肌脂肪浸润减少、竖脊肌横截面积增大,腰大肌脂肪浸润减少。根据本研究的影像学结果分析,多裂肌脂肪浸润程度增大可能是导致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危险因素,同时可能伴随竖脊肌、腰大肌的代偿性肥大或代偿性肌纤维增加。(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18)

蔡金生,吴华荣,吴占勇,张连锁,徐伟坤[10](2019)在《微创肌间隙入路经Quadrant通道下治疗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脊柱矢状面平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通过微创肌间隙入路经Quadrant通道下治疗对脊柱矢状面平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2例予以微创肌间隙入路经Quadrant通道下治疗的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周脊柱矢状面平衡参数、血清相关生化指标、腰/腿疼痛感及生活质量评估结果,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18. 32±12. 37)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20. 98±21. 72) ml,平均切口长度(3. 62±0. 61) cm。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患者PI、PT、血清AGEs、RAGE水平、腰/腿VAS评分显着降低,而SS、LL、sRAGE水平、SF-36评分显着提高(P<0. 05)。术后未发生神经损伤、脑脊液漏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创肌间隙入路经Quadrant通道下治疗安全有效,能维持脊柱矢状面平衡,减轻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腰、腿疼痛感,改善生活质量,利于患者病情恢复。(本文来源于《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L_4椎体滑脱与L_5椎体滑脱行单节段融合术后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为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17例,其中L_4滑脱组9例、L_5~S_1滑脱组8例。17例患者均行单节段PLIF手术,术时年龄35~72岁,平均(53.9±9.6)岁;术后平均随访13~23个月,平均(16.3±3.5)个月。影像学资料包括末次随访腰椎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利用院内PACS系统测量骨盆入射角(PI)、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腰椎前凸角(LL)、剩余腰椎前凸角(剩余LL)、颈7铅垂线(C_7~S_1 SAV)等,利用X线片结果共同判定术后疗效。以L_4椎体滑脱患者融合术后全脊柱X线片测量结果及ODI评分作为对照,比较L_5椎体滑脱患者融合术后全脊柱X线片测量结果及ODI评分,分析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L_4椎体滑脱与L_5椎体滑脱行融合术后临床疗效及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存在的差异,并研究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 L_4滑脱组患者的末次随访的剩余LL、C_7~S_1 SAV及术后疗效(ODI指数)与L_5滑脱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PI、SS、PT、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融合术后过小的剩余LL及过大的C_7~S_1 SAV会影响临床疗效,加重邻近节段负荷,成为诱发邻椎病的重要诱因;L_5椎体的解剖结构特殊,在融合L_5~S_1节段时应该更加慎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论文参考文献

[1].李树文,王宇鹏,杜志才,杨铁翼,吴一民.改良显微内窥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

[2].司建炜,乔昊,夏海蛟.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不同节段融合术后相邻椎节退变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9

[3].菅炎鹏,徐松山,李涛,王一公.TLIF与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9

[4].闻志强.TLIF与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

[5].李国栋,张文博,吴文旭,孙中明.退变性腰椎滑脱症非手术治疗进展[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

[6].岳亮,孙进.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症脊柱骨盆参数的影响及疗效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9

[7].单晓威.腰椎小关节面叁维成角变化与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及进展的相关性临床分析[D].河南大学.2019

[8].戎飞龙,尹若峰,冯蒙蒙,张伯寅,刘艺.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和腰椎管狭窄症与椎体周围肌容量的相关性:CT和MRI影像资料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

[9].池海.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与椎旁肌退变的影像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9

[10].蔡金生,吴华荣,吴占勇,张连锁,徐伟坤.微创肌间隙入路经Quadrant通道下治疗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脊柱矢状面平衡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

标签:;  ;  ;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论文-李树文,王宇鹏,杜志才,杨铁翼,吴一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