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因素及护理措施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因素及护理措施

(南充市身心医院四川南充6377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2例以及无精神分裂症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础资料,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攻击的相关因素,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观察组患者既往有攻击史的结构比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精神病表现、激惹、社会兴趣、社会能力得分与对照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重要因素有精神病表现、易激怒、缺乏社会兴趣、社会能力差等;临床上应加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加强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症状。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因素;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2-0271-02

部分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出现攻击性行为,如打砸物品、伤人、自杀等,这些行为通常会造成不良后果,威胁着医院工作人员和其他患者的人身安全[1]。现对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2例和无精神分裂症患者65例进行研究,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因素及护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2例和无精神分裂症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心、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在观察组中,男性36例,女性26例,年龄17~59岁,平均年龄(34.31±12.65)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病程(3.15±1.17)年,在对照组中,男性38例,女性27例,年龄15~56岁,平均年龄(34.29±12.32)岁,病程10个月~5年,平均病程(3.68±1.24)年。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自制调查表对患者的基础情况进行调查,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是否有攻击史、家族史、病程、性格、婚姻、职业、文化程度、自知力、病态人格、脑电图和脑地形图、抑郁等。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分析患者出现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

1.2.2护理方法患者住院时,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与患者交流、沟通,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保证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环境。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时安抚、宽慰患者,采用柔和的态度和恰当的语言、语气与患者交流,耐性地向患者解释相关工作,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按照医嘱定时、定量地给患者服用药物,检查患者是否服用完毕,注意患者是否私藏药物。护理人员鼓励患者参加文体娱乐活动,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如果患者出现攻击性行为,医务人员及时按照医嘱对患者采取约束措施,在此过程中,医务人员注意避免产生损伤,避免刺激患者,如果患者情况较严重,则对患者进行隔离。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患者各项体征,如果出现大吼大叫、言词恶劣或情绪焦躁不安等情况时,护理人员及时约束患者,并将其安置在安静的环境中。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既往有攻击史的结构比为69.35%(43/62),对照组为41.54%(27/65),差异较大,χ2=9.93,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精神病表现、激惹、社会兴趣、社会能力得分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结果比较(分):观察组62例,对照组62例。

观察组精神病表现:8.71±2.63,对照组精神病表现:5.24±2.17;t=8.13,P<0.05.观察组激惹:21.39±5.64,对照组激惹:12.71±2.30;t=11.45,P<0.05.观察组社会兴趣:5.63±2.15,对照组社会兴趣:9.11±2.73;t=7.96,P<0.05.观察组社会能力:15.10±3.46,对照组社会能力:9.52±3.12;t=9.55,P<0.05.观察组抑郁:2.56±1.09,对照组抑郁:2.07±1.20;t=2.41,P>0.05.观察组迟缓:3.15±1.27,对照组迟缓:3.08±1.03;t=0.34,P>0.05。

3.讨论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可能性较大,难以预料,具有较高的危险性[2]。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其发生攻击行为之间有着紧密联系,有学者指出攻击行为与易激惹、被控制感、敌意猜疑、被害妄想、幻听等有关[3]。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既往有攻击史的结构比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既往攻击史有关。相关研究指出,入院前暴力行为史可能是预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最好判断因素。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精神病表现、激惹、社会兴趣、社会能力得分与对照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这些因素有紧密联系。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易激惹,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该类患者的监督和观察,注意及时判断患者出现攻击行为的征兆,及时采取约束措施约束患者,而在约束过程中,医务人员注意尽量避免损伤,以免激惹患者。护理人员迅速将患者安排在安静的环境中,能让患者逐渐冷静下来。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缺乏社会兴趣,容易出现攻击行为,对此,护理人员可通过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各种文体娱乐活动,帮助患者培养兴趣爱好,从而增强患者的社会兴趣。精神病表现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攻击行为,主要原因是患者发病后,容易产生抗拒治疗和护理的行为,容易引发纠纷,患者通常使用攻击行为来发泄情绪,对该类护理人员需严加观察,并按照医嘱进行药物治疗,以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综上所述,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重要因素有精神病表现、易激怒、缺乏社会兴趣、社会能力差等;临床上应加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加强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症状。

【参考文献】

[1]蒋丽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因素及护理措施[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5(04):151-152.

[2]武庆玲.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19(02):85-87.

[3]黄艳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黑龙江医学,2013,16(02):135-136.

标签:;  ;  ;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因素及护理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