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促进生产经营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促进生产经营健康发展

一、发挥审计监督职能 促进生产经营健康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琨[1](2021)在《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石,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物质工程设施及相关公共服务,对其投资可以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乘数效应”,有着举足轻重的“先行地位”。随着全球基础设施短缺及老化现象日益严重,给各国政府带来了持续性的挑战。由于传统采购模式引起的公共部门财政支出与债务压力,以及资产交付与服务质量的低效率问题,基础设施正由公共供给转向私营供给,这一趋势因思维方式转变和良好实践效果受到支持,因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得以加强。上世纪90年代,随着英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兼顾效益、效率、公平的公私合作PPP模式应运而生。目前,全球已有135个国家开展了基础设施公私合作,但各国PPP运行效率差异较大,在PPP模式风靡全球之际,加拿大发展为最具PPP市场热度和成熟度的国家之一。本篇论文针对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展现了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全貌:以PPP模式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加拿大PPP模式发展进程中,全生命周期采购管理,风险管理,多元化投融资市场,法律制度与政府监管体系建设四个方面的探究,挖掘加拿大PPP模式跻身领先地位的深层驱动力。目前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正经历由高增长到高质量的规范化发展阶段,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通过研究,吸取加拿大PPP模式发展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中西交流和鉴往知来,对我国PPP模式的行稳致远与深化基础设施领域的国际合作均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首先,本研究从四个方面对PPP模式相关理论和制度优势进行了探讨。第一,阐述了PPP模式概念,众多参与主体、伙伴关系、风险分担、利益共享、服务绩效五个主要特征,以及价值驱动因素。第二,分析了PPP模式应用对象,即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特征,基础设施属性与市场失灵,以及PPP模式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应用行业领域。第三,以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新公共管理与实践、公共事业民营化等公共管理理论为依据,探究了PPP模式的制度优势。最后,以不完全契约下的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分析了PPP模式缔约机制,有助于深入了解物有所值、投融资结构、风险与利益分配、合同管理、绩效监管与激励机制等一系列关键问题。第二,分别从基础设施的需求侧与供给侧两个角度,阐释了加拿大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公私合作PPP模式的动因。总结了近30年加拿大PPP模式发展的两次浪潮及特征,宏观展现了项目在各基础设施领域、管辖层级及地域分布的基本情况。在1991-2003年的第一波浪潮中,加拿大PPP模式经历了由理论转向实践的艰难过程,伴随着部分项目失败,在质疑声中积累经验和教训。第二次浪潮是2004年至今,加拿大省级政府作为PPP主要开拓者,打造了更具活力的基础设施PPP市场,公共部门拥有更专业的评估技术与监管能力,制定了更明晰的法律制度体系,不断深化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伙伴关系。在项目实践中,转变对私营资本需求方式,优化交易结构与回报机制,采用有限的需求与市场风险转移,极大提升了PPP项目产出效率及复杂程度。第三,加拿大PPP模式展现了公私双方从咨询伙伴、运营伙伴、协作伙伴、到贡献伙伴权利逐渐下放过程,根据私营部门参与度和风险转移程度,形成连续的包含设计、建设、融资、维护、运营等责任的组合体。在探讨加拿大PPP模式全流程运行机制和采购管理中发现,加拿大主要PPP应用省份虽然较其他国家和地区,在项目审批与采购管理上更为复杂且周密,但实际上加拿大PPP项目采购效率极高,表现为较短的招投标时间以及较低的招投标成本。这种高效性得益于,采购前期项目评审与决策管理、招投标评估与竞合谈判、合同体系建立三方面的运行监管与结构设计。首先,加拿大PPP项目采用了以物有所值为核心,细致且繁复的前期规划和评估工作;其次,加拿大省级PPP专业机构借助发达的咨询服务,实施评标以及竞争性对话,能够确保透明度和竞争性,权衡技术创新与财务方案;最后,分析了加拿大PPP合同协议在绩效产出规范以及回报机制两个关键边界条件的特征。第四,基础设施发展的先决条件是能够获得足额、长期、稳定的资金,PPP模式核心价值驱动因素之一是发挥民间资本优势,缓解政府财政支出与债务压力。加拿大PPP模式迅速发展,也得益于其成熟且深厚的PPP项目投融资市场。论文回答了关于加拿大PPP项目投融资结构的相关问题,并着重阐述了包括PPP项目债券、绿色债券、社会效益债券在内的债券类融资,政策性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养老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以及加拿大PPP基金与联邦基础设施基金,以上四类重要且极具特色的多元化投融资工具,对加拿大PPP模式支持方式和投融资特征。第五,加拿大PPP模式风险管理较为完善。以加拿大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原则以及风险管理工具为依据,探讨了加拿大在PPP项目风险管理七个要素,分别为风险全流程沟通,建立风险管理范围和标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处置,以及风险动态监管。并根据安大略省交通类PPP风险矩阵,探讨加拿大PPP项目风险识别中的风险触发机制与影响结果,以及风险评估方案。最后,归总加拿大主要省份交通项目的风险分配方式,探究加拿大PPP项目风险分配特征。第六,加拿大PPP模式拥有较为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宏观治理能力仍有待提升。首先,探讨PPP制度建设的意义,以及普通法系与大陆法系下PPP立法特征,总结了加拿大联邦及主要省份PPP法律制度体系。其次,将治理能力、人力资源、协调能力归纳为加拿大PPP专业机构三大核心能力要素,体现了联邦PPP机构的战略引导作用,以及省级PPP机构的运营与执行能力。最后,从绩效监管、财政监管、审计监管三个方面,探析加拿大PPP广泛的宏观治理体系。最后,对加拿大PPP模式进行了评价及启示。重点分析了加拿大PPP模式按预算与准时交付效率,社会公众与主要参与者认可度,以及项目经济系统性影响。探讨加拿大在PPP模式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包括市级PPP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降低对长期私营资本需求及有限需求风险转移所带来的影响,以及部分地区和项目未实现真正的物有所值的原因。并且对本篇论文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进行了总结。篇末部分,阐述了我国PPP模式发展现状和问题,并通过对加拿大的研究得到对我国PPP模式发展的启示。

管淑慧[2](2021)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文中认为当前,许多国有企业都建立了包含内部审计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是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国家相关政策下,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面临着升级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国有企业应当改善内部审计形象、细化职能定位、注重内外部风险的管控、建立新型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以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

朱涵[3](2021)在《C集团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企业所面临的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公司内部管理显得十分重要。在公司组织结构中,内部审计处于内部信息管理中枢地位,上向高级管理层和治理层汇报,与其他职能部门沟通协作,共同监督并促进企业内部经济活动有效运行。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重要的职能部门,应充分履行职能,发挥防范风险、增加组织价值、提高管理和决策效率等增值作用。随着集团公司经营领域不断扩大,传统内部审计职能难以满足发展的需求,内部审计要在查错防弊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确认、咨询、评价和鉴证职责,向增值型内部审计转变。如何破解目前困境,有效发挥内部审计增值作用,是大型企业集团公司管理者所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本文试图以大型图书出版集团C公司为例,分析内部审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优化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为大型集团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优化问题献计献策。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针对大型企业集团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优化问题分六个部分进行阐述。一是:绪论。介绍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创新点;二是: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增值型内部审计相关理论概述;三是:C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概况。介绍集团公司基本情况和内部审计发展现状;四是:C集团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所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分析内部审计在增值服务中的困境及原因;五是:C集团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优化对策。为履行增值型内部审计职责,结合C集团公司公司实际情况,提出C集团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优化对策;六是:结论与展望。通过本案例研究,本文认为大型企业集团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可通过改善组织机制,拓展增值职能,健全业务流程,合理配置资源,打造审计文化等发挥内部审计增值作用。由于仅是个案,不具代表性;再者,本人专业知识有限,相关资料和数据收集也不太全面。因此,本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后续深入调查研究。

