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适应性论文-彭小川

频率适应性论文-彭小川

导读:本文包含了频率适应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禽流感病毒,关键突变,株频率,枝频率

频率适应性论文文献综述

彭小川[1](2019)在《基于样本频率的重要亚型禽流感病毒适应性进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禽流感病毒主要在禽类宿主中流行,但是近年来不断有禽流感病毒跨越宿主屏障感染人类。全球首例人感染H5N1病毒的病例发生在1997年的香港,从2003年起,高致病性H5N1病毒感染人类的事件便不断在世界各地出现,至今已造成900多人感染。H7N9病毒自从2013年被报道出现人感染的病例以来,便一直在人群中不断流行,到2017年为止已经在中国大陆造成了5次疫情。为了应对禽流感病毒不断进化对人类造成的威胁,对它们遗传变异的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禽流感病毒的毒力、复制能力、逃避免疫的能力,还是它跨越宿主屏障的潜力,都和病毒适应性进化过程中产生的突变密切相关。但是现有的对病毒突变的研究多是针对某一个或某几个位点展开的,虽然专一性强,但是缺乏对病毒适应性进化过程中突变规律的整体把控。在本文的第一部分工作中,我们建立了一种全面、批量、快速地寻找流感病毒进化过程中发生的全部重要突变的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对病毒固有的信息进行数学建模,定义并计算“株频率”和“枝频率”,然后以频率为基础利用回溯的方式计算出进化路径上所发生的全部突变。该方法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通用性,完全不依赖于病毒的种类和任何特征,只需要待研究的病毒有完整的序列信息,并且按照年份进行演替。同时,基于突变后氨基酸在各年份间的频率变化和固定情况,我们还建立了一个突变评价体系来初步评价计算出的突变。在本文的第二部分工作中,我们选取H5N1病毒HA节段为研究对象,利用我们建立的方法对其适应性进化过程中的重要突变规律进行研究。一共计算出435个突变,得到了一张氨基酸固定及频率变化分布表。其中,有效变换79个,发生在36个位点上,其中20个在抗原表位上。结合氨基酸频率图表,我们推出有效变换的位点很有可能是正选择位点。同时,我们还发现了29个高频次突变位点,有14个落在HA抗原表位上,20个是已报道的正选择位点。因此我们认为高频次突变与病毒适应性进化密切相关,将高频次突变和有效变换结合起来评价突变将更有说服力。在本文的第叁部分工作中,我们应用建立的方法来研究H7N9病毒全基因组8个节段的突变规律。经过计算,我们最终得到HA上的突变46个,NA上的突变42个,PB1上38个,PB2上38个,PA上31个,NP上20个,NS1上31个,NS2上1个,M1上4个,M2上18个。和现有的研究对比后发现,已报道的突变大部分都在我们找到的突变当中,足以证明我们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同时,我们还发现HA节段上的M245I/L和L235Q很可能与第五波疫情及高致病性毒株的出现有关,L186I的出现提高了病毒的适应性;NA节段上I16T及Y171H在NA进化过程中都发生了两次,且都处在系统发生树的关键结点上,说明它们和病毒适应性的提高密切相关;内部节段中有很多突变与各波疫情的起伏都息息相关,研究它们的功能对我们探究各次疫情爆发的原因具有很大意义。无论是我们建立的突变寻找方法还是初步的突变评价体系,都为实验人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作用。对于病毒突变的研究,不必再拘泥于某一个或某几个人为观察到的位点上,而是在高效获得的全部突变中,利用我们的评价体系,挑选有意义的突变着重研究,既节省了时间,又给后续的实验研究指明了初步的方向。(本文来源于《军事科学院》期刊2019-05-18)

