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光学模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光学,模块,运动学,以太网,反射,以太,聚变。
光学模块论文文献综述
吴宏伟,方羽,权家琪[1](2019)在《以波动光学模块为例探究COMSOL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COMSOL波动光学模块为例,探究了COMSOL有限元软件在现代化教学模式中的应用。通过展示COMSOL软件在快速准确的预测设计模型中的电磁场的分布,模式的传输、反射和损耗等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光学中存在的一些物理现象,化抽象为形象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对于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同时,与具有一定成本和误差的实验相比,利用COMSOL仿真可以降低科研过程中一些不必要的成本以及预测出实验过程中可能难以直接测量的物理特性。(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下旬刊)》期刊2019年09期)
曹婉新[2](2019)在《ADPD188BI集成光学模块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ADPD188BI是一种针对烟雾探测器性能更好而采用双波长技术设计的集成光学模块,以优异的性能改善了电源管理,减少了烟雾探测器的误报,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烟雾探测解决方案。介绍了该模块的特点和工作原理,并给出了一种基于ARM Cortex-M0的烟雾探测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世界》期刊2019年03期)
宋代平,袁岳军,郭宗环,王康[3](2018)在《神光-Ⅲ精密光学模块侧装机械手运动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顺利将激光聚变试验所需的光学模块安装至主机试验装置中,设计了一种八自由度侧装机器人。通过D-H法建立机器人各杆件的参考坐标系并获得D-H参数,推导出该侧装机器人运动学正解。提出采用关节变量虚化法构建出一个虚拟六自由度机器人,并利用解析法求解虚拟六自由度机器人运动学逆解。基于关节占用空间最小的原则,结合麦夸特算法利用1st Opt软件对关节3和关节4的位置进行求解,进而求解八自由度侧装机器人运动学逆解,并通过实例验证逆解算法的正确性。对运动学分析求解可以用于机械臂末端执行器的精确定位和运动规划,为实现八自由度侧装机器人的轨迹规划及实时控制等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8年12期)
欧德明[4](2018)在《下装光学模块自动调平系统及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Inertia Confinement Fusion,ICF)可产生大量清洁可再生的聚变能,这极大地引起了科学家的兴趣。某大型固体激光主机装置为实现ICF反应,需要将某些大口径光学模块自下往上精密且柔顺地装配到光学路径中,在这之中存在模块重量较重、装校行程长、环境十分洁净、装校要求苛刻等这些特点,为此,在光学模块的装校之前,需要对模块的位姿进行调整,尤其是模块的水平姿态,模块水平与否直接决定着整个装校过程的成败。下装工装系统需要设计一套自动调平系统,它能够及时有效地调整模块的位姿,并且使其水平度在允许的范围内的。本文主要研究模块装校前的自动调平,对于模块提升过程中调平,本文未过多地涉及,仅给出了提升过程中模块出现倾斜的调平决策方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首先,本论文对自动调平系统及调平算法的应用现状做了简要的介绍和讨论,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应用于下装光学模块自动调平系统。对平台的静态调平特性进行了静力学分析,揭示了“虚腿”转移规律,讨论并确定了调平方法,并对调平过程可能会产生“虚腿”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本文的解决办法。(2)紧接着,从系统设计要求、设计原则和技术指标出发,对自动调平系统的结构、控制方案及硬件布局进行了设计,为了更好发挥自动调平系统的调平性能,对关键元器件进行了选型分析。(3)其次,建立了平台支撑腿机电调平系统数学模型,加入常规PID调节器并在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仿真,通过不断的试凑,得出一组较好的PID参数,但是,通过分析仿真结果,系统仍然存在调平速度较慢、调平精度上仍然有待改善的问题。(4)最后,针对常规PID控制策略应用于本调平系统存在的不足和自动调平系统非线性、通道耦合性、干扰不确定性等特性,本文提出了基于状态方程的预测控制方法,建立了刚性平台预测模型和系统状态方程,对刚性模型进行了修正,并对平台调平进行了解耦分析;建立了调平系统仿真模型,通过对仿真结过进行分析,该控制方法大大提高了调平速度和调平精度,并且优于常规的PID控制方法,证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适用性。基于状态方程的预测控制方法在调平速度和调平精度上能够满足自动调平系统的要求,可以考虑应用在实际的调平系统中。论文最后对提升过程中的模块动态调平的决策问题未作深入研究,仅给出了解决方法。(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5-01)
