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寒草甸草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草甸,草场,牧草,土壤,青藏高原,生物量,称多县。
高寒草甸草场论文文献综述
何思源,KIETH,Richards[1](2019)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牧民对草场制度变迁的适应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高寒草场退化经常被归咎于过度放牧和牲畜超载,然而其深层原因与制度环境密切相关.土地所有制以及与之适应的生产生活策略都影响着草场退化和恢复.本文在藏北高原某村通过访谈和民族志研究,梳理了草场与牲畜所有权与使用权制度变迁,从社会-生态系统角度分析了草地退化语境下牧民的环境与制度认知以及对制度变化的适应.研究表明,在草场承包制度所代表的现代化过程中,牧民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叁组对立关系的作用:1)本土知识所要求的资源集体利用与树立围栏为代表的产权科学界定;2)传统文化和宗教习俗的自然观与现代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的价值观;3)应对气候风险的生产方式与依赖政府和市场的资源管理.制度因素迭加在气候因素上加深了草场退化,而草场承包制度尚未达到其"生产-保护"的平衡.因此,在高原生态脆弱地区,如何继续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证原住民福利,保有特有的生态系统和文化,需要将草场退化问题置于制度环境视角下.研究提出改善制度环境以实现与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可以通过:1)理解本土知识对气候变化等环境变迁的解读(习俗-政策);2)加大放牧方式的灵活性并予以制度保障(短期-长期);3)建立将资源、环境、牧民和市场相连接的管理机构或促进各机构间的合作(单一-整体)来实现.(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田发益,金艳梅,张晓庆,武俊喜[2](2019)在《林周河谷高寒草甸和灌丛草场可饲用天然牧草时空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西藏"一江两河"流域高山草甸和灌丛草场的时空变化特征,在牧草发青季(2017年7月份)、丰草季(2017年9月份)和枯草季(2018年3月份),对不同海拔梯度林周河谷南山阴坡和北山阳坡草地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林周河谷南山阴坡低海拔处以白草为优势种,海拔升高100 m左右时出现灌丛植被类型;山坡中段为草甸草场,主要以高山嵩草和苔草为主。总盖度最高月份为7—9月,随海拔升高,盖度相应增加,不同季节同一海拔高度总盖度间均差异不显着(P>0.05),而不同海拔高度、同一季节中总盖度差异极显着(P<0.01)。(2)季节显着影响牧草含水率(P<0.01),可饲用牧草含水率7—9月份最高,10月份后随牧草枯萎而下降,进入冬季降至0%;同一季节不同海拔梯度中,低海拔和中段海拔可饲用牧草中含水率较高。(3)不同季节可饲用牧草的产草量间差异极显着(P<0.01),单位面积总可饲用牧草产草量10月末最高,夏秋季最低;随海拔高度升高,可饲用牧草的产草量显着增高(P<0.05)。(4)经叁维响应曲线拟合,总盖度y、海拔梯度x_1、月份x_2之间的关系为:y=a_1+a_2×x_2~2+a_3×x_1+a_4×x_2(a_1,a_2,a_3,a_4分别为-657.137 4、-0.882 8、0.167 1、12.507 0);含水率y、海拔梯度x1、月份x2的关系为:y=a_1+a_2×x_2~2+a_3×x_1+a_4×x_2(a_1,a_2,a_3,a_4分别为-146.147 1、-3.883 9、-0.010 0、62.100 6);产草量y、海拔梯度x1、月份x2的关系为:y=a_1+a_2×x_2~2+a_3×x_1+a_4×x_2(a_1,a_2,a_3,a_4分别为-131.065 5、2.977 2、0.069 0、-36.511 1)。结论:通过研究,建立了林周河谷南山阴坡主要高山草甸放牧草场的总盖度、含水率与产草量的立体时空变化特征;北山阳坡主要为高山灌丛,非天然放牧场所,作为饲用牧场,研究意义不大。(本文来源于《中国草食动物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扎西卓玛,王宏博,李桂香,吴琴,张玉花[3](2018)在《高寒草甸草场牧草营养成分测定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青海省海西州天峻县海拔在3 741~4 045 m的高寒草甸草场枯草期、青草期牧草进行主要营养成分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枯草期干物质(DM)含量94.60%,粗蛋白(CP)含量4.35%,粗脂肪(EE)含量0.97%,粗纤维(CF)含量28.04%,粗灰分(Ash)含量7.33%,Ca含量0.8%,P含量0.03%,无氮浸出物(NFE)含量53.91%;青草期干物质(DM)含量87.67%,粗蛋白(CP)含量5.80%,粗脂肪(EE)含量6.32%,粗纤维(CF)含量22.94%,粗灰分(Ash)含量5.90%,无氮浸出物(NFE)含量52.61%,Ca含量1.20%,P含量0.50%。