江泽宇,江志论,潘舒涵,孙品,沃金善[2](2018)在《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心室起搏实现心脏再同步化疗效分析及对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叁腔起搏器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RAAVD)功能,探索通过单左心室起搏实现心脏再同步(CRT)的效果,并评价该方式下右心室的收缩功能。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随机分成单左心室起搏组和双心室起搏组,各15例。植入起搏器后优化两组起搏参数,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房室间期(AVD)、QRS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二尖瓣反流面积(MRA)、叁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左心室舒张充盈时间占心动周期的比例(LVFT/RR)、心室间机械延迟时间(IVMD)、前间隔与后壁收缩期轴向应变达峰时间差(SPWMD)的差异,评估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心室起搏与传统双心室起搏的疗效,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变。结果:与术前相比,单左心室起搏组与双心室起搏组患者术后12个月LVEF、TAPSE、LVFT/RR均增大,AVD、QRS时限、LVEDD、MRA、IVMD、SPWMD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双心室起搏组相比,术后单左心室起搏组AVD、TAPSE、LVFT/RR增大(P<0.01);QRS时限、程控优化时间缩短(P<0.01);起搏器电池预估寿命延长(P<0.01);MRA减小(P<0.05)。结论:RAAVD单左心室起搏与传统双心室起搏均可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前者在延长左心室舒张期充盈时间、缩短QRS间期及改善右心室收缩功能方面优于后者,且能缩短程控优化时间、延长起搏器电池寿命。(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学》期刊2018年05期)

肖剑锋[3](2018)在《ADCP环境适应性多普勒频率估计技术研究及DSP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是现代水文测量中的常用仪器,主要用来测量河流和海流的流速。ADCP系统利用了声学多普勒效应,通过估计回波的多普勒频移计算出相应的流速。复杂的测量环境对回波信号的质量影响很大,严重影响了水流的估计精度。因此,本文针对ADCP测量环境,研究具有环境适应性的多普勒频率估计技术,提出了相应改进方法。具体工作如下:1.论文分析讨论了ADCP的多普勒测流原理、换能器阵型、水流分层原理、底跟踪方法等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了常用的复自相关法多普勒频率估计方法,以及宽带测流等叁种测流方式。2.在宽带测流方式和复自相关法多普勒频率估计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复自相关峰间线性相位特性的多普勒频率估计方法,通过分析相位编码调制信号的复自相关峰间相位特性,推导获得了峰间相位最小二乘解。同时,针对相位最小二乘解的相位模糊问题,提出了基于频偏预估的相位解模糊方法。该方法利用频谱分析频域分辨率优于相位模糊区间对应频率长度的特性,通过FFT变换预估多普勒频率,实现相位解模糊。仿真分析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3.本文分析了散射体分布等环境因素对测流回波信噪比等信号质量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变长脉冲信号的多普勒频率测量方法,通过交替发射长短脉冲信号,保证浅水层的空间分辨率,以及深水层的多普勒频率估计精度。同时,本文提出了分段信号加权平均多普勒频率估计方法,采用不同的加权方法平滑分段信号的多普勒频率,使得多普勒频率估计的标准差降低20%以上,有效提升了多普勒频率估计精度。仿真分析验证了上述两种方法的可行性。4.在基于TMS320C6678的核心DSP处理器和单片机MSP430F5359协处理器的硬件平台上,完成了算法软件开发。针对环境适应性频率估计计算量大的特点,设计了多线程并行计算方法,提升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和速度。同时完成了系统的调试与验证。(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6-07)

袁毅,庞娜,陈玉东,孙红宝,李小俚[4](2017)在《经颅磁声刺激作用下神经元放电频率适应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颅磁声刺激利用超声和静磁场共同作用在神经组织或组织液中产生的电流来调节神经元的活动。它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良好穿透深度的优点。神经元放电频率适应性在神经信息处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Ermentrout神经元模型研究了在经颅磁声刺激下,磁场强度、超声强度、超声频率对神经元放电频率适应性的影响作用。仿真结果表明,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神经元产生放电的时间缩短,峰峰间期变小,放电间隔变短;在不同适应变量的情况下,随着适应变量的增加,初始放电频率随着输入的磁场强度向右偏移,而在稳定状态下放电频率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近似呈线性关系。超声强度对神经元放电频率适应性的影响与磁场强度相一致。超声频率对神经元放电频率适应性无明显影响;在不同适应变量下,随着适应变量的增加,初始放电频率的幅值整体降低,而在稳定状态下放电频率随着超声频率的变化基本呈线性关系。研究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揭示经颅磁声刺激对神经元放电频率适应性的作用机制,为其用于神经精神方面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期刊2017年06期)

