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与二倍体多年生伦巴远缘杂交育种玉米杂交种的研究

玉米与二倍体多年生伦巴远缘杂交育种玉米杂交种的研究

一、玉米与二倍体多年生大刍草远缘杂交选育玉米杂交种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杨[1](2020)在《玉米异源多倍体MTP全长转录组分析及其远缘杂交后代矮秆突变体的遗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玉米的野生近缘种材料主要指玉蜀黍属的大刍草和摩擦禾属的摩擦禾,它们具有优质、抗病、抗虫、抗寒、耐涝、耐盐和多年生等多种优良特性,是玉米新材料创制和玉米遗传改良的重要遗传资源。我们利用玉米、四倍体多年生大刍草和摩擦禾三物种,通过远缘杂交与多倍化,创制合成了玉米(M)-摩擦禾(T)-大刍草(P)异源多倍体系统(简称MTP系统)。该系统集合玉米、大刍草和摩擦禾三物种的基因组,集杂种优势和多倍化优势于一体,是集合多物种、多优势,加速玉米与其近缘材料多源基因研究、推进玉米改良强有力的平台工具。本研究以MTP为供体,玉米自交系B73为轮回亲本,在高代回交自交系中诱发出了矮化玉米突变体。因此,在对供体MTP的遗传研究基础上,开展了玉米矮秆突变新材料的性状、机理、遗传和基因克隆等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供体MTP的转录组研究。1)利用实时单分子测序技术对异源多倍体MTP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为了获得更全面的MTP转录组学数据,通过使用Pac Bio Iso-seq测序技术从MTP的五种不同组织中尽可能的产生了更为全面的转录组数据。从异源多倍体MTP中获得了总共9,422,711个raw reads,经过组装和质控后,产生227,375个unigenes;在七大数据库(Nr、Nt、GO、KEGG、KOG、Swiss Prot和Pfam)中,94.73%的unigenes得到了注释,显示了较高的注释率。通过结构预测,鉴定产生了12,982个Lnc RNAs和9,508个TFs。在MTP转录组Cogent重建的基础上鉴定了1,673个基于Uni Trans Model的可变剪接事件;所获得的参考转录组将为MTP在后续转录水平的研究提供参考。通过于NCBIRef数据库的Blast比对,推定7,137个可能是MTP的独有新转录本。将24,521个鉴定得到的MTP CDS序列与摩擦禾、大刍草的可用数据库以及玉米参考基因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尽管融合了三物种亲本基因组,MTP更倾向于保留玉米的遗传信息。重新鉴定涉及抗病、耐盐碱、耐寒等抗逆相关关键基因的潜在unigenes,结果表明:MTP转录组数据有助于探索MTP中抗逆相关的有用基因组资源,从而推进MTP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2)基于Iso-seq测序数据结果开发MTP EST-SSR分子标记。对MTP、2份玉米、4份摩擦禾、6份大刍草以及以MTP为亲本培育的17份饲草种质,共计30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鉴定所开发的EST-SSR标记的可用性。从MTP的227,375个Unigenes中,鉴定出总共222,110个SSR位点位于92,983个Unigenes中,分布频率为40.89%。开发的300对引物,扩增成功率为76%,其中45对多态性引物,多态性引物在30份材料中获得了397个条带,多态性信息含量的平均值为0.7558;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5678~0.9096。同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相同种属的材料被聚为一类,材料间的聚类与材料来源呈相关性;证实所开发的SSR标记的可用性,并揭示了供试材料之间的遗传多样性,为今后MTP在饲草培育中遗传多样性水平的研究提供依据,也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2.矮秆突变体产生、性状鉴定、机制及其遗传效应分析。1)矮秆突变体d MTPB73是在MTP与B73杂交的高代回交自交系BC3S4中发现的自然矮化突变体,其与正常株MTPB73相比,株高、穗位高和果穗长缩短达极显着水平,穗粗缩短达显着水平;相较于轮回亲本B73,突变体株高、穗位高、果穗长、穗粗和轴粗缩短均达极显着水平;株高动态测试结果表明:播种35天后,d MTPB73与MTPB73的株高差异极显着,并随着生长期的推移株高差异逐步加大。d MTPB73与MTPB73茎秆节间数无显着差异,分别测量节间长度,d MTPB73每个节间长度都极显着短于MTPB73对应的节间长度。细胞切片比较显示:d MTPB73的维管束较MTPB73变小,且排列更紧密,d MTPB73的纵切细胞排列规则,但长度明显短于MTPB73;d MTPB73表现为节间细胞长度缩短导致节间均匀矮化,株高降低。外源激素的敏感性测试表明:d MTPB73对GA3和IAA钝感,对高浓度BR有所响应,但不能恢复到MTPB73水平。将d MTPB73分别与自交系SW1611、京724、京72、PH4CV和RPS125进行正反交,经t检验,正反交株高差异不显着,性状受核基因控制;F2群体以及以BC1群体的统计分析表明:F2群体中高、矮株的分离比率分别为3:1和1:1,表明矮秆性状受隐性单基因控制。3.矮秆基因的定位。利用纯合矮秆突变体与正常株系DNA分别构建高、矮秆混池,经测序分析,高、矮秆基因池与玉米参考基因组(B73-V4)比对率分别为97.95%和97.75%,对比检测SNP与Indel差异位点,选择95%置信水平下大于阈值的窗口作为候选区间,将矮秆基因初步定位于玉米3号染色体;将未对比到玉米参考基因组的reads与MTP参考转录组库对比,高、矮秆基因池的比对率分别为0.77%和1.04%;分析结果表明:d MTPB73与MTPB73均具有较高的背景回复率,矮秆突变体d MTPB73中包含的来自MTP的序列数目较正常株MTPB73中更多。以自交系SW1611与d MTPB73的杂交F2为定位群体,从均匀分布于玉米10条染色体上的SSR标记中,筛选出在双亲和高、矮秆间具有多态性的共显性标记22对;连锁分析表明,矮秆基因与3号染色体标记连锁,因此将矮秆基因初步定位于3号染色体,这与测序分析结果相互印证。为进一步对矮秆基因精细定位,本研究利用位于3号染色体连锁标记附近的102对引物进行共显性标记筛选,筛选出的8对引物用于F2群体中的隐性单株的扩增,根据带型统计结果,将目标基因候选区间缩小在Indel标记Chr3-5580580与Chr3-5847200之间,物理距离为272kb,区间内包含11个基因。4.矮秆连锁标记开发与候选基因预测。在候选区间内的11个基因中,选取物理位置位于中间的基因Zm0001d039456进行同源克隆,发现相较于d MTPB73,MTPB73中存在一个7个碱基的缺失片段,以此设计开发Indel标记,统计该标记在F2隐性单株中的交换单株数,将矮秆基因定位于Zm0001d039456左侧,标记Chr3-5580580与Indel-1之间,物理距离为95kb。区间内包含2个玉米基因,分别为Zm00001d039455(编码烯丙基化的rab受体家族蛋白)和Zm00001d039454(核苷酸焦磷酸酶/磷酸二酯酶1);基因同源克隆结果表明:d MTPB73与MTPB73在Zm00001d039454和Zm00001d039455中均存在碱基突变,但仅在Zm00001d039454中的变异位于编码区,由鸟嘌呤(G)变成腺嘌呤(A),并导致氨基酸序列由丙氨酸(Ala)变为苏氨酸(Thr)。综上所述:基因Zm00001d039454是潜在的致矮基因,且通过性状与物理位置相结合表明该基因不同于已报道的矮秆基因,但该基因的功能和等位性鉴定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和研究。

