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人格论文_郭萍

导读:本文包含了儒家人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儒家,人格,思想,新民,道德,主义,理想。

儒家人格论文文献综述

郭萍[1](2019)在《“儒家人格主义”之省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汉学家狄百瑞提出了一种儒家现代性人格的范型——"儒家人格主义",并以此为核心来阐明儒家自由观的特质及其发展途径。对此,笔者认为狄百瑞"儒家人格主义"的实质依据是传统宋明儒学的"天理",其实现途径乃基于程朱理学家的"新民"主张,这都与其倡导的现代性人格相背离。究其原因,在于狄百瑞没有真正意识到儒家人格的时代转变问题,更未能从时代转变的维度上认清宋明儒学内部的分歧。(本文来源于《哲学动态》期刊2019年05期)

邓黛[2](2018)在《简论元杂剧中的儒家人格理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元杂剧的创作主体是元代儒家文人,他们在创作中将自身的人生信念、理想抱负投射到笔下,通过人物的言行来宣泄他们在现实中受压抑的不满情绪,倾诉他们的精神追求,抒发他们的理想抱负。元杂剧作家让笔下的人物在虚拟的悲欢离合情境中,完成他们自身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理想,通过戏剧文本中"修齐治平"的实践历程来塑造儒家理想人格,颂扬穷困环境中固穷守志的道德人格,困厄境遇中经济天下的入世精神,以及面对艰险时知天命、尽人事的刚健人格。(本文来源于《戏曲艺术》期刊2018年04期)

陈昭雨[3](2018)在《谈贾宝玉两赋人格对儒家人格的背离与超越》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儒家思想的角度分析贾宝玉的双重人格,一是宝玉的正向人格集中体现在他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上;二是宝玉的邪表现在他对正统思想的叛逆与背离上。(本文来源于《中华辞赋》期刊2018年11期)

罗怡欣[4](2018)在《论儒家人格思想的现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儒家思想作为最有影响力的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影响了人们两千多年,它的核心即为儒家人格思想,以儒家人格思想为核心的思想体系逐渐变成一种道德规范。当今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使得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然而人们的精神素养却没有与物质文化的增长相同步,反而出现了"道德滑坡"。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提升人的内在素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而这一切应该以儒家人格思想作为核心。文章基于高中生视角,以多元化的角度思考问题,结合所学儒家文化相关知识,试论儒家人格思想的现代价值。(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期刊2018年09期)

张亦驰[5](2018)在《论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资源当代转化的价值意蕴》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人心灵和品格的塑造是人格教育的目标,最终目的是帮助人们获取真善美的精神追求。人格教育思想发端于先秦儒家学派之中,经过岁月的积淀、吸收、转化,得以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通过对先秦儒家的人格教育思想体系中蕴含的精华思想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使先秦儒家理想人格重新焕发光彩,对于完善现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格教育理论,促进道德人格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祁泽宇,余沐芩[6](2018)在《先秦儒家人格美育视域下《朗读者》的文化审美与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儒家文化与当代大众文化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朗读者》作为文化类电视节目,体现出深刻的审美价值与教育意义。透过儒家人格美育观,可以从美学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朗读者》,发掘其中宝贵的文化内涵,从而对文化教育与传播带来启示。(本文来源于《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卢海韵[7](2018)在《浅析儒家人格思想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儒家重视个体道德的培养和发展,因此儒家文化中的人格思想更多的是对道德人格进行的阐述,主要提倡道德人格的培养,同时重视道德行为的践行,在行为的践行上反映出儒家"仁"的特点。(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8年03期)

罗晓东,岳志成,沈思烨[8](2018)在《书院教育的复兴与儒家人格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高等教育的根本矛盾是求道与学艺的矛盾。近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对西、苏模式的模仿主义以及越来越转向学艺本位的教育理念,导致对大学生的人格培养的轻视与路径匮乏,这都一直为国人所诟病。如何寻求突破发展的瓶颈,建立真正意义上21世纪的中国大学和本土化的高等教育模式,已经成为了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命题。书院作为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组织,是中国传统高等教育的代表之一,也是儒家人格培养的重要机制,在港澳台和上海等多地正在悄然复兴。立足当代,如何继承传统和与时俱进,就必须要审视书院教育的办学制度与治学方法,这也才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出路所在。(本文来源于《当代青年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魏冰娥[9](2017)在《儒家人格论释及其德育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成人成己"为任的儒家始终重视人格及人格教育,并将人格的内涵规定为:有志、由己、发愤与担当。其对当代德育的启示可归结为:对人格及其包含的"德"的重视,能够弥补当前德育中人格培育的不足及德性的扩充;"有志"可促成当前人格培育中的坚定性、崇高性、精神性理想的树立;"由己"能促进自主与独立人格的形塑;"发愤"可养成乐观奋进的人格;"担当"则能引导责任及无私人格的塑造。(本文来源于《现代基础教育研究》期刊2017年04期)

缐巧莺[10](2016)在《浅谈儒家人格思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儒家人格思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积极的入世进取精神,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品德、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就儒家人格思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讨,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华少年》期刊2016年20期)

儒家人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元杂剧的创作主体是元代儒家文人,他们在创作中将自身的人生信念、理想抱负投射到笔下,通过人物的言行来宣泄他们在现实中受压抑的不满情绪,倾诉他们的精神追求,抒发他们的理想抱负。元杂剧作家让笔下的人物在虚拟的悲欢离合情境中,完成他们自身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理想,通过戏剧文本中"修齐治平"的实践历程来塑造儒家理想人格,颂扬穷困环境中固穷守志的道德人格,困厄境遇中经济天下的入世精神,以及面对艰险时知天命、尽人事的刚健人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儒家人格论文参考文献

[1].郭萍.“儒家人格主义”之省察[J].哲学动态.2019

[2].邓黛.简论元杂剧中的儒家人格理想[J].戏曲艺术.2018

[3].陈昭雨.谈贾宝玉两赋人格对儒家人格的背离与超越[J].中华辞赋.2018

[4].罗怡欣.论儒家人格思想的现代价值[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

[5].张亦驰.论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资源当代转化的价值意蕴[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6].祁泽宇,余沐芩.先秦儒家人格美育视域下《朗读者》的文化审美与传播[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7].卢海韵.浅析儒家人格思想特点[J].才智.2018

[8].罗晓东,岳志成,沈思烨.书院教育的复兴与儒家人格培养[J].当代青年研究.2018

[9].魏冰娥.儒家人格论释及其德育启示[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7

[10].缐巧莺.浅谈儒家人格思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6

论文知识图

儒家的人格结构示意图儒家人格结构心理学扩展示意图专题研究中国人的脸面观——社会心理学研究...专题研究中国人的脸面观——社会心理学研究...:南朝·宋《竹林七仙与荣与期·嵇康像...明唐寅“琴士图”戏的观众可以围坐于前...

标签:;  ;  ;  ;  ;  ;  ;  

儒家人格论文_郭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