李亮亮[5](2018)在《基于力觉检测的下装光学模块装校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可产生大量的聚变能,它的实现需要高能量激光束组的激励。某大型激光装置在激光束组回路安装大量光学模块以实现ICF反应,光学模块装校的核心技术是能够实现六自由度运动的精密装校调整平台。模块的装校过程具有重载、行程不对等(竖直方向行程最大可达4120mm,其它方向只需10mm)、洁净、精密和装校位置狭长等特点。在利用机器视觉实现模块与洁净厢的对接后,模块在装校过程中的位姿无法被机器视觉检测到。由于重载的原因,机械结构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模块的实时位姿会随着模块举升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导致模块位姿无法精确预测,在模块的装校过程中出现模块与洁净厢的接触作用力过大,卡阻,甚至无法装校等现象,仅利用机器视觉的检测不能很好地完成模块的装校任务,因此引入了力觉检测。本文主要从下装系统的六自由度精密装校平台入手,响应项目要求,对运动和测力两个方面进研究,实现基于力觉检测的LRU模块的装校,主要内容如下:(1)提出了串并混联机构式六自由度精密装校平台,基于功能需求进行了自由度分析。对上下层机构和混联机构进行了逆解分析,并运用Matlab进行了算例仿真验证。(2)利用低维力传感器测量六维力的思想,提出了基于3-PRS/PSS机构测量六维力的方法,将六自由度精密装校平台的运动和测力功能合二为一,利用螺旋理论推导了六维力的解算方法。(3)详细分析了模块在装校过程中的位姿与接触力的关系,提出了基于力觉检测的模块位姿调整方法,分析了在机器视觉辅助下,基于力觉检测的模块装校流程。(4)用Adams仿真软件,对运动学逆解和六维力解算过程进行了仿真验证,模拟实际项目中模块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六维力解算验证,提出了一种误差补偿方法,最终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5-01)
罗桂林[6](2013)在《通过知识管理建 构光学模块 促成高效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管理是高效教学的一种重要途径。学生只有通过相关的知识管理才能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从而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把知识转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建构光沿直线传播光路的管理模块1.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日食、月食、手影、手电和电影放映射出的光束、瞄准、射击、排队时向右看齐、小孔成像、树荫下的光斑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2.明确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本文来源于《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期刊2013年Z3期)
张雅娟[7](2012)在《基于单片机的光学模块准直探测硬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光学模块准直技术的检测原理,并结合实际应用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激光装置光学模块的准直探测硬件系统,阐述了其工作原理.该系统探测误差小,功耗小,成本低.(本文来源于《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8](2011)在《业内首个适用于多模40 Gbps以太网上行链路应用的光学模块》一文中研究指出Avago Technologies是一家为通信、工业和消费类应用提供模拟接口零组件的领先供应商,于近日召开的2010年超级计算机会议上宣布推出可用于40 G以太网应用的4通道并行光学QSFP+收发模块。最新的AFBR-79E4Z QSFP+收发模块可提供(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1年01期)
[9](2010)在《Avago推出业界第一款针对多模式40Gbps以太网络上行链路应用的光学模块》一文中研究指出Avago宣布针对40Gigabit以太网络应用推出4信道并列光学QSFP+收发器模块。这款全新的AFBR-79E4ZQSFP+收发器模块可针对数据通信与互连应用提供每向整合4个10Gbps独立数据信道,达到40Gbps汇集带宽。此外,在交换器和路由器连接、数据汇集系统和基板应用中,本款可插拔模块也是铜互连最理想(本文来源于《电子与电脑》期刊2010年12期)
