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技术设备的电磁兼容测试(论文文献综述)
孙驰[1](2021)在《基于高并发网络场景和频率选择表面的电磁兼容测试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移动网络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会的信息化建设日益发展,借助系统完成各种数据收集、转发、处理和推送等工作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目前电磁兼容测试也面临数据量增加,测试内容复杂的问题,同时测试前后需要记录仪器设备使用情况,为了提高效率会采取多项测试同时进行的方式。因此面对电磁兼容测试规模不断增大,需要构建一个基于高并发网络场景的系统辅助各项电磁兼容测试,提高测试效率。本文设计的电磁兼容测试系统便是基于当前网络背景下利用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化存储技术、操作流日志技术、快速数据访问技术、高效数据处理技术对电磁兼容测试过程进行全方位管理、操作的系统平台。该系统基于先进的现代化管理设计和智能化布局理念,减少电磁兼容测试的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为全面提升测试水平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点。在电磁兼容测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便是排除环境电磁干扰,往往使用屏蔽层或屏蔽腔减小误差,这对于提高测试精确度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高性能的屏蔽层也是当前电子产品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金属壳体经常作为电子器件或PCB免受电磁干扰(EMI)以及辐射的屏蔽层,它是电子产品中排除环境干扰的重要。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该壳体具有较大的面积和厚度,则会导致屏蔽成本过高、电子器件重量过大。另外,在第五代(5G)通信环境下,比以往更高频段的无线信号通过金属壳体上的孔缝耦合器件到内部,造成电磁干扰,给金属壳体的设计带来巨大挑战。因此本文重点研究并设计了 3款频率选择表面代替金属腔体屏蔽。本文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和成果:(1)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选择表面(FSS)的带有孔洞的用于5G电磁(EM)屏蔽的超材料结构。提出的FSS结构不仅能够实现近距离双带阻的屏蔽,而且其上的孔洞还能提高通风散热能力,减轻重量,便于内部结构走线。使用-10 dB作为工作带宽的阈值基准,提出的FSS具有两个阻带,其中心谐振频率分别为3.5 GHz和4.86 GHz,带宽分别为1.17 GHz(2.85-4.02GHz)和0.67 GHz(4.67-5.34GHz),能有效覆盖5G移动信号的工作频段,并且对于TE和TM偏振电磁信号均稳定响应。(2)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选择表面(FSS)的带有孔洞的2.5-D结构。提出的FSS结构不仅尺寸小、屏蔽频带宽、屏蔽效能好,而且其上的孔洞还能提高通风散热能力,减轻重量,便于内部结构走线。所提出的FSS的单元尺寸为0.097λ0 ×0.097λ0,其中λ0代表自由空间中的谐振波长。使用-10 dB作为工作带宽的阈值基准,提出的FSS的中心操作频率为4.83 GHz,中心频率点处的屏蔽效能超过40dB,带宽为3.38 GHz(3.21-6.59 GHz),能有效覆盖5G移动信号的工作频段,并且对于TE和TM偏振电磁信号均有高达85°入射角稳定响应的优点。(3)本章提出了一种高宽带的超薄频率选择表面结构,所提出的FSS的单元尺寸为0.32λ0 ×0.32λ0,其中λ0代表自由空间中的谐振波长,实现了小型化。使用-10 dB作为工作带宽的阈值基准,提出的FSS的中心操作频率为54 GHz,两处谐振频率点处的屏蔽效能分别超过40 dB和50 dB,带宽为35 GHz(36.8 GHz-72.5 GHz),可以在毫米波频率的U波段和V波段内用作有效的屏蔽设备,并且可以通过调整环路半径来改变其谐振频率。(4)本文利用NodeJs工具,构建一个信息化电磁兼容测试系统,能够有效应对高并发网络对系统的冲击。系统采用Express组件,并基于MVC的工厂设计模式,首先构建系统的总体架构,将系统业务逻辑分为各个层级,最后形成网络基础、数据库、基础Web服务、高级Web服务分层系统结构。在高级Web服务处理前端与后端的HTTP请求,在视图层利用渐进式框架实现数据与页面的绑定,通过自己编写或使用npm库中的接口,实现响应式数据结构,利用组件思想,动态生成HTML页面,基础Web服务主要管理平台各类数据,并按要求给控制器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对数据库、基础Web服务、高级Web服务分别进行模块化处理,使每个模块有自己的输入输出接口,各模块间通过彼此的输入输出接口进行耦合,协同完成系统功能。本文设计思想可以进一步扩展应用到WLAN、I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Wi-Fi等领域中。
李萌[2](2021)在《高速铁路信号系统车载设备电磁兼容风险研究》文中指出高速铁路作为人民群众优先选择的,具有快速、舒适、准时、实惠且安全特点的出行工具,目前在国内交通出行领域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信号系统车载设备是负责运行控制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控制和通信等功能将线路、车站、动车组列车有序的配合起来,以保证动车组列车安全可靠并高效率的在线路上运行。高铁系统复杂的电磁环境给信号系统车载设备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信号系统车载设备通过分布在列车各个位置的通信、控制及天线端口完成对列车的运行控制,而动车组动力分散式模式的技术特点,使得电磁环境与信号车载设备的交互更加复杂,信号车载设备的电磁干扰问题已经成为铁路电磁兼容研究的重点。本文以电磁兼容理论为基础,为了解决传统的信号系统风险研究中对电磁兼容性缺乏考虑的弊端,以高铁信号系统车载设备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电磁骚扰源-传输耦合-设备端口”电磁兼容三要素原则扩充了风险模型,确定了电磁兼容风险因素;结合动车组列车的运行场景和结构布局,分别对车顶弓网放电离线电磁骚扰、车体电流电磁骚扰、车底牵引传动系统电磁骚扰的特性进行了研究;针对系统的复杂程度,形成了基于网络模型的信号系统车载设备电磁干扰特性分析方法,通过网络模型中的路径实现对信号车载设备中不同子系统、模块或部件装置电磁干扰特性的分析;基于云模型和Cube风险评估模型对信号系统车载设备的电磁兼容风险等级进行分析。论文主要工作的创新之处总结如下:(1)针对传统风险模型未能考虑电磁兼容性的不足,提出了基于运行场景的高速铁路电磁兼容风险分析方法,建立了涵盖“电磁骚扰源-传输耦合-设备端口”等电磁兼容要素的风险模型。(2)分析了弓网离线放电电磁骚扰源的特性,并基于行波天线和传输线理论建立了辐射耦合与传导耦合模型,优化了高架桥场景弓网离线电磁骚扰测量方法。(3)提出了基于网络模型的高铁信号系统车载设备电磁风险模型,将电磁兼容要素抽象为模型中的节点和连接边,实现了对信号系统车载设备电磁干扰耦合路径的分析。(4)提出了基于云模型和Cube模型的信号车载设备电磁兼容风险评估方法,结合骚扰源和干扰耦合特性,针对典型运行场景的电磁兼容风险等级进行了评估。论文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提高高铁信号系统车载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可以为铁路电气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理论研究、电磁兼容设计、系统电磁兼容管理提供一定的帮助。