赵艳丽,温小冬,孙汝龙,Muhammad Zafar Iqbal,严旭,鲜凤君,李华雄,蒋维明,李晓锋,张萍,杨春燕,荣廷昭,唐祈林[2](2020)在《玉米野生近缘属—摩擦禾属的研究和利用》文中指出摩擦禾属于禾本科玉蜀黍族摩擦禾属,起源于美洲,与玉米、大刍草具有共同祖先,其在玉米的起源与进化过程中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摩擦禾是一种多年生暖季型丛生C4禾草,常用于优质饲草料生产、控制土壤侵蚀和生物质能源。其作为玉米的近缘属材料,保存有栽培玉米不具有的优质、抗病、抗寒、耐涝、耐盐和多年生等多种优良基因,是拓展玉米遗传基础的重要种质。本文从摩擦禾属的习性和分布、摩擦禾属的分类、摩擦禾属的种间可杂交性、摩擦禾属与玉蜀黍属杂交性、摩擦禾属的优良特性和摩擦禾基因向玉米转移的途径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摩擦禾属的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蒋艺[3](2019)在《基于玉米—大刍草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的农艺性状QTL定位》文中研究指明玉米(Zea mays L.)是全球重要的粮、经、饲作物之一,对维护世界粮食安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在生产过程中的定向选择导致了玉米种质资源的日益匮乏,使得优良玉米品种的选育变得愈发艰难。大刍草(Zea mays SSP.Parviglumis)作为与玉米亲缘关系最近的野生近缘材料,不仅在表型上与玉米存在巨大差异,其对病虫害抗性和逆境胁迫耐受力等方面均优于玉米,拥有诸多可应用于玉米性状改良的优异等位基因资源。因此,构建大刍草和玉米的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解析玉米和大刍草表型差异的遗传学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构建了郑58×Parviglumis(ZP),B73×Parviglumis(BP)和B73×Diploperennis(BD)3个玉米-大刍草BC2-RIL群体;分别在两年四个环境下对抽雄期、散粉期和吐丝期3个开花期性状和株高、穗位高、雄穗分枝数和雄穗长度等4个株型性状进行表型鉴定和遗传评价;从BD群体内随机选择88个家系和亲本B73进行重测序,检测群体不同家系基因组变异信息,鉴定大刍草导入片段,并结合表型数据进行目标性状的连锁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玉米-大刍草BC2-RIL群体中,穗位高和雄穗分枝数在三个群体中均存在较大变异。目标性状在各群体中均具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为0.69-0.90,说明所测性状的变异受遗传影响较大。相关性分析发现,抽雄期、散粉期和吐丝期等开花期性状间均表现为显着正相关,同时,3个开花期性状与与与穗位高也表现为显着正相关。株高与穗位高、雄穗长度,穗位高与雄穗分枝数都表现为显着正相关,而雄穗分枝数与雄穗长度均无显着相关。此外,雄穗长度与抽雄期、散粉期在3个群体中均表现为显着负相关,3个开花期性状与穗位高总体上表现为显着正相关。此外,雄穗长度与抽雄期、散粉期在3个群体中均表现为显着负相关。穗位高、雄穗分枝数、雄穗长度等3个性状在重组自交系与玉米亲本间有极显着差异。(2)基于BD群体内83个家系的重测序数据,筛选到653869个高质量SNPs和564752个InDels。SNP突变类型以转换为主,占总数的64.2%,InDels长度介于1-200 bp之间,其中1-4 bp的有447784个。将相邻或连锁的连续多个SNPs合并为一个block,利用检测到的高质量SNPs共整合了3214个block。对回交重组自交系中大刍草片段进行统计发现,平均每个家系包含的大刍草染色体片段为162个,这些外源片段平均长度60640 bp。家系背景回复率为98.33%-99.77%,平均每个家系发生重组交换事件频率为79-282,整体的重组事件频率分布与大刍草外源片段分布具有高度一致性。(3)结合Block和83个家系的表型数据,共鉴定到19个与性状显着关联Blocks,其中1个与穗位高相关的Block在两个环境下均被鉴定到。以83个BD群体家系为作图群体,利用R/qtl构建总长度为13638.1 cM的遗传连锁图谱,对目标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共检测到70个QTL。不同性状检测到的QTL数目不等,其中穗位高QTL个数最多,为24个;雄穗分枝数和雄穗长度相关QTL个数最少,仅2个。在多个环境下共定位的QTL有18个,说明这些QTL在不同环境下稳定表达。单个QTL解释的表型变异为19.76%31.97%,其中穗位高性状QTL解释的表型变异较大,为31.97%。9号染色体上存在3个被包含在QTL定位区间内、与性状显着关联的Blocks,其中2个与抽雄期和吐丝期相关,另一个与吐丝期相关。

