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宏[1]2006年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风险偏好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审计作为一种技术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审计主体对审计活动本质认识的逐步加深,依次出现过叁种审计模式,即账项导向审计、内控导向审计及风险导向审计。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各国公司造假及管理舞弊的不断出现,使得传统审计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尝试在具体项目的审计过程中突破传统的审计模式,开发出一种以评估风险为中心的新的审计模式,以此保证和提高审计质量,这就是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最显着的特点是:它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制定审计策略和与企业状况相适应的多样化审计计划,将风险考虑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财政部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多位专家学者,对风险导向审计进行了各方面广泛的研究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新的《独立审计执业准则》。已有的对风险导向审计研究的前提是:注册会计师均是理性的经济人,在面对风险时是风险规避者,只是在技术上没有发现风险,所以要开发新的审计技术,来帮助CPA提高审计功效。于是,基于这样的思路,国内外专家学者,都是更多的从纯技术层面研究如何提高审计功效,探索和开发出了各种不同导向的技术路线。目前关于风险导向审计的研究成果中,不少学者分别提出了以“控制风险”、“经营风险”、“舞弊风险”、“治理结构风险”等为导向的审计模式,并由此推导出相应的审计程序,以期指导实务工作。 本文认为“导向-风险”是风险导向审计的出发点,审计风险是风险导向审计研究的归宿。所有能导致审计风险的“风险”都是审计工作的导向,“风险”导向指标应该是一个“风险”指标集合,针对不同的客户应采用不同的“风险”导向指标,不同的导向指标只是技术路线不同而已,风险导向指标具有非唯一性的特征。 本文认为,审计导向的确定和选择固然很重要,审计技术也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提高,然而更重要的是如何保证这些技术真正实施到位。影响风险导向审计功效的关键是风险评估的正确与否,而对风险评估影响最大的是审计主体对待风险的态度一即风险偏好。 本文以影响风险评估结果的重要因素“审计主体的风险偏好”为主线展开研究。风险偏好本身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是在审计领域内,目前尚无这
黄俊晨[2]2014年在《舞弊风险高估倾向对舞弊审计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现代审计实务经由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阶段,逐步发展为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而随着安然事件等一系列舞弊案件的披露,舞弊审计也成为了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在这种情况下,实务界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在舞弊审计实务中借鉴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的方法以提高其效率和效果。因此,关于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在舞弊审计领域中应用的研究也成为了理论界的热点。在上述领域的研究中,一类重要的课题是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所隐含的原理和假设在舞弊审计领域中是否适用,而经典风险期望模型中关于“风险后果和风险几率相互独立”的假设是这些原理中比较基础的一个部分,这一假设会对舞弊审计实务借鉴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的适当性产生广泛影响。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发现审计理论界关于这类问题的研究仍相对薄弱,而实务界则不加检验地在舞弊审计领域中对这一假设进行了直接借鉴。因此,本文认为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的结果将有可能为理论界建立后续研究的基础,并为我国的舞弊风险评估实务以及舞弊审计资源配置提供适当指引。本文从上述问题出发,首先通过对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以及展望理论(Prospect Theory)的分析建立了研究假设,并将其作为后续分析的基础。之后,本文通过实验方法获得在不同舞弊后果水平下我国审计人员对舞弊几率进行评估和被审计单位人员对舞弊几率进行决策的数据。并通过统计学分析和后续讨论发现目前我国舞弊审计实务中存在如下不当倾向:(1)审计人员对舞弊几率存在总体的高估倾向,导致舞弊审计实务在总体上占用了过多的审计资源并缺乏效率性;(2)审计人员认为被审计单位按照展望理论进行舞弊几率决策,而被审计单位人员实际上按照经典风险期望模型的假设进行舞弊几率决策,这导致上述总体高估倾向在内部结构中不均衡,后果较轻的舞弊事项在舞弊审计实务中挤占了本应分配给后果较严重舞弊事项的审计资源,并最终导致目前我国舞弊审计实务的重点和方向存在偏差。最后,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经典审计案例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上述结论在审计实务领域中的合理性。本文的结论能够帮助审计人员对舞弊风险评估实务和舞弊审计资源配置的现状做出评价,并指导审计人员对舞弊风险评估过程中存在的不当倾向进行纠正。