石宋华[3](2021)在《飞机系统电磁兼容性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由于现代飞机机载电子设备种类众多,具备高频率、高处理速度、高灵敏度、高安装密度、高集成度等特点,所以飞机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电磁兼容性问题是一个重大而复杂的问题,不仅要分析大量的试验数据,还要结合飞机实际的外部电磁环境,对试验数据和设备指标逐项进行详细的理论分析,工作量大,复杂度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高效的飞机系统电磁兼容性管理软件,其主要功能为辅助设计人员做好飞机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管理工作,包含了电磁兼容人员管理、全机天线布局、设备的管理、电缆的布线设计、全机设备和电缆的屏蔽与接地、分系统和设备电磁干扰、电搭接、电磁兼容判据、电磁兼容试验、全机电磁兼容健康状态共10个模块,具备按模块管理飞机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试验数据,辅助人工进行全机电磁兼容性分析的功能,能有效提升飞机研制过程中电磁兼容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本文详细描述了飞机系统电磁兼容性管理软件设计实现过程。首先介绍了该项目的研究背景;进而对同类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描述;随后又对飞机电磁兼容性管理的需求从用户、功能、业务和用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系统选用Oracle数据库作为后台数据库,在Visual Studio 2010平台上以C#语言作为默认开发语言进行开发。在设计和实现系统功能时,采用了程序流程图、类图等UML建模方法;在设计和实现数据库时,采用了E-R概念模型与数据库表结构物理模型的结构化设计方法。最终编码实现了全部10个模块的核心功能,介绍了系统的测试过程,确认系统达到了设计目标。
孙德刚[4](2021)在《传导泄漏发射机理及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磁泄漏发射是信息安全领域破坏信息保密性的一种重要风险,而传导泄漏发射是电磁泄漏发射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相对于自由空间辐射的泄漏发射,对传导泄漏发射的机理和传播规律的认识还存在不足。随着高速器件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设备的数字信号频率越来越高,泄漏发射的频率范围也越来越宽,测试设备的发展远远不能适应评估泄漏发射风险的需要,已有的电磁兼容测试方法和手段还不能有效测试评估传导泄漏发射风险,特别是测量接收机的中频带宽难以满足测试要求,泄漏发射测试中的红黑信号识别也迫切需要提出新的测试方法,解决传导泄漏发射可测性问题,确定泄漏发射的风险。本文根据信息安全对电磁泄漏发射风险评测的实际需求,借鉴电磁兼容传导干扰领域的研究成果,针对传导电磁泄漏发射涉及的辐射和耦合两类基本问题,研究分析信息技术设备数字信号的泄漏发射原理、传导泄漏发射风险和泄漏发射带宽选择与红黑信号识别等测试关键技术,希望从机制和模型角度洞察传导电磁泄漏发射的物理性质,利用现有检测手段,通过软件方法弥补硬件的不足,为系统解决泄漏发射风险可测性问题提供有效路径。本文主要从传导泄漏发射机理、泄漏发射测试带宽和红黑信号识别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研究分析了准静态近似、线天线辐射、传输线理论以及增强传输线理论等物理模型,从传输线自身辐射和耦合到其它传输线两个方面给出了数字信号传导泄漏发射机理,提出了适合传输线电尺寸的传导泄漏发射的模型和分析方法。利用传输线结构的电尺寸选择分析模型,可以有效降低计算的复杂性,提高效率。对比分析了传输线共模与差模电流产生辐射的差异,给出共模和差模电流在传输线均匀性发生变化时引发辐射的原理分析。利用电磁场互易原理,研究分析了传输线辐射和耦合问题的转换计算方法,使得对传导泄漏发射原理的研究能够充分借鉴电磁兼容领域有关电磁干扰的研究成果。2.基于改进的传输线理论,对数字信号泄漏发射的时域和频域进行了仿真,验证了传导泄漏发射机理的研究结果。在时域上,结合传输线理论和高频传输线理论对简单传输线系统和广义多导体传输线系统耦合进行仿真,验证了对传输线辐射和耦合原理研究的结果。在频域上,给出传导泄漏发射频域衰减规律,对比分析了数字信号及其泄漏发射频谱包络衰减规律的差异,纠正了之前相关研究将数字信号谱作为辐射信号谱的错误认识,指出该错误认识将导致对泄漏发射频率范围做出乐观估计。3.针对泄漏发射测试难题,基于辐射脉冲理论分析了接收机带宽对接收数字泄漏发射信号的影响,提出了信噪比等效原理和窄带宽信噪比补偿方法,可实现利用窄带宽测量接收机测量宽带信号的最大信噪比,获得泄漏发射信噪比的近似结果。根据辐射和传导泄漏发射特征,提出数字信号“发射脉冲对”概念,研究分析并仿真验证了脉冲带宽、接收机分辨率带宽对泄漏发射脉冲对接收结果的影响,比较了方波与发射脉冲对最大信噪比输出不同,给出测试泄漏发射信噪比的上下界范围和窄带宽信噪比补偿方法,为解决宽带泄漏发射检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现方法。4.针对检测中多个红黑信号混合的泄漏发射检测难题,提出了红黑信号识别的一般方法和逻辑架构,为系统解决红黑信号识别问题提供了可行方案。在红黑信号识别方法的逻辑架构中,引入独立分量分析(ICA-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和稀疏分量分析(SCA-Sparse Component Analysis)理论,通过对接收信号的白化处理和正交变换实现混合信号的独立分量分解和稀疏分量分解,针对不同情况,提出频谱特征判别、相关判别、统计独立性判别和稀疏表示判别四种红黑信号识别算法,解决红黑信号识别问题。
杨博[5](2019)在《量子微波磁场探测与成像系统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自然界的金刚石中有一种由氮-空位(Nitrogen-Vacancy)形成的缺陷,这种缺陷在捕获一个自由电子以后形成的缺陷叫做(1-中心,因为带这种缺陷的金刚石呈现出红色,因此简称为NV色心。NV色心具备优良的光学特性,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单光子源,在室温下有良好的电子自旋特性,因此NV色心广泛应用于量子计量、量子信息处理(QIP)和量子磁场探测与成像。本文主要研究基于金刚石NV色心的量子微波磁场探测与成像系统,探索基于金刚石NV色心磁光效应的矢量微波场重构和成像方法,并研究该系统在电磁兼容领域的应用。本文利用金刚石NV色心优异的量子光学性能,重点从提升系统的探测效率、提升系统探测灵敏度,拓展系统的探测频率,三个角度入手开展量子微波场成像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提升系统的探测效率方面,本文探索了基于CCD相机和富含NV色心的金刚石薄膜的宽视场快速微波场成像方法。研究了基于科勒照明实现快速微波场成像的方法,采用多通道脉冲发生器同步CCD、激光开关、微波开关和微波源。采用参考帧和图像帧之间的差分测量方法,降低了测量噪声;每帧集成N个重复序列进一步提高了信噪比。本文开发了一种软件扫描微波成像方法,通过对CCD相机的图像进行逐点软件分析,绘制出每一像素点的光探测磁共振(ODMR)谱或拉比振荡(Rabi)曲线,进而通过拟合得到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微波磁场的强度,进而通过全矢量微波场重构公式计算出包括振幅和相位信息在内的微波磁场矢量。该全矢量微波场重构公式由可测量到的四个NV轴上的左右圆极化微波磁场分量推导出。