杜方正[4](2020)在《我国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国有企业面对刑事法律风险防控的现实难题,在犯罪论实践上的首要反应,当属建立企业层面的刑事合规管理体系。上位法需求、合规制度的来源构成与行政监管要素是当前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现实境遇。合规文本模式导致刑事合规风险识别的形式化、有效合规判定基准偏离刑事合规的预设轨迹以及法律程序性障碍影响刑事合规目的判定是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适用的主要问题。刑事合规本质上是由国家与企业出于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之共同目的,采取的刑事实体、程序性及企业内部风险控制手段在内的各项管理运行机制与措施。建构与完善企业合规制度是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与实现内部治理的潜在要求。国有企业开展刑事合规管理有着天然的法理基础与实践来源。风险刑法理论、情境预防理论以及刑法治理模式理论成为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研究不可或缺的理论依据。国家法层面的刑事合规、国有企业层面的刑事合规以及国资监管层面的刑事合规是国有企业三阶层刑事合规基本分类。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必要性在于,国有企业是最为重要的合规主体,具有明显的法律拟制属性,刑事合规具有法治国企建设的内生动力。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价值取向在于实现犯罪预防的目的。实现现代企业治理则属于国家和企业共同的价值目标。刑事合规制度的风险防控既力求避免国家法层面的刑事法律风险,也对企业层面的刑事合规风险识别与评估设置必要“警戒线”,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的基础路径与合规风险传导机制。准确识别与评估刑事合规风险是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管理的关键。刑事合规风险的识别与评估以审计监督、监察监督与专项合规管理为基础路径,主要针对商业活动与生产经营中的贪污贿赂型刑事合规风险、职权型刑事合规风险与经营型刑事合规风险。在刑事合规风险传导基理上,刑事合规管理体系是刑事合规传导阻断机制的基准阀门,刑事合规风险传导具有不确定性与跳跃性的基本特性。常规型刑事合规风险传导与突发型刑事合规风险传导共同构成了国有企业刑事合规风险传导的标准化模式。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管理的行政监管逻辑起点体现在行政监管与刑事合规的零和博弈,两者难以调和的矛盾成为合规管理首要面对的难题。行政和解的引入具有法定意义结案机制的参考价值,是有效刑事合规前置径路的必经环节,更是刑事合规立足长远的借鉴之策。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管理的行政监管逻辑构造则表现于对国有企业多重风险治理体系的反思。毫无疑问,国有企业刑事合规上的突破与进展,必然需要对现有的刑事合规管理架构进行必要的整合与改造,创设与组建统一的综合性合规部门,统筹管理国有企业风险防控事项;合理协调监察与刑事合规职能关系,突出合规的前置刑事合规风险防控特征;突破西方产权理论束缚,完善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特殊合规激励政策机制;突破反腐败、反欺诈和反贿赂刑事合规领域,以刑事罪状论构建刑事合规职能视阈。刑事合规制度是否有效且得到充分地遵守与执行,关键在于合规管理运行机制的有效与否。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管理的有效证成既遵循一般企业合规的客观规律,无一例外地围绕保证企业实现合法合规经营为根本目标。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有效性证成紧紧围绕刑事合规制度正当化与刑事合规制度的开放性展开。流于形式的刑事合规管理更是对企业有限管理资源的浪费与实质阻碍。正在走向成熟与完善的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管理应当力求在法律逻辑与司法实践中回避“故步自封”与“因循守旧”。作为迅速发展的一门科学,刑事合规需要有“海纳百川”之气度和“兼容并蓄”的气魄,敢于尝试、能够突破,于正当化基础之上实现刑事合规制度的“行稳致远”。国有企业刑事合规旨在建立以反腐败、反贿赂为中心的重点领域合规管理与合规制度体系。通过引入预防商业贿赂合规失职罪的法律适用,反商业贿赂立法应坚持主体身份的一致性、合规体系的衔接性与资产保护的平等性等基本要素,以非自愿的排除性、出罪功能的自治性与追诉权的裁量性等维度构建刑事合规出入罪机制。刑事合规激励制度是国有企业建立与完善合规制度与体系的动因,也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合规管理体系上的程序性展现。提倡依托行政与刑事合规激励新机制,激发“先行先试”国有企业在实现合规管理有效性与风险防控上有所突破与日臻完善,为全面推行企业合规制度奠定坚实环境基础与提供行动范本。

胡照松[5](2020)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会计监督优化研究 ——以“獐子岛”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改革的不断纵向深化以及市场经济和网络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会计的职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目前,企业在会计监督方向的成效不高,许多企业管理者在生产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对会计监督的重视程度不够,并没有意识到会计监督在企业生产经营发展中的重要功效。虽然有一些企业建立了相关的内部监管、风险控制部门,但是没有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所谓的监管部门形式化大于实质作用,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甚至还会出现同流合污的现象。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非常重视区块链发展,2019年10月24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就区块链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区块链发展应用创新的重要性,要努力推动区块链技术创新,主攻核心技术,独立自主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推进区块链技术集成应用,促进技术创新、产业革新、经济转型,努力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本文旨在探讨区块链技术融合会计监督,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的性质,发挥区块链公开透明诚信、数据实时共享、高效协同发展的优势,提高协同效率,沟通管理链条,降低企业成本,规范监督流程,优化会计监督工作。实现区块链为实体经济服务,利用“区块链+会计监督”的理念解决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监督弱化等问题。论文开篇先介绍了国内外目前有关区块链技术、会计监督、区块链技术与会计监督之间的研究现状,并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前期的理论梳理,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分析选取案例公司獐子岛集团会计监督现状以及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结合区块链技术研究分析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会计监督模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根据区块链技术的特性、獐子岛集团的实际情况及会计监督的需求,结合业务、财务和技术相融合的业财技相结合的方式,先从育苗的采购开始,然后对虾夷扇贝的生长情况、成品的采捕入库以及存货的保存,最后对存货的减值情况和会计处理等多方面做到按业务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第一手的监管,运用于内部监督、社会监督以及政府监督,优化会计监督水平,为企业管理决策者、社会大众、政府各监管部门的监督透明化带来了有力的支撑,对强化企业管理能力、企业盈利能力以及企业的社会信用能力起到正向影响,使会计监督的作用落在实处。

