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内生菌来源的生理活性物质的筛选

植物内生菌来源的生理活性物质的筛选

吴芳婷[1]2004年在《植物内生菌来源的生理活性物质的筛选》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对1760份植物内生菌发酵样品的活性通过多个模型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发现多个活性样品,对活性样品进行复筛,发现其中有叁份样品对巨噬细胞泡沫化抑制活性仍较强。因此对这3株活性菌株的培养特征及生理生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初步归类。 对具有巨噬细胞泡沫化抑制活性的植物内生菌HCCB00017的代谢产物进行研究,应用溶媒萃取、硅胶柱分离等方法,从其发酵液中分离出具有细胞毒性的活性物质HCCB00017-A,以及具有巨噬细胞泡沫化抑制活性的组分HCCB00017-C和HCCB00017-E。对HCCB00017-A进行质谱和紫外光谱的分析,以及理化性质的初步确定。 本研究建立了针对耐药铜绿假单孢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即PA)的抗菌增效剂筛选模型。通过对紫外线诱变条件的优化,最终得到了合适的诱变条件。应用此条件经过不断筛选,最后获得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突变菌株PA9911-C64。药物敏感性试验表明该菌对庆大霉素、链霉素、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及亚胺培南均耐药,其耐药性在无药培养基上传代10代后无明显变化。以此耐药突变菌株作为模型,对800份植物内生菌所产生的发酵样品进行了初步筛选,并获得了几份活性样品。