本文通过对一个微型螺旋天线的测量,验证了整个实验系统的正确性。2、在提升系统探测灵敏度方面,本文研究了一种高灵敏度基于幅度和频率调制技术的金刚石NV色心微波场量子测量方法。开发了一种基于调幅调频光探测磁共振技术的微波磁场探测方法和实验系统,并提出了相应的表面电流重构算法。本文制作了一种特殊的金刚石微波探针放置在微波器件或天线的表面探测微波场;该探针是将金刚石颗粒附着在光纤顶端制成的,对微波场无扰动。该系统具备很窄带宽的滤波器过滤掉大部分噪声,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虽然该方法采用扫描法实现了微波场的测量和成像,但该方法大大缩短了每个扫描点的测量时间,可达到毫秒级。利用金刚石探头中不同朝向的NV色心可以测得三维矢量磁场信息。利用三维矢量磁场信息可以更准确地重构天线表面电流的分布。本文通过对分形天线进行测量,验证了实验系统的正确性。3、在拓展系统的探测频率方面,本文探索了一种高分辨率、非破坏性宽带微波场成像方法。通过研究使用富含NV色心的金刚石传感器,在静态偏置磁场的情况下实现了对微波场的非破坏性宽带宽探测。该系统的探测灵敏度可达15 MHz。空间分辨率受制于金刚石探头的尺寸和位移平台的精度,可达微米级别。该技术是基于NV色心在532 nm的绿色激光泵浦下,在偏离轴向的静态磁场偏置下,外部的AC磁场可以调控金刚石NV色心的荧光强度的特性而开发的。本系统的最小测量灵敏度可达0.1高斯,探测灵敏度主要受限于雪崩光电二极管的背景噪声。本文通过对一个圆形的平面螺旋天线进行进行测量,验证了实验系统的正确性。本文还利用该量子磁场成像系统对一款Ga As衬底MMIC低通滤波器芯片进行芯片近场成像,并就芯片成像所呈现的电磁兼容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对上述微波场成像系统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对微波场成像系统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王博[6](2020)在《列控系统速度传感器电磁兼容性和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速度传感器提供速度信息给列控系统,保障速度传感器正常运行十分重要。速度传感器作为敏感设备容易受到电磁干扰,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骚扰来源于弓网系统,从车体传导至速度传感器。目前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主要方法是通过电磁兼容标准试验,但动车组电磁环境复杂,面临超过标准限值的情况。若设定过高的标准会让产品的成本过高。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对速度传感器的电磁兼容性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适当措施。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有:(1)从电磁兼容“三要素”入手,研究速度传感器的骚扰源和传递途径。总结三类骚扰源的骚扰特性,并实地测量验证。研究骚扰传递途径,建立高压电缆-车体模型,解释过电压从高压电缆到车体的过程。建立车体场模型,研究车体过电压的分布情况。建立整车电路模型,研究过电压在车厢间的传递。最后对速度传感器进行建模仿真,研究速度传感器的击穿烧毁和信号线受扰。(2)研究速度传感器的电磁兼容风险问题。给出电磁兼容风险的定义,介绍几种风险分析方法。结合速度传感器面临的实际情况,利用蒙特卡洛法尽可能的复现所有骚扰。建立速度传感器受扰模型,利用计算机仿真各类骚扰造成的影响。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速度传感器的风险问题,总结速度传感器的风险。主要研究成果有:(1)速度传感器受电磁干扰过程的建模研究。骚扰源有升降弓、过分相和弓网离线,其中升降弓对车体会造成较大的过电压,电压峰值高达8-10k V,对速度传感器影响严重,存在烧毁速度传感器的可能。过电压在车体上的分布情况是高压电缆下方的电位最大,电流从车厢两侧流入车底。车头的过电压最大,其次是受电弓所在车厢。速度传感器受扰有两种情况,过电压击穿烧毁传感器,或者骚扰脉冲耦合至速度传感器信号线影响计数。(2)速度传感器电磁兼容风险研究。速度传感器面临的风险低,满足安全标准要求,不会造成影响人身安全的事故。电磁干扰造成速度测量误差较低。对于速度传感器烧毁的问题,动车组各个车厢的过电压峰值不同,位于不同转向架的速度传感器烧毁的概率不同,车头的传感器更易烧毁。列车自动防护系统的冗余结构使得单个传感器受损影响并不严重,因为一些车厢的过电压峰值低,多个传感器同时烧毁的概率很低。综上所述,本文研究速度传感器的电磁兼容问题和风险问题。建模分析速度传感器受扰的全部过程,研究速度传感器的风险。将风险分析作为电磁兼容测试的补充方法,弥补电磁兼容测试的不足,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孟晓宇[7](2020)在《EMC现场测试传导敏感度快速检测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电磁兼容标准测试存在测试环境要求严格、测试结果无法准确反映设备正常工作环境下电磁兼容性能等问题,而现场测试由于其可以明显改善上述问题已经成为电磁兼容测试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现场测试场景要求测试时间尽可能短、受测设备与其他设备的互连状态尽可能少变更。为提高现场测试效率,本文以现场测试传导敏感度快速检测技术作为研究对象,以电流卡钳注入作为敏感度快速检测的信号注入方式,分析得出适合快检技术的测试项目为CS101、CS114、CS115和CS116;以显控类设备为例分析其敏感特性,提出易敏感频段优选策略、测试频段预剔除策略、信号源输出快速调节策略,达到显控类设备传导敏感度快速检测的目的,最终设计并实现现场测试传导敏感度快速检测系统。本文针对传导敏感度现场测试中存在的测试时间长、受试设备状态改动多的问题进行分析,引出现场测试传导敏感度快速检测技术。通过对现有敏感度测试信号注入方式的分析比较,筛选得出适用于快检技术应用场景的电流卡钳注入法。然后对GJB151B中涉及到的常用传导敏感度测试的特点和内容分析,结合电流卡钳注入方式的可行性讨论,得出适用快检技术的测试项目为CS101、CS114、CS115和CS116,并为实现快检技术的高效性,引入动态链接库和多线程技术。接着以常见的显控设备作为典型对象进行敏感特性分析,从干扰源、耦合途径和敏感部位电磁兼容三要素入手,分析认为电源模块、时钟电路以及数据传输接口等是显控设备电磁敏感薄弱点;结合电磁敏感薄弱环节,为提高敏感度现场测试效率提出测试建议,同时为快速检测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然后基于对显控设备敏感特性的分析,提出现场测试敏感度快速检测方案,包含基于关联分析法的易敏感频段优选策略、避开由电磁噪声导致的不可测试频段、加快输出达限的信号源输出调整策略。重点研究易敏感频段优先选择策略,结合数据挖掘中的Apriori算法,设计适合EMC敏感度测试的频段优选算法,并对其应用场景进行分析。通过液晶显示器的CS114和CS116测试对该算法进行验证,证明该算法能够有效检测出显控设备的敏感频段,同时提升传导敏感度测试效率,达到快速检测的目的。最后结合敏感度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利用自动化测试技术,从系统的实际需求、结构组成、功能设计等多方面分析,完成现场测试传导敏感度快速检测系统软件的设计和开发。
