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浪潮对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素质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浪潮对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素质的影响

朱新昌[1]2004年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对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素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当今,教师专业化越来越成为教育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在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有着特殊的地位。面对经济全球化进程给人们思想观念带来的影响,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必须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素质。 本文首先运用教育学的理论,分析了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素质的构成、表现,接着简述了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概述了经济全球化对政治、文化、教育的影响,然后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素质带来的积极作用、挑战及负面影响。 最后,本文结合对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素质现状的概述,分析了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性,进而从社会宏观、行业中观、个人微观叁个角度阐述了提高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素质的对策建议。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是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本着培养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建设者这一原则来分析、论述目前提高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素质的对策建议,力求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中做出一点新的探索。

陈绍灿[2]2003年在《高中生思想品德现状与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改革》文中提出当前的高中生是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自身思想品德素质的高低,是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大事。如何根据高中生的思想品德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进一步提高高中生的思想品德素质,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这是摆在全体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本文开篇通过调查研究,较准确地把握了高中生思想品德的基本现状,并从时代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因素五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当前高中生思想品德状况形成的原因。接着阐述当前高中生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明确了教育发展的方向。最后从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课程改革、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政治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改革的措施,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的同时,与其它思想品德教育渠道相结合,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为一体的教育网络,以切实提高高中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杨婕[3]2016年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建构研究》文中提出新世纪以来,全球化的影响、经济的发展、新技术的兴起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我国社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也对我国的公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民教育作为未来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是我国改革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学校公民教育是提高我国公民素质、推动现代化民主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落实公民教育需要专门的、规范的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然而,我国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没有一门课程可以承担公民教育的任务。建构学校公民教育课程是落实和深化公民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尽快实现公民教育课程化,建构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体系,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也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本研究针对当前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公民教育课程现状,清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重要意义,阐明建构该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明确建构公民教育课程的理论依据,力求在此基础上建构出公民教育课程体系,包括课程的地位、属性、目标、内容以及课程的组织形式。具体而言,本研究的内容如下:第一章建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必要性。本章主要研究公民教育课程现状,诊断现实问题。首先,从历史背景和现实环境两个角度分析建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其次,对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现状及中小学教师对公民教育课程的认识进行调查研究、对品德课程标准以及教材中有关公民教育的内容课程做内容分析,调查发现我国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没有公民教育课程,教师对公民教育及公民教育课程的认识明显不足,在现有的德育课程框架中不利于公民教育的开展,限制了公民教育的进程和水平,建构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任务十分紧迫。第二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建构的理论依据。本章主要梳理相关理论学说,为建构公民教育课程寻找理论依据,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结构合理、富有弹性和充满活力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首先界定了本研究涉及的"公民"、"公民教育"、"课程"、"公民教育课程"、"课程建构"等核心概念,厘清了公民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差异;梳理多元文化公民教育思想、多向度公民教育理论和世界公民教育理论叁种当代公民教育理论,并明确各理论对本研究的意义;总结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认知和道德发展特点的相关理论学说作为设计课程目标和内容的依据;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即经验主义课程理论和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作为课程建构的核心理念。第叁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地位、属性及建构原则。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必须是必修课程和核心课程,课程具有教育性、公共性、体验性、开放性和时代性的特征。建构学校公民教育课程过程中必须遵循五点建构原则——目的性原则、针对性原则、科学性系统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第四章和第五章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目标的建构和内容的建构。公民教育课程的目标体系建构要遵循叁个原则:建构体系适应性原则、目标结构立体化原则和价值内涵动态平衡原则。具体目标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知识维度、能力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和公民行为维度,这四个维度是一个整体,公民的培养最终都需要落实到公民行动上。课程的内容包括公民知识、公民道德与价值观、公民认同和公民行为能力四个方面。第六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组织。是对公民教育课程组织形式的设计。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应该以学科课程为主,结合活动课程,尤其是发挥公民教育的"服务-学习"活动课程对公民行为培养的重要作用,并重视发挥潜在课程的作用。第七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走向实践的若干建议。公民教育课程要最终走向实践,必须要加强政府、学校、教师等各个层面对公民教育课程的重视,并分阶段逐步推进公民教育课程,从准备阶段到启动阶段,实现最后的常态化发展阶段。

