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冬季运行实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设计,实验验证,测量,热泵
冬季运行实验论文文献综述
李玮豪,邱君君,张小松[1](2018)在《无霜空气源热泵系统冬季运行性能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传统空气源热泵系统冬季运行室外换热器结霜温度,提出了一种溶液除湿型无霜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该热泵系统在冬季可以无霜高效运行的同时夏季性能也有所提高。通过搭建该系统实验平台,研究了室外空气干球温度、湿度、供热水温度、供热水流量、溶液流量、溶液质量分数、室外空气流量等对冬季工况系统供热性能的影响,还研究了溶液流量、溶液温度、室外空气流量等对冬季工况系统再生性能的影响,得出了室外空气湿度、溶液质量分数对系统的供热性能影响较小,随着室外空气干球温度、供热水流量、溶液流量、室外空气流量等参数的升高和供热水温度的减小,系统供热性能逐渐增大最高可达3.11,而随着溶液流量、空气流量等参数的升高和溶液温度的减小,系统再生性能逐渐增大最高可达4.03,系统供热综合COP在实验工况相较逆循环除霜系统有所提升,实验验证了该系统适用于低温高湿地区。(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郑晓薇,张旭,赵德印,罗仲[2](2016)在《土壤源VRF空调系统冬季运行特性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土壤源VRF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壤源VRF实验台对其冬季运行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在不同开机率时,小时制热量、小时耗功量、机组COP随部分负荷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时制热量与小时耗功量随开机率的升高基本呈现增大趋势,且耗功量对开机率的变化更为敏感;不论室内机的开启率为何值,小时制热量随部分负荷率的增大而增大,小时耗功量、机组COP随部分负荷率的增加呈现下凹、上凸的变化趋势,即土壤源VRF空调机组在部分负荷运行条件下具有较为良好的节能性。(本文来源于《制冷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罗仲,张旭[3](2015)在《小型土壤源热泵冬季间歇运行的地温恢复特性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土壤源热泵系统实验台,对上海某小型建筑土壤源热泵系统冬季间歇运行工况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运行时间比下地埋管周围土壤短期温度变化规律,并探讨了间歇运行后土壤温度的恢复对机组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间歇运行能够有效提升机组性能,单位管长取热量集中于(26~34)W/m;机组运行时间比越大,土壤平均温度恢复比越小,温度恢复速率越大。(本文来源于《制冷技术》期刊2015年04期)
林坚,李永存,龙佑方,邓星,闫慧超[4](2015)在《夏热冬冷地区空气源热泵冬季运行特性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湖南省湘潭市一空气源热泵机组在冬季易结霜的气候条件下运行参数进行测定,获得了夏热冬冷地区冬季空气源热泵运行的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当室外换热器表面温度不大于0℃时,空气中的水分将在换热器表面凝结并结霜;随着开机时间的延长,霜层厚度不断增加,导致制热效果恶化。(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5年29期)
何文皓,王衍金,陈友明[5](2015)在《冬季工况下DSF不同运行模式的模拟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双层玻璃幕墙在冬季的2种运行模式——通风模式和封闭模式,建立基于能量平衡的动态类区域模型来模拟双层玻璃幕墙在冬季工况下的热性能。在长沙地区的DSF实验台进行实验研究,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用验证的模型分析计算两种模式下通过幕墙的室内得热量。结果表明,在长沙冬季双层玻璃幕墙一般使用封闭模式,但在太阳辐射较大的时刻使用通风模式更节能。(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期刊2015年08期)
