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与异化论文_邵燕琼

孤独与异化论文_邵燕琼

导读:本文包含了孤独与异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孤独,空间,怀特,霍尔,加缪,人物,存在主义。

孤独与异化论文文献综述

邵燕琼[1](2019)在《异化·孤独·荒诞》一文中研究指出怀特是一位有着鲜明的创作特色的澳大利亚作家。他在创作中成功地把西方现代派手法与澳大利亚的现实相结合,使其小说既具有澳洲风情又具有鲜明的现代主义特色。怀特生活的年代,存在主义哲学正在盛行。怀特也曾在其自传中称自己为“存在主义者”。他小说中的人物大多是深陷于某一种困境,无望却仍在不断挣扎,渴望得到自由的存在主义式的人物形象。本文重点研究怀特存在主义思想的形成、其小说的存在主义主题及与主题相适应的表现手法。第一章,以怀特的人生经历为切入点,分析怀特与存在主义之间的关系,探究怀特的存在主义思想的起源。怀特是一个人道主义作家,同时也是一位存在主义作家。怀特的存在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其生命体验密不可分。第二章,以怀特的小说文本为重点研究对象,并以萨特的存在主义学说为理论依据,来探究其作品中的存在主义思想。怀特小说探讨了诸如“异化”“孤独”“荒诞”等存在主义文学主题。在怀特的小说中,异化是一种人存活于世的常态;独孤是一种坚持自我,不与世俗合流的坚守;荒诞则是一种对无意义的世界和虚无人生的抗争。第叁章,着重分析了反讽和意识流这两种与小说中的存在主义主题相贴近的表现手法。通过意识流,人物的真实感受得以被直观地体现,同时也侧面反映了人物的生存状况;通过反讽,我们可以看到怀特隐藏在其小说中的生存态度。怀特的小说虽然晦涩难懂,充满悲剧性,但其表达的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哲学态度。怀特的作品关注平凡人物的内心世界,对人类的精神世界进行了深层探索。他在小说里所表达的生存观对当代人的生存困境仍具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6-03)

汪洋[2](2019)在《孤独的人和失落的城市:《无可慰藉》中的异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日裔英籍作家石黑一雄擅长以空间书写来展现作品中人物的精神状态。《无可慰藉》作为石黑一雄的第一部长篇作品,采用了卡夫卡式的写作风格和超现实特征的实验小说。这部小说与他之前的作品截然不同的是,小说以一座无名的中欧城市为背景,描写了现代城市中的人物生存状态。本文从空间角度出发,研究现代城市中异化的主题。。作为一部英国现代主义小说,通过空间书写和家庭书写,《无可慰藉》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人物精神异化。本文采用法国着名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分析他们无法寻求安慰并最终成为无可慰藉的人的原因,表明小说中的人物与他们的家人,社会成员甚至自我都产生了异化。本文进一步提出在这座城市之中,人物面对所谓的“危机”其实是在空间里的异化: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石黑一雄描绘了人物的家庭关系,社会交往以及内心世界。除此之外,在这座无名的城市中的一些典型物理空间有着其表征意义,反映并且象征了这座城市里的居民甚至所有现代城市中人们异化的疏离的生存状态。(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朱飞英[3](2018)在《刘震云小说中的小人物形象变迁之旅——从梦想失落者到精神异化者再到孤独逃避者》一文中研究指出刘震云,河南延津人,当代着名作家。1979年开始登上文坛,创作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具体有《塔铺》《新兵连》《一地鸡毛》《单位》《手机》《一句顶一万句》等。作家以简练冷峻的叙述风格塑造了一批具有鲜明特点的小人物形象,随着作家创作角度的深入即侧重表现小人物的物质困境转向精神困境,小人物的形象发生着变迁,表现出作家对小人物主体性的尊重和精神上的关怀。(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8年20期)

郭燕梅[4](2018)在《孤独与异化:论川上弘美的《踩蛇》》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当代女作家川上弘美的《踩蛇》以平淡的笔触描写了人蛇共处的奇妙物语,荒诞背后透露出女性内心真实的抗争,获第115届芥川奖。小説穿插讲述了不同的人蛇故事,将人的世界与蛇的世界相对照,凸显出现实世界中难以逃避的孤独与人的异化。透过萨特的异化理论分析小説中的异化表现与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小説异化根源的哲学意藴并对《踩蛇》中的异化主题作出诗学阐释。(本文来源于《东北亚外语论坛(2019 NO.3 总第13期)》期刊2018-06-23)