蒲里津,赵璐露,郭涛,王钰,李淑敏[5](2016)在《单左室起搏通过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实现双心室再同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单左室起搏通过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RAAV)算法跟踪生理性房室延迟(AVD)实现双心室再同步的可行性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果。方法入选符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Ⅰ类适应证并植入带RAAV功能的叁腔或双腔起搏器的CHF患者64例,其中RAAV单左室起搏(LUVP)组(单左室组)32例,以标准双室起搏(BVP)组(标准双室组)32例为对照组。两组给予标准心脏超声优化,比较主动脉前向血流速度时间积分(AVI),左室射血分数(LVEF)、十二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12)、主肺动脉射血前时间差(IVMD)、二尖瓣返流面积(MRA)、EA峰间距(E/A pd)、QRS波时限、年平均治疗费用、NYHA分级、6min步行试验(6MWT)等指标。结果与标准双室组比较,单左室组电池寿命更长[(7.8±0.3)年vs(4.5±0.2)年,P<0.001],QRS波时限短[(136±10)ms vs(142±11)ms,P<0.05],优化耗时较短[(20±4)min vs(52±8)min,P<0.001],MRA更少[(3.1±1.1)cm~2 vs(3.7±1.2)cm2,P<0.05],IVMD缩短[(64.2±12.8)ms vs(72.3±13.6)ms,P<0.05],年均治疗费用低[(1.3±0.1)万元vs(2.2±0.2)万元,P<0.001];AVI增加[(21.8±2.3)cm vs(20.6±2.1)cm,P<0.05],余指标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AV单左室起搏可实现双室再同步,疗效不劣于标准BVP,且更符合生理性并降低治疗费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期刊2016年03期)

蔡海青,黄立滨,郭琦,李书勇,韩伟强[6](2016)在《直流孤岛运行方式下交流保护装置频率适应性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频率适应性是交流保护装置适应直流孤岛方式运行的重要特性,对直流孤岛稳定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建立直流孤岛运行系统RTDS仿真模型,并将其与实际控制保护装置连接组成闭环实时仿真试验系统。通过设置多种试验项目,开展不同种类交流保护装置频率适应性试验研究,发现了直流孤岛运行方式下交流保护装置误动或拒动缺陷,为交流保护装置适应直流孤岛运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电力自动化设备》期刊2016年03期)

竺明哲[7](2016)在《并网逆变器重复控制及其电网频率适应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分布式发电系统受到广泛关注。在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并网逆变器具有重要作用,其性能直接影响系统输出电能的质量。在并网逆变器的各种电流控制方法中,重复控制因其较高的控制精度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以并网逆变器为研究对象,对重复控制器的控制结构、设计方法以及应对电网频率变化的改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于重复控制结构,首先讨论了重复控制单独作用于系统时不稳定的原因,说明了重复控制中前向通道对于系统稳定性的意义。其次,在传统重复控制与PI控制的复合控制中,详细分析了重复控制与PI控制串联结构和并联结构的频率特性,指出并联结构在幅频特性中存在的缺陷。在串联结构下的重复控制的内模、补偿器、增益系数等参数,根据系统的稳定性条件分析不同参数设计的利弊,得到更优的参数设计方法。最后,分析了电网频率变化对重复控制性能的影响,并介绍基于分数阶理论的频率自适应重复控制方法。借鉴了谐振控制中应对电网频率变化所采用的准谐振控制的思想,基于重复控制与谐振控制之间的数学关系而提出了选取较小内模系数的改进方法,有效提高了重复控制器的谐振带宽,能够应对电网频率变化的问题。对于内模系数减小导致重复控制增益较低的问题,在对系统各个环节对于重复控制稳定性影响分析的基础上,整理得到了一种更优的重复控制器参数设计流程,提高了重复控制在谐波频率处的增益。最后,对并网逆变器的重复控制参数设计及改进方法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以重复控制与PI控制串联结构为基础的传统重复控制能够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但受电网频率波动的影响较大,而改进内模的重复控制可以较好的适应电网频率变化,同时也具有很好的跟踪性能。(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6-02-01)