冷益丰[4](2018)在《四川当前主要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类群及产量配合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Zea mays L.)隶属于禾本科玉蜀黍属,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饲料及工业原料之一,广泛分布于全球各个国家,其产量和品质一直以来是玉米育种的主要目标。为了摸清新形势下四川玉米育种的种质特点,为未来四川玉米育种发展方向的确定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十三五”四川省玉米育种攻关组8家骨干参加单位当前广泛使用的玉米骨干自交系为材料,通过简化基因组测序(genotyping by sequencing,GBS)分析自交系间的遗传关系、按照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制杂交组合分析自交系的产量性状配合力效应、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策略对穗长等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GCA)靶点进行检测。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GBS技术在157份玉米自交系中开发了4,976个高质量SNP标记。SNP分子标记的等位基因变异为35个,平均为3.22个;基因多样性(gene diversity,GD)为0.14700.7512,平均为0.5066;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为0.13710.7107,平均为0.4132,展现出四川省当前玉米育种种质资源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基于SNP分子标记的群体结构分析将该批自交系群体划分为Ⅰ、Ⅱ、Ⅲ、Ⅳ4个亚群,即绵765等8份自交系划为Ⅰ群,18-599等63份玉米自交系与Mo17、齐319和掖478划为Ⅱ群,08-641等57份玉米自交系与丹340、B73和黄早4划为Ⅲ群,SCML104等20份玉米自交系划为Ⅳ群,其余9份自交系因与任何亚群的遗传相似性比例均低而划为混合亚群,其中Ⅱ、Ⅲ两亚群占比近80%。根据群内材料的系谱来源结合四川所在的生态位置属性,我们将Ⅰ、Ⅱ、Ⅲ、Ⅳ4个亚群分别命名为本地改良系(Impro-local)、温热I A群(Tem-tropic I A)、温热I B群(Tem-tropic I B)、热带改良系(Impro-tropic)。亚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Tem-tropic I B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Tem-tropic I A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较低。Impro-local种质和Impro-tropic种质间遗传关系较远,Tem-tropic I A种质和Tem-tropic I B种质间遗传关系最近。157份自交系群体的平均LD衰减距离为1.051.10Mb。本研究结果证实,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育种过程中被大量引入到四川,形成了当前以温热种质为主的玉米育种资源。(2)四川当前主要玉米自交系的17个产量性状GCA效应在云南景洪和四川雅安鉴定结果表明:LH8012、T237、T278和T318具有较好的ELGCA效应,宜13B1-3和78599-211具有较好的BTLGCA效应,Y1018、Y1126、Y1114和绵1708具有较好的EDGCA效应,绵723、T309、C328、绵0232、Y1126、Y1018和绵1708具有较好的KRNGCA效应,08-641和SCML7275具有较好的KNRGCA效应,绵1834、T145、绵757和成自2142具有较好的CDGCA效应,绵0232和宜098具有较好的KLGCA效应,Y1114、热抗67、N29、T260和宜14A13具有较好的KWGCA效应,91(2)6983-0具有较好的KPRGCA效应,南942和德国X-02具有较好的KMGCA效应,Y1114和Y1018具有较好的EWGCA效应,Y1018和Y1114具有较好的KWPEGCA效应,承玉10号父本、宜14A2、南942和T96具有较好的CWGCA效应,Y1114和热抗67具有较好的HKWGCA效应,T318、苏湾1611、绵722、Y1126、Y1018、78599-211和绵1708具有较好的KTWGCA效应,91(2)6983-0、Y1018和Y1114具有较好的GYPPGCA效应,91(2)6983-0和Y1018具有较好的GYGCA效应。综合17个产量性状GCA评价,两个环境中产量性状GCA效应表现好且均衡的前十个自交系分别是Y0921、91(2)6983-0、T213、T42 L648、T71、Y1018、绵722、SCML30331、宜13B1-3和宜15B5。(3)635个测交组合就单株产量SCA而言,云南景洪试验点GYPPSCA位列前三位的杂交组合分别是双M9×LH8012、SCML7275×08WSC149-221、Y1018×Y1027,四川雅安试验点GYPPSCA位列前三位的杂交组合分别是宜ZB-8×Y1027、京科968母本×绵04185/SN8、T145×PH6WC。根据单株产量SCA效应对144份自交系进行聚类,结果表明:144份玉米自交系在云南景洪和四川雅安两个试验点均被分为4个类群,但两个环境中的聚类结果不尽相同。(4)通过云南景洪和四川雅安两个环境中的GCA鉴定,基于4,976个高质量SNP,综合考虑群体结构、亲缘关系等对产量性状GCA进行GWAS分析。运用GLM模型,在-Log10P>3.70(P<1/4,976)水平下,产量性状GCA在两个环境中共检测到239个SNP位点,分布于玉米110号染色体上,单个SNP可以解释10.90%29.21%的表型变异;其中:穗长GCA共关联到5个显着位点、秃尖长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穗粗GCA共关联到29个显着位点、穗行数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行粒数GCA共关联到3个显着位点、轴径GCA共关联到7个显着位点、粒长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粒宽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出籽率GCA共关联到8个显着位点、含水量GCA共关联到18个显着位点、单穗重GCA共关联到28个显着位点、单穗粒重GCA共关联到28个显着位点、单穗轴重GCA共关联到19个显着位点、百粒重GCA共关联到5个显着位点、容重GCA共关联到9个显着位点、单株产量GCA共关联到38个显着位点、小区产量GCA共关联到38个显着位点。在-Log10P>3.00(P<0.001)水平下,穗粗GCA、穗行数GCA和行粒数GCA等12个产量性状GCA在两个环境中同时被检测到的位点为25个。这些产量性状GCA关联SNP位点的开发有利于完善关联分析在玉米上的应用,同时为今后玉米的配合力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参考。

