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本,人学,思想,理论,新时代,历史。
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论文文献综述
宋婉君[1](2019)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与现实》》一文中研究指出立足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的角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首先是"人本思想"的中国化,然后才是政治制度的中国化,其中蕴含了丰富多元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内涵,这也是中国学术领域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与现实过程中树立"文化自信"的根源。本质上,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党(本文来源于《中国党政干部论坛》期刊2019年07期)
王菁菁[2](2018)在《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传入中国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在这期间,中国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变革。而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根本出发点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核心内容是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途径是通过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本保证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些历史经验值得深入研究与继承发展。(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8年36期)
孙建华,崔媛媛[3](2018)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转变,这对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提出了新要求。在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物的依赖程度还比较高,此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还不平衡,这就需要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有更大程度地发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在其特点上更加强调满足人的发展和享受的需要,凸显人的共享和绿色发展;在其发展趋势上呈现出一个由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向全面发展迈进的新趋势。(本文来源于《理论视野》期刊2018年10期)
龚锦涛[4](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国化的学理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程的全部主题线索。在人学理论之本质规定上,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价值、人的发展是"中国化"的首要前提,其贯穿于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历史进程;在人学理论中国化之逻辑形态上,须把握"人学理论"与"发展历程"的历史脉动、逻辑联动、现实张力与理论活力"四大关系";在人学理论中国化之现实发展进态上,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中坚持利民为民的发展指向、彰显以人为本的价值旨趣、筑牢增民福祉的途径保障、提升现代之人的精神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自信",是创造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价值实践旨趣。(本文来源于《大连干部学刊》期刊2018年09期)
崔媛媛[5](2018)在《人的现代化视角下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随之相应,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也有了新发展。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视域下,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有了新的时代要求,这主要体现在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关系这叁个方面。首先是在人与自我层面上的需要升级,其次是在人与社会层面上的成果共享,最后是人与自然层面上的生态优化,也就是要强调人的精神发展、共享发展和绿色发展,从而使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根据这些新要求作出的新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人的现代化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发展过程中,关注人的现代化发展,推进人的现代化进程,是其在新时代的关键和核心。从经济、政治、文化叁方面叁管齐下,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构建良好的政治环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推进人的现代化,从而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李曼[6](2017)在《马克思主义人的尊严理论中国化的探索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的品质的东西,就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这一思想包含着十分丰富的理论涵义。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下,社会主义制度是能够充分保障人权、给予人们实现尊严的社会制度,人的尊严问题已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也显示出相关研究的紧迫且必要。(本文来源于《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郭津含[7](2017)在《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历史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迅速在中国生根发芽,最终形成"以人为本"思想。本文从梳理马克思主义人学观念入手,继而论述从人学向以人为本的转变,最后浅析马克思主义人学在中国化过程中的历史贡献——以人为本。(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7年15期)
陈元金[8](2016)在《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形成需要经过长期的发展,它是中国实际与思想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研究推动了本学科的发展,而且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本文来源于《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期刊2016年08期)
申付建[9](2016)在《浅析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中国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现实状况结合起来,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加以践行,创造出一些符合时代要求的一些新事物和新理念。本文主要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中国土地上进行实践发展的历程,以及其所具有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6年21期)
高洁[10](2016)在《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属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本文来源于《人才资源开发》期刊2016年10期)
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传入中国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在这期间,中国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变革。而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根本出发点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核心内容是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途径是通过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本保证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些历史经验值得深入研究与继承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论文参考文献
[1].宋婉君.探索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与现实》[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9
[2].王菁菁.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历史经验[J].新西部.2018
[3].孙建华,崔媛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理论视野.2018
[4].龚锦涛.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国化的学理探索[J].大连干部学刊.2018
[5].崔媛媛.人的现代化视角下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探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6].李曼.马克思主义人的尊严理论中国化的探索与实践[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
[7].郭津含.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历史贡献[J].长江丛刊.2017
[8].陈元金.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分析[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6
[9].申付建.浅析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中国化[J].才智.2016
[10].高洁.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