王燕[5](2018)在《寓言中的异化与孤独》一文中研究指出舍伍德·安德森被称为二十世纪美国现代文学史上“巨人们的导师”。1919年出版的《小镇畸人》是安德森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小说由二十五个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小故事组成,刻画了二十世纪初美国从农业向工业社会转型时期一群被快速发展的社会所异化的孤独人物。本论文从创伤理论视角,通过分析《小镇畸人》中的“畸人”形象,以探讨“畸人”们异化的本质原因。本文运用创伤理论,从社会、家庭和个人叁个角度对人物所受创伤进行了分类,分析了伊丽莎白·威拉德等共九位“畸人”的创伤症状、造成其创伤的原因及其创伤复原情况。小说中人物主要受到了叁种创伤:工业创伤、家庭创伤和个人创伤。造成工业创伤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大背景下,机器生产迅速占领农业和手工业的市场。以农业和手工业为生的小镇人民难以适应工业社会带来的巨大改变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了边缘化、沟通障碍甚至歇斯底里的症状。造成其家庭创伤的原因主要为缺少来自家庭成员的关心和爱,以致后来小镇人物出现交流障碍、歇斯底里和强制性重复等症状。小镇人民的个人创伤主要来自爱情创伤、被误解后的创伤等,以致其变得压抑并出现解离的症状。最后只有极少数人物获得了创伤的复原。这部小说含有寓言性质。小说中许多人物都以安德森青年时期在俄亥俄州认识的人物为原型,安德森将他们的故事放在一个虚构的小镇—温斯堡来讲述给读者。小说中的故事见证者和参与者乔治·威拉德便是现实中的安德森。安德森笔下的小镇畸人并不仅仅存在于俄亥俄,它是整个十九世纪中期美国的缩影。研究这部小说中的创伤可以使读者对安德森本人及他生活的时代更加了解,也更方便我们对他其他作品的理解与研究。不仅如此,他笔下的被异化而孤独的“畸人”也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希望给予这样的群体更多的关爱。(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8-05-28)

刘畅[6](2018)在《被异化的畸形人:《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异化与孤独主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卡森·麦卡勒斯是一位着名的美国女作家。她的作品常以怪诞和畸形的特点着称。她所描绘的畸形,比如假小子,聋哑人,侏儒,跛脚,雌雄同体以及驼背等都是精神无能的表现。麦卡勒斯通过作品中描写的各种畸形人物揭露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精神问题—孤独。《心是孤独的猎手》是一部意义深远的小说。麦卡勒斯在小说中描绘的美国南方小镇是现代社会孤独的缩影。米克、杰克、考普兰德医生、比夫以及辛格之间的“卫星式”关系是小说情节发展的主线。除了比夫,其余叁人聚集在辛格身边,把他当作各自唯一的知己,向他倾诉内心的想法和梦想,并且渴望从辛格那里获得拯救。然而,由于辛格自杀,他们内心所塑造出来的上帝也随之坍塌。作为20世纪最受欢迎的哲学思潮之一,存在主义对人的存在与本质、内在与情绪以及自由与本真的关注为本篇论文异化与孤独主题的分析提供了思想背景。此外,这篇论文将运用艾瑞克·弗洛姆的异化理论来分析小说的孤独主题。弗洛姆的异化理论为小说的孤独主题分析提供了两方面的视角:孤独,一方面属于人的精神机制,另一方面则是受到资本主义剥削与异化的影响而不断加深。针对孤独的缓解,麦卡勒斯和弗洛姆两人都把爱当做是缓解异化与孤独的止痛剂。此外,存在主义者所提倡的对自我本真的追寻也是缓解孤独的有效途径。虽然小说中四个人物渴望通过辛格获得救赎的愿望由于他的自杀而毁灭,但是麦卡勒斯在小说的结尾通过描写四个人物从幻想中醒悟,并且继续追寻理想的开放结局表达了她的人文主义情怀。(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8-03-01)

徐婧波[7](2017)在《现代工业文明异化后的孤独与无助——评加缪的《局外人》》一文中研究指出加缪在《局外人》中,让书中的主人公默尔索作为第叁人观察这个体系,他让默尔索疏离一切,冷眼旁观一切,以无感情、无知觉的形象生活其中,反映了作者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抵触与排斥,以及生活在这种方式下人们的孤独与无助。(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7年36期)

柳建伟[8](2017)在《异化与迷失社会的少年孤独》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年来,孙惠芬一直致力于用小说描画物质丰富、精神贫乏的中国社会中人的孤独与苦闷。这种深挖一井的坚持,孙惠芬依靠《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致无尽关系》《上塘书》《后上塘书》《生死十日谈》《吉宽的马车》等作品,成了近些年中国文坛不容忽视的重要作家。渐渐地,孙(本文来源于《河南日报》期刊2017-08-09)