彭鸣栋[4]2007年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的教学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合作学习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方式,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进步。本文的研究方法是文献法和课例法,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社会互赖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行为学习理论叁个方面对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进行探讨。对合作学习的含义进行界定,指出合作学习应该体现如下几个特征:有合作学习小组;有始终坚持的学习目标;有足够长的合作时间;是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活动。将合作学习与教学合作进行比较,指出两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双方的地位不同,教学方式不同,教师角色不同,学生地位不同,教学目标不同。强调合作学习应该突出学生主体性,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合作学习的价值追求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价值追求的一致性来说明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二部分。侧重于从各科开展合作学习的共性方面,简要阐述我国中小学教师在合作学习的研究过程中,在认识上和操作上存在的如下问题:认为有分组、有讨论就是合作学习;时间安排不合理;形式主义;准备不周,要求不到位;盲目照搬,脱离实际;指导不及时,评价不到位;越俎代庖,压抑学生的主体性等等。第叁部分。主要从各课程的共性方面对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1.合作意识的培养策略。在合作游戏、在日常的生活与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2.合作学习的分组策略。强调分组的科学性、灵活性和动态性。3.合作学习的课程资源开发策略。强调教材、教师、学生差异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资源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4.合作学习的互动策略。在指出生生互动应该注意的问题的同时,也说明了如何更好地实现师生互动。5.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策略。指出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和制定教学步骤。6.合作学习的教学评价策略。包括评价目的的激励性,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与系统性,评价标准的科学性。还介绍了以下几种简单的评价方法:个人自评,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第四部分。以广西龙州中学高中二年级261班为研究对象,以“生活中的哲学”为合作学习的总课题,每个合作学习小组各有一个子课题,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合作学习进行教学尝试。同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合作学习的研究进行反思:1.一切从实际出发。2.合作学习的实现方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3.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4.用程序公平来保证小组成员机会均等。5.合作学习的方式与教师素质之间的矛盾。6.处理好集体教学、合作学习和个人学习叁者之间的时间分配。7.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质量是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基础。8.合作学习任务的难易要适度。9.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10.需要反思的其他问题。本文比较突出的特点主要有叁个:首先,在对合作学习的含义进行界定的同时,将合作学习与教学合作进行比较,这对克服人们在认识上和操作上的一些误区有一定的帮助。其次,把教学策略研究与行动研究较好地结合起来,把对合作学习的理论认识运用到教学方式的探索中去,并侧重于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的研究。第叁,在老、少、边、山、穷地区的学校进行合作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尝试。

郑美玲[5]2017年在《文化自信融入高中《文化生活》教学研究》文中指出面对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安全受到冲击的严峻形势,高中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成为了最具挑战的时代命题。作为在培养文化自信意识方面具有得天独厚优势的高中《文化生活》模块也毋庸置疑地成为提振高中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为了能够真正让《文化生活》课程充分发挥它这一特殊的使命,如何利用《文化生活》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教学实践来培育高中生的文化自信成为了本文章的焦点。在探究过程中,本文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在阅读文化基本常识、教育学原理和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等知识的基础上,着重调查了某高中一线教师和高中生的文化自信现状和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培养高中生文化自信的不利因素,根据数据中反映的问题来逐一提出基于课堂教学层次的培养高中生文化自信的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力求将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培养高中生文化自信的有效性发挥到极致。探索以改善师生课堂互动现状和教学手段、教材知识结构为基本路径,充分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真正将高中生文化自信培养落到实处!

徐根倩[6]2012年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渗透教育探析》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自她产生至现在的五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在中国这块古老、文明、广袤的土地上萌芽、成长、繁衍和传承。虽然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而发生着变化,却始终保持着自己完整的面貌和独特的风采,它是中华民族不断走向强大的重要源泉,也是全世界中华儿女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它对中华民族社会历史发展和世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学习传统文化对自身成长、素质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随着信息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文化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在西方文化强烈的碰撞和渗透下,传统文化出现了缺失的现象,这种缺失在中学生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因此,必须保护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把中国传统文化渗透教育与高中生素质培养融合在一起,以使高中生文化素质提升取得实效。本文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以盘锦大洼第叁高级中学学生的调查为个案,对高中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状况以及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接受程度进行实证分析,阐述了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加强对高中生传统文化渗透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分析了高中生传统文化缺失的表现及原因;提出了在政治课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渗透教育的路径。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界定了“文化”、“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叁个概念,阐述了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探讨了在高中阶段加强学生传统文化渗透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叁部分:此部分主要以我半年的教学实践和学生上交的有关传统文化调查问卷为依据对传统文化在高中生中缺失的现状和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加强传统文化渗透教育。

