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红红(上海市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儿科201700)
【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3-0225-01
患儿,男,4岁,因“咳嗽半月伴发热3天,腿痛1天”入院,患儿于半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呈阵发性连声咳,喉部有痰,咳痰不畅,以晨起和夜间为甚,无气喘、气促,无发热,无呕吐、腹痛、腹泻,于5天前至我院门诊就诊,给予“头孢唑肟”、“阿奇霉素”各补液1天,入院前3天起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8-39℃左右,无热前寒战,无热高时抽痉,无热后大汗淋漓,遂来复诊,查血支原体抗体:1:640,阳性,摄胸片示“两肺支气管炎”,给予“阿奇霉素、头孢唑肟”2天,入院前一天晚上出现双小腿痛,不愿走路,无关节红肿,2010.08.11我院拟“支原体感染”收治入院。既往史及家族史:患儿今年3月曾患“支原体肺炎”,当时也有伴一侧小腿痛,先后在本市一所三级专科医院和二级综合性医院治疗后肺炎好转,腿痛消失出院。否认有心、肺、肝、脾、肾等脏器疾病。患儿2岁时因一侧睾丸未下降行微创手术治疗。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输血史。否认传染病史。患儿为一胎一产,父母非近亲婚配,家族史无特殊。入院体检:T38.3℃(肛表),P110次/分,R24次/分,神志清楚,精神可,呼吸平稳。全身皮肤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肿大。颈软,无抵抗,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中粗湿罗音及干罗音。心率11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肿大。四肢关节无红肿、压痛,双侧腓肠肌有压痛,肌力3级,肌张力正常。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8.8胸片:两肺支气管肺炎,支原体抗体1:640(阳性);8.11肝肾功能(-);肌酶谱:AST69U/L;LDH309U/L;CK608U/L;CK同功酶40U/L;血常规:WBC3.88×109/L,NEU%:36.0%,LYM%:57.7%,中性粒细胞1.36×109/LCRP:3.2mg/L;8.12尿常规:(-),8.13血沉17mm/h抗“O”54IU/ml;大便常规:(-);肺炎支原体_IgM:1:320;血常规:WBC:3.82×109/L,NEU%:37.5%,LYM%:56.1%,中性粒细胞1.43×109/L,CRP<1mg/L8.17血常规:WBC:3.81×109/L,NEU%:34.9%,LYM%:62.8%,中性粒细胞1.32×109/L,CRP:3.2mg/L;9.10肌酶谱:AST28U/L,CK67U/L,LDH49U/L;血常规:WBC:6.55×109/L,NEU%:47.3%,LYM%:52.8%,中性粒细胞3.09×109/L。
诊治经过:患儿入院后完善检查,诊断为“支原体肺炎合并肌炎、粒细胞减少症“,予头孢唑肟、阿奇霉素(10mg/kg.d)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患儿于入院第3天体温下降,双下肢痛逐渐缓解,仍咳嗽,伴低热,无气喘、气促,无胸闷、心悸,无关节红肿,纳可。阿奇霉素5天后停,8-18体温又上升至39.6℃,予热毒宁、头孢唑肟治疗后体温不退,8-19停头孢唑肟,给予阿奇霉素第二疗程(10mg/kg.d),次日热渐退,咳嗽好转,3天后停全部补液给予出院,带药阿奇霉素2疗程,10mg/kg,QD*3天,中间隔5天,3周后门诊复诊,无明显临床症状,复查肌酶谱,血常规均恢复正常。
讨论:MP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可引起URI、咽峡炎、支气管炎、肺炎,其中以肺炎感染为主。各年龄段小儿均可发病,有一定的流行规律,近2年是我国支原体肺炎流行的高峰年。支原体肺炎不仅表现为肺部感染,可继发肺脓肿、肺不张等,还可导致肺外多器官损害,据国内文献报道,肺外并发率最高为46.7%[1]。国外报道MP感染肺外脏器受累亦达45%[2]。肺外并发症中,其中以消化系统的非特异性症状和肝损;心血管系统的心肌受损;血液系统血细胞的下降;泌尿系统的血尿、蛋白尿等并发症为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无菌性脑膜炎,脑电图异常;皮肤粘膜肌肉关节损害等并发症都有报道,但是支原体肺炎并发肌炎、粒细胞减少病例很少详述,而且临床病例亦不多见,虽然危害没有上述系统并发症凶险,但临床医师常不能解释,给诊断带来困难。
MP感染并发肌炎的机理有人认为如同MP感染并发心、肝、脑、肾等系统损害一样,主要是由免疫病理损害所致,即MP抗原与人体心、肝、脑、肾、平滑肌、(骨骼肌?)等组织存在部分共同抗原,感染后产生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肺外靶器官损害[3];再者MP感染后致多种细胞因子如:IL-2、TNF、NO等分泌,引起免疫紊乱[4],而MP感染引起粒细胞减少的机制与上述相仿,机体异常的免疫反应以及与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造成骨髓造血细胞损伤或者抑制造血,外周血粒细胞破坏增加或者消耗过多,及其他多种机制综合作用导致粒细胞减少[5]。但以上观点多年来无进展,目前仍缺少病原学上的直接证据。
临床诊断治疗体会:MP并发肌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腓肠肌压痛,肌力改变,实验室检查肌酶谱如AST、CK、LDH均升高,(但需要和心肌损害区别的是,CK-MB和肌钙蛋白均阴性,且EKG与肌电图也可鉴别),另外肌电图也助于帮助诊断肌炎(本例患儿因种种原因未能及时做肌电图)。临床上有肺炎的患儿,伴肌肉酸痛,活动受限时应考虑MP感染可能,不能习惯的认为只有病毒感染才会有此表现。MP并发粒细胞减少的诊断就不多赘述,只是强调的一点,如果遇到患儿咳嗽时间长,而白细胞计数不高者要及时查MP-IgM,以尽早确诊是否为MP感染[6]。治疗方面,一般此两种并发症均不需过早进行对症治疗,仅需针对病原体MP予阿奇霉素(红霉素大多数医院已没有)序贯治疗3-4疗程,症状会逐渐缓解。MP并发粒细胞减少症粒细胞恢复正常的时间要长一些,比病毒感染长[7],病毒感染一般到病程第7~10d就恢复正常,本例患儿在病程一月后才恢复正常。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近年来支原体感染有上升趋势,有必要将MP-IgM作为儿科患儿的常规检查,可早期发现不典型病例,当临床怀疑感染但首次MP-IgM阴性时,要隔一段时间再进行重新检测,以防误诊。
参考文献
[1]张风荣等.小儿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63例分析.实用儿科杂志,1992,7(Supp):159.
[2]历敏香,王跃进.20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6,18[6]:52.
[3]汤文红,曹秀章.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趋势及临床分析.临床儿科杂志,2005,23[8]:562-563.
[4]孙彦启.小儿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74例分析.中国明康医学,2008,20(12):47.
[5][6][7]吴永林,徐淑英等.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粒细胞减少症26例临床分析.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08,13(4):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