王琴[3]2007年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风险与导向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环境日益复杂,企业经营失败风险和财务报表舞弊风险不断增加,审计风险加大。与此同时,审计服务市场的激烈竞争要求会计师事务所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增加审计服务的价值。在此背景下,与审计环境相适应的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应运而生。而审计风险是风险导向审计研究的核心,导向指标是风险导向审计的出发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审计风险模型,确定合理的审计导向,是控制审计风险的前提,对降低审计风险有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我国审计理论界对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概念——“审计风险”的界定有争议,对风险导向审计应用的切入点——“导向”看法也不同。在当前大力推行风险导向审计之际,对其核心概念正确定位,对其审计风险模型进行全方位的构建,对其以何种风险为导向加以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风险导向审计,分析了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论演进背景和产生的现实原因,并介绍了导向指标的演进,以便让人尽量明了风险导向审计的全貌,也方便笔者在随后展开自己的观点;第二部分,认为确立风险导向审计必先对其核心的东西进行研判,一门学科的理论构建必先对其核心概念进行澄清和构建,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本部分重点论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审计主体是理性的经济人的假设下对风险导向审计的“风险”二字进行了彻底的廓清,对比较混乱的审计风险的涵义进行了深刻的探析,并提出了设立一个新的统驭概念——审计业务风险的设想,二是在现有审计风险模型的基础上,并结合审计业务风险产生的过程,修正了审计风险模型,引入法律风险;第叁部分,首先对现有的导向模式进行评析,接着提出风险导向审计不仅仅是以重大错报风险为导向,也应该以法律风险为导向的“双导向”思想,并对“双导向”审计的基本审计程序及重大错报风险、法律风险的影响因素作了试探性的研究;第四部分,通过案例透视我国审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个人建议。
李谟化[4]2015年在《基于宏观经济波动的公司风险对审计质量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审计作为资本市场的一种监督机制,对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和资本市场有序运行具有重大意义。近些年来一系列审计失败的发生,审计质量引起了各监管部门和学术界的共同关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是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审计质量受到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随着公司风险的变化,管理层粉饰财务报告的动机加强,进而影响审计质量。进入本世纪以来,尽管我国宏观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但是波动比较大。当宏观经济发生波动时,企业会受到一定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使得公司风险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在不同规模事务所之间可能存在差异。基于以上问题,本文重点研究了公司风险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宏观经济波动下公司风险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以及宏观经济波动对两者关系的影响在不同规模事务所之间是否存在差异。首先,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前景理论、声誉理论和“深口袋”理论提出了这叁个关系的分析思路。其次,选取2004—2013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样本,建立Logistic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控制了事务所自选择问题后,对上述叁个问题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公司风险越高,审计质量越高;(2)相比宏观经济上行期,在宏观经济下行期时公司风险与审计质量的正相关关系显着减弱,即在宏观经济下行期,审计师对公司风险的敏感程度降低;(3)相比非“四大”,宏观经济下行期对公司风险与审计质量关系的负向调节作用在“四大”中更显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四大”提供的审计服务质量并没有高于甚至低于非“四大”。最后,本文从被审计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和政府叁个角度,提出了适当扩大董事会规模、事务所规模发展合理化、加强审计师职业道德修养,降低审计师的不“作为”、推广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强化政府监督职能和推动法规建设,完善法律环境几点提高审计质量的政策建议。
何勇[5]2009年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及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审计模式是审计理论和实务中的重要问题。在审计发展的历史,依次出现了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在审计实践中产生的,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高风险环境,以风险评估为中心的审计模式。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全面评估风险为基础,以重要风险点为切入点,对风险高的业务与内容加大审计力度,追加审计程序,扩大审计范围,提高审计的效率,风险管理的力度。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以全局战略观的眼光评价客户的所有经营行为的有效性,将风险置身于审计的全过程。作为现代审计的新思路,风险导向审计肩负着弥合审计期望差距,降低审计职业风险的重任。风险导向审计代表了现代审计发展的趋势,该模式的出现对审计理论与实务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研究现状出发,在第二章介绍分析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相关理论,定义了审计风险、介绍审计风险模型和审计方法的历史演变。在此基础上,论文还进一步阐释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操作程序,强调指出了风险评估的重要步骤和整个的审计程序。商业银行所拥有的良好的信息技术平台和风险管理经验使得基于战略系统观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商业银行审计中的运用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因此本文在第叁章研究分析了我国商业审计的历史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并在第四章内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引入我国商业银行审计,指出了其目标定位、实施操作的具体步骤和程序。