崔欣頠[7]2006年在《学校责任教育论纲》文中研究说明责任是伦理学中比较古老的范畴,责任教育也是人类文化传承中经久不息的主题之一。在人类新的生存背景中,责任的含义不断扩展,责任教育之对现代人更为必要。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所出现的青少年道德危机、生态环境危机和社会混乱等问题引发了人们对现代性背景下人的生存方式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反思。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增强了人类的力量,市场经济使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在科技理性和唯经济主义的意识形态下,人们背离了人之为人应有的道德精神和人文价值,责任缺失给人类当下和未来的生存与和谐发展带来极大隐忧。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显着成效,但生态问题、道德问题也日益凸显,在科学总结各国发展历程和经验的基础上,中国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宏大构想。这一切对人的道德精神和责任品质提出了更高的、更具体的要求,学校理应在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中充分发挥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作用,着力培养具有完整责任品质的现代人,使他们能负责任地生存和发展。 责任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为使主体在自主选择基础上养成基本的责任品格而对其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实施教育引导活动,使其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现代社会,科技对人类力量的倍增作用和市场经济人对物质的无限追求使人的责任范围更大,责任的分量更重。人不仅要承担来自于义务的责任,还要承担来自行为的责任,来自角色的责任;不仅要对人类共同体负责,还要对生态系统负责;不仅要对当下的行为负责,还要对将要实施的行为的未来后果负责。因此,缺少一种普遍的、全面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人类的未来生存是不可能的,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无法实现。因而作为社会实施教育活动的专门机构来说,教育和引导学生养成自觉的责任感和责任能力,领悟人类传统道德精神,影响和辐射社会公众,是学校道德教育的责任和使命。 本文从当前人类生存的现实背景和青少年的责任品质现状出发,在较系统梳理中外伦理学史上关于责任的相关理论基础上,论述了当代国际责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以及我国20世纪和当前新课程改革所体现的责任教育思想,认为责任品质的培养已成为国际道德教育的共识,也是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关照下的学校道德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学校责任教育具有其内在的价值表征,要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全面系统地实施。文章试图建构起一个基于现代教育理念之上的学校责任教育的目标、内容框架,提出了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实施途径和方法策略,并认为在责任教育中学校要建构起以教育责任为主体的校园伦理体系。

刘林香[8]2017年在《《文化生活》课程中高中生文化自信培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1)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欣赏并坚持的一种价值取向,具体表现为对自身文化的由衷肯定、对当代文化现状的清醒认识以及对未来文化发展的坚定自信。高中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潜在力量,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有利于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推动我国文化的长远发展。但是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了多元文化的交流、交融和交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经历了比较大的改变。高中生的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还不太稳定,非常容易动摇对自身文化的信念。因此,研究当代高中生的文化自信情况,以《文化生活》课程为载体培养和提升高中生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关于文化自信的研究综述、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相互关系的阐释、研究的创新之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立足于《文化生活》教材,挖掘其课程目标、正文内容和辅助内容(插图、辅助文和综合探究)与文化自信的内涵和要求之间的联系。第叁部分,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广东省河源市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的部分高中政治教师及高中生展开调查,了解高中生的文化自信现状及《文化生活》教学中关于高中生文化自信培养的现状。第四部分,根据高中生文化自信的现状,思考《文化生活》教学中高中生文化自信培养的路径:一方面,在《文化生活》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创设文化情境来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感知,运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来激发学生积极的文化情感;另一方面,设计课后延伸作业,组织校内外文化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积极践行文化价值观。第五部分,选择《文化生活》教材中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一课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提升文化自信。

