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钵苗论文_汪咏

导读:本文包含了水稻钵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稻,机构,宽窄,氮肥,用量,多位,密度。

水稻钵苗论文文献综述

汪咏[1](2019)在《水稻钵苗机械化移栽技术应用现状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水稻钵苗移栽技术的现状,分析了当前机械化插秧及钵苗移栽技术的优势及前景,通过对比分析钵苗移栽技术与传统毯状苗机插,总结了水稻钵苗栽植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南方农机》期刊2019年21期)

孙凯文,熊瑞恒,裴昌林,时佩佩,陈兰金[2](2019)在《水稻钵苗侧位施肥施氮量及运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侧位施肥用氮量及运筹进行设计,研究其在黄海分公司的适应性,并进一步完善相关技术。结果表明,总氮量为345~375 kg/hm~2、尿素施用比例为2∶4∶4时,可显着提高水稻叶面积指数、成穗率、穗粒数、结实率等因素,其水稻产量与经济效益均最佳。该研究为减肥和水稻的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1期)

朱聪聪,杨洪建,管永祥,陈震[3](2019)在《江苏水稻钵苗机插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钵苗机插技术创造性地实现了钵育壮秧的机械化有序精确栽植,成为当前国内稻作技术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分析江苏机插稻生产形势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钵苗机插技术的发展概况,系统归纳和梳理了钵苗机插水稻产量形成优势及关键栽培技术,并就生产上常见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措施,以期为水稻钵苗机插技术的进一步示范推广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稻米》期刊2019年05期)

