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人工杂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杂种,罗田,制种,球果,亲本,子代,木薯。
人工杂交论文文献综述
常玉梅,孙博,张立民,梁利群[1](2019)在《达里湖鲫和人工选育红鲫杂交子代对NaHCO_3碱度的耐受力》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预测达里湖鲫Carassius auratus(母本)和人工选育红鲫C. auratus(父本)杂交子代(F1)鱼体大小和潜在免疫力与耐碱能力的相关性,本研究首先测定180尾杂交F1的体质量及4种血清潜在免疫力指标(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碱性磷酸酶AKP和过氧化氢酶CAT),待40d恢复体能后开展耐碱能力的测定;以20mmol/(L·d)为梯度,将Na HCO_3等量地添加到6个规格统一(96.5cm×52.5cm×45.5cm)的水族箱内,第7d增加10 mmol/L至130 mmol/L(pH9.2~9.3),维持该碱度,以96 h累计死亡率超过50%为基准,后续成活个体视为耐碱个体,以濒死个体和成活个体血氨(Ammonia-N)和尿素氮(Urea-N)含量作为耐高碱性状的评价指标;采用SAS 9.4软件对131尾有效个体的体质量、潜在免疫力和耐高碱性状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单因素变量分析、主成分以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为更好地评价杂交子代的综合生产性能和良种申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BW与MDA(r=0.195)和TSOD(r=0.245),MDA与TSOD(r=0.237)、Ammonia-N(r=0.311)和Urea-N(r=0.199),以及Ammonia-N和Urea-N(r=0.668)之间均呈显着正相关(P<0.05);AKP与Ammonia-N(r=-0.262)和Urea-N(r=-0.173),TSOD和CAT(r=-0.355)则呈显着负相关(P<0.05);(2)耐碱存活个体的AKP平均含量显着高于死亡个体,而MDA、TSOD、Ammonia-N和Urea-N的平均含量显着低于死亡个体(P<0.05);(3)AKP、MDA、Ammonia-N和Urea-N以及MDA×Urea-N和Ammonia-N×Urea-N等多个因子及其相互作用显着影响F1的耐高碱特性(P<0.05)。综上所述,鲫杂交子代的生长与耐高碱特性无显着关联,而血清潜在免疫力指标及氨氮含量与鲫的耐高碱能力显着相关,其中MDA、Ammonia-N和Urea-N为负调控,AKP为正调控。(本文来源于《水产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朱建华,秦献泉,徐宁,李鸿莉,彭宏祥[2](2019)在《龙眼荔枝人工去雄自然授粉杂交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论述了龙眼荔枝人工去雄自然授粉杂交方法的各个技术环节,包括果园选择、父母本配置、去雄、传粉、保果等技术环节及其优缺点,为开展龙眼荔枝杂交育种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南方园艺》期刊2019年05期)
倪华,卞光明,董迎春[3](2019)在《杂交泥鳅亲本培育与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野生泥鳅口感好,但生长周期长、体形小;台湾泥鳅体形大、不钻泥、易捕捉、生长快、产量高。本文所研究的杂交泥鳅是以野生黄板泥鳅、台湾泥鳅为亲本,通过人工授精,繁育出兼具口感好、速度快等优势的新型泥鳅品种。(本文来源于《科学养鱼》期刊2019年07期)
施锦婷,张建恒,崔建军,赵晓惠,康新宇[4](2019)在《浒苔与缘管浒苔人工杂交遗传育种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浒苔与缘管浒苔的人工种间杂交技术。利用浒苔属藻类生殖细胞配子与孢子的趋光性差异性,结合其同型世代交替生活史特性,从绿藻群落中分别筛选出浒苔与缘管浒苔的雌雄配子体母本藻体。通过对浒苔雌配子体和缘管浒苔雄配子体进行生殖细胞诱导试验,分别同时获得纯化的雌雄配子液,经均匀混合与显微观察,发现浒苔雌配子和缘管浒苔雄配子快速向彼此游动,接合形成具有负趋光性的合子;接合过程中,雌雄配子鞭毛逐渐消失,运动力逐渐下降,由梭形逐渐转变成为圆形。将纯化合子进行室内培养,获得杂交后代藻体,经凝胶电泳及分子生物学检测,发现杂交种在5S rDNA间隔区序列上同时具有浒苔和缘管浒苔的特异性序列,确认两种浒苔属绿藻成功实现种间杂交。此项技术在国内尚未报道,可为未来开发多种优质性状浒苔品系提供技术示范,为开展浒苔规模化养殖和获得稳定高产浒苔资源提供科学支撑。(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徐青,李红记,李永辉,赵英凯,张晓炎[5](2019)在《辣椒人工杂交制种关键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辣椒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辣椒一代杂种种子已经进入规模化、商品化生产阶段。辣椒人工杂交制种关键技术包括制种田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人工杂交授粉、果实采收及采种,尤其要做好父本去杂、人工授粉和采种处理等。辣椒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重要蔬菜作物,据统计,2018年全国辣椒播种面积达到213.3万hm~2(3 200万亩)(赵帮宏等,2019)。近年来,随着辣椒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辣椒一代杂种种子的需求(本文来源于《中国蔬菜》期刊2019年07期)
王舜[6](2019)在《不同种植密度下棉花人工杂交制种效益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出投入少、产量高、效益好的棉花人工杂交制种密度,2016―2018年在河南商丘设置1.35万、1.80万、2.70万株·hm~(-2)种植密度模式人工杂交制种效益比较试验。通过对比分析得出,1.80万株·hm~(-2)是当地人工杂交制种的理想种植密度。(本文来源于《中国棉花》期刊2019年06期)