芦雷[9]2012年在《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重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小学教育阶段是对青少年知识、态度、技能等方面进行培养的关健时期,各国都把培养合格公民作为中小学公民教育的首要目标,并且也都在积极建立比较完善的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体系。新世纪以来,由于受到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以及文化多元化因素的影响,中小学教育承担着合格公民培养的主要责任,需要在目标与内容上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尊重人类共同伦理基础上,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在本民族价值理念的基础上促进全球普遍价值理念的传播。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与访谈法,选取目前的公民教育教材进行分析,揭示中小学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现实状况。在分析存在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公民教育最新发展理念,对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进行了建构。绪论部分论述了本研究的问题缘起,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创新点,已有的相关研究综述,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并对论文中的一些核心概念作了界定。第一章论述了中小学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的历史演变以及新时期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在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发展历史回顾中,可以看出其演变的进程,从国民的培养到政治公民的养成,从政治公民的培养到现代公民目标的设定,逐渐走向规范化和现代化。中小学公民课程融合品德教育、社会教育与历史教育的内容,将其整合到公民教育内容体系中。回顾西方公民教育的发展,在目标上逐渐走向现代化,注重从本国公民培养到世界公民培养的转变,在教育内容上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完善,突出时代因素对于公民教育发展的影响。在未来公民教育发展方面,受到外在时代与环境因素的挑战,包括全球化发展、民主化进程、人类共同伦理以及多元文化发展的影响。注重世界公民目标的养成,在教育内容上突破本土公民培养要求,融入人类共同伦理内容,关注全球化问题,掌握社会普遍价值理念。第二章关于中小学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的问题分析,我国形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综合课程体系,为公民教育实施提供了载体。在对现有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状况进行分析时,主要选取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生活》以及《品德与社会》课程,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课程,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程,通过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与分析。利用频次统计与内容分析方法对教育目标与内容的表现情况进行研究,找出其合理之处与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进行全面分析,为重构提供现实依据。中小学现有公民教育目标存在的问题包括:公民教育目标的技能与行为维度在各阶段比较缺乏,以政治意识形态为主要特征的价值观养成在中学阶段过多,强调公共性目标培养的维度在各阶段都比较缺乏,在学生个体主体性维度培养目标上呈现出不足,在学生公民品行价值观培养上过多,掩盖了所应获得的意识价值观培养,在世界公民目标维度上基本没有体现。现有公民教育内容存在的问题包括:公民教育内容的阶段构成不合理,呈现出缺陷与重复之处;公民道德注重个人品质养成,公德意识培养上不足;公民意识培养注重义务维度,权利维度培养呈现不足;政治意识形态的培养过于集中,政治色彩浓于价值观养成;公民技能内容不足,在叁个阶段都比较缺乏;世界公民内容过少,全球化内容比例明显不足。第叁章论述了中小学公民教育目标的重构,依据现有的公民教育目标,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析,结合国外公民教育的有利经验。着重从阶段性出发,将中小学划分为小学、初中与高中阶段,针对每个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在目标建构上随着年级的增长逐渐加深。从基础目标的养成,到高级目标的养成,突出学生在每阶段的目标养成,主要的维度划分为认知目标、态度价值观目标以及技能目标,从上述叁个方面对每个阶段具体目标进行建构。从目标体系模型可以看出,公民与不同媒介产生着密切联系,在公民教育目标养成中,需要处理好学生个体与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维度之间的关系。在由不同阶段到不同维度的演进过程中,着重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进行建构。小学阶段注重学生基本规则意识养成,培养自主意识,加上形成初步的权利意识,在公民教育上奠定良好的基础。从目标体系来看,小学阶段从个体到世界维度构成比例上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重心仍然置于学生个体发展上,注重学校与家庭环境中的学生素质养成;初中阶段注重从学生的公民知识,到公民价值观,到技能养成上,都需要进行完善与补充,还需要在多元文化、有效参与社会活动的培养上进行补充;高中阶段将重心放在国家与世界维度上,在由个体到世界维度构成比例上呈现出增加趋势,最终将关注点放在国家公民与世界公民的养成方面。在个人层面上注重政治权利传播,在社会层面上养成公共性,对公共利益的关注。第四章论述了中小学公民教育内容的重构,主要依据重构后的目标体系框架,在其基础上进行内容方面的详细重构。重构后的内容体系与目标体系进行一一对应,对每一条目标进行详细的阐释,建立与学校教育相适应的内容体系。在对目标进行详细阐释的时候,也需要遵守一系列的原则,顺应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建构的要求。小学阶段注重学生基本规则意识养成,培养自主意识,加上形成初步的权利意识。还应该引入一些公共道德内容,在组织班级活动的基础上,将其延伸到社区活动,由学校与社区一起开展公共活动,让学生在其中充分参与。在世界维度上初步以认知与活动能力为主,加强对于世界地理与文化知识的了解。初中阶段注重权利与义务意识的培养,要求学生遵守规则与秩序,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性。在公共道德上进行增加,对于公共利益的关注,养成社会美德,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形成宽容的品性。对学生进行世界意识的核心理念教育,针对每个部分的内容设计活动项目,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养成必备的技能与能力。高中阶段注重深化学生公民道德的养成,从个人品德上升到社会公德,内化到公民德行养成。注重学生主体性与公共性的养成,加强公共善与社会价值观的培养,养成个体的社会公民价值观,提升对于社会公共活动的参与度。在世界维度上,注重多元文化、人类普世价值、有效参与国际事务能力的培养。第五章关于落实中小学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的思考,重构后的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体系需要与之相对应的实施手段。需要解决目前中小学公民教育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脱节,公民教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在教学方法上仍然注重传统教授法,注重死记硬背的方式。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的重构是实施的前提,在建构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实施,有效地推动公民教育的实施。在将建构的目标与内容付诸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有效处理国家公民与世界公民的关系,在学校教育实施中将其整合为一体。在建构的目标与内容基础上,更进一步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围绕主题方式组织教育资源,培养合格的教师队伍。从具体实施来看,以主题方式来组织教学内容,突出核心概念与价值理念;强调问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张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注重批判反思教学方式;突出以学生为本的地位,改变传统教学评价形式;以学校为主阵地,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利用各种社会媒介,开展多种活动教学形式。

