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扩张性论文_胡志成,杜忠鹏,郑黎晖,姚焰

导读:本文包含了主动脉扩张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主动脉,动力学,超声,数值,心动,延续性,红细胞。

主动脉扩张性论文文献综述

胡志成,杜忠鹏,郑黎晖,姚焰[1](2019)在《主动脉扩张导致房间隔压迫移位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3岁。因"发作性心悸11年,再发1个月"入院。患者11年前频繁发作心悸,当地医院诊断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2008年6月行房颤射频消融治疗,术后规律口服维拉帕米、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等药物,仍间断发作心悸症状。2010年12月再次行房颤射频消融治疗,术后规律口服地尔硫卓草、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等药物,房颤未再发。本次入院前1个月心悸症状加重,动态心电图示阵发性房颤。平均心率110次/min,最快心率142次/min。为行房颤射频(本文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陆玉芳,冯平[2](2019)在《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在主动脉扩张性疾病行腔内修复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在主动脉扩张性疾病行腔内修复术的患者中应用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9年2月接纳的60例主动脉扩张性疾病行腔内修复术患者,采用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手段;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加延续性护理模式相结合的手段。分析患者出院3个月后填写的生存质量量表及自我护理能力量表。结果分析得知,患者出院3个月后自我护理能力及生存质量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脉扩张性疾病行腔内修复术患者采用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性护理模式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满意程度较高,可以大量临床应用。(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91期)

姜文剑,刘扬,余长遥,张宏家[3](2019)在《单纯升主动脉扩张患者手术指征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单纯局限的升主动脉夹层患者与单纯升主动脉扩张患者的升主动脉内径及术后结局,探讨现有指南指导国人升主动脉扩张患者手术时机选择的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7年139例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主动脉扩张及主动脉夹层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合并马方综合征、心脏瓣膜等病变的患者后,分为单纯局限的升主动脉夹层组(83例)及单纯升主动脉扩张组(5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升主动脉内径及术后结局。结果在主动脉内径方面,单纯升主动脉扩张组的升主动脉内径[(57.30±9.41)mm vs.(50.72±9.53)mm,P<0.001]及升主动脉内径指数(31.12±5.38 vs. 27.22±6.40,P<0.001)均大于单纯局限的升主动脉夹层组。对于男性患者,结果也是相似的[(60.28±10.80)mm vs.(47.40±6.53)mm;30.00±6.33vs. 23.60±3.72,P<0.001]。但女性患者中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4.90±7.47)mm vs.(53.81±10.84)mm;32.03±4.37 vs. 30.58±6.56,P均>0.05]。对于术后结局而言,单纯局限的升主动脉夹层组死亡率较高,气管切开术发生率较高,术后出血再探查率较高。结论本研究中升主动脉发生夹层时患者的升主动脉内径多数<5.5 cm,因此仅凭现有指南指导国人升主动脉扩张患者手术时机选择是不够的,在未来的临床研究中,我们还需要明确更加合理的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张明奎,张福强,李洪银,薛辉,李莉娜[4](2019)在《二叶式主动脉瓣患者升主动脉扩张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患者升主动脉扩张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2年4月接受主动脉瓣替换手术1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主动脉瓣形态将患者分为二叶式主动脉瓣组(54例)和叁叶式主动脉瓣组(109例),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心动图参数,探讨影响升主动脉内径扩张的相关因素。结果二叶式主动脉瓣组患者手术年龄[(49. 2±13. 1)岁vs (55. 9±13. 8)岁,t=2. 95,P=0. 004]显着低于叁叶式主动脉瓣组;升主动脉内径[(41. 6±6. 6) mm vs (37. 0±5. 7) mm,t=4. 53,P <0. 001]显着高于叁叶式主动脉瓣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主动脉瓣狭窄、男性患者与二叶式主动脉瓣升主动脉内径扩张相关(P <0. 05)。结论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较易合并升主动脉扩张,且主动脉瓣狭窄、性别男性与二叶式主动脉瓣患者升主动脉扩张明显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师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孟庆龙,王浩,张茗卉[5](2019)在《经食管叁维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合并升主动脉扩张患者主动脉根部结构的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利用经食管叁维超声心动图评估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合并升主动脉扩张患者的主动脉根部结构及其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 15例存在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合并升主动脉扩张患者为病例组,17例主动脉瓣结构正常的患者为对照组,行经食管叁维超声心动图检查。eSie Valves分析软件获得主动脉根部相关参数,同时获取病例组左室功能参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主动脉根部各径线均增大。病例组中,术前发现升主动脉内径与窦部、窦管交界内径具有相关性,术后升主动脉未见明显回缩。病例组二尖瓣环-主动脉瓣环夹角与术前左室射血分数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能够利用经食管叁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合并升主动脉扩张患者的心内构型及解剖关系的变化,为术前评估以及术后再评价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侯倩文,刘桂梅,刘宁,李晓,乔爱科[6](2019)在《不同融合类型BAV对主动脉扩张影响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临床发现二叶式主动脉瓣构型是引发主动脉扩张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不同的二叶式主动脉瓣(BAV)分型对主动脉扩张部位的影响,对其进行了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对临床获得的CT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主动脉根部及升主动脉叁维模型。根据左右冠瓣融合(RL)、右无冠瓣融合(RN)、左无冠瓣融合(LN)3种BAV类型和3种开口状态共设计9组仿真实验,同时3组叁叶式主动脉瓣(TAV)模型作为对照组。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了1个心动周期中3个特征时刻主动脉内的血流分布情况。结果通过对收缩期BAV与TAV的有限元分析比较,发现血流速度和壁切变应力(WSS)分布存在显着差异。RL-BAV患者的偏心射流模式导致升主动脉的右前壁和主动脉根部WSS升高。RNBAV和LN-BAV的速度场向升主动脉凸起方向呈不对称分布,在升主动脉右后侧和主动脉根部WSS增大。相反,TAV模型仅在主动脉根部出现WSS突变且血流在每个主动脉段接近于对称。结论二叶瓣相对正常瓣叶发生主动脉扩张的风险性较大;其中LR几何构型容易造成主动脉根部(无冠窦)及管状升主动脉的扩张;RN易引起升主动脉中部扩张RN易引起主动脉根部(左冠窦)和升主动脉中部扩张;LN几何构型造成主动脉根部(右冠窦)、升主动脉中部扩张的可能性较大。(本文来源于《医用生物力学》期刊2019年S1期)