赵耀[6](2020)在《B集团内部审计工作流程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和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企业内部审计在职能定位、组织体系、公司治理等方面也显示出了趋势性的新常态,已慢慢出现成果运用精细化、技术现代化、内容信息化、边界扩大化等优点。审计流程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具体环节和步骤,是内部审计部门切实履行自身职能的桥梁,所以对内部审计工作改进的核心环节就是对内部审计流程的优化。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与未来成长方向对内部审计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其目的是促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更出色的完成,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同时也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B集团作为国内知名农业上市集团,在内部审计工作流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需要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流程进行优化。本文主要运用战略管理理论、业务流程优化理论和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应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对B集团的内部审计工作流程进行优化研究以使审计对象更具针对性、审计目的更具明确性、审计过程更具效率性、审计功能更体现免疫性,从而全面提升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和作用。首先针对研究背景、意义以及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其次总结B集团内部审计工作流程现状及问题,目前B集团在内部审计工作流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缺少对风险因素的有效分析、内部控制测试不完善、审计意见建设性与前瞻性不足、后续审计跟踪整改效果不明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内部审计工作流程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B集团内部审计工作流程的方案,同时为了保证内部审计工作流程的有效实施,还提出要完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机制、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加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相适应的绩效考核体系的保障措施,最终形成完善的内部审计工作流程,达到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目的。

王恒亮[7](2020)在《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以DH集团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近年来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在经济贡献、技术创新等方面逐步赶超国有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出于加强管理和规避风险等需求,越来越重视内部审计的发展,并且内部审计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完善其职能,致力于帮助企业实现目标,在改善治理、防范风险、完善内控等方面的作用逐渐凸显。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内部审计创新与发展的新理念,伴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理念的产生而出现。目前,民营企业对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尚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很多企业还未弄清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不知该如何实现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本研究以受托责任理论、价值链理论和内部控制理论作为全文的理论支撑,详细梳理内部审计需求、内部审计职能和内部审计质量方面的相关文献,找寻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依据,结合我国现阶段经济特征和内部审计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基于DH集团内部审计的实际案例,深入剖析该企业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效及其原因,总结得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解决内部审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可以从“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两方面进行实践创新,并据此提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另外提出一系列有助于其顺利实践的保障措施。通过以上研究,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提供路径借鉴,同时对其他类型的企业解决内部审计发展中面临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孙贵林[8](2020)在《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民主思想,既是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理论指南,也是因应世情、国情与党情变化的必然结果,还是对二战后各主要国家经济实践进行深刻反思的最终产物。研究邓小平的经济民主思想,对于进一步深入和拓展邓小平理论研究、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形成过程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从1923年6月旅法勤工俭学到积极投身于革命武装斗争,是酝酿萌发阶段;二是1952年7月调往中央以后从支持将经济建设提到重要地位、重视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到关注分配问题、主张根据劳动的多少和贡献的大小来确定工资的高低、贯彻平等和自由原则,是积极探索阶段;三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支持农村开展的生产责任制改革到要求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打破单一所有制结构以及提出“市场经济”的概念,是初步形成阶段;四是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从强调“用多种形式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到1992年春南巡提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重要论断以及确立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价值目标,是成熟完善阶段。邓小平的经济民主思想内涵丰富,涉及面广,主要表现为:其一,经济民主的制度保障是所有制、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等基本经济制度。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是经济民主的根本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民主的实现方式和最重要标志,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所促进的经济成果的公平分配是经济民主的价值体现和基本目标。其二,经济民主的基本任务是经济管理民主化。经济民主要求人民在经济活动中拥有独立的经济自主地位,享有自主的经济管理权和经济利益权。“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民主集中制”、“责、权、利相统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经济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既注重推进宏观经济的民主管理,处理好党政关系、上下关系、政企关系、政社关系,又注重推进企业民主管理,使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使职工成为企业的主人。其三,经济民主的关键环节是经济决策民主化。在经济决策的过程中,要从民主制定、民主执行、民主检验等方面加强和改进工作,全面推进经济决策民主化。即在经济决策制定过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必要条件,群众路线是基本方法,民主集中制是重要保证;在经济决策执行过程中,“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是动力之源,“鼓励试,允许看,不争论”是必然选择,“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是重要原则;在经济决策检验过程中,“实践”是唯一标准,“三个有利于”是具体标准。其四,经济民主的实践成效是经济行为的民主化变迁。即生产行为从行政调控向自主经营转变、交换行为从计划调拨向市场配置转变、分配行为从平均主义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变、消费行为从计划调节向适度可持续转变。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要旨表现为:经济民主的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物质前提是发展生产力,价值诉求是人民自主,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特点表现为:经济与民主的统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统一、经济自由与经济平等的统一、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阶段性与长期性的统一。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其理论价值主要表现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民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持续推进经济民主事业的重要指南;其实践价值主要表现为:努力创设有利于经济民主的政治法律环境,积极推动经济管理、经济决策的民主化进程,积极推动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从而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事业不断向纵深推进。