赵琳,骆乐谈,詹生华,葛忠德,石江[5](2018)在《野生近缘种类玉米的相关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玉米学名玉蜀黍,原产地墨西哥或中美洲,在分类学上属于禾本科玉蜀黍族中最重要的一个属,该属中除玉米亚种这个栽培种外,其余分类单位统一称为类玉米,又称"大刍草"。已知的大刍草有一年生也有多年生,有二倍体也有四倍体,但不管其倍性如何,都具有高产、抗逆、抗病虫、品质佳等诸多优点。因此在育种过程中,通过技术手段克服杂交中存在的困难,将这些近缘种类玉米中有益基因导入到栽培玉米中,创制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种质材料,对拓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提高育种效率和加速育种进程有重大意义。

黎裕,王天宇[6](2017)在《玉米种质创新——进展与展望》文中指出种质创新是链接种质资源和育种的关键环节,玉米种质创新在玉米育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基于野生近缘植物、地方品种、外来群体、杂交种和自交系的玉米种质创新进展进行评述,对今后我国玉米种质创新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胡博晶[7](2016)在《不同类型玉米种质资源耐旱性鉴定与评价》文中指出干旱对我国玉米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加之我国耐旱玉米种质资源较为狭窄,因此鉴定筛选耐旱玉米材料,对拓宽我国玉米种质资源以及选育耐旱玉米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测定干旱条件下玉米及其野生近缘种的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指标,对12份不同种属的大刍草、3个远缘杂交群体和2个玉米重组自交系(RIL)群体的耐旱性进行评价,并从中筛选出耐旱材料。本实验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对12份玉米野生近缘种(大刍草)进行耐早性评价。在正常供水和干旱胁迫处理30d后,测定供试大刍草的生物量(NDVI值)、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和SOD活性。结果表明,大刍草的NDVI值、SPAD值、相对含水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SOD活性与植株的耐旱性呈正相关,而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与植株的耐旱性呈负相关。干旱胁迫复水后,大刍草的SPAD值表现出滞后效应,而其余测定性状均出现补偿效应或超补偿效应。对不同种属大刍草的抗旱性综合评价值(D值)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种属大刍草的耐旱性具有一定差异。其中,尼加拉瓜类玉米种(Zea nicaraguensis)和繁茂类玉米种(Zea luxurians)为耐旱型大刍草;委委特南戈类玉米亚种(Z. mays subsp. Huehuetenangensis)、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种(Zea diploperennis)和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种(Zea perennis)为中等耐旱型大刍草;墨西哥类玉米亚种(Z. mays subsp. Mexicana)为干旱敏感型大刍草;小颖类玉米亚种(Z. mays subsp. Parviglumis)种间的耐旱性差异较大,既有耐旱型,又有干旱敏感型。此外,本研究从12份大刍草中选出5份耐旱型和3份干旱敏感型大刍草,加大干旱胁迫强度(干旱胁迫处理60d),进一步对这8份材料进行耐旱性筛选。根据大刍草各性状的隶属函数均值,筛选出2份极端耐旱大刍草,包括1份繁茂类玉米种(7号大刍草)和1份小颖类玉米亚种(12号大刍草),以及2份极端敏感大刍草,包括2份小颖类玉米亚种(1号和2号大刍草)。2、对玉米自交系R15、178和Zheng58与墨西哥类玉米亚种(Z. mays subsp. Mexicana)远缘杂交所构建的遗传群体进行苗期耐早性评价。干旱处理70d后,对这3个群体植株的叶片死亡率和植株死亡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以玉米自交系R15为母本的群体耐旱性强于以178和Zheng58为母本的群体。通过聚类分析可将3个远缘杂交群体包含的377份株系划分为4个类群。第Ⅰ、Ⅱ、Ⅲ和Ⅳ类群分别包含46、108、133和90份材料。第Ⅰ类群为耐旱型,第Ⅱ和Ⅲ类群为中等耐早型,第Ⅳ类群为干旱敏感型。3、对2个玉米重组自交系(RIL)群体(C5和C6群体)进行苗期耐旱性评价。在正常供水和干旱胁迫处理40d后,测定重组自交系苗期地上部干重、植株含水量、植株生长量、叶片死亡率、SPAD值和植株死亡率。相关性分析表明,除SPAD值与地上部干重和植株生长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显着外,其余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达到了显着或极显着。各性状具有中等或偏上的遗传力,所测指标能较好地反映玉米重组自交系苗期的耐旱性,C5群体的耐旱性稍强于C6群体。根据各重组自交系的抗旱性综合评价值(D值),将2个玉米RIL群体的株系分别划分为3个类群:耐旱型、中等耐旱型和干旱敏感型类群。其中,C5和C6群体的耐旱型类群分别包括了20份和18份重组自交系,而干旱敏感型类群分别包括了18份和20份重组白交系。