刘宁,侯倩文,李晓,刘桂梅,谢谨捷[7](2019)在《伴升主动脉扩张的BAV患者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左右冠脉融合型二叶式主动脉瓣(RL-BAV)患者常伴随不同程度的升主动脉扩张。为了研究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是否需要处理扩张的升主动脉,对RL-BAV进行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对伴升主动脉扩张的BAV患者的CT数据进行叁维重建,得到主动脉根部、升主动脉和降主动脉的叁维模型。在该模型中植入BAV作为实验组,在该模型中植入叁叶式主动脉瓣(TAV)作为对照组。对入口施加1.2 m/s速度边界条件,降主动脉出口设置90 mmHg的压力边界条件,对主动脉弓分支施加通过临床数据得到的流量边界条件,分别为0.137、0.06、0.106 kg/s,确保血流的流动符合生理规律。利用ANSYS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块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收缩期峰值时刻的血液流动情况。结果两组模型在壁面切应力(WSS),血流速度上差异较大。但流向主动脉弓各出口的血液流动方式几乎相同,表现为混乱的旋动流流动方式。实验组的WSS与血流速度大概为对照组的两倍。实验组自主动脉瓣口喷射出的血液冲击扩张的升主动脉右后壁面后发散,以旋动的方式绕升主动脉汇聚到主动脉弓一侧流入降主动脉。对照组WSS与血流速度趋于正常,但血流仍在扩张的升主动脉内部形成复杂的涡流流向主动脉弓分支。这种复杂的涡流将造成能量损失而使心脏超负荷工作并对血细胞构成潜在损伤。结论伴升主动脉扩张的RL-BAV患者在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应考虑同期处理扩张的升主动脉。(本文来源于《医用生物力学》期刊2019年S1期)