袁宗伟,陈诏,徐鸿飞,卢飞麟,杨宾兰[7](2019)在《苏氏圆腹(鱼芒)人工繁殖及杂交子代胚胎发育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良苏氏圆腹(鱼芒)人工繁殖技术,采用不同剂量配比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多潘立酮注射液(DOM)、注射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LHRH-A2)对苏氏圆腹(鱼芒)进行人工催产,并比较了不同人工授精方法中黑色♂×黑色♀、黑色♂×粉色♀、粉色♂×黑色♀、粉色♂×粉色♀配对苏氏圆腹(鱼芒)子代的受精率、孵化率和成活率,同时对黑色♂×粉色♀杂交子代的胚胎发育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催产素催产苏氏圆腹(鱼芒)的最佳剂量是(DOM 8mg+LHRH-A210μg+HCG 800IU)/kg,28~30℃时最佳人工授精时间为第2次注射后8~10h,最佳人工授精方法为湿法授精。28℃时黑色♂×粉色♀苏氏圆腹(鱼芒)杂交子代的胚胎孵化总时长为24h18min。苏氏圆腹(鱼芒)黑色×粉色正反交子代的受精率、孵化率和出池成活率高于黑色×黑色和粉色×粉色正反交子代。(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梁振华,李恒锐,杨海霞,黎萍,刘连军[8](2019)在《木薯人工杂交授粉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华南205为父本、华南5号为母本,通过人工破蕾方式、选择不同授粉时间段,测定结实率,并与常规人工授粉、自然授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人工破蕾技术,在木薯开花前0.5~1 h进行破蕾授粉,木薯结实率可达88.3%,畸形果率为6.6%,与其它处理呈显着差异;在不同授粉方式中,采用破蕾授粉结实率和畸形果率与常规人工杂交授粉和自然授粉呈显着差异,说明人工破蕾可显着提高木薯授粉结实率还可以降低畸形果率。(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19年05期)
曹永红,任军荣,张智,王京宏[9](2019)在《人工模拟降雨对油菜化学杂交剂SX-1使用效果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人工模拟中雨的方式研究了降雨对化学杂交剂SX-1使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杂交剂SX-1喷施后人工模拟中雨时间越近,化杀剂杀雄效果越差,表现在不育率降低、不育性持续时间变短;化杀剂SX-1喷施后8 h降中雨对药效影响不大。同时,化学杂交剂SX-1对油菜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降雨时间距喷施化杀剂的时间越短,其抑制作用越小。(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黄国伟,许业洲,晏绍良,杜超群,袁慧[10](2019)在《罗田垂枝杉人工杂交研究初报》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4 a生垂枝杉和黄枝杉为母本,以黄枝杉、红心杉及垂枝杉为父本,共设计10个杂交组合,通过人工控制授粉,开展杂交育种试验,为垂枝杉优良新品种选育及形态特征形成机理研究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结果表明:垂枝杉雌花约早于雄花一周开放,一般在2月底进行花枝套袋,3月上旬开展杂交试验;母本不同,杂交座果率存在显着差异(P<0.05),其中黄枝杉作为母本座果率最高;不同组合成熟球果生长性状存在显着差异(P<0.05),H×H组合球果长和宽分别为4.05 cm和3.71 cm,超过C1×C2组合38.69%和33.94%。总之,垂枝杉作为杉木变异类型,与其他杉木不存在生殖隔离现象,适宜通过杂交进行遗传改良和优良新品种培育。(本文来源于《湖北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人工杂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论述了龙眼荔枝人工去雄自然授粉杂交方法的各个技术环节,包括果园选择、父母本配置、去雄、传粉、保果等技术环节及其优缺点,为开展龙眼荔枝杂交育种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工杂交论文参考文献
[1].常玉梅,孙博,张立民,梁利群.达里湖鲫和人工选育红鲫杂交子代对NaHCO_3碱度的耐受力[J].水产学杂志.2019
[2].朱建华,秦献泉,徐宁,李鸿莉,彭宏祥.龙眼荔枝人工去雄自然授粉杂交技术[J].南方园艺.2019
[3].倪华,卞光明,董迎春.杂交泥鳅亲本培育与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J].科学养鱼.2019
[4].施锦婷,张建恒,崔建军,赵晓惠,康新宇.浒苔与缘管浒苔人工杂交遗传育种技术[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9
[5].徐青,李红记,李永辉,赵英凯,张晓炎.辣椒人工杂交制种关键技术[J].中国蔬菜.2019
[6].王舜.不同种植密度下棉花人工杂交制种效益比较[J].中国棉花.2019
[7].袁宗伟,陈诏,徐鸿飞,卢飞麟,杨宾兰.苏氏圆腹(鱼芒)人工繁殖及杂交子代胚胎发育观察[J].贵州农业科学.2019
[8].梁振华,李恒锐,杨海霞,黎萍,刘连军.木薯人工杂交授粉技术研究[J].种子.2019
[9].曹永红,任军荣,张智,王京宏.人工模拟降雨对油菜化学杂交剂SX-1使用效果影响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9
[10].黄国伟,许业洲,晏绍良,杜超群,袁慧.罗田垂枝杉人工杂交研究初报[J].湖北林业科技.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