枯草期粗蛋白含量比青草期粗蛋白含量损失1.45个百分点,枯牧草中粗脂肪比鲜牧草损失5.35个百分点;枯牧草中粗纤维(28.04%)显着高于鲜牧草粗纤维(22.94%)(P<0.05),枯牧草中Ca、P含量也低于鲜牧草中Ca、P含量,干物质、无氮浸出物、粗灰分的含量鲜牧草低于枯牧草。(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王贵珍,花立民,杨思维,刘丽,周建伟[4](2015)在《划区轮牧在高寒草甸冬春草场的适宜性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祁连山东段高寒草甸为研究区域,设立划区轮牧(RG)、传统季节性放牧(CK)2种不同的草地管理方式,通过连续2年对植被群落结构、生物量、土壤紧实度和家畜体重的监测,探讨划区轮牧对高寒草甸冬春草场植物群落结构和家畜体重的影响,为建立高寒草甸合理、高效的放牧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划区轮牧区牧后可食牧草风干重总体与传统季节性放牧区变化无显着差异,划区轮牧能显着提高群落多样性和优势种比例(P<0.05),土壤紧实度在2种草地管理制度下均无显着性差异,生长季末,划区轮牧区绵羊体重显着高于夏场传统季节性放牧区(P<0.05)。(本文来源于《中国草地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高见章[5](2013)在《美丽的高寒草原草场 秀丽的高寒草甸草场 壮丽的高寒沼泽草场 巴音布鲁克草原 可见九曲十八弯通天河蜿蜒流淌》一文中研究指出巴音布鲁克草原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西北、天山山脉中部的山间盆地中,四周雪山环抱。从和静县出发,沿着国道217线可直达。巴音布鲁克,古称尤鲁都斯或珠勒都斯草原,突厥语为"星星平原"之意,蒙语是"永不枯竭的甘泉"的意思。巴音布鲁克大草原既是中国第二大草原,也是中(本文来源于《中国地名》期刊2013年11期)
张明,王伟,魏希杰[6](2013)在《称多县高寒草甸草场草畜平衡模式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称多县地处青藏高原中部,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东部,地理位置为东经96°02'36″~97°21'24″,北纬32°53'30″~34°47'10″之间,属典型的高原高寒气候。全年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两季之别,冷季长达7~8个月,暖季只有4~5个月。年均温2.9℃,1月均温-7.5℃,7月均温12.5℃。年降水量487mm,地形以高原为主,西北和中部高,东南与东北低。土壤(本文来源于《青海畜牧兽医杂志》期刊2013年03期)
张东杰[7](2011)在《施肥对叁江源区高寒草甸草场地上生物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叁江源区高寒草甸草场进行施肥试验,以确定不同施肥时期、不同施肥量对天然草地牧草产量(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大幅度提高牧草产量,且因施肥量及施肥时期的不同,牧草产量差异大。施肥时间和施肥量间存在着交互作用,两者共同作用于牧草产量。由两年的数据可知,随着施肥时间的逐渐后移,氮肥对牧草的增产作用逐步降低,牧草产量(干重)呈下降趋势;3个不同施肥量处理的牧草产量分别比不施肥的增加138.65%、161.72%和122.51%,施肥量在0~450kg/hm2区间内,牧草产量变化呈抛物线型。通过综合比较分析,叁江源区高寒草甸最佳施肥时间是6月10~25日间,最佳施肥量(尿素)为150~300kg/hm2具有较高的牧草产量和低施肥成本。(本文来源于《青海畜牧兽医杂志》期刊2011年03期)
德科加[8](2010)在《施用不同形态氮素对高寒草甸草场生物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施用两种不同形态的氮素以研究其对高寒草甸天然草场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H4+-N作为单一施用氮源的处理,地上生物量鲜重达6 080kg/hm2,地上生物量干重达2 716kg/hm2,地下生物量干重达84 312.23kg/hm2,比单一施用NO3-N的处理分别增产147.15%,115.56%和52.87%。在施用氮素总量中NH4+-N比例的减少和NO3-N比例的增加的情况下,高寒草甸草场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变化呈下降趋势,提示施用无机氮肥不同形态牧草增产表现以铵态氮最佳,硝态氮最差。(本文来源于《青海畜牧兽医杂志》期刊2010年04期)
