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农村人口文化素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安徽省,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新农村建设
农村人口文化素质论文文献综述
马芒,吴石英[1](2015)在《安徽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徽省是典型的农业大省,农村人口众多,而由于受到历史环境、经济水平、教育资源、社会政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严重制约和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主要依据2010年全国和安徽省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资料,对安徽省农村地区的人口文化素质进行相关分析,揭示了安徽省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状况,并主要从农村的教育资源投入和农村人口外流两方面来分析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来发展新农村、建设新农村的举措,以促进安徽省农民生活的富裕和整个安徽省的富强与繁荣。(本文来源于《理论建设》期刊2015年02期)
谭昌卫[2](2013)在《论我国农家书屋的发展——基于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07年农家书屋工程正式实施以来,我国农村到处都建起了农家书屋,然而在建设中存在着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农村书屋发展现状及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现状,分析了农村人口素质低下导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农家书屋的发展时策。(本文来源于《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期刊2013年16期)
焦敬秋[3](2012)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其核心就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培育新型农民”。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因而在新的形势下,对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就政府来说,把农村人口文化素质问题作为国家民心稳定、乡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要条件,并出台了一些列的相关政策,学者们也积极的献力献策,从而形成了高等院校农民素质理论研究、国家相关部门推广等不同的研究力量。但是就当前的研究状况来看,有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进行探讨,以求能更好的推进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进程。本文的主体共分为叁个部分。首先在当前社会的现状即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下提出研究农民文化素质问题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不仅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继而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有了明显提升的大背景下,重点指出当前社会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仍存在受教育程度低、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和再培训程度低等问题,剖析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最后,通过分析借鉴国外农村农民发展的经验,综合我国国情针对农村教育系统存在缺陷、农民自身观念的狭隘、农村家庭对家庭教育的忽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不完善等等问题,提出了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加强政府公共职能、改变农民本身观念等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途径。(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2-06-01)
严丽丽[4](2010)在《我国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现状与发展对策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受历史、环境、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较低。因此,如何通过有效手段改善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使得城乡经济能够共同繁荣,是我国在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现状,提出了改善的具体措施。(本文来源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期刊2010年09期)
晋东海[5](2010)在《河南省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农问题”历来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焦点问题,而农民又是“叁农问题”的核心;因此,要想解决好“叁农问题”,首先要关注农民问题。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叁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农民文化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农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再加上历史、环境、政策等方面的原因,中国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相对发达国家而言还有相当差距。河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同时也是农业大省,与沿海发达省份及周边省份相比,我省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总体不高,甚至成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障碍。因此,把握河南省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现状,探讨河南省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提高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需求。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的主体研究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分析河南省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发展状况。首先从自然环境、历史、政策和教育等角度,分析制约河南省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发展的因素;其次,以受教育程度构成、文盲人口比重、每万人口中不同教育程度的数量和平均受教育年限四个指标来衡量河南省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水平;最后,分析河南省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现状对收入及消费、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生育观念等方面的影响。第二,阐述通过文化教育的改革来提高河南省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具体措施。论文在详细把握河南省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劳务输出质量、培育农业产业化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措施,夯实河南省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基础。第叁,提出通过增强公民意识促进河南省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这一途径。在论述培养河南省农村人口公民意识的基础上,从市场经济发展、政治参与水平、法治观念等阐述了培养公民意识的价值。最后,重点阐述了培养河南省农村人口公民意识的方法和途径。第四,论述河南省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提升的关键还在农民问题的解决。而解决农民的根本途径在于首先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依托完善的土地政策、股份制农业企业和国有企业全民所有等措施,通过加快农村与城市有机链接,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最终目标。其次,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另一关键举措。本文不仅较好地把握河南省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现状,而且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利于提升河南省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同时,研究内容中关于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培养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对其他省份和地区同样具有借鉴作用,本文研究内容较好地充实了当前“叁农问题”领域的研究。(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0-06-30)
何进,李君[6](2007)在《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收入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雅安市大兴镇为例进行调查,对受访农户的文化素质与经济收入及支出状况进行统计,并对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收入做了相关性分析,对国家相关部门在农村建设、农民增收方面的决策提出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内江科技》期刊2007年08期)
韩枫[7](2007)在《河南省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南地处中原,是人口大省,又是农业大省,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但是人才资源严重不足。劳动力素质偏低,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提高河南省农村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由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到经济强省的转变,解决好“叁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第四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为依据,分析河南省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现状,以及其对经济收入、消费能力、妇女生育观念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与河南省城市人口文化素质水平以及全国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作对比,提出改善河南省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措施。(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7-04-20)
姜琳[8](2007)在《新时期我国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人口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的高低将影响和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农村人口不仅数量多,而且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也较低,所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最关键的是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立足新的发展实践,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国家兴旺,贵在得人”,从实践来看,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人才的哺育和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全新的建设,必须着重于新农民的培育和塑造。所以,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本文详细阐述了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现状及文化素质低下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影响,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和建议。(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7-04-20)
王倩倩[9](2007)在《安徽省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与可持续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徽省是一个农业人口大省。农村人口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尤其是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结构不合理和受教育人口的性别结构失衡,已成为制约安徽省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农村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安徽省提升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必经之路,举措有叁:一是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力和人力投入力度;二是着力办好农村成人教育,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叁是把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贯彻到农村教育领域。(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07年02期)
[10](2006)在《江苏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状况》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各种受教育程度总人口减少,大学受教育程度人口增长较快近年来,随着人口大量由乡村流向城镇,乡村人口自1997年开始由增长转而下降,乡村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随之出现减少的态势。2005年,全省乡村6岁及以上具有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口为3016.52万人,比(本文来源于《城市规划通讯》期刊2006年24期)
农村人口文化素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2007年农家书屋工程正式实施以来,我国农村到处都建起了农家书屋,然而在建设中存在着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农村书屋发展现状及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现状,分析了农村人口素质低下导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农家书屋的发展时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村人口文化素质论文参考文献
[1].马芒,吴石英.安徽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及对策[J].理论建设.2015
[2].谭昌卫.论我国农家书屋的发展——基于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
[3].焦敬秋.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研究[D].河北大学.2012
[4].严丽丽.我国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现状与发展对策初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
[5].晋东海.河南省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0
[6].何进,李君.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收入的相关性分析[J].内江科技.2007
[7].韩枫.河南省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现状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7
[8].姜琳.新时期我国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现状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7
[9].王倩倩.安徽省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与可持续发展[J].安徽农学通报.2007
[10]..江苏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状况[J].城市规划通讯.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