陈谦[9](2020)在《YH公司服务型内部审计模式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我国内部审计产生以来,一直坚持独立性原则对公司的内部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忽略了内部审计能为管理层提供咨询服务职能。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内部审计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必须不断创新,创造价值。本文借助我国“服务型政府”强调服务意识而取得的经验,提出了服务型内部审计的观点。以此来加深管理层对公司发展情况的了解程度,优化内部控制机制和强化风险管理,为公司治理提效增值,促使公司战略目标实现,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不可替代地位。本文通过综合文献分析内部审计有关概念和服务型内部审计的本质及特点,并依据受托责任理论、信息假说理论、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结合YH公司内部审计组织结构及人员配置、制度体系、操作流程和工作活动及成果现状,从构建思路及原则、目标定位、作业模式和管理模式方面对服务型内部审计模式构建进行了探索,根据YH公司实际情况,营造良好服务文化氛围,提高全员服务参与意识,完善内部审计相关制度,搭建内部审计信息化审计平台,优化内部审计信息化数据库建设,保障服务型内部审计的顺利运行。

李秉政[10](2020)在《公共支出、政府审计对社会相对贫困的作用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步入2020年,我国的脱贫攻坚战进入最后的收官决胜阶段。社会主要矛盾从基本物质需求同落后生产力转移到了美好生活需求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上来。相对贫困正逐渐取代绝对贫困成为社会的主要贫困。作为以往政府减贫有效手段的公共支出,能否在减缓社会相对贫困上发挥有效作用值得探讨。另外,政府审计机关作为对受托经管公共资产的政府进行审计、监督的主体,能否通过政府审计职能在提升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有效性、优化公共资源配置的同时,改善政府的公共管理绩效,从而间接对减缓社会相对贫困起到支持作用也有待证实。本文正是基于以上两个思考展开研究。首先本文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现状,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学术界在相对贫困领域、政府公共支出的扶贫绩效研究以及政府审计及其对政府公共支出扶贫成效影响等方面的文献,继而结合基础理论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并通过数据采集、变量定义以及构建模型,以2008—2017年10年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经过检验,本文得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结论:第一,政府公共支出中的医疗卫生支出与农林水事务支出能够显着减缓社会相对贫困,科技支出对于社会相对贫困的作用并不明显,教育支出与社保就业支出由于支出结构不合理以及相应使用乱象的存在反而对社会相对贫困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剧作用。第二,各类政府公共支出除了农林水事务支出外,均不存在明显的时滞性,在当期即能够发挥显着作用。第三,政府审计加大处理处罚力度,能够有效规范公共部门在教育、社保就业领域的资金使用,进而促进社会相对贫困的减缓,而政府审计对于医疗卫生支出减缓社会相对贫困反而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干扰和抑制作用。第四,政府审计发挥调节作用存在较为明显的时滞性,且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第五,除农林水事务支出以外,其余各类政府公共支出的增量均对社会相对贫困具有显着作用,且作用具有时滞性。第六,政府审计无法脱离政府公共支出而单独、直接作用于社会相对贫困。本文针对以上研究结论展开了合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领域的后续研究以及政府审计工作、社会相对贫困的治理提供适当参考。

二、发挥审计监督职能 促进生产经营健康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挥审计监督职能 促进生产经营健康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对加拿大PPP模式的研究
        1.2.2 国外对加拿大PPP模式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方法
        1.3.2 结构安排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基础设施PPP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2.1 PPP模式一般性分析
        2.1.1 PPP模式概念
        2.1.2 PPP模式特征
        2.1.3 PPP模式价值驱动因素
    2.2 公共产品与基础设施相关理论
        2.2.1 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
        2.2.2 基础设施性质与市场失灵
        2.2.3 基础设施分类与PPP项目选择
    2.3 PPP模式与公共管理相关理论
        2.3.1 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理论
        2.3.2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PPP实践
        2.3.3 公共事业民营化组织形式
    2.4 PPP模式缔约机制相关理论
        2.4.1 交易费用理论与PPP模式
        2.4.2 产权理论与PPP模式
        2.4.3 委托代理理论与PPP模式
第3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动因及现状分析
    3.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需求角度动因
        3.1.1 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需求
        3.1.2 基础设施老化与投资缺口
    3.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供给角度动因
        3.2.1 基础设施投资呈下降趋势
        3.2.2 基础设施政府供给管理能力不足
        3.2.3 基础设施战略与PPP政策导向
    3.3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历程、现状与运作机制
        3.3.1 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历程与特征
        3.3.2 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现状与国际地位
        3.3.3 基础设施PPP模式主要运作机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采购管理分析
    4.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采购管理框架与管理原则
        4.1.1 PPP模式全流程采购框架
        4.1.2 PPP模式采购管理原则
    4.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项目评估与采购决策体系
        4.2.1 PPP全项目筛选及物有所值动态评估
        4.2.2 PPP物有所值定性评估计分法
        4.2.3 PPP物有所值定量评估方案
        4.2.4 PPP物有所值创新因子与量化
    4.3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项目采购管理的竞争性与效率性
        4.3.1 PPP项目竞合对话的充分竞争性
        4.3.2 PPP项目非招标提案的竞争性优化
        4.3.3 PPP项目技术与财务评标的权衡
        4.3.4 PPP项目采购时间与成本的效率性
    4.4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项目采购主合同边界条件
        4.4.1 PPP项目合同标准化
        4.4.2 PPP项目合同绩效产出边界
        4.4.3 PPP项目合同回报机制边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投融资管理分析
    5.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投融资结构
        5.1.1 PPP项目投融资一般性分析
        5.1.2 加拿大PPP项目投融资结构
    5.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债券类融资构成及创新
        5.2.1 PPP项目债券融资现状
        5.2.2 PPP项目债券构成要素
        5.2.3 绿色债券与PPP绿色项目协同创新
        5.2.4 社会效益债券与公共服务融资创新
    5.3 加拿大PPP项目政策性及商业银行金融支持与变革
        5.3.1 加拿大基础设施银行对PPP政策性金融支持
        5.3.2 省属金融管理局对基础设施建设支持
        5.3.3 金融危机后商业银行PPP投融资变化与变革
    5.4 加拿大养老金对基础设施及PPP项目投资与绩效
        5.4.1 养老金资产配置与基础设施投资规模
        5.4.2 养老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与风险偏好
        5.4.3 养老金基础设施投资方式与投资业绩
    5.5 加拿大PPP产业投资基金与基础设施基金作用与机制
        5.5.1 PPP产业投资基金类型及主要作用