赵俊湦[6]2009年在《基于风险管理的审计评价系统建模与控制研究》文中指出从现代审计的发展过程来看,风险评价系统是风险审计的灵魂。在对风险审计的研究文献中,更多的是对这种方法模式的技术和功效进行评价分析,只是强调风险评估理念,并未就影响其核心的“风险评价”进行深入研究,而怎样促使审计主体合理评估,才是风险审计评价系统能否有效推行的关键,也是审计以“客户满意”为基础的审计绩效发展的重点。审计综合评价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对审计评价的研究缺乏基本的理论和一般方法,现有的研究缺乏系统性,许多审计评价理论研究成果,不但没有系统性、适应性、广泛性,甚至缺乏最基本的概念基础,与实际应用的距离较大。立足于审计服务思想,用系统工程管理的观点,研究审计服务“瓶颈”问题的形成、制度结构、及其审计评价系统的运筹与控制,对于提高我国审计服务业的管理水平,实现与国际接轨,对中国审计的发展和全新社会保障体系的平台构建,从根本上解除国家或社会对审计承担的无限责任,解除审计对审计服务承担的无限责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详细、深入和全面的研究论证,在审计服务运筹与控制的基础性研究方面、审计评价系统控制优化的组织结构研究方面、审计动态运筹与控制研究方面以及审计评价系统体系与反馈控制研究方面均有创新与突破,给出了审计评价系统研究的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为审计综合评价系统与评价建模搭建提供决策支持。本文以理论研究为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了包括结构动态设计理论,运筹学,数理统计,决策理论,现代预测理论,信息论等在内的基本理论;并有效采用了结构动态设计理论、数学分析、系统工程、模糊熵的理论、运筹学、模糊数学、马尔科夫及多目标规划等多种技术方法。在实证研究中,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数学方法,并应用C语言进行应用编程。本文解决了审计风险结构的优化规律描述与当前审计服务约束条件下的研究思路问题,找到了长期以来审计主体风险抑制问题的症结,构建了审计体制的结构优化配置的黄金分割模型,并用系统工程学方法研究了审计二元关系模式主体的建模与控制问题,最后构建了基于“客户满意度”的审计绩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量化),为进一步优化审计发展的运筹与控制,提供了量化依据。本文的研究成果,将极大地推进审计评价系统的建立,实现审计体制转型、机制革命和从“传统计划审计到审计服务满意”的现代审计转制过程,使其不仅能起到“经验指导”作用,而且还具有“理论牵引”作用,并将对整个审计服务发展、审计评价系统与研究起到基础性的推动作用。
刘志洋[7]2018年在《基于股权特征的注册会计师服务需求研究》文中指出注册会计师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既是一种制度安排,监督社会经济健康运行,又是现代服务业,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专业服务,此种论断凸显事务所提供的审计服务和非审计服务在促进资本市场发展、改善投资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场经济建立以来监管部门就认识到注册会计师制度的重要性,为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稳定发展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如推动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合并重组等制度改革,然而此种促进机制更多地改善了会计师事务所服务质量供给,而对企业自愿选聘高质量注册会计师服务,提高其需求水平缺乏应有的激励和治理机制。依据经济学理论,需求决定供给,培植企业高质量的审计服务需求和非审计服务需求才是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国目前审计服务市场和非审计服务市场均是处于买方市场,且短期内以买方主导的市场格局难以改变,虽然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服务需求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严重不足,并且受制于非审计服务损害审计独立性的负面消息导致我国企业对高质量非审计服务需求更是匮乏,故而本文将研究视角定位于探讨注册会计师服务需求驱动机制,关注企业选聘不同质量审计服务和非审计服务的动机问题,挖掘企业高质量服务需求不足的制度成因,不仅有利于引导资本市场积极选聘高质量的注册会计师服务促进行业发展,而且可以为监管部门制定政策弥补需求不足的制度漏洞提供智力支持。目前关于非审计服务需求影响机制的文献较少,虽然有部分国外学者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但是需求机理均是通过代理冲突理论进行解释,即代理冲突严重的企业为了传递审计独立性较高的信号而降低非审计服务需求水平,此种理论解释明显不符合我国制度背景及非审计服务需求现状;而关于审计服务需求驱动机理的文献虽然较多,但是研究视角单一,仅仅关注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制度环境中的某一方面,忽视公司治理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制度体系,内部机制之间相互影响并且受到一定程度市场和法制环境的调节,导致研究结论只是从表象上揭示某一因素对企业审计服务需求产生影响,而并未深入分析各因素之间对审计服务需求的驱动机理。针对以前文献研究不足笔者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构建一个审计服务需求和非审计服务需求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进行实证检验,将影响因素按照影响程度划分为内因和外因,依据内因是动力、外因是条件的机理构建调节效应模型进行检验。