唐凌辉[8](2019)在《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升主动脉扩张的相关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的高血压容易导致主动脉扩张,且最容易发生在升主动脉。升主动脉扩张(Ascending aortic dilatation,AAD)的进展缓慢,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最终导致的结果却是致命的,其中最大的危害是导致主动脉夹层或破裂。而老年人更容易发生主动脉扩张。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更应该警惕升主动脉扩张的发生。研究目的:本研究希望通过分析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升主动脉扩张的相关因素,寻找升主动脉扩张可能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中的升主动脉扩张的筛查、预防、治疗及预后的评估。研究对象和方法:研究回顾性纳入了2014年的1771例来自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的多个社区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标准:1)未服用任何降压药物的患者,3次非同日测量的诊室收缩压≥140mm Hg,和(或)舒张压≥90mm Hg;或已经在临床上确认为原发性高血压,目前正在服用相关降压药物的患者;2)年龄≥60岁。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急慢性心衰、恶性肿瘤、造血功能异常、肝肾功能不全、风湿免疫性疾病、升主动脉瘤患者(直径≥45mm)等。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血常规、血脂、血尿酸、血肌酐、空腹血糖等检查,并对其相关病史和临床数据进行收集分析。根据是否患有升主动脉扩张将人群分为两组,升主动脉扩张组和正常组。分析两组间各项临床和人口学指标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再对其进行单变量/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分析升主动脉扩张与各变量间是否具有相关性,并根据结果绘制ROC曲线来计算该变量诊断效能最佳时的截断值及其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估该变量对升主动脉扩张的预测效能。研究结果:研究纳入了1771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为76.9±9.88岁。升主动脉扩张的患病率约为18.0%。在升主动脉扩张组中,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为13.6±1.4%,明显高于正常组的13.2±1.02%,p值<0.001。单变量线性回归分析提示RDW与主动脉内径呈正性线性相关关系(B=0.476,S.E=0.178,95%CI:0.127~0.825,p=0.008),但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后未见明显线性相关。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RDW与升主动脉扩张呈明显的正相关性(OR=1.318,95%CI:1.197~1.45,p<0.001),是升主动脉扩张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OR=1.323,95%CI:1.16~1.508,P<0.001)与升主动脉扩张呈显着的正相关性,说明RDW为升主动脉扩张的独立危险因素。RDW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17(95%CI:0.583~0.651)。当RDW的截断值取17.1%时诊断效能最佳,敏感度为58.8%,特异度为60.4%。提示该RDW对升主动脉扩张的预测模型有着较好的准确度和灵敏度。结论:RDW与升主动脉扩张呈明显的正向线性相关;RDW为升主动脉扩张的独立危险因素。当RDW的截断值取17.1%时诊断效能最佳。提示该RDW对升主动脉扩张的预测模型有着较好的准确度和灵敏度。(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5-09)

