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醒脑开窍针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针法,醒脑,障碍,针灸,疗效,疗法,脑卒中。
醒脑开窍针法论文文献综述
卢建丽,韩振萍,马将,谢鹏程,王美[1](2019)在《醒脑开窍针法与耳针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观察醒脑开窍针法与耳针疗法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接受卒中的标准治疗,同时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和呼吸功能训练。醒脑开窍针法组60例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耳针组60例予耳针治疗。2组均治疗3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吞咽造影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降低(P<0.05),且醒脑开窍针法组低于耳针组(P<0.05);治疗后2组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吞咽造影评分均升高(P<0.05),且醒脑开窍针法组高于耳针组(P<0.05)。醒脑开窍针法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7%,耳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醒脑开窍针法和耳针均能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且醒脑开窍针法疗效优于耳针疗法。(本文来源于《河北中医》期刊2019年09期)
高莉,袁延鑫,付春爱,钱成霞[2](2019)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肝郁化火型失眠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8例。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Kupperman评分、血白细胞介素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6项症状积分、Kupperman评分及血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1α受体拮抗剂(IL-1R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6项症状积分及Kupperman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失眠、心烦易怒、胸闷肋痛积分及Kupperman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IL-1α和IL-1β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血IL-1Rα水平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血IL-1α和IL-1β水平高于对照组,血IL-1R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状积分和Kupperman评分,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血IL-1α、IL-1β和IL-1Rα水平有关。(本文来源于《临床误诊误治》期刊2019年11期)
刘静[3](2019)在《基于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不孕症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醒脑开窍"针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中风等疾病的治疗。但是对于不孕症的治疗尚未见诸于报道。笔者通过对醒脑开窍针法的学习,并将其灵活应用于美国不孕症患者的治疗,其治疗步骤分为不孕的前期治疗、不孕的针对性治疗、受孕期的治疗等叁步,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90期)
李川[4](2019)在《自拟益气活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法在脑梗死早期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自拟益气活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法在脑梗死(CI)早期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开封市祥符区中医院84例CI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自拟益气活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40/42)]较对照组[78.57%(33/42)]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分较对照组高,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气活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法用于CI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安全性高。(本文来源于《河南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21期)
刘启,李卫民,刘照勇,张四春,杨晋[5](2019)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丰富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丰富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将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丰富康复组(40例)和针刺联合丰富康复组(40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丰富康复训练,针刺联合丰富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针刺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估。结果:4个疗程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P<0.01),FMA、MoCA、MBI评分均提高(P<0.01)。针刺联合丰富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丰富康复组(P<0.05),FMA、MoCA、MBI评分均高于丰富康复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丰富康复训练和丰富康复训练均有助于促进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运动、认知功能障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丰富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功能障碍改善更为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医药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蔡娴珊,王本国,刘星辰,吴加利,李蓓蓓[6](2019)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癫痫后抑郁障碍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癫痫后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于中山市中医院康复科门诊及住院部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癫痫后抑郁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基础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IE-31)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的HAMD评分和QOLIE-31评分均处于较差水平,且组间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进行12周干预治疗后,治疗组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QOLIE-31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完成8周随访后,两组的HAMD评分和QOLIE-31评分仍存在明显差异,治疗组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癫痫后抑郁障碍临床治疗中,合理地使用醒脑开窍针法进行治疗,能够将传统中医康复技术和现代康复治疗相结合,有助于促进患者抑郁症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升。(本文来源于《内蒙古中医药》期刊2019年10期)
蔡希瑜,洪佩宝[7](2019)在《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综合分析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康复治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6月接收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两组分别予以常规康复疗法和醒脑开窍针法联合康复疗法,对两组治疗4周后的效果以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进行比对。结果:治疗前,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无显着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且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临床治疗过程中,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康复疗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帮助患者提升身体机能和运动功能。(本文来源于《内蒙古中医药》期刊2019年10期)
刘晨阳,路明[8](2019)在《醒脑开窍针法结合百会穴灸法治疗中风后失眠验案1则》一文中研究指出失眠症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中医学将其称为"不寐""目不瞑""不得卧",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生活和健康。失眠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报道,中风患者合并失眠的概率高达56. 5%[1]。失眠出现后,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将会受到一定损害,极易引起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导致其生活质(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黄昊,孟琼,滕蕾,田晓婷,娅茹[9](2019)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纳美芬治疗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盐酸纳美芬在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11月上海市第叁康复医院接诊的94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盐酸纳美芬治疗,一个疗程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一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脑血流水平、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神经功能障碍(DRS)评分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治疗一个疗程后的血流流动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分别为(92.13±4.32) cm/s、(57.56±4.61) cm/s,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4±4.15) cm/s、(50.33±4.12) 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一个疗程后的脑血流波动指数(PI)为0.51±0.0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56±0.02,GCS评分为(12.31±0.8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0.68)分,DRS评分为(4.21±0.4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49±0.9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良好、中残率分别为72.34%和10.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68%和6.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盐酸纳美芬治疗颅脑损伤能改善患者的脑血流水平,降低神经功能障碍,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9年20期)
吴德海[10](2019)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中风90例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中风患者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脑中风患者应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主穴:水沟、内关、叁阴交、百会等。配穴:合谷、足叁里、委中、极泉等。结果: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中风肢体功能障碍有效率86.67%。结论: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中风肢体功能障碍疗效显着。(本文来源于《大理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醒脑开窍针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肝郁化火型失眠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8例。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Kupperman评分、血白细胞介素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6项症状积分、Kupperman评分及血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1α受体拮抗剂(IL-1R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6项症状积分及Kupperman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失眠、心烦易怒、胸闷肋痛积分及Kupperman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IL-1α和IL-1β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血IL-1Rα水平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血IL-1α和IL-1β水平高于对照组,血IL-1R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状积分和Kupperman评分,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血IL-1α、IL-1β和IL-1Rα水平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醒脑开窍针法论文参考文献
[1].卢建丽,韩振萍,马将,谢鹏程,王美.醒脑开窍针法与耳针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对比研究[J].河北中医.2019
[2].高莉,袁延鑫,付春爱,钱成霞.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对照研究[J].临床误诊误治.2019
[3].刘静.基于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不孕症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4].李川.自拟益气活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法在脑梗死早期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9
[5].刘启,李卫民,刘照勇,张四春,杨晋.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丰富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9
[6].蔡娴珊,王本国,刘星辰,吴加利,李蓓蓓.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癫痫后抑郁障碍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9
[7].蔡希瑜,洪佩宝.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J].内蒙古中医药.2019
[8].刘晨阳,路明.醒脑开窍针法结合百会穴灸法治疗中风后失眠验案1则[J].湖南中医杂志.2019
[9].黄昊,孟琼,滕蕾,田晓婷,娅茹.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纳美芬治疗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9
[10].吴德海.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中风90例疗效观察[J].大理大学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