孙浩,杨昭庆,林克勤,刘舒媛,黄铠[8](2015)在《自然选择作用引起中国南迁蒙古群体的HLA-DRB1等位基因频率适应性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病原驱动的平衡选择塑造了丰富的HLA等位基因。当病原谱发生改变时,群体的HLA可能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约700年前一支蒙古族群体从中国北方迁入中国南方的云南地区。中国南北方有着不同的病原谱,因此本文拟研究迁入云南的蒙古群体其HLA发生了什么改变,并讨论这些改变发生的原因。用基于测序的分型方法(sequence-based typing method(SBT)),对中国南北方的两个蒙古群体及其它5个群体470人的HLA-DRB1基因进行了分型。并比较了这些群体中HLA-DRB1受选择的情况。同时对中国南方蒙古群体常染色体上10个STR进行了分型,结合其它6个群体的数据,分析了遗传背景对HLA-DRB1基因频率的影响。所有7个群体的Taiima's D均显着大于0,dN/dS分析显示,HLA-DRB1基因第二外显子上约10%的位点在两个蒙古群体中均受到阳性选择的作用。STR分析排除了近期发生的瓶颈效应,并指出云南蒙古群体约50%的遗传组分来自于北方蒙古而同时有30%的基因组分可能来自南方当地的藏缅语族群体。南迁蒙古群体的一些等位基因的频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比如在北方蒙古中频率较低DRB1*12:02:01等位基因其频率在南迁蒙古群体中升高了约6倍,从6.1%升至35.4%,而原来在北方蒙古中较高DRB1*07:01:01和DRB1*15:01:01等位基因的频率则下降约一半。因此,我们认为当Mongolian people迁入云南后,尽管HLA-DRB1基因所受到的选择类型上没有发生较大改变,但等位基因的频率有明显的变化。结合STR的分析,这种改变是自然选择以及群体间的基因流共同造成的。一些南方地区特有病原感染如疟疾,可能是推高南迁蒙古群体中DRB1*12:02:01频率的原因。(本文来源于《遗传多样性:前沿与挑战——中国的遗传学研究(2013-2015)——2015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5-08-14)