        5.5.2 PPP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机制
        5.5.3 联邦基础设施基金运作机制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风险管理分析
    6.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风险特征及风险管理制度
        6.1.1 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及特征
        6.1.2 PPP模式风险管理原则与工具
        6.1.3 PPP模式风险管理要素
    6.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风险管理核心内容与管理实践
        6.2.1 PPP项目风险识别
        6.2.2 PPP项目风险分配
        6.2.3 PPP项目风险评估
        6.2.4 PPP项目风险救济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监管保障分析
    7.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法律构成要素与制度框架
        7.1.1 PPP模式法律构成要素
        7.1.2 普通法系与大陆法系下PPP立法特征
        7.1.3 联邦与省级PPP法律制度框架
    7.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专业机构与治理能力
        7.2.1 PPP专业机构核心能力要素
        7.2.2 联邦级PPP机构战略引导作用
        7.2.3 省级PPP机构运营与执行能力
    7.3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监管机制
        7.3.1 PPP模式绩效监管
        7.3.2 PPP模式财政监管
        7.3.3 PPP模式审计监管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评价
    8.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效率评价
        8.1.1 加拿大PPP项目交付效率分析
        8.1.2 社会认可度与市场参与度分析
        8.1.3 PPP模式经济系统性效益分析
    8.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面临挑战
        8.2.1 加拿大市级PPP模式发展受到制约
        8.2.2 弱化对长期私营资本的需求及其影响
        8.2.3 部分地区或项目未能真正实现物有所值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加拿大经验对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的启示
    9.1 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历程与现状
        9.1.1 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历程
        9.1.2 我国基础设施PPP项目发展现状
    9.2 我国基础实施PPP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9.2.1 政府与社会资本PPP模式理念认识不清,双方合作地位不平等
        9.2.2 PPP模式全生命周期监管、财政隐性风险、绩效管理存在不足
        9.2.3 PPP项目融资属性欠缺,项目回报渠狭窄,存在短期投资倾向
    9.3 加拿大经验对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的启示
        9.3.1 协调财政与发改部门轴心作用,建立省和市级PPP专业团队
        9.3.2 提升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绩效、财政及审计综合治理能力
        9.3.3 加强PPP项目规划与筛选,完善物有所值定性与定量分析
        9.3.4 优化PPP项目风险分担、回报方式与激励机制
        9.3.5 拓展PPP多元化投融资市场,逐步向项目融资模式转变
参考文献
附件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1.1 职能定位模糊,业务层级较低
    1.2 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不够,没有形成一致的认同度
    1.3 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和升级将面临文化与认知的挑战
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分析
    2.1 细化审计职能定位,构建增值型审计业务体系
    2.2 塑造内部审计形象,使增值型审计身份得到认同
    2.3 扩大风险控制范围,提高增值型审计的风险管控能力
3 结束语

(3)C集团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内部审计的概念
        2.1.2 传统型内部审计和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区别
        2.1.3 增值型内部审计实现价值增值的途径
    2.2 相关理论
        2.2.1 公司治理理论
        2.2.2 风险管理理论
        2.2.3 价值链理论
3 C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概况
    3.1 公司基本概况
        3.1.1 公司简介
        3.1.2 公司组织架构
    3.2 C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现状
        3.2.1 内部审计的机构设置
        3.2.2 内部审计的职能范围
        3.2.3 内部审计的制度和程序
        3.2.4 内部审计的资源配置情况
        3.2.5 内部审计的工作情况
4 C集团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所面临的困境和原因分析
    4.1 C集团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所面临的困境
        4.1.1 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4.1.2 审计职能的范围受限
        4.1.3 审计程序未有效执行
        4.1.4 审计资源配置不合理
        4.1.5 绩效考核指标过于单一
    4.2 C集团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所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4.2.1 管理层重视程度较低
        4.2.2 内部审计存在滞后性
        4.2.3 沟通机制缺乏有效性
        4.2.4 审计人员缺乏主动意识
5 C集团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优化对策
    5.1 C集团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优化的对策
        5.1.1 改善组织机制
        5.1.2 拓展增值职能
        5.1.3 健全业务流程
        5.1.4 合理配置资源
        5.1.5 打造审计文化
    5.2 C集团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具体应用分析
        5.2.1 采购管理专项审计应用案例
        5.2.2 子公司经营业绩审计应用案例
        5.2.3 审计成果转化应用案例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4)我国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制度现状及适用问题
    第一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现实境遇
        一、刑事合规制度的法律评价
        二、刑事合规制度的义务来源
        三、刑事合规制度的行政监管
    第二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适用问题
        一、合规文本模式导致刑事合规风险识别的形式化
        二、合规管理运行机制偏离企业刑事合规预设轨迹
        三、法律程序性障碍影响刑事合规价值与目的判定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概念重构与法理探寻
    第一节 刑事合规概念二元视角与基本立场
        一、合规理论框架下的刑事合规
        二、关键概念视角下的刑事合规
    第二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法理依据
        一、风险刑法理论的合规导向
        二、情境预防理论的合规指引
        三、企业犯罪治理的合规维度
        四、刑事合规阶层性分类理论确立
    第三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必要性与价值目标
        一、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必要性
        二、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价值目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风险识别与传导规制
    第一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风险识别与评估的路径
        一、刑事合规风险识别的基础路径
        二、刑事合规视角下贪污贿赂型风险
        三、刑事合规视角下的职权型风险
        四、刑事合规视角下的经营型风险
    第二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风险传导的边界与规制
        一、刑事合规风险传导的国企边界
        二、刑事合规风险传导的基本原理
        三、刑事合规风险传导标准化模型