李秀娟[10]2017年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重任将不可避免地落在他们的肩头。瞬息万变的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的挑战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其中,是否具有以战略眼光、宏观视野和前瞻能力为特征的领导能力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新的重要指标。因此,有意识地对大学生进行领导力教育和培养,以提升大学生应对国际化竞争与挑战的素质与能力,是全球化浪潮和国际化趋势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是我国教育强国战略与培养一流人才的现实需要,也是对国家未来领导人才的前瞻开发及培养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大学生领导力培育在我国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课题,由于文化传统及具体国情的不同,完全照搬西方做法,用西方的话语体系来阐释中国的大学生领导力培育显然有失妥当,有必要研究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及时代背景的中国特色的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理论体系与实践架构。基于此,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将大学生领导力培育主动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视野加以考察,对我国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探讨。领导力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引领他人和社会积极改变所需要具备的各种能力素质等影响力要素的集合。所谓大学生领导力培育是指普通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依据领导力培育的目标及定位有意识地向大学生提供旨在促进其领导知识、技能和价值观、道德品行等方面的积极发展,引领国家社会积极改变的一系列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本文在展开论述的过程中,首先回溯了中西方文化中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思想渊源,梳理归纳了我国传统领导思想以及当代西方领导理论对于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传承与借鉴,并重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的主要观点,它是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探讨大学生领导力培育问题的思想理论基础。在意义向度上,大学生领导力培育具有重要的哲学蕴涵,高校开展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深层意义是大学生个体社会化过程的积极取向,是个体存在与发展方式的优化。在价值维度上,大学生领导力培育,作为集领导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教育为一体的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引导大学生在关注个人发展的同时积极引领社会发展,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价值;大学生领导力培育注重激发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体现了其本身所蕴含的本体论价值;领导力培育作为一种人际影响力培养,其更多依托日常的生活化的教育手段来开展,因而具有隐性教育价值、榜样示范价值和自我教育价值等方法论价值。论文论述了当前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梳理了国内部分高校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实践探索,以此为基础.归纳了当前我国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主要特点及问题不足,并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视野探讨了我国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目标定位及内容体系。大学生领导力培育应该着眼于国家社会发展战略,以培养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元领导力"为其定位,以领导价值观培育为其根本,以实现大学生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为其目标。与此相应,我国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内容体系包括:以价值观为核心的领导意识激发,以领导激励能力为重点的集体主义精神培育,以领导人格魅力为基础的品格养成,以领导能力素质为目标的技能训练。理论层面的探讨最终是为了探寻实践中的路径。论文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对策与建议,认为我国大学生领导力培育应该在常规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渗透进行,依托党、团、班及学生社团为领导力培育的具体平台;在模式方法层面需要借鉴国外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成功经验,实行"精英化" + "大众化"的分层次普及型教育模式以及遵循"理论灌输-实践训练-反思评估"科学方法;在体制机制方面则需要充分发掘中国特色的大学生领导力培育保障条件。

参考文献:

[1]. 经济全球化浪潮对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素质的影响[D]. 朱新昌. 首都师范大学. 2004

[2]. 高中生思想品德现状与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改革[D]. 陈绍灿. 福建师范大学. 2003

[3].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建构研究[D]. 杨婕. 辽宁师范大学. 2016

[4]. 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的教学应用研究[D]. 彭鸣栋. 广西师范大学. 2007

[5]. 文化自信融入高中《文化生活》教学研究[D]. 郑美玲. 福建师范大学. 2017

[6].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渗透教育探析[D]. 徐根倩. 辽宁师范大学. 2012

[7]. 学校责任教育论纲[D]. 崔欣頠. 南京师范大学. 2006

[8]. 《文化生活》课程中高中生文化自信培养的研究[D]. 刘林香. 广州大学. 2017

[9]. 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重构研究[D]. 芦雷. 辽宁师范大学. 2012

[10].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研究[D]. 李秀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17

标签:;  ;  ;  ;  ;  ;  ;  ;  ;  ;  ;  ;  ;  ;  

经济全球化浪潮对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素质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