闫俐君,张旭,赵德印,武佳琛[6](2015)在《土壤源VRF空调系统冬季运行部分负荷特性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土壤源VRF空调系统实验台,对冬季制热工况进行实验研究,分析单位面积小时功耗、机组性能系数、系统性能系数随部分负荷率(PLR)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冬季制热工况下部分负荷率主要集中在40%~70%范围内,单位面积小时功耗随部分负荷率呈下凹曲线分布,机组性能系数和系统性能系数随部分负荷率变化存在呈上凸趋势的性能域。(本文来源于《制冷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王新华[7](2014)在《湖南地区土壤源热泵冬季运行模式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土壤源热泵运行时土壤温度变化规律及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对湖南地区一套土壤源热泵系统进行了冬季取热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连续运行工况下,热泵运行48 h后土壤温度变化较小,土壤温度平均下降了6.4℃,单位井深换热量从36.96 W/m降低到28.01 W/m;在间歇运行工况下,分别以开停时间比为8 h:16 h和12 h:12 h为例,与连续运行相比,土壤温度分别提高了2.1℃和1.3℃,单位井深换热量分别提高了15.1%和8.5%。(本文来源于《洁净与空调技术》期刊2014年01期)
肖益民,章程,付祥钊[8](2010)在《冬季极端天气状况下空气源热泵运行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夏热冬冷地区某住宅的空气源热泵空调器在降雪天气状况下的运行性能进行了实测研究。结果表明:制热量平均值较额定值下降约15%,瞬时值最大下降约30%;制热工况平均COP值为2.66,较额定值下降11.3%,包含除霜在内的运行周期平均COP值为2.37,较额定值下降20.9%,除霜耗电量为总耗电量的9.2%;不受结霜影响的瞬时制热量最大值达到额定值的94%~98%;室内机风速变化引起的制热量变化幅度约为4%。分析表明,室外机在结霜状况下工作是导致制热量及COP值下降的主要原因,先进的除霜方式是降低结霜对制热量的影响与提高运行能效的关键。(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10年12期)
李茹[9](2010)在《冬季空调间歇运行室内温度特性及节能潜力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冬季空调房间空调开关机过程试验得到的室内环境温度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温度变化的理论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房间内气温随时间呈指数规律变化,且时间越长,室内温度越趋于稳定。通过对开关机过程中室内PMV值进行计算,在对人体热舒适影响不大的条件下,得到了试验房间空调间歇运行较佳的启停时间组合方式,与常规连续运行方式相比节能潜力最高可达40%。(本文来源于《福建建筑》期刊2010年10期)
冯玉伟,张旭,张东亮[10](2008)在《数码涡旋多联式空调系统冬季以空气源热泵制热运行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研究了数码涡旋多联式空调系统冬季以空气源热泵制热运行时的运行特性,分析了室内设定温度一定时室外干球温度变化对室内机和系统的小时制热量、机组的小时耗功量及系统的小时供热性能系数HHPF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暖通空调》期刊2008年11期)
冬季运行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土壤源VRF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壤源VRF实验台对其冬季运行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在不同开机率时,小时制热量、小时耗功量、机组COP随部分负荷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时制热量与小时耗功量随开机率的升高基本呈现增大趋势,且耗功量对开机率的变化更为敏感;不论室内机的开启率为何值,小时制热量随部分负荷率的增大而增大,小时耗功量、机组COP随部分负荷率的增加呈现下凹、上凸的变化趋势,即土壤源VRF空调机组在部分负荷运行条件下具有较为良好的节能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冬季运行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1].李玮豪,邱君君,张小松.无霜空气源热泵系统冬季运行性能实验[J].化工学报.2018
[2].郑晓薇,张旭,赵德印,罗仲.土壤源VRF空调系统冬季运行特性实验研究[J].制冷学报.2016
[3].罗仲,张旭.小型土壤源热泵冬季间歇运行的地温恢复特性实验研究[J].制冷技术.2015
[4].林坚,李永存,龙佑方,邓星,闫慧超.夏热冬冷地区空气源热泵冬季运行特性实验研究[J].山西建筑.2015
[5].何文皓,王衍金,陈友明.冬季工况下DSF不同运行模式的模拟与实验研究[J].建筑科学.2015
[6].闫俐君,张旭,赵德印,武佳琛.土壤源VRF空调系统冬季运行部分负荷特性实验研究[J].制冷学报.2015
[7].王新华.湖南地区土壤源热泵冬季运行模式的实验研究[J].洁净与空调技术.2014
[8].肖益民,章程,付祥钊.冬季极端天气状况下空气源热泵运行实验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0
[9].李茹.冬季空调间歇运行室内温度特性及节能潜力的理论与实验研究[J].福建建筑.2010
[10].冯玉伟,张旭,张东亮.数码涡旋多联式空调系统冬季以空气源热泵制热运行的实验研究[J].暖通空调.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