本文为了强化企业审计服务需求是利益相关者综合博弈的结果,在理论方面,深入解析我国上市公司委托代理问题,明确上市公司内部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链条上的相关人员对审计服务需求均会产生影响,又通过制度经济学博弈分析阐明利益相关者行为决策机理;在影响因素分析方面,将审计服务看作一种经济商品运用古典经济学对其需求机理进行阐述,并利用制度间相互依存的机制从微观制度和宏观制度两方面对审计服务需求的影响进行介绍。虽然目前关于企业非审计服务需求影响机制没有成型的理论模型,但是考虑到企业作为一系列契约的集合,其选聘非审计服务行为会受到契约相关人的影响,故而也将企业需求非审计服务水平看作是利益相关者博弈均衡的结果。进而基于利益相关者博弈均衡的视角构建实证模型进行检验,内在驱动因素股权特征既从质和量两个维度进行衡量,又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进行检验;外因方面分别从公司层面、市场层面和法制层面选取相关指标进行调节分析,其中公司层面的管理层和独立董事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可以认定其独立于企业股东而外生化为一种制度安排,随着管理层权力变化和独立董事有效性的变动而对企业股东的行为决策产生不同的制约作用。实证研究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后的资本市场环境,选取2007—2016年沪深两市同时购买审计服务和非审计服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完成实证检验,并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同时为了保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审计服务需求和非审计服务需求分别通过更换研究样本和缩小非审计服务研究范围,以及通过变量替换两种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从总体上看,由于目前阶段相对于非审计服务需求来说,企业需求审计服务的水平较高,导致关于注册会计师服务总需求影响机理的实证结果与驱动审计服务需求的机制一致;(2)股权特征静态指标对审计服务需求和非审计服务需求影响结果类似,且不同的股权特征对两类服务需求有不同的作用,其中国有企业和两权分离度较大的公司需求审计服务和非审计服务的水平均较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两类服务的需求呈正U型关系,而中小股东随着其制衡作用增加同时提高企业审计服务和非审计服务需求水平;(3)股权特征动态指标中股权制衡度变动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审计服务需求和非审计服务需求的影响相同,而机构投资者类型对两类服务需求的影响存在差异,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偏好高质量的审计服务,然而其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类似均对非审计服务质量需求较高,并无实质性差异;(4)两权分离度和股权制衡度对审计服务需求和非审计服务需求的影响受到一定外在条件的制约,且不同的外在条件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从总体调节结果来看,大部分外因的调节机理与理论分析并不一致,此种现象的根源在于资本市场有效性水平较弱,同时受制于股东大会决策机制和服务委托机制,导致较强的董事会治理效率和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难以对实际控制人产生治理效应,也使部分中小股东产生错误认知而未充分利用良好的制度优势维护自身权益。本文实证结果表明两权分离度较高所引起的代理冲突并不能促使企业选聘高质量的审计服务,暗含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水平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存在差异,弱化的资本市场环境致使两权分离度较高的实际控制人在实施机会主义行为时承担的经济后果较少,对其实施违规行为相当于是一种变相的激励机制;同时资本市场有效性较弱也使独立董事制度、市场化条件和法制环境难以发挥应有的治理作用。此种结论可以解释企业缺乏高质量审计服务和非审计服务需求的部分原因,以及部分机制难以发挥效用的机理。这将为我国需要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有效性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增强投资者对资本市场有效性的认知,对其投资决策提供理论指导;也为监管部门积极推进制度化改革,制定措施引导企业自主选择高质量的注册会计师服务提供经验证据。
孙宗宽[8]2013年在《中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以外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为范畴的中小商业银行已成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壮大,对于扩大银行业金融服务领域和范围、提高区域发展金融服务水平,带动其他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增强我国银行业整体服务能力和改革绩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逐步向内生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放缓、内需倚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减弱、中产阶层不断扩大、城镇化加速推进、技术创新和绿色经济特征凸出、要素市场化改革全面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建立并实施,经济金融发展趋势及发展特征与以往历史时期大不相同,中小商业银行发展面临全新的环境。面对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和趋势特征,适应经济金融改革举措的整体推进,在经历了以往的改革过程后,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迫切需要建立目标明确、特征突出、重点得当的新的发展战略,以满足中小商业银行自身发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的需求,实现中小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有效履行经济社会服务职能。