王妮[8](2020)在《EMC现场测试中的动态频谱监测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EMC)问题也日益突出,电磁兼容测试就显得尤为重要。某些小型集成化产品的认证测试一般在标准实验室完成,但随着电子系统的复杂程度和应用规模的逐渐增大,标准测试的场地和试验条件已经无法确切的反映设备工作时的电磁兼容性,因此必须进行现场测试。现场测试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电磁环境噪声及周边设备的电磁干扰,想要监测捕获环境中的干扰信号并获取设备或系统自身的发射信息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制定一套合理的电磁兼容现场测试方案以及对测试数据的处理方案具有很重大的研究意义。本文将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电子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系统进行联调试验时,对现场的电磁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并对电子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同时对系统联调时发生故障的设备进行定位的需求作为研究目标展开本文的研究内容。首先针对电子系统进行联调试验时对电磁环境实时监测的需求,特别是瞬态突发信号的监测,论文通过分析对比常用的各类频谱仪的性能和优缺点,指出传统的扫频式频谱仪容易丢失突发信号且频谱分析的实时性欠佳,因此提出本系统测试方案中采用实时频谱仪,同时详细分析了实时频谱仪具体的频谱分析特点,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电磁环境实时监测方案。然后通过分析电子系统内典型电子设备的发射特性,得出了设备频谱曲线的典型特征有峰值特征、包络特征和谐波特征,本文重点关注前两种频谱特征,并给出了特征频谱的提取流程,为后续进行故障设备的定位奠定了数据基础。接着对现场测试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现场测试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的流程,并针对传统的干扰源定位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频率规整(DFW)算法,解决了干扰源定位时同一设备相同频段屏蔽暗室测得的模板数据和现场测试数据点数不一致的情况下,无法直接用传统欧氏距离算法进行频谱特征匹配,进而导致无法定位到具体设备的问题。最后论文给出了故障设备定位的数据处理流程,在屏蔽暗室进行试验获得设备A、设备B和某型号电机的模板数据,进行模拟试验获得现场测试数据,对论文中提出的DFW算法进行了可行性验证,通过对比分析传统特征匹配方法和基于DFW算法的特征匹配方法计算的结果,得出论文中提出的测试方案和数据处理算法均适用于本方案,可以满足大多数电子系统进行联调试验时的需求。
付蕊[9](2020)在《基于场路协同仿真的电子设备电磁敏感性研究》文中指出在传统EMC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会先按某些规则结合以往的经验进行设计,等产品成型后再进行EMC测试,这样往往会在后期发现许多EMC问题,需要进行反复地测试整改,最终导致了人力物力的浪费并延长了产品的研发周期。而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速度要求产品研发周期必须尽可能地短,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首次设计时降低各种EMC问题出现的可能性,这时EMC仿真软件可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最初主要针对电子设备进行辐射发射的仿真,随着电子设备所处的电磁环境复杂度的提高,在设计初期对电子设备的电磁敏感特性进行仿真并提出整改意见变得越来越重要。本论文对电子设备的电磁敏感性展开了深入研究,通过以理论结合仿真的研究方法,取得了以下主要的研究内容:(1)对不同电磁敏感度测试的实质以及干扰耦合途径进行了分析。为了对电子设备电磁敏感度的影响机理进行研究,鉴于电磁敏感度测试模拟的正是电子设备处于不同电磁环境下的情况,本论文以电子设备的电磁敏感度测试为切入点,对电子设备的电磁敏感度测试进行了分类,然后分别结合不同测试的特点对其干扰耦合途径进行了分析。(2)以计算机显示系统为研究对象,对计算机显示系统的组成、各种视频输入接口的原理以及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对VGA接口和接口电路的分析对其敏感电路进行了辨识。此外,通过对实际应用中的计算机显示系统进行CS114测试,提出了一种液晶显示器敏感度阈值的确定方法。(3)对设备级电磁敏感度的仿真分析方法进行了探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场路协同的设备级电磁敏感度仿真方法,将设备分为内部和外部两部分进行仿真分析,分别建立外部干扰源模型和内部电路板模型。还探究了外部线缆对于电磁耦合量的影响以及PCB板的SI/PI性能对其电磁敏感度的影响,(4)对电子设备电磁敏感度问题的抑制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结合仿真的方法,分析了屏蔽、滤波、接地这三种技术对电子设备电磁敏感度的影响机理。
吴杰[10](2020)在《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电磁兼容性能分析与评估》文中研究表明射电望远镜系统间及台址内电子设备众多,电磁兼容性能(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问题突出。台址内电磁发射一方面会辐射到射电望远镜台址周围,降低观测系统信噪比,增加数据处理难度;另一方面会通过天线旁瓣进入接收机系统,对射电望远镜观测任务造成严重干扰。因此,分析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电磁发射特性,并提出一套可行的系统级EMC评估方法,对射电望远镜的EMC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射电望远镜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台址内主要分系统电磁发射特性进行分析,并预估了其对射电望远镜系统的干扰量;给出了台址内分层级薄弱环节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抑制思路,并对影响要素进行研究;结合评估理论,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EMC评估方法及体系。本文的研究思路“EMC需求分析→台址内电磁耦合要素分析→分系统电磁发射特性分及干扰量预估→分层级EMC抑制→系统级EMC设计评估”,也适用于解决其他领域复杂EMC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归纳如下:(1)引入电磁拓扑理论,建立了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电磁拓扑结构及电磁耦合序列图,为干扰量预估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2)结合系统设备辐射发射功率电平、辐射发射路径损耗及天线旁瓣增益,构建了干扰量计算模型;对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主要分系统的电磁发射特性进行分析,并预估了各系统到射电望远镜系统馈源口面的干扰量。(3)对台址内干扰源进行共性分类,采用了“三层屏蔽+滤波”的EMI抑制思路;分别对建筑物、机箱/机柜、设备壳体及电气引入类的抑制方法进行研究,结合仿真和实际测试,分析了影响其屏蔽效能的因素;给出了台址内电磁兼容设计方案,并以计算机系统为例,进行了测试验证。(4)通过不同方法优劣对比,确立了射电望远镜系统的赋权方法及评估方法;建立了以射电望远镜系统电磁兼容性能为目标层、以主要分系统为准则,包含多项指标的分层评估指标体系,较为全面地体现了射电望远镜台址内系统的EMC性能,满足屏蔽设计评估需求;针对不同指标,分别采用了差值变换法、区间变换法和德尔菲法来完成数据归一量化处理;采用了理想点排序法进行评估,并对层次分析法求取的指标权重用熵权法进行客观性修正,并针对不同设计案例,给出了评估结果。