王红林[8](2016)在《玉米、大刍草和摩擦禾异源多倍体为桥梁种质创制玉米—大刍草附加系的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利用四倍体玉米(2n=40)、四倍体指状摩擦禾(2n=72)、四倍体多年生大刍草(2n=40)三物种远缘杂交创制的异源近六倍体MTP-1(2n=74)为桥梁材料,通过与玉米回交在BC3代获得两个玉米-大刍草单体附加系,对这两个附加系植株的染色体组成、分子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及附加染色体传递率等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染色体压片技术鉴定表明BC3和BC4代植株均出现正常二倍体型(2n=20)和附加系类型(2n=21)两种类型,BC4代植株的染色体类型同样为以上两种。对BC3代附加系材料3-9和367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进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显示附加染色体均来自于大刍草染色体组。核型分析结果表明,附加系材料3-9的核型公式为2n=2x=21=14m+m+6sm(2SA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1=2L+6M2+M2+12M1,着丝粒指数变化幅度从27.91-57.27,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长度比Lt/st为1.78,无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附加染色体类型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相对长度与其5号染色体相对长度接近;367核型公式为2n=2x=21=14m+6sm(2SAT)+1sm,染色体组成为2n=21=2L+8M2+8M1+M1+2S,着丝粒指数变化幅度从28.213-67.753,最长染色体与最短(?)度比Lt/st为1.890,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有两条,分别为第6和第8染色体,附加染色体类型为近端部着丝粒的染色体(sm),相对长度与其7号染色体相对长度接近。2、利用RAPD技术对BC3和BC4代正常二倍体植株和附加系植株进行了多态性扩增。共筛选了104对引物,结果显示编号为04(AAGTCCGCTC)的引物在BC3代的三个正常二倍体植株中均扩增出一条750-1000bp的特异性条带,条带清晰一致,可重复性高,三个附加系植株的多态性一致,并且,利用该引物在BC4代材料中也扩增出了基本一致的结果,细胞学验证表明条带与所对应的植株类型相同,说明该引物是可靠的RAPD标记引物,可用于后代材料的快速鉴定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3、附加系植株与对应二倍体植株的形态学性状比较结果表明,BC3代普通植株的株高、穗位高、穗位叶长、穗长、穗粗、行粒数均显着大于附加系植株;而附加系植株秃顶长显着大于普通植株,穗行,轴粗差异不明显。BC4代普通植株株高、穗位高、穗位叶长、穗长、行粒数、花粉育性,显着高于两个附加系植株,穗重和结实率极显着的高于两个附加系植株;穗粗、穗行数、轴粗差异不显着。两个附加系植株秃顶长显着大于普通植株。附加系植株相同性状之间的差异均不显着。4、对附加系材料中大刍草染色体的传递率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BC3代三个附加系材料的染色体传递率各不相同,3-9染色体传递率最高达到100%,367传递率为43.42%,3-5最低为40.00%。对异源近六倍体(MTP-1)与玉米回交后代研究表明(1)随着后代中玉米染色体的增加,外源染色体的数目逐渐减少,植株表型越趋向玉米,育性提高,结实率不断提高。(2)通过异源多倍体与玉米杂交克服了远缘杂交的生殖障碍,可以在低代创制出含有不同外源染色体的附加系,缩短了材料创制年限,拓宽了玉米种质资源。(3)核型分析与附加系基因组多态性表明,以三元杂种为桥梁材料创制的附加系其基因组及染色体配对方式比较复杂,是研究外源染色体在玉米遗传背景中的遗传规律及基因组变化的良好材料。

邱博,罗红兵,刘伟华[9](2016)在《玉米与大刍草杂交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大刍草是与玉米亲缘关系最近的野生近缘材料,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将玉米与大刍草进行杂交,可以将大刍草优良的抗性基因引入玉米,扩大玉米育种种质资源基础。对大刍草基因漂流、大刍草与玉米杂交技术、杂交后代性状鉴定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论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进行了展望。

杨秋玲,贾春林,吴波,王国良,盛亦兵[10](2011)在《九个温带玉米与大刍草远缘杂交后代生物性状及饲用品质分析》文中认为为选育高品质玉米远缘杂交饲草品系,对温带玉米与一年生大刍草远缘杂交后代在生物学特性、生物产量及营养品质等方面进行分析,从中筛选优势较为突出的温带玉米与一年生大刍草远缘杂交后代。结果表明,在温带地区(山东),杂交后代具有多分蘖性、生物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其中TH-02-044鲜草年产量达到94355kg/hm2,是对照品种的3~4倍;杂交品系粗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TH-02-030、TH-02-023的粗蛋白含量与对照差异显着,分别为11.18%和11.65%。TH-02-044、TH-02-030、TH-02-023三个品系在分蘖数、生物产量、营养品质方面特性突出,具有作为优质饲草资源的潜力。