        四、刑事合规风险传导的规制路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行政镜像与治理反思
    第一节 行政镜像: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零和博弈
        一、国有企业行政监管的权力来源
        二、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公法属性
        三、破解之道:行政和解稳步引入
    第二节 治理反思:国有企业多重风险治理体系的重塑
        一、国有企业多重风险治理制度形成与层叠
        二、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管理架构塑造与提升
        三、应然之解:“综合合规职能体系”构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有效性与证成轨迹
    第一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正当化的“抱朴守拙”
        一、法人替代刑事责任原则的演进
        二、刑事合规形成机制的预防功能
        三、国有企业刑事合规正当性原则
    第二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开放性的“行稳致远”
        一、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开放性
        二、国有企业刑事合规过程再溯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指引与激励的初步方案
    第一节 重点领域刑事法律风险的合规指引
        一、域外专项刑事合规的制度借鉴
        二、反商业贿赂统一立法初步构想
        三、国有企业反商业贿赂合规指引
    第二节 刑事合规激励的刑事政策与行政指向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合规适用
        二、国有企业刑事合规激励的基础路径
    本章小结
余论:企业合规布局的前提与范本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会计监督优化研究 ——以“獐子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区块链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会计监督的研究现状
        1.2.3 区块链与会计监督的研究现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4.3 创新点
第2章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会计监督理论技术概述
    2.1 区块链的理论
        2.1.1 区块链的概念
        2.1.2 区块链的基本原理
    2.2 会计监督的理论
        2.2.1 会计监督的概念
        2.2.2 会计监督的构成
第3章 獐子岛集团案例分析
    3.1 獐子岛集团简介
        3.1.1 基本情况简介
        3.1.2 发展方向和企业愿景
    3.2 獐子岛集团案例
        3.2.1 獐子岛首次生物资产绝收事件
        3.2.2 獐子岛再次生物资产绝收事件
    3.3 獐子岛集团会计监督现状
        3.3.1 内部监督现状分析
        3.3.2 外部监督现状分析
第4章 獐子岛集团区块链会计监督模型构建
    4.1 构建区块链会计监督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4.1.1 必要性分析
        4.1.2 可行性分析
    4.2 企业级区块链服务的意义
    4.3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獐子岛会计监督模型构建
        4.3.1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内部监督工作原理
        4.3.2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外部监督工作原理
        4.3.3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会计监督模型基础架构
第5章 基于区块链技术对会计监督的应用效果分析
    5.1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会计监督模型具体应用
    5.2 实施过程
        5.2.1 数据记录上传模块
        5.2.2 数据记录监督模块
        5.2.3 数据记录查询模块
    5.3 区块链技术对会计监督的改善
        5.3.1 区块链技术对内部监督的改善
        5.3.2 区块链技术对外部监督的改善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6)B集团内部审计工作流程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3 国内外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图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内部审计
        2.1.2 审计流程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战略管理理论
        2.2.2 业务流程优化理论
        2.2.3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3 B集团内部审计工作流程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B集团内部审计概况
        3.1.1 B集团简介
        3.1.2 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设置
        3.1.3 内部审计运行模式
        3.1.4 内部审计的职能
    3.2 B集团内部审计工作流程现状
        3.2.1 审计准备阶段
        3.2.2 审计实施阶段
        3.2.3 审计终结阶段
    3.3 B集团内部审计工作流程存在的问题
        3.3.1 审计准备阶段缺乏有效风险分析
        3.3.2 审计实施阶段缺少有效控制测试
        3.3.3 审计终结阶段对审计结论重视不足
    3.4 B集团内部审计工作流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缺乏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
        3.4.2 忽视对内部控制的了解
        3.4.3 内部审计后续整改力度薄弱
4 B集团内部审计工作流程优化方案
    4.1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优化的目标
    4.2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优化的原则
        4.2.1 灵活性
        4.2.2 继承性
        4.2.3 适用性
    4.3 强化审计准备阶段的计划管理
        4.3.1 基于SWOT分析法识别风险
        4.3.2 利用风险坐标图评估风险
        4.3.3 以重点风险为基础编制审计计划
    4.4 转变审计实施阶段的工作方式
        4.4.1 多视角观察获取审计证据
        4.4.2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测评
        4.4.3 对会计报表项目进行实质性测试
    4.5 落实审计终结阶段的整改工作
        4.5.1 总结有价值的审计发现和建议
        4.5.2 把握后续审计方向和重点
        4.5.3 加大整改跟踪力度
        4.5.4 提升后续审计质量和水平
5 B集团内部审计工作流程优化的保障措施
    5.1 完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机制
    5.2 加强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建设
    5.3 加强内部审计人才队伍建设
    5.4 建立相适应的绩效考核体系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以DH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1.3 文献评述
    2.2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相关基础理论
        2.2.1 民营企业的界定
        2.2.2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特征
        2.2.3 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2.3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相关理论基础
        2.3.1 受托责任理论
        2.3.2 价值链理论
        2.3.3 内部控制理论
3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相关理论分析
    3.1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目标定位变迁
        3.1.1 查错纠弊
        3.1.2 积极兴利
        3.1.3 价值增值
        3.1.4 提质增效
    3.2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3.2.1 适应高质量发展经济环境的需要
        3.2.2 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3.2.3 提升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需要
    3.3 制约内部审计发展的因素分析
        3.3.1 管理当局对内部审计的重视和支持
        3.3.2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3.3.3 内部审计部门的规模
        3.3.4 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3.3.5 审计技术方法的水平
