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选食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食性,家鼠,细毛羊,消化率,玉米面,适口,食量。
选食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春芳[1](2001)在《黄颡鱼消化道的发育及其选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黄颡鱼早期发育阶段摄食和消化器官的发育特征、食物组成及其选食性。结果如下: 1.黄颡鱼口器的大小、消化道的形状和肠道的长度均随鱼体的发育而变化。且鱼口宽和口高对所摄取的食饵对象的个体大小有明显的限制性。 2.3d龄时,颌弓、舌弓除基舌软骨外的各骨片、1~5对鳃弓和膜质鳃盖出现,奠定了开口摄食的形态学基础。13d龄咽颅部分骨片开始骨化,36d龄,所有骨片均已骨化。 3.随鱼体发育,消化道各部位粘膜层厚度与肌层厚度不断增加。而食道皱褶数比较稳定,皱褶高低不一。胃皱褶数和皱褶高变化无明显规律,肠皱褶数和皱褶高呈上升趋势。胃上皮细胞顶端无微绒毛。肠上皮细胞顶端微绒毛的厚度缓慢增加。杯状细胞数增加较快,尤以胃和肠显着。 4.黄颡鱼混合营养期的长短与温度有关。平均水温24℃~26℃时,约4d(3d~6d龄);平均水温27℃~28℃时,仅2d(3d~4d龄)。仔鱼3d龄开口,主要以轮虫为开口饵料,在食物中枝角类占绝对优势时,以小型枝角类为其开口饵料。所摄食的饵料生物随着发育的进展而变化:摄食初期主要为轮虫,仔鱼后期主要为枝角类、桡足类,稚鱼期开始摄食水蚯蚓,幼鱼期则主要以水蚯蚓为食。这种变化主要由鱼类摄食和消化器官的发育完善,对饵料生物的喜好及饵料生物的易得性决定。 5.黄颡鱼仔稚鱼摄食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胃平均饱满指数在仔鱼前期、仔鱼后期和稚鱼期分别于21∶00、3∶00、6∶00达最高峰,均于15∶00达最低值。不同发育阶段的日摄食率分别为:仔鱼前期69.96%,仔鱼后期28.84%,稚鱼期10.00%。 6.饥饿影响黄颡鱼的形态、行为、体色及消化道组织结构的变化,尤以对前肠组织的影响最明显。在饥饿状态下及个体差异太大的情况下,会出现同类相残现象。(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01-05-01)
李永宏,汪诗平[2](1998)在《内蒙古细毛羊日食量及对典型草原牧草的选食性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家畜对牧草的选食系数及其季节变化是草场评价和放牧决策的基础,家畜的采食量是评估草畜平衡的基本参数。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对内蒙古细毛羊日食量与牧草选食性测定表明,其日采食量整个生长季平均为2.06kg干物质,其季节动态为春季低,夏季高,秋季居中。在所研究草场上选食羊草、扁蓿豆、双齿葱、木地肤和糙隐子草等,而避弃大针茅、寸草苔和星毛委陵菜等,为合理放牧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1998年01期)
朱晓鸣,崔奕波,光寿红[3](1997)在《中华绒螯蟹对叁种天然饵料的选食性及消化率》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绒螫蟹(HitXWelr。),俗称河蟹(MboEdwovds),是原产于我国的一种大型徊游性甲壳动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都相继开展了河蟹养殖。对河蟹的选食性和消化率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河蟹的营养需求特点,以及河蟹的放养对湖泊生态系统(本文来源于《水生生物学报》期刊1997年01期)
朱少凡,周培盛[4](1994)在《广州地区褐家鼠的选食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告用稻谷、玉米等20多种单食性饵料,以大米为标准饵,对褐家鼠的实验室和现场选食性试验。结果表明:优良的食饵是快餐面、面粉团、新鲜鱼骨头,其对褐家鼠适口性均比标准饵要好,尤以泡发快餐面最佳。(本文来源于《医学动物防制》期刊1994年01期)
黄佳亮,周培盛,张湘军,徐启丰,林立辉[5](1992)在《臭鼩鼱的选食性试验和药饵毒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等在实验室和现场对臭鼩鼱的选食性及溴敌隆毒饵的灭效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其对猪肉+米饭与牛肉+米饭有同样的适口性,花生油作为引诱剂可明显提高饵料的摄食量。实验室以0.005%溴敌隆猪肉米饭毒饵连续喂饲臭鼩鼱2天,其毒杀率为100%;现场连续投毒6天,其灭效达96.56%,而对鼠类的灭效仅为20.53%。(本文来源于《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期刊1992年05期)
高文林,赵桂书,王强[6](1985)在《褐家鼠的选食性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筛选对家鼠适口性好的诱饵,我们对褐家鼠进行了室内选食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对叁种食饵的选食性:选试鼠10只,单笼饲养,每笼放置形状相同的饵盒3个,每日调换食饵盒位置,分别投放大米、玉米面颗粒、玉米渣食饵,连续投放5天,共投饵3000克,耗饵616克。其中大米耗饵32克,占5.2%;玉米面颗粒耗486克,占78.9%;玉米渣耗98克,占15.91%。说明褐家鼠对玉米面颗(本文来源于《中国鼠类防制杂志》期刊1985年02期)
选食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家畜对牧草的选食系数及其季节变化是草场评价和放牧决策的基础,家畜的采食量是评估草畜平衡的基本参数。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对内蒙古细毛羊日食量与牧草选食性测定表明,其日采食量整个生长季平均为2.06kg干物质,其季节动态为春季低,夏季高,秋季居中。在所研究草场上选食羊草、扁蓿豆、双齿葱、木地肤和糙隐子草等,而避弃大针茅、寸草苔和星毛委陵菜等,为合理放牧提供了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选食性论文参考文献
[1].王春芳.黄颡鱼消化道的发育及其选食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1
[2].李永宏,汪诗平.内蒙古细毛羊日食量及对典型草原牧草的选食性测定[J].草业学报.1998
[3].朱晓鸣,崔奕波,光寿红.中华绒螯蟹对叁种天然饵料的选食性及消化率[J].水生生物学报.1997
[4].朱少凡,周培盛.广州地区褐家鼠的选食性试验[J].医学动物防制.1994
[5].黄佳亮,周培盛,张湘军,徐启丰,林立辉.臭鼩鼱的选食性试验和药饵毒效观察[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2
[6].高文林,赵桂书,王强.褐家鼠的选食性观察[J].中国鼠类防制杂志.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