二、信息技术设备的电磁兼容测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技术设备的电磁兼容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高并发网络场景和频率选择表面的电磁兼容测试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系统网络平台背景 |
1.1.2 电磁屏蔽设计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电磁兼容测试系统与Node技术 |
1.2.2 频率选择表面技术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利用平方环结构设计带孔洞双边带频率选择表面 |
1.3.2 基于2.5-D适用于5G通信系统的带孔洞微型频率选择表面 |
1.3.3 适用于毫米波应用的新型宽带频率选择表面 |
1.3.4 构建基于Node的Web服务器 |
1.3.5 设计基于电磁兼容测试系统的数据存储架构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1.5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带孔洞双边带频率选择表面 |
2.1 技术背景 |
2.1.1 金属腔体 |
2.1.2 频率选择表面 |
2.2 双边带屏蔽超材料设计 |
2.3 屏蔽效能对比 |
2.3.1 对比近似公式结果 |
2.3.2 对比文献中金属腔屏蔽效能结果 |
2.4 参数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2.5-D的带孔洞微型频率选择表面 |
3.1 2.5-D频率选择表面研究背景 |
3.2 FSS设计和性能 |
3.3 FSS参数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毫米波应用的新型宽带频率选择表面 |
4.1 宽带频率选择表面研究背景 |
4.2 FSS设计和性能 |
4.3 参数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磁兼容测试系统 |
5.1 数据库与数据网络 |
5.1.1 MySQL技术 |
5.1.2 ER图 |
5.1.3 本节小结 |
5.2 基础Web服务 |
5.2.1 Nodejs技术 |
5.2.2 功能模块 |
5.2.3 启动服务模块 |
5.2.4 系统资源管理 |
5.2.5 路由解析 |
5.3 高级Web服务 |
5.3.1 CSS |
5.3.2 jQuery |
5.3.3 Ajax |
5.3.4 高级Web服务展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内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高速铁路信号系统车载设备电磁兼容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风险及工程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1.2.1 风险理论研究 |
1.2.2 风险评估的工程应用 |
1.2.3 铁路安全风险研究现状 |
1.2.4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铁路电磁环境与电磁兼容研究现状 |
1.3.1 铁路电磁骚扰及传播特性研究 |
1.3.2 铁路电磁骚扰传输耦合特性研究 |
1.3.3 铁路信号系统电磁干扰特性研究 |
1.3.4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电磁兼容与风险的研究现状 |
1.4.1 电磁环境与风险的研究 |
1.4.2 电磁兼容与功能安全的研究 |
1.4.3 电磁兼容风险的标准研究 |
1.4.4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 |
2 高铁电磁兼容风险概述 |
2.1 风险的基本理论 |
2.1.1 风险的基本概念 |
2.1.2 风险模型 |
2.1.3 风险分析 |
2.1.4 风险评价 |
2.1.5 风险评估 |
2.2 系统电磁兼容的风险模型 |
2.2.1 电磁兼容风险的内涵 |
2.2.2 电子电气设备的风险模型 |
2.2.3 耦合电磁兼容要素的风险模型 |
2.2.4 风险模型的实例分析 |
2.3 信号系统车载设备电磁兼容风险因素分析 |
2.3.1 运行场景分析 |
2.3.2 电磁兼容要素分析 |
2.3.3 电磁干扰后果分析 |
2.4 信号系统车载设备电磁兼容风险评估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3 对信号系统车载设备造成干扰的主要骚扰源特性研究 |
3.1 对信号系统车载设备造成干扰的主要电磁骚扰源 |
3.2 弓网离线放电电磁骚扰特性研究 |
3.2.1 弓网离线产生电磁骚扰的机理分析 |
3.2.2 弓网离线的放电模型 |
3.2.3 弓网离线电磁骚扰的辐射耦合模型 |
3.2.4 弓网离线电磁骚扰的传导耦合模型 |
3.2.5 弓网离线电磁骚扰的测量与分析 |
3.3 动车组车体回流电磁骚扰特性研究 |
3.3.1 动车组车体回流电磁骚扰的机理分析 |
3.3.2 动车组车体电流模型 |
3.3.3 动车组车体电流特性研究 |
3.4 牵引传动系统电磁骚扰特性研究 |
3.4.1 牵引变流器电磁骚扰的机理分析 |
3.4.2 动车组牵引变流系统模型 |
3.4.3 牵引变流系统输出电缆辐射特性 |
3.5 本章小结 |
4 高铁信号系统车载设备电磁干扰特性研究 |
4.1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车载设备 |
4.1.1 信号系统车载设备的组成 |
4.1.2 信号系统车载设备的工作原理 |
4.1.3 信号系统车载设备电磁干扰故障与机理 |
4.2 信号系统车载设备电磁兼容网络模型 |
4.2.1 电磁干扰链式网络结构 |
4.2.2 电磁兼容网络模型的节点与边 |
4.2.3 电磁兼容网络的建立方法 |
4.2.4 信号系统车载设备电磁兼容网络模型 |
4.3 基于ECN的信号系统车载设备干扰路径分析 |
4.3.1 BTM的电磁干扰路径 |
4.3.2 DMI的电磁干扰路径 |
4.4 本章小结 |
5 高铁信号系统车载设备电磁兼容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 |
5.1 风险评估的方法 |
5.1.1 云模型 |
5.1.2 权重判断方法 |
5.2 电磁兼容风险评估Cube模型 |
5.3 高铁信号系统车载设备电磁兼容风险评估模型 |
5.3.1 评估模型的结构与流程 |
5.3.2 电磁兼容风险的评价体系 |
5.3.3 风险等级与风险基准云 |
5.4 实例分析 |
5.4.1 BTM电磁兼容风险评估 |
5.4.2 DMI电磁兼容风险评估 |
5.4.3 电磁兼容风险控制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总结 |
6.3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飞机系统电磁兼容性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开发技术 |
2.1 飞机系统电磁兼容性评估理论基础 |
2.2 相关开发技术 |
2.2.1 .Net |
2.2.2 C# |
2.2.3 WPF |
2.2.4 Oracle |
2.2.5 ADO |
2.2.6 XML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用户分析 |
3.2 功能性需求 |
3.3 非功能性需求 |
3.4 系统用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软件结构 |
4.2 软件功能模块 |
4.3 软件界面设计 |
4.4 数据处理原则 |
4.4.1 数据统一 |
4.4.2 数据分类 |
4.4.3 数据属性 |
4.4.4 数据交换 |