4 DH集团内部审计案例分析
    4.1 DH集团基本情况
        4.1.1 DH集团简介
        4.1.2 DH集团组织架构
    4.2 DH集团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
        4.2.1 建立起步阶段(1994-2007)
        4.2.2 转型发展阶段(2008-2010)
        4.2.3 巩固提高阶段(2011-2016)
        4.2.4 高质量发展阶段(2017 至今)
    4.3 DH集团内部审计现状
        4.3.1 内部审计组织架构
        4.3.2 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定位和职责权限
        4.3.3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及制度建设情况
        4.3.4 内审人员结构和软硬件资源配置情况
    4.4 DH集团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分析
        4.4.1 通过审计信息化技改提升审计能力和效率
        4.4.2 通过审计全覆盖扫除审计盲区
        4.4.3 通过关键风控点评估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4.4.4 通过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审计监督与服务能力
    4.5 DH集团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成效的原因分析
        4.5.1 基于高独立性的内部审计战略定位
        4.5.2 积极推动审计信息化建设
        4.5.3 注重对内审人员的结构优化与后续教育
        4.5.4 强化审计质量控制
    4.6 案例小结
5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路径
    5.1 树立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理念
    5.2 提升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5.2.1 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
        5.2.2 完善内部审计章程
    5.3 加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
        5.3.1 优化内部审计人员结构
        5.3.2 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
    5.4 革新审计技术方法
        5.4.1 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5.4.2 基于审计业务类型创新审计技术方法
    5.5 全面深化审计全覆盖目标
    5.6 完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
    5.7 提高内部审计结果利用水平
6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实现高质量发展路径的保障措施
    6.1 完善内部审计法制体系
    6.2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协会的作用
    6.3 企业领导层对内部审计工作给予重视和支持
    6.4 深入落实内部审计质量保证与改进项目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2 相关概念解析
    0.3 研究现状分析
        0.3.1 经济民主思想研究现状
        0.3.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现状
    0.4 研究内容与方法
    0.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1章 体系生成: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形成背景和过程
    1.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形成背景
        1.1.1 时代背景:世情、国情与党情出现新变化
        1.1.2 历史镜鉴:对二战后各主要国家经济实践的深刻反思
        1.1.3 现实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1.1.4 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经济民主思想
    1.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形成过程
        1.2.1 酝酿萌发阶段
        1.2.2 积极探索阶段
        1.2.3 初步形成阶段
        1.2.4 成熟完善阶段
第2章 制度保障: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民主
    2.1 所有制与经济民主
        2.1.1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经济民主的根本前提
        2.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经济民主内涵
    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民主
        2.2.1 经济主体的基本含义
        2.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经济民主的有效实现形式
        2.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民主内涵
    2.3 分配制度与经济民主
        2.3.1 重新确立物质利益原则
        2.3.2 对按劳分配原则的拨乱反正
        2.3.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经济民主内涵
第3章 基本任务:经济管理民主化
    3.1 经济管理民主化的提出
    3.2 经济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则
        3.2.1 “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原则
        3.2.2 “民主集中制”原则
        3.2.3 “权、责、利相统一”原则
        3.2.4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3.2.5 “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原则
    3.3 宏观经济民主管理的全面推进
        3.3.1 给政府分权:处理好党政关系
        3.3.2 给地方分权:处理好上下关系
        3.3.3 给企业分权:处理好政企关系
        3.3.4 给集体经济组织分权:处理好政社关系
    3.4 企业民主管理的全面推进
        3.4.1 让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
        3.4.2 让职工成为企业的主人
第4章 关键环节:经济决策民主化
    4.1 经济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4.1.1 经济决策在党和政府决策中的地位
        4.1.2 经济决策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1.3 经济决策的重要作用
    4.2 经济决策民主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3 经济决策民主制定
        4.3.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经济决策制定的必要条件
        4.3.2 群众路线:经济决策制定的基本方法
        4.3.3 民主集中制:经济决策制定的重要保证
    4.4 经济决策民主执行
        4.4.1 “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经济决策执行的动力之源
        4.4.2 “鼓励试,允许看,不争论”:经济决策执行的必然选择
        4.4.3 “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经济决策执行的重要原则
    4.5 经济决策民主检验
        4.5.1 “实践”:经济决策检验的唯一标准
        4.5.2 “三个有利于”:经济决策检验的具体标准
第5章 实践成效:经济行为的民主化变迁
    5.1 生产行为从行政调控向自主经营的变迁
        5.1.1 计划体制时期行政调控下的生产
        5.1.2 改革开放后生产向自主经营的转变
    5.2 交换行为从计划调拨向市场配置的变迁
        5.2.1 计划体制时期计划调拨下的交换
        5.2.2 改革开放后交换向市场配置的转变
    5.3 分配行为从平均主义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变迁
        5.3.1 计划体制时期平均主义下的分配
        5.3.2 改革开放后分配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转变
    5.4 消费行为从计划调节向适度可持续的变迁
        5.4.1 计划体制时期计划调节下的消费
        5.4.2 改革开放后消费向适度可持续的转变
第6章 理论解析: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要旨和特点
    6.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要旨
        6.1.1 社会主义:经济民主的制度基础
        6.1.2 中国共产党:经济民主的领导核心
        6.1.3 发展生产力:经济民主的物质前提
        6.1.4 人民自主:经济民主的价值诉求
        6.1.5 人的全面发展:经济民主的终极目标
    6.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特点