黄子春[9](2019)在《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升主动脉扩张患者术后感染及临床转归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选择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因主动脉病变合并升主动脉扩张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在行手术治疗之后发生相关感染以及心脏不良事件的情况和其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利用相关的危险因素对其进行预测。方法:选择于2012年6月份至2019年1月份之间,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因主动脉病变合并升主动脉扩张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信息,及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资料及术后随访资料,利用spss17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图片绘制。结果: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之间性别、年龄、血压、心率、心功能分级及心超检查各个项目不存在明显差异。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使用时间、总住院时间在两组中有显着差异,感染组的以上各项时间均长于非感染组,其他情况如术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总引流量、使用的血液制品总量无明显差异。术后一天总胆红素变化量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感染组的总胆红素变化量高于非感染组,其他术后生化项目在两组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两组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呼吸机使用时间在两组中存在显着性的差异,体外循环时间、ICU使用时间、总住院时间、总胆红素变化量在两组中不存在显着差异。ROC曲线分析结果提示单一使用呼吸机使用时间对感染的预测价值高于体外循环时间、ICU使用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术后一天总胆红素变化量。不良事件组与非不良事件组单因素分析显示LVEDV值在两组中存在显着性的差异,不良事件组患者LVEDV值高于非不良事件组患者,其他项目如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及余下各项心超检查项目在两组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两个组之间在术中情况等方面无显着性差异。术后的生化指标变化量在两组间不存在明显差异。两组间的多因素分析提示LVEDV值在两组中存在显着性差异。对于患者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使用LVEDV值对其进行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6。结论:1.对于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升主动脉扩张的患者,在临床工作中有许多手术方式可供主刀医生选择,而不同的手术方式在选择上存在一定策略,要根据患者升主动脉扩张情况及病变程度来综合考虑。2.呼吸机使用时间长,是我院的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升主动脉扩张患者手术之后相关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对感染预测的值为53.00h。3.LVEDV值较高是我院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升主动脉扩张患者于手术之后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对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预测值为266.00ml。(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张顺军,严悦[10](2019)在《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升主动脉扩张的外科治疗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升主动脉扩张的外科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科室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升主动脉扩张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类型将其分为单纯组(40例,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同期升主动脉成形组(17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同期升主动脉成形术)及同期升主动脉置换组(23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同期升主动脉置换术)。比较叁组患者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及主动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不同病变类型患者术前及术后升主动脉直径及扩张速率。结果单纯组患者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明显短于同期升主动脉成形组、同期升主动脉置换组(P<0.05)。叁组患者的术后早期急性肾衰竭、术后出血、术后心房颤动、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混合病变患者的升主动脉直径、升主动脉扩张速率均降低,差异显着(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年,叁组患者均无严重主动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升主动脉扩张实施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及同期升主动脉成形、升主动脉置换术治疗均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实施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更短,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需求选择术式。(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10期)

主动脉扩张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在主动脉扩张性疾病行腔内修复术的患者中应用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9年2月接纳的60例主动脉扩张性疾病行腔内修复术患者,采用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手段;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加延续性护理模式相结合的手段。分析患者出院3个月后填写的生存质量量表及自我护理能力量表。结果分析得知,患者出院3个月后自我护理能力及生存质量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脉扩张性疾病行腔内修复术患者采用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性护理模式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满意程度较高,可以大量临床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主动脉扩张性论文参考文献

[1].胡志成,杜忠鹏,郑黎晖,姚焰.主动脉扩张导致房间隔压迫移位一例[J].中国循环杂志.2019

[2].陆玉芳,冯平.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在主动脉扩张性疾病行腔内修复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3].姜文剑,刘扬,余长遥,张宏家.单纯升主动脉扩张患者手术指征的探讨[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9

[4].张明奎,张福强,李洪银,薛辉,李莉娜.二叶式主动脉瓣患者升主动脉扩张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9

[5].孟庆龙,王浩,张茗卉.经食管叁维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合并升主动脉扩张患者主动脉根部结构的评价[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9

[6].侯倩文,刘桂梅,刘宁,李晓,乔爱科.不同融合类型BAV对主动脉扩张影响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J].医用生物力学.2019

[7].刘宁,侯倩文,李晓,刘桂梅,谢谨捷.伴升主动脉扩张的BAV患者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J].医用生物力学.2019

[8].唐凌辉.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升主动脉扩张的相关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9].黄子春.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升主动脉扩张患者术后感染及临床转归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9

[10].张顺军,严悦.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升主动脉扩张的外科治疗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论文知识图

高血压患者主动脉扩张性的变化先天性心外畸形A.VR图像示永存左上腔静...右肺门结节黏液表皮样癌右肺门炎性结节Fig.3righthilarinflam...升主动脉根部轻度扩张叁尖瓣中重度返流

标签:;  ;  ;  ;  ;  ;  ;  

主动脉扩张性论文_胡志成,杜忠鹏,郑黎晖,姚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