4.4.5 数据更新 |
4.4.6 数据扩展 |
4.5 数据库设计 |
4.5.1 数据库概念设计 |
4.5.2 数据库表的设计 |
4.5.3 数据库接口设计及操作组件设计 |
4.5.4 数据库访问方式 |
4.5.5 数据库优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5.1 电磁兼容人员管理模块的实现 |
5.2 全机天线布局模块的实现 |
5.3 设备布置模块的实现 |
5.4 电缆布线设计模块的实现 |
5.5 全机设备和电缆屏蔽与接地模块的实现 |
5.6 分系统和设备电磁干扰模块的实现 |
5.7 电搭接模块的实现 |
5.8 电磁兼容判据模块的实现 |
5.9 电磁兼容试验模块的实现 |
5.10 全机电磁兼容健康状态模块的实现 |
5.11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软件测试基础理论 |
6.2 测试环境与配置 |
6.3 测试用例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传导泄漏发射机理及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泄漏发射风险 |
1.1.2 传导泄漏发射风险 |
1.1.3 传导泄漏发射机理及检测技术研究的意义 |
1.2 问题描述 |
1.2.1 传导泄漏发射机理 |
1.2.2 泄漏发射测试带宽 |
1.2.3 红黑信号识别方法技术 |
1.3 研究内容与成果 |
1.4 论文基本结构 |
2 传导泄漏发射的研究现状 |
2.1 泄漏发射机理研究现状 |
2.1.1 传导泄漏发射机理的学术研究 |
2.1.2 经典电磁场理论的发射机制 |
2.1.3 高频辐射效应的研究 |
2.2 传导发射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2.2.1 测试技术研究 |
2.2.2 传导发射测试设备 |
2.2.3 测试参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
2.3 红黑信号识别技术现状 |
2.3.1 系统红信号的组成与分类 |
2.3.2 红黑信号识别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3 传导泄漏发射机理 |
3.1 电尺寸与研究分析方法 |
3.1.1 电小尺寸 |
3.1.2 可参考的研究方法 |
3.2 传导泄漏发射准静态近似方法建模 |
3.2.1 双端口网络模拟电磁泄漏发射的方法 |
3.2.2 低频泄漏发射的双端口网络 |
3.3 传导泄漏发射的线天线辐射模型 |
3.3.1 偶极子模型及其泄漏发射特性 |
3.3.2 线天线模型 |
3.4 传导泄漏发射的传输线模型 |
3.4.1 传输线的泄漏模式 |
3.4.2 共模和差模对传导泄漏发射的影响 |
3.4.3 互易原理在传导泄漏发射的应用 |
3.4.4 多导线传输线耦合 |
3.4.5 泄漏发射的高频分析 |
3.5 传导泄漏发射仿真分析 |
3.5.1 传导耦合的时域分析 |
3.5.2 传导泄漏发射的频域分析 |
3.5.3 实际数字信号情况 |
3.6 本章小结 |
4 泄漏发射测试带宽 |
4.1 中频带宽对信号的影响 |
4.1.1 信噪比评估方法 |
4.1.2 理想接收机带宽对发射脉冲对接收的影响 |
4.1.3 理想矩形滤波器截止频率对分辨发射脉冲对的影响 |
4.2 脉冲带宽及其对接收信号影响 |
4.2.1 脉冲带宽及其上下界 |
4.2.2 脉冲带宽与接收机响应 |
4.2.3 接收机中频带宽 |
4.3 最大信噪比条件下的中频带宽选择 |
4.3.1 发射脉冲对的最大信噪比 |
4.3.2 理想带通滤波器对接收方波信号信噪比的影响 |
4.3.3 发射脉冲对在接收机中频带宽约束下的信噪比下界 |
4.4 窄带测试信噪比补偿方法 |
4.4.1 信噪比等效原理 |
4.4.2 任意带宽测试信噪比的补偿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红黑信号识别技术 |
5.1 红黑信号识别的一般方法 |
5.1.1 红信号的分类 |
5.1.2 系统泄漏发射检测参考模型 |
5.1.3 发射信号的独立分量分析 |
5.1.4 发射信号的稀疏分量分析 |
5.1.5 识别算法 |
5.2 频谱特征判别法 |
5.2.1 脉宽改变的频谱特征 |
5.2.2 周期和占空比变化的频谱特征 |
5.3 相关判别方法 |
5.3.1 红黑信号之间的统计依赖性 |
5.3.2 红黑信号之间的协方差 |
5.4 统计独立性判别法 |
5.4.1 KL散度与JS散度 |
5.4.2 Wasserstein距离 |
5.4.3 负熵 |
5.4.4 概率密度函数的级数展开 |
5.5 基于稀疏表示的红黑信号判别法 |
5.5.1 信号表示 |
5.5.2 目标函数 |
5.5.3 混合矩阵A与系数C的估计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下一步工作 |
6.1 论文主要结论 |
6.2 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多导体耦合方程推导 |
附录B 多导体传输线系统的全时域仿真方法 |
附录C 术语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量子微波磁场探测与成像系统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量子磁场探测与成像技术 |
1.1.1 量子磁场探测与成像技术研究现状 |
1.1.2 金刚石NV色心量子磁场探测技术的研究热点 |
1.2 量子微波磁场探测技术的应用 |
1.2.1 电磁兼容与近场测量 |
1.2.2 芯片级电磁兼容测试 |
1.2.3 近场测试技术的挑战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安排 |
第二章 金刚石中NV色心的研究基础 |
2.1 金刚石NV色心的物理性质 |
2.1.1 电子轨道和能级结构 |
2.1.2 吸收和荧光谱 |
2.1.3 电子自旋与光量子纠缠 |
2.1.4 塞曼分裂和ODMR谱 |
2.1.5 DC磁场探测及灵敏度分析 |
2.2 动态自旋与微波场探测 |
2.2.1 脉冲ODMR测量技术 |
2.2.2 Rabi振荡测量技术 |
2.2.3 Ramsey干涉测量法 |
2.2.4 自旋Hahn回声测量技术 |
2.3 金刚石NV色心的制备 |
2.3.1 辐照方法制备NV色心 |
2.3.2 表面刻蚀工艺制作金刚石NV色心探头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CCD的非破环性量子磁场成像系统 |
3.1 基于CCD的非破环性量子磁场成像系统架构 |
3.1.1 科勒照明技术与共聚焦技术 |
3.1.2 CCD量子磁场成像系统架构 |
3.1.3 激光和微波泵浦 |
3.1.4 微波场重构算法 |
3.2 实验建立与数据 |
3.2.1 ODMR微波场强度校准实验 |
3.2.2 Rabi振荡与Ramsey振荡实验 |
3.2.3 对螺旋天线的微波场成像实验 |
3.3 系统性能分析 |
3.3.1 灵敏度分析 |
3.3.2 系统成像效率与空间分辨率分析 |
3.3.3 分析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AM/FM脉冲调制方法的量子磁场成像系统 |
4.1 高灵敏度AM/FM脉冲调制量子磁场成像系统 |
4.1.1 虚拟仪器平台的设计 |
4.2 高灵敏度量子磁场成像方法 |
4.2.1 基于AM/FM脉冲调制的光探测磁共振技术 |
4.2.2 源场与表面电流重构算法 |
4.3 实验结果 |
4.4 系统性能分析 |
4.4.1 灵敏度分析 |
4.4.2 系统成像效率与空间分辨率分析 |
4.4.3 分析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低频量子磁场成像系统及其在芯片领域的应用 |
5.1 自旋混合与中低频磁场测量 |
5.1.1 GSLAC自旋混合效应 |
5.1.2 偏NV轴磁场偏置的自旋混合与全光磁场成像 |
5.2 中低频量子磁场成像系统实现及实验 |
5.2.1 成像系统和方法 |