贾海军[10](2010)在《复杂环境光学模块装校机器人的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某工程建设中,有大量的洁净精密光学模块需要从侧面装入到主体装置上去。这些模块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外形尺寸、结构和重量也有很大差别,每类模块都有独特的安装位置,安装作业的空间复杂而狭小,安装对位的过程中需要对模块的姿态进行调整而且有一定的精度要求,安装作业任务频繁而严峻。本文正是针对该安装作业任务的需要,设计了一台满足所有侧装光学模块的安装需求并具有一定精度和作业效率的七自由度冗余自由度串联装校作业机器人。论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工业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对装校系统的作业对象、作业环境和作业流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装校机器人的功能和技术指标。结合装校作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机器人手臂和手腕结构的比较确定出了机器人的总体方案并确定了机器人的连杆尺寸和关节运动范围。分析比较了驱动方式和多种直线运动机构,完成了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其次,简要介绍了机器人运动学分析的数学理论,并用D-H法建立了装校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从理论上完成了机器人的运动学正解和逆解分析,利用矢量积法推导出了机器人的雅可比矩阵。再次,利用虚拟样机技术,针对最重的切换模块的整个实际装校流程在COMOSMotion中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分析,得到了模块的质心运动轨迹和速度、加速度、位移曲线,同时还得到了整个装校过程中各关节的驱动力矩、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矩,为提升机构、侧送机构的设计验证以及后续的关键件应力应变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最后,将运动学仿真分析的结果导入到COSMOSWorks中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了装校作业过程中各连杆的应力变化曲线。单独对各连杆的最大应力状态进行分析得到了各自的应力云图和位移云图,并针对出现应力集中和应力过大的连杆提出了改进方案。此外,还对受力较大的侧送导轨、关节轴承进行了计算校核。(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0-05-01)
光学模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ADPD188BI是一种针对烟雾探测器性能更好而采用双波长技术设计的集成光学模块,以优异的性能改善了电源管理,减少了烟雾探测器的误报,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烟雾探测解决方案。介绍了该模块的特点和工作原理,并给出了一种基于ARM Cortex-M0的烟雾探测解决方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学模块论文参考文献
[1].吴宏伟,方羽,权家琪.以波动光学模块为例探究COMSOL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
[2].曹婉新.ADPD188BI集成光学模块及其应用[J].传感器世界.2019
[3].宋代平,袁岳军,郭宗环,王康.神光-Ⅲ精密光学模块侧装机械手运动学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18
[4].欧德明.下装光学模块自动调平系统及控制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8
[5].李亮亮.基于力觉检测的下装光学模块装校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8
[6].罗桂林.通过知识管理建构光学模块促成高效教学[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3
[7].张雅娟.基于单片机的光学模块准直探测硬件系统设计[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8]..业内首个适用于多模40Gbps以太网上行链路应用的光学模块[J].电子设计工程.2011
[9]..Avago推出业界第一款针对多模式40Gbps以太网络上行链路应用的光学模块[J].电子与电脑.2010
[10].贾海军.复杂环境光学模块装校机器人的设计与研究[D].重庆大学.2010
论文知识图
![型激光直写系统的叁个模块:...](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3004913.nh0063&suffix=.jpg)
![一1近红外手指静脉识别联机系统的框架](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2010166927.nh0032&suffix=.jpg)
![(a)离轴叁反光学设计2D图示](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3293627.nh0020&suffix=.jpg)
![主、次、叁镜位置变化时离焦量的计算](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3293627.nh0062&suffix=.jpg)
![时域上的输出模拟平台颤振信号](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3293637.nh0020&suffix=.jpg)
![标准具原理示意图](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3004796.nh0017&suffix=.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