阮丽军[2]2006年在《植物内生菌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植物内生菌作为一个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微生物类群,代谢产物非常丰富,包括杀虫、抗菌、抗肿瘤等活性物质,是人们寻找新型抗菌、抗肿瘤药物的重要资源。本论文利用上海来益生物药物研发中心的植物内生菌资源,通过各种模型的筛选,在获得活性菌株的基础上,对其中的叁株进行了菌种鉴定,并对它们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及活性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利用770株植物内生菌进行了发酵液的样品制各,获得了7040份样品,经14种不同模型筛选,共获得16份活性样品。对具有HIV-1整合酶抑制剂活性的菌株HCCB00167、HCCB00189及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菌株HCCB00189、HCCB01546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根据菌株的形态、培养特征及18S rDNA序列分析结果,活性菌株HCCB00167、HCCB00189及HCCB01546进行菌种鉴定,分别鉴定为蚀丝霉属、枝顶孢霉属、白壳菌属。 对活性菌株HCCB00167、HCCB00189及HCCB01546进行了代谢产物的研究。应用多种分离方法,从菌株HCCB00167的发酵液中分离出七个化合物:HCCB00167-1~7。鉴定了其中6个化合物,分别为:5,8-过氧麦角甾-6,22-二烯-3-醇;麦角甾醇;3,22,24-叁羟基-齐果墩烷-12-烯;4’-羟基,7-甲氧基异黄酮;4’,5-二羟基,7-甲氧基异黄酮;4-丁基-2-吡啶羧酸。其中化合物HCCB00167-7为首次直接从微生物来源的代谢产物中获得。 从菌株HCCB00189的发酵液中分离出五个化合物:HCCB00189-1~5。分别鉴定为:4-甲基苯甲酸羧甲基酯;4-甲氧甲酰基苯甲酸;4-羟甲基苯甲酸;4’,7-二羟基异黄酮,即大豆甙元;4’,5,7-叁羟基异黄酮,即染料木素。其中HCCB00189-1、2、3叁个化合物为首次从微生物来源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并对五个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HCCB00189-4与HCCB00189-5对A549和LoVo细胞有较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从菌株HCCB01546的发酵液中分离出六个化合物:HCCB01546-A-F。运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了其中5个化合物,分别为:麦角甾醇、过氧化麦角甾醇、环氧化细胞松驰素H、细胞松驰素N和环氧化细胞松驰素J。其中HCCB01546-C、D、E叁个化合物为首次从白壳菌属中分离得到的细胞松驰素类物质。通过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发现化合物HCCB01546-B、HCCB01546-C及HCCB01546-E对肿瘤细胞A549和(或)LoVo细胞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MTT法考察了化合物HCCB01546-C对多种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发现其抗肿瘤活性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而肝癌Hep-G2细胞对化合物HCCB01546-C有明显耐受。体内移植瘤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HCCB01546-C对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均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黄敬瑜, 张楚军, 姚瑜龙, 高旭, 侯梓淇[3]2017年在《植物内生菌生物抗菌活性物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植物内生菌作为一种新型的微生物资源,分离和确定其代谢产物是一条寻找新型天然活性物质的重要途径。目前为止,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植物内生菌中分离到大量具有抗菌活性的新化合物,这些新的化合物被认为是解决日益严重的微生物多重耐药性的希望之一。本文从植物内生菌的多样性、抗菌活性物质多样性及国内内生菌研究进展等多个角度概述了当前有关植物内生菌研究的主要成果和最新进展,以期为植物内生菌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徐红星[4]2005年在《银杏内生链霉菌HG2393的鉴定及其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指出从浙江杭州、长兴和临安等地银杏产区采集的银杏Ginkgo biloba L.根、茎和叶中所分离到32株内生放线菌,在所有样品的发酵液(即胞外产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幼虫均无杀虫活性,但编号为HG2393菌株的乙醇提取液(即胞内产物)对小菜蛾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本论文对银杏内生链霉菌HG2393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发酵条件及其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作了初步研究。结果如下: 根据形态特征、细胞壁组分测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HG2393属于链霉菌属。其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均与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极为相似。但是,HG2393与《放线菌的分类和鉴定》中几种较典型灰色链霉菌在碳源利用等生理生化特征存在显着差异,故认定菌株HG2393为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的新亚种,定名为灰色链霉菌杭州亚种(Streptomyces griseus subsp. hangzhouensis)。 在本文采用的8种不同C/N的培养基,有机质含量较高的6号培养基有利于HG2393菌株产杀虫活性成份。这与大部分抗生素类物质生产菌的发酵情况类似。研究表明,豆饼粉、玉米粉和蛋白胨是影响其发酵的关键因素而较适合的发酵条件为:28℃、初始pH值为6.5、装液量为300ml叁角瓶中装80ml培养基。根据菌丝的生长情况及pH值的变化,该菌株在发酵时大体上可分为叁个明显的阶段:0-36h为菌丝生长期,48-60h为产物合成期,72h以后为菌丝自溶期。而从对小菜蛾的杀虫效果来看,该菌株的有效组份产量随发酵时间逐渐增大,60h达最高峰,之后由于菌丝自溶及孢子重新萌发等原因,有效组份含量略有变化,因此该菌株的发酵应该在60h左右结束最为合适。 HG2393菌丝体丙酮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的生物活性略高于乙醇提取物,其校正死亡率分别为45.40%和42.22%,但两者无显着差异。而对4龄幼虫的活性显着低于2龄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6.73%和25.06%,两种提取物之间仍无显着差异。综合考虑杀虫效果、生产成本和安全等因素,认为以85%乙醇作为提取的溶剂较为合适。HG2393菌丝体乙醇粗提物对小菜蛾的作用方式包括拒食活性、生长发育抑制作用和毒杀作用等。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条件下,其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中浓度(AFC_(50))分别为4824mg/L和25813mg/L,同时随着小

陈代杰, 戈梅, 罗敏玉[5]2006年在《植物内生菌来源的生理活性物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人们对植物内生菌资源多样性以及内生菌次级代谢产物多样性的逐步认识,植物内生菌已成为获取生理活性物质的一个重要来源。本文就已发现的植物内生菌来源的活性物质如抗生素类、水解酶类、促植物生长因子、抗肿瘤物质等作了简要介绍。