二、玉米与二倍体多年生大刍草远缘杂交选育玉米杂交种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与二倍体多年生大刍草远缘杂交选育玉米杂交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玉米异源多倍体MTP全长转录组分析及其远缘杂交后代矮秆突变体的遗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远缘杂交与多倍化
        1.1.1 远缘杂交
        1.1.2 多倍体
    1.2 异源多倍体在育种中的作用
    1.3 玉米异源多倍体
        1.3.1 玉米近缘种属
        1.3.2 玉米异源多倍体
        1.3.3 玉米-摩擦禾-大刍草异源多倍体
    1.4 远缘杂交异源多倍体的研究策略与进展
        1.4.1 染色体构成研究
        1.4.2 基因组学与转录组学研究
        1.4.3 测序技术进展
        1.4.4 第三代转录组测序的进展
    1.5 矮生作物研究的意义
        1.5.1 矮化育种与绿色革命
        1.5.2 玉米矮化育种
    1.6 玉米矮秆的研究进展
        1.6.1 玉米矮秆遗传
        1.6.2 玉米矮秆基因定位与克隆
        1.6.3 玉米矮秆基因
    1.7 植物矮化机理
        1.7.1 植物矮化与赤霉素
        1.7.2 植物矮化与油菜质素
        1.7.3 植物矮化与IAA
        1.7.4 植物矮化与其他矮化机理
第二章 异源多倍体MTP全长转录组获取与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总RNA提取及检测
        2.2.3 PacBio Iso-Seq文库制备和测序
        2.2.4 数据处理及质控
        2.2.5 来自PacBio序列的功能注释
        2.2.6 来自PacBio序列的lncRNA鉴定编码潜力分析
        2.2.7 转录组结构分析
        2.2.8 可变剪切和转录组模型重建
        2.2.9 转录组对比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转录组原始数据获取及分析
        2.3.2 Unigenes功能注释
        2.3.3 LncRNA与 TF分析
        2.3.4 AS鉴定与重构
        2.3.5 MTP 与其他数据库的比较转录组分析
        2.3.6 重新表征MTP中参与抗逆相关以及抗逆生物合成关的键基因
    2.4 讨论
        2.4.1 异源多倍体MTP全长转录组功能解析
        2.4.2 异源多倍体MTP的比较转录组分析
        2.4.3 异源多倍体MTP转录组的构成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基于MTP转录组的SSR标记开发及应用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材料的培养与DNA提取
        3.2.2 SSR引物设计
        3.2.3 SSR扩增及多态性检测
        3.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MTP转录组SSR分布频率
        3.3.2 MTP转录组SSR位点的分布特点
        3.3.3 MTP转录组SSR引物筛选与多态性检测
        3.3.4 基于MTP转录组SSR的聚类分析
    3.4 讨论
    3.5 结论
第四章 矮秆突变体dMTPB73 的遗传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方法
        4.2.3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矮秆突变体dMTPB73 的选育
        4.3.2 dMTPB73 的株高遗传分析
        4.3.3 dMTPB73与MTPB73 株高生长动态
        4.3.4 dMTPB73与MTPB73 的节间数与节间长度
        4.3.5 GA_3、IAA和 BR处理对dMTPB73 株高的影响
        4.3.6 dMTPB73与MTPB73 茎秆组织细胞学特征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矮秆突变基因定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定位群体的构建
        5.2.3 基因组DNA提取
        5.2.4 DNA检测与建库
        5.2.5 测序结果与参考基因组对比
        5.2.6 高矮秆SNP/InDel频率计算和基因候选区间分析
        5.2.7 引物扩增
        5.2.8 电泳检测
        5.2.9 标记筛选与定位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数据质控及与参考基因组对比
        5.3.2 SNP与 Indel的检测及注释
        5.3.3 高/矮秆的SNP和 InDel频率差异分析与矮秆基因区域定位
        5.3.4 BSA结果与MTP转录组数据对比
        5.3.5 分子标记精细定位
    5.4 结论
    5.5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1
基因序列
附图 1
作者简历

(2)玉米野生近缘属—摩擦禾属的研究和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摩擦禾属的习性和分布
2 摩擦禾属的分类
3 摩擦禾属内种间可杂交性研究
    3.1 Tripsacum亚属内种间杂交
    3.2 Fasciculata亚属内种间杂交
    3.3 Tripsacum亚属与Fasciculata亚属间种间杂交
4 摩擦禾属与玉蜀黍属可杂交性研究
    4.1 摩擦禾属与大刍草的可杂交性
    4.2 摩擦禾属与玉米的可杂交性
    4.3 摩擦禾属、大刍草与玉米三物种间的可杂交性
5 摩擦禾的优良特性及其利用
    5.1 摩擦禾作为优质饲草
    5.2 摩擦禾无融合生殖的研究与转移利用
    5.3 摩擦禾属优良性状改良玉米的潜力
6 摩擦禾基因向玉米转移途径及其利用
    6.1 转移途径
    6.2 摩擦禾基因在玉米中的表达
7 结论