        6.2.1 坚持经济与民主的统一
        6.2.2 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6.2.3 坚持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统一
        6.2.4 坚持经济自由与经济平等的统一
        6.2.5 坚持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6.2.6 坚持阶段性与长期性的统一
第7章 现实观照: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
    7.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理论价值
        7.1.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民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7.1.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是持续推进经济民主事业的重要指南
    7.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实践价值
        7.2.1 进一步创设有利于经济民主的政治法律环境
        7.2.2 全面深入推动经济管理民主化进程
        7.2.3 全面深入推动经济决策民主化进程
        7.2.4 努力促进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9)YH公司服务型内部审计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内部审计定义发展与职能演变相关研究
        1.2.2 内部审计模式导向转变相关研究
        1.2.3 服务型内部审计相关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服务型内部审计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内部审计
        2.1.1 内部审计的涵义与职能定位
        2.1.2 内部审计的模式演变
    2.2 服务型内部审计
        2.2.1 服务型内部审计的本质
        2.2.2 服务型内部审计的特点
        2.2.3 服务型内部审计构建的影响因素
        2.2.4 服务型内部审计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2.3 服务型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
        2.3.1 受托责任理论
        2.3.2 信息假说理论
        2.3.3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第三章 YH公司内部审计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3.1 YH公司基本情况
        3.1.1 公司简介
        3.1.2 公司经营特征
    3.2 YH公司内部审计现状
        3.2.1 内部审计组织结构及人员配置
        3.2.2 内部审计制度建立
        3.2.3 内部审计操作流程
        3.2.4 内部审计工作活动及成果
    3.3 基于DEMATEL模型对YH公司内部审计评价
        3.3.1 DEMATEL模型介绍
        3.3.2 运用DEMATEL模型对YH公司内部审计的评价分析
        3.3.3 评价结果
    3.4 服务视角下YH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3.4.1 审计地位低和独立性不强致使内审服务职能实现难
        3.4.2 审计供需失衡和专业储备不足致使内审服务工作履行难
        3.4.3 审计内容窄小和观念滞后致使内审服务效果低
        3.4.4 审计服务制度不健全和成果转换率不高致使内审服务意识弱
第四章 YH公司服务型内部审计模式构建
    4.1 YH公司服务型内部审计模式构建的目标与原则
        4.1.1 构建目标
        4.1.2 构建原则
    4.2 YH公司服务型内部审计模式的审计内容
        4.2.1 经营业绩审计
        4.2.2 内部控制审计
        4.2.3 风险管理审计
        4.2.4 服务型绩效审计
    4.3 YH公司服务型内部审计模式的审计方式
        4.3.1 互动审计方式
        4.3.2 协同审计方式
    4.4 YH公司服务型内部审计模式的审计流程
        4.4.1 审计计划阶段
        4.4.2 审计实施阶段
        4.4.3 审计报告阶段
        4.4.4 后续审计阶段
    4.5 YH公司服务型内部审计模式的审计管理
        4.5.1 服务型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管理
        4.5.2 服务型内部审计信息技术管理
        4.5.3 服务型内部审计绩效考评管理
        4.5.4 服务型内部审计成果管理
第五章 YH公司推行服务型内部审计模式应用的保障措施
    5.1 营造良好服务文化氛围,提高全员服务参与意识
    5.2 完善内部审计相关制度
    5.3 搭建内部审计信息化审计平台
    5.4 优化内部审计信息化数据库建设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公共支出、政府审计对社会相对贫困的作用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的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1.5 本文的整体结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制度背景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相对贫困
        2.1.2 政府公共支出
        2.1.3 政府审计
    2.2 政府绩效审计的制度背景
第三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3.1 文献回顾
        3.1.1 政府公共支出的扶贫成效
        3.1.2 政府公共支出与相对贫困
        3.1.3 政府审计与扶贫
    3.2 文献述评
第四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1 理论基础
        4.1.1 福利经济学理论
        4.1.2 再分配理论
        4.1.3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4.1.4 信息不对称理论
    4.2 假设提出
第五章 研究设计
    5.1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5.1.1 样本选择
        5.1.2 数据来源
    5.2 变量选取及处理
        5.2.1 社会相对贫困程度
        5.2.2 政府公共支出
        5.2.3 政府审计
        5.2.4 控制变量
    5.3 模型构建
第六章 实证分析
    6.1 描述性统计
        6.1.1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6.1.2 社会相对贫困指数
        6.1.3 划分区域进一步描述
    6.2 相关性分析
    6.3 回归结果与分析
        6.3.1 政府公共支出的作用方式
        6.3.2 政府审计的调节作用方式
    6.4 进一步研究
        6.4.1 政府公共支出的动态研究
        6.4.2 政府审计作用方式的进一步界定
    6.5 稳健性检验
        6.5.1 替换相对贫困测度方法
        6.5.2 替换政府审计测度方法
        6.5.3 内生性检验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7.1 实证结果
    7.2 研究结论
    7.3 相关建议
    7.4 局限与展望
        7.4.1 研究局限
        7.4.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发挥审计监督职能 促进生产经营健康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D]. 刘琨. 吉林大学, 2021(12)
  • [2]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J]. 管淑慧. 当代会计, 2021(09)
  • [3]C集团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优化研究[D]. 朱涵. 武汉纺织大学, 2021(09)
  • [4]我国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研究[D]. 杜方正. 东南大学, 2020(02)
  • [5]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会计监督优化研究 ——以“獐子岛”为例[D]. 胡照松.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1)
  • [6]B集团内部审计工作流程优化研究[D]. 赵耀.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7]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以DH集团为例[D]. 王恒亮.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0)
  • [8]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D]. 孙贵林. 湘潭大学, 2020(12)
  • [9]YH公司服务型内部审计模式构建研究[D]. 陈谦.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10]公共支出、政府审计对社会相对贫困的作用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D]. 李秉政. 南京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促进生产经营健康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