赵璐露[9](2015)在《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室起搏实现心室收缩再同步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应用双腔起搏器单左室起搏,通过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跟踪右侧生理性PR间期实现CRT,以明确带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功能的双腔起搏器治疗CHF的疗效是否优于或可替代目前广泛应用的叁腔起搏器。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收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ACC/AHA指南CRT I类适应证并成功植入CRT-P/D的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64例,含扩张型心肌病54例,缺血型心肌病10例。符合入选标准者进入研究,给予最佳药物治疗并植入起搏器,入选通过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室起搏实现心脏再同步化组32例为研究组,据基线资料评价情况,严格按性别、NYHA分级、心衰原因、QRS间期等1:1匹配的标准双室起搏实现心脏再同步化组32例为对照组。匹配成功后进入临床研究及临床随访。研究组患者术后在心脏彩超指标及心电图QRS波时限监测下,兼顾房室结的前提下,设定当主动脉前向血流速度时间积分(AVVTI),左室射血分数(LVEF)最大,参考E、A峰分离,二尖瓣反流面积最小时、心电图上QRS波时限最窄时对应的房室间期(AVD)为优化的AVD,依据术前行动态心电图所采集的患者心率变化与PR间期变化关系的回归方程,设置最佳的个体化的房室间期(AVD),并将个体化的房室间期(AVD)程控入起搏器并打开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功能,能使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室起搏组左侧AVD始终跟踪右侧房室的生理性PR间期。标准双室起搏组植入叁腔起搏器患者在心脏彩超指标及QRS波时限监测下按常规优化方式进行AV、VV间期的优化。在临床随访中,分别予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室起搏组和标准双室起搏组患者进行术后1、3、6个月,1年动态临床随访,比较两组动态心电图QRS波时限,在心脏彩超下评价心脏同步性心超指标[十二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12)、主肺动脉射血前时间差(IVMD)]、EA峰间距、主动脉瓣前向血流速度时间积分(AVVTI)、左室压力最大变化率(MRdp/dt)和常规心超指标(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二尖瓣反流面积等),同时对心功能NYHA分级、6分钟步行试验、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MN)评分、再次入院率及生存率等指标进行随访。以明确带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功能的双腔起搏器治疗CHF的疗效是否优于或可替代目前广泛应用的叁腔起搏器。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分析数据,以P<0.05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在研究中,平均随访时间为7.86±3.67(月),通过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室起搏组有32例患者植入双腔起搏器(左室+右房)或者植入叁腔起搏器(左室+右房+右室)的情况下,关闭右心室起搏功能,保留感知和除颤功能,标准双室起搏组28例植入CRT-D和4例植入CRT-P,均无重大手术并发症,起搏器均可正常工作。通过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室起搏组程控优化时间明显短于标准双室起搏组所需时间(20.00±4.OOmin与52.00±8.00min,P<0.001),CRT预期使用寿命通过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室起搏组更长(7.80±0.30年与4.50±0.20年,P<0.0001),最短7.50年,最长8.10年;预期年均治疗费通过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室起搏组更低(1.3±0.1万元与2.2±0.2万元,P<0.001)。2.通过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室起搏组的最佳房室间期为120.60-140.00ms,长于标准双室起搏组(105.00-121.00ms,),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3.通过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室起搏组下,患者QRS波时限较标准双室起搏组缩短(136.00±10.00ms与142.00±11.00ms,P<0.05);通过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室起搏组下,术后随访QRS波时限较术前明显缩短(136.00±1O.OOms与188.00±21.OOms,P<0.05)。4.心脏同步化指标,通过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室起搏组下主肺动脉射血前时间差较标准双室起搏组下缩短(64.20±12.80ms与72.30±13.6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A峰间距(208.00±56.00与220.00±52.00,P>0.05)、左室内12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87.00±21.00与98.00±26.00,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通过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室起搏组下的主动脉前向血流速度时间积分较标准双室起搏组下更大(21.80±2.30cm与20.60±2.10cm,P<0.05),二尖瓣反流面积更小(3.10±1.10 cm2与3.70±1.20 cm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左心室舒张末内径(67.20±10.90mm与70.30±10.50mm,P>0.05)、左室射血分数(35.00±4.00%与34.00±3.00%,P>0.05)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通过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室起搏组与标准双室起搏组下6分钟步行试验分别为515.00±58.00m与490.00±46.00m,P>0.05;明尼苏达心衰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27.96±10.77分与25.71±15.93分,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与传统CRT相比,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室起搏实现心室收缩再同步更符合生理性,安全,可行。2.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室起搏实现心室收缩再同步可改善患者的临床心衰症状,心脏彩超急性血流动力学指标等,效果不劣于标准双心室起搏。3.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室起搏实现心室收缩再同步可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简化起搏器优化程序,降低治疗费用,更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推广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昆明医科大学》期刊2015-05-01)