本文以战略理论、最优金融结构理论、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理论等为理论基础,按照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论述和规划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在阐明选题的价值和意义、明晰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础、梳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环境基础上,设置非平衡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要素体系及其战略绩效,并构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总体框架,明确了相关战略目标、战略特征和战略重点;围绕总体发展战略,深入分析并形成了关于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业务发展、流程再造、风险管理、信息科技建设、人力资源建设、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七大领域的子战略,全面协同支撑总体发展战略。本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获得并支撑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第一,提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要素体系。选取2001-2010年由12家股份制银行、46家城市商业银行、13家农村商业银行组成的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相关非平衡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并形成了公司治理、业务发展、风险管理、人力资源建设、信息科技建设、流程再造、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七大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要素体系。第二,构建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总体框架,明确了相关战略目标、战略特征和战略重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从改革经营和管理、改善生态环境入手,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推进中小商业银行沿着高效、稳健、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建立特色鲜明、服务优良的现代银行,实现多层次、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有效市场竞争,动态匹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服务地方经济、中小企业、城乡居民的和谐金融服务。公司治理、业务发展、流程再造、风险管理、信息科技建设、人力资源建设、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等七个领域协同一致的政策框架,构成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重点和主要支柱。第叁,通过分析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地方政府控制的特殊属性,以及中小商业银行叁元分类结构特征、政府控制、监管约束、市场影响等公司治理四类因素,构建地方政府控制下公司治理成本效益的理论框架,刻划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均衡态势和发展路径,形成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渐进改革的“叁步走”优化路径。第四,通过重点分析成长期企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效率属性、根植当地和跨区域经营相互促进、利率市场化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四类主要影响因素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规范和要求,形成了巩固和扩大传统业务、创新加强新型业务的中小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思路和策略。第五,通过分析中小商业银行流程再造的理论、实践和现状,指出地方政府支持的推动力、战略规划内在要求的拉动力、高管层认识的统一性,构成了流程再造的动力源支撑。中小商业银行流程再造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实施业务战略模块的流程改造,匹配组织架构的整合和优化,配套流程再造的保障支撑。第六,通过重点分析中小商业银行科学发展、内涵集约经营模式、规模扩张、差异化和特色化经营、上市规划、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监管趋势等对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和形成的新趋势,构建了中小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体系和机制建设的框架和内容,形成了匹配总体战略、夯实传统风险管理基础、逐步建立基于风险资本约束机制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思路和策略。第七,通过构建低层次人力资本向高层次人力资本转化、反映人力资源制度功效的中小商业银行人力资本模型,刻划中小商业银行人力资本提升的战略逻辑和经济机制,得出中小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制度有效提升了人力资本水平,促进产出增长,实现效率增进。并以2001-2010年我国71家中小商业银行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支持了理论模型结论。指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战略转型时期,需要重视人力资源制度的中长期绩效,遵循中小商业银行人力资本提升的战略逻辑和经济机制,构建人力资本战略,加强人力资本战略的匹配性和协同性,提升和塑造吻合自身禀赋和战略要求的人力资本。第八,通过重点加强地方政府治理,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和资本市场建设,加强涵盖征信体系、支付体系、会计审计、法律、监管、存款保险、危机和破产机制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内容和措施。