钱雪娇[9](2017)在《压抑、异化、孤独—《金色眼睛的映像》中的生存空间》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为依据,通过分析当代美国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小说《金色眼睛的映像》中压抑的物理空间、异化的社会空间以及孤独的个体空间,揭示空间对人的规训与禁锢作用,指出个体内心的孤独是空间的压抑和精神隔绝共同作用的结果。压抑的物理空间主要包括军营和自然空间。封闭的军营将小说中人物与外界隔离,它对人的身心起着监控和规训的作用,人们无法打破空间的禁锢从而陷入了孤独的身份监牢。阴冷而变幻无常的天气则暗示了人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处境最终只能向命运妥协。社会空间的异化主要指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冷漠与缺失。同伴的疏离使二等兵威廉姆斯渐渐失去了社会属性最终像动物一样生存。军营中的等级空间使上尉无法和二等兵有过多的接触。原本最清醒的艾莉森却因为自己的格格不入而被视为神志不清的病人。家庭空间的不完整与亲情的缺失也使人物的内心变得冷漠而孤独。南方社会是典型的男权社会,性别的不平等导致了小说中两对夫妻的婚姻关系破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疏远加深了人物内心的孤独感。压抑的物理空间以及异化的社会空间将个体内心对自由和爱的渴望限制在狭小的空间得不到满足和释放。每个人都想要努力打破空间的限制,然而他们越挣扎就越痛苦,最终不得不在绝望中放弃并以死来终结一切。通过对多重空间的分析发现,人物内心的孤独是空间层层限制和压迫所致。压抑的物理空间切断了人们与外界的联系,异化的社会关系又使人与人之间无法建立情感交流,因此他们最终陷入了孤独的个体空间。在禁锢的空间下,孤独不可避免、无法摆脱;唯有爱与沟通才能打破空间的限制并消除人们内心的孤独。(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7-05-01)

张能为[10](2016)在《伽达默尔实践哲学中的“友谊”问题沉思——从作为自我异化之标志的“孤独”到“友谊”品德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有一说法"友谊(friendship)之船说翻就翻",正应验了康德名言"真正的友谊如黑色天鹅一样稀少",也如亚里士多德所指出的"朋友啊,世上是没有朋友的"。建立并保持一种长久稳定不变之友谊,视友谊为人和社会共同体之重要品性,于人之存在和生活乃至于人类社会文明十分重要却也异常艰难。对他人同时又是对自己"友谊"之匮乏,成为现代技术文明中人的存在与生活的一种深深沦陷的普遍且是无比糟糕的状态。重新思考友谊问题,深刻阐述"友谊"作为哲学问题的深刻意蕴及其当代哲学意义,既是伽达默尔基于其解释学实践哲学视域理解现代人类文明问题的思想产物,更是其试图重建实践哲学、复兴实践智慧的可能的有效路径和哲学化方式。(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孤独与异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日裔英籍作家石黑一雄擅长以空间书写来展现作品中人物的精神状态。《无可慰藉》作为石黑一雄的第一部长篇作品,采用了卡夫卡式的写作风格和超现实特征的实验小说。这部小说与他之前的作品截然不同的是,小说以一座无名的中欧城市为背景,描写了现代城市中的人物生存状态。本文从空间角度出发,研究现代城市中异化的主题。。作为一部英国现代主义小说,通过空间书写和家庭书写,《无可慰藉》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人物精神异化。本文采用法国着名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分析他们无法寻求安慰并最终成为无可慰藉的人的原因,表明小说中的人物与他们的家人,社会成员甚至自我都产生了异化。本文进一步提出在这座城市之中,人物面对所谓的“危机”其实是在空间里的异化: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石黑一雄描绘了人物的家庭关系,社会交往以及内心世界。除此之外,在这座无名的城市中的一些典型物理空间有着其表征意义,反映并且象征了这座城市里的居民甚至所有现代城市中人们异化的疏离的生存状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孤独与异化论文参考文献

[1].邵燕琼.异化·孤独·荒诞[D].内蒙古大学.2019

[2].汪洋.孤独的人和失落的城市:《无可慰藉》中的异化[D].杭州师范大学.2019

[3].朱飞英.刘震云小说中的小人物形象变迁之旅——从梦想失落者到精神异化者再到孤独逃避者[J].名作欣赏.2018

[4].郭燕梅.孤独与异化:论川上弘美的《踩蛇》[C].东北亚外语论坛(2019NO.3总第13期).2018

[5].王燕.寓言中的异化与孤独[D].内蒙古大学.2018

[6].刘畅.被异化的畸形人:《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异化与孤独主题[D].厦门大学.2018

[7].徐婧波.现代工业文明异化后的孤独与无助——评加缪的《局外人》[J].北方文学.2017

[8].柳建伟.异化与迷失社会的少年孤独[N].河南日报.2017

[9].钱雪娇.压抑、异化、孤独—《金色眼睛的映像》中的生存空间[D].中国矿业大学.2017

[10].张能为.伽达默尔实践哲学中的“友谊”问题沉思——从作为自我异化之标志的“孤独”到“友谊”品德重建[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论文知识图

Notice: Undefined index: items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

标签:;  ;  ;  ;  ;  ;  ;  

孤独与异化论文_邵燕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