5.2.2 实验结果 |
5.2.3 结果分析 |
5.3 量子磁场测量在芯片电磁兼容领域的应用研究 |
5.3.1 系统架构 |
5.3.2 芯片表面微波场成像及电磁兼容问题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内容总结 |
6.2 研究方向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6)列控系统速度传感器电磁兼容性和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速度传感器电磁兼容问题 |
1.2.2 电磁兼容风险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2 速度传感器电磁受扰机理研究 |
2.1 速度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功能 |
2.2 速度传感器受扰分析 |
2.2.1 速度传感器电磁兼容性分析 |
2.2.2 速度传感器骚扰源分析 |
2.2.3 速度传感器受扰耦合路径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速度传感器电磁兼容建模研究 |
3.1 骚扰源特性研究 |
3.2 车体过电压研究 |
3.2.1 过电压与车型关系研究 |
3.2.2 高压电缆-车体耦合模型 |
3.2.3 车体过电压分布特性研究 |
3.2.4 过电压电路模型 |
3.2.5 钢轨和车体阻抗研究 |
3.2.6 离线相位和过电压研究 |
3.3 速度传感器受扰模型研究 |
3.4 速度传感器骚扰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4 速度传感器电磁兼容风险研究 |
4.1 电磁兼容风险理论基础 |
4.1.1 电磁兼容风险定义 |
4.1.2 风险评估方法 |
4.1.3 电磁兼容风险评估标准 |
4.2 速度传感器FMEA分析 |
4.2.1 FMEA方法研究 |
4.2.2 速度传感器失效模式分析 |
4.3 基于蒙特卡洛法的仿真分析 |
4.3.1 蒙特卡洛法电磁兼容风险研究 |
4.3.2 速度传感器建模仿真分析 |
4.4 速度传感器失效风险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英文缩略语表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EMC现场测试传导敏感度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现场测试与传导敏感度快速检测技术 |
2.1 标准测试与现场测试 |
2.2 现场测试传导敏感度快速检测技术 |
2.2.1 EMC测试干扰注入方式 |
2.2.2 EMC常见传导敏感度测试 |
2.2.3 EMC自动化测试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显控类设备敏感特性分析 |
3.1 常见显控类设备及其组成 |
3.1.1 显控类设备组成 |
3.1.2 显控类设备分类 |
3.2 显控类设备敏感机理分析 |
3.2.1 显控设备干扰源分析 |
3.2.2 干扰耦合路径分析 |
3.2.3 显控设备敏感部位及干扰机理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场测试传导敏感度快速检测方案设计 |
4.1 测试频段预剔除策略 |
4.2 信号源输出快速调节策略 |
4.3 敏感频段优先选择策略 |
4.3.1 基于关联分析法的频段选择策略 |
4.3.2 关联分析法原理 |
4.3.3 Apriori算法过程 |
4.3.4 显控设备测试数据属性分析 |
4.3.5 敏感频段优先选择算法设计 |
4.4 敏感频段优先选择策略的测试验证 |
4.4.1 敏感频段优选策略的CS114测试验证 |
4.4.2 敏感频段优选策略的CS116测试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场测试传导敏感度快速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快检系统需求分析 |
5.2 系统整体设计 |
5.2.1 系统结构组成 |
5.2.2 测试流程设计 |
5.2.3 系统功能设计 |
5.2.4 系统线程设计 |
5.2.5 数据库表设计 |
5.3 传导敏感度快检软件界面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EMC现场测试中的动态频谱监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电磁兼容测试系统 |
1.2.2 EMC测试数据处理技术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1.3.1 论文研究目标 |
1.3.2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环境监测中的频谱分析技术 |
2.1 EMC现场测试系统 |
2.1.1 电磁环境分析 |
2.1.2 电磁兼容测试分类 |
2.1.3 监测系统需求分析及组成 |
2.2 实时频谱监测仪器的选择 |
2.2.1 频谱测试仪器的系统组成及原理分析 |
2.2.2 频谱仪的实时频谱分析技术 |
2.2.3 实时频谱分析对频谱监测的改善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磁环境实时监测系统分析及搭建 |
3.1 典型电子设备发射特性分析 |
3.1.1 电源类部件 |
3.1.2 显控类设备 |
3.1.3 电机驱动类设备 |
3.1.4 无线射频类设备 |
3.1.5 脉冲触发类设备 |
3.2 电磁环境实时监测方案 |
3.2.1 监测依据 |
3.2.2 监测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MC辐射发射测试中的数据处理 |
4.1 测试数据预处理 |
4.1.1 环境干扰抑制技术 |
4.1.2 基于小波变换的消噪处理 |
4.1.3 频偏的处理 |
4.1.4 测试组件因子的处理 |
4.2 现场测试特征信号提取 |
4.2.1 测试信号提取的必要性分析 |
4.2.2 特征信号分类及提取方案 |
4.2.3 特征提取方案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DFW的频谱特征匹配技术 |
5.1 传统模板匹配方法 |
5.1.1 峰值特征匹配辨识方法 |
5.1.2 包络特征匹配辨识方法 |
5.1.3 传统包络模板匹配存在的问题 |
5.2 动态频率规整(DFW)算法 |
5.2.1 DFW算法的必要性 |
5.2.2 DFW算法原理和计算方法 |
5.3 特征匹配算法及故障定位实例验证 |
5.3.1 测试数据的获取 |
5.3.2 峰值特征匹配 |
5.3.3 基于DFW的包络特征匹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DFW算法matlab代码实现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基于场路协同仿真的电子设备电磁敏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磁兼容标准的发展现状 |
1.2.2 电磁敏感度测试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3 电磁敏感度仿真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磁敏感度测试实质及干扰耦合途径研究 |
2.1 辐射敏感度测试 |
2.1.1 测试实质 |
2.1.2 干扰耦合机理 |
2.2 传导敏感度测试 |
2.2.1 传导敏感度测试的分类 |
2.2.2 典型传导敏感度测试项目 |
2.3 ESD敏感度测试 |
2.3.1 测试配置及典型波形 |
2.3.2 干扰耦合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计算机显示系统的敏感特性分析及敏感阈值确定 |