李林[10](2015)在《频率适应性AV单左室起搏跟踪生理性房室延迟的可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单左室起搏应用频率适应性AV (RAAV)算法是否能正确跟踪生理性房室延迟实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其急性血流动力学效果是否不劣于标准双心室起搏(BVP)。方法选取2013年05月至2015年03月收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ACCAHA指南CRT I A类适应证并成功植入CRT-P/D的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64例(男50例、女14例、平均年龄54.37±13.85岁),含扩张型心肌病54例,缺血型心肌病10例。其中频率适应性AV单左室起搏组(研究组)32例;按基线资料1:1配对的标准双心室起搏32例为对照组。研究组术前及正常对照组行24H动态心电图,建立以心率变化为自变量(x),PR间期变化为因变量(y)的由心率变化推导PR间期变化的函数作为设置频率适应性AV的依据。术后进行心超优化,根据以上函数设置RAAV参数,程控为单独左室起搏,保留右室感知及ICD功能,启动RAAV功能,进入随访。随访包括:动态心电图测量不同心率下QRS波时限,观察QRS波形态。标准双室起搏组术后行心超优化AV及VV间期,进入随访。另以体检健康者32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正常人对照组心率变化与PR间期函数之间的差别(目前各厂家的频率适应性算法均基于正常人)。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间急性血流动力学效果、心功能改善等有无差异。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分析数据,以P<0.05判为差异有显着性。结果1.64例研究组患者,DDD模式(左室+右房起搏模式)32例,CRT-P/D模式(左室+右室+右房起搏模式)32例均成功植入,标准双心室起搏与频率适应性AV单左室起搏方式的各项指标比较结果如下:其中最佳AVD(标准双室起搏:113.4±8.3ms与频率适应性单左室起搏:130.3±9.7ms,P<0.001);室间延迟(标准双室起搏:25.9±8.6ms与频率适应性单左室起搏:21.3±7.9ms,P=0.03);QRS宽度(标准双室起搏:142±11ms与频率适应性单左室起搏:136±10ms,P=0.03);二尖瓣返流面积(标准双室起搏:3.7±1.2cm2与频率适应性单左室起搏:3.1±1.1cm2,P=0.04);主动脉前向血流速度时间积分(标准双室起搏:20.6±2.1cm与频率适应性单左室起搏:21.8±2.3cm,P=0.03);优化时间耗费(标准双室起搏:52±8min与频率适应性单左室起搏:20±4min,P<0.001);电池寿命(标准双室起搏:4.5±0.2年与频率适应性单左室起搏:7.8±0.3年,P<0.001);年平均治疗费用(标准双室起搏:2.2±0.2万元/年与频率适应性单左室起搏:1.3±0.1万元/年,P<0.001);心室间机械延迟时间(标准双室起搏:72.3±13.6ms与频率适应性单左室起搏:64.2±12.8ms,P=0.02)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而左室射血分数(标准双室起搏:0.34±0.03与频率适应性单左室起搏:0.35±=0.04,P=0.26);EA峰时间(标准双室起搏:220±52ms与频率适应性单左室起搏:208±56ms,P=0.38);左房内径(标准双室起搏:40.4±10.5mm与频率适应性单左室起搏:38.3±9.6mm,P=0.41);左室舒张末内径(标准双室起搏:70.3±10.5mm与频率适应性单左室起搏:67.2±10.9mm,P=0.25);6min步行实验(标准双室起搏:490±46m与频率适应性单左室起搏:515±58m,P=0.06);左室12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标准双室起搏:98±26ms与频率适应性单左室起搏:87±21ms,P=0.07)无显着性差异。2.研究组与正常对照组心率与PR间期关系研究组心率与PR间期关系线性回归方程:y=-1.1741x+265.57研究组心率与PR间期变化量线性回归方程:y=0.7658x+10.139正常对照组心率与PR间期关系线性回归方程:y=-1.0220x+240.37正常对照组心率与PR间期变化量线性回归方程:y=1.0117x-0.25833.各起搏器厂家RAAV算法1)百多力公司频率适应性AV间期的算法:即PR间期随着心率的变化量被分为高、中、低叁档,每一档在起始频率与终止频率间又以不同的心率频段使PR间期呈阶梯式改变。2)美敦力公司频率适应性AV间期的算法:即在起始频率与终止频率间AV延迟随着心率的变化呈线性改变。3)圣犹达公司频率适应性AV间期算法:窦率低于90bpm, AV间期维持参数设定的值;窦率超过90bpm后,AV间期就会线性缩短;PR间期的变化量被分为高、中、低叁档(心率增加1次AV间期分别缩短3ms、2ms、lms)。可变AV间期最短值受限于最短AV间期设定。4)波士顿科技公司频率适应性AV间期算法:在起始频率与终止频率之间,AV间期随心率的增加或减少呈线性改变,感知补偿亦随心率变化而呈线性改变。结论1.RAAV单左室起搏算法能正确跟踪生理性房室延迟实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2.RAAV单左室起搏急性血流动力学效果不劣于标准双心室起搏(BVP)。3. RAAV单左室起搏可简化CRT优化程序,延长电池寿命,降低CRT的年平均治疗费用50%。4.美敦力及波科公司RAAV算法最适合RAAV单左室起搏实现CRT。(本文来源于《昆明医科大学》期刊2015-05-01)