林铉力[9]2017年在《企业内部审计目标实现活动中的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我国多家上市公司近年在内部审计目标实现活动中的表现为具体研究案例,试图通过一定量的实践工作总结及对部分资料的梳理,在整理近年国内外同仁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发现案例公司所暴露的内部审计目标实现活动开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案例公司内部审计目标实现活动的有序开展提出建议,并帮助其实现内部审计目标,增加其企业价值。由IIA版本的内部审计第七次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可以推知企业内部审计的目标是为企业增加价值,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对企业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叁个方面的确认和咨询服务是为实现企业内部审计目标所开展的活动。故本文结合案例讨论了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对企业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叁个方面的辅助活动的现状并发现了具体活动开展中暴露出的内部审计制度存在缺陷、内部审计报告缺乏响应、内部审计目标实现活动对公司治理辅助有失水准、内部审计目标实现活动对风险管理辅助不够全面、内部审计目标实现活动对内部控制辅助脱离实际等五个问题,并思考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根据所总结的原因提出了五个相对应的针对问题的应对方法,以帮助企业更好的开展其内部审计目标实现活动,有效增加企业的企业价值。
刘先[10]2016年在《经济周期波动与银行风险控制》文中认为进入新世纪以来,金融行业有效的配置了稀缺的资源,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金融行业作为现代经济血液的功能越来越重要。而现代金融体系中最基础,却又是最重要的商业银行体系的核心地位越来越重要,商业银行体系理应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一类特殊的企业,自从其诞生以来就伴随着风险。因此,商业银行自成立后就每时每刻离不开发现风险,经营风险,规避风险,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及商业银行本身就在不断的寻求改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以求最大限度地控制风险。本文系统分析和比较了内地商业银行与香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系统,其中主要涉及到中国内地的商业银行与香港地区商业银行的风险形成机理的比较与分析;内地与香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体系框架、法制环境、外部监管体制及内部控制体制等方面的比较与分析;内地与香港商业银行风险度量的比较研究等。试图将香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先进理论运用到内地商业银行风险控制领域,重点通过向量自回归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经济周期波动对两地银行风险控制的影响,以及探索两地所表现出来的对风险的不同应对状况和两地之间风险控制框架异同,找出其中的特殊性和关联性。本文就中国内地商业银行及香港地区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的改良,从内部预防与操作体系及外部环境两方面提出若干设想。对于商业银行发达国家(地区)的风险管理经验进行批判的吸收,结合我国内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起有我国特色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风险度量和管理模型;建立起良好的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模型,完善我国内地商业银行目前的信用评级制度,为风险管理提供客观公正的企业信用资料;建立起良好的信用外部环境,完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数据库,建立起我国内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型,以数据库为基础检验风险管理模型的有效性;加快我国内地内地金融业的市场化的进程,加速金融法律相关研究;重视社会及商业银行内部的信用文化建立,重视内地商业银行的内部信用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1].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风险偏好的影响研究[D]. 段宏. 西南交通大学. 2006
[2]. 舞弊风险高估倾向对舞弊审计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D]. 黄俊晨. 南京审计学院. 2014
[3].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风险与导向问题研究[D]. 王琴. 东北财经大学. 2007
[4]. 基于宏观经济波动的公司风险对审计质量影响研究[D]. 李谟化. 湖南大学. 2015
[5].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及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D]. 何勇. 复旦大学. 2009
[6]. 基于风险管理的审计评价系统建模与控制研究[D]. 赵俊湦. 南京理工大学. 2009
[7]. 基于股权特征的注册会计师服务需求研究[D]. 刘志洋. 吉林大学. 2018
[8]. 中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D]. 孙宗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9]. 企业内部审计目标实现活动中的问题研究[D]. 林铉力. 江苏科技大学. 2017
[10]. 经济周期波动与银行风险控制[D]. 刘先. 辽宁大学. 2016
标签:审计论文; 风险导向审计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论文; 审计风险模型论文;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论文; 银行风险论文; 审计质量论文; 中小商业银行论文; 风险管理体系论文; 风险评价论文; 审计计划论文; 风险模型论文; 审计目标论文; 控制环境论文; 审计方法论文; 会计与审计论文; 战略分析论文; 审计流程论文; 战略控制论文; 公司治理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