许春林,吕志军,辛亮,王杰,赵匀[4](2019)在《步行式水稻钵苗膜上开孔移栽机构优化设计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将水稻钵苗移栽和膜上栽植农艺技术相结合,设计了相应的步行式水稻钵苗膜上开孔移栽机构,用一套回转机构一次性依次完成取苗、输送、膜上开孔和配合栽植。根据移栽机构的工作原理,建立了运动学理论模型并设定数字化优化目标,基于Visual Basic 6. 0开发了机构的计算机辅助分析优化设计软件,通过优化获得一组满足移栽要求的机构参数。对机构进行了结构设计、叁维建模和装配,并通过ADAMS软件完成了虚拟样机仿真,应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物理样机。利用高速摄像技术在所搭建的试验台架上对样机进行了轨迹与姿态验证试验,通过对比分析得到理论轨迹、虚拟仿真轨迹和物理样机轨迹基本一致,验证了机构设计的合理性与正确性。在试验台架上完成了取苗试验、膜上开孔试验以及栽植试验,结果表明取苗成功率为90. 4%,秸秆纤维地膜和塑料地膜栽植成功率分别为87. 5%和82. 5%,所开膜孔的长度与宽度效果良好,满足步行式水稻钵苗膜上开孔移栽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孙良,邢子勤,徐亚丹,刘兵,俞高红[5](2019)在《基于精确多位姿解析的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现有的贝塞尔齿轮行星轮系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移栽过程中存在移栽臂甩泥现象,通过分析其作业轨迹探寻问题引起的原因,并基于精确多位姿运动解析理论进行移栽轨迹改善与机构参数求解。根据移栽过程中夹苗开始、夹苗结束和推苗3个动作的位置和姿态要求,确定约束移栽轨迹的3个精确位姿点。将轮系式移栽机构的设计过程分解为开链2R机构(由去除输出齿轮以外的所有齿轮得到)的运动综合和不等速传动比设计两个阶段。基于给定连架杆长度叁位置运动生成机构综合方法,建立开链2R机构圆心点(轮系机构的输入点)和圆点(轮系机构的输出点)曲线方程,并求解获得不同杆长时对应圆点和圆心点的位置曲线;拟合带关键点位置信息的期望轨迹,求解基于此轨迹的开链2R机构角位移并分析其单调性,实现机构总传动比的求解与分配;设计七齿轮行星轮系水稻钵苗移栽机构并进行仿真与台架试验。通过与原机构的理论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得出,新机构的移栽轨迹回程段与地面的夹角增加到90°,环扣高度增加到68 mm,推苗点与箱体回转中心最低点的距离增加到21 mm,改善了水稻钵苗的移栽质量。(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王杰[6](2019)在《步行式水稻钵苗膜上开孔移栽机构优化设计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是全世界范围内种植最为广泛的谷物之一,在我国有65%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优质有机稻米的需求正迅猛增长。水稻覆膜栽植技术是一项绿色环保的栽培技术,该技术能有效提升覆膜地表的热能利用率,具有节水保墒,促进土壤肥力改良,抑制杂草滋生等优点。水稻钵苗移栽技术具有移栽过程中不伤根、无缓苗期、提前5~7天分蘖等优点。水稻覆膜栽植技术能有效破解有机大米生产难题,而水稻钵苗移栽技术则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将这两者的优势相结合,可大幅度提高我国绿色有机大米产量。当前,国内对于水稻覆膜种植机械的研究集中于覆膜插秧一体机,对于采用水稻钵苗移栽技术的水稻膜上种植机械的研究仍处于空白,考虑到我国步行式插秧机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巨大保有量,本文为了将水稻钵苗移栽农艺与覆膜栽植技术相结合,研制了一种能实现同步破膜和钵苗移栽功能的步行式水稻钵苗膜上开孔移栽机构,为水稻膜上种植机械的研究开辟了一种新思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完成了机构的创新设计,提出了一种能实现环扣形栽植轨迹和橄榄形破膜轨迹的移栽机构设计方案。将帕斯卡非圆齿轮与椭圆齿轮进行平行布置,实现了两套不等速传动机构独立工作、相互配合的破膜与栽植于一体的移栽作业目的。(2)具体论述了移栽机构的组成结构与工作原理,基于其内部构件的数学和机构学关系建立了相对应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关键部件的运动规律,为优化软件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3)以理论分析为基础,基于Visual Basic 6.0可视化编程语言,开发了步行式水稻钵苗膜上开孔移栽机构计算机辅助分析与优化设计软件。通过参数优化,得到了一组能够满足移栽要求的较优结构参数。(4)根据软件优化出的结构参数,利用Auto CAD对移栽机构的整体结构进行了二维设计,在NX 8.0叁维设计软件中完成了虚拟样机各零件的建模和整体装配,应用ADAMS 2010软件进行了移栽机构的运动学仿真,通过对比分析理论轨迹和虚拟仿真轨迹,验证了机构设计的正确性。(5)借助快速成形制造技术,完成了物理样机的试制工作。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对移栽机构样机进行了高速摄影轨迹验证试验,通过对比分析理论轨迹、虚拟样机仿真轨迹和物理样机高速摄影轨迹,进一步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通过取苗试验、膜上栽植试验以及破膜试验,证明了膜上移栽机构设计的实用性与可靠性。(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俞高红,金也,常数数,叶秉良,顾锦波[7](2019)在《夹钵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设计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夹苗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取苗易失败,以及推秧爪推秧不充分影响钵苗直立度等问题,根据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工作要求,提出了一种夹钵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基于Visual Basic 6. 0开发了移栽机构辅助分析优化软件,分析了主要参数对移栽轨迹的影响,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得到了一组满足移栽工作要求的机构参数。根据得到的机构参数,完成移栽机构的结构设计,进行了移栽机构的虚拟仿真分析,验证了移栽机构理论设计的正确性。设计了水稻钵苗移栽试验台并进行了移栽机构取苗试验,移栽机构回转速度设定为50 r/min时,平均取苗成功率为93. 06%,当转速为80 r/min时,平均取苗成功率为88. 89%,取苗成功率随着转速的提高而降低。研究表明,该机构具有较高的取苗效率和取苗成功率,可应用于水稻钵苗移栽机。(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蒲闯,周重军,刘木华,蔡金平,肖丽萍[8](2019)在《水稻钵苗拔取特性研究及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水稻钵育栽培技术快速发展,其关键在于取秧机构如何有效将秧苗从钵苗穴盘中拔出。为获取水稻钵苗取秧机构更佳取秧作业环境,及探索结构简单、高效、且移栽过程中对秧苗损伤小的取秧技术,通过钵苗拔取力测试试验台对钵盘秧苗进行拔取性能的试验及研究。选取钵苗品种、秧龄、取秧位置和取秧角度4个因素作为测试对象,研究其与拔取力之间的关系。试验表明:秧苗品种主要通过根系的发达程度和分布范围对秧苗拔取力产生影响,根系越发达,分布空间大,裸露越多,拔取力越大;秧龄对秧苗拔取力影响较小;秧苗拔取力随着取秧位置离钵体上表面的距离增大而增大;取秧角度为45°时秧苗拔取力较小;在取秧位置15 mm,取秧角度45°,秧龄19 d时,取秧效果较好;在整个取秧过程中,秧苗拔取力均未超过5 N,小于秧苗的抗拉断力值5.59 N。(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王进友,贾一磊,杨松,宋春莲,陈福刚[9](2019)在《水稻钵苗宽窄行机插高产及适宜密度试验示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试验示范水稻钵苗宽窄行机插方式、栽插密度及高产途径,选用Ⅱ优118、C两优608、南粳505、南粳2728共4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展示不同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水稻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钵苗宽窄行(宽33 cm、窄23 cm)机插杂交籼稻的适宜株距为16~17 cm,常规粳稻适宜的株距为12~14 cm,该密度水平的产量结构较为合理,主要表现为穗数足、穗型和千粒质量适中。(本文来源于《大麦与谷类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孙凯文,熊瑞恒,裴昌林,时佩佩,陈兰金[10](2019)在《水稻钵苗机插侧位施肥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水稻品种适宜侧位施肥用量。[方法]通过设置不同氮肥用量进行水稻钵苗穴播同步侧位深施试验,研究其对黄海分公司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当氮肥施用量与常规相同时,即为225 kg/hm~2,其平均增产3.89%,增收效益1 005元/hm~2。[结论]该研究为黄海分公司水稻钵苗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水稻钵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侧位施肥用氮量及运筹进行设计,研究其在黄海分公司的适应性,并进一步完善相关技术。结果表明,总氮量为345~375 kg/hm~2、尿素施用比例为2∶4∶4时,可显着提高水稻叶面积指数、成穗率、穗粒数、结实率等因素,其水稻产量与经济效益均最佳。该研究为减肥和水稻的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稻钵苗论文参考文献