闫舒雅[6]2015年在《红景天内生真菌抑菌活性及Se~(4+)、Pb~(2+)对其生理活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红景天(Rhodiola.L)是具有适应原活性的珍稀药用植物,其内生真菌资源的研究尚属空白。本课题通过对我国叁个主要红景天品种中获得的168株内生真菌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它们在抗菌活性、宿主植物对无机元素的吸收等方面的生物活性,理论上为探索内生真菌在为宿主红景天抵抗生物胁迫、对无机元素的选择性吸收等方面的作用提供依据;实践上为寻找抑菌活性、富集或抵抗元素吸收活性的真菌资源提供帮助。在体外条件下,采用琼脂扩散法,以8种病原微生物为指示菌,对168株红景天内生真菌进行抗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来自于大花红景天(R. crenulata)的70株,库页红景天(R. sachalinensis)的50株,长白红景天(R. angusta)的48株内生真菌中,至少对一种指示菌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分别占其总数的41.4%、17.4%、21.1%。以具有较好抑菌活性的二株真菌zpRs-S-12和Rc-R-5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它们的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两株菌的最佳碳源、最佳氮源均分别是可溶性淀粉、酵母粉。Rc-R-5发酵液对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抑菌活性的最佳优化条件为:40 mL/100 mL装液量,6块直径为5mm的接种量,25℃,pH 8.0,6d连续发酵等;zpRs-S-12发酵液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最佳优化条件:40 mL/100 mL装液量,4块直径为5mm的接种量,20℃,pH 8.0,4d连续发酵培养等。zpRs-S-12发酵液对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的最佳优化条件:30 mL/100 mL装液量,4块直径为5mm的接种量,20℃,pH 8.0,4d连续发酵培养等。以pb2+和Se4+为代表,进行了它们对zpRs-S-12和Rc-R-5抑菌活性及生理活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的Se4+和pb2+显着抑制了zpRs-S-12和Rc-R-5抑菌活性,诱导菌体内MDA含量增加,导致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GSH、脯氨酸含量的增加,且抗氧化活性酶SOD、CAT活性也显着增加。说明菌株在环境胁迫中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不仅会造成膜质过氧化细胞损伤还会影响菌株的次生代谢和生长发育。本研究进一步进行了内生真菌在红景天对Se4+和Pb2+为代表的无机元素吸收和胁迫时的影响。结果表明,处于Se4+环境中的组培苗与Ra-R-12和Rc-R-30互作后,信号分子NO浓度降低时间推迟,植株Se4+含量提高;而pb2+同样条件下,信号分子NO的降低时间提前,红景天中Pb2+吸收含量提高;这说明内生真菌能促进植物对这两种元素的吸收。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红景天内生真菌存在着独特的生物活性,在寻找新颖的抑菌天然产物、帮助宿主吸收有益元素硒、帮助宿主抵抗重金属胁迫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叶晶晶[7]2010年在《桑树中产1-脱氧野尻霉素微生物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脱氧野尻霉素(DNJ)是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能有效抑制糖吸收,降低血糖值。桑作为具有良好降血糖效果的中药,其降血糖的主要有效成分DNJ的含量已经被测定。前人已经对不同桑品种、不同叶位、不同蚕品种以及不同发育阶段的蚕体、蚕沙、蛹等的DNJ含量做了大量的研究。目前许多蚕桑原料已被开发为降血糖产品用于临床。目前已从多种微生物和植物中检测到DNJ及其类似物,植物中以桑树中的DNJ含量最高,家蚕体内的DNJ来源于桑叶。但关于桑树中DNJ的确切来源还没有定论,一般认为桑树中的DNJ是由桑树自身合成的,但研究表明植物体内的很多次生代谢产物都是由体内的共生微生物产生的,DNJ也是在链霉菌中首次被发现的。为探讨桑树中的DNJ来源,本文通过对桑树内生菌(细菌、真菌、放线菌)的分离,利用RP-HPLC-UV法对分离株能否产生DNJ进行检测,发现桑树体内的确存在能够产生DNJ的内生菌。进一步对分离获得的产DNJ性质稳定的菌株进行了鉴定、对其中一菌株产DNJ的发酵条件和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对发酵产物进行了初步的分离鉴定,最后通过动物试验,对产DNJ内生菌发酵液的安全性及其降血糖效果进行检测,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分离桑树、组培苗及桑籽中的内生菌。利用RP-HPLC-UV法检测分离株中DNJ的产生情况,共分离得到10株产DNJ的内生细菌分离株,经Rep-PCR鉴定,归类为6株能够产生DNJ的内生细菌,其中菌株Y1、Y2产DNJ的性质稳定。2对菌株Y1、Y2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学鉴定。主要包括:菌株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脂肪酸分析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Y1菌株属于嗜麦芽寡养假单孢杆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菌株的16S rDNA序列已在Genbank中注册,登录号为GQ268318;Y2菌株属于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菌株的16S rDNA序列已在Genbank中注册,登录号为GU591156。3通过摇瓶培养方法,探讨了发酵条件和发酵培养基对Y1菌株产DNJ的影响。利用单次单因子试验确定了摇瓶培养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2%(v/v)、摇瓶装液量50mL/250mL、发酵温度30℃、初始pH6.0。在此基础上通过单次单因子试验确定了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碳源、氮源、碳氮比、无机盐。运用PB试验分析了培养基组分:麦芽糖、蛋白胨、尿素、硫酸镁、氯化钠对Y1菌株产DNJ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胨和硫酸镁对Y1菌株产DNJ的影响达到极显着水平;尿素对Y1菌株产DNJ的影响达到显着水平;而麦芽糖和氯化钠对Y1菌株产DNJ的影响不显着。通过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响应区域,最后用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确定了发酵培养基中主要影响因子的最佳浓度。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为:麦芽糖40.00g、蛋白胨14.29g、尿素7.39g、MgSO4 0.77g、NaCl 1.00g、蒸馏水1000mL。运用最佳发酵条件和最佳发酵培养基进行摇瓶培养,利用RP-HPLC-UV法测得衍生化后DNJ的峰面积达到了102.9mAU*min,较基础发酵培养基提高了227.21%。4对Y1菌株产生的DNJ进行了初步分离鉴定。获得了DNJ粗提物,并采用RP-HPLC-UV以及MS对所得DNJ粗提物进行了检测。RP-HPLC-UV结果显示,发酵液中的DNJ得到初步纯化;MS分析结果表明,Y1菌株发酵产生的DNJ与桑叶中DNJ性质相同(离子峰的出峰位置一致)。5通过动物试验对Y1菌株发酵液的安全性及降血糖效果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Y1菌株的发酵液对小鼠安全,并且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能够有效缓解糖尿病小鼠“叁多一少”的症状。