焦婷,常根柱,周学辉,杨红善,侯彦会[9](2009)在《高寒草甸草场不同载畜量下土壤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肃北高寒草甸不同载畜量下土壤酶活性与肥力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载畜量下不同土壤深度草地土壤肥力不同。0~20 cm土壤水分、pH和有机质随载畜量增加而下降,土壤容重则随载畜量和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放牧草地土壤均呈弱碱性;0~20 cm土壤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在高载畜量区达到峰值(P<0.01),其中全氮和速效钾在中载畜量区出现最低值;0~20 cm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高区高于中区和低区,随土层的加深,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同层次间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间以及它们与土壤主要肥力因子间具一定相关性,说明土壤酶可以用来表征土壤肥力状况。(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卓玛吉[10](2008)在《高寒草甸草场可持续性利用管理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寒草甸草场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围山地,据粗略测算,青藏高原的高寒草甸面积有7×105km~2,约占青藏高原可利用草场的50%[1,2]。高寒草甸地带面积达2.69×105km~2,占高原区域总面积的10.7%,人口密度为30人/平方公里,这个密度在(本文来源于《草业与畜牧》期刊2008年03期)
高寒草甸草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西藏"一江两河"流域高山草甸和灌丛草场的时空变化特征,在牧草发青季(2017年7月份)、丰草季(2017年9月份)和枯草季(2018年3月份),对不同海拔梯度林周河谷南山阴坡和北山阳坡草地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林周河谷南山阴坡低海拔处以白草为优势种,海拔升高100 m左右时出现灌丛植被类型;山坡中段为草甸草场,主要以高山嵩草和苔草为主。总盖度最高月份为7—9月,随海拔升高,盖度相应增加,不同季节同一海拔高度总盖度间均差异不显着(P>0.05),而不同海拔高度、同一季节中总盖度差异极显着(P<0.01)。(2)季节显着影响牧草含水率(P<0.01),可饲用牧草含水率7—9月份最高,10月份后随牧草枯萎而下降,进入冬季降至0%;同一季节不同海拔梯度中,低海拔和中段海拔可饲用牧草中含水率较高。(3)不同季节可饲用牧草的产草量间差异极显着(P<0.01),单位面积总可饲用牧草产草量10月末最高,夏秋季最低;随海拔高度升高,可饲用牧草的产草量显着增高(P<0.05)。(4)经叁维响应曲线拟合,总盖度y、海拔梯度x_1、月份x_2之间的关系为:y=a_1+a_2×x_2~2+a_3×x_1+a_4×x_2(a_1,a_2,a_3,a_4分别为-657.137 4、-0.882 8、0.167 1、12.507 0);含水率y、海拔梯度x1、月份x2的关系为:y=a_1+a_2×x_2~2+a_3×x_1+a_4×x_2(a_1,a_2,a_3,a_4分别为-146.147 1、-3.883 9、-0.010 0、62.100 6);产草量y、海拔梯度x1、月份x2的关系为:y=a_1+a_2×x_2~2+a_3×x_1+a_4×x_2(a_1,a_2,a_3,a_4分别为-131.065 5、2.977 2、0.069 0、-36.511 1)。结论:通过研究,建立了林周河谷南山阴坡主要高山草甸放牧草场的总盖度、含水率与产草量的立体时空变化特征;北山阳坡主要为高山灌丛,非天然放牧场所,作为饲用牧场,研究意义不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寒草甸草场论文参考文献
[1].何思源,KIETH,Richards.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牧民对草场制度变迁的适应性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田发益,金艳梅,张晓庆,武俊喜.林周河谷高寒草甸和灌丛草场可饲用天然牧草时空变化特征[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9
[3].扎西卓玛,王宏博,李桂香,吴琴,张玉花.高寒草甸草场牧草营养成分测定与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8
[4].王贵珍,花立民,杨思维,刘丽,周建伟.划区轮牧在高寒草甸冬春草场的适宜性初探[J].中国草地学报.2015
[5].高见章.美丽的高寒草原草场秀丽的高寒草甸草场壮丽的高寒沼泽草场巴音布鲁克草原可见九曲十八弯通天河蜿蜒流淌[J].中国地名.2013
[6].张明,王伟,魏希杰.称多县高寒草甸草场草畜平衡模式探讨[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3
[7].张东杰.施肥对叁江源区高寒草甸草场地上生物量的影响[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1
[8].德科加.施用不同形态氮素对高寒草甸草场生物量的影响[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0
[9].焦婷,常根柱,周学辉,杨红善,侯彦会.高寒草甸草场不同载畜量下土壤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J].草业学报.2009
[10].卓玛吉.高寒草甸草场可持续性利用管理对策[J].草业与畜牧.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