频率适应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采用叁腔起搏器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RAAVD)功能,探索通过单左心室起搏实现心脏再同步(CRT)的效果,并评价该方式下右心室的收缩功能。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随机分成单左心室起搏组和双心室起搏组,各15例。植入起搏器后优化两组起搏参数,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房室间期(AVD)、QRS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二尖瓣反流面积(MRA)、叁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左心室舒张充盈时间占心动周期的比例(LVFT/RR)、心室间机械延迟时间(IVMD)、前间隔与后壁收缩期轴向应变达峰时间差(SPWMD)的差异,评估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心室起搏与传统双心室起搏的疗效,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变。结果:与术前相比,单左心室起搏组与双心室起搏组患者术后12个月LVEF、TAPSE、LVFT/RR均增大,AVD、QRS时限、LVEDD、MRA、IVMD、SPWMD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双心室起搏组相比,术后单左心室起搏组AVD、TAPSE、LVFT/RR增大(P<0.01);QRS时限、程控优化时间缩短(P<0.01);起搏器电池预估寿命延长(P<0.01);MRA减小(P<0.05)。结论:RAAVD单左心室起搏与传统双心室起搏均可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前者在延长左心室舒张期充盈时间、缩短QRS间期及改善右心室收缩功能方面优于后者,且能缩短程控优化时间、延长起搏器电池寿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频率适应性论文参考文献

[1].彭小川.基于样本频率的重要亚型禽流感病毒适应性进化规律研究[D].军事科学院.2019

[2].江泽宇,江志论,潘舒涵,孙品,沃金善.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心室起搏实现心脏再同步化疗效分析及对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学.2018

[3].肖剑锋.ADCP环境适应性多普勒频率估计技术研究及DSP实现[D].东南大学.2018

[4].袁毅,庞娜,陈玉东,孙红宝,李小俚.经颅磁声刺激作用下神经元放电频率适应性的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7

[5].蒲里津,赵璐露,郭涛,王钰,李淑敏.单左室起搏通过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实现双心室再同步[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6

[6].蔡海青,黄立滨,郭琦,李书勇,韩伟强.直流孤岛运行方式下交流保护装置频率适应性仿真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6

[7].竺明哲.并网逆变器重复控制及其电网频率适应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

[8].孙浩,杨昭庆,林克勤,刘舒媛,黄铠.自然选择作用引起中国南迁蒙古群体的HLA-DRB1等位基因频率适应性的变化[C].遗传多样性:前沿与挑战——中国的遗传学研究(2013-2015)——2015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5

[9].赵璐露.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室起搏实现心室收缩再同步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

[10].李林.频率适应性AV单左室起搏跟踪生理性房室延迟的可行性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

标签:;  ;  ;  ;  

频率适应性论文-彭小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