何玉华[8]2007年在《植物内生真菌HCCB1621生物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植物内生菌作为一个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微生物类群,代谢产物非常丰富,包括杀虫、抗菌、抗肿瘤等活性物质,是人们寻找新型抗菌、抗肿瘤药物的重要资源。本论文利用上海来益生物药物研发中心的植物内生菌资源,通过各种模型的筛选,在获得活性菌株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一株进行了菌种鉴定,并对它们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及活性初步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1280株植物内生真菌进行了模型筛选样品的制备,共获得1280份样品,经模型初筛、复筛,共获得21份活性高且稳定的抗肿瘤细胞样品,8份具有较强抗菌活力的样品,选取其中一株HCCB1621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利用传统分类学方法、电子显微镜观察、18S rDNA和ITS序列的测定以及系统发育分析对菌株HCCB1621进行鉴定分类,根据各种指标鉴定其为木霉属真菌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通过对菌株HCCB1621发酵产物的特性探索,发现活性物质具有热稳定性,在60℃处理1h,活性不丧失;经发酵培养120h,产物抗肿瘤活性达到最强;活性物质在pH4-9范围内较稳定。对菌株HCCB1621的代谢产物进行研究,应用大孔吸附树脂、溶媒萃取、硅胶柱分离、凝胶LH-20、HPLC制备等多种分离纯化手段,从其发酵液共分离出5个化合物,分别命名为HCCB1621-1,HCCB1621-2,HCCB1621-3,HCCB1621-4,HCCB1621-5,并对这些代谢产物进行质谱和核磁共振的~1H-NMR和~(13)C-NMR及二维图谱的解析,确认其分子量分别为256,396,112,376,110Da,并鉴定了HCCB1621-1~4的结构:分别为8,10-叁甲基-四氮萘-2,4(3H,10H)二酮;麦角甾-7,9,22-叁烯-3-醇;2,4(1H,3H)-嘧啶二酮;7,8-二甲基-10-(1’-D-核糖基)-异咯嗪,俗称核黄素。其中HCCB1621-1对A549、LoVo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浓度达到10μg/ml时,对直肠癌细胞LoVo的抑制率最高可达78.95%。对HCCB1621-5的抗菌效果进行研究发现,其对藤黄微球菌、白色念珠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藤黄微球菌,相同浓度下其抑制效果较广谱性抗生素环丙沙星略差,达到其抑菌效果的71%。