(3)基于玉米—大刍草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的农艺性状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表
1 前言
    1.1 玉米的起源与驯化
        1.1.1 玉米的祖先—大刍草
        1.1.2 玉米的驯化历程
    1.2 玉米与大刍草杂交的遗传研究
        1.2.1 大刍草DNA导入后的性状变异
        1.2.2 玉米驯化关键基因
        1.2.3 杂交群体的性状定位
        1.2.4 优良品系选育
        1.2.5 比较基因组研究
    1.3 DNA测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3.1 第一代测序技术
        1.3.2 第二代测序技术
        1.3.3 第三代测序技术
    1.4 植物数量性状的基因定位
        1.4.1 传统QTL定位
        1.4.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
        1.4.3 群体分离分析(BSA)
    1.5 玉米开花期相关性状研究
    1.6 玉米株型相关性状研究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群体构建
    2.3 田间试验
    2.4 性状调查
    2.5 表型数据整理与分析
    2.6 BD群体全基因组重测序
    2.7 SNP和InDel筛选
    2.8 基于Block的单标记分析
    2.9 QTL定位
    2.10 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远缘杂交群体各性状表型描述性统计分析
    3.2 远缘杂交群体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3.3 远缘杂交群体与玉米亲本间表型差异分析
    3.4 不同群体的表型差异分析
    3.5 BD群体部分家系的基因型分析
        3.5.1 SNP、InDel检测及Block的构建
        3.5.2 大刍草外源片段鉴定
        3.5.3 群体内重组事件鉴定与分析
        3.5.4 基于Block的单标记分析
    3.6 QTL定位分析
        3.6.1 遗传图谱构建
        3.6.2 各性状QTL定位结果
4 讨论
    4.1 远缘杂交群体的表型变异
        4.1.1 开花期性状与株型相关性状变异系数差异
        4.1.2 群体间各性状广义遗传力差异
    4.2 大刍草优异种质资源利用
    4.3 基因组变异信息
    4.4 遗传图谱构建
    4.5 QTL定位与基于Block的单标记分析结果比较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四川当前主要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类群及产量配合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玉米种质资源的形成与利用
        1.1.1 玉米的起源与驯化
        1.1.2 玉米的传播与分布
        1.1.3 玉米的种质多样性与分类
        1.1.4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现状
    1.2 DNA分子标记与测序技术的发展
        1.2.1 分子标记的类型
        1.2.2 传统(一代)测序技术简介
        1.2.3 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的突破
        1.2.4 第三代测序技术的发展
        1.2.5 各类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
    1.3 植物性状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群划分
        1.3.1 配合力的概念
        1.3.2 配合力的测定及评价
        1.3.3 配合力在植物中的研究概况
        1.3.4 玉米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的研究进展
        1.3.5 基于配合力的玉米杂种优势群划分
        1.3.6 基于分子标记的玉米类群划分
    1.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其对重要性状的研究进展
        1.4.1 连锁不平衡(LD)的概念及原理
        1.4.2 影响连锁不平衡(LD)的因素
        1.4.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发展
        1.4.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基本方法
        1.4.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应用
    1.5 本研究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的意义
        1.5.2 技术路线
        1.5.3 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基于SNPs的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遗传特征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DNA样品制备
        2.1.3 玉米GBS文库构建与测序
        2.1.4 SNP基因型鉴定
        2.1.5 SNP统计分析
        2.1.6 亲缘关系评估
        2.1.7 群体结构分析
        2.1.8 连锁不平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基因组DNA提取
        2.2.2 Illumina xten测序
        2.2.3 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
        2.2.4 SNP的鉴定与筛选
        2.2.5 SNP特征分析
        2.2.6 Kinship分析
        2.2.7 群体结构分析
        2.2.8 主成分分析
        2.2.9 系统发育树分析
        2.2.10 亚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
        2.2.11 连锁不平衡分析
    2.3 讨论与结论
        2.3.1 GBS提供经济高效的基因分型技术
        2.3.2 四川当前玉米育种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2.3.3 四川当前玉米育种自交系群体的连锁不平衡距离
        2.3.4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杂种优势模式与利用
第三章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产量配合力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杂交组合配制
        3.1.3 田间试验设计
        3.1.4 产量相关性状调查
        3.1.5 性状资料的整理与描述
        3.1.6 表型差异显着性检验
        3.1.7 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3.1.8 表型相关性分析
        3.1.9 杂种优势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杂交组合产量性状的群体表现
        3.2.2 组合间的表型方差分析
        3.2.3 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3.2.4 亲本配合力效应与杂交组合表型的相关性
        3.2.5 144个自交系的综合评价
        3.2.6 杂种优势分析及杂优类群划分
    3.3 讨论与结论
        3.3.1 玉米产量性状及其配合力相关性
        3.3.2 配合力评价中测验种的选择
        3.3.3 四川当前育种自交系配合力评价与后续应用
        3.3.4 四川当前玉米育种自交系的杂优类群划分
第四章 玉米产量性状配合力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田间试验和性状调查
        4.1.3 基因型鉴定
        4.1.4 亲缘关系、LD和群体结构评估
        4.1.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关联分析模型的选取
        4.2.2 产量性状GCA显着位点
        4.2.3 两个环境中的一致性GCA位点
        4.2.4 本研究中产量GCA位点与早期结果的比较
    4.3 讨论与结论
        4.3.1 适合关联分析表型性状的选择
        4.3.2 关联分析群体构建
        4.3.3 LD大小及模型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4.3.4 玉米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位点研究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5.1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遗传结构
    5.2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产量性状配合力
    5.3 基于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GCA分子位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野生近缘种类玉米的相关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野生近缘种类玉米的特性及分类
    1.1 野生近缘种类玉米生物学特性
    1.2 野生近缘种类玉米的分类
    1.3 玉米近缘野生植物的特征特性
2 玉米与大刍草杂交授粉方式的研究
3 玉米与大刍草杂交后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4 讨论

(6)玉米种质创新——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野生近缘植物的种质创新
    1.1 玉米野生近缘植物分类
    1.2 玉米野生近缘植物的创新利用
2 基于地方品种的种质创新
3 基于外来群体的种质创新
4 基于外来杂交种的种质创新
5 基于外来自交系的种质创新
6 展望
    6.1 玉米种质创新的重要性
    6.2 我国玉米种质创新的主要发展方向
        6.2.1 加强优异种质资源的精准鉴定评价
        6.2.2 加强基于野生近缘植物和地方品种的种质创新
        6.2.3 加强基于群体改良的种质创新