[1].汪咏.水稻钵苗机械化移栽技术应用现状与分析[J].南方农机.2019

[2].孙凯文,熊瑞恒,裴昌林,时佩佩,陈兰金.水稻钵苗侧位施肥施氮量及运筹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9

[3].朱聪聪,杨洪建,管永祥,陈震.江苏水稻钵苗机插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稻米.2019

[4].许春林,吕志军,辛亮,王杰,赵匀.步行式水稻钵苗膜上开孔移栽机构优化设计与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2019

[5].孙良,邢子勤,徐亚丹,刘兵,俞高红.基于精确多位姿解析的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9

[6].王杰.步行式水稻钵苗膜上开孔移栽机构优化设计与试验[D].东北农业大学.2019

[7].俞高红,金也,常数数,叶秉良,顾锦波.夹钵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设计与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2019

[8].蒲闯,周重军,刘木华,蔡金平,肖丽萍.水稻钵苗拔取特性研究及试验[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9

[9].王进友,贾一磊,杨松,宋春莲,陈福刚.水稻钵苗宽窄行机插高产及适宜密度试验示范[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9

[10].孙凯文,熊瑞恒,裴昌林,时佩佩,陈兰金.水稻钵苗机插侧位施肥应用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19

论文知识图

凸轮杠杆顶出式水稻钵苗移栽机...一1水稻钵苗行栽机生产试验情况水稻钵苗摆栽机秧爪运动轨迹及导...椭圆-不完全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水稻钵水稻钵苗行栽机的构造简图2 水稻钵苗行栽机仿真效果

标签:;  ;  ;  ;  ;  ;  ;  

水稻钵苗论文_汪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