张飞官[9]2014年在《桑疫病原菌拮抗性桑树内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抑菌活性物质研究》文中认为桑疫病是由丁香假单胞菌桑致病性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mori)引起的桑细菌性疾病。根据发病症状可将桑疫病分为断柄型、缩叶型、黑枯型,该病在全国各桑树栽培地区普遍发生,给蚕农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桑疫病的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农药,然而化学农药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农药残留给养蚕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利用桑树内生菌进行桑疫病的生物防治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植病防治新策略,它可以减少桑树病害,促进蚕桑产业发展,并能与环境和谐相处。本研究从健康桑树中筛选、鉴定对桑疫病菌拮抗作用稳定而显着的内生菌。优化生防内生菌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发酵条件,分离纯化活性发酵液中的主要抑菌活性成分,为利用桑树内生菌进行桑树病害的生物防治及抑菌机制的深入探究奠定前期研究基础,本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内生拮抗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从健康桑树(桐乡青)中分离获得77个内生菌分离株,其中SWg2菌株对桑疫病菌表现出强而稳定的拮抗作用。该菌株经传代10次后,其发酵上清液仍然表现出很强的抑菌效果。对菌株进行了形态学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基于16SrRNA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SWg2菌株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呈乳白色,边缘光滑整齐,革兰氏染色为阴性,不具有芽孢,氧化酶试验、产H2S试验和亚硝酸盐产气试验都呈阴性反应,能利用麦芽糖、果糖,不能利用乳糖和淀粉,葡萄糖发酵试验(OF)表现为发酵型,该菌株可氧化分解多种单糖、多糖,并可利用其作为唯一的碳源;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显示SWg2菌株与成团泛菌同源性达到98%以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其与已知菌株Pantoea agglomerans ATCC27993(FJ611872)处于同一最小分枝。综合上述检测结果,将桑树内生拮抗菌SWg2鉴定为成团泛菌(P. agglomerans),命名为成团泛菌SWg2。2.内生拮抗菌SWg2菌株发酵条件优化利用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对SWg2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成团泛菌SWg2产抑菌活性物质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碳源为甘油,氮源为NH4NO3,金属离子为Mg2+,磷酸盐为KH2PO4,发酵培养基起始pH为7.5,装瓶量为20%,培养温度为28℃,转速为170r/min,种子液接种量为4.00%,培养时间为5d。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最优组合为2.00%的甘油、2.00%的(NH4)2SO4、0.10%的KH2PO4和0.15%的MgS04·7H2O。与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相比,利用优化后发酵培养基发酵生产的等量发酵上清液,其抑菌圈直径分别提高了186.82%和215.18%。通过发酵条件优化显着提高了成团泛菌SWg2菌株抑菌活性物质的产量,为该菌株活性发酵液的大量生产及抑菌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奠定了基础。3.抑菌抑菌活性物质的理化性质的探究及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抑菌活性物质的理化性质研究表明:主要抑菌活性成分易溶于乙醇、甲醇和乙腈,不溶于正丁醇、二氯甲烷、氯仿、乙酸乙酯及石油醚等有机溶剂;抑菌成分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活性发酵液经100℃处理30min后其抑菌活性未发生显着变化;在pH3-6的环境中发酵上清液抑菌活性稳定,当pH值高于6时,其抑菌活性急剧下降,pH>9时抑菌活性物质完全失活。基于对抑菌活性成分理化性质的掌握,设计纯化方案,进行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本研究首先利用无水乙醇沉淀去除发酵上清液中的杂蛋白,再将上清液浓缩为浸膏,乙腈浸提浸膏中抑菌活性成分后旋转蒸发除去乙腈,提取物溶于pH5.8的Na2HPO4-柠檬酸缓冲液。粗提物经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在盐离子浓度大约在0.13M-0.15M处收集到主要抑菌活性成分。对发酵液上清液、乙腈浸提物以及离子交换分离获得活性组分的最低抑制浓度(MIC)的检测结果表明其分别为3.30×104μg/mL、6.20×103μg/mL和2.37×102μg/mL,经离子交换层析以后,抑菌活性物质被纯化了70余倍。将离子交换层析收集活性组分经高效液相色谱C18柱纯化,以0.1%的乙酸和100%的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保留时间为6.27min时收集到抑菌活性成分的单峰。抑菌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为后续抑菌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朱毅[10]2006年在《植物内生菌来源具有抗肿瘤及抗菌增效活性物质的筛选》文中提出本研究对660株植物内生菌通过不同的四种培养基发酵所得到的共计5280份样品,通过抗肿瘤模型A549,LoVo及抗菌增效剂等模型进行筛选,最终得到了来自HCCB1546,HCCB1778,HCCB1927,HCCB1791,HCCB1907,HCCB1540等6份酯相样品及HCCB1601,HCCB1622,HCCB1664等3份发酵液的水相样品是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成分。同时发现HCCB1072的酯相样品呈现抗菌增效作用的抑菌圈。 对具有较强抗肿瘤活性的植物内生菌HCCB1622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通过真菌分类手册检索,初步鉴定其为毛孢霉属(Trichosporium Fri)的真菌,并对其发酵过程的生化特征进行了初探,对其代谢产物中的活性物质的进行了分离纯化研究。应用溶媒萃取,高速离心,硅胶柱,薄层色谱(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分离方法,从该发酵液中分离到叁个化合物,分别命名为A,A2和B,并对它们进行了质谱(MS),核磁共振谱(NMR)分析,初步鉴定出了化合物A的结构,为甾醇类物质,但活性不太明显。化合物B具有和化合物A一样的母核,同时在相关的文献上没有检索到类似的化合物,且抗肿瘤活性较为明显。由于化合物A2在次级代谢产物中含量少,没能累积出足够的量进行谱图解析。