(7)不同类型玉米种质资源耐旱性鉴定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文献综述
    1.1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1.1.1 植物形态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1.1.2 植物生理生化途径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1.1.3 植物对干旱胁迫解除后的响应
    1.2 玉米种质资源耐旱性鉴定及其利用
        1.2.1 玉米自交系的改良与利用
        1.2.2 玉米近缘种大刍草及其在玉米种质创新中的利用
        1.2.3 玉米耐旱性评价指标及分析方法
2. 研究意义
3.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设计
    3.3 性状测定
        3.3.1 大刍草各耐旱性状的测定
        3.3.2 远缘杂交后代与玉米RIL群体耐旱性状的测定
    3.4 数据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大刍草耐旱性鉴定
        4.1.1 大刍草耐旱性等级划分
        4.1.2 不同水分条件下12份大刍草的表型差异
        4.1.3 大刍草抗旱系数间的相关性分析
        4.1.4 大刍草耐旱性的综合评价
    4.2 玉米与大刍草远缘杂交后代的耐旱性鉴定
        4.2.1 远缘杂交后代耐旱相关性状的方差分析
        4.2.2 远缘杂交后代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4.2.3 远缘杂交后代的聚类分析及其耐旱性鉴定
    4.3 两个玉米重组自交系(RIL)群体的耐旱性鉴定
        4.3.1 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变化
        4.3.2 两个玉米RIL群体耐旱相关性状的方差分析
        4.3.3 两个玉米RIL群体耐旱相关性状遗传力分析
        4.3.4 两个玉米RIL群体耐旱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4.3.5 两个玉米RIL群体耐旱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4.3.6 两个玉米RIL群体耐旱性的综合评价与鉴定
5. 讨论
    5.1 不同类型玉米种质耐旱指标性状的表现
    5.2 玉米种质抗逆性研究
    5.3 耐旱玉米种质的利用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8)玉米、大刍草和摩擦禾异源多倍体为桥梁种质创制玉米—大刍草附加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发掘与利用近况
    1.2 作物野生近缘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1.2.1 玉米野生近缘材料
    1.3 远缘杂交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1.4 玉米与摩擦禾的杂交
        1.4.1 玉米与摩擦禾杂交中摩擦禾染色体的消减规律
        1.4.2 向玉米中导入摩擦禾遗传物质后对后代性状的研究
    1.5 玉米与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的杂交与基因渐渗
    1.6 染色体导入和染色体片段转移
        1.6.1 染色体异附加系
        1.6.2 染色体异代换系
        1.6.3 染色体片段易位系
        1.6.4 外源染色体在受体中的传递规律
    1.7 远缘杂交外缘遗传物质的检测与遗传研究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材料系谱图
        3.1.2 材料筛选
    3.2 实验方法
        3.2.1 植株田间性状及花粉育性调查
        3.2.2 回交后代染色体数目的鉴定
        3.2.3 回交后代染色体来源分析
        3.2.4 玉米-大刍草附加系多态性片段扩增
4 结果与分析
    4.1 BC_1、BC_2代材料的创制
    4.2 BC_3代植株染色体数目及来源的鉴定
        4.2.1 玉米-大刍草附加系染色体的GISH鉴定
        4.2.2 玉米-大刍草附加系染色体核型分析
    4.3 玉米-大刍草附加系多态性分析
        4.3.1 基因组DNA浓度及质量检测
        4.3.2 BC_3代植株随机引物扩增结果分析
        4.3.3 BC_4代附加系植株的RAPD鉴定
        4.3.4 RAPD差异片段来源分析
    4.4 玉米-大刍草附加系表型性状分析
        4.4.1 BC_3代附加系植株的性状分析
        4.4.2 BC_4代附加系植株性状分析
    4.5 外源染色体的传递率
5 讨论
    5.1 摩擦禾染色体在三元杂种后代中的传递规律
    5.2 大刍草染色体在三元杂种后代中的传递规律
    5.3 附加系减数分裂行为
    5.4 附加系多态性条带的扩增条件及特异性条带分析
    5.5 玉米-大刍草附加系染色体传递率
    5.6 玉米-大刍草附加系材料进一步应用的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玉米与大刍草杂交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玉米与大刍草的分类
2 大刍草基因漂流对玉米的影响
3 玉米与大刍草远缘杂交技术手段
4 远缘杂交后代生物学性状的评定
5 发展现状及展望

(10)九个温带玉米与大刍草远缘杂交后代生物性状及饲用品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域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生物学数据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物学性状测定
    2.2 鲜生物产量比较
    2.3 饲草营养品质
3 讨论
4 结论

四、玉米与二倍体多年生大刍草远缘杂交选育玉米杂交种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玉米异源多倍体MTP全长转录组分析及其远缘杂交后代矮秆突变体的遗传研究[D]. 李杨. 四川农业大学, 2020
  • [2]玉米野生近缘属—摩擦禾属的研究和利用[J]. 赵艳丽,温小冬,孙汝龙,Muhammad Zafar Iqbal,严旭,鲜凤君,李华雄,蒋维明,李晓锋,张萍,杨春燕,荣廷昭,唐祈林. 玉米科学, 2020(02)
  • [3]基于玉米—大刍草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的农艺性状QTL定位[D]. 蒋艺.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4]四川当前主要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类群及产量配合力研究[D]. 冷益丰.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7)
  • [5]野生近缘种类玉米的相关研究进展[J]. 赵琳,骆乐谈,詹生华,葛忠德,石江.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09)
  • [6]玉米种质创新——进展与展望[J]. 黎裕,王天宇. 玉米科学, 2017(03)
  • [7]不同类型玉米种质资源耐旱性鉴定与评价[D]. 胡博晶. 四川农业大学, 2016(03)
  • [8]玉米、大刍草和摩擦禾异源多倍体为桥梁种质创制玉米—大刍草附加系的研究[D]. 王红林. 四川农业大学, 2016(04)
  • [9]玉米与大刍草杂交研究进展[J]. 邱博,罗红兵,刘伟华. 作物研究, 2016(02)
  • [10]九个温带玉米与大刍草远缘杂交后代生物性状及饲用品质分析[J]. 杨秋玲,贾春林,吴波,王国良,盛亦兵. 中国农学通报, 2011(27)

标签:;  ;  ;  ;  ;  

玉米与二倍体多年生伦巴远缘杂交育种玉米杂交种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