3.1 计算机显示系统简介 |
3.1.1 计算机显示系统的组成 |
3.1.2 不同视频传输接口的原理 |
3.1.3 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
3.2 计算机显示系统的电磁敏感特性分析 |
3.2.1 电路敏感度分析 |
3.2.2 视频线缆的电磁敏感特性分析 |
3.2.3 液晶显示器内部电路的电磁敏感特性分析 |
3.3 敏感阈值的确定方法研究 |
3.3.1 液晶显示器电磁敏感度测试 |
3.3.2 基于测试的液晶显示器敏感度阈值确定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设备级电磁敏感度的仿真分析方法 |
4.1 外部干扰源等效模型的建立 |
4.1.1 外部干扰源等效模型的建立方法 |
4.1.2 设备外接线缆的电磁耦合效应仿真分析 |
4.2 内部电路板的电磁敏感度仿真分析 |
4.2.1 内部电路板的电磁敏感度仿真模型建立方法 |
4.2.2 SI/PI性能对PCB板电磁敏感度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设备电磁敏感度问题的抑制方法研究 |
5.1 电磁屏蔽技术对电磁干扰的抑制分析 |
5.1.1 电子设备结构的EMC特性 |
5.1.2 机箱屏蔽效能的仿真 |
5.1.3 线缆的屏蔽对电磁敏感度的影响 |
5.2 基于滤波的噪声抑制方法分析 |
5.2.1 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要点 |
5.2.2 滤波器对电磁干扰的抑制仿真 |
5.3 接地对电磁干扰的影响分析 |
5.3.1 接地与EMC的关联 |
5.3.2 屏蔽线缆屏蔽层接地方式对电磁敏感度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电磁兼容性能分析与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射电望远镜系统在电磁兼容方面需求 |
1.1.2 射电望远镜系统电磁兼容特点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射电望远镜EMC研究现状 |
1.2.2 系统级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重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电磁耦合要素分析 |
2.1 电磁拓扑理论 |
2.2 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电磁耦合要素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主要分系统电磁发射特性分析及干扰量预估 |
3.1 干扰量预估模型 |
3.1.1 馈源口面干扰功率电平限值计算 |
3.1.2 设备到馈源口面辐射发射功率电平计算 |
3.2 天线驱动系统电磁发射特性分析及干扰量预估 |
3.2.1 促动器电磁发射特性分析 |
3.2.2 促动器电磁发射干扰量预估 |
3.3 计算机系统电磁发射特性分析及干扰量预估 |
3.3.1 计算机电磁发射特性分析 |
3.3.2 计算机电磁发射干扰量预估 |
3.4 照明系统电磁发射特性分析及干扰量预估 |
3.4.1 LED灯电磁发射特性分析 |
3.4.2 LED灯电磁发射干扰量预估 |
3.5 监控系统电磁发射特性分析及干扰量预估 |
3.5.1 视频监控设备电磁发射特性分析 |
3.5.2 视频监控设备电磁发射干扰量预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电磁耦合抑制研究 |
4.1 基于屏效需求的分层级薄弱环节EMI抑制 |
4.2 建筑物电磁耦合抑制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台址内建筑物电磁兼容设计方案 |
4.2.2 金属丝网屏蔽效能研究 |
4.2.3 屏蔽门屏蔽效能研究 |
4.3 机箱机柜电磁耦合抑制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机箱机柜电磁耦合要素分析 |
4.3.2 通风窗屏蔽效能研究 |
4.3.3 机箱/机柜电磁兼容设计方案 |
4.4 设备壳体电磁耦合抑制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 |
4.4.1 金属屏蔽材料屏蔽效能影响因素研究 |
4.4.2 增强非屏蔽材料屏蔽效能的方法分析 |
4.5 电气引入类电磁耦合抑制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 |
4.5.1 不同状态下多芯线缆屏蔽效能测试分析 |
4.5.2 过孔线缆是否滤波处理必要性测试分析 |
4.6 主要分系统EMI抑制方案及测试验证 |
4.6.1 主要分系统电磁兼容设计方案 |
4.6.2 计算机主机电磁兼容设计测试验证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电磁兼容设计性能评估 |
5.1 系统级EMC设计性能评估的基本理论 |
5.1.1 多属性决策理论 |
5.1.2 系统级评估流程 |
5.1.3 系统级评估模型 |
5.1.4 指标赋权方法 |
5.1.5 系统级评估方法 |
5.2 台址内EMC设计性能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1 指标体系架构 |
5.2.2 指标要素修正 |
5.2.3 指标归一量化处理 |
5.2.4 指标层指标确立 |
5.3 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评估方法 |
5.3.1 理想点排序法 |
5.3.2 层次分析法 |
5.3.3 信息熵求权法 |
5.3.4 结合熵权法的AHP-TOPSIS综合评估方法 |
5.4 设计方案评估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信息技术设备的电磁兼容测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高并发网络场景和频率选择表面的电磁兼容测试与设计[D]. 孙驰.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高速铁路信号系统车载设备电磁兼容风险研究[D]. 李萌.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飞机系统电磁兼容性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 石宋华.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传导泄漏发射机理及检测技术研究[D]. 孙德刚.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5]量子微波磁场探测与成像系统及其应用研究[D]. 杨博.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3)
- [6]列控系统速度传感器电磁兼容性和风险研究[D]. 王博.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7]EMC现场测试传导敏感度快速检测技术研究[D]. 孟晓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8]EMC现场测试中的动态频谱监测技术研究[D]. 王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9]基于场路协同仿真的电子设备电磁敏感性研究[D]. 付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10]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电磁兼容性能分析与评估[D]. 吴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