参考文献:

[1]. 植物内生菌来源的生理活性物质的筛选[D]. 吴芳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04

[2]. 植物内生菌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D]. 阮丽军.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2006

[3]. 植物内生菌生物抗菌活性物质研究进展[J]. 黄敬瑜, 张楚军, 姚瑜龙, 高旭, 侯梓淇. 生物工程学报. 2017

[4]. 银杏内生链霉菌HG2393的鉴定及其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研究[D]. 徐红星. 浙江大学. 2005

[5]. 植物内生菌来源的生理活性物质的研究[C]. 陈代杰, 戈梅, 罗敏玉. 创新药物及新品种研究、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6

[6]. 红景天内生真菌抑菌活性及Se~(4+)、Pb~(2+)对其生理活性的影响[D]. 闫舒雅. 山西大学. 2015

[7]. 桑树中产1-脱氧野尻霉素微生物的研究[D]. 叶晶晶. 山东农业大学. 2010

[8]. 植物内生真菌HCCB1621生物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D]. 何玉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07

[9]. 桑疫病原菌拮抗性桑树内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抑菌活性物质研究[D]. 张飞官. 西南大学. 2014

[10]. 植物内生菌来源具有抗肿瘤及抗菌增效活性物质的筛选[D]. 朱毅. 上海师范大学. 2006

标签:;  ;  ;  

植物内生菌来源的生理活性物质的筛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