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不同住房来源居民活动——移动模式的社会分异

北京不同住房来源居民活动——移动模式的社会分异

论文摘要

随着城市化深度发展,住房来源混合成为理解当前城市社会分异的新背景。以北京清河街道为案例,从活动密度表面、时间利用特征以及出行特征等不同方面描述了不同住房来源居民的活动—移动模式;之后,基于微观个体活动时空制约数据,构建了居民行为的时空间制约、活动参与、出行需求与出行时间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尝试解释居民活动时空制约、活动参与和移动之间的关系,探讨不同住房来源居民活动—移动模式社会分异形成的微观机理。研究发现,不同住房来源居民的活动—移动模式存在显著的社会分异;生计活动的时空制约是影响不同住房来源居民活动—移动模式社会分异的重要因素;而出行时间对家外维持和休闲活动时间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建议城市规划和管理者在促进不同住房混合的同时,着重考虑在居住区周边培育适合不同住房来源居民的就业岗位,并配套建设满足他们日常生活需求的维持性活动和休闲活动的基础设施。

论文目录

  • 0 引言
  • 1 研究区域与数据
  • 2 不同住房来源居民活动—移动模式的基本特征
  •   2.1 居民活动—移动模式的可视化
  •   2.2 不同住房来源居民的时间利用特征
  •     2.2.1 不同类型活动的时间分配
  •     2.2.2 家内外活动的时间分配
  •   2.3 不同住房来源居民的出行特征
  • 3 不同住房来源居民的时空制约与活动—移动模式的结构方程模型
  •   3.1 不同住房来源居民的时空制约
  •   3.2 时空制约与活动—移动模式的结构方程模型
  • 4 结论与讨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张雪,柴彦威

    关键词: 社会分异,活动移动模式,住房来源,北京

    来源: 城市发展研究 2019年12期

    年度: 2019

    分类: 经济与管理科学,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学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经济地理系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144,41529101)

    分类号: F299.23

    页码: 17-27+2

    总页数: 12

    文件大小: 4554K

    下载量: 382

    相关论文文献

    • [1].再论秦至汉初的“分异令”及“分户”问题——以出土简牍为中心[J]. 南都学坛 2020(04)
    • [2].我国耕地等别分异特性及其对耕地保护的影响探究[J]. 甘肃农业 2016(06)
    • [3].国内城市居住分异测量的关键问题探讨[J]. 上海城市管理 2019(02)
    • [4].基于普通市民视角的天津城市特色感知分异研究[J]. 建筑学报 2015(S1)
    • [5].居住分异背景下国内混合居住研究进展[J]. 建筑与文化 2020(08)
    • [6].中国城市居住分异的演化与特征[J]. 城市问题 2008(09)
    • [7].国内外城市社会空间极化分异比较研究[J]. 世界地理研究 2008(04)
    • [8].我国居住分异现象演化过程及影响机制分析[J]. 华中建筑 2010(03)
    • [9].分异[J]. 城市规划 2010(04)
    • [10].城市居住分异的成因及负面影响解读[J]. 法制与社会 2009(27)
    • [11].城市居住分异的成因及解决思路[J].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 2009(05)
    • [12].京津冀生态功能分异与协同的实现逻辑与路径[J]. 生态经济 2015(07)
    • [13].基于教育设施分布的典型学区空间居住分异研究[J]. 城市建筑 2020(05)
    • [14].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易地搬迁,家庭贫困与收入分异[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0(07)
    • [15].特大城市二元社会空间结构分异及其文化作用机制[J]. 城市观察 2020(03)
    • [16].基于住宅价格视角的居住分异耦合机制与时空特征——以南京为例[J]. 地理学报 2017(04)
    • [17].区域在业人口疏密分异及与影响因素的联动模式——以浙江省为例[J]. 社会科学论坛 2011(05)
    • [18].快速城镇化下中国大城市房权分异研究——对广州的实证[J]. 地理学报 2014(12)
    • [19].树轮-气候“分异问题”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 2017(11)
    • [20].旅游影响居民感知分异研究综述[J]. 江苏商论 2010(01)
    • [21].中国城市的居住分异[J]. 国际城市规划 2008(04)
    • [22].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分异现象研究[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2(09)
    • [23].不同社会阶层居住分异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J]. 企业研究 2011(24)
    • [24].“特色小城镇”的就业效能:特征与反思——基于国家首批127个特色小城镇的实证分析[J]. 小城镇建设 2019(03)
    • [25].居住分异背景下社区体育场馆布局的非均衡发展[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3(01)
    • [26].城市特色感知分异实证调查研究[J]. 建筑学报 2013(S1)
    • [27].居住分异与社会距离[J]. 北京社会科学 2010(01)
    • [28].居住分异条件下的和谐社区规划策略研究[J]. 规划师 2008(S1)
    • [29].对草木分异的思考[J]. 地理教学 2017(22)
    • [30].川西北高原藏区农村贫困化分异机制探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06)

    标签:;  ;  ;  ;  

